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答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A10.答案:B二、判断题1.答案:错误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用于指导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和规程,它包括了监测的目的、范围、要求、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旨在确保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统一性。
2.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考虑土壤环境的特点和监测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3.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监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监测结果的评价和报告等。
4.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监测的指标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综合题1.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考虑监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答案: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应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监测的指标和方法,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形成监测报告,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答案:在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土壤和固体废物采样技术规范培训试题

培训课题:土壤和固体废物采样技术规范H J/T166-2004、HJ/T20-1998培训日期:分数:一、填空题(共52 分,每题 2 分)1、采集污泥土壤样品,首先要调查地区的、、、以及对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2、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样深度只需取左右耕层土壤和耕层以下的的土样。
3、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地势平坦,土壤均匀的田块。
4、土壤棋盘式采样方法适用于面积,地势平坦,地形,但土壤匀的田块。
5、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地势,土壤均匀的田块。
6、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用灌溉的田块。
7、土壤中有害元素的自然本底值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基本资料,是的主要依据。
10、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11、是指用采样器一次操作从一批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按规定的质量所采取的固体废物。
12、份样量是构成一个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质量。
13、份样数是从一批中所取的个数。
14、批量是构成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的。
15、固体废物采样方法有采样法、采样法、采样法、采样法。
二、判断题(共24 分,每题 3 分)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如由于酸雨作用使铅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
( )2、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法两种。
()3、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品格破坏的方法。
( )4、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2 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 )5、底质采样器材质,一般要用强度高、耐磨性能较好的钢材制成,使用前应除去油脂并清洗干净。
( )6、底质监测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废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
( )7、底泥样品测定金属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暴晒或在高温下烘干,而应采取的干燥方法是自然风干。
( )8、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氢氟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S i O2和硅酸盐的酸类。
土壤沉积物检测考题

姓名:成绩:土壤沉积物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消解处理的目的是破坏(),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A 有机物B无机物 C 有机质 D 基体2、当水样中的欲测组分含量()分析方法的检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或浓缩A 大于B 等于C 低于D 不低于3、土壤的电导率用()测定A 电极B pH计C 天平D 电导率仪4、底质监测断面的位置应与水质监测断面重合,采样点在水质采样点垂线的()。
A 正上方B 正下方C 左下方D 右下方5、中国土壤的pH大多在()范围内,并呈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
A 4.5~8.5B 3.5~8.5C 4.5~10.5D 6.0~7.06、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的样品,是测定结果能如实反映土壤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A 单一性B特定性 C 典型性 D 代表性7、采集剖面样品时,在各层次典型中心部位()采样,切忌混淆层次、混合采样。
A 自上而下B 自左而右C 自外而内D 自下而上8、新鲜土壤样品,放在玻璃瓶中,置于低于()℃的冰箱内存放,保存半个月。
A 10B 15C 4D -209、空白试验是用去离于水代替试样,采用和试样相同的步骤和试剂,制备并进行测定。
每批样品至少制备()个以上的空白。
A 1B 2C 3D 410、()和振荡提取时间影响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提取。
A 过滤速度B 静置时间C 水土比例D 蒸干时间1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 ~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 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A. 0.5B. 1C. 1.5D. 212.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混合样是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不少于()个。
环境卫生学试题

环境卫生学试题一、填空题1. 氨氮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应加硫酸使水样酸化至pH<2,2-5℃下可保存。
(7天)2. 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发布日期与实施日期为。
(2004年12月9日)3. 气态污染物是以分散在排放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
(气体状态)4.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1);(2)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5. HJ/T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发布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实施日期为。
(2012年6月1日)6. 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4 种主要类型:、、监测、环境评价监测和监测。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项目土壤、土壤污染事故)7. 土壤是连续覆被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物质,是随着、、、和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历史自然体。
(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时间)8.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体现了“”的原则。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9. HJ/T544-2009《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的发布日期为2009年12月30日,实施日期为。
(2010年4月1日)10. 测定石油类水样,用1000ml样品瓶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用500ml样品瓶采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采集好样品后,加入盐酸酸化至。
(pH≤2)11. 控制噪声的主要方法有。
(噪声降噪,声源降噪,隔声,消声器降噪,绿化降噪)12.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规定的民事责任形式有两种:。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13. 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以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以NO2计)。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5. 环境噪声主要来自、、等四个方面。
(交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及社会生产)16..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指温度为273.1K,压力为101325Pa条件下的排气。
环境监测持证上岗考核补充习题集-土壤和固废部分

半挥发性有机物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附录K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5085.3-2007)1、采用浸出毒性鉴别(附录K 固体废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5085.3-2007)方法测定固废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时,受方法灵敏度限制,不适合分析多氯联苯、氯丹等物质。
()√2、提取固废中α-BHC、硫丹Ⅰ和Ⅱ这些物质时,由于在碱性条件下捣取会发生分解,应在酸性条件下提取。
()X,应在中性条件下提取3、半挥发性有机物采用质谱定性时是基于保留时间及样品质谱图与参考谱图中的特征离子进行比较。
一般来说,特征离子的相对强度在参考谱图中这些离子的相对强度()以下,则认为不含有该物质()A50% B40% C30% D10%C4、在使用液液萃取提取浸出液的半挥发性有机物时,可以分别浓缩和分析酸性和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的提取物,不进行合并。
()√5、液液萃取提取浸出液中有机物,可以先调节溶液pH酸性,完成提取后,再调节溶液pH为碱性,再进行提取,溶液酸碱性提取的顺序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X,应先在碱性条件下提取,在酸性条件下提取。
多环芳烃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附录Q 固体废物多环芳烃类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 5085.6-2007)1、在使用HPLC分析固体废物中多环芳烃时,应将溶剂转换成乙腈或者甲醇。
()√2、分析固废中的多环芳烃,先要用索氏提取或者ASE等前处理手段,提取目标物。
()√3、在使用GB 5085.6分析样品中毒性物质含量时,如果样品是多相组成,应该先进行相分离。
()√4、在使用ASE提取固体中的多环芳烃时,为了避免损失,只能用新鲜样品。
()x可以用经晾干后样品,也可将样品直接和无水硫酸钠或硅藻土混合再提取。
5、在ASE提取时,多会加入硅藻土和样品混合,是为了吸除样品中的水分。
()x分散作用,使样品和溶剂更好地接触,以及吸除水分固体废物多氯联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附录N 固体废物多氯联苯的测定(PCBs)气相色谱法)(GB 5085.3-2007)1、提取固体废物浸出液中多氯联苯时,应保持样品为中性。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共8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第 1 页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土壤采样试题库(定稿)

持证上岗理论考核土壤底质采样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D.水土流失严重地答案:B2.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m以上。
()A.50 B.1 00 C.200 D.300答案:D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 cm。
()A.20 B.60 C.1 00 D.1 20答案:C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保存。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D.常温答案:C5. 对土壤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品,必要时在事故地附近采集作物样品。
()A.网格法布点 B.圆形布点 C.扇形布点 D.线性布点答案:B6.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 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A. 0.5B. 1C. 1.5D. 2答案:B7.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混合样是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不少于个。
()A.2B.3C.4D.5答案:D8.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目的筛。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精品文档7页

答案:
四、多选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19)规定在土壤
环境监测过程中,按因素划分监测区域范围。
A.地形B.成土母质C.土壤类型D.环境影响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规定以下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19)中规定每批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
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答案:()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规定土壤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B.土壤固化/稳定化
C.土壤覆盖
D.植物提取
17.以下哪些是土壤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
A.气相色谱仪
B.高效液相色谱仪
C.质谱仪
D.红外光谱仪
18.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碳酸
19.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A.超声波提取
6.植物吸收(或植物萃取)
7.粉碎、过筛、混合
8. 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
9.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0.校验、整理、分析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其目的在于评估土壤质量,检测土壤污染,为土壤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A.土壤密度
B.土壤含水量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颗粒组成
11.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A.农业生产
B.工业排放
C.生活垃圾
D.所有以上选项
12.在土壤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A.烘干法
B.铁铝法
C.石灰法
D.碱熔法
13.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A.有机质含量
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浸提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A.土壤pH值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土壤和固体废物题库及答案

土壤和固体废物采样与制样分类号:SSl主要内容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FFl66-2004)②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③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5086.1-1997)④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1997)⑤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 3039-1995)⑥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⑦土壤的分解《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⑧底质采样《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⑨底质样品的预处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⑩底质样品的分解与浸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__ ____和___ ____。
答案:梅花点法蛇形法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____℃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____g,然后计算水分。
答案:105 0.01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____d。
答案:2 10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____ ___、___ ____、___ ____和____ _ __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_______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_______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_______,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_____ __。
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 (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____ ___ (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48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哪些天气条件下进行?A. 晴天B. 雨天C. 阴天D. 多云2.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A. 干烧法B. 湿烧法C. 重铬酸钾氧化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电极?A. 玻璃电极B. 参比电极C. 复合电极D. 离子选择性电极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A. 自然风化B. 工业排放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宜作物生长?A. 砂土B. 粘土C. 壤土D. 泥炭土6.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哪些生态过程?A. 氮循环B. 磷循环C. 碳循环D. 以上都是7. 土壤样品的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多久?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年8. 下列哪种仪器常用于土壤水分的测定?A. 烘箱B. 微波炉C. 水分测定仪D. 电子天平9.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用什么单位表示?A. %B. mg/kgC. g/cm³D. ppm10.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氮B. 无机氮C. 氨氮D. 硝态氮11.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磷B. 无机磷C. 磷酸盐D. 磷酸氢盐12.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钾盐D. 钾离子13.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钙B. 无机钙C. 钙盐D. 钙离子14. 土壤中的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镁B. 无机镁C. 镁盐D. 镁离子15. 土壤中的硫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硫B. 无机硫C. 硫酸盐D. 硫酸氢盐16. 土壤中的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铁B. 无机铁C. 铁盐D. 铁离子17. 土壤中的锰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锰B. 无机锰C. 锰盐D. 锰离子18. 土壤中的锌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锌B. 无机锌C. 锌盐D. 锌离子19. 土壤中的铜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铜B. 无机铜C. 铜盐D. 铜离子20. 土壤中的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镍B. 无机镍C. 镍盐D. 镍离子21. 土壤中的铅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铅B. 无机铅C. 铅盐D. 铅离子22. 土壤中的镉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镉B. 无机镉C. 镉盐D. 镉离子23. 土壤中的汞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汞B. 无机汞C. 汞盐D. 汞离子24. 土壤中的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砷B. 无机砷C. 砷盐D. 砷离子25. 土壤中的铬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铬B. 无机铬C. 铬盐D. 铬离子26. 土壤中的钒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钒B. 无机钒C. 钒盐D. 钒离子27. 土壤中的硒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硒B. 无机硒C. 硒盐D. 硒离子28. 土壤中的氟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氟B. 无机氟C. 氟盐D. 氟离子29. 土壤中的氯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氯B. 无机氯C. 氯盐D. 氯离子30. 土壤中的溴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溴B. 无机溴C. 溴盐D. 溴离子31. 土壤中的碘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碘B. 无机碘C. 碘盐D. 碘离子32. 土壤中的硅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硅B. 无机硅C. 硅盐D. 硅离子33. 土壤中的铝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铝B. 无机铝C. 铝盐D. 铝离子34. 土壤中的钛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钛B. 无机钛C. 钛盐D. 钛离子35. 土壤中的钡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钡B. 无机钡C. 钡盐D. 钡离子36. 土壤中的锶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锶B. 无机锶C. 锶盐D. 锶离子37. 土壤中的钼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钼B. 无机钼C. 钼盐D. 钼离子38. 土壤中的钨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钨B. 无机钨C. 钨盐D. 钨离子39. 土壤中的铀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铀B. 无机铀C. 铀盐D. 铀离子40. 土壤中的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钍B. 无机钍C. 钍盐D. 钍离子41. 土壤中的镭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镭B. 无机镭C. 镭盐D. 镭离子42. 土壤中的铍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铍B. 无机铍C. 铍盐D. 铍离子43. 土壤中的锂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锂B. 无机锂C. 锂盐D. 锂离子44. 土壤中的钠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钠B. 无机钠C. 钠盐D. 钠离子45.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钾盐D. 钾离子46.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钙B. 无机钙C. 钙盐D. 钙离子47. 土壤中的镁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镁B. 无机镁C. 镁盐D. 镁离子48. 土壤中的硫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硫B. 无机硫C. 硫酸盐D. 硫酸氢盐答案1. B2. D3. C4. D5. C6. D7. B8. C9. A10. A11. C12. D13. D14. D15. C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C。
土壤和固体废物题库及答案

土壤和固体废物采样与制样分类号:SSl主要内容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FFl66-2004)②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③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5086.1-1997)④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1997)⑤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 3039-1995)⑥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⑦土壤的分解《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⑧底质采样《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⑨底质样品的预处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⑩底质样品的分解与浸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__ ____和___ ____。
答案:梅花点法蛇形法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____℃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____g,然后计算水分。
答案:105 0.01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____d。
答案:2 10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____ ___、___ ____、___ ____和____ _ __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_______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_______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_______,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_____ __。
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 (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____ ___ (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1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以下哪种天气条件下进行?A. 晴天B. 阴天C. 雨天D. 雾天2.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位法D. 重量法3. 下列哪种元素不属于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硅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干烧法B. 湿烧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紫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6.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计数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7.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烘干法B. 冷冻法C. 蒸馏法D. 滴定法8. 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电导率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0. 土壤中的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1. 土壤中的钾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火焰光度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2. 土壤中的钙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3. 土壤中的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4. 土壤中的硫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5. 土壤中的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6. 土壤中的锰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7. 土壤中的锌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8. 土壤中的铜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9. 土壤中的镉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0. 土壤中的铅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1. 土壤中的铬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2. 土壤中的镍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3. 土壤中的砷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4. 土壤中的汞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5.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6. 土壤中的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7. 土壤中的氯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8. 土壤中的硼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9. 土壤中的硅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30. 土壤中的铝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1. 土壤中的钛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2. 土壤中的钒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2. 土壤中的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3. 土壤中的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4. 土壤中的镓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5.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6. 土壤中的锗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7.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8. 土壤中的碲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9. 土壤中的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0. 土壤中的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1. 土壤中的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2. 土壤中的钇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答案:1. C2. C3. D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61. A。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通常应在什么时间段进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土壤中的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6. 土壤中的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7. 土壤中的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8.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10.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11. 土壤中的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12. 土壤中的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3. 土壤中的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4. 土壤中的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5. 土壤中的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6. 土壤中的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7. 土壤中的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8. 土壤中的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9. 土壤中的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0. 土壤中的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1. 土壤中的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2. 土壤中的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3. 土壤中的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4. 土壤中的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5. 土壤中的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6. 土壤中的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7. 土壤中的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8. 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9. 土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0. 土壤中的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1. 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32. 土壤中的总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3. 土壤中的总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4.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5.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6. 土壤中的总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7. 土壤中的总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8. 土壤中的总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9. 土壤中的总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0. 土壤中的总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1. 土壤中的总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2. 土壤中的总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3. 土壤中的总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4. 土壤中的总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5. 土壤中的总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6. 土壤中的总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7. 土壤中的总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8. 土壤中的总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9. 土壤中的总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0. 土壤中的总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1. 土壤中的总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2. 土壤中的总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3. 土壤中的总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总pH值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55. 土壤中的总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总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57. 土壤中的总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58. 土壤中的总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9.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60.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 C2. C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
土壤监测工复习题库

土壤监测工复习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1. 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答案:(√)2、由于酸雨作用使铝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
()答案:(√)3. 土壤的主体元素是O、Si、Al、Fe、Ca、Mg、K、Na、Ti等九种元素。
()平均约占土壤总重量的97%。
()答案:(√)(√)4. 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肥力有重要的影响。
()它是土壤样品的必测项目之一。
()答案:(√)(√)(√)5. 土壤样品可分为多种类型,一般有剖面样、()整段标本的原状土壤样作层土样、()混合样、()表层样、()深层样()等。
答案:(√)(√)(√)(√)(×)(×)6. 土壤样品的消解方法,分为浸取法()和全消解法()两种。
答案:(√)(√)7. 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晶格破坏的方法。
()常用的酸是HCl、HNO3、H2SO4、HClO4、HF及其混合物,()常用的碱是NaOH、NaCO3、Na2O2等。
()答案:(√)(√)(√)8.按照实验室常规质控要求,采集10%的平行双样,用作现场质控样。
()答案:(√)9.采集污染土壤样品,首先要对调查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以及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
答案:(√)10.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是土壤样品的必测项目之一。
(√)11.III类土壤适用于污染物容量较小的高背景值土壤。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
(√)13.水旱轮作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旱田值。
(×)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污染因子铬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主要是指六价铬。
(×)1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Ⅰ类土壤环境质量的pH标准值为大于6.5。
土壤考题 (自动保存的)

第四章土壤和固体废物第一节采样与制样分类号:SSl主要内容①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FFl66-2004)②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③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翻转法(GB 5086.1-1997)④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GB 5086.2-1997)⑤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 3039-1995)⑥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1996)⑦土壤的分解《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⑧底质采样《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⑨底质样品的预处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⑩底质样品的分解与浸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一、填空题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梅花点法和_蛇形法_。
答案:梅花点法蛇形法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105__℃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0.01g,然后计算水分。
答案:105 0.01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 2 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___10_d。
答案:2 10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__自然风干、_离心分离_、_真空冷冻干燥和_无水硫酸钠_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_0-30__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__30-60_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_前期采样,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补充采样_。
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金属(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玻璃瓶(磨口)(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 答案

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姓名:考核时间:考核成绩:说明:理论考核成绩90分以上评价等次为“优秀”;80-90分之间评价等次为“良好”;60-80分之间评价等次为“合格”;小于60分评价等次为“不合格”。
考核范围1.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2.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土壤采样点可采表层或土壤剖面。
2、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0-20cm 、剖面深度为1.2m 。
3、粗粉碎用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板。
4、过筛用尼龙筛规格用2-100 目。
5、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物质、土壤全氮量分析时,土壤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nm 筛。
6、用于土壤元素的全量分析,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nm 筛。
7、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分析误差三部分组成。
8、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必须做20%平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5 个9、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
10、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风干盘中,摊成2-3 cm 的薄层。
11、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用玻璃容器保存。
12、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棕色玻璃瓶保存。
13、对特殊、珍惜、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二、判断题(每空4分,共40分)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2、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
(√)3、土壤样品测定一般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粗磨样品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及元素有效态含量项目的检测。
(√)5、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6、采样后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
(√)7、表示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和有效位数不可超过方法检出限的最低位数。
(√)8、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密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一填空题1.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集表层土的采样深度为。
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分层取样。
答案:0~20cm 土壤剖面层次2.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污染程度相对较均匀的地块3.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4.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
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
答案:矿物晶格待测元素5.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答案:对角线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棋盘式采样法蛇形采样法6.无论采用新鲜土壤样品或风干土壤样品,都需测定土壤以便计算土壤中各成分按烘干土为基准时的。
一般土壤分析结果单位以表示。
答案:含水量(率)校正值mg/kg(烘干土)7.土壤样品的粗磨方法:风干后的土样,用有机玻璃棒或木棒碾碎后,用法取压碎样过筛。
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 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答案:四分0.85mm(20目)尼龙8.常用的土壤样品布点方法有网格法又称,一般适用于的地区。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法地形平缓、土地情况简单、工作面积较小9.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答案:风干磨细过筛混合10.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常采用的模式有、、、等。
答案: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11.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和的酸类。
答案:氢氟SiO2硅酸盐12.土壤样品全分解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酸分解方法碱熔融法13.土壤样品所用网筛材质,在测定金属时使用,测定有机污染物时使用。
答案:尼龙制品铜(金属)制品14.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新鲜土壤样品要选用盛装,在下保存并尽快进分析。
答案:玻璃容器低温冷冻15.库存的土壤样品要永久保存,分析取用后的样品一般保留,预留样品一般保留。
答案:密封半年2年16.土壤或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17.在农田耕作层采土壤混合样时,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答案:5~2018.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g。
答案:500 10019.土壤样品经酸法消解完全后,其消解液一般应呈色或色(含铁量较高的土壤),没有明显沉淀物。
答案:白淡黄20.采集土壤样品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和原则。
答案:随机等量21. 土壤测定不确定度来源于、、样品稀释定容及由标准与测定仪器响应的拟合直线。
答案:称样样品消化(或其他方式的前处理)22. 土壤剖面采样次序是,先采剖面的样品,最后采样品。
答案:自下而上底层上层23.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布点,灌溉水污染和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布点,单元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布点。
答案:放射状均匀带状24. 机械干扰土的采样方式有采样、采样和采样。
答案:随机深度分层随机深度规定深度25. 土壤中的重金属以和的活性毒性最大,的活性毒性最小,其他的活性毒性居中。
答案:有效态和交换态残留态结合态26. 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一般保留位有效数字,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位有效数字。
答案:3 127. 在土壤标准分级中,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执行标准。
答案:二级28、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29、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三种。
答案:系统随机法30、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cm的表层土。
答案:0~2031、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
答案:门塞尔比色卡32、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m以上。
答案:30033、土壤样品测定,除等项目需用新鲜土样外,多数项目需用土样。
答案:挥发酚风干34、土壤混合样是指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答案:5~203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常规监测项目中的基本项目包括和。
答案:pH值阳离子交换量3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次为年一次。
答案:337、对于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采样。
答案:直接38、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时,采样点可采或土壤剖面样。
答案:表层样39、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层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cm,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cm。
答案:耕作0~20 0~6040、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时,大中型建设项目应不少于个柱状样采样点。
答案:341. 土壤监测平行双样(含量范围10~100mg/kg)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 。
答案:1042.土壤样品分析中,对数据质量评价,通常采用、、、等质量评价方法。
答案:精密度准确度检出率定量水平4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
答案:100cm44、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个。
答案:345、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
答案:均方差和绝对偏差46、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在℃以下保存。
答:447、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
答:548、平行双样测定的精密度用表示。
答:相对偏差二单选题1.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
(B )A土壤全分解法B土壤浸提法C土壤熔融法2.对于含易分解等不稳定组分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应在冷冻柜保存。
(C )A、0℃以下B、-10℃以下C、-20℃~-40℃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为cm。
A.20 B.60 C.100 D.1204.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
(A )A.5 B.10 C.205.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分析用量的倍为止。
( C )A.2 B.5 C.10 D.206.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C )A.硝酸B.高氯酸C.氢氟酸D.盐酸7.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 C )A.SE>PE<AE B.SE<PE>AE C.SE>PE>AE D.都不是8.测定一般土壤pH值时,浸提液应选用。
( A )A.无二氧化碳的水B.1 mol/L氯化钾C.0.0lmol/L氯化钙9.测定酸性森林土壤pH值时,应选用作为浸提液。
( B )A.无二氧化碳的水B.1mol/L氯化钾C.0.01mol/L氯化钙10.重铬酸钾容量法适用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以下的土壤。
(C )A.5 B.10 C.15 D. 2011.在进行土壤常规监测项目分析时,应考虑土壤对其结果的影响。
(B )A.酸度B.含水量C.土壤粒径12. 酸消解土壤样品所用的坩埚应为。
(D )A.瓷坩埚B.镍坩埚C.铂金坩埚。
D.聚四氟乙烯坩埚13.土壤中的艾氏剂和狄氏剂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环境介质中累积,它们属于农药。
(B )A.有机磷B.有机氯C.菊酯D.氨基甲酸酯1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样品采集后用四分法缩分,取样量一般不少于g,缩分后的样品应经风干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全部粗磨。
( C )A.300 B.400 C.500 D.100015.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和硅酸盐材质容器,因此在用氢氟酸分解样品时不能用玻璃或陶瓷等器皿,而最常用的是以为材料的烧杯、坩埚等器皿,其最高使用温度为℃。
( C )A.铂金,160 B.聚氯乙烯,250 C.聚四氟乙烯,250 D.镍,20016 反映了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A.单项污染指数 B. 累积污染指数 C. 内梅罗指数 D. 污染物超标倍数17、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且样品要样品瓶。
(D)A.透明玻璃瓶,装满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C.透明玻璃瓶,不装满D.棕色玻璃瓶,装满18、土壤中有效态金属是指。
(A)A. 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部分B. 有机质部分C. 无机质部分19、对于污染事故监测土壤的采样,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cm土样。
(A)A. 5B. 10C. 15D. 2020、土壤样品制作过程中,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筛,用于土壤农药、有机质或全氮量等项目分析。
(B)A. 40目B. 60目C. 80目D. 100目21、在进行土壤样品保存时,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年。
(A)A. 0.5B. 1C. 1.5D. 222、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理化性状的差异,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形态的多样性,其中以有效态和的毒性最大。
(C)A. 残留态B. 结合态C. 交换态D. 游离态2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该指数是土壤污染物实测值与土壤的比值。
(B )A. 污染物背景值B. 污染物质量标准C. 污染物实测值与污染物质量标准之差D. 污染物实测值与污染物背景值之差2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的规定,土壤监测中常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得低于年一次。
(D )A. 2B. 3C. 4D. 525、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时,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个采样点。
(B )A. 2B. 3C. 4D. 526、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一般采集表层样,采样深度为cm。
(C )A. 0~10B. 10~20C. 0~20D. 0~6027、在对草甸土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剖面样,则一般在A层5~20cm、B层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
(B)A. 30B. 50C. 60D. 8028、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应先采剖面的样品。
(C)A. 上层B. 中层C. 底层29、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时,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