植物生物学复习要点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
植物基础必学知识点1. 植物结构和组织: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负责支持和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2. 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来完成的。
光合作用、水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素中的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用于能量的储存和植物生长。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体节、球茎、根状茎、根或叶片等部位形成新的植株。
5. 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6. 植物的重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植物也是食物链的起源,提供了人类和其他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氧气。
7. 重要的植物种类:世界上有数以百万计的植物种类,其中一些是对人类和环境非常重要的。
例如,谷物类植物如小麦、稻米和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草原植物如草和竹子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
8. 植物保护: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许多植物面临着威胁。
植物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这包括保护自然环境、采取合理的农业和林业生产方式,以及禁止非法采集植物等行为。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学复习要点
一. 问答题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第三章 P76)根的初生结构:初生分生组织( 1、厚表皮:表皮。
2、厚基本组织:皮层。
3、厚形成层:维管柱(中柱)有顶端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生长分化形成的构造叫初生构造。
(1)表皮:位于根面,排列紧密。
从纵切看,长株形,横切看长方形壁薄,有的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吸收组织)(2)皮层:位于表皮以内,维管柱以外的薄壁细胞,占比例较大。
外皮层:一层或几层,排列紧密,无间隙。
但根毛枯死后,表皮细胞被破坏,外表皮层细胞株质化增厚,保护。
薄壁细胞:排列疏松,贮藏,通道。
内皮层:最内一层排列整齐的形状较小的细胞常发生木质化,木质化增厚——凯氏带。
(内外切向壁,左右侧向壁,上下横壁。
)(3)维管柱(中柱)(4)中柱鞘:一层或几层薄细胞,使侧根,不定芽,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木栓性发生处。
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尖,呈辐射状分布。
(后生木质部:导管孔径小。
后生木质部:导管孔径大。
)初生韧皮部 :位于初生木质部辐射尖之间。
薄壁细胞:初生韧皮部和 [初生木质部之间,或可数双子叶植物根的中心也有薄壁细胞。
功能:产生侧根,不定芽 ;侧面分生组织;输导(纵向)2.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第三章 p77)在基本组成方面与双子叶植物类似,也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1)表皮(2)皮层靠近表皮的几层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称为外皮层。
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加厚。
通道细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对着初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常停留在具有凯氏带阶段,保持薄壁状态,称通道细胞。
(3)中柱中柱鞘在根的发育后期常部分或全部木化,维管柱为多原型。
3.双子叶根的初生结构与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比较(好像不是大题)(第三章 p77)比较: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内皮层具凯氏带五面细胞壁增厚次生生长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薄壁细胞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无薄壁细胞能进行次生生长不能进行次生生长木质部辐射角少于 6 个多原型( 6 个以上)4.维管形成层的发生活动结果(第三章 p83 )发生部位:主要部分由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未分化的薄壁细胞转变而成,另一个小部分由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
植物学(下)期末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
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间可以繁殖出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生殖隔离。
2、孑遗植物:在地质历史的较老时期曾经非常发达,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了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立地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绝灭之势的植(动)物。
如仅产于我国的大熊猫及原来仅产于我国的银杏、水杉等都是著名的孑遗生物。
3、花图式:是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
4、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PlanttaXOnomy)是植物学中主要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也就是把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排列起来,以便于认识,便于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5、裸子植物:是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
它和苔辞、蕨类植物的相同之处是具有颈卵器。
能产生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胚珠和种子裸露而得名。
6、活化石:广义的概念:凡地质历史上所发生的,至现代还生存着的生物,都可叫活化石。
狭义的概念与孑遗生物相近,现代孑遗生物一定都是活化石。
7、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合子,二相染色体,2n),发育为胚;另1个与2个极核融合后,发育为三相染色体(3n)的胚乳。
8、花程式:是借用符号及数字组成一定的程式来表明花的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
二、填空:1、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双名法的构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倡导,采用拉戊文或其他文字拉戊化来书写。
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属名:各级分类群种重要的等级,常为植物的形态特征、特性及用途等。
是植物成分命名的基础。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
2. 根的结构与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贮存养分。
3. 茎的结构与功能:支持植物、传送物质、贮存养分。
4. 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排水、贮存养分。
5. 植物的生长方式:直立生长和匍匐生长。
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1. 光合作用: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 水分的吸收与输送:通过根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茎传送到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
4. 蒸腾作用:叶子中的水分在受热后蒸发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排出,起到降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
5.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生植物具有浮叶和气根,沙漠植物具有节水机制,寄生植物无根或退化根。
6.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传粉和授粉、结实和种子的传播。
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主要器官:头、躯干和四肢。
2. 头部器官和功能:感觉器官(眼、耳、鼻和舌)、咀嚼器官(口和牙齿)。
3. 躯干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肺、鳃和皮肤)、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血液)。
4. 四肢器官和功能:支撑和运动。
5. 动物的骨骼:内骨骼和外骨骼。
6.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完成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1. 生长:生物体体积、质量的增大,主要靠营养的摄取和利用。
2. 发育:生物体经历由幼体到成体的变化过程。
3. 发育方式:卵生(卵生动物从卵中孵化出来)和胎生(胎生动物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获得营养)。
五、生物多样性1. 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丰富程度。
2. 多样性的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物种进化和人类经济发展。
3.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防止生物灭绝。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蛋白质,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用于解释生物膜结构的模型。
要点:(1)不对称性:即脂类和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对称(2)流动性,即组成膜的脂类双分子层或蛋白质都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各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膜动运输、原生质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2、细胞全能性: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3、水势:每偏摩尔水的化学势差。
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4、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在渗透系统中,溶质势表示了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
5、压力势: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7、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8、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9、离子主动吸收: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0、离子的被动吸收:细胞不需要由代谢提供能量的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1、诱导酶: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生成的酶。
12、红降现象: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在波长大于680nm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13、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14、光合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5、光和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16、光呼吸:植物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植物生理学缩写ER---内质网 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 PCD---细胞程序化死亡Ψw---水势Ψs---溶质势Ψm---衬质势Ψp---压力势Ψπ---渗透势 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AFS---表观自由空间 CaM---钙调素CoA---辅酶A NR---硝酸还原酶PC---质体蓝素 PSI---光系统I PSII---光系统II PQ--质体醌Cytf---细胞色素f 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PEP---烯醇式磷酸丙酮酸 CAM---景天酸代谢RuBP---核酮糖-1,5-二磷酸 OAA---草酰乙酸TP----磷酸丙糖 3-PGA---3-磷酸甘油酸Chl---叶绿素 EMP---糖酵解TCA---三羧酸 PPP---磷酸戊糖途径UQ---泛醌 R.Q----呼吸商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MN---黄素单核苷酸P/O比---磷氧比 GAC---乙醛酸循环SE-CC---筛管-伴胞复合体 SMTR---比集转速率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DG---二酰甘油 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 NAA---萘乙酸2,4-D---2,4-二氯苯氧乙酸 GA---赤霉素ABA---脱落酸 KT---激动素CKT----细胞分裂素 6-BA---6-苄基腺嘌呤CCC---短壮素 ZT---玉米素ETH---乙烯 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BR---油菜素内痔 PA---多胺JA---茉莉酸 SA---水杨酸R/T---根冠比 Pr---光敏色素的红光吸收型Pfr---光敏色素的远红光吸收型 LDP---长日照植物SDP ---短日照装饰 DNP---日中性植物SOD---超氧化物岐化酶 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 MDA----丙二醛IUFA----不饱和脂肪酸指数第一章名词解释1、凝胶与溶胶:失去流动性,呈某种固态的原生质胶体称为凝胶,以液态存在具有流动性的原生质胶体称为溶胶,溶胶和凝胶在温度改变时可以互相转化。
初一生物下册学习关键点整理
初一生物下册学习关键点整理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发育关键点1:种子的结构- 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
- 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关键点2: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初期阶段,主要与营养物质的储存和运输有关。
- 生殖生长: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后期阶段,主要与繁殖后代有关。
关键点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章动物的生长发育关键点1: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包括有性生殖、胚胎发育等。
关键点2:动物的营养需求- 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关键点3: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包括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关键点1: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的遗传特征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关键点2: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关键点3:遗传病- 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色盲、血友病等。
第四章生态系统关键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关键点2: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反映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 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关键点3: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五章人与环境关键点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
关键点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求,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关键点3: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参考内容1. 植物的分类- 植物可以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不同类群。
- 藻类植物包括原藻、绿藻和褐藻等,它们多生活在水中。
- 苔藓植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最早的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子。
- 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子,繁殖方式是通过孢子。
- 种子植物具有种子,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
2.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动物是多细胞有机体,可以根据体内的对称性、有无脊柱和生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 哺乳动物是一类胎生的动物,它们有特化的哺乳腺,可以分泌乳汁喂养幼崽。
- 鸟类是具有羽毛和前肢演化成翅膀的动物,可以分为飞行鸟和不飞鸟。
- 爬行动物具有鳞片,可以分为爬行丽蜥、爬行蛇和爬行鼢蛇等。
- 鱼类是水生动物,呼吸通过鳃进行。
鱼类可以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
-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类群,具有昆虫的特征是体内有六条腿和一对触角。
3. 生物的细胞结构-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有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和酵母等,而多细胞生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
- 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组成部分。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活动。
-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体物质,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和内质网等。
-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4.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圈等。
- 生物群落是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各种生物的总称,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 种群是同一物种的个体的集合体,它们共同居住在一个地区并参与到种群的生态活动中。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的总称,其中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等。
5. 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指出,自然界中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性状的表现是由基因的组合方式决定的。
植物生理学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中间 、细胞骨架 纤维。 2、共质体 、共质体:植物体活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了连续的整体,称为共 质体。 3、质外体 、质外体:质膜外胞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彼此连接的空间称为质外体。 4、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骨架,而蛋白质分子则象一群 岛屿分布在脂质“海洋”中。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5、水势 、水势:表示细胞水分移动的势能,判断水分移动的方向。每偏摩尔体积水的 化学势差。 6、水分临界期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此时缺水,将使产 量大大降低。 7、蒸腾系数 (亦称需水量)指植物制造 1 克干物质所需要水分的克数。表示: 、蒸腾系数: 水 g/干物质 g。 8、内聚力学说 、内聚力学说:水分子间有较大的内聚力,水柱有张力,但内聚力大于张力, 水分子对导管坒有很强的附着力, 可以使水柱不至于脱离导管或被拉断, 从而使水柱得以不断上升。 9、生理碱性盐 、生理碱性盐:使植物对阴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阳离子的吸收,使土壤溶液的 pH 值升高的盐类,如 NaNO3 等。 10、单盐毒害 、单盐毒害:培养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11、溶液培养法 、溶液培养法:把各种无机盐按照生理浓度,以一定的比例,适宜的 ph 值配 制成溶液用以培养植物的方法。 12、光呼吸 、光呼吸:是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下吸收 O2 放出 CO2 的过程。 13、CO2 补偿点 补偿点:当光和吸收的 CO2 量与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等时,外界的 、 CO2 浓度。 14、红降现象 、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 685nm 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 急剧下降的现象。 15、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 Pi 与 ADP 合成 ATP 的过程。 16、末端氧化酶 、末端氧化酶:指能将底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给 O2,并形成 H2O 或 H2O2 的 酶类。 17、呼吸商 :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 CO2 与吸 、呼吸商(RQ,又称呼吸系数) 收 O2 数量的比值。 18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细胞质) :无 O2 条件下,生活细胞把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 化产物,同时释放部分能量的过程。 19、源-库单位 库单位:指制造同化物的源与相应的库以及它们之间的输导组织。 、 库单位 20、生长中心 、生长中心:指正在生长的主要器官或部位。它的特点是:年龄小,代谢强, 生长快,对养分吸收强,成为养分的输入中心。 21、代谢源 、代谢源:指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成熟叶片、萌发种子 的胚乳或子叶。 22、代谢库 、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幼叶、花、果、根等。 23、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产生的、能移动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 、植物激素
《林木生物技术》复习题、资料
《林木生物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讲解题1、愈伤组织的驯化2、胚状体3、愈伤组织4、基因克隆5、人工种子6、感觉态细胞7、器官发生8、植物体细胞杂交9、载体10、外植体11、植物生物技术12、植物细胞全能性13、化学恒定培养14、基因15、选择标记基因二、辨析题1、辨析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
2、辨析培养细胞器官发生的几个学说的差别。
3、比较花药培养和小孢子培养的异同。
4、比较自然突变和培养细胞突变的异同。
5、比较体细胞杂交四各样类的差别。
6、愈伤组织的驯化与其形态发生潜力的丧失有何差别?7、辨析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学说。
8、比较茎尖培养脱毒、愈伤组织培养脱毒、花药(或花粉)培养脱毒以及珠心胚培养脱毒的机理。
9、比较原生质体培养方法的异同。
10、比较有性杂种、体细胞杂种与细胞质杂种的差别。
11、比较体细胞发生与器官发生的差别。
12、低温保存和冷冻保存有何差别?13、比较可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变异的特点。
三、简答题1、简述分生组织防备病毒侵染的系统。
2、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与功能。
3、怎样引诱和调治不同样种类的愈伤组织?4、简述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5、简述常有的鉴于PCR 的各分子标记的基根源理。
6、举例说明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细胞决定作用的表现。
7、简述依照培养基中无机盐含量而划分的培养基种类。
8、简述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
9、简述分子标记协助育种的优点。
10、简述基因克隆工具酶的特点和用途。
11、怎样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12、简述培养物对氮素吸取利用致使培养基pH 发生的变化。
13、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发生中,重生植株形态发生的基本形式。
14、简述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变机理。
15、简述 RAPD 标记技术的优缺点。
四、阐述分析题1、试述基因克隆的过程。
2、试述影响花药和花粉培养的因素。
3、试述迅速生殖植物种苗各阶段技术举措。
4、试举例说明分子标记的主要应用方面。
5、试述无机营养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培养物的吸取特点。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答:(1) 种子的吸水:三个阶段:急剧吸水、吸水停止、重新迅速吸水,表现出快、慢、快的特点。
(2)呼吸作用的变化和酶的形成1)呼吸的变化在胚根突出种皮之前,种子的呼吸主要是无氧呼吸,在胚根长出之后,便以有氧呼吸为主了。
2)酶的形成:萌发种子中酶的来源有两种:A. 从已经存在的束缚态的酶释放或活化而来;支链淀粉葡萄糖苷酶。
B. 通过蛋白质合成而形成的新酶。
a-淀粉酶。
(3) 有机物的转变(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储藏物质)种子中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萌发时,他们被分解,分解产物参与种子的代谢活动。
(淀粉转化为糖;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转化为糖或氨基酸;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2. 种子的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种子萌发时吸水可分为哪三个阶段?第一、三阶段细胞靠什么方式吸水?答:种子萌发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此外,有些种子萌发还受光的影响。
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1)急剧吸水阶段。
2)吸水停止阶段。
3)胚根长出后重新迅速吸水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第二、三阶段是靠渗透性吸水。
3.试述生长、分化与发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①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等不可逆增加的过程称为生长;②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成为分化;③发育则指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
④三者紧密联系,生长是基础,是量变;分化是质变。
一般认为,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发育。
4.简述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生产上如何打破种子休眠?1)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障碍、胚休眠、抑制物质2) 生产上打破种子休眠方法:机械破损、层积处理、药剂处理5.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言道:“根深叶茂”是何道理?)答:根和地上部分的关系是既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蛋白质,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用于解释生物膜结构的模型。
要点:(1)不对称性:即脂类和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对称(2)流动性,即组成膜的脂类双分子层或蛋白质都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各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膜动运输、原生质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2、细胞全能性: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3、水势:每偏摩尔水的化学势差。
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4、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在渗透系统中,溶质势表示了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
5、压力势: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7、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8、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9、离子主动吸收: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0、离子的被动吸收:细胞不需要由代谢提供能量的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1、诱导酶: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生成的酶。
12、红降现象: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在波长大于680nm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13、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14、光合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5、光和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16、光呼吸:植物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
植物学期中复习要点
模块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一、概念解释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组成细胞的一个形态结构单位。
细胞器:细胞器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
细胞液:植物细胞的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
细胞后含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的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
细胞生长:细胞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
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
木质部: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它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韧皮部: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体内输导养分,并有支持、贮藏等功能的复合组织,由筛管和伴胞、筛分子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
细胞脱分化:由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恢复到分生性状态并进行分裂,形成无分化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的现象(或者说是过程)称为"脱分化"。
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植物组织: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单位。
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二、问题解答1、简述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物质组成,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物质有哪些?无机物:水、无机盐、少量气体细胞壁主要结构主要有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纹孔及胞间连丝有机物: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酸2、简述植物细胞原生质中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生理作用。
专题复习: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1
2
3
413526
4
5
6
实验结论
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的条件。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暗处理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给以光照 脱去叶绿素 漂洗、滴加碘液 观察叶色变化
我来 总结
a b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结论: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复习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本节复习要点:
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
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4)b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
。
6、下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 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 ② ③ ,④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箭头②所指的物质 是 。 (4)物质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物质③的运输 通道是 ,物质④的运输通道是 。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
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 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叶片结构
1 叶脉 2 上表皮 3 叶肉 4 下表皮 5 气孔
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
表皮
下表皮
保护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 (3)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1. 植物植物是地球上生物界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七年级下册重点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功能以及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主要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根:植物的根一般藏在土壤中,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通过根毛增加吸收面积。
•茎:茎是连接根和叶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承受和传导水分、养分和光合产物。
•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们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1.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植物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我们了解到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增造成的。
而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通过花朵和花粉结合来进行,具有遗传多样性的特点。
包括传粉和授粉两个过程。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不需要结合花粉,直接通过植物的其他部分生长出新的个体。
包括分株、插条和放花生等方式。
2. 动物动物是生物界中另一类重要的生物,它们根据不同的习性可以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七年级下册重点学习了动物的结构、功能以及动物的分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1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主要结构包括头部、身体和四肢。
•头部:头部是动物的重要部位,包括口、眼、耳、鼻等器官,用于感知和获取食物。
•身体:动物的身体不同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承担着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功能。
•四肢:四肢是动物的运动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如爬行动物的腿、飞禽走兽的翅膀等。
2.2 动物的分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动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和习性进行分类,如按是否有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按是否产卵分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等。
同时,动物还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环境: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适应环境的方式,使得自己更适合生存和繁殖。
包括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
•生理适应:动物可以通过生理上的变化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沙漠地区的骆驼具有耐旱的特性。
初一生物重要知识点
初一生物重要知识点
一、植物的组成和特征
1. 植物的组成:
- 植物由根、茎、叶三部分组成。
- 根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 茎承担着植物的支撑作用,同时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其他部分。
- 叶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2.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具有细胞壁和叶绿素,使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 植物能够自行合成有机物,不依赖其他生物。
- 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植物能够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形式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二、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1. 生物的分类:
- 生物按照细胞结构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真核生物又分为植物、动物和真菌三个主要类别。
- 植物以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能量,能够固定二氧化碳,同时具有细胞壁和叶绿素。
- 动物通过摄食获取能量,缺乏细胞壁和叶绿素。
- 真菌以分解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能量。
2.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由细胞组成,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
- 生物能够自行合成有机物或获取能量。
- 生物具有遗传物质DNA,能够遗传给后代。
- 生物能够通过代谢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以上是初一生物重要知识点的概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㈠植物细胞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1 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有机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的细胞,既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体现植物的整体性,又能相互独立,各有其特点。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但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特殊的细胞器一质体和液泡。
绝大多数细胞很微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直径大多数在20~50μm之间。
也有少数巨大的细胞,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如西瓜的果肉细胞,直径可达1mm,棉花种子上的表皮毛最长可达75mm。
1.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构造是一样的,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所组成。
1.2.1 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壳,本身是无生命的物质,为细胞质和细胞核活动的产物,对细胞质及其内含物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也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构成支撑植物体的骨架。
细胞壁具有吸水力和弹性,在一定限度内细胞壁可以伸缩的。
相邻两细胞之间有中层,称为胞间层,它主要的成分是果胶质。
中层将许多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植物体,同时又能缓冲细胞之间的挤压。
细胞壁是由原生质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随着细胞的生长,由原生质体分泌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增加在中层的两侧形成初生壁。
初生壁可以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延伸,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只有初生壁。
植物体内有一部分细胞,在停止生长以后,原生质体继续分泌纤维素沉积在初生壁内方,这添加的部分,叫次生壁。
在细胞壁上还通过一些很细的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穿过纹孔和细胞壁上微小的孔使细胞间的各种生理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使植物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2 细胞膜细胞膜又称质膜,由于很薄,往往紧贴细胞壁,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质膜显示出具有明显的黑-白-黑三层结构,在电镜下显示出具有这样三层结构的膜称为单位膜。
质膜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质膜具有选择透性,能有选择地允许物质出入细胞,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质膜又具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此外,质膜还具有主动运输,接受和传递胞外信息,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以及抵御病菌感染等功能。
因此,质膜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2.3 细胞质及细胞器细胞膜(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称为细胞质。
又分为细胞器和胞基质两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单位(亚显微结构)。
根据细胞器有无膜的结构或外围膜的层数可分为具备双层膜的细胞器、具备单层膜的细胞器和非膜系统的细胞器。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圆形、椭圆形或双突透镜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由双层被膜、片层系统和基质组成。
有色体是缺乏叶绿素而含有类胡萝卜素的质体。
有色体具有积累淀粉、脂肪和合成类胡萝卜素的作用;同时还能使花瓣或果实呈现各种美丽的颜色,招引动物来传粉或传播种子、果实,以利于传种接代。
白色体是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
白色体具有积累和贮藏有机物质的功能。
线粒体是动物、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它与能量代谢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是细胞中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组成。
内质网是由一层膜围成的小管、小泡或扁囊构成的网状结构。
内质网有两种形式:一种叫粗糙型内质网,主要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加工和转移;另一种叫平滑型内质网,它与脂类和糖类的合成关系密切。
胞基质内存在液泡是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
液泡也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液泡被一层单位膜包着,这层膜叫液泡膜,膜内所含的水溶液叫细胞液。
液泡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调节渗透压的大小,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紧张度;液泡还能贮存多种物质,;此外,由于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消化蛋白质、脂类、核酸等有机物和被“吞噬”进入液泡的某些膜和细胞器等。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无定形部分称为胞基质。
生活细胞的胞基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它能带动其细胞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流动,这种运动称胞质运动。
1.2.4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在传递遗传性状和控制细胞代谢上起主导作用。
间期的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
1.3 植物细胞的繁殖: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植物体内细胞的繁殖、增大和分化密切相关。
细胞的繁殖作用是以分裂的方式体现的。
植物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
分裂间期又可分为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和DNA 合成后期。
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个时期。
㈡植物组织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和功能,了解植物组织的发育。
通常将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称为组织。
构成植物体的组织种类很多,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和形态结构的差异,一般把它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其中,后五种组织都是在器官形成时由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而成的,因此,称为成熟组织。
2.1 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组织称为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
见于植物体茎、根顶端的生长锥,以及茎和根中的形成层等部位。
植物的根和茎的伸长生长和加粗生长,都与分生组织有直接关系。
依照分生组织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依照发生的部位则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2 基本组织基本组织是植物的基本部分,由于基本组织都是由生活的薄壁细胞所组成,因此也称薄壁组织。
基本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具有吸收、同化、贮藏、通气和传递等机能。
根据功能又可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吸收组织和传递细胞。
2.3 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是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的。
有防止水分过度丧失,控制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及其他生物的侵害或机械损伤的作用。
保护组织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不同,又分为初生保护组织一一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一一周皮。
2.4 机械组织机械组织在植物体内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植物能有一定的硬度,树干能挺立,树叶能平展,能经受暴风雪雨及其他外力的侵袭,都与这种组织的存在有关。
机械组织的主要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强烈加厚。
根据细胞的形态、加厚程度与加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是由长形的生活细胞组成的,并有一定的分裂潜能。
其细胞壁具有不均匀的增厚,增厚部分常位于细胞的角隅。
厚壁组织的细胞,其细胞壁发生强烈的次生增厚,细胞腔狭小,成熟细胞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成为死细胞。
厚壁组织根据其细胞形态不同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2.5 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专门运输水溶液和同化产物的组织,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贯穿于植物体的各器官中。
输导组织根据结构与所运输的物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导管和管胞;另一类是输送有机养分的筛管和筛胞。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之中,它们是由许多长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而成。
由于导管细胞壁的增厚方式不同导管侧壁上呈现出各种花纹。
根据这一特征,导管可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
管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唯一输水组织,而在多数被子植物中,则管胞和导管可以同时存在于木质部中。
管胞是一个不具穿孔的管状死细胞。
筛管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养分的组织,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中。
它们是由一些管状的活细胞以端壁纵向连接而成的。
筛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内主要承担输导有机养分的细胞。
它不象筛管由许多细胞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单个的细胞聚集成群。
2.6 分泌结构某些植物体内有些细胞常分泌一些特殊物质,这些细胞叫做分泌细胞。
凡能产生分泌物质的有关细胞或特化的细胞组合叫做分泌结构。
根据分泌物是排出植物体外,还是留在体内,可把分泌结构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两类。
外分泌结构分布在植物器官的外表,其分泌物排到植物体外,如腺毛、腺鳞、蜜腺和排水器等。
内分泌结构是分泌物积贮于植物体内的分泌结构,它们常存在于基本组织内。
常见的有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等。
㈢种子和幼苗掌握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寿命、萌发条件、幼苗的类型。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胚又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根据子叶数目,又可分为双子叶和单子叶两种。
植物种子在获得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后,胚进入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称为萌发。
由种子的胚生长形成的具有根、茎和叶的幼小植物叫幼苗。
幼苗可分为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两种类型,这与下胚轴是否伸长有关。
㈣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了解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
成年植物体上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显著形态待征和特定生理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称为器官。
被子植物具有一系列相当完善地适应陆地生活的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前三者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制造植物生存必需的营养物质,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称营养器官,后三者主要功能为产生新个体以繁衍种族,称繁殖器官。
4.1 根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它具有吸收、固着、输导、合成、储藏和繁殖等功能。
按照根发生部位的不同,根可以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类。
通常把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根系按形态分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直根系和须根系。
4.1.1 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根尖是指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位间很短的一段区域。
根尖从根顶端起依次可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elongation zone) 和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先端,是根特有的一种组织, 根冠的主要作用是对根尖分生区(即顶端分生组织)起保护作用。
分生区又称生长锥或生长点,位于根冠的内方,是由顶端分生组织构成的,包括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
在根尖生长过程中,分生区始终保持原有的结构和作用。
被子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最前端为原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在分生区内的后部是由原分生组织的原始细胞分裂产生的初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继续发育,分别由原表皮分化为根的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分化为根的皮层;原形成层分化为根的中柱,它们组成根的初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