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一、生理变化1、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迅速,生长率包括全身和特定器官,全身生长分为身高增长和体重增长。
2、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脑皮层活动相对还比较萎缩,但神经细胞不断增加,尤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数量迅速增加,从而促进认知过程的发展。
3、视觉发育新生儿的视觉发育不完全,视网膜仍处于发育阶段,可视物体和色彩的敏感度还比较低,只能辨认较大物体,而且视距也较短,尤其是近视眼的儿童,视距的增加更是缓慢。
4、听觉发育新生儿的听觉发育比较好,可以听到较低的频率声音,但无法分辨复杂的程度,而且分辨音高的能力也不强,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水平有关。
二、心理发展1、情绪婴儿期的宝宝易是情绪比较不稳定的,常变换的情绪可能会引起宝宝身体不适,比如容易发烧,常常受到环境刺激而大哭。
2、智力婴儿期的智力发育迅速,随着大脑神经元增加,可以记住复杂的声音,对未知的物体表现出好奇,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母亲有了亲情感。
3、社交婴儿期的宝宝一般是不容易和别人交流的,会微笑,但不能说话,也不能自行表达情绪,社交能力较差,要学会与别人有正常的交往。
三、营养1、婴儿期的营养婴儿期是发育迅速的时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对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婴儿期的宝宝应该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以保证婴儿期的正常发育。
2、学前期的营养学前期的宝宝发育要比婴儿期慢,但也是必须注重营养的时期,因为此时情绪容易波动,精力容易维持不住,所以应该多摄入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
3、儿童期的营养儿童期是发育快速的时期,发育方面的需求量增加,所以营养也应该有所增加,要注重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例如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医学PPT
1岁时:75cm 2岁时:85cm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
精选ppt
29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身高增长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红色为 增长的 部分
精选ppt
30
第二章 生长发育
身 高
估算公式 2‾12岁小儿:
身长(cm)=年龄(岁) ×7+70
精选ppt
31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
精选ppt
62
2.听感知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新生儿:听力差 3‾4个月:有定向反应 6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 7‾9个月:能确定声源,区别语气 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2岁:可精确区别不同声音
精选ppt
63
3.味感知
第二章 生长发育
新生儿味觉相当灵敏,能辨别
不同的味道,不同刺激可表现 出不同的面部表情,其中最明 显的是对甜食的“偏爱”。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 的成熟。表示质的变化。
精选ppt
6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二、 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体差异
精选ppt
7
第二章 生长发育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 程,但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速度不 同,呈现阶段性,如生后第一年增 长很快,为第一个生长高峰;至青 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体重(kg)=4.8+月龄×0.4
或
体重(kg)=6+月龄×0.25
2‾12岁小儿:
体重(kg)=年龄×2+8
精选ppt
23
生长发育的标准
1、身高:孩子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身长约75cm,第2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12cm,即2岁时身长约86-87cm。
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5-7cm,至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2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2、体重:男孩子出生的平均体重为3.38±0.4kg,女孩子为3.26+0.40kg,正常足月的孩子在出生后第1个月体重增加可达1-1.7kg,后3-4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12个月龄的孩子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体重在10kg 左右,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2kg;3、头围:孩子在胎儿期脑生长居全身各系统的领先地位,故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
第1年前3个月头围可增加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
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值减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4、胸围:胸围会直接反映人体肺与胸廓的生长,可判断是否有佝偻病等,孩子出生时胸围约32cm,略小于头围1-2cm,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具体数值约为头围+年龄-1cm;5、牙齿:人一生有20个乳牙和28-32个恒牙。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3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长,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大多3岁前出齐。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前磨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
12岁萌出第2恒磨牙,约在18岁以后萌出第3恒磨牙,也就是智齿,也有终生第3恒磨牙不萌出者;6、脊柱: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
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这样的脊椎自然弯曲至6-7岁才为韧带所固定。
儿童各期生长发育特点及指标
儿童各期生长发育特点及指标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
在此期间,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身高体重逐渐增加,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不断提升。
以下是儿童各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及指标:1.乳幼儿期(0-2岁):-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出生后头两年体重增长约为4倍,身高增长约为1.5倍。
-身体比例逐渐接近成人,头部相对于身体逐渐变小。
-头围也在迅速增长,脑部发育迅速。
-骨骼、肌肉逐渐强健,并能进行基本的动作和姿势。
-具备抓握、翻身、坐立、爬行、未稳定性步态等运动能力。
2.幼儿期(3-6岁):-生长速度逐渐减慢,2岁后每年平均增高5-7厘米,体重每年增加2-3公斤。
-身体比例和体型逐渐接近成人,头部相对身体比例进一步缩小。
-肌肉、骨骼继续发育,肌肉协调性不断提升。
-脑部发育进一步完善,语言和认知能力大幅提升。
-可以进行跑、跳、爬、抛接等复杂的运动。
-社交能力逐渐增强,能与其他儿童进行游戏互动。
3.学龄前儿童期(6-12岁):-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大约每年增高5-6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
-身体比例和体型持续发展,整体身材更接近成人。
-肌肉、骨骼进一步发育,运动协调性进一步提高。
-增加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踢球,有助于发展健康的心肺功能。
-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学习能力和记忆力进一步增强,对学习新知识兴趣浓厚。
4.青春期(12-18岁):-生长速度再次加快,女孩每年增高6-8厘米,男孩每年增高8-10厘米。
-性具特征发育明显,女孩乳房发育、月经正常来潮;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
-骨骼和肌肉进一步发育完善,力量和耐力逐渐增强。
-可以参与更具挑战性的体育锻炼,如举重、篮球、长跑等。
-心理和情绪变化较大,需要稳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认知能力达到成年水平,自主思考、独立决策能力提高。
以上是儿童生长发育各期的特点及指标。
家长和教育者应关注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为其提供适应性的健康饮食、运动和教育环境,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PPT课件
学龄前期生长发育特点
学龄前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自主性和社 交能力逐渐增强。
学龄前期生长指标
学龄前期的生长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牙齿等,这些指标可以 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学龄前期营养需求
学龄前期的营养需求相对较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 维生素等,以促进儿童的骨骼、牙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体重减轻、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和智力发育受阻等症状。 解决方案包括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素的摄入。
肥胖症
总结词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详细描述
肥胖症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 病。解决方案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 和有氧运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性征发育
第二性征发育概述
第二性征是指男女两性在青春期出现的外生殖器和性征的差异,是 生殖器官以外的身体特征。
第二性征发育规律
男孩的第二性征包括喉结突出、肌肉发达、体毛增加等,女孩的第 二性征包括乳房发育、体态丰满、皮肤细腻等。
第二性征发育关键期
青春期是第二性征发育的关键期,此时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身体产生 影响,家长和孩子需要了解相关知识,正确面对身体的变化。
身高标准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都有相应的身高标准,可以作 为参考。
体重变化
体重变化
0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体重逐渐增加,但增长速度也呈现减
缓趋势。
影响因素
02
饮食、运动、代谢和荷尔蒙等因素都会影响体重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科普
儿童生长发育科普人的一生中,最快速、最显著的成长阶段莫过于儿童时期。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身高、体重、智力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以科普的角度,探讨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问题。
一、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是指从出生到成年的时间段里,身体各个方面的量和质的增长与发展。
生长不仅仅体现在身高和体重上,还包括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发育、智力和心理的成熟等方面。
1. 身高生长:儿童身高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呈现出差异。
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内,婴幼儿身高迅速增长,之后逐渐减缓,直到青春期再次迎来快速增长。
2. 体重增加:儿童体重的增加与摄入的营养物质相关。
在婴幼儿期,母乳或合理的配方奶是主要的营养来源。
幼儿时期,食物选择的多样性对体重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3. 生殖发育:青春期是儿童生殖发育的关键阶段。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的开始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标志。
而男性则会出现声音变低、肌肉发育等性征。
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儿童生长发育的进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1. 遗传因素:儿童的身高、体重和其他生理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父母的身高和基因遗传有关,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 营养摄入:儿童获取充足的营养对于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元素对于儿童发育至关重要。
3. 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的身心健康需求一个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教育和社交支持。
三、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1. 儿童肥胖问题: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营养不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原因。
提倡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积极的体育锻炼对于控制儿童肥胖至关重要。
2. 儿童矮小问题:有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矮小的情况。
营养不良、生长激素缺乏等因素都会导致儿童的身高受限。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帮助儿童恢复正常生长很重要。
3. 儿童近视问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负担的增加,儿童近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孩子生长发育标准
孩子生长发育标准
1. 体重和身高:这是评估生长发育最基本的指标。
正常婴儿出生时体重约为3-3.5千克,出生后1个月体重增加至出生重量的1.5倍左右,6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重量的2倍,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重量的3倍,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重量的4倍。
身高也应该持续增长,2岁时的身高应该是出生身高的2倍左右。
2. 头围:头围是一项重要的生长发育指标,也是评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出生后,头围大小有所不同,但都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头围增长比身高和体重增长更快,在头围增长乏力可能是颅内问题的征兆。
3. 骨龄:骨龄是指骨骼生长发育的程度。
通过骨头的形态、大小和密度等指标来进行评估,可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同时也可以预测未来的身高和体型。
4. 发育里程碑:发育里程碑是指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应该达到的一些生活能力和动作技能。
比如:坐、爬、走、说话、认字、自理能力等。
当婴幼儿不能在特定年龄时达到某些里程碑时,可能存在发育延迟或者其他问题。
5. 心理行为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是指婴幼儿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对环境、外在刺激等的反应、心理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婴幼儿应该能够认出亲
人面孔、跟随声音、发出基本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当婴幼儿发育滞后时,他们可能缺乏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能力,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情感。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1、概念: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加快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和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难以用量来衡量,如免疫功能的建立、思维记忆的完善等等。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2.1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
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发育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2.2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2.3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
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
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2.4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2.5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
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
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3、判定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指标3.1.体重: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千克,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但出生时体重达2.5千克就属正常。
生后5个月时体重达6千克左右。
一岁时体重平均为9千克。
足2岁时为12千克。
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体重(千克)=年龄×2+8。
但小儿存在个体差异,若体重低于此标准也不一定就是病态,应请医生检查一下。
3.2.身高: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约50厘米,若出生时身高不足45厘米为发育不良。
1岁时身高平均为75厘米。
2岁时为85厘米。
以后身高生长规律为:身高(厘米)=75+年龄×5。
生长发育史
生长发育史引言生长发育是指一个生物从出生开始经历的各种变化和发展过程。
它涉及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并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生长发育史,从胚胎期到成年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胚胎期1.受精卵阶段–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
–受精卵进入子宫后,开始分裂形成胚胎。
2.胚胎发育阶段–胚胎进一步分化为三个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这些胚层将发展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3.器官形成阶段–主要器官和系统开始形成。
–在这个阶段,胚胎对外界的影响非常敏感。
婴儿期1.新生儿阶段–新生儿的特征包括头大、四肢短、无牙、对外界刺激敏感等。
–新生儿主要通过吸吮和吞咽来获取营养。
2.婴儿的身体发育–在婴儿期,身体各个部位不断发育壮大。
–大脑、肌肉、骨骼等器官和系统逐渐完善。
3.神经发育–婴儿的神经系统在这个阶段快速发育。
–婴儿逐渐掌握头部控制、翻身、坐立和爬行等基本动作。
4.语言和认知发展–婴儿开始学习语言,并逐渐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词汇。
–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开始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模式。
幼儿期1.运动和协调能力发展–幼儿期是孩子运动和协调能力迅速提高的阶段。
–学习走路、奔跑、跳跃等基本动作。
2.认知和思维发展–幼儿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发展。
–开始形成数量、颜色等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推理。
3.社交和情绪发展–幼儿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开始表达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和处理矛盾。
4.语言和沟通技能的提高–幼儿期的语言能力迅速增长。
–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儿童期1.身体和性格发展–在儿童期,身体开始进一步发育和成熟。
–性格也逐渐形成,个体差异开始显现。
2.学习和认知能力提升–儿童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得到明显提高。
3.社交和人际交往–儿童开始建立起丰富的人际关系。
–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4.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巨大。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
简述儿童生长发育7各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特点:1. 新生儿: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但身体各个系统都还没有发育完全。
他们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身体结构。
2. 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从出生后的第一年到第三个年。
婴儿的身体和智力都在快速发育,他们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和排泄,并逐渐学会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
3. 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从第四个年到第七年。
幼儿的身体和智力都在继续发育,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4.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三个高峰期,从第八年到第十年。
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都在继续发育,他们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基本技能,并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5. 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四个高峰期,从第十一年到第十八年。
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变化都较为明显的时期,儿童的身体开始逐渐进入成年状态,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在逐渐增强。
6. 成年期:成年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五个高峰期,从第十九年到第二十五年。
成年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在逐渐成熟和稳定的时期,他们开始面临职业和生活的挑战,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
7. 晚年期:晚年期是成年期的后期,从第二十五年到第三十岁。
晚年期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开始逐渐衰老和退化的时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并逐渐适应社会和自然的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这些阶段的发展对于儿童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孩子的需要和成长。
生长发育
听
觉
新生儿
听觉灵敏度好
3个月
听觉集中,寻找声源
9个月
能寻找来自不同高度的声源
味觉
新生儿
对不同味觉的物质有不同反应
3个月
精确分化主要物质的溶液
嗅觉
新生儿
对有气味的物质发生反应
7-8个月
嗅觉较灵敏
皮肤觉(触觉 温度觉 痛觉)
新生儿
触觉发达,温觉(冷)灵敏,痛觉迟钝
2个月
对痛觉有反应
3个月
温觉精细分化
生长发育的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持续增长、快慢不一。 (二个高峰)
各系统发育不平衡:各有规律、发展不平衡。 (神经早、生殖晚)
发育的一般规律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 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个体差异性: 只有正常范围,没有绝对值“标准”
人体比例的改变
发育规律 自上而下 由近而远
走得好,能蹲着玩,能 叠一块方木 能爬台阶,有目标地
地扔皮球 能双脚跳,手的动作 更准确,会用勺子吃 饭 能跑,会骑三轮车,会 洗手,洗脸,脱穿衣服
能爬梯子,会穿鞋
能单腿跳,会系鞋带
参加简单劳动,如扫 地,擦桌子,剪纸,泥 塑,结绳
能说出几个词和 自己的名字 能认识和指出身 体各部分 会说 2-3 字构成
能数几十个数,可简单加减,熹独立 自主,形成性格
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
均值离差法:均数加减二个标准差 百分位数法:P3~P97 中位数法 标准差的离差法(Z-score,SDS) 曲线图法:根据曲线中的位置和纵向轨迹
生长发育的评价内容
生长水平:现测值的评价 生长趋势:连续测量 匀称程度:多项指标综合评价
儿童身长(高)增长的速率及规律
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包括:
1. 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人在出生后,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较快,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减缓,直到成年后停止。
2. 系统和器官同时发育: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发育过程,例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3. 身体比例逐渐协调:婴幼儿时期身体各部位的比例较为不协调,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位开始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
4. 生殖器官发育: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这个时期开始发育,标志着人进入了青春期。
5. 性别差异逐渐明显:男性和女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例如男性生长发育速度略快于女性,女性在青春期前身体脂肪含量略高于男性等。
6. 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人体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营养、生活方式、教育等都会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儿科学-生长发育
p50th p75th p97th
53
体格生长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
➢发育水平 将特定时间,某一个体的各单项体
格生长指标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相应 参数进行横向比较来评价个体的体格生 长状况。
54
➢发育水平
体格生长评价
早产儿体格生长有一允许“落后”
年龄范围,进行生长水平评价时应矫正
胎龄至40周(足月)后再评价
12± 3/(1~2岁)
3
>2岁至青春前期
2kg/年
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格生长
1.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的第一个高 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先快后慢、再趋 于稳定。
2.非匀速增长过程 : 生后第一年内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 重增长。
体重增长的规律
体格生长
3.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如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 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 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 至生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1
体格生长
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 Weight,W )
体格生长
• 器官、系统、体液的 综合重量
•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 状况的灵敏指标
体重的增长
体格生长
关键 年龄
实际体重 体重增加 与出生时
(kg)
(kg) 比较(倍)
出生
3
3月 12月 24月
6±
3/(0~3月)
1
9±
3/(3~12月)
2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8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环境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
营养: 疾病: 其它:
生长发育名词解释儿科
生长发育名词解释儿科
生长发育是指人体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过程,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各项指标的增长,以及认知、语言、社交等各方面能力的逐步提高。
在儿科领域,生长发育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和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常通过对儿童体格发育情况的观察、测量和比较,来确定其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肥胖等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体格方面的发育,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同样重要。
医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互动、观察和问询等方式,评估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尽相同,有的儿童发育较快,有的则较慢。
因此,医生和家长在评估生长发育时,需要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家族遗传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长发育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不仅决定了个体的成长水平,更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而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则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健康以及社会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以总结为“从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
也就是说,生物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从胚胎到成熟阶段,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长、不断发展、逐渐变化的趋势。
新生儿时期体重较小、身高较矮,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和身高逐渐增长,并伴随着生理功能的发育、认知水平的提高等。
其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还包括“个体差异、阶段特征、生理周期”的特点。
每个人的生长发育过程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人发育较快,而有些人发育较慢。
同时,生长发育也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比如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
此外,生长发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生理周期规律,比如每天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都会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进一步地,了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教育方式、制定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案以及做出合理的社会政策。
在教育方面,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方法,帮助个体充分发展潜能。
在健康方面,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可以引导我们合理安排日常饮食、规律作息,以及科学运动,从而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在社会政策方面,政府可以依据生长发育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儿童保健、教育和就业政策,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总之,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关注生长发育中的个体差异、阶段特征和生理周期,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教育、健康和社会政策,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有深入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一、身体生长方面:1.速度快: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年龄段(0-2岁)是身体生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个月身高增长约2.5厘米,体重增长约900克。
接下来的幼童期(2-6岁)和学童期(6-12岁)身体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2.高度先增长:儿童从出生到6岁左右,身高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体重增长速度,所以孩子的身体比例会不断改变,身高会大于体重。
3.生长曲线: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情况可以通过生长曲线来反映。
生长曲线呈现出“S”型,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最后在青春期前后再度加速增长。
二、性别差异:1.女孩和男孩的生长曲线存在差异。
男孩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内生长速度稍快,而女孩在学童期前的生长速度稍快。
2.男孩比女孩平均身高高,这个差异在青春期前后会变得更加明显。
三、生理发育方面:1.头围增长: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年龄段头围迅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头围的增长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关。
2.牙齿生长:婴儿在出生后的6-12个月开始长牙,一般到3岁时会长齐20颗乳牙。
之后,乳牙逐渐脱落,替代为永久牙。
四、认知和智力发展方面:1.言语能力: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年龄段,从发出各种声音开始,逐渐进入模仿语音的阶段,之后逐渐形成单词和简单句。
到学童期,儿童开始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能够表达较为丰富的内容。
2.思维能力:幼儿时期的思维是以感觉、形象和具体的实际事物为基础的,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
到学童期,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运用问题解决方法。
五、社交和情感发展方面:1.自主性:儿童逐渐发展出一定的自主意识,开始主动做出选择,表达自己的意愿。
同时也逐渐学会合作与分享。
2.同伴关系:从学龄前开始,儿童对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感兴趣,与朋友进行相互游戏,分享玩具、情感等。
3.情绪控制:儿童从情绪容易波动,到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同时,他们还会发展出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和同理心。
生长发育ppt课件
一般按占身高的百分比表示
出生时: 坐高占身高的67%
4岁
时: ··················
····· 60%
6~7
岁: ···················
······<60%
21
4, 头 围
经眉弓上缘、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头围较大,平均34厘米
前半年增长 8~10厘米
后半年增长 2~ 4厘米
1, 体 重
为儿科最常用的指标
体重是各器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 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是临床小儿用药、补液的依据之一
测量方法:
晨起空腹、排尿、脱去衣裤鞋袜等。
14
小儿体重生长规律
出生体重:3 Kg(2.5~4Kg); 重男轻女/第一胎轻
出生一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不超过10%)
1 岁身长:平均75厘米; 25厘米-1~6月 2.5厘米 /月
1.5厘米/月
-7~12月
2 岁身长:平均85厘米
2~12岁身高: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
2~12岁身高(厘米)=年龄×7+70
青春期后身高再次加速
18
身体上、下部量
上部量:指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指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1 岁时: 2 岁时: 5 岁时:
平均 46厘米 平均 48厘米 平均 50厘米
15岁时: 接近成人 54~58厘米
22
5, 胸 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 胸围平均32厘米,<头围 1 岁时: 胸围平均46厘米,=头围 1 岁后: 胸围>头围, 1岁后胸围(cm)=头围(cm) + (岁数-1)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一、生长发育标准生长发育标准是用以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一般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儿童,就某几项发育指标进行大数量的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做统计学处理(计算各种指标的均值、标准差,作出图、表),所得的资料即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的发育评价标准。
选择评价标准是评价儿童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必要前提。
评价标准可因选择样本的不同而分为现状标准和理想标准。
1.现状标准对其所选用的样本未做严格的挑选,只剔除患有各种明显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急慢性疾病和畸形,因而现状标准值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儿童的发育水平,而不是生长发育最好儿童的水平。
2.理想标准理想标准是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体格发育状况较理想,而高于一般儿童水平的标准。
由于生长发育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种族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生长发育标准具有相对性和暂时性,各地不宜采用统一的标准。
近百年来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儿童的生长发育均出现长期加速(指生长速度加快、发育和成熟提前、成年身高增加以及寿命延长等复合现象)趋势。
每10年就有显著差异。
比如,我国儿童的身高每隔10年,平均增长值男为2.56cm,女为2.29cm,所以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是绝对的、永久的,只能在一定地区及一定时间内使用。
每5〜10年就应重新修订一次。
故在制定和使用标准时要特别注意标准的时间性、地区性。
二、常用的评价方法理想的评价方法是既可针对个体也可针对群体;所用指标测定简便、精确;评价结果直观、形象;重复性较高。
(一)离差评价法离差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以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
它根据某一指标数值与均值差异的大小和高低,评定儿童发育是良好或低下。
离差评价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等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是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远近划分等级,即以均值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制成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
1. 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评估人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指标。
通常通过身高体重百分位数、生长曲线等来评估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
2. 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是指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身高或体重的增加量。
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标准生长曲线,比较个体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
3. 骨龄:骨龄是通过骨骺的形成和闭合情况来评估骨龄和生长发育水平的指标。
通过X线照片或手腕横位片等方法进行评估。
4. 性别特征发育: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评估性别特征发育的情况也是生长发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包括乳房发育、月经开始、阴毛和腋毛的生长等。
5. 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心理发育,包括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等,可以反映其生长发育水平。
6. 饮食和营养情况:评估个体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如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是否满足需求,是否有营养不良或肥胖等情况。
7. 社会情绪发展:评估个体的社会情绪发展,如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这对于生长发育的全面评估也是重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具体的评价指标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目的进行具体选择。
此外,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判断应该结合个体的整体情况,并与专业医生或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解读。
生长发育
年龄
新生儿
粗、细动作
俯卧时能抬头1-2秒,无规律、 不协调动作;紧握拳
语 言
能哭叫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
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 握持反射消失
发出和谐的喉音
咿呀发音 笑出声 能喃喃地 发出单词
可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 手能握持玩具;自己玩弄手, 扶腋下能站立,上下跳动;两手各握 一玩具,定向伸手取物,手眼协调 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
胸
围
测量胸围时,3岁以下小儿可取立位或卧 位,3岁以上取立位。被测者应处于安静 状态,两手自然下垂或平放(卧位时),两 眼平视;沿胸前乳头下缘,向背后水平 经肩胛下角下缘一周,取呼气和吸气时 的平均值的长度。 胸围的大小与肺和胸廓的发育有关。
颅 骨发育
前囟:是额骨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其 大小是指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 1.5~2.0 cm,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 月闭合; 后囟: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在出生时已很小或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 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月时闭合;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或称神经运动发育,可分为大 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 小儿运动发育有赖于视感知的参与,与 神经、肌肉的发育有密切的联系。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运动发育的规律: 头尾规律: 由近到远: 先泛化后集中,从不协调到协调: 由正到反:
语言发育
牙
齿
生后4~10月乳牙开始萌出,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或6) 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1颗恒牙即第1磨牙,7~8岁乳 牙按萌出先后顺序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萌出第 二磨牙,18岁后出现第三磨牙(智齿),也有终 身不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发育————————————————————————————————作者: ————————————————————————————————日期:ﻩ模块十七任务3生长发育【案例】一健康小儿,体重6.5kg,前囟1.5cm,尚未出牙,能喃喃发声及伸手取物,头能直立,不会坐,不会爬。
思考:1.请给出该小儿可能的月龄。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小儿正确测量及判断体重、身高、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是否正常的能力;能够依据小儿感知觉及运动发育水平的高低判断其发育是否正常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并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各项体格生长的临床意义、正常值、计算公式,感知觉及大运动发育规律。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一定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小儿家属有效沟通的能力和人文关怀意识。
【新课讲解】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发展的学科。
根据小儿各年龄阶段的体格、智力发育和心理行为特点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遵循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保障和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小儿年龄分期根据小儿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小儿年龄划分为以下7个时期。
(一)胎儿期(图片)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称为胎儿期,约40周。
此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因此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
故此期护理要点是加强孕期保健。
(二)新生儿期(图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按年龄划分,新生儿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但由于此期小儿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故将婴儿期中的这一特殊时期单列为新生儿期。
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生理功能及适应能力尚不完善,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死亡率较高。
此期护理要点是加强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称围生期(又称围产期)。
此期死亡率最高,因此应加强围生期保健。
(三)婴儿期(图片)自出生到满一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
此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热量、营养素、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尚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
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此期要点是加强科学喂养,完成基础免疫,预防感染,加强锻炼,培养良好习惯及早期智能开发。
(四)幼儿期(图片)自一周岁后到满三周岁前称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但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日渐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不断发展,但对自身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加之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性格行为的偏离,此期应加强防护,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图片)自3岁后到6~7岁入学前称为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日趋完善,智力发育更加迅速,自我观念开始形成,好奇多问,模仿性强。
防范意识差,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开始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期应培养小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
(六)学龄期(图片)自入小学前(6~7岁)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此期体格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加趋于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接近成人。
此期求知欲强,综合、理解、分析能力逐步提高。
是接受系统科学文化的重要时期,但要安排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
(七)青春期(图片)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
女孩青春期开始到结束的年龄比男孩早2年左右。
青春期年龄范围,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为青春期。
此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生殖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男性肩宽、肌肉发达、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女孩骨盆变宽、脂肪丰满;到青春期末,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
该期以成熟的认知能力、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为显著特征。
(活动)二、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图片)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具有阶段性。
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是头三个月,出现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后半年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致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活动)各系统发育快慢不同。
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则先快而后回缩;年幼时皮下脂肪发育较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心、肝、肾等系统的增长,基本与体格增长保持平衡。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图片)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至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自上到下);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由近及远);手拿物品先会拳掌握持,以后发展到能用手指端摘取(从粗到细);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圆、画人(有简单到复杂);先学会观察和感觉事物,认知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由低级到高级)。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图片)生长发育虽按一定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由于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体格上的差异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显著,到青春期差异更明显。
(五)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先生)(图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遗传决定了机体生长发育的潜力,这个潜力又受到环境因素的作用和调节,两方面相互作用,决定了每个小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1、遗传因素小儿的生长发育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不同种族、家族、性别间的差异影响着人的皮肤颜色、面性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早晚及对疾病的易感性等。
2、环境因素(1)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发育情况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营养充足和合理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小而健康生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受营养因素的影响越大。
长期营养不足会导致体格发育迟滞,包括体重下降、身高不增,以及器官功能低下,影响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生活环境:小儿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家庭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等。
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反之,将有不良影响。
(4)疾病和药物: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疾病还影响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使小儿生长迟缓。
药物也可影响生长发育,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尤其是对生长的关键期对成长造成永久性的影响。
三、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视频)(一)体重(图片)体重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体重是反映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给药量和补液量的重要依据。
体重增长规律:小儿出生时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及宫内营养有关。
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约为3kg,生后第一个月可增加1~1.5kg,3个月时婴儿体重能达到6kg,为出生时的2倍;12个月龄婴儿约9 kg,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约为12kg,为出生时的4倍。
2~12岁体重平均每年增长约2kg,进入青春期后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呈现第2个生长高峰。
临床计算用药量和补液量时应以小儿的实际体重为依据,无条件测量时,可以按以下公式来估算体重: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2~12岁:体重(kg)=年龄×2+8体重的评价: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儿的体重存在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时应以小儿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所谓的平均值只能作为参考。
通常以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或均值±10%为正常范围来进行评价,若超过均值2个标准差或超过均值20%为肥胖,若较均值低于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均值15%为营养不良。
(二)身长(高)(图片)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增长高峰。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周岁时达到75cm;2周岁时达到85cm。
2~12岁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cm)=年龄(岁)×7+75(cm)测量方法:3岁以下测卧位身长,脱去其鞋、帽、袜,传单以仰卧于量床底板中线上。
扶正头,头顶轻触头板,小儿面朝上。
测量者位于右侧,使小儿双膝伸直,移动足板触及足跟,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
(情景模拟)3岁以上测身高,取立正姿势,双眼平视正前方;胸部稍挺起,腹部微向后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足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
脚尖、臀尖和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
测量者将底板轻轻移下,与颅顶点接触,读数并记录,精确到0.1cm。
身高(长)包括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这三者的发育速度并不相同,出生后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下肢最慢,而青春期身高则以下肢为主,故各年龄小儿头、躯干和下肢所占身高(长)的比例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以耻骨联合上缘为中点,分为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新生儿上部量大于下部量,身长的中点在脐上;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部量、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身高(长)的评价:身高(长)的增长受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会影响身高的增长。
明显的身材异常(若较均值低于2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均值30%以上)往往由甲状腺功能减低、生长激素缺乏、长期营养不良等引起。
ﻫ(三)坐高(图片)坐高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7%,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6岁时为55%。
此百分数显示上、下部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测量长度:适用于3岁以上小儿。
取坐位,两大腿伸直,与躯干成直角。
注意坐凳高度,如腿悬空,可在脚下垫木板,使腿的伸直面与地面平行。
小儿坐直,双眼平视前方,臀部紧靠立柱,双肩自然下垂。
读数精确至0.1cm。
(四)头围(图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其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出生时平均为33~34cm,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50cm,15岁时54~58cm(接近成人)。
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前右方,用软尺从头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从左侧居弓上缘绕回零点,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
软尺刻度应精确到0.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