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背诵诗文

合集下载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班级姓名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杜甫的《绝句》:江山在夕阳下格外美丽,春风吹拂着花草的香气。

泥土化作了飞翔的燕子,沙滩变得温暖,鸳鸯在睡梦中舒适地蜷缩着。

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桃花盛开,春江的水已经暖和,鸭子们已经知道了。

路边长满了蒌蒿,芦苇短小,这正是河豚欲上钩的时候。

3.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熟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水流干了,只能步行穿过山林。

绿荫依旧,沿途还有黄鹂鸟唱出动听的歌声。

4.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的美景,我曾经深深地体会过。

太阳从江面升起,花朵红得比火还热,春天到来时,江水变得绿得像蓝色。

这一切,谁能不想起江南?5.《韩非子・五蠹》的《守株待兔》:宋代有一个耕田的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颈骨折断而死。

他以为每只兔子都会撞上这根树,于是他放下耕具守株待兔。

可惜,他再也没有捕到兔子,反而成为了宋国的笑柄。

6.王安石的《元日》: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春风送来了温暖,屠苏酒也要换新了。

千家万户的门窗都敞开着,太阳高悬在空中,人们用新符号换掉旧符号,迎接新的一年。

7.杜牧的《清明》:在清明节这个时节,雨水不停地下着,行人的脚步几乎要断魂。

我问路边的酒家在哪里,牧童远远指着杏花村。

8.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身在异乡,成了异乡人,每当佳节来临,我更加思念亲人。

我知道我的兄弟登上了高山,插上了茱萸,只可惜我不在他们身边。

9.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独自爱上了涧边的荒草,上面有黄鹂鸟在深树林中歌唱。

春潮带着雨水,晚上来得很急,野渡没有人划船,只有船自己横在水面上。

10.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四月的花儿已经凋谢,唯有山寺里的桃花依然盛开。

我长久地思念着春天,却找不到它的踪迹,不知道它是否已经到了这里。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日积月累必背清单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日积月累必背清单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日积月累必背清单古诗文1.绝句唐代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ù)》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借问酒(jiǔ)家何处有?牧(mù)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éi)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ō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日积月累1.文学常识文房四宝:笔墨(mò)纸砚(yàn)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lán)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见善则迁,有过则改(gǎi)。

2021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2021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文、课文、日积月累)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绝句》唐代杜甫(fǔ )退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u)》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劲而死。

因释(shì)其未(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 túsū tòng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 hún jiǔ m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éi) zhūy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o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三、日积月累1.文学常识: mó yàn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诚信名言:轻诺必寡信。

最近部编版语文小学三至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含课下注释)

最近部编版语文小学三至六年级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含课下注释)

最新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课古诗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整理三年级上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③〔坐〕因为。

赠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①〔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擎〕举,向上托。

③〔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②〔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③〔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④〔篱落〕篱笆。

望天门山[唐]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①〔天门山〕今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

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①《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代越国的美女。

望洞庭[唐]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注释:①〔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省北部。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早发白帝城[唐]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电子版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电子版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文、课文、日积月累)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绝句》唐代杜甫(fǔ)退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du)》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劲而死。

因释(shì)其未(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宋代王安石túsūtòng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唐代杜牧hún jiǔm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éi) zhūy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o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三、日积月累1.文学常识:móyàn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诚信名言:轻诺必寡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经典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经典背诵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jì)短篷, 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晓云将入岳阳天。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阻雨谣 孔宪彝 不雨悯农夫, 既雨愁客子。 不惜行路难, 为汝老农喜。
钟陵禁烟寄从弟 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 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 忍听黄昏杜宇啼。
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 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 芭蕉叶上独题诗。
春居杂兴二首 王禹偁 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 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二 春云如兽复如禽, 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 亦同翻覆小人心。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辛苦行 于濆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 手织身无衣。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三年级全册古诗必背

三年级全册古诗必背

三年级全册古诗必背以下是三年级全册部分必背古诗:
1.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以上是三年级全册部分必背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原文)(人教版最新)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125首(原文)(人教版最新)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 125 首
小学语文部编版必背古诗文 125 首(原文)
(2019 年秋季根据部编版教材送审目录整理。)
目录
001《咏鹅》(一上)............................................................................................ - 1 002《江南》(一上)............................................................................................ - 1 003《画》(一上)................................................................................................ - 1 004《悯农 其二》(一上) ................................................................................ - 2 005《古朗月行(节选)》(一上) ...................................................................... - 2 006《风》(一上)................................................................................................ - 2 007《春晓》(一下)............................................................................................ - 3 008《赠汪伦》(一下)........................................................................................ - 3 009《静夜思》(一下)........................................................................................ - 3 010《寻隐者不遇》(一下) ................................................................................ - 4 011《池上》(一下) ............................................................................................ - 4 012《小池》(一下)............................................................................................ - 4 013《画鸡》(一下)............................................................................................ - 5 014《梅花》(二上)............................................................................................ - 5 015《小儿垂钓》(二上) .................................................................................... - 5 016《登鹳雀楼》(二上) .................................................................................... - 6 017《望庐山瀑布》(二上) ................................................................................ - 6 018《江雪》(二上)......................................................................................25 首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唐代XXX《绝句》江山在美丽的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春风中花草的香气更加浓郁。

泥土软化了,燕子在飞翔,沙土温暖了,XXX在睡觉。

2.宋代XXX《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面有几枝桃花,XXX水暖鸭子先知。

河岸上长满了蒌蒿和芦苇,这正是河豚欲上岸的时候。

3.宋代曾几《三衢道中》XXX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泛满了我走过的山路。

绿树成荫,不比我来时少了几声XXX鸣叫。

4.唐代XXX《忆江南》江南的景色真美,我曾经深深地爱过。

日出时江边的花朵红得像火,春天来了江水像蓝宝石一样绿。

我怎能不想念江南呢?5.《韩非子・五蠹》守株待兔有个宋朝的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

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脖子断了。

他就把锄头放下,守着树桩,想着再抓到兔子。

但兔子再也没有出现,最后他成为了XXX的笑柄。

6.宋代XXX《元日》爆竹声中一年的岁数就过去了,春风送暖带着喜庆的气息。

千家万户都挂着新的桃符,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7.唐代XXX《清明》清明时节,雨水不断地下着,路上的行人都感到心情沉重。

问问路边的酒家在哪里?一个放牛娃远远地指着杏花村。

8.唐代XXX《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每到佳节倍感思念亲人。

虽然遥远,但我知道我的兄弟们正在高山上插着XXX,只可惜其中少了一个人。

9.唐代XXX《滁州西涧》我喜欢涧边的幽草,上面有XXX在深林中鸣叫。

春潮带着雨水迅速地涨上来,野渡上空没有人,只有一艘船横在那里。

10.唐代XXX《大林寺桃花》四月的花儿已经谢了,只有山寺里的桃花还在盛开。

我长久地思念着春天,但却找不到它的踪迹。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白话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
蟀。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句注释
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 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 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 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 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 山,总谓之天门山。”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 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 称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 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 仿佛来自日边。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词句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 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 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 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 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白帝: 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 上游。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 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 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 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 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必背古诗文汇编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必背古诗文汇编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必背古诗文汇编三年级(上)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年级(下)10、《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3、《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5、《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典名篇诗文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典名篇诗文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典名
篇诗文
本文档汇总了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中的古典名篇诗文,供学生背诵和研究参考。

上册
第一单元:美丽的中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下册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
灯火辉煌夜色明,亲朋好友齐相迎。

猜谜、猜灯谜,喜气洋洋在家庭。

《绿》
黄鹂鸣翠柳,晓风捧杨柳。

百卉千葱翠,万物尽葱茏。

第四单元:寒假之旅
《早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两只毛毛虫的自述》
一只小小的毛毛虫,生活在青藤叶丛中。

身上有棘也有刺,长在身边有没有人喜欢?
以上为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典名篇诗文完整版。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背诵这些古诗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3至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54篇

部编版3至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54篇

部编版3~6年级必背《长歌行》(必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凉州词》(必背)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必背)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必背)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乡偶书》(必背)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必背)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必背)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必背)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必背)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夜喜雨》(必背)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必背)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必背)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必背)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必背)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必背)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绝句》(必背)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
必背古诗文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词句注释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白话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词语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作品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句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背诵部分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资料袋《花的学校》:泰戈尔,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哲学家,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有《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出版。

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擎:向上托,举。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日积月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第三单元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日积月累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第四单元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日积月累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第五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贯彻所得写下来。

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亦:也。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日积月累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七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大自然的声音》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三下背诵部分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日积月累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第二单元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株:树桩。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日积月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瞳瞳: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日积月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花钟》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日积月累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第五单元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第六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它的特点。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日积月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第七单元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火烧云》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日积月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八单元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