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专题集训学案(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专题四参考答案

生物专题四参考答案

生物专题四参考答案生物专题四参考答案生物专题四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以下是对生物专题四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进化与进化论1. 什么是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种,并且与环境适应的过程。

2. 进化的证据有哪些?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生物分子比较等。

3. 什么是进化论?进化论是指生物进化的理论,由达尔文提出,主要包括物种的共同祖先、适应性进化和自然选择等概念。

4. 什么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对个体的适应性有利的特征,使其在繁殖中更有机会传递给后代,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特征。

5. 进化的驱动力有哪些?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和基因流等。

二、生物多样性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遗传变异的丰富程度。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提供资源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主要包括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过度捕捞、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

4.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控制野生动物贸易、推行可持续发展等。

5. 什么是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某一物种在全球范围内无法找到任何活体个体的状态。

三、人类进化1. 人类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主要包括直立人类的出现、早期人类的演化、智人的出现和现代人的进化等阶段。

2. 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区别主要包括直立行走、大脑发育、语言能力和文化创造等方面。

3. 人类进化的证据有哪些?人类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基因比较、人类胚胎发育和考古学等。

4. 人类进化的驱动力是什么?人类进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自然选择、环境变化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5. 人类进化的未来走向如何?人类进化的未来走向难以预测,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来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后篇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必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后篇巩固提升 新人教版必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最早提出以上观点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B.施旺C.德马克D.拉马克,施旺将细胞学说推广到动物学领域,认为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有机体实际上都由细胞构成。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

3.1809年,拉马克出版了《动物哲学》,提出生命形式来源于非生命物质,并逐渐进化到复杂的形式。

他认为对物种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A.环境B.人类C.水源D.气候,人类活动、水源和气候都是环境的一个方面。

4.长颈鹿原生长在非洲平原,干旱使青草减少,长颈鹿只好伸长脖子吃树叶,而这样伸长的脖子又传给后代。

把这一现象解释为“获得性遗传”的是( )A.胡克B.施莱登C.拉马克D.达尔文,材料中长颈鹿脖子的变化说明了这一原则。

故C项正确。

5.严格来说,进化论并不是由达尔文提出的,但他发现了“进化的实质”和“运作方式”。

达尔文发现的“运作方式”是( )A.获得性遗传B.用进废退C.自然选择D.优胜劣汰,即在生物生存和繁育的过程中,必须适应或应对周边环境的挑战,必须同其他生物相互竞争,凡是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生存的机会。

故选C项。

6.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以后,他曾经一度被称为“英国最危险的人”,在各种漫画中以猴子的形象出现,遭到人们的嘲笑。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进化论不符合某某神学的观点B.进化论经不起科学的检验C.英国是最传统最保守的国家D.天主教会在英国实行高压政策,上帝是万能的神话。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是对上帝的亵渎。

故A项正确。

高中生物教案材料题目及答案

高中生物教案材料题目及答案

高中生物教案材料题目及答案
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掌握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是植物能够利用阳光能
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2. 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涉及的化学反应和物
质转化过程。

3. 演示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情况,
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光照、水
和二氧化碳供应来促进植物生长。

评估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就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进行简短的书面总结,以检
验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程度。

范例答案: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光合作用包括光
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内,需要阳光作为能量来源,将水分解
成氧气、氢离子和电子,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则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
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化学反
应之一,不仅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还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
控制光照、水和二氧化碳供应,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1节[基础达标]题组一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揭示了( )A.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的多样性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答案】A 【解析】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2.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B.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C.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D.显微镜技术的使用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B 【解析】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C正确;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光学显微镜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D正确。

题组二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这个观点的是( )A.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答案】D 【解析】病毒离开宿主细胞不能生存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

D项显然不符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4.新型冠状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活、繁殖,主要原因是它( ) A.结构太简单B.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C.不能运动D.没有消化系统【答案】B 【解析】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活和繁殖。

高考生物总复习含答案:——生命科学史专题

高考生物总复习含答案:——生命科学史专题

高考总复习生命科学史专题【考纲要求】1. 列举高中生物中提到的生物学重大发现,并体会其中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2.概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发现过程。

3.概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简述其提出过程。

4.简述酶的发现过程,说出酶的本质及特点。

5. 概述光合作用发现史,评述其中的研究方法(如同位素标记法)。

6. 评述遗传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如孟德尔遗传定律),体会其中的科学研究思想。

7. 简述进化论的发展过程,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 评述动物激素调节(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9. 评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考点梳理】考点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学说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要点诠释: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①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利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软木薄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cella)组成,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②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Leeuwen Hoek)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鱼的红细胞、精子等,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与此同时,意大利的马尔比基(Malpighi)等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并注意到了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区别。

以后在长达17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不断积累和丰富着细胞观察的资料,但是一直没有科学概括细胞与机体的关系,也未进一步考虑到生物体结构的一致性。

(2)细胞学说的初步建立①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九 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九 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 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九)[专题九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时间:40分钟)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某些基因表达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2.下列对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图4-9-1中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图4-9-1A.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A会大于90°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小值D.由乙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4.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4-9-2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图4-9-2①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茎的生长起协同作用②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③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④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⑤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A.①③④B.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5.(双选)如图4-9-3所示将某植物的胚芽鞘(甲)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a侧C.如果甲植物横放,a侧位于远地侧甲乙图4-9-3D.甲和乙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6.(双选)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串联十掌握生物科学史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学案(含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串联十掌握生物科学史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学案(含答案)

专题串联(十) 掌握生物科学史,提高生物学科素养一、选择题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及细胞学说是由虎克发现及最终建立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界的多样性C.施旺和施莱登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学说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解析:选D 虎克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魏尔肖提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2.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④⑤B.②③C.②⑤ D.①④解析:选C 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不会溶解膜结构,因为细胞液可在液泡中稳定存在,①错误;植物细胞因为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制备细胞膜需要去除细胞壁,所以制备比较繁琐,②正确;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不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③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植物细胞膜,但这不是不选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原因,④错误;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具膜结构,不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⑤正确。

3.下列关于酶本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B.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C.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发酵的酿酶是蛋白质D.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解析:选C 首次证明酶是蛋白质的科学家是萨姆纳,而不是毕希纳。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与卡门的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相当于设置了一组对比实验C.普利斯特利第一次成功地探知植物生长需要CO2D.萨克斯采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的方法,证明了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解析:选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是一组对比实验,能用于验证光照与叶绿体产生氧气的关系(或光照在光合作用发生中的作用);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并没有探知植物生长需要CO2;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萨克斯采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的方法,证明了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VIP专享】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汇集

【VIP专享】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汇集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归纳(知识点与习题)必修一(09广东高考理基38)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练习1:从Larry Frye的小鼠荧光实验的过程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A、含有蛋白质和脂质B、含有磷脂双分子层C、有流动性D、容易染色而发光练习2:(2012年江门调研)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A、欧文顿B、罗伯特森C、桑格和尼克森D、施旺和施莱登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知识点:(1)巴斯德之前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2)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3)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5)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材料:刀豆种子的脲酶:作用是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知识点:1、1771年,普利斯特利(1)过程: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蜡烛——不易熄灭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小鼠——不易死亡(2)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3)缺点:2、1779年,英格豪斯:植物在光下和有叶绿体时才能更新空气3、1845年,梅耶: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4、1864年,萨克斯(1)过程: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一半曝光——加碘——变蓝一半遮光——加碘——不变蓝(2)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注意:①对照方式自变量:因变量:,观测指标:②对叶片进行饥饿处理和脱绿处理5、1880年,恩格尔曼(材料:水绵、好氧细菌)(1)过程:水绵+好氧细菌放置在黑暗、无空气条件下局部照光---好氧细菌只分布在照光处完全曝光-----好氧细菌均匀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2)结论:,(3)对照方式自变量:因变量:,观测指标:6、1939年:鲁宾和卡门(1)过程:(2)结论:(3)方法:(4)注意:对照方式,自变量:因变量:7、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1)材料:小球藻(2)方法:同位素标记法(14C)(3)卡尔文循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设计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2023高中生物新教材生命科学史练习

2023高中生物新教材生命科学史练习

2023年高三生物生命科学史练习A.1895年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B.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推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呈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D.1970年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4.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萨顿的假说提出是基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摩尔根等人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X染色体联系起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摩尔根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摩尔根等人通过荧光标记技术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15.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是生物学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16.阅读下面相关酶的两个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或酶性DNA。

根据催化功能的不同,脱氧核酶包括切割RNA的脱氧核酶、切割DNA的脱氧核酶、具有DNA连接酶功能的脱氧核酶等几种类型。

1994 年以来,人们合成了多种脱氧核酶,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充分说明DNA并不只是性质不活泼的遗传信息的载体。

材料二如图表示反应物在无酶和有酶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过程。

反应一:无酶反应二:有酶(1)以下有关脱氧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①脱氧核酶有多种类型,但一种切割DNA的脱氧核酶只能特异性切割某种DNA分子①研究脱氧核酶,有助于在抗病毒、治疗肿瘤及遗传性疾病方面获得突破①脱氧核酶能催化两个不同的DNA分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此过程不需要ATP的参与①由于DNA分子结构较稳定,脱氧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和pH的影响(2)结合材料一和教材内容,你认为酶的本质最全面的阐述是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六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六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Word版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六)[专题十六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DNA连接酶只存在于微生物中B.培养禽流感病毒时应选用无菌的牛肉汤C.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2.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胚胎移植时最好选择原肠胚B.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C.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D.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如图7-16-1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7-16-1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②过程的目的是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基因突变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5.科学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PCR技术扩增Bt基因时需用Taq DNA聚合酶打开DNA双链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使用限制酶、DNA连接酶C.在棉花细胞中检测出Bt基因转录出的mRNA是培育成功的标志D.需将导入Bt基因的棉花细胞进行高压蒸汽灭菌6.下列叙述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D.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7.(双选)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胚胎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银杏细胞产物的获得体现了体细胞全能性B.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C.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D.可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大量繁殖无病毒的植株8.(双选)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某些离体组织的细胞不一定需要脱分化就能形成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相同9.(双选)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标要求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协同进化。

(生命观念)2.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的过程。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举例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生命观念)一、协同进化基础知识·双基夯实1.含义:指_不同物种__之间、_生物与无机环境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3.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4.协同进化的原因: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结果:通过漫长的_协同进化__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_物种__,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_生态系统__。

活|学|巧|练1.协同进化仅仅只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

( × )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3.协同进化的现象再一次体现了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 √ )合|作|探|究资料1 动物学家对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了长期研究。

他发现,东岸羚羊种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为何两岸的羚羊差异如此之大?经过观察研究,动物学家推测东岸羚羊种群表现得更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捕食者种群。

资料2 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进行无氧呼吸)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氧气的产生也促使臭氧及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紫外线,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两则资料,回答问题:(1)资料1中,在东岸羚羊种群中生存下来的是什么类型的个体?为什么?(2)资料1中,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羚羊有害无益?为什么?(3)资料1中,捕食者是不是就“高枕无忧”呢?为什么?(4)资料2中,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否也有关系呢?提示:(1)东岸羚羊种群中生存下来的是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因为动作敏捷、跑得快的羚羊不容易被捕食而存活下来。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标要求1.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核心素养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举例说明当今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基础知识·双基夯实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遗体__、_遗物__或_生活痕迹__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_种类__及其_形态__、_结构__、_行为__等特征。

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_最直接__、_最重要__的证据。

(3)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_沉积岩__的地层中。

(4)结论: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_原始的共同祖先__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_简单到复杂__、由_低等到高等__、由_水生到陆生__的进化顺序。

活|学|巧|练1.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 √ )2.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 √ )3.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 × )合|作|探|究分析教材P101图6-2及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提示:不同地层的形成年代不同,越早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低等,生物特征越简单;越晚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生物特征越复杂;根据图6-2可判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支持。

2.赫氏近鸟龙化石与恐龙和鸟类身体结构的比较,可以作出怎样的推测?提示:基于化石证据可判断赫氏近鸟龙既具有恐龙的特征,也具有鸟类的特征,属于恐龙和鸟类的过渡类型,这说明鸟类很可能是由恐龙进化来的。

高中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2018 •江西南昌十中期中)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

这一说法在西方禁锢人们思想达一千多年,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落后B.教会垄断了教育C.基督教的说教具有麻痹性D.教会对挑战神学的“异端”残酷镇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社会生产力低下和科学的落后是产生迷信的根本原因,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2.(2018 •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期中)在欧洲封建社会,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维尔特因研究血液循环而被处死,这是因为()A.当时没有进行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B.维尔特的血液循环学说不符合实际C.基督教会推行愚民政策,控制人们思想D.上帝创世学说在生物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在封建社会的欧洲,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教会的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并给以严厉处罚,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和神学教义的前提下,对动植物进行具体的研究,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故选C项。

3.(2018 •山东河泽一中月考)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这主要是着眼于细胞学说()A.标志着早期进化思想的形成B.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D.促进了人类对植物的研究答案B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因而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故选B项。

4.(2018 •江西南昌十中期中)“外界环境的改变使得动物体产生了一种需要,从而使动物产生了由行为到生理以及结构的一系列的改变,使动物体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后提能集训 第6章 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课后提能集训 第6章 1

第6章、1[基础达标]题组一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1.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答案】A【解析】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由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能证明生物的进化,故选A。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较复杂、高等D.新近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答案】B3.下面是植物进化的历程,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选项都包括【答案】D4.在距今越近的地层里,生物的化石越多的是( )A.水生生物B.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D.腔肠动物【答案】B5.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越高等B.越复杂,越低等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答案】C6.下列动物类群中,在地球上先出现的是( )A.原始无脊椎动物B.水生脊椎动物C.原始脊椎动物D.陆生脊椎动物【答案】A【解析】生物进化的顺序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由原始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

因此在地球上先出现的动物类群是原始无脊椎动物。

题组二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7.以下是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与人比较的差别对比表。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表中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它们的祖先不同【答案】D【解析】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生物进化的现象和本质,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A正确;通过比较题表数据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 中的氨基酸差异数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金枪鱼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差异数是21,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B、C正确;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且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D错误。

广东高三高中生物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三高中生物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三高中生物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种被发现的动物激素是胰岛素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C.萨克斯利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下列哪项操作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A.配制培养基B.倒平板C.接种D.培养3.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这种方式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综合作用。

三个环节不包括下列哪个环节?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4.右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在1、2、3、4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假如没有发生变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1B.2C.3D.4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二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6.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A.C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3形成糖类B.N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O来自于H2O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参与暗反应过程中ATP的合成8.右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配对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数字代表染色体。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三节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学案(含解析)浙科版2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三节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学案(含解析)浙科版2

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一、化石展示生物进化历程1。

生物的进化由水生到陆生。

2。

生物的进化由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

3。

生物的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

二、寒武纪爆发寒武纪动物大爆发:大部分动物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

三、灭绝集群性灭绝使许多物种,特别是原先占统治地位的物种走下历史舞台,同时它们又为其他物种走向繁盛提供了机会.在每一次大的集群性灭绝之后,接踵而至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又一次新的激增。

四、适应辐射1.散布所有生物种群都具有从一个地方向其他地方扩散的倾向就叫做散布。

2。

适应辐射每个新的种群或者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或者死亡,逐代进化下去,从一个共同祖先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这种散布、适应及其后的物种形成,称为适应辐射.五、物种形成的速率1。

渐变式模型物种形成开始于从祖先物种分出一个小的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微小变异逐渐积累,经过若干中间类型,最后形成新的物种。

2.点断平衡式模型物种形成开始于从祖先物种分出一个小的种群,新种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从母体分出独立种群的短暂时期,这时迅速地形成新的物种.思考: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和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一个物种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因为这三个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六、趋同进化与平行进化1.趋异进化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向不同方向适应进化,彼此变得很不相同。

这种现象称为趋异进化.2.同源器官由于趋异进化而形成的基本结构相似而功能不同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3。

趋同进化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就属于趋同进化。

4.同功器官不同类群的生物由于趋同进化而形成的同样功能的器官称为同功器官。

5.平行进化源自共同祖先的互有亲缘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种系,由于同向的适应进化,分别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特征,称为平行进化。

思考:鸟的翼和马的前肢的骨骼结构基本一致,形态、功能不同属于什么器官?鸟的翼与昆虫都有适应于飞翔的翅,它们属于什么器官?提示:同源器官;同功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高中生物科学发展史专题集训(1)编号:周【考纲要求】获取信息的能力(II):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学习过程】考点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借助教材和教辅资料,搜集整理有关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有哪些实验可以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简要说明?2、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是CO2,放出的是O2?3、科学家是如何一步步确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4、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并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5、有哪些实验通过追踪原子转移路径进一步探明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与产物间具体关系?考点二:基因的发现及与染色体关系的确立【借助教材和教辅资料,搜集整理有关基因的相关知识,阐述以下问题】1、基因的前身2、基因的命名3、基因在哪?4、基因是什么?考点三生长素的发现【借助教材和教辅资料,思考有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阐述以下问题】1、达尔文的实验初衷是什么?他是如何设计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个结论给后来的科学家什么启发?2、詹森实验的目的和结论是什么?这个实验是否完美?3、比较拜尔的实验与达尔文和詹森的实验的异同,他又得出了什么结论?4、温特的实验灵感来源于哪?综合以上实验,如何重新解释植物的向光性?【达标检测】严密性和意义,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通过把绿色叶片曝光和遮光处理进行对照——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

3、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溶液4、下列有关科学家对近代遗传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B.艾弗里在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研究,首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与克里克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破译了遗传密码子D.摩尔根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有关生物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詹森认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B.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温特的实验证明了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生长素D.萨顿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6、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①英格豪斯的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只有绿叶能在光下发生光合作用②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③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④魏斯曼通过大量的观察推理和分析预见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⑤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温特发现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①②④⑥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7、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链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萨顿通过假说演绎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8、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然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9、下列有关生物学史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萨顿的假说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D.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建构1、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A.细胞学说B.分离定律 C.进化学说D.中心法则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正确的说法个数是:()①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列文·虎克②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③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差异性④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A.1个 B.2个 C.3个 D.4个3、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A、欧文顿B、罗伯特森C、桑格和尼克森D、施旺和施莱登4、从小鼠荧光实验的过程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A、含有蛋白质和脂质B、含有磷脂双分子层C、有流动性D、容易染色而发光6、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7、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设计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了空气。

B、萨克斯把绿色叶片曝光,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吉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以极细光束照射,曝光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分别标记CO2和H2O,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H2O。

8、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14、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是:()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15、有关生物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是罗伯特·虎克和施旺共同提出的B.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萨顿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6、在探究生物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D、赫尔希等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 是遗传物质17、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①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②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③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确立⑤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欧文顿通过提取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①②⑥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⑥18、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并提取了IAA(吲哚乙酸),然后又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最为合理的是:()A.人体有合成IAA的酶,植物也有 B.人体的肾脏有合成IAA的能力C.IAA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D.IAA是植物激素,它可随食物进入人体,但人体内没有分解IAA的酶19、下列有关科学家对近代遗传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用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B .艾弗里在格里菲斯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研究,首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与克里克在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破译了遗传密码子D.摩尔根通过对果蝇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基因分离规律20、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A.叶片全变蓝B.遮光一半变蓝C.曝光一半变蓝D.叶片全不变蓝(2)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3)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4)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理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除了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外,还成功地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实验通过检测淀粉的有无来说明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曝光处有淀粉产生,经碘蒸气处理后将表现出蓝色,遮光处不变色。

(2)该实验中事先把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有机物(如淀粉)被彻底消耗,避免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