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1.如花似锦: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摇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妆扮得十分明丽。

2.不可以自制:不可以克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忍俊不由:不由得笑。

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沉。

5.弄虚作假:本义是成心玩弄令人诱惑的欺诈手段6.沥尽心血:形容费悉心思。

7.想入非非:思想进入空幻梦界,完好离开实质,痴心妄想。

8.不请自来: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熙熙攘攘:人声喧杂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义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明醒目。

12.人迹罕至:罕有人来。

迹:踪迹。

罕:稀罕。

13.人云亦云:他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忙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他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妙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确实质。

17.相映成趣:相互烘托。

18.祸不但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没落的状况)内心感觉伤心。

怀:心。

20.风卷残云: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入迷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2.惊慌失措:形容行为慌张或没有方法对付。

23.措手不及:事情忽然袭发生,来不及防范。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能为力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特别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想象中的美好世界。

27.谨小慎微: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行为十分慎重丝绝不敢大意。

28.无所作为:平凡,没有特别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杀身成仁,取:选用。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固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名贵珍爱。

32.幕天席地:把天空看作幕,把大地看作席。

33.天地之别:比喻差异极大。

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好多年。

初中语文课本成语解释大全

初中语文课本成语解释大全

初中成语解释集锦【七上】1、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2、明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3、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4、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5、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6、心旷神怡: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7、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指一个人比较在意个人的得失.8、猝然长逝:突然、出乎意料地离开人世.9、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10、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11、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14、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

15、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16、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17、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或舒适的位置。

18、骇人听闻:使人十分吃惊害怕,多指对社会上发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

19、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都跟着附和。

多指献媚。

【七下】1、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2、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3、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能使人感动得流泪的人或事.4、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5、当之无愧:当得到某种称号或荣誉,名副其实,一点儿都不惭愧。

6、锋芒毕露:形容人的锐气才能完全显露出来。

7、家喻户晓:形容人人皆知.8、妇孺皆知: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白了的简单事物。

9、马革裹尸: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11、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

12、呕心沥血: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13、潜心贯注:专心致志,高度集中。

中考高频考点成语及解释

中考高频考点成语及解释

【导语】初中⽣要想取得语⽂⾼分就⼀定要注意平常积累,下⾯©⽆忧考⽹为⼤家总结了中考⾼频考点成语及解释,仅供⼤家参考。

1初中语⽂成语 01、〖⼩⼼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点不敢疏忽。

02、〖瘦⾻嶙峋〗瘦得⽪包⾻头,像⼭崖突兀的样⼦(嶙峋:形容⼈瘦削。

) 03、〖⼼惊⾁跳〗⼼⾥害怕,肌⾁颤抖。

04、〖头晕⽬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眩:眼睛昏花。

) 05、〖⼀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 0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喻酒⾮常鲜美。

0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样。

⽐喻花开得⾮常茂盛,以⾄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08、〖盘虬卧龙〗⽐喻枝⼲盘曲嶙峋。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树⽊枝⼲盘旋的样⼦,弯弯曲曲。

09、〖碌碌终⽣〗形容⼈事务繁杂,⾟⾟苦苦但⼜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辈⼦。

10、〖绝处逢⽣〗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路。

1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法控制⾃⼰。

指忍不住要发笑。

(注意:不能与“笑”重复使⽤。

) 12、〖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2⾼频成语及翻译 01、〖⼈迹罕⾄〗⼈的⾜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

02、〖⼈声⿍沸〗⿍:古代煮⾷器;沸:沸腾。

形容⼈群的声⾳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样。

03、〖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势很厉害。

贬义词。

04、〖荒草萋萋〗释义:形容杂草丛⽣的样⼦ 05、〖九曲连环〗本意指黄河的地理、⾃然特征。

现在是形容很曲折、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河流弯曲。

06、〖亦复如是〗复:⼜,再。

也是这样。

07、〖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事迹。

褒义词。

08、〖鲜为⼈知〗鲜:少。

很少被⼈知道。

09、〖当之⽆愧〗⽆愧:毫⽆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须感到惭愧。

10、〖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

初中语文143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143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143个常用成语及解释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初中语文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

初中语文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

学生写作必备:常用四字成语及解释(230条)1、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2、妙手回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3、比肩叠踵:形容人多.4、七手八脚: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5、泰来否极: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坏事已至终极,坏事变为好事.亦作“否去泰来”、“否极泰至”、“泰来否往”、“否极泰来”.6、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8、夸大其词:语言夸张;超过事实.9、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10、无可救药: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11、莫测高深: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12、狗彘不若: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13、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14、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15、袅袅余音:〖解释〗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16、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1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18、掷地有声: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

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19、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20、音容如在:〖解释〗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21、天震地骇: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22、铿锵有力:〖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语出]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23、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24、怨声载道: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25、莺声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26、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27、无声无息: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28、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29、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30、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31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32、绕梁三日: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33、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34、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35、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36、喧宾夺主: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喧:声音大;宾:客人;夺:压倒;超过.37、振聋发聩: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38、喏喏连声: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39、嗳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40、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41、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4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45、抑扬顿挫: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46、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47、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48、音容笑貌: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49、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50、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51、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52、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53、潜移默化: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54、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55、如泣如诉: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56、石破天惊: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57、声色俱厉: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58、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59、唯唯诺诺: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60、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61、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62、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63、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64、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中学语文成语解释、造句举例大全

中学语文成语解释、造句举例大全

中学语文成语解释、造句举例大全1.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全体出动。

多用于贬义。

——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续写作升堂入室。

——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

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大全一、四字成语1. 目不暇接解释:形容事物繁多,眼睛看不过来。

2. 一见如故解释: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

3. 一箭双雕解释: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个行动达到了两个目的。

4. 一丝不苟解释: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也不马虎。

5. 一帆风顺解释:比喻一帆风顺,一路顺利。

6. 一蹴而就解释:比喻事情一下子做成功了,也形容学习或工作进步很快。

7. 一鸣惊人解释:指声名突然传开,出人意料之外。

8. 一视同仁解释:对待各种不同的人或事物都一视同仁,不偏袒。

9. 一网打尽解释:比喻一次把全部的敌人或问题都解决掉。

10. 一诺千金解释:比喻答应的话非常可靠,值得信任。

二、解释示例1. 目不暇接:参观北京故宫时,古代文物展览馆里的宝贝太多了,让人目不暇接。

2. 一见如故:他们之间初次见面时就互相吸引,犹如老朋友一样,一见如故。

3. 一箭双雕:他在比赛中一脚射门,球直接打进了对方球门,一箭双雕。

4. 一丝不苟: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5. 一帆风顺:他刚刚开始创业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帆风顺。

6. 一蹴而就:他学习进步很快,不到一个月就蹿升到了班级第一名,一蹴而就。

7. 一鸣惊人: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一举夺得冠军,一鸣惊人。

8. 一视同仁:老师对待每个学生都非常公平,一视同仁。

9. 一网打尽:警察在一次行动中将该团伙的所有成员一网打尽。

10. 一诺千金:他对朋友的承诺从来不会食言,一诺千金。

以上是初中生常见四字成语及解释的一部分,希望对初中生学习和运用成语有所帮助。

初中生在学习成语时,要通过阅读文章、背诵诗词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成语库,提高语文素养。

初中必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必考成语及解释

初中必考成语及解释初中是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以下列出了一些在初中阶段常见的必考成语及解释。

请注意,这些成语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可能因学校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循序渐进(jiàn xùn jiàn jìn):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逐步深入或提高。

2.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比喻对事物理解得不够透彻,未能充分消化吸收。

3.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多此一举,画蛇本身就足够,添足则破坏了原本的形象,用于形容做了不必要的事,反而不恰当。

4.一丝不苟(yī sībù gǒu):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5.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指遇到了出乎预料的事,感到格外高兴。

6.举世瞩目(jǔ shì zhǔ mù):指全世界的人都关注某件事或人。

7.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8.风餐露宿(fēng cān lù sù):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9.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比喻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拼死一战。

10.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看到名称就能理解它的含义。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比喻事情的成功,要从小事做起。

12.百折不挠(bǎi zhé bù náo):形容意志坚定,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会动摇。

13.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一、常用成语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壤:地。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1.恶有恶报含义:做坏事会有报应。

出处:《荀子·劝学》:“恶人者必有恶报。

”例句:做坏事的人终究会遭受到恶报的。

2.不怕慢,就怕站含义:做事不怕缓慢,只怕停滞不前。

出处:民间谚语。

例句:在工作中,我们不怕进度慢,但不能停滞不前。

3.画蛇添足含义:在本已完美的基础上添加不必要的东西,反而使事物变得不完美。

出处:《庄子·内篇·齐物论》:“蛇足已成,(添)更虚设,盖失其实矣。

”例句:他画了一条很好的蛇,但他又想在蛇的身上增加别的图案,这就是画蛇添足了。

4.三心二意含义:心思不专一,容易分心。

出处:民间谚语。

例句:在学习上,若心态不够专一,就会容易三心二意。

5.人山人海含义:形容人群众多,很拥挤。

出处:民间谚语。

例句:每到节假日,很多旅游景点就会人山人海。

6.一石二鸟含义: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韩非子·说难》:“功一兼二,曰一石二鸟。

”例句:这次实习期结束后,我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成功地拿到了实习证明,一石二鸟。

7.船到桥头自然直含义:比喻到了最后关头,事情自然会迎刃而解。

出处:民间谚语。

例句: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坚持下去,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8.趁热打铁含义:做事要抓紧时机,趁着事情的势头继续下去。

出处:《爱华(离骚)》:“斫轮执麻,箕踞待之,既而扶病起,趁热抱茅。

”例句:运动员在比赛中要趁热打铁,抓住机会获得胜利。

9.心有灵犀一点通含义:心灵相通,事情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出处:唐代张乔撰《西厢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争教眼底,流盼化成;心中自有灵犀一点通。

”例句:因为大家都思考得很深刻,所以在每个问题上心有灵犀一点通,效率很高。

10.金玉良言含义:形容非常好的建议。

出处:李白《上峨眉山别赋》:“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何况秦楼外,寒山独夜眠。

贫居闲话少,唯有长江水。

万古千秋中,愁云耿画扇。

”例句:老师的金玉良言,让我们在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启示。

初中必备成语大全及解释【三篇】

初中必备成语大全及解释【三篇】

【导语】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下⾯是整理分享的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 1.⼩⼼翼翼:翼翼: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点不敢疏忽。

2.瘦⾻嶙峋:瘦得⽪包⾻头,像⼭崖突兀的样⼦(嶙峋:形容⼈瘦削。

) 3.⼼惊⾁跳:⼼⾥害怕,肌⾁颤抖。

4.头晕⽬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眩:眼睛昏花。

) 5.⼀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

6.仙露琼浆:神仙所喝的美酒,后⽐喻酒⾮常鲜美。

7.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样。

⽐喻花开得⾮常茂盛,以⾄于招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

8.盘虬卧龙:⽐喻枝⼲盘曲嶙峋。

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形容树⽊枝⼲盘旋的样⼦,弯弯曲曲。

9.碌碌终⽣:形容⼈事务繁杂,⾟⾟苦苦但⼜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辈⼦。

10.绝处逢⽣: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路。

11.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苦。

12.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形容驯良.顺从。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常逼真。

14.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5.⽆与伦⽐:伦⽐:类⽐,匹敌。

指事物⾮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的。

16.怒不可遏:遏:⽌。

愤怒地难以抑制。

形容⼗分愤怒。

17.⼗拿九稳:⽐喻很有把握。

18.根深蒂固:⽐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19.不⾔⽽喻:喻:了解,明⽩。

不⽤说话就能明⽩。

形容道理很明显。

20.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

长久坚持下去。

【篇⼆】初中必备成语⼤全及解释 1.家喻户晓:喻:明⽩;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所共知。

2.妇孺皆知:孺:⼩孩。

妇⼥.⼩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3.马⾰裹⼫:马⾰:马⽪。

⽤马⽪把⼫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4.鞠躬尽瘁,死⽽后已:鞠躬:弯着⾝⼦,表⽰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

初中语文课后成语解释

初中语文课后成语解释

初中语文课后成语解释【一】爱憎分明:憎:恨。

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例句: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二】安然无恙: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

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例句: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三】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例句: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四】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例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五】百看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厌烦。

例句:这个东西可真是百看不厌啊。

【六】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例句: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七】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例句: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八】变本加厉: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例句: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 【九】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例句: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十】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例句: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

【十一】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

【十二】不可救药: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学成语的目的是为了用成语,想熟练运用成语,就要掌握成语的含义,这样才能把话说得或者写得更简洁、更准确、更生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学常用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中学三年成语大总结1:1、安常守故;注音:ān cháng shǒu gù;解释: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

指守旧不知变革。

例句:他长期以来安常守故,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2、名称斯事体大拼音ī shì tǐ dà解释斯:此;体:体制,规模。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来源汉·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造句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礼乐。

斯事体大,不可速成。

《隋书·音乐志中》3、名称安于盘石拼音ān yú pán shí解释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

形容安定稳固。

来源《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

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

”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造句无4、名称安营扎寨拼音ān yíng zhā zhài解释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

指部队驻扎下来。

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来源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造句打什么地方进兵,打什么地方退兵,什么地方可以安营扎寨,什么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通。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5、名称按图索骏拼音àn tú suǒ jùn解释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参见“按图索骥”。

来源语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初中语文必备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必备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必备的成语及解释.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壤:地。

.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初中语文成语解释大全

初中语文成语解释大全

初中语文成语解释大全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人迹罕至:太少有人去。

衮,希少。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迷人。

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提防敌人,准备工作登陆作战。

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精益求精:不好了还建议更好。

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谦恭。

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饱学之士:指学识多样的人。

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观点。

稽,考据。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左右逢源:比喻搞事情得心应手,怎样展开都很成功。

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获益匪浅:获得很多。

匪,不。

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自出心裁:自身利益自心的剪裁,缔造,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

不毛之地:不短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

昭,明显。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稳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恒,恒心。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

深恶痛疾:最憎恶最憎恨。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姹紫嫣红:形容颜色漂亮。

姹。

嫣,娇美。

戛然而止:声音忽然中断。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折中不为:认定谁是谁非。

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声色俱厉:骂人的声音和颜色都变得非常严苛。

-----------------一路有你,乐冲刺。

初中语文成语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成语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成语总结归纳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初中生们需要掌握并运用各种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常见的成语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成语。

1. 井井有条意思:形容事物井然有序,没有丝毫混乱。

例句:她的书桌整理得非常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2. 四面楚歌意思:指被敌人包围,形势十分危险。

例句: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感到四面楚歌,不知所措。

3. 一丝不苟意思: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例句: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从不马虎对待任何一项工作。

4. 锦上添花意思:在美好的事物上再增添更好的事物,使之更加出色。

例句:这个优秀成绩对于他来说,真是锦上添花。

5. 不可救药意思:形容情况极其严重,无法挽回。

例句:由于病情太严重,医生告诉我们奶奶的病已经不可救药了。

6. 掩耳盗铃意思:比喻故意蒙骗自己。

例句:他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就像掩耳盗铃一样。

7. 杞人忧天意思:比喻胆小、杞人忧天的人。

例句:他总是杞人忧天,无事生非。

8. 水落石出意思:形容真相大白,事情真相已经明朗。

例句:他积极调查此事,最终将真相水落石出。

9. 纸上谈兵意思:指只在纸上讨论兵法,没有实际操作经验。

例句:只有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不要只是纸上谈兵。

10. 难能可贵意思:形容非常值得珍视或赞赏。

例句:他的勇气和才智实在是难能可贵。

11. 闭门造车意思:比喻只凭自己的想象思考,不参观实践。

例句: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永远无法获得真实的知识和进步。

12. 画蛇添足意思:指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例句:他的修饰越多,反而给自己的形象画蛇添足。

13. 自相矛盾意思:指说话或行动中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相互抵触矛盾。

例句:他两次表态却互相矛盾,令人无法相信他说的话。

14. 不胫而走意思:指消息、谣言等迅速传播,无法阻止。

例句:这个新闻传开后,迅速不胫而走,人人皆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及解‎释一、常用成语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恶:厌恶。

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

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

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二、易用错的成语‎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

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

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三、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四、近义‎成语辨析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