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教化的作用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对比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对比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对比摘要: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通过比较春秋时期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我们可以对法律与道德的作用做一个对比,亦能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儒家法家德治法治正文: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最动荡的一个时期,相应的在思想界也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儒法墨道等各种学说先后产生壮大,其中儒法两家其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尤为巨大。

因此有必要加以对比研究,以为今日之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借鉴.一、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概述(一)儒家代表人物法律思想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主张人治和德治,即依靠贤人的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他们重视礼义教化的作用,相对轻视刑罚的作用。

孔子曰: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①.在儒家看来,经过礼义道德教育和感化,人们可以遵循统治阶级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秩序,成为守法的顺民。

而刑罚只能惩办犯罪行为于后, 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犯罪思想, 亦不可能真正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孔子尤为重视礼义道德对民众的感化作用,认为通过教育感化可以使人为善,知耻而无奸邪之心。

孔子把德和礼作为本,把政和刑作为末, 即以德礼为上策, 以政刑为下策, 寄希望于通过德化和礼教来禁乱之所由生, 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

孟子继承了孔子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思想, 认为统治者应该依靠礼义道德教化进行统治.《孟子 尽心》上载: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

①孝经 广要道章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

意思是说良好的政令不及良好的教化更得民心。

孟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期, 当时各诸侯国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刑罚十分严酷,除继续沿用奴隶制五刑外, 刑罚制度中还出现了车裂、腰斩、枭首、连坐、夷三族等诸多酷刑。

对此, 孟子从其仁政的思想出发,坚决反对统治者严刑峻法、滥杀无辜, 提出了慎刑戒杀的省刑罚主张, 认为“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试述明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试述明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两点:
1、重典治国,明确重刑主义。

2、“明礼以导民”,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以元代灭亡为鉴,十分注意总结历代的统治经验,对封建法律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视。

朱元璋极力主张“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使大权归于朝廷,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极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正由于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统治者立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刑乱国用重典”,所以在编制大明律时,朱元璋虽然表示同意丞相李善长等人的建议“今制宜遵唐旧”,但实际上是用重刑思想来指导他们的立法工作。

明太祖的重刑思想在明朝的立法和司法活动中是贯彻始终的。

大明律制定以后,各朝皇帝根据阶级斗争的需要采用颁发皇帝诏令的办法作过某些变通,但基本原则与精神实质并无更改。

明初虽然采用重典来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但并不放弃礼义教化的欺骗手段。

在颁布大明律时,朱元璋明确指出“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这就是说,对一般人民用儒家的礼义来教化,使之放弃反抗斗争,自觉地遵守封建社会秩序。

对不听教化而决意反抗的“顽民”,则用法律强制手段来镇压,以消除对封建政权的威胁。

统治者认识到专用刑罚只能取得一时的社会稳定,教化才能达到长治永安。

浅谈荀子的礼法思想

浅谈荀子的礼法思想

浅谈荀子的礼法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的哲学应运而生,成为哲学思想领域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通过继承、发展和修正儒家的“礼治”和法家的“法治”,使儒法统一,提出了“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

荀子之“礼”区别于儒家的“礼”。

儒家的“礼”是为了维护世袭制、宗法制的;而荀子提出的“礼”是用来维护封建官僚等级制的。

其“法”也不同于法家的“法”,法家的“法”主张严刑峻法、暴力镇压,而荀子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首要条件,提出“法者,治之端也”的政治观点。

荀子的礼法思想开创了哲学思想的新篇章,对于当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荀子礼法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内容,进一步探寻荀子“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标签:儒家荀子礼法思想礼法并重一、荀子的礼法思想产生根源1.荀子礼法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1生产力发展的经济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是生产力水平却得到了迅速发展。

冶铁技术的进步,促使了铁制农具及牛耕方式的推广,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的集体劳作方式,井田制逐渐瓦解,至战国末期,土地私有化已普遍存在。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小手工业和商业逐渐繁荣,古文记载:“农夫不荆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孜栗。

”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同时,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基础。

1.2社会结构变化的政治需要周王室衰微,西周所确立的宗法制逐渐崩溃,各路诸侯纷纷自立门户,天下之争更加剧烈。

《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此时,奴隶的奋起反抗加速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灭亡,而土地私有化及大商人通过买卖交易形成新的大地主阶级。

新兴的地主阶级拥有大量的土地,而原先的奴隶冲破束缚与他们形成新的依附关系,使得他们不再满足经济上的富有,开始向政治地位迈进,逐渐成为政治的主导者。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特点及意义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起点,以“隆礼”、“从义”为核心,以社会规范高于家庭规范为要求,以强调外在师法的他律作用和反映封建大一统社会逐渐形成趋势为特征。

荀子认为,孝是遵循外在社会规范礼义的结果,也是圣王、君主教化的结果。

可见,荀子“礼义之孝”涵盖了内外两个方面。

荀子的纳孝入礼,强调将外在客观的伦理规范内化为人的理性自觉,是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荀子“礼义之孝”的内容(一)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荀子·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群内部之所以存在生存争斗,是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好利、嫉妒、憎恨、贪欲之心,有喜欢声色的自然欲求。

所以,如果顺人之本性而放纵,那么就会出现争斗抢掠的暴乱。

这里,荀子以官能的欲望流弊及人的自然本能欲求来说明性恶。

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善又如何可能呢?《性恶》篇接着称:“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由此可知,一切的善源于圣人、君主化性起伪的结果,是外在道德规范制约和内化的结果。

故在荀子这里,作为百善之首的“孝”亦是来源于圣人或君主制定的外在道德规范的“礼”.所以,荀子孝道思想以“隆礼”为核心,强调从礼从义,即“以礼义事亲谓之孝”.(二)以“隆礼”为核心荀子既主张性恶,那么“孝”就不由内发而需靠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产生;同时,通过“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来对“孝”引导、规制。

孝借助“礼”来表达相应的自然情感,而“礼”本身也体现出孝之德性,二者相伴而生,缺一不可。

1.孝与礼荀子“礼”的范围广大,包含外在道德规范的“礼仪”与内在精神的“礼义”.《荀子·大略》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中国法律思想史选择、填空

中国法律思想史选择、填空

《中国法律思想史》填空题、选择题单选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

2.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占卜)。

3.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

4.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是在(殷商)。

5.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以德配天”)学说。

6.周公制礼,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礼治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

7.西周的王位继承是(嫡长子继承制)。

8.主张用贤能,并创立“三选”制度的是(管仲)。

9.春秋时期,(子产)提出为政“宽猛”的主张。

10.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案是(无为而治)。

11.(商鞅)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12.韩非的变法观点是(法与时转则治)。

13.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李斯)。

14.(董仲舒)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15.《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16.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嵇康)。

17.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礼)。

18.为尽量避免冤狱,明确规定地方无杀人权,首创“九卿评议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19.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唐律疏议》)。

20.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势)。

21.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主张恢复肉刑)。

22.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机构。

23.明朝有位著名“心学”大师,反对程颐、程颢的“知先行后”的理论,奉行“知行合一”的理论,特别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性,反对专靠“刑名器数”,他的名字是(王守仁)24.(王夫之)提出“立法必须循天下之公”。

25.王夫之的变法观点是“(趋时更新)”。

26.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重刑)27.“立法以便民为本”是(丘濬)提出的主张。

2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王安石)29.元朝耶律楚材主张治国用(儒术)30.魏源的变法主张是“(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荀子教化思想研究

荀子教化思想研究

摘要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在礼制窘境的历史环境下,荀子游学于稷下并兼采众说,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化思想体系。

荀子以“天人相分”和“人性恶”的观念作为其教化思想的逻辑基础。

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论点,分离出人的自由意志,进一步强调人性成于自然且顺势则恶的思想,并阐发了“化性起伪”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荀子建构思想基础之后,继而主张通过礼义的道德教化加以治性,并将礼教视为核心,使其与乐教相结合,共同作为教化当中的主体内容。

在教化的实施因素中,荀子指出施教者的标的作用以及受教者的积微至大,同时也注重环境对教化的渗透影响,旨在以尊师、勉学之道辅以礼乐之教化。

以上包括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依据、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的体系建构,蕴含着荀子对于君子人格及平治安人的最终依归。

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有利于更好的把握荀子教化哲学的思想。

关键词:荀子教化思想天人相分人性恶礼乐教化IAbstractMaster Xun is a Confucianism representative at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falling moral ethics, Xun learning in Jixia academy and incorporated the strengths of the multitudinous ideology, build system for enlightenment ideology consummate. Xun, using perception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and the theory of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as the logic basis of his ideology of enlightenment. Xun puts forward the argument of heaven operates with constant regularity, free will is isolated and emphasise that human nature is originated from nature and give way to one's nature desires could be turning evil, he also to elucidate feasibility of transform one’s nature and initiate conscious activity. Xun established a basic then proposal that through moral enlightenment of rite to change the human nature, and treated rite as the core of enlighten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music to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enlightenment. The factor of enlightenment implement, Xun point that teachers’example and effect of accumulation, emphasize circumstances seep of of enlightenment, the purpose of that put honor on teachers and accumulated intellectual to enlightenment of rite and music. Based on the above thoughts of forming background, basis, primary coverage, factor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to be Junzi and peace. It is benefit to study this kind of problem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 of Xun.Keywords:Master Xun Enlightenment ideology Distinc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Theory of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Enlighten by propriety and musicII目录第1章引言 (1)1.1 选题缘由 (1)1.2 文献综述 (2)1.3 研究方法 (5)1.4 教化释义 (6)第2章荀子教化思想的形成渊源 (7)2.1 礼治窘境之时代背景 (8)2.2 稷下学宫之个人经历 (9)2.3 晚周诸子之思想影响 (10)第3章荀子教化思想的基本依据 (14)3.1 荀子教化思想的天人观依据 (14)3.1.1 天之自然义:天行有常 (14)3.1.2 天人相分义:天生人成 (16)3.2 荀子教化思想的人性论依据 (18)3.2.1 顺性之本而恶起 (19)3.2.2 化性之伪而善生 (22)第4章荀子教化思想的整体理路 (25)4.1 荀子教化思想的主体内容 (25)4.1.1 礼教主别异 (25)4.1.2 乐教主合同 (31)4.1.3 教先而法后 (34)III4.2 荀子教化思想的实施因素 (35)4.2.1 外授:师法之教 (35)4.2.2 内修:积微之学 (37)4.2.3 环境:渐染之慎 (39)第5章荀子教化思想的现实旨归 (41)5.1 教立君子以修己 (41)5.2 化顺庶民以安邦 (44)参考文献 (47)致谢 (50)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1)IV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 选题缘由(一)选题来源中国哲学的研究向来是以训诂考辨与义理探究为前提,进行对世界的诠释、对本原的追溯、对方法的探求、对知行的理解,以及对价值的判断。

中国法律思想史在线考试答案1

中国法律思想史在线考试答案1

《中国法律思想史》网上模拟作业练习(1)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主要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实现和以宗法为核心礼治思想。

(√)2、“祀”与“戎”是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

( ×)3、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朝、盛行于商朝、动摇于西周。

(√)4、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制。

(√)5、“明德慎罚”的思想是纣王提出的。

( ×)6、我国古代先民的法律观念主要从“刑”、“法”、“律”、“礼”四个字上得到反映。

(√)7、儒家是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8、”民贵君轻论”是孔子提出的。

( ×)9、礼法关系是研究、把握儒家法律思想的前提和基点。

(√)10、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

(√)11、韩非是先秦法家特别是晋法家法律思想的集大成者。

(√)12、秦始皇是以儒家的法律思想为指导,以武力统一六国的。

(×)13、“缘法而治”即“依法治国”是先秦法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14、“刑不至君子”是贾谊的主张。

(√)1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建议。

(√)16、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框架是以新儒学法律思想为基础的。

(√)17、春秋时期的革新家中,子产代表了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新封建贵族。

(√)18、荀况把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既隆礼又重法的思想主张。

(√)19、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慎到( ×)20、《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刑、礼、道迭相为用。

( ×)21、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主刑辅。

( ×)22、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家是荀况。

( ×)23、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继承制。

(√)24、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论断的是管仲。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及自己人生阅历的影响下,根据现实的需求,形成了自己以德为本的治国思想。

朱元璋以德为本的治国思想把以民为本作为核心,把礼仪教化作为重点,把官德建设作为关键。

朱元璋以德为本的思想强调道德教化,他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厚德是人立身的根本,只有德治才能国固人安,他说:“人者国之本,德者身之本。

”一、以民为本为核心明太祖朱元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把百姓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以民为本成为他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他曾强调:“民者,国之本也”。

朱元璋特别重视安民养民,认为君主的责任就是奉天安民养民,民安则国安,曾言:“凡治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朱元璋坚持安民养民,反对劳民伤财,批评秦始皇、汉武帝“好尚神仙,以求长生,疲精劳神,卒无所得”,他认为人君就应该清心寡欲、勤政爱民,不做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使百姓辛勤劳作,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生活。

朱元璋强调敬民,他每次看《尚书》到“敬授人时”,经常感叹后世的君主不能敬天爱民,他们意识不到民与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经常轻视百姓的利益,他感叹道:“古之帝王视民何尝敢轻!故致天下长久者以此而已。

”朱元璋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勤政爱民、忧民。

朱元璋说:“自昔先王之治,必本于爱民。

”他认识到要想使天下如之前大治之世一样,必须要爱民。

朱元璋一生勤勤恳恳,为百姓谋取利益,他“常以勤励自勉”,他心存百姓,忧思民事,天没有亮就起床办理政务,或者半夜披衣而起,处理事务,就是为了第二天天一亮就派发出去,能够及早的处理。

他回忆到:“未旦即临朝,哺时而后还宫。

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畅,或度量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办公,批阅公文直到深夜,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从不讲究调剂精神的文化娱乐。

二、礼义教化为重点明太祖朱元璋用礼义教化来贯彻自己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他把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天下的事情有轻重缓急,但是教化必须优先,尤其是在天下初定,人心不稳的时候,他说“治国之要,教化为先。

传统中国的治理概论

传统中国的治理概论

传统中国的治理概论在中国传统治理文化中,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的治理文化,构建了社会稳定的礼治秩序,强调了德治教化的治理模式。

道家更加强调“道法自然”的治理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从自然哲学影响到政治哲学,强调统治者更应遵循自然规律,主张无为政治。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更加突出法律的重要性,不主张把国家治理完全寄托在圣贤的道德示范和百姓的道德自觉方面。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在治理形态和治理模式上融合了各家思想尤其是儒法两家治理智慧,并形成了“德主刑辅”为主导的治理文化。

这种“德主刑辅”治理模式本质上塑造了“礼法融合”的治理文化,一方面重视发挥“礼文化”的教化作用,涵养人心;一方面又突出“法文化”的制约作用,扬善惩恶,两者相辅相成,构筑了中国传统的礼法融合文化。

中国传统礼法文化作为仁政王道追求的治国哲学,对政治价值确认和社会风气的引导产生着根本的作用。

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倡导了“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倡导了“以善养人、使民有耻”的教化观,倡导了“亲亲尊尊、重义轻利”的情义观,以及倡导了“重在调解、无讼息讼”的法律观。

“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在礼法关系中,德教的地位明显高于刑罚,“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明确“以德为主”,先德后刑。

道德也成为法律评价的准绳,“礼法”也被称之为“德法”,刑罚的适用一般都要建立在礼义的价值标准之上,因此,法律实际上是从属于道德的。

在实际运作中,历代王朝往往都要在开国之初修订礼制,以纲常名教的道德要求稳定社会秩序,并且通过修改礼制使其社会化,通过道德教化、风俗习惯等力求发生政教风化的实际影响。

“德主刑辅”的治理模式实际上使道德法律化、法律儒家化了,这也是传统礼法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历史上,“经义决狱”和“引经注律”是促使道德法律化和法律儒家化的主要手段,儒家伦理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使儒家经义逐渐法典化。

“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的德政观其本质上要求两点,一是主张德政治理天下,二是为政者要有德。

中国教育史 论述题

中国教育史 论述题
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当然,“化性起为”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5)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里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推动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论做本义还是引申义的理解,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4.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原文及译文解析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原文及译文解析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原文及译文解析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

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

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

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

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

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有删改)注①镵(chǎ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简评】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

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

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

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

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孔子虽然凸显德治、礼治的作用,但并不是像有些人那样认定孔子只讲德治不讲法治,他并没有彻底否定刑罚在治国理政中的功能。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先秦儒家的刑治思想(一)孔子的齐之以刑孔子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5]尽管从治理的效果来说孔子更看重德礼之治,可他毕竟确认了政刑之治能够使民众免于惩罚的事实。

1、刑罚必中。

孔子强调为政必须正名,这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76]诚然,孔子把正名和礼乐置于优先位置,刑罚只不过起到中介功能,但是,他终归建构了名正言顺→事成→礼乐兴→刑罚中的政治秩序,且指明了刑罚得当对于百姓行为的调控作用。

2、听讼犹人。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77]自古以来,违法必讼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孔子认为自己审判案件时和别人一样秉公执法;但是,社会纠纷有时也可以采用调解的方式,不一定诉诸法律;而且,刑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讼,为了使诉讼不至发生;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根本没有纠纷,从而没有诉讼,这正是孔子所期望的。

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讼,终凶”“讼不可妄兴”“厌讼”“贱讼”“健讼者必凶”等非讼、无讼理念,尧舜之世被称赞为一个无讼的世界,大舜也被誉为息讼止争的能手。

不管怎样,“听讼,吾犹人”表明孔子并不排斥刑法。

3、宽猛相济。

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评价子产授政、大叔用宽时强调为政应当宽猛相济:“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猛”自然包括严厉的惩罚和犯罪的预防。

孔子的评价恰到好处,它表明,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就是制定合理的政策,而好的政策必须与民情相适应;政策过于宽厚就会使民众怠慢无礼,但过于刚猛也会使民众受到伤害,因而理应宽猛相济、有张有弛。

由此可见,孔子把刑罚纳入为政治民的重要选项。

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doc

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2 0 X X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自古以来,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

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则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

在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本文就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些说明,供各位从事礼仪教育实践和礼仪研究的同仁参考。

一、儒家的礼仪教育学说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他不仅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建设的基础。

因此,儒家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

第一,“道德仁仪,非礼不成”。

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义、德言、德行、德性、德仪、德范、德功、等等,礼仪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秩序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政治、军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无处不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

《礼记〃曲礼》“道德仁仪,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第 2 页共 16 页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军制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2]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德仁义,不通过礼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习俗,没有礼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满;判断诉讼是非,没有礼仪准则作依据就不能决定;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没有礼制作等级名分就不能确定;从师学习,没有礼仪作规矩,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军队、委任官职、执行法令,没有礼仪作准绳就失去威严;向神求福,祷告祭祀,进献祭品给鬼神,没有礼仪规范就会不虔诚不庄重。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六讲 王霸义利之辩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六讲 王霸义利之辩

1.以仁义治国的必要性及其与法术刑名 1.以仁义治国的必要性及其与法术刑名 的关系。 的关系。 以仁义治国, 以仁义治国,是儒家王道理论的 根本点。因而,自荀、 根本点。因而,自荀、孟辨析王霸时 为什么要以仁义治国, 起,为什么要以仁义治国,便成为传 统儒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统儒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对于 这一问题, 这一问题,传统儒家基本一致的认识
王霸分界标准、 王霸分界标准、政治由以遵循的原 主观动机与客观事功、 则、主观动机与客观事功、个人的心 性修养以及王道实现的途径等等, 性修养以及王道实现的途径等等,都 是宋代思想家广泛讨论的问题。 是宋代思想家广泛讨论的问题。 实际上,直到清代, 实际上,直到清代,思想文化领 域对于王霸问题的论辨, 域对于王霸问题的论辨,依然是围绕 这些问题进行的。 这些问题进行的。
极致。朱熹说: 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极致。朱熹说:“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 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 人欲之私也, 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 不利, 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 政治的本质只能用道义来说明, 之。” 政治的本质只能用道义来说明, 行王道不可以求利。从宋代 行王道不可以求利。
汉代思想家论说王道, 汉代思想家论说王道,主要是强 调王道对于维护专制政治秩序的意义。 调王道对于维护专制政治秩序的意义。 先秦两汉儒家辨析王霸, 先秦两汉儒家辨析王霸,其内在的 价值尺度则是义利。在义利关系上, 价值尺度则是义利。在义利关系上, 传统儒家的基本思路是重义轻利, 传统儒家的基本思路是重义轻利,先 义后利, 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 义后利,“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逻辑上,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逻辑上,王道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7个论述题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7个论述题

1、礼法结合过程(一)汉代礼法结合的开端汉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首次确立了峻礼教以防,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

这是引礼入律的最重要的标志。

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九族之内亲属之间相互侵害的犯罪行为,要根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

“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轻,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则与此相反”这一原则的确定“,是按照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将儒家礼的原则引入刑事立法原则中”。

作为定罪量刑的首要依据,这显然是引礼入律。

融礼于法的产物,也是是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重要表现。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的新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礼法结合的新阶段。

三国时,曹操、诸葛亮是以“重法”而著称的,然而,他们的“重法”也是打着“德主刑辅”的旗帜进行的,曹操说他的立法宗旨是:“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诸葛亮则主张立法要体现“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的精神,他说:“明君理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

”这里所说的“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间关系的“六纪”,这表明他是推崇正统的“德主刑辅”思想的。

(三)隋唐礼法结合的成熟隋初制定《开皇律》时,隋文帝杨坚就敕令尚书左仆射高颖、上柱国郑译等人,要坚持以“导德齐礼”为指导思想,把封建道德规范注入法律之中。

《开皇律》在篇章体例上大致继承了《北齐律》,《开皇律》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改为“十恶”,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到了唐代,礼法综治的治国模式已臻于成熟和定型。

在唐律中,礼不但指导着法律的制定,而且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复杂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主张,就是推行德治,施刑罚。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006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古往今来,对于荀子的“性恶论”,人们往往以消极的角度去看待它,但就“性恶论”的本义来说,荀子并非是强调人的本性就是恶,而是说人要经过一定的教育才能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由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论”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关于“性”和“伪”。

在荀子看来,天然生成的、无法经过后天改变的称之为“性”,可以通过教化学习而获得的就是“伪”。

荀子《性恶》中说道:“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者,所事而成者。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1]也就是说,所谓“性”即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而人身上可以通过学习或努力来改变的就叫做“伪”。

关于“性恶”。

为什么人性本恶呢?荀子认为,“恶”就是自然状态下,未经教育改造而造成的混乱状态。

由此可知,“性恶”就是人性未经过礼义的教化而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荀子在《性恶》中对“性恶”有直接论证,他认为,直木天生就是直的,所以它不需要后天的人为加工就可以生长的很直,但枸木天生不是直的,所以它需要人为的干涉。

同样,由于人的天性不符合礼仪的要求,所以需要通过教化使人向善。

由此而知,荀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发展都需要礼义的规范,若不用礼义来进行规范,任由个人的天性发展,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化性为伪。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要向善就要经过礼义道德的教化,荀子认为,教化作用的体现需要“师法圣人”,那么人性恶的前提下圣人是如何产生的?在荀子看来,圣人有向善的意愿且在“伪”上超过众人,并且普通人通过学习来趋善避恶也可以达到“圣”的状态。

除了圣人外,荀子还非常重视老师的言传身教,认为人之所以能改恶迁善是因为圣人、师长教化的结果。

“性恶论”思想辨析“性恶论”的积极方面肯定环境的熏陶。

荀子强调,“可以为尧舜,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礼义

礼义

“礼义”定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指礼法道义。

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

《诗经.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汉书.礼乐志》:“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

”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而朝廷尝奖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有国家者,礼义以为防,城郭甲兵以为固。

”孟子论礼义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荀子不仅谈了这些,还谈到治兵,除了在一些篇章里零星谈到兵事之外,还专门写有《议兵》,长篇大套地谈兵,这在孔孟是未见之的。

《论语》载卫灵公问兵阵于孔子,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晓得一点,军旅之事,我没学过。

孟子书中,有“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这些精彩的只言片语,然而孟子最终走向迂阔,竟然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这个比兴过头了些,如果说列举的这些“都是害”,话就说全面了。

孟子谈兵比孔子较多些,大约是时代向着战国转变的反映吧?荀子在《议兵》中认为,“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提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至于权谋攻夺变诈势利,是诸侯之事,所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

礼教的社会功用与现代复兴摘要:礼教曾被严重误解。

本文对礼教进行正本清源,认为礼教是文明进化,具有圆满人生、陶养性情、治国理民、维系道德伦理等社会功用。

礼教中的“乐教”通过乐陶冶、教化人民。

近代从政治视角批判礼教,全盘否定,应该看到礼教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正面价值。

今天需要重新认识礼教,呼唤礼教回归,重塑道德伦理,共创和谐社会。

关键词:礼教;社会功用;现代复兴何谓礼教?《现代汉语词典》说礼教是指“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

”[1]772 《古代汉语词典》说礼教指“关于礼制的教化” [2]958,并举例《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和《礼记•经解》“恭谨庄敬,礼教也”为例来说明。

其实古代“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礼” 指礼仪,所以狭义的“礼教”指礼仪教化,与“乐教”并提。

广义的“礼”指礼乐” ,所以广义的“礼教”指礼乐的教育、教化。

本文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礼教概念的。

与礼教相近的是“名教”。

《现代汉语词典》说名教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儒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曾在思想上起过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 [1]886《古代汉语词典》说名教是“以等级名分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 [2]1072 可见,礼教和名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同义词,但礼教主要是指礼制和教化,而名教则是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礼教,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礼教之文明进化中国礼教传统源远流长,起于古代圣人使人自别于禽兽,也即自觉与动物界区分开来,走上文明之路。

礼乐是重要的教化基本方式之一。

人能好礼、行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标志。

礼教的根本精神是“敬” ,孔子以是否有“敬”为人与动物的区别。

《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一个人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竭泽而渔阅读答案

竭泽而渔阅读答案

竭泽而渔阅读答案【篇一:阅读分册答案】t>文言类读本一、1.答案(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欺负”,这是一个古今异议词,在这里是两个词,即“欺”和“负”,应该理解为欺诈背弃之意。

2.答案(b)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两个“微”,用于句首,相当于“无”,这里表假设,解释为“假如没有”。

a项,前句为所字结构,表示“??的”;后句为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c项,前句意为相互;后句,你,代兰芝。

d项,前句表承接,于是;后句意为趁机。

3.答案(d)“亏大化”的意思是“有损教化”,而不是“吃亏太大”。

4.答案(c)本题要求筛选出符合“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项,这个要求中有几个关键:直接、韩延寿、理政。

据此,第3句、第5句、第6句皆不符合这个要求,故含有这些句子的项都应排除。

5.答案(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原文说“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没有提到“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无中生有。

二、1.答案:(a)完:保全。

2.答案:(a)可用排除法答题,句④说的是郑湜做官期间有声望,句⑥说的是郑家受朝廷重用,这两句都欲与“孝弟敦行”无关。

排除这两句,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3.答案:(c)“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于文无据。

而且“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是因“他得官者负数人”。

三、1.答案:(a)致仕:辞官归家。

2.答案:(d)连词,跟、同。

3.答案:(c)“老妪”应改为白居易。

4.答案:(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错,他“独善其身”,信奉佛教,是在他仕途失意之后。

四、1.答案:(c)“贿”应为财物之意,也是古今异义的词。

2.答案:(b)“郑人病之”的“病”意为“痛恨”。

3.答案:(c)答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要求。

4.答案:(a)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义教化的作用
礼义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家庭价值的传承
礼义教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它融合了各种具有代代相传的礼节习俗。

它倡导“仁、礼、义、智、信”的道德要求,阐明了“仁义、礼仪、智慧和诚信”的家庭核心价值,加强家庭凝聚力,增强了家族荣誉感和尊严感,在传承家族文化、家庭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认识社会规范
礼义教化中也包括对社会规范的认识。

它倡导一切行为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唤起人们社会公德意识,坚定自律自信、自觉尊重别人的意识,积极推动社会正常运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把分配资源的权利最大化地放在社会的可控范围内,从而构建一个健康、平等、公平、温馨的社会氛围。

三、适应社会发展
礼义教化使社会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加强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把族谱记载的人物传承了下来,使文化发展更加活跃,把浦纳的古老文化完整传承,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体系。

总之,礼义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家庭的建立,个人的培养,当今的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意义。

它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