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8小学数学四年级3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2《升和毫升》单元测验卷及组卷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学情分析:1.学生对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读写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写法。
2.学了计算器的使用,有学生会在算数时依赖计算器。
3.一部分对数学方法的归纳能力欠缺。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和一亿有多大。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单元教学重难点: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教学内容;公顷和平方千米P34——P37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四、教学安排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单元教学内容课本P38——P46页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完整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推荐文档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全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过程与方法: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环保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课时安排:11课时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5页例1、例2~练习一第1,5题。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读数中关于“0”的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
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情境创设、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组合作学习等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形式~使学生获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讲评教案2022例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讲评教案2022例文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必须要备学生。
在写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来具体研究。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讲评教案2021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讲评教案2021例文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
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的意义:0.2 0.05 (学生口答)2、小数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0.1+0.1+0.1+0.1+0.1(1)学生口算(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3、揭示新课:(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4、归纳意义: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二.探究算法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标解读课例及感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新课标解读总结新课标解读工作在我们贾峪镇中心小学已经开展了一年多了,新课标解读工作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指导我们的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教学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使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我想谈谈我们学校进行课标解读的过程和感受:我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对新课标解读由不理解、不明白其含义和如何开展解读工作,到现阶段的驾轻就熟、轻松开展解读工作,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到日益完善、众所欲言的过程,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迷惑,也有收获的喜悦、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日益深入和对课标解读的驾轻就熟,这就是我这一年里的收获和感悟。
在进行新课标解读工作时,我和教研组的同仁们先深入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然后针对教材中疑惑的地方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结合现有教学资源,每人备2—3课时,备完后大家再一课时一课时地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大家共同研究出解决的方案,然后再付诸于教学,教学后针对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情况找出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部分进行修改,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分析、设计、讨论、再设计、再分析、再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对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新课标解读工作。
我体会到:备课时,不管想得多周到,不去上课,就不可能知道学生们的奇思怪想,也永远想不到学生会出怎样的错。
任何一套备课方案,只有给班上的学生试了,才知道它的可行性有多少。
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大数的认识,它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它们的读法、写法、大小的比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数的产生;亿以上数的认识及读法、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亿”为单位的数;用计算器计算。
难点一:大数的写法里,中间有“0”的就有些难度。
一般地说,用数位表来写,还是不算难,可很多学生就是怕麻烦,随手写,错误率就高。
我也曾严格要求一点要用数位表来写,但又对那些理解力强的学生来说,确实是没必要。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和反思垂直与平行_苏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和反思垂直与平行_苏版新课标(一)、画一画,思维在动手中萌发1、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认识了直线,在你白纸那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
生:(动手画)师:老师在黑板那个平面上也画一条直线。
(斜着的直线)看着这两条直线想一想,直线有什么特点?生:没有端点,能够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对!直线能够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只画出了它的一部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天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师:这两条直线要画在同一个平面上,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假如把两条直线都画在白纸那个平面内,想一想,这两条直会是什么模样呢?生:安静地想着两条直线的模样师:把你想好的两条直线画在纸卡上吧,每张纸卡画一组。
生:动手在纸卡上画。
(评析:学习的资源由学生亲自动手画出,用动手实践获得的体验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现实起点。
思维在动手中萌发。
)(二)、分一分,思维在观看中明朗1、师:同学们,用手势告诉老师你们都画了几种情形?前后左右互相看看。
把同桌的几组直线放在一起,试着给它们分分类。
生:同桌动手操作讨论。
师:了解学生分类情形:你们都分类几类?选择类别最多的一组同学自己粘贴在黑板上。
说说你们是如何想的?生:4类,相交成一个角的分为一类;相交成4个角的分为一类;相交成两个直角的分为一类;平行的分为一类。
(学生描述分类的语言不规范)(三)、说一说,思维在叙述中清晰1、我们都来观看他们的这些直线,关于他们的分类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生1:1、2、3类碰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
师:像如此的两条直线,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把那个共同点叫做“交点”,如此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是“相交”。
(板书)师:按照如此的标准看看,还有哪些直线是相交?生:1、2、3类直线都延长,会有新发觉。
师:你们都想象着把它们延长。
(顺势延长其中一组)生:延长后他们都能相交,都有一共同的交点。
随着学生猛烈的争辩,随着学生越来越明朗的分类,教师及时调整黑板上的分类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乘法的计算只要求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思维的题,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笔算乘法,积的变化规律,归纳两种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二位数的毛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二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
2、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x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策略: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情感态度:1、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例案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例案例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例案例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
他们要买什么呢?(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
(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2、学生板演5×3=15(元)15+20=35(元)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
(板书:分步算式)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2021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1教案与反思
1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教材第38~39页)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难点: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手电筒、线、直尺或三角尺。
学生准备:直尺或三角尺。
一、情境引入师: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美丽描绘下来。
瞧,小朋友画的这幅画很美吧!(课件出示一幅含有线段、射线、直线的画) 师:今天我们探究的数学知识就蕴涵在这幅画里,画上藏着许多线,大家找找看,你能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学生找出线或角后画在纸上,教师巡视,将学生画好的线展示在黑板上)师:黑板上有的是直线,有的是线段,有的是射线,还有的是曲线,你了解这些线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二、学习新课1.线段。
(1)认识线段。
师:老师两手之间的部分可以看成什么?(拿出一根线,拉紧)师: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弓箭情境图)(2)线段的特征。
师:你们对线段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线段的特征,自由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3)线段的表示。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字母“A”“B”,这就是线段AB。
2.直线。
(1)认识直线。
师:下面我们请出数学王国里的另一个朋友——直线。
(课件出示:我是直线,我没有端点,我可以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向两端无限延伸,你知道我有多长吗?)教师边讲解板书: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解析与点评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解析与点评的内容。
四年级数学上册包括了整数、分数、小数、数据统计等多个单元。
我们将分别对每个单元的教案进行详细解析与点评。
一、整数整数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整数进行比较大小。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整数的应用,例如有关温度、高度、质量等方面。
针对此单元,在教师上课前,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学生对整数的思考和认识。
在整数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解整数的四则运算。
针对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物品的增加或减少来演示加减法的过程;对于乘除法的教学,教师则可以通过乘法表的背诵、实物分组或者是计算机程序模拟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分数分数是四年级数学中需要掌握的又一个难点,而且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分数的概念与表达方式之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不同类型分数的比较大小,并且学会将分数相互转换。
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对分数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比、比率、平均数计算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分数的四则运算,教师还需要针对分数的口耳写演练、乘法中的分数化简和约分等难点深入讲解,确保学生对于分数的掌握。
三、小数小数是四年级数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单元。
在前期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与表达方式,并且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比较大小和运算。
在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货币、长度、体积、面积等概念来介绍小数,并将其与分数进行比较和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如何表示和比较大小以及如何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练,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数据统计在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数据统计是一个较为实用且难度较低的单元。
通过学习数据统计,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导到实际的问题中,并以实例说明各项统计指标的含义和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
三乘法单元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道理。
2.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3.能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4.结合计算器探索有趣的乘法,在观察、分析与比较中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本套教科书把整数乘法共分四次编排。
在第一学段编排了三次,第一次是二年级上册主要学习表内乘法,重点是能够借助直观手段和情境图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知道乘法的各部分名称;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够口算整十数、整百数、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次学习乘法竖式,重点是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计算的道理;能正确计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三次是在三年级下册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一步理解乘法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二学段安排了一次,即本单元。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用乘法的策略估计大数、探索有趣的乘法算式的规律、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小数乘法和学生自主迁移运算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运算的最后一个内容。
学生已经积累了表内乘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笔算的学习经验,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从表内乘法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由于位数的增加,数范围的扩大,计算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大约需要10步的加法和乘法口算才能进行一次正确的笔算,所以本单元的乘法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X08小学数学四年级3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认识容量和升》分层作业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管小冬基础训练1.在容量最大的容器下面的()里面画“○”,最小的画“△”。
( ) ( ) ( )2.估一估,在容量比1升大的容器下面画“√”,容量比1升小的容器下面画“△”。
( ) ( ) ( ) ( )3.先估一估,再查一查下面容器大约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平底锅脸盆2升20升200升1升10升100升这瓶橙汁都倒进来也装不满我!我可装不下这瓶橙汁!电热水器洗菜池2升16升80升1升10升100升综合应用1.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是400升,一个洗脸盆的容量大约是10升,浴缸的容量是洗脸盆的多少倍?2.一辆汽车油箱的容量是50升,每行100千米耗油8升,从A地开往300千米外的B地,途中没有加油站。
装满油的车能返回来吗?3.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部分省份遭遇旱灾,某矿泉水公司为一所小学提供200桶矿泉水,每桶20升。
这个公司一共为这所小学提供多少升矿泉水?如果向6所小学提供捐助,一共要提供多少升矿泉水?拓展提高1.一种塑料水槽(如右图),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分米、1分米、1分米,你知道这种水槽的容量是多少升吗?2.调查实践调查你周围生活中的容器,容量小于1升的有(),容量大于1升小于10升的有(),容量大于10升的有()。
[每种写3个]《认识容量和升》分层作业设计初衷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管小冬容量单位“升”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安排在体积教学之前,因而在教学中多采取直观认识、直觉感受的教学方式。
在本课时分层作业设计中,也秉承了这样的教学观念,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调查、比较、思考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感受“升”这个容量单位;借助对生活中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建立1升的直观认识。
第一部分“基础训练”第1题继续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不同的容器容量有大有小。
第2题让学生凭借已经建立的“升”的概念来判断各种常见物品的容量是否大于1升,再次加强对“升”这个容量单位的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分析报告.doc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析1.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课题内容主题图出现 5 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例 1 北京天坛图。
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亿以读法例 2 读含两级的数。
内的数的例 3 写含两级的数。
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认识相应的数。
渗透环保教育。
亿以内数的例 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写法例 5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 6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例 1 读含三级的数。
亿以上数的例 2 写含三级的数。
认识例 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总览教案与反思
第3单元小数除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单元学习目标总览一、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材在编排时通过晨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教材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多处以加强提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探究的过程。
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运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1.经历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迁移、推理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3.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和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经历运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计算的现实意义和综合分析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1.小数除法的运算。
经验分享: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经验分享:四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2023年,数学教育依然是人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数学对于科技和工程的发展以及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无比重要的影响。
从小学到大学,数学都是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四年级数学教学方面累积的经验,并对其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年级是基础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知识范围相对较广,但难度相对较低。
而我的教学方法就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面就是我的教学案例分析和评价。
首先,我选择了伙伴学习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
伙伴学习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伙伴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现代社会越发重要的品质。
其次,我使用了实例教学的方式,即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概念时,我通过银行账单作为实例来讲解小数点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概念,也可以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此外,我坚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
例如,当我们在教授加法时,我会给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有三个苹果,另外有四个苹果,你最后会有多少苹果?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学生在想出答案之后,我会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3+4=7。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并非是一开始就能够完全掌握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一些创新性问题,来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 当我们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我会给学生新的几何图形案例,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单元测验卷设计案例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管小冬班级:姓名:A卷(书面式测验)同学们,《升和毫升》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
通过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接下来可是你一展身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哦!祝你成功!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油3()一瓶果汁500()一杯水200()一瓶牛奶250()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升=()毫升7000毫升=()升4000毫升=()升8升=()毫升10000毫升=()升15升=()毫升3.在○里填上“>”、“<”或“=”。
2400毫升○2升101毫升○99升6000毫升○6升35升○3500毫升801毫升○8001毫升7000毫升○8升4.下面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在括号里填一填。
()瓶()瓶()瓶5.一瓶2升的橙汁,倒了一半后还剩()毫升,再倒一半后还剩()毫升。
二、公正的小法官。
2L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2.一个洗脸盆的容量大约为200毫升。
…………………………………()3.爸爸发烧,医生给他挂了25毫升的药水。
………………………………()4.一种饮料,容量是200毫升,10瓶这样的饮料容量是2升。
…………()5.1升水约重1千克,所以1升=1千克。
…………………………………()6.一瓶可乐的容量是330升。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
A、升B、毫升2.一瓶饮料有330(),一瓶色拉油有5()。
A、升B、毫升3.一个茶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这样的茶杯可盛水1()。
A、升B、毫升4.1小瓶眼药水大约有()毫升。
A、1B、10C、1005.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
他喝的牛奶与水比较()。
A、牛奶多B、水多C、一样多四、解决问题。
1.一瓶绿茶饮料250毫升,多少瓶这样的饮料正好是2升?250mL 2.李叔叔把4升水平均装在8个水壶里,平均每个水壶装多少毫升?3.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240毫升牛奶,喝了8天。
这些牛奶喝完了吗?如果没喝完,还剩多少毫升?2L 240mL4.将一瓶1400毫升的橙汁全部倒入容量为300毫升的杯中,至少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杯子?5.一名重症病人手术时需要输血2000 ml,340L血液可以帮助多少名这样的重症病人手术?6.用一个容量400ml的量杯接满水向鱼缸倒23次还没有倒满,这个鱼缸容量至少大于几升?7.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2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3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B卷(实践式测验)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起认识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动手动脑去观察、感受他们的作用吧!祝你成功!1.去超市看看,了解一下下列商品一般容量是多少。
一听可乐:一大瓶鲜奶:一小瓶冰红茶:一瓶酱油:一大桶色拉油:一桶洗衣液:2.记录几种用“升”作单位的商品。
()的容量是()升()的容量是()升()的容量是()升()的容量是()升3、再记录几种用“毫升”作单位的商品。
()的容量是()毫升()的容量是()毫升()的容量是()毫升()的容量是()毫升做一个1升或100毫升的量器。
用照相机记录下你的制作过程或作品。
1.量一量,我每天喝水的杯子容量大约是()mL,我每天大约喝这样的()杯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了。
2.倒出100ml饮料,数一数,我要()口才能把它喝完。
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毫升。
3.如果你制作的是1升的量器,量一量: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升,一个电饭锅的容量大约是升。
如果你制作的是100毫升的量器,量一量:一个小碗的容量大约是毫升,.一个玻璃杯的容量大约是毫升。
民间有一种以“升”为计量单位的计量方法,一升是一斗的十分之一,一升米就是2000克,也就是4市斤。
过去人在没有标准度量衡的基础上,发明了这种以容量来测量稻谷的方法,还是很好用的。
有很多文学作品中揭露了地主放高利贷采取了小升(斗)出,大升(斗)进的手段欺诈农民,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
升在数学符号中表示为L,毫升表示为mL。
国际进制为: 1L=1000ml=1立方分米(dm³)1ml=1立方厘米(cm³)1立方分米(dm³)=1000立方厘米(cm³)1立方米(m³)=1000L科学研究指出,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ml,所以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ml左右的水分。
但是2000ml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
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
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ml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 1200ml水,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了。
《升和毫升》单元测验卷组卷说明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管小冬容量单位“升”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由于这部分的教学安排在体积教学之前,因而在教学中多采取直观认识、直觉感受的教学方式。
在本课时分层作业设计中,也秉承了这样的教学观念,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调查、比较、思考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感受“升”这个容量单位;借助对生活中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建立1升的直观认识。
《升和毫升》单元测验卷,我们在深入理解、把握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本部分的学习主要是以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将单元测验卷分为书面式测验与实践式测验两部分。
其中书面式测验以定量评价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单元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对容量及容量单位的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间的互相转换等。
实践式测验以定性评价为主,重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阅读、调查、测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理解容量及容量单位,建立“升”与“毫升”的直观表象,充分体现评价为教学服务这一目标。
同时,教师也可籍此进行情感态度、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维度的评价。
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本单元测试卷组卷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学习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相整合,选择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感兴趣的事物作题目编排的素材。
例如:A卷填空题第1题: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油3()一瓶果汁500()一杯水200()一瓶牛奶250()此题中的4种容器均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题目中数的大小及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建立的对“升”与“毫升”的直观认识来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
B卷“我来看一看”部分要求学生走进超市有目的去了解一些常见容器、饮料的容量,并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以“升”或“毫升”作单位的商品。
学生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容量及容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了数学与科学、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作用。
本单元测试卷在组卷时充分考虑到本单元学生的学习主要以直观感受、直觉感知为主,以多种生活中常见但学生接触又较少的物品、事例作为组卷素材,使学生在接受考察的同时,进一步积累生活经验,增强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作用。
例如:A卷解决问题第5题“一名重症病人手术时需要输血2000 ml,340L血液可以帮助多少名这样的重症病人手术?”此题选择了生活中常见但学生平时却接触较少的“生病输血”这一事例,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并以此来解决这一生活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也获得了相应生活经验的积累,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B卷“我来量一量”部分科学研究指出,人体每天从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ml,所以才说,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000ml左右的水分。
但是2000ml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应该把食物里的水分一并算进去。
其实,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很多水分。
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鸡蛋、鱼类中也有大约75%的水。
粗略估计,我们吃一餐饭,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ml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ml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000~ 1200ml水,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了。
1、量一量,我每天喝水的杯子的容量大约是()mL,我每天大约喝这样的()杯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了。
2、倒出100ml饮料,数一数,我要()口才能把它喝完。
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毫升。
此题先以“你知道吗”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人体一天所需水份”的科学常识,进而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量一量、算一算自己每天大约要喝多少杯水,喝一口水大约是多少毫升。
三、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本单元测验卷以AB卷的方式进行编排,从定量与定性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
AB两卷在编排时均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注重实践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做到以基础题为主,拓展题为辅,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使全体学生均能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数学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例如:解决问题第7题:“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2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3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此题将容量的计算与和倍问题相结合,要求学生能正确进行“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同时能对甲、乙容器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与理解。
当然,除使用单元测验卷对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外,我们还应坚持做到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跟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据此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真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同时,在开展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切忌出现突出知识评价,淡化过程、能力、情感态度等维度评价的情况出现,真正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