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故障及处理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23ec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8.png)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简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监控管理工具,其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实时定位,获取员工的行动轨迹,从而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但是,由于其技术组成复杂,设备数量众多,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和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故障报告制度。
故障报告制度的目的制定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主要是为了以下几个目的:1.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快速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2.能够对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原因,提高预防措施;3.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系统运行情况,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故障报告的类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主要分为两类:设备故障和软件故障。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主要指系统的硬件部分,如传感器、天线等,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
在系统运行中,该类故障往往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软件故障主要指系统的应用软件部分,如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出现问题的情况。
该类故障往往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故障报告的流程为了能够及时处理故障,保证各部门及时了解故障状况,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流程如下:故障上报当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问题时,系统管理员需要及时将其上报至相关部门,如维护部门、IT部门等。
需要上报以下内容:1.故障类型(设备故障或软件故障)2.故障发生时间3.故障描述故障处理相关部门接收到故障报告后,需要及时处理,解决故障或问题,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需要处理以下内容:1.故障原因分析2.故障排查方案3.故障解决方案在处理完故障后,需要及时记录故障的处理过程、处理结果、消耗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之后的故障预防和处理提供帮助。
故障报告制度的要求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制度的内容要详细,包括故障报告流程、故障分类、故障报告格式等;2.制度必须得到公司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并严格执行;3.故障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上报;4.必须有专人负责故障报告的收集、统计和分析;5.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6.建立故障报告追踪机制,对故障进行跟进,直到解决为止。
浅谈当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
![浅谈当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835cb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7.png)
安全生浅谈当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黄兴元(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福建永春362617)摘要结合目前人员定位系统现状,重点分析了基层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在日常运行及维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原因,从现场管理、操作维护、设备检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防范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确保系统正常使用。
关键词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对策维护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064(2020)05-119-021人员定位系统现状公司某矿井安装井下的人员定位系统是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KJ101型矿井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咱1,。
井下共设置定位分站12台,其中备用3台;井下共设置读卡器44台,其中备用12台;人员定位标识卡500张,其中在用259张,备用241张;安装光纤配备8000叫信号电缆11000叫环网交换机4台。
系统主机安装在+705井口值班监控机房内,设有监控主机和备用机2套,主机停机或发生故障时备机能在5min内投入使用,并配有大屏主机和大屏等设备。
系统信号由传输接口经避雷设施过滤后,通过光纤线缆传输到达井下分站,各读卡器采集后信号传至分站,由分站进行识别并处理,并将相关数据与地面中心站进行交换。
由于矿井主巷道线路较长,考虑信号损耗情况,采用光纤以太环网(总线型与星型混合组网)架构。
矿井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从2013年安装投入使用,系统总体较为稳定,但是煤矿井下环境特殊,经过多年跟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以下3种常见故障咱2-3,。
(1)系统故障现象。
①在打开人员定位系统软件时无法登入。
②人员定位系统软件登入时主程序打不开。
③软件有时会岀现电脑重启后上传软件打开时,人员定位地图不能正常上传显示。
(2)读卡分站、识别卡故障现象。
①读卡分站单台故障或断线。
②整个系统分站无规律地岀现“运行”“故障”不稳定状态。
③识别卡不能读卡、不发送信号。
④读卡器报警,识别卡不能正常接收数据,井口定位软件不显示人员信息。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4e90a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0.png)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1、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出现故障或断线,造成信号采集,显示及信
息反馈中断,不能及时传输数据信息,人员随身携带的识别卡不能职
员在地面基站显示为异常情况。
(1)无法井下识别第二站出现无法识别定位卡、数据中断、出现无
法读取识别卡、超时、欠时等系统突发性报警,立即向调度室、值班
领导值班室及上级监控中心汇报,由调度室组织人员对异常分站进行
排险,并将异常动因记录在案,及时汇报处理结果。
(2)识别卡异常,当系统无故显示定位卡超时、欠时等异常报警时,立即通知持该卡警务人员人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
识别卡电源损坏、
机械损伤故障或该识别卡不能正常显示,立即通知持该卡警务人员人
员升井检查故障原因,原识别卡将进行维修或更换。
2、酿成异常时立即上报以后信息中心、矿调度室,同时必须对故
障及时检查分析,并填写《系统维修记录表》,对故障积极组织抢修,在48小时内不能修复正常的要及时请求上级技术帮助,同时及时上报
公司调度室、技术中心。
3、一般故障时,要及时向矿调度报告,并安排专人进行抢修,直
接恢复正常。
识别卡出现明显故障立即按规定进行更换。
4、出现异常情况时,人员不得恣意离岗,必须与调度和上级中心
站保持通讯联系,以求最快处理完善,系统恢复正常。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90926f604a1b0717fd5ddeb.png)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为确保人员定位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针对故障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故障通知时,必须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不得拖延。
3、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备机应24小时不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
4、地面中心站必须是双电源,配备UPS电源,UPS电源必须供电2小时,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5、地面检修、维护必须停地面低压变电所时,必须经矿有关领导批准,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地面中心站准备完成后,机电部门方可停电检修,严禁地面低压变电所同时停低压两套电源。
6、低压变电所停电前,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通讯队做好停电准备工作,使用另一套电源,服务器必须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完成后,先断外接服务器电源,启用备用UPS电源,开启另一套低压电源,确保服务器不停机。
7、地面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8、地面服务器网络传输接口(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9、地面主机显示数据异常(设备运行异常、传输数据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10、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11、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读卡器)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信息化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信息化人员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4c9e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d.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单位信息化人员定位管理,确保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单位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部所有使用信息化人员定位系统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职责1. 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
3. 人员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操作、数据维护和异常情况处理。
四、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1.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 信息化部门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3.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应实行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
五、人员定位识别卡管理1. 人员定位识别卡是人员定位系统的关键设备,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损坏。
2. 人员定位识别卡由信息化部门统一发放,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识别卡的领取、分发、回收和保管。
3. 人员定位识别卡遗失、损坏,应及时报告信息化部门,并按规定进行补办。
六、人员定位系统操作管理1. 人员定位系统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操作流程和规范。
2. 人员定位系统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系统参数。
3. 人员定位系统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七、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管理1.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归档、保存。
3.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不得泄露、篡改,未经授权不得查阅。
八、应急处理1.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信息化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2.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期间,各部门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
九、监督与考核1. 信息化部门负责对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向信息化部门报告。
《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5篇》
![《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1d2b6caaedd3382c4d339.png)
《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5篇》第一篇: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最新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集贤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措施集贤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型号。
kj339)于xx年3月开始安装使用,共安装千兆交换机11台、百兆基站68台,外加其它地面交换机设备监视设备与打卡设备所有设备在系统内共计161台设备(在系统内每个百兆基站默认为2台设备),异常设备109台,正在运行设备48台。
因软件或光插头损坏无法修复设备14台分站,缺少配套电源航空插头造成无法正常运行的有10台分站。
系统与xx年安装完使用至今没来设备、系统维护所需耗材(基站专用光纤跳线、天线接头、基站专用电源航空插头、光缆接继盒)井上还有4台基站已修好。
但因没有光纤跳线无法安装,准备把这几台安装在南三采区。
针对以上设备异常情况按现有设备做出整改措施需要以下材料:集贤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整改所需材料列表注。
以上材料已报到集贤煤矿xx年4月份安全费用计划中。
二采区人员定系统整改计划集贤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二采区xx年安装,现在二采区使用的定位设备与大矿不统一,所需耗材不同,造成维护跟不上。
二采区改造7台基站位置需要变动光缆线路重线改造,因一直缺少网线、ap和天线造成二采区人员定位系统无法恢复。
现在二采区的人员定位设备厂家已经不在生产这套设备,建议与大矿统一设备方便维护,耗材统一节约成本。
二采区人员定位改造设备清单荐个人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共荐荐法个院人院整长整改改措措6篇)施施荐领导班子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荐房地产交易中心xx年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整改措施第二篇:人员定位系统安装问题整改报告人员定位系统安装调试中问题整改报告一、整体部分1、人员定位系统程序刷新速度慢(拖动时反映速度跟不上)原因。
人员定位工控机即接收数据也显示数据,当大量数据接收的时候,数据库会很忙,同时软件会根据数据的变化而不停的进行实时更新和显示,这样会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所以刷新的时候会比较慢。
2、系统显示井下人员信息不全面,无法具体到班组及施工地点原因。
车间室内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车间室内人员定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8c13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a.png)
一、目的为了提高车间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加强车间人员管理,本制度规定了车间室内人员定位的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厂所有车间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三、职责1.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车间室内人员定位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员工需遵守本制度,按照规定使用人员定位系统。
四、人员定位系统使用规定1. 人员定位系统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安装,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员工进入车间前,需佩戴定位卡,并在规定区域活动。
3. 人员定位系统应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确保实时跟踪员工位置。
4.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员工不得私自拆卸、损坏或干扰人员定位系统。
五、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实行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
2.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维护人员应做好人员定位设备台账、故障登记检修记录、巡检记录。
4. 监控机房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5. 值班人员要时刻关注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发现报警、故障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向监控负责人汇报并处理。
6. 值班人员填写《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日志》。
7. 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新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
六、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1. 当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通知监控中心人员立即处理。
2. 在故障发生后,积极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
3. 网络故障,不能上传数据,立即通知监控中心负责人处理。
4. 电信线路故障,立即通知运营商进行处理。
5. 监控主机故障,或数据接口故障立即启动备用主机和接口,保证数据正常上传,同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修理。
6. 井下读卡分站数据传输中断,立即通知井下监控工进行维修处理。
七、人员定位系统报废制度1. 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2. 通过修理虽能恢复性能及技术指标,但一次性修理成本超过设备原价的。
六大系统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六大系统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e4ace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e.png)
六大系统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简介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是现代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如GPS、RFID等,精准地定位和监测人员的位置和行动轨迹,为安全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然而,虽然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安保意义,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故障风险和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的故障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故障报告制度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六大系统之一人员定位监测系统故障报告制度的构建要点和执行流程。
制度内容故障分类根据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故障进行了分类,具体如下:•系统无法定位:由于环境、设备或其它因素,系统无法正常进行定位。
•数据异常:系统能够定位,但是定位数据出现问题,如数据延迟、数据丢失、数据错误等。
•设备故障:由于设备本身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转。
•能耗问题: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电池能量不足,无法工作。
故障报告一旦发现系统出现故障,相关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故障报告。
故障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内容:•故障分类、故障描述、故障时间、故障状态等基本信息。
•报告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相关证明材料,如截图、录像等。
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故障报告,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告。
如果无法及时报告,应该向上级领导请示,获得支持和帮助。
故障处理故障报告提交之后,需要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具体流程如下:1.接受故障报告,核实故障内容和情况。
2.确认故障分类和严重程度,确定故障优先级,制定故障处理方案。
3.指定专人或专班负责故障处理,根据处理方案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
4.故障修复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故障已经解决。
5.向相关人员和部门反馈故障处理情况,以及可能对部门和人员造成的影响和修复建议。
如果故障不能及时解决或者无法解决,应该向上级领导报告并获得支持和指导。
效果评估在故障处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以确保故障已经彻底修复。
维修作业流程
![维修作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4be9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9.png)
维修作业流程维修作业流程是指在维修服务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维修作业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工单接收、问题确认、定位故障、维修处理、测试验证及交付。
首先,工单接收是整个维修作业流程的起点。
客户可以通过电话、在线申请或者其他方式向维修服务部门报告问题,并提交工单。
维修服务部门将根据工单的紧急程度和工作量来安排维修人员。
接着,问题确认是核实工单中的问题并确定调查和维修的过程。
维修人员将通过与客户的沟通来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性质,并记录下详细的信息,如故障现象、发生的时间、相关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等。
第三个阶段是定位故障。
维修人员将根据问题确认阶段的信息来查找故障的原因和位置。
他们可能会使用专业的工具和仪器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测试,以便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根源。
一旦故障被定位,维修人员将进入维修处理阶段。
这意味着他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故障,并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这可能涉及到更换损坏的部件、调整设备的设置或者进行其他维修操作。
维修处理完成后,维修人员会对设备进行测试验证。
这是为了确保设备已经被成功修复,并且能够正常运行。
测试可能包括运行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及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比测试。
最后一个阶段是交付。
一旦设备通过了测试验证,维修人员将与客户联系,安排设备的返还或者上门交付。
在交付过程中,维修人员还会向客户提供使用和保养的建议,以确保设备的稳定和持久的运行。
总结起来,维修作业流程是一个由工单接收、问题确认、定位故障、维修处理、测试验证和交付几个阶段组成的流程。
这个流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特定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并与其他阶段紧密相连,从而使得维修作业能够高效地进行,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修复设备的目的。
只有严格按照这一流程来进行维修作业,才能够确保维修效果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de889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7.png)
一、总则为加强企业人员管理,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部门和个人。
三、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购、安装和调试。
2.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4.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的操作权限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分配,严禁越权操作。
5.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的使用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人员定位识别卡领取、管理、使用制度1. 人员定位识别卡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发放和管理。
2. 人员定位识别卡的领取条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岗前培训并合格。
3. 人员定位识别卡不得转借、复制、篡改,如有遗失,应及时报告人力资源部门。
4. 人员定位识别卡的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不得将识别卡用于非法用途。
五、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由网络管理部门负责。
2.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应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网络设备正常运行。
4.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六、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2. 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 网络故障、设备故障、软件故障等情况,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七、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管理制度1.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应确保真实、准确、完整。
2.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数据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篡改、删除数据。
3. 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应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八、奖惩制度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部门给予批评、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ff5dd750e2524de5187eea.png)
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人员定位系统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生产调度接到通风科汇报或者监测值班员汇报后,及时通知故障地点的施工单位停止作业,并撤离至人员定位系统完好的区域。
具体措施按以下方案实施:
1.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存在故障的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撤出人员。
2.监控维修护工接到系统异常命令后必须迅速到达现场并汇报通
风科。
通风科及时汇报矿调度,矿调度落实该工作面人员情撤离况。
等监测工处理完毕,接到通风科通知方可进入该工作面进行作业。
3.超过4小时未处理的由通风科长及时请示矿总工程师,同时制
定相关安全措施。
4.超过8小时未处理的由矿总工程师上报河南分公司,同时制定
相关安全措施。
5.通风科长、监测机构负责人召开事故处理分析安排会,明确分
工、职责、处理方案、措施、程序,然后由监控机构负责人带领现场工作组成员下井处理。
6.机电部门电工配合监测维修工进行故障处理,矿调度负责安排
专用车辆接送人员。
7.具体处理方案措施由通风科制定,报矿调度备案。
8.生产调度电话维修班必须保证处理故障期间井上下通讯畅通。
指挥部成员移动电话24小时开机,有备用联系方案。
9.监测机构负责人应组织10名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分队,应急分队
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通风科备案。
人员定位维修工岗位职责
![人员定位维修工岗位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9f64486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3.png)
人员定位维修工岗位职责人员定位维修工是所在岗位的直接责任者,对本岗位安全工作负责,负责全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运行,保养维修、更换、撤除和安装工作,必须熟练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并依法经过培训,熟悉避灾路线。
一、岗位职责第1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上级的有关规定和指示及煤矿“三大规程”,严格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相关要求。
第2条使全矿井的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保持系统设备运转正常,信号畅通,系统发生故障后,要及时进行排查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
第3条熟悉井上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线路、读卡器分布情况。
第4条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规程和措施规定的安装标准和规定进行安装,杜绝无措施施工。
第5条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人员定位系统的相关操作规定,禁止违章操作或作业。
第6条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做好自主保安和业务保安第7条参加人员定位系统的专业培训,积极开展新技术改造和技术交流活动,协助监控室搞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不断改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状况。
第8条努力学习人员定位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业务保安。
第9条遵章守纪,服从分工,积极完成中心和领导分配的其它各项任务。
第10条必须尽职尽责,杜绝“三违”现象。
二、责任追究第11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人员定位维修工警告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的;(二)对工人屡次违章作业熟视无睹,不加制止的;(三)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四)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
第12条煤矿发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人员定位维修工调岗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煤矿事故的;(二)伪造、故意破坏煤矿事故现场的;(三)阻碍、干涉煤矿事故调查工作,拒绝接受调查取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cbc36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4.png)
合煤公司九矿168南斜井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合煤公司九矿168南斜井人员定位系统值班管理制度1、为加强中心站的管理,确保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2、地面中心站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h不间断值班制度,当班值班员必须监守岗位;3、值班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人员定位系统软硬件,正确读取各种图表信息,认真填写中心站运行日志;4、当人员定位系统显示人员超时,值班员必须及时与井口考勤员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汇报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5、当人员定位系统显示设备故障时,值班员必须及时向监控室汇报,安排监测工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6、值班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手上交接班和填报签名制度,交接班时应将设备及附件清点,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当班遗留事项交接清楚,做好记录;7、中心站内的所有设备均不能用于与人员定位无关的工作,更不能将室内设备附件借出,严禁在系统主机内安装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软件,如需安装需经矿总工同意后方可安装;8、不能擅自更改系统主机内的设置,严禁任何人利用系统主机登陆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网站,更不能下载任何和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软件;9、未经允许,严禁任何与定位系统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中心站;10、进入机房要穿着整洁,不得将有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每班必须清扫室内,保持清洁,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井口考勤室管理制度1、考勤室作为入井人员下井考勤工作的专用场所,严格实行准入制度,未经考勤值班员同意,严禁任何人私自入内;2、严禁任何人私自修改、删除考勤电脑主机内的系统文件造成考勤设备无法正常使用;3、未经矿总工同意严禁任何人私自向电脑主机安装、拷贝与考勤工作无关的程序、文件,防止病毒感染,考勤设备无法正常使用;4、严禁利用考勤电脑主机进行游戏,以及从事其它与考勤无关的工作;5、考勤室应保持整洁卫生,每天由值班考勤员负责打扫考勤室卫生,对考勤设备进行擦拭;6、考勤室只准存放与考勤工作有关的设备物品,严禁存放其他与考勤无关的设备;7、严禁在考勤室内打牌、闲聊、打闹;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岗位责任制1、接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进入机房,当班人员应将系统运行状况及班中出现问题交代清楚方可离开机房;2、值班员必须坚守岗位,时刻注意观察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3、系统出现报警、运行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及监测工汇报;4、值班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好监控中心运行日志;5、机房每周应大扫除两次,大扫除范围包括门、柜、玻璃、地板及设备的擦拭等;6、坚持来客进入机房登记制度,进入机房内必须更换拖鞋,严禁在机房内吸烟、打牌、吃东西等;井口考勤员岗位责任制1、按时交接班,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2、熟练掌握及使用井口考勤机及指纹识别器;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负责对入井及升井人员进行指纹识别,身份认证,电脑自动考勤;4、当考勤机报警显示有人员非法入井时,应通知井口检身员阻止非法入井人员入井;5、当出现人员下井超时,必须与监控中心站值班员进行核实,并填写入井人员异常情况记录;6、当考勤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通知监控室,安排人员进行处理;7、值班考勤员每天负责打扫井口考勤室卫生,对考勤设备进行擦拭;人员定位系统使用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是否按要求连接好,确认正常后,依次打开稳压电源→UPS 电源→显示器→通信接口→工控机;2、设备运行正常后,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人员定位主程序图标,进入人员定位系统主界面;3、在主界面通过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菜单,在下拉菜单中单击用户登陆,按要求输入口令进行登陆;4、登陆成功后,通过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各功能按钮,来显示井下人员位置、身份等相关信息,以及发送人员呼叫指令;5、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必须严格按照权限级别进行操作,矿总工享有5级用户操作权限,监控室主任享有3级用户操作权限,其他人员均为1级用户操作权限;6、人员定位系统必须24小时连续运行,若出现停电、设备故障等情况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7、供电220V出现中断或异常时,主机及显示器将由UPS提供电源,当UPS出现红灯闪烁或常亮,并伴有一秒两叫的蜂鸣报警声时,必须立即按要求对主机进行关机处理;8、关主机时,必须先退出所有应用程序,保存好数据,再通过系统关机程序进行关机,严禁强行切断电源进行关机;9、当在用主机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时,立即将通信主干线转接到备用主机上,并及时打开备用主机,由备用主机担负人员定位任务,并汇报有关领导和做好记录;井口考勤机使用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是否按要求连接好,确认正常后,依次打开指纹机→电脑一体机→写码器;2、设备运行正常后,用鼠标左键双击电脑桌面入井考勤主程序图标,进入考勤系统主界面;3、入井人员下井考勤时,在指纹机上按下已收录过的指纹,系统将对入井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下井资格进行认证,合格后,方可下井;4、下井考勤工作结束后,按顺序依次关闭指纹机→电脑一体机→写码器;5、关闭电脑一体机时,必须先退出所有应用程序,保存好数据,再通过系统关机程序进行关机,严禁强行切断电源进行关机;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规定为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实现我矿井下作业人员出入井的有效识别和监测监控,迅速了解入井人员的分布情况,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1、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日常管理工作由瓦斯监控室负责;2、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安装地点、种类、数量以及安装要求必须符合AQ1048—2007的有关规定;3、所有入井人员下井时必须按要求佩带识别卡,并经过指纹认证身份,合格后方可下井;4、井口检身员必须对每一位入井人员进行仔细检查,发现不佩带识别卡者不允许入井;不听劝阻强行入井的,给予违反者本人罚款200元;5、识别卡统一按要求佩带在腰带上,便于读卡器读取识别卡信号;6、为确保入井人员身份信息的唯一性,识别卡的配发实行“一人一卡”制;7、所有入井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取得入井资格后,由监控室负责对入井人员进行指纹采集,然后配发识别卡;8、政工科负责按要求收集整理好入井人员的身份信息,由监控室负责将信息收录入系统电脑主机;9、来访检查人员入井须在调度室领取临时识别卡,并按要求登记姓名、单位、入井事由等相关信息;10、根据矿井采掘变化,读卡器设立点的移动增减,设备线路延长或回收及相应调整,由监控室组织实施安装;设备入井前必须经过检测、校验,确保设备完好,否则严禁设备入井;11、地面中心站值班员必须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监控室,安排监测工处理,在处理井下故障时应严格执行规程有关规定,并填写故障记录,故障设备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24小时内更换;12、当系统显示人员超时,值班员必须及时与井口考勤员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汇报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13、矿井系统发生变化时及时绘制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标明读卡器位置;14、为确保定位系统能有效监测井下人员的地理位置及行进轨迹,井下人员在行进时必须随身携带识别卡,严禁将识别卡摘下放置于某一固定地点,一经发现,给予罚款100元;15、入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入井考勤制度,严禁一人携带多卡入井,相互交换识别卡入井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给予当事人罚款100元;16、识别卡丢失或损坏应及时上报监控室,并进行补卡,丢失的识别卡或损坏的识别卡按原价赔偿400元;。
煤矿人员定位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煤矿人员定位常见故障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b883256f5335a8102d220d2.png)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措施一、概述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煤矿企业管理部门对自身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实现煤矿企业井下人员定位检测和管理的一体化,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自动化水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在线监测已是必然趋势。
在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要对人员定位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归纳分类,并对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故障进行分析。
二、人员定位常见的故障1、识别卡不发送信号;2、分站电源箱没有显示人员信息;3、分站与地面监控主机不能正确通讯;4、直流电源输出偏低;5、备用电源不能正常投入;6、出现通讯中断;7、分站显示屏无法显示数据;三、人员定位常见故障处理措施1、识别卡不发送信号,应检查:(1)是否电池电量不足,或则是簧片没有接触好;(2)因识别卡进水造成电路板损坏或外力碰撞造成识别卡损坏。
2、分站显示面板没有显示人员信息,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1)显示屏与分站之间线路出现问题。
(2)可能是芯片没有接触好,要重新插好。
此时,应检查主板与无线收发板通信、电源是否正常等因素;如有,则考虑是后面电路问题。
3、分站与地面监控主机不能正确通讯,首先应检查分站与交换机之间通讯是否正常,电源是否正常,如没有异常,则考虑分站通讯板是否损坏。
4、直流电源输出偏低,应检查对应不同电源等级的变压器抽头是否正确。
5、当交流电源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正常投入,应考虑电池是否失效。
否则可能是电源充电板故障。
6、人员定位发射天线的维护:发射天线安装好后,需要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天线有无损坏,若出现损坏或天线不成为规则形状需要重新布置。
同时,不要把接收天线的感应头放在金属上。
接收天线指向发射天线。
7、若出现通讯中断,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1)通讯接口接触不良。
(2)通讯线路接触不良。
四、人员定位系统故障预防措施在现场的管理中应加强维护,仔细检查,减少故障现象的发生。
1、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各种接线是否准确,插头是否松动,特别是交流引入线,引入电压等级与接线端子电压等级是否相同,否则将把变压器烧毁。
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a3066587c24028915fc383.png)
矿井人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石门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一、故障处理组织机构为有效开展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故障预防和处理工作,矿井成立系统故障预防和处理办公室。
故障预防和处理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任:陈登宝(机电科长)成员:许人钢(安全监测工)、周银莲(安全监测工)、孙文友(安全监测工)、雷银红(机电工)、周金华(机电工)、及生产科各班队主要负责人。
相关要求:1、调度室接到相关故障汇报后,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涉及范围,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根据故障性质和波及范围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
3、处置方案确定后,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保持高度的统一协调性,积极组织落实。
二、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故障预防措施一、监测监控故障预防措施1、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2、监测监控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爱护监控设备,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3、中心站每班必须要有2名值班人员(生产调度1人),做到24小时值班。
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测监控主机、工作站屏幕上所显示的各种信息,接到系统异常信号报警后,应立即检查向维护人员汇报并配合处理。
4、监测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案,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并上报相关领导不得延误。
5、监测监控维护人员每天对监测监控系统装置以及传输电缆、信号电缆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完好。
6、每月对人员定位系统装置至少进行一次调试、校正。
7、应每月对监测分站的后备电源进行放电维护,确保电网停电后,监测分站、传感器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2小时。
8、监测监控在井下连续运行6-12月,必须全部进行全面检修,并做好记录。
9、与监测监控系统装置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内队组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在拆除及改线时,必须先取得监测监控管理部门同意,在监测监控维护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行。
人员定位常见故障排除
![人员定位常见故障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d7e79eebbb4cf7ec4bfed006.png)
人员定位系统常见故障排除1、清除紧急呼叫记录、超时、欠压、限制区域、分站故障:数据库中操作命令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Delete from jxdw.t_alarm where alarmtype=’超时告警(或:欠压告警、紧急呼叫、限制区域、分站故障)’ and alarmTime>=’告警时间(格式:2012-02-06 10:21:11)’ and alarmTime<’告警时间(格式:2012-02-07 05:24:00)’2、通过接受窗口观察那个分站的传输信息有问题(要求通俗易懂,修理工能看懂)3、分站故障的排除:分站检测程序单叫分站有数据显示,但接收程序中看不到该分站的数据,系统报分站故障。
处理:考虑未给该分站分配串口号,点击接收程序中的显示分站按钮,若无此分站名称只需给它分配串口号该问题便可排除。
4、清除时间不对的人员活动信息(实时数据):Delete from jxdw.T_WorkerReal where inTime>’进入时间(格式:2012-02-06 10:21:11)’ and inTime<=’进入时间(格式:2012-02-07 05:24:00)’5、人员已出井的强制出井处理a、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select * from jxdw.t_worker where workername=’人员姓名’;b、按F5或点击图中标出的绿色小三角执行上述语句;c、在查询结果中先选中“workercode”档的内容,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复制的内容即为人员编号。
d、在查询分析器上执行:exec jxdw.p_ForceOut ‘人员编号(110503151)’6.查找紧急呼叫记录、超时、欠压告警信息,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Select * from jxdw.t_ alarm where alarmtype=’超时告警(或:欠压告警、紧急呼叫)’and alarmTime>=’告警时间(格式:2012-02-06 10:21:11)’and alarmTime<’告警时间(格式:2012-02-07 05:24:00)’。
故障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规定
![故障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9f0b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故障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规定故障管理是指在信息系统中遇到故障时,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定位、故障修复和故障处理的一系列过程。
故障处理流程规定是为了统一和规范故障管理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故障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规定的参考模板,供参考。
一、故障管理流程1.故障报告当用户或系统管理员发现信息系统中出现异常或故障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报告。
故障报告内容包括故障描述、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等信息。
2.故障登记3.故障诊断故障登记完成后,需要进行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是通过分析故障的现象和可能的原因,确定故障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工具和技术,如性能分析工具、日志分析工具等。
4.故障定位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测试,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故障定位可以通过对系统各个组件的测试和排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5.故障修复故障定位完成后,需要进行故障修复。
故障修复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故障问题。
在故障修复过程中,需要保证修复措施合理、有效,并且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
6.故障验证故障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故障验证。
故障验证是通过系统的测试和监控,确认故障已经完全解决,并且系统正常运行。
7.故障关闭故障验证通过后,可以进行故障关闭。
故障关闭是将故障登记从故障列表中删除,并将故障报告和处理过程进行存档。
二、故障处理流程规定1.故障报告要求故障报告应包含故障描述、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的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等信息。
故障报告应尽可能详细、清晰地描述故障现象和相关操作。
2.故障登记要求3.故障诊断要求故障诊断时,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测试。
可以借助相关工具和技术,如性能分析工具、日志分析工具等,加快和精确诊断的过程。
4.故障定位要求故障定位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测试,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定位时需要按照科学的逻辑,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及处理
一、软件故障
1、人员定位系统安装
1)安装数据库期间提示乱码错误。
处理方法:
①、查看数据库安装程序所存的逐级目前是否有汉字,把汉字全部改成英文。
②、数据库是否重复安装多次,更换安装目录。
2)安装数据库期间提示“存在挂起文件”错误。
处理方法:在网上下载一个清除“存在挂起文件”的REG文件,双击运行后,重装数据库。
3)安装人员定位中心站和WEB时,提示“安装程序遇到故障,无法继续安装”。
处理方法:重新下载安装程序,安装程序没有下载完整或者感染病毒。
2、人员定位安装后初次运行
1)、中心站提示无法连接数据库。
处理方法:
①、在数据库企业管理器中查看是否有KJ237数据库,没有在中心站内点击安装数据库。
②、查看数据库连接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是本机,服务器名可以用以下几种字符测试。
“127.0.0.1”、“本机IP”、“.”、“数据库的服务器名”。
2)打开WEB提示“无法显示网页”。
处理方法:查看IIS是否已经安装,如果已安装卸载后重新安装。
3)打开WEB提示:“网站正在建设中”。
处理方法:查看WEB程序是否已经安装,如果已安装卸载后重新安装。
4)打开WEB提示:“Server Errorin "/" Application”、“Server Applicataion Unavailable”。
等类似错误。
处理方法:
①查看IIS中网站属性中的是否选择2.050727
②WEB服务扩展是否除了“所有未知CGI扩展”和“所有未知ISAPI扩展”是禁止的,其它所有都是允许。
③查看 State Service 服务是否已经启动。
3、人员定位系统正常运行期间
1)中心站修改已定义分站下属识别器时,提示“框架错误”。
处理方法:查看中心站内的识别器所定义的离开时间是否小于报警时间,如果小于到数据库内将其修改为大于。
2)中心站内的井下总人数与WEB总人数不一致。
处理方法:
①修改中心站内所有出入站改为井下出入站。
②修改WEB内的班次让第一班的班次为0点开始。
3)上传平面图和上传照片时,提示“无修改权限”错误。
处理方法:在WEB的安装目录下找到WWWROOT文件夹下upimg文件夹属性下安全设置Everyone完全控制权限。
Photo文件夹一样。
4)WEB中井下班次总人数与其实班次人数不一致。
处理方法:查找出相差人员,逐一查看考勤设置班次是否设置正确。
5)逐日出勤明细报表与当日实时报表人员不一致。
6)逐日出勤明细报表内同一天同一时间段出来两个工一实一虚。
处理方法:用统计软件对当前卡号重新统计一次。
7)逐日出勤明细记工日期、记工班次与实际不符。
处理方法:查看此员工的考勤设置是否正确。
8)逐日出勤明细中出现0时0分的记工。
处理方法:用统计软件对当前卡号重新统计一次。
9)逐日出勤明细汇总早、中、晚班总数与实际下井次数不符。
处理方法:用统计软件对当前卡号重新统计一次。
10)员工轨迹井口与井底点颠倒。
或者井下识别器上一点与下一点颠倒。
处理方法:查看井下识别器时间是否一致。
两个识别器距离是否超过300米、两个识别器行走时间是否大于1分钟。
11)查询当前测点人员时,显示11人,点击进入查看具体明细时出时几十人或者更多。
处理方法:查看数据库内的人事档案表内的YID字段是否唯一。
12)心站内所定义的分站存在“初始化中”-->“通讯中断”-->“通讯正常” 的
一个循环状态。
“初始化中”到“通讯正常”大概三秒左右。
13)中心站存在无故卡死状态(中心站不采集井下信息、无法关闭、无法
最小化。
但是能打开其它应用程序,说明电脑没有死机。
)怀疑中心站内有
某个线程锁死造成。
14)中心站无故补传数据,实际标识卡未下井。
其中有部分矿内根本没有
此卡号。
15)入井测点不正确。
不存在漏卡现象,入井点是从井下普通站开始记录。
16)人员定位上传软件添加错误分站编号后无法删除重新定义。
17)人员定位上传软件定义信息时报警提示不直接。
二、硬件故障
1、通讯中断判断处理
1)系统整体通讯中断
处理方法:检查软件设置是否正确。
查看主干设备是否有故障,比如
数据传输接口。
2)光端机通讯中断
处理方法:检查光端机D5灯是否闪烁,闪烁表示光缆正常。
在查看分
站485通讯线是否接入正确。
在查看分站地址号是不正确。
3)分站通讯中断
处理方法:检查供电是否正确,检查地址号是否正确,检查主通讯线
是否正常。
检查主通讯收发灯是不闪烁,如果闪烁更换485通讯板,如果还是通讯不正确,更换CPU板和智能通讯板。
主通讯收发灯闪烁一般表示通讯正常。
4)识别器通讯中断
处理方法:如果识别器不亮,查看电源线供电是否正确,查看识别器地址号是否正确,如果地址号正确查看信号线是否正常。
识别器通讯判断:查看菜单项循环状态下0菜单是否显示有数字,如没有说明识别器没有收到卡。
1菜单是否显示有数字,如没有说明与分站不通讯。
2、分站和识别器通讯正常,但此分站下所有识别器不收卡。
处理方法:先更换分站的485通讯板,如果还有行,更换CPU和智能通讯板。
3、分站通讯正常、下把有识别器时正常时中断
处理方法:更换分站的485通讯板。
4、系统整体通讯误码
处理方法:先检看是否接避雷器,先把避雷器去了。
把在最后一台分站局部末端的电阻跳针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