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 )作用。
申论热点:法治与德治
申论热点:法治与德治在谈“法治与德治”这个话题之前中公教育专家梁凯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以免大家存在疑惑记混淆。
两者最大的不同表现在:法制的概念不包含价值;法治包含了价值内涵,强调了人民主权。
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强调“以法治国”的制度、程序及其运行机制本身,它所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是形式意义的法治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由此可见,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但另一方面,仅仅强调法律的形式化方面,还并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实质意义的法治)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法治是法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法治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以法治国,而法制则是规章制度层面的以法治国。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阐述“法治与德治”这个话题。
法治即法的统治,是指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权威地位,并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即法的统治。
它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
德治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
儒家提倡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德治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同时,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德与法”这个话题近两年一直广受人们关注。
从最近的“常回家看看入法”,到“公交让座拟立法”,再到“救助人权益保护法规出台”,以及“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使我们对“德与法”这个话题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什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融入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当今时代我国每个公民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奋勇精进的精神践行的一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依法治国的方式,以德治国的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制度和规范的体系。
一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要落实依法治国,就必须规范各种社会问题的行政机关的行为,在具体问题中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
例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严格规定落实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不以权谋私,竭尽公正客观的义务,及时履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其它职责,等等。
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和实践,让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
二是把以德治国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理论上讲,以德治国就是把每个公民的行为定性和定位为具有感化力和引导他人的正义和责任,这是所有国家的责任,但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例如,我们可以认真学习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环境、反对腐败、坚守礼仪礼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以实现合法治理。
三是在每一处具体形式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实施全方位的体系性安排,例如,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培训课程、校园宣讲活动等,使得社会各界,人人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同志们,朋友们: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经30年了。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件,就是要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
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些文献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英勇斗争,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成败得失,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制定了我国现行宪法。
同时,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现代国家治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现代国家治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者:吴桂韩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12期吴桂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
这是我们党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法律和道德历来是维护国家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手段。
其中,法的实质是以“必须怎样”的法律准则来进行由外及内的社会调节,主要功能是惩戒和约束;德的实质是以“应该怎样”的道德准则来进行由内及外的社会调节,主要功能是引导和激励。
正如康德所言:“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庭。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善治都必然是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是法与德正效应的综合。
其中,法治为善治提供了文明底线,德治为善治提供了文明基础。
实现善治,既要有文明的法律,有法的约束,还要有文明的人,有必备的良知。
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在现代政治中,法治是确立和维系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因为法治意味着法律应当统治,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必须在正义的法律所提供的框架内活动,任何公民和官员都不得逾越。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指在国家治理中,既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强制执行,又要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培育和践行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这种方式在中国既是宪法所规定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法规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能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
但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强制执行难以解决所有的大众问题和社会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以德治国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德行是人类灵魂的基本特征,是文明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通过道德规范来引领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决策,可以帮助人们真正体悟如何做一个有良知、有品德、有责任感的好公民,从而形成一种全社会的道德共识。
通过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可以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质,推动社会各方面的文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修订]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一《决定》作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论断,是对我们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对法治和德治关系的深刻把握。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功能,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树立信仰,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制约,需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看,坚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此脱离不了关系。
分开来看,一方面,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2001-10-09 16:55:4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日臻成熟与完善的具体体现,对我们从事各项工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在当前,实施“结合”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法律与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层面不同,法律规定属于“实然”范畴,它需要对象“必须”做到,不做到就受到制裁;道德准则属于“应然”范畴,它告诫调整对象“应当”做到,不做到就受到社会舆论或良心的谴责。
我们在从事立法工作的同时,对道德建设也应作通盘的考虑,应根据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结合法律和道德的不同调整功能,统筹兼顾、整体考虑。
比如,根据客观实际,对那些条件具备的,可以用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对那些目前还不适宜采用强制性形式要求全社会都必须做到的,可采用道德规范的形式加以倡导。
再比如,可以根据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对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作不同的要求。
对需要全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可适用法律标准;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则可以在适用法律标准的同时,适用更高境界的道德标准。
领导先行、做出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期以来之所以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假话成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风屡禁不止,和我们对干部的评价只注重法律标准,缺少道德标准有一定关系。
对于一些虽然不至于受到法律制裁的不良行为,如果有着明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尤其是如果能将道德操守作为领导干部行为评价和职务升降的基本内容之一,则局面无疑会有大的改观。
古人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
”说的是,道德水准是为官者的一个基本条件,不道德之人为官,会影响和败坏一方的风气。
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钱交易等腐败思想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
成克杰、胡长清等极少数腐败分子已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热点面对面》⑨)——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人民日报》(2015年02月12日09 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
”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今天,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坚定不移。
但同时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力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则可以给予惩戒。
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
从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大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大优势。
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谈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效结合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要正确地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有效地实行“法”“德”兼治。
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法律形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行使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代表人民具体行使国家管理职能。
二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包括依法惩处各种犯罪行为,也包括维护每个人的法律权利。
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意志的统一,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效力。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
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
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所谓以德治国,正如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摘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论述实现二者的结合,必须把握德治与法治本质的同一性,了解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明白只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习近平强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中心地位,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核心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多选题
《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 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国家治理的探讨日益频繁。
作为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在国家治理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主题。
2.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意味着国家的所有行政、司法和立法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被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 以德治国的内涵以德治国是指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就是德治。
以德治国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通过引导人们自我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使社会形成公民自觉守法、守德、守信的社会风气。
4.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既是对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依法治国的突出问题是守法意识不强、法律执行不力等,而以德治国则能够从思想层面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只有当法治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社会才能达到更高水平的文明程度。
5. 如何做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a. 完善法制建设,增强法治意识。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b. 发挥家庭和教育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家庭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
c. 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加强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6. 个人观点作为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依法治国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以德治国则更多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法治和德治并重的国家。
7. 总结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主题,深入阐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和联系。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探析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探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因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依照法律规定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权益的治理方式,而以德治国则强调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首先,依法治国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通过依法治国可以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公正待遇。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依法治国的原则都能够起到制约和约束作用,防止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而以德治国则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强调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引导,增强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性和责任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可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法律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体现,它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法律规章,引导人们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
依法治国可以使人民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以德治国则可以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和道德礼仪的培养,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倡导文明行为和和谐社会风尚,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再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为经济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维护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以德治国则可以培养优秀的企业家和员工品质,增强经济主体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最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依法治国可以保障各族人民共同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而以德治国则可以加强民族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团结。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一)内容摘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上层建筑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调整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①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以德治国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发扬了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发展方向的高度,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关键所在。
首先依法治国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司法态度。
(1)依法治国须有法可依;(2)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
其次以德治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德治观”。
(1)社会主义的“德治”把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2)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3)社会主义的“德治”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道德准则。
第三“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治与德治,一个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来起作用,一个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二者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社会的健康运行,各自起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建立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经济基础服务,都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内容,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1)运用立法、执法、法制宣传等手段,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2)发动群众制定和执行各种道德守则、公约,法律对这种活动则给予一定支持;(3)从严治党,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成为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成为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有力推动者。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手段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①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
网络传播中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与引导
名家名篇2024年第2期网络传播中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与引导曹劲松摘㊀要网络作为开放性的交往平台,给人们的信息生产㊁供给㊁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人们在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汇合成社会舆论㊂如何在这一开放的空间实现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不仅是国家网络治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人们实现健康文明交往的内在需要㊂社会成员在意见表达中形成的舆论正能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在的基础在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情感交流的平衡㊁稳定,在于主体意志品质的自觉㊁自制,在于社会法治和道德生活的有序㊁和谐,在于文化长期浸润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引领㊂舆论正能量通常体现平衡㊁开放㊁多维的认知特点,在社会情绪反应上呈现稳定性㊁节制性和持久性,因而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认知导向和情感导引作用㊂舆论正能量对于社会成员具有正向的㊁积极的知行调节功能,表现在引导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㊁促进社会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㊁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㊁加快国家现代文明的建设步伐四个层面㊂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把握其内容特质及其聚合形态,能够为网络主流舆论的塑造提供科学理据和引导依据,不断提高网民传播素养和网络文明程度㊂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在共为的信息交往生态,舆论引导应建立在促进构建网络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上,着眼文化共知与责任共担,着手理性共商与关爱共情,着重事实共见与价值共建,着力自律共治与生态共享,不断完善引导机制,形成激发舆论正能量的策略体系㊂关键词网络传播㊀舆论正能量㊀生成因子㊀聚合形态㊀引导策略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往的常态,在各种网络传播平台上,集聚了大量社会成员的信息供给和意见表达,使网络交往空间成为最大的社会舆论场㊂人们在这一场域交往中所产生的舆论正能量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构成了社会舆论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㊂何谓舆论正能量?其根本的意涵就在于将社会的真善美体现于人们的信息表达和价值追求中,使社会交往空间不断为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带来精神推动力,激励社会成员共同守法尚德㊁建设理想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㊂作者简介:曹劲松,哲学博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㊁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㊂71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网络作为开放性的交往平台,给人们的信息生产㊁供给㊁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人们在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汇合成社会舆论㊂如何在这一开放的空间实现舆论正能量的聚合,不仅是国家网络治理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人们实现健康文明交往的内在需要㊂社会舆论作为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体,包含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导向,其中舆论正能量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来自社会及其成员的文明涵养和人格育成㊂舆论正能量既具有表层结构,也具有深层结构,需要从认识特点和情绪反应上加以把握,将正能量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㊂从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㊁内容特质和聚合形态上,厘清其内在作用的机理,进而形成激发舆论正能量的引导策略,是实现网络舆论有效引导的重要环节和维护社会良好舆论生态的关键所在㊂㊀㊀一、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舆论是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集合,往往因社会主体的个体化差异,存在不同的见解㊁情绪和价值倾向㊂舆论作为公众意见的集合体既包括社会个体对理想㊁信念㊁价值㊁情感等方面的主观世界自我建构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表达,反映出个体自身较为明显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又包括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公开意见表达,反映出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倾向和价值导向㊂因而,舆论具有突出的社会评价和导向作用,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㊁大众情绪和个体行为价值取向㊂舆论正能量就是能够给社会带来正向激励的一种精神力量,无论在心态和情感上,还是在意见指向和价值取向上,都具有积极㊁真挚㊁诚恳㊁高尚的建设性作用和进步性意义㊂在社会成员的意见表达中形成的舆论正能量,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在的基础在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情感交流的平衡㊁稳定,在于主体意志品质的自觉㊁自制,在于社会法治和道德生活的有序㊁和谐,在于文化长期浸润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引领㊂质言之,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在于主体的思维力㊁情感力㊁意志力和社会法治力㊁道德力㊁文化力的正向叠加㊂㊀㊀(一)思维基础思维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㊁概括㊁抽象等的主观智力活动,用以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㊂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思维能力通过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教育得以提升,并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相适应,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㊁知识储备和价值判断等㊂在网络舆论呈现的个体意见表达中,人们通常都会用到分析与综合㊁比较与分类㊁概括与抽象等基本认知逻辑,建立起事物之间因果㊁利害㊁责罚等基本联系,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㊂由于社会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产生意见分歧,甚至形成对立,经常使舆论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性的一面㊂这也是舆论具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㊂舆论正能量所凸显的是对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性作用的一面,既强调公众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又注重社会生活经验的常识性,需要以社会大众的思维品质作为支撑㊂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正能量必须以个体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基础,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社会成员意见表达的认知工具,不断通过社会教育加以实现㊂㊀㊀(二)情感基础情感是人们对外部事物的心理反应,体现为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具有喜怒哀怨㊁爱憎惊恐㊁亲疏思忧等多种形态,构成人的精神生活基81名家名篇础㊂同时,这种心理反应往往伴随着个体生理变化,形成一种复杂而稳定的体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㊂网络社交空间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投射场域,人们在信息交往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表达置入其中,所形成的意见倾向也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表达,有时甚至为情感所左右,网络舆论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特征㊂在开放的全媒体网络环境下,人们借助文字语言㊁图片音像和社会场景等使社会公众情感传导更为便捷,往往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情感共鸣㊂共情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网络正能量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和走向的极化性,也使得这一力量需要正向引导,否则可能导致怨气㊁戾气等消极能量聚集㊂从情感的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基本方面出发,注重对网络空间个体情感的倾向性㊁深刻性㊁稳固性㊁效果性的把握,合理引导人们的情感投射与表达,是实现网络舆论正能量主导的必要前提㊂㊀㊀(三)意志基础意志作为人的一种目的指向的能动心理,在信息交往动机和传播行为上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㊂网络空间为人们的信息交往和意见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㊁自由的场域,无论以个体真实身份还是虚拟社会身份参与其中,都为人的意志能动性发挥创造出条件的可达性和效果的可能性,这也成为促使人们广泛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和意见传播的动力所在㊂网络为人作为能动主体的精神创造开辟了崭新的媒介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往㊁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㊁舆论生成等方式,对主体网络生活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㊂人的意志品质主要体现在自觉性㊁果断性㊁自制性㊁坚持性四个基本方面,个体在网络生活中能否明确认知自身行为目的,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形成决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决定等,都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内容格局的重要因素,也是网络正能量得以生成和汇聚的基础㊂意志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即控制自己的注意力㊁情绪和欲望的能力,需要有正确的社会引领来帮助和促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增强意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生活㊂ 意志力让我们在大大小小的方面改变自己和社会㊂ ①㊀㊀(四)法治基础法治为现代社会运行确立基本框架,成为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规范和保障社会生活秩序上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㊂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㊁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㊁履行义务或职责㊂ ②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及其终端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㊂依法治网,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㊂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治网提供了制度准绳,对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确定了法律边界㊂在法律范围内的网上意见表达,是形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法治基础㊂网络空间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空间,公众个体守法是形成健康向上㊁文明法治网络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和义务体现㊂91①②[美]美罗伊㊃鲍迈斯特㊁约翰㊃蒂尔尼:‘意志力“,丁丹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1页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45页㊂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㊀㊀(五)道德基础道德作为调节社会个体自我与他人㊁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并通过个体基于道德修养和操守自律加以实现㊂道德与法律都是通过明确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来调节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㊂两者虽然在运行机理上有所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内在价值指向具有一致性㊂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㊂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相一致㊂ ①依法治网,离不开对公民个体道德操守的社会养成,网络舆论正能量本身就是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体现㊂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交往行为既要受到外在法律的规制,又要受到内心道德的约束,才能在信息内容表达上体现出个体的法律义务和道德动机㊂提高公众个体网络道德修养,激励网络道德行为,是构建网络舆论正能量的基础工程㊂㊀㊀(六)文化基础文化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动能的源泉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文化传承得到不断积累,并为现代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价值引领㊂一个国家㊁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构成其建设现代文明的底色,成为浸润个体社会生活的精神家园,从根本上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追求㊂从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上理解文化,可以概括为 一而非文㊁乱而非文㊁无史非文㊁丑而非文㊁恶而非文 ②,即中国文化强调内在的丰富包容㊁和谐有序㊁史理相通㊁审美意蕴和行道至善的价值追求㊂人们基于网络的信息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网络意见表达离不开特定社会条件下文化共同体所建构的价值坐标,为舆论正能量提供内在的价值支撑㊂网络文化作为数字技术和文化内容的综合体,为主体的精神创造与满足提供了新的文化土壤,需要通过创新引领和管理规范,促进这一新兴技术文化的和谐发展,培育人们的文化自觉,为网络舆论正能量夯实文化基础㊂㊀㊀二、舆论正能量的结构与功能舆论正能量是公众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中所具有的发人深省㊁感人肺腑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在信息内容结构上具有表层意义识别与深层价值启示的统一性,能够满足人们对外部事物认知由浅入深㊁由表及里的探求需要,同时也将个体自我的精神或内能投射其间,形成舆论共鸣㊂舆论正能量通常体现平衡㊁开放㊁多维的认知特点,在社会情绪反应上具有稳定性㊁节制性和持久性,因而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认知导向和情感导引作用㊂充分认识舆论正能量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为我们在不断巩固舆论正能量的现实基础上,为促进其内在生成与网络聚合,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撑和实践的逻辑框架㊂㊀㊀(一)正能量的信息结构信息内容是构成舆论的基本要素,无论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离不开通过媒体所传播02①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41页㊂该结论系2023年11月26日徐小跃在 一带一路 与长江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时提供出㊂名家名篇的信息内容,以及个体在信息传受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见集聚和社会情绪传导㊂从舆论正能量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正向激励看,其信息内容既具有直观的可读性,可以为人们准确认识事物特征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提供某种确定性的知识;又具有思维的启发性,能够引导人们透过事物表象理解和强化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并将两者统一于人的主观世界㊂因而,从对人的精神激励上分析正能量的信息结构,可以将其区分为表层与深层两个层次㊂信息表层结构主要指直观的事实㊁意见㊁情感的信息表征,客观真实㊁意见中肯㊁情感平衡的信息呈现往往成为正能量的认识基础㊂信息深层结构则是人们在此基础上表达观念㊁心理㊁人格时需要进一步理解和判断所形成的思维抽象,观念正确㊁心理健康㊁人格自立的深层理解,则是促使人们持续产生正能量的意志支撑㊂当人们在社会信息交往过程中,能够将信息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有机统一于自我精神塑造和相互间的精神激励,就能源源不断地为舆论正能量注入活水,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㊂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交往十分活跃,网络已成为人们精神活动的常态化场域,在交往平台上把握舆论正能量的信息结构,注重扩大其对于人们的认知影响和精神塑造,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㊂㊀㊀(二)正能量的认知特点舆论正能量是相对于负能量而言的,本质上是就舆论能量对人的精神作用方向与效果做出的区分,前者激励人们以坚定的信念㊁饱满的热情㊁积极的态度㊁务实的作风等主观姿态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传导社会和谐的总体秩序和道义尺度;后者则是对人们正向精神激励的消解,或是形成负面影响,将个体引入认知模糊㊁消极懈怠㊁随波逐流的被动状态,甚至促使个体与社会对立,陷入一种极端的认知与情绪状态之中,进而在舆论上撕裂社会㊁颠覆道义㊁动摇社会制度根基㊂从舆论正能量对人的主体认知层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㊂一是认知平衡性,即在舆论正能量中能够充分反映不同人群对于所聚焦讨论问题的多方意见,体现不同视角下的意见逻辑链条,并建立平和的对话机制和讨论氛围;二是认知的开放性,即舆论正能量对于不同意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在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规制下,能够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充分讨论,保持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和思维格局;三是认知多维性,即舆论正能量能够启发人们对于复杂社会现象的理性心智,从不同维度去认识社会现象本身的现状㊁成因㊁问题和趋势等,进而通过理性思维的碰撞去共同探寻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㊂在人们的社会信息交往中,无论社会组织还是网络平台服务机构,都要注重放大舆论正能量的认知特点,引导人们在表达意见和汇集社会意见时保持的理性态度,着力将意见讨论建立在科学理性引导的认知基础之上,彰显现代社会文明的智慧力量㊂㊀㊀(三)正能量的情绪特征舆论正能量在促进人们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也将主体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表达渗透其间,社会意见的聚合往往伴随着社会情绪的传递㊂情感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纽带,始终是个体主观体验与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也构成了信息交往活动中个体心理与生理互促共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并通过舆论传播所形成的网络场域或社会场域产生相应的情感反馈,实现社会情绪的一种共在或共鸣㊂舆论场作为社会意见的集合存在,本身也形成了情感的共促与共鸣,而正能量则是这种情感力的正向作用体现,总体上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㊁12阅江学刊2024年第2期振奋㊁关爱等能够健康身心的情感触动与反馈㊂反之,舆论的情感力总体指向焦虑㊁冷漠㊁消沉等负面情绪,对于人们而言就是负能量㊂当然,人们对于不同社会事件的情感反应是不同的,个体也存在差异,舆论中的情感往往具有十分复杂的一面,其正能量作用的核心在于引导人们走出情感焦虑㊁冲动㊁极化等不稳定或不协调的状态㊂从正能量发挥这一作用所具有的情绪特征上分析,主要表现为稳定性㊁节制性㊁持久性三个基本方面㊂稳定性是指舆论正能量对于人们情感反应能够体现出社会道德感和价值感的基本判断,并以此作为社会情感共鸣的基础;节制性则体现为舆论正能量中社会情绪反应的适度,也是个体参与意见讨论过程中以理正情㊁情理交融的人格体现;持久性指舆论正能量在维系社会道德情感㊁传递社会成员彼此关爱上的持续作用,促进社会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㊂人们在网络舆论互动中的情感表达及其回馈,要善于将自我的情感投入与社会情绪传导结合起来,凸显舆论正能量的情绪特征,促使共同体的情感内聚力更强㊂㊀㊀(四)正能量的社会功能舆论作为社会生活中大众意见的集合,反映出人们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利益诉求㊁思维方式㊁情感寄托和价值坐标等,成为影响人们认识社会的 温度计 和满足精神需要的 能量场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知行调节功能㊂舆论正能量对于社会成员具有正向的㊁积极的知行调节功能,已成为嵌入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网络信息交往空间的舆论生成快㊁传播广㊁参与性强,其正能量作用的发挥不断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强化㊂从舆论正能量对于个体与群体㊁民族与国家的影响上分析,其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层面㊂一是引导个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个体而言,舆论正能量既是自身知与行的参照系,又是自我社会化的大熔炉㊂人们通过意见参与及其反馈共振,在对社会事物的准确判断和意见表达上,能够不断积累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形成与社会价值倡导相一致的自我价值体认㊂价值指向是舆论正能量的内核,也是引导人们精神追求的动力,激励着个体的人格自立和道德自塑,并通过个体参与舆论正能量的构建得到持续深化,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㊂二是促进社会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㊂舆论正能量是体现社会价值导向的公众意见集合,可以为各种意见表达和社会成员间讨论树立明晰的价值坐标体系,从而促进不同利益诉求的个体或群体达成价值共识,将差异化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表征出来㊂舆论是复杂社会生活的现实反映,其正能量凸显的价值指向成为达成社会共识㊁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㊂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舆论正能量注入了强大内核,也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价值目标㊂舆论正能量的生成㊁聚合与传导,将持续促进这一目标在代际更替的社会进程中不断成为共识性的价值引领,为社会和谐进步奠定思想文化的价值基石㊂三是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㊂舆论正能量不仅反映出社会主流意见的价值趋向,在社会成员意见差异化的状态下形成内部调节,达成价值共识,而且为社会共同价值的实践持续激发主体的创造精神,不断将分散的个体力量汇聚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维护和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团结力量㊂团结奋斗是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舆论正能量就是通过社会公众意见的表达,以价值共识不断强化民族共同体意22名家名篇识,向着民族复兴㊁向着人民的美好生活,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奋进的自信力量㊂四是加快国家现代文明的建设步伐㊂舆论正能量通过社会意见的聚合表达所展现的不只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众社会心理和人的精神风貌,也同时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和思想文化主流,成为引领人们投身现代文明建设实践的风向标和能量场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锻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并赋予其强大的精神或内能,需要社会舆论持续不断地汇聚和传导正能量,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注入价值向往和价值实现的奋进力量,加快国家现代文明建设步伐, 展现可信㊁可爱㊁可敬的中国形象 ,①在世界大变局中赢得主动㊁赢得尊重㊁赢得未来㊂㊀㊀三、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与聚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往已构成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网络成为人的社会生存和精神生活高度依赖的媒介空间㊂如何在网络信息交往和传播中彰显主流价值㊁塑造主流舆论㊁传播主流文化,促进网络空间正能量的生成与聚合,是建设现代文明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㊂在新时代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离不开网络正能量对人的价值引领㊁舆论影响和文化陶冶,实现对社会成员主体精神的正向激励与持续培育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 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㊁主流舆论㊁主流文化㊂ ②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快速集聚与广泛传播的重要场域,网络舆论正能量就是以主流价值为坐标生成的主流舆论,进而促进主流文化的网络传播㊂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的生成因子,把握其内容特质及其聚合形态,能够为网络主流舆论的塑造提供科学理据和引导依据,不断提高网民传播素养和网络文明程度㊂㊀㊀(一)正能量的生成因子从网络信息引发网民意见参与的源头和动因上分析,网络舆论正能量生成因子可以概括为事件驱动㊁情感驱动㊁理智驱动㊁法治驱动四种基本类型㊂在具体的舆论表达上可以是某种单一类型主导,或是四种类型的不同组合方式㊂一是因事而生㊂事件信息是网络舆论生成的基础要素,对不同事件的价值判断及其对事件涉及主体的评价构成了网民意见参与的基本形态㊂好事善评㊁坏事恶评,是网络舆论的一种常态反应,既是人们符合生活常理的基本判断,又是舆论正能量生成的必要条件㊂网络传播速度快㊁范围广㊁影响大,人们对于好事传播通常抱有乐观心态,而对于坏事传播则忧心忡忡㊂如何在坏事传播中生成正能量,关键在于事件处置进展信息的跟进传播,即通常所说的危机事件的科学处置㊂只有将事件发生的背景㊁原因㊁影响㊁处置㊁效果及其防范等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为舆论正能量提供形成的机理和支撑,将人们32①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6页㊂‘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聚焦建设 五个中心 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民日报“,2023年12月4日㊂。
2019肖秀荣四套卷七
肖秀荣2019考研政治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三)参考答案度讲,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语的劝导,更:要法律制度的规范。
文明也是管出来的。
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2)“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是指每个人都要提高法治素养^也就是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c对公民而言,法治思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权利诉求和利益关系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服从法符i即作岀符合法律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要求公民行使权利时应严格依据法律进行,以法律的相关规定为界限,超出这个边界就可能侵犯到他人的权利或者损害到国家、社会的利益5(3)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现实生活中,规则之所以屡屡被无视和破坏,从主观上讲,就是因为有些人私德“光着脚”,缺乏“公共意识”,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为了一己之私的最大化,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甚至完全不顾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
要使社会公德不遭遇破窗效应,不仅要以良好风气的软引导呼唤公德,而且要以制度法律的硬约束护佑公德。
一方面要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增强“公共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不守规则的代价,通过法律的力量倒逼人们敬畏规则,同时,法律要为公德撑腰,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为合理的善行兜底,让良法推动善治。
38•【参考答案】(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n“地球村”和“天下一家”理念很好地表明了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和共生的特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这一理念提出的。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1)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②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
道德谴责。
( 2)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
①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
②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心得_学习心得体会_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心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
纵观历史,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才能治理有序,社会才能健康运行。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荀子提出“隆礼而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必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起来,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共同发力、相互促进。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学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心得
学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心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着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xx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
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
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用道德的引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这就是德治。
法治和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法治的作用不是万能的,良法善治必须同德治紧密结合。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承载着社会的价值理想和道德追求。
一些道德规范可以凝结为法律约束,一些法律规范可以转化为道德要求。
它们在功能上互相促进,互相依靠。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法律的实施要靠道德的依托,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能更好地起作用;法律对道德的实践又具有强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
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 )作用
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
民行为的规范作用
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
手都要硬。
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道
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道德滋养对于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
只有重视道德教化,才能促
使道德转化成为内心的法律。
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
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权
利和义务相统一,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自觉做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