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ea83e24b35eefdc9d33307.png)
助通气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分为Ⅱ级a等(简称Ⅱa) 和Ⅱ级b等(简称Ⅱb); Ⅲ级为NICU,根据其是否具有常规儿童外科等专业 支撑,以及高级体外生命支持的技术条件和能力 分为Ⅲ级a等(简称Ⅲa)、Ⅲ级b等(简称Ⅲb)和Ⅲ 级c等(简称Ⅲc)。
.
31
病房分级定义
• 原则上,设产科的医疗机构均应设有新生儿病房 :
•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在无
菌技术操作时是否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接触患儿前后是否能够认真洗手,患儿使用 的奶具是否清洗并消毒,均是医院感染的人为因 素。 • 医院的工勤人员在保洁过程中若不注意手的卫生 ,也可导致细菌“大搬家”。
.
48
(四)抗菌药物与激素的应用因素
☆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易导致菌 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真菌) 得以生长繁 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致二重 感染。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
.
1
医院感染的概念
★ 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 生的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医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 染。
.
2
新生儿及新生儿病房的特点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 高危人群;
•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更是医院感 染的高危区域。
35
.
36
.
37
.
38
.
39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40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一)新生儿自身因素; (二)侵入性操作因素; (三)医务人员因素; (四)抗菌药物与激素的应用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住院时间。
.
31
病房分级定义
• 原则上,设产科的医疗机构均应设有新生儿病房 :
•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在无
菌技术操作时是否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接触患儿前后是否能够认真洗手,患儿使用 的奶具是否清洗并消毒,均是医院感染的人为因 素。 • 医院的工勤人员在保洁过程中若不注意手的卫生 ,也可导致细菌“大搬家”。
.
48
(四)抗菌药物与激素的应用因素
☆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滥用、不合理使用易导致菌 群失调,各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真菌) 得以生长繁 殖并致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同时易导致二重 感染。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
.
1
医院感染的概念
★ 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 生的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医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 染。
.
2
新生儿及新生儿病房的特点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 高危人群;
•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更是医院感 染的高危区域。
35
.
36
.
37
.
38
.
39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40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一)新生儿自身因素; (二)侵入性操作因素; (三)医务人员因素; (四)抗菌药物与激素的应用因素; (五)环境因素; (六)住院时间。
新生儿院内感染ppt课件
![新生儿院内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fc4e3af242336c1fb95e18.png)
病房物品的消毒:
➢ 被服、小毛巾消毒后使用,并每天更换。 ➢ 听诊器等诊疗用具、喂奶用具和沐浴用具
均一人一用一消毒。
新生儿院内感染
25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管理及防冶
病房物品的消毒:
➢恒温箱、蓝光箱、复苏器具、呼吸机管、新 生儿红外线抢救台等定期用电子消毒杀菌器 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或用 1:200 “84” 消毒液擦洗。
产道 胎膜早破 产程延长 助产
3天内起病
G-杆菌
新生儿院内感染
产后 环境污染 自身的感染
3天后起病 G+球菌
5
概述
发生率
发展中国家:6.5~38‰
非洲:20‰ 亚洲 :15‰ 极低出生体重儿: 68%
发达国家:1-5‰
极低出生体重儿: 15~20%
新生儿院内感染
6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新生儿院内感染
13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住院时间长
新生儿院内感染
14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医院性交叉感染多
➢ 侵入性操作增加 ➢ 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 病房空气污染
新生儿院内感染
15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医源性交叉感染
侵入性操作增加
➢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 胃肠外营养应用、各种留置通路等增加
➢ G-杆菌:假单胞菌属、肠球菌原菌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
➢ 真菌感染:是引起NICU院内感染的第三种
常见病菌,病死率约为 20-40%
新生儿院内感染
19
新生儿院内感染特点
感染的部位
新生儿魏院雪内芳感.安染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2):157~158. 20
➢ 被服、小毛巾消毒后使用,并每天更换。 ➢ 听诊器等诊疗用具、喂奶用具和沐浴用具
均一人一用一消毒。
新生儿院内感染
25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管理及防冶
病房物品的消毒:
➢恒温箱、蓝光箱、复苏器具、呼吸机管、新 生儿红外线抢救台等定期用电子消毒杀菌器 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或用 1:200 “84” 消毒液擦洗。
产道 胎膜早破 产程延长 助产
3天内起病
G-杆菌
新生儿院内感染
产后 环境污染 自身的感染
3天后起病 G+球菌
5
概述
发生率
发展中国家:6.5~38‰
非洲:20‰ 亚洲 :15‰ 极低出生体重儿: 68%
发达国家:1-5‰
极低出生体重儿: 15~20%
新生儿院内感染
6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新生儿院内感染
13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住院时间长
新生儿院内感染
14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医院性交叉感染多
➢ 侵入性操作增加 ➢ 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 病房空气污染
新生儿院内感染
15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医源性交叉感染
侵入性操作增加
➢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 胃肠外营养应用、各种留置通路等增加
➢ G-杆菌:假单胞菌属、肠球菌原菌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
➢ 真菌感染:是引起NICU院内感染的第三种
常见病菌,病死率约为 20-40%
新生儿院内感染
19
新生儿院内感染特点
感染的部位
新生儿魏院雪内芳感.安染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2):157~158. 20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PPT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fbf3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1.png)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感染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80%
制定数据收集标准
统一数据收集的标准和格式,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00%
定期收集数据
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时间,定期收 集感染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及 时性和完整性。
80%
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感染发生的原因、规律和趋 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 供依据。
02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规范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未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病房环境清洁消毒不彻底
病房内环境清洁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病毒 等微生物滋生,对新生儿的健康构成威胁。
医疗设备消毒不严格
新生儿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如暖箱、呼吸机等消毒不 严格,可能成为细菌传播的途径。
感染风险评估与预警
建立感染风险评估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 理的感染风险评估体系,明确 各类感染的风险因素和评估标 准。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染风险 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风险因素。
建立预警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建立预警机制 ,对高风险区域或事件进行及 时预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 控。
0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感染预防制度建设
制定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制度,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建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报告和反馈机制,确保感 染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定期对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进行评 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医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护理课件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b84b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9.png)
接触传播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呼 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等 均可导致病原体传播。
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生长发育受阻
感染可导致新生儿食欲不 振、营养不良、生长迟缓 等问题。
病情加重
新生儿感染后容易引发其 他并发症,如肺炎、心脏 疾病等,加重病情。
死亡率增加
严重的新生儿感染可能导 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 来巨大的负担。
疗流程等。
持续改进
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评估,确保 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断优
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0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护理 管理
VS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 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于病 毒感染的患儿,应优先考虑其他治疗 方法。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 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 效。
04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测 与报告
监测方法与内容
日常监测
新生儿病区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 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肠 道感染等。
感染特点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通常具有发 病急、病情重、易传播等特点,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感染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免疫力低下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设备在消毒灭 菌不彻底或使用过程中发 生污染,可导致交叉感染 。
员的报告职责。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 ,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报告内容
包括感染部位、病原体、感染途径 、易感因素等信息,为后续防控提 供依据。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aac65941ea76e59fa0415.png)
国内的概念
❖ 对于新生儿的某些感染,难以明确感染部位时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感 染
具有以下临床症状或体征中的2项及以上:
1、体温不升或发热,氧合指数下降;
2、精神反应欠佳,面色苍白或灰暗;
3、进奶量减少,胃潴留、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四
肢肌张力下降;
4、频繁呼吸暂停;
5、体重不增;
6、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精选
20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A、暖箱消毒(强调)
❖ 暖箱污染原因: 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度有关; 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暖箱常见菌: 物体表面:除枯草杆菌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克 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暖箱湿化液:以嗜麦芽假单胞菌、类白喉杆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
❖ 暖箱的消毒:日常消毒 终末消毒
精选
21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暖箱消毒(日常消毒)
❖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有污染随时擦拭; ❖ 医务人员每在一个暖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 减少暖箱内物品,进入暖箱内物品必须消毒; ❖ 储水槽每日消毒,24h更换无菌蒸馏水。
精选
22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完整版课件38监测对象住进新生儿科的所有新生儿住进新生儿科的所有新生儿入新生儿科超过48小时发生的感染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入新生儿科超过48小时发生的感染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完整版课件39四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监测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物体表面的监测医护人员手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消毒及灭菌物品的监测完整版课件40消毒方法与监测每月对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学监测有登记细菌数4cfu15min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e075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5.png)
危害程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 医院感染还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
02 消毒灭菌技术与操作规范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压蒸汽的穿透力和高温作用,使微 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死亡。此方法灭菌 效果可靠,应用广泛。
06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及工作
医护人员培训教育内容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传播途径、危险因素等,以及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本 技能的培训。
新生儿疾病诊疗与护理知识培训
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 力。
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术 交流和研讨会,拓宽视野 和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 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感染 控制方法。
THANKS
02
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
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03 。05 环境卫生ຫໍສະໝຸດ 理与监测评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新生儿病房环境整洁、干 燥、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关注,共同制定 和执行防控措施。
07
总结:构建安全、健康、和谐 新生儿科环境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
成功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与流程。 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了患儿安全。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 医院感染还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
02 消毒灭菌技术与操作规范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压蒸汽的穿透力和高温作用,使微 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死亡。此方法灭菌 效果可靠,应用广泛。
06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及工作
医护人员培训教育内容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传播途径、危险因素等,以及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本 技能的培训。
新生儿疾病诊疗与护理知识培训
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 力。
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术 交流和研讨会,拓宽视野 和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 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感染 控制方法。
THANKS
02
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
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03 。05 环境卫生ຫໍສະໝຸດ 理与监测评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新生儿病房环境整洁、干 燥、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关注,共同制定 和执行防控措施。
07
总结:构建安全、健康、和谐 新生儿科环境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
成功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与流程。 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了患儿安全。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4f54927d3240c8447efd8.png)
抗菌药物与 激素的应用 因素
环境因素
3
2019
-
(一)新生儿自身因素
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 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易擦伤而 致皮肤细菌感染,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 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你 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 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抵抗力低,易于 感染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
2019
-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2
2019
-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侵入性操作 因素
新生儿自身 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高危 因素
住院时间
13
2019
-
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一、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医院成立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即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 院感监控小组,明确职责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如新生儿 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医院感染的监 测与工作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探视制度等等
8
2019
-
(六)环境因素
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病人的 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等,也增加了新生儿院 内感染的机会 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如新生儿 暖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治疗车、婴儿磅 秤、操作台(配奶台)、沐浴盆等,是造成交 叉感染的途径之一。共用眼药、粉扑等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NICU医院感染和控制PPT课件
![NICU医院感染和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ef42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3.png)
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实验室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实 验室检查,以评估患儿的感染
情况。
消毒灭菌监测
对NICU内的环境、医疗器械 等进行定期消毒灭菌监测,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预防性护理措施
手卫生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或使
用手消毒剂。
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儿吸痰、拍背,保持 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戴口罩
医护人员和探视人员在进 入病房时应戴口罩,避免 飞沫传播。
空气消毒
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化道传播的预防和控制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 食物来源可靠,烹饪熟透, 避免食物中毒。
饮用水管理
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和管理, 确保水质合格,避免因饮 用不洁水而引起感染。
患者饮食指导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NICU医院感染和控 制
目录
CONTENTS
• NICU医院感染概述 • NICU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控制策
略 • NICU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 NICU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NICU医院感染的未来展望和研究方
向
REPORT
短期危害
NICU医院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病情加 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甚至威胁生命。
长期危害
新生儿在NICU中发生感染,可能对其 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 响,增加日后患病的风险。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NICU医院感染的传播 途径和控制策略
实验室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实 验室检查,以评估患儿的感染
情况。
消毒灭菌监测
对NICU内的环境、医疗器械 等进行定期消毒灭菌监测,确
保符合卫生标准。
预防性护理措施
手卫生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或使
用手消毒剂。
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儿吸痰、拍背,保持 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戴口罩
医护人员和探视人员在进 入病房时应戴口罩,避免 飞沫传播。
空气消毒
定期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 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化道传播的预防和控制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 食物来源可靠,烹饪熟透, 避免食物中毒。
饮用水管理
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和管理, 确保水质合格,避免因饮 用不洁水而引起感染。
患者饮食指导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NICU医院感染和控 制
目录
CONTENTS
• NICU医院感染概述 • NICU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和控制策
略 • NICU医院感染的监测和预防措施 • NICU医院感染的案例分析 • NICU医院感染的未来展望和研究方
向
REPORT
短期危害
NICU医院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病情加 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甚至威胁生命。
长期危害
新生儿在NICU中发生感染,可能对其 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 响,增加日后患病的风险。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NICU医院感染的传播 途径和控制策略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500d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e.png)
0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建设
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全面监督、指导新生儿病房的医 院感染管理工作。
明确各级医护人员职责
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了解自己的职责 ,并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
设立专职感染控制人员
负责具体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监 测感染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制度建设与完善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3-08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分析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机
制
目录
Contents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改进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应急处置预案
制定 • 总结与展望
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了解新生 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危险因 素以及变化趋势等。
数据利用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控 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 时,将监测结果和分析报告反馈给相 关科室和人员,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05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改进
手卫生规范执行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 、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
后期评估与总结反馈
评估效果
总结经验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 改进措施。
反馈与改进
持续监测
将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 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医院感染病例。
07 总结与展望
工作成果回顾
01 引言
新生儿医院感染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36ba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c.png)
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通常由接触传播 引起,具有起病急、症状不典型 、易感人群多等特点。
感染途径与类型
感染途径
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手部、医疗器械、空气飞 沫等。
感染类型
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包括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短期影响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能导致发热、肺炎、腹泻等症状,影响生 长发育和健康。
制度内容
包括新生儿病房的清洁卫生、消毒隔离、手卫生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 规定。
加强监测与评估
监测体系
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定期 对新生儿病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病例。
评估机制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感染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防和管 理措施。
提高医疗水平
诊疗能力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新生儿疾 病的诊疗水平,减少因误诊、误治导致 的感染风险。
对接触新生儿的医疗设备、仪 器、器械等进行彻底消毒。
对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空气消 毒,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对新生儿的脐带、皮肤等易感 染部位进行消毒护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 理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 指示进行用药。
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和 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
根据患儿的营养需求,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如静脉注射营养液等 。
手术治疗
引流术
对于脓肿等感染病灶,可采用引 流术进行治疗,以排出脓液或坏
死组织。
清创术
对于伤口感染等病灶,可采用清创 术进行治疗,以清除坏死组织和异 物。
其他手术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 手术治疗,如器官切除、修复等。
新生儿医院感染通常由接触传播 引起,具有起病急、症状不典型 、易感人群多等特点。
感染途径与类型
感染途径
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如医护人员手部、医疗器械、空气飞 沫等。
感染类型
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包括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短期影响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能导致发热、肺炎、腹泻等症状,影响生 长发育和健康。
制度内容
包括新生儿病房的清洁卫生、消毒隔离、手卫生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 规定。
加强监测与评估
监测体系
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定期 对新生儿病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病例。
评估机制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感染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防和管 理措施。
提高医疗水平
诊疗能力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新生儿疾 病的诊疗水平,减少因误诊、误治导致 的感染风险。
对接触新生儿的医疗设备、仪 器、器械等进行彻底消毒。
对新生儿病房进行定期空气消 毒,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
对新生儿的脐带、皮肤等易感 染部位进行消毒护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 理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 指示进行用药。
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和 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
根据患儿的营养需求,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如静脉注射营养液等 。
手术治疗
引流术
对于脓肿等感染病灶,可采用引 流术进行治疗,以排出脓液或坏
死组织。
清创术
对于伤口感染等病灶,可采用清创 术进行治疗,以清除坏死组织和异 物。
其他手术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 手术治疗,如器官切除、修复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3a8ec56bec0975f465e2cc.png)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五)住院时间因素
-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 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 降 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六)环境因素:
• 病房布局不合理,面 积较小,床位多,病 人的密度高,流动人 员较多等,也增加了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 会。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1、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 属 医院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 生儿 感染,8名死亡。
2、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 儿 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几个基本概念:
• 特别要加强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四)加强NICU消毒管理
•1、空气消毒: • 病室空气要清新与流通,非层流病房,每
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 件 者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并保持室内 适 宜的温度(24—26℃),相对湿度控制在 55% 一65%之间。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1、医务人员入室管理
①要换鞋、洗手、穿隔离衣或工作服,戴口罩及 帽。
②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 ③下列情况不适合或暂停在新生儿室工作: -急 性呼吸道感染、结核病、发热、胃肠炎、 开放性 或引流性皮肤病变、庖疹病毒感染、 健康带菌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 HbeAg阳性者 等)者。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2、器械及物品表面
①医疗器械 ②诊疗物品 ③床单元 ④办公用品
(五)住院时间因素
-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 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 降 低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六)环境因素:
• 病房布局不合理,面 积较小,床位多,病 人的密度高,流动人 员较多等,也增加了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 会。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1、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 属 医院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 生儿 感染,8名死亡。
2、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 儿 感染发生败血症,5名死亡。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几个基本概念:
• 特别要加强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四)加强NICU消毒管理
•1、空气消毒: • 病室空气要清新与流通,非层流病房,每
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 件 者可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并保持室内 适 宜的温度(24—26℃),相对湿度控制在 55% 一65%之间。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1、医务人员入室管理
①要换鞋、洗手、穿隔离衣或工作服,戴口罩及 帽。
②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 ③下列情况不适合或暂停在新生儿室工作: -急 性呼吸道感染、结核病、发热、胃肠炎、 开放性 或引流性皮肤病变、庖疹病毒感染、 健康带菌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 HbeAg阳性者 等)者。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质量控制
2、器械及物品表面
①医疗器械 ②诊疗物品 ③床单元 ④办公用品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20142016fc700abb68fc38.png)
1.外围物品表面擦拭: 500 mg/L爱尔施; 计算机键盘、鼠标: 每日500 mg/L爱尔 施擦拭1-2次; 2.电话机:75%酒精 擦拭每日2次。新生 儿病房内部墙面等 不得张贴和悬挂任 何物品。
14
1 2 3
配奶室的建筑要求 工作人员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4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5 隔离新生儿奶具的消毒灭菌
15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1.奶具一用一消毒: 2.喂奶用具,奶瓶, 喂奶用具配奶用奶 3.夹取奶具之持物 配奶容器应洗净后高 勺、容器等,用后 4.严禁用手直接 钳,应为高压灭菌 压灭菌后保存备用。 应立即在洗涤剂中 拿取喂奶用具, 用过的应重新做消 奶嘴煮沸消毒 30分钟 7.奶刷应煮沸消毒, 充分刷洗、冲净。 5.喂奶时保证 以防止因手污 毒处理。 放入方盘备用。 6.恒温水浴箱: 或者用碱性水去 每人、每餐 染奶具而使无 每日清洗换水1 污后酸化离子水 一巾。 菌操作失败。 次,每周除垢, 浸泡消毒5分钟 消毒。 或臭氧消毒柜消 毒后干燥保存备 用。
患儿 管理
10
4.新生儿被服,衣物保持清洁,每 日更换。
5.眼药水(膏)及臀护用品等固定患儿使用, 并标明床号,姓名,病案号及开瓶日期。
6.尿管一周更换一次、引流袋/瓶每日更换, 抗反流引流袋1周更换一次,并有标识,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尿路感染。
患儿 管理
11
7.静脉导管置管、护理符合无菌原则,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引发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CRBSI),一旦出现感染立即 拔管,并做尖端培养。
工作尤为重要
人员 管理
严格遵守工作 流程 严格着装凡是进入新
生儿病房的人员一律要洗手、 更衣、换鞋,非本室工作人 员不得随意进入。
14
1 2 3
配奶室的建筑要求 工作人员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
4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5 隔离新生儿奶具的消毒灭菌
15
一般新生儿奶具的消毒
1.奶具一用一消毒: 2.喂奶用具,奶瓶, 喂奶用具配奶用奶 3.夹取奶具之持物 配奶容器应洗净后高 勺、容器等,用后 4.严禁用手直接 钳,应为高压灭菌 压灭菌后保存备用。 应立即在洗涤剂中 拿取喂奶用具, 用过的应重新做消 奶嘴煮沸消毒 30分钟 7.奶刷应煮沸消毒, 充分刷洗、冲净。 5.喂奶时保证 以防止因手污 毒处理。 放入方盘备用。 6.恒温水浴箱: 或者用碱性水去 每人、每餐 染奶具而使无 每日清洗换水1 污后酸化离子水 一巾。 菌操作失败。 次,每周除垢, 浸泡消毒5分钟 消毒。 或臭氧消毒柜消 毒后干燥保存备 用。
患儿 管理
10
4.新生儿被服,衣物保持清洁,每 日更换。
5.眼药水(膏)及臀护用品等固定患儿使用, 并标明床号,姓名,病案号及开瓶日期。
6.尿管一周更换一次、引流袋/瓶每日更换, 抗反流引流袋1周更换一次,并有标识,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尿路感染。
患儿 管理
11
7.静脉导管置管、护理符合无菌原则,每 天评估拔管时机,严防引发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CRBSI),一旦出现感染立即 拔管,并做尖端培养。
工作尤为重要
人员 管理
严格遵守工作 流程 严格着装凡是进入新
生儿病房的人员一律要洗手、 更衣、换鞋,非本室工作人 员不得随意进入。
N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N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f6c4ef76c66137ee0619e0.png)
住院时间:NICU病人细菌定植率随住院日的延长 而增加。研究显示细菌定植率入院时2%,15天为 60%,30天时达91%;与健康足月儿相比NICU病 人的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会有更多的真菌定植, 且随住院日延长而增加。
洗手的依从性: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 媒介,由手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
精选ppt2021最新
15
NICU环境
病房空间:病房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病人密度 大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
医护/患儿比例:NICU中收治病人数与医院感染发生 率的关系。
精选ppt2021最新
16
有无院感问题?
床间距 密闭暖箱
一个暖箱 双胞胎
某医院新生儿室
精选ppt2021最新
17
NICU环境
精选ppt2021最新
18
精选ppt2021最新
19
精选ppt2021最新
20
精选ppt2021最新
21
精选ppt2021最新
22
细菌定植与周围环境的相关性
医护人员:手及指甲、手表、戒指、手镯(链)、 呼吸道、衣物等。
NICU的仪器设备:呼吸机管路、温湿化器、雾化 吸入器、暖箱水槽、监护仪导线、水龙头、肥皂、 洗手池、门把手、玩具、奶瓶、表格等
49
感染人数 感染次数
30
43
感染率 (%)
61.2
感染例次率 (%)
87.8
1500-- 76
17
18
22.4
23.7
2000-- 102
7
7
6.9
6.9
≥2500 411
20
20
4.9
4.9
总计
638
洗手的依从性: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 媒介,由手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
精选ppt2021最新
15
NICU环境
病房空间:病房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病人密度 大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
医护/患儿比例:NICU中收治病人数与医院感染发生 率的关系。
精选ppt2021最新
16
有无院感问题?
床间距 密闭暖箱
一个暖箱 双胞胎
某医院新生儿室
精选ppt2021最新
17
NICU环境
精选ppt2021最新
18
精选ppt2021最新
19
精选ppt2021最新
20
精选ppt2021最新
21
精选ppt2021最新
22
细菌定植与周围环境的相关性
医护人员:手及指甲、手表、戒指、手镯(链)、 呼吸道、衣物等。
NICU的仪器设备:呼吸机管路、温湿化器、雾化 吸入器、暖箱水槽、监护仪导线、水龙头、肥皂、 洗手池、门把手、玩具、奶瓶、表格等
49
感染人数 感染次数
30
43
感染率 (%)
61.2
感染例次率 (%)
87.8
1500-- 76
17
18
22.4
23.7
2000-- 102
7
7
6.9
6.9
≥2500 411
20
20
4.9
4.9
总计
638
新生儿医院感染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d0fc5e518964bcf847cb2.png)
新生儿医院感染
1
一、新生儿病房 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医院感染
2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 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地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来源广, 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易暴发流行, 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
新生儿医院感染
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时有发生
➢医疗质量的体现 ➢医疗安全的保障
新生儿医院感染
18
(三)定期监测,保证实施
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 室之一 ,定期常规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可及 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发生。
新生儿医院感染
19
(三)定期监测,保证实施
• 定期监测项目: 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哺乳用具、湿化瓶等 • 监测时间: 每月一次
根据监测结果, 制定整改措施
新生儿医院感染
13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 医院感染管理科 •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新生儿医院感染
14
(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
15
(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
17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感控意识
• 选择有工作经验、 责任心强、 操作熟练的护理人 员 ,固定在新生儿病室 ,并经常组织学习 ,熟悉并掌 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 ,加强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 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 ,加强岗前培 训 ,增强严格消毒灭菌观念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 则 ,自律个人行为 ,依法行医 ,加强医院感染与医德 关系教育。
1
一、新生儿病房 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医院感染
2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 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地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来源广, 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易暴发流行, 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
新生儿医院感染
3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时有发生
➢医疗质量的体现 ➢医疗安全的保障
新生儿医院感染
18
(三)定期监测,保证实施
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 室之一 ,定期常规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可及 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发生。
新生儿医院感染
19
(三)定期监测,保证实施
• 定期监测项目: 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哺乳用具、湿化瓶等 • 监测时间: 每月一次
根据监测结果, 制定整改措施
新生儿医院感染
13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 医院感染管理科 •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新生儿医院感染
14
(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
15
(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
17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感控意识
• 选择有工作经验、 责任心强、 操作熟练的护理人 员 ,固定在新生儿病室 ,并经常组织学习 ,熟悉并掌 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 ,加强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 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培训 ,加强岗前培 训 ,增强严格消毒灭菌观念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 则 ,自律个人行为 ,依法行医 ,加强医院感染与医德 关系教育。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68d39e767f5acfa0c7cd4a.png)
暖箱、水浴箱
监督管理(监测、上报、整改)
• 消毒各环节由主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 院内感染即时上报 •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 合理利用抗生素
监督管理(监测、上报、整改)
• 生物医学监测并登记(专人进行、每月一次)
内容:NICU空气培养 细菌总数≤200cfu/cm3
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 血性链球菌
治疗室物表 细菌总数≤5cfu/cm2
检出致病菌
奶瓶、奶嘴 医护人员手 细菌总数≤5cfu/cm2
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 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
背景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 感染的高危人群,有调查表明,在 我国医院感染的爆发件
• 1993年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婴儿室发生一 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 感染暴发流行。14 例发病, 10 例死亡, 病死率71.4%;
• 1993年沈阳某妇幼医院新生儿Cox-B3、B5病毒3 8例感染爆发流行,死亡8例;
• 操作流程监管: 配奶喂奶 沐浴 鼻饲 侵袭性操作
奶具消毒
婴儿奶瓶等消毒:婴儿奶瓶、盛奶器等 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奶头用清水冲净,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从水 沸腾时算起,不得小于15min,干燥贮存, 24h更换。
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
• 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 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 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新入新生儿科工作的人员进行消毒隔培训,其他工 作人员定期考核,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 操作、洗手、配奶、各种仪器消毒等。每月进行消 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 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有效 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监督管理(监测、上报、整改)
• 消毒各环节由主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 院内感染即时上报 •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 合理利用抗生素
监督管理(监测、上报、整改)
• 生物医学监测并登记(专人进行、每月一次)
内容:NICU空气培养 细菌总数≤200cfu/cm3
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 血性链球菌
治疗室物表 细菌总数≤5cfu/cm2
检出致病菌
奶瓶、奶嘴 医护人员手 细菌总数≤5cfu/cm2
不得检出沙门菌、大肠杆 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
背景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 感染的高危人群,有调查表明,在 我国医院感染的爆发件
• 1993年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婴儿室发生一 次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 感染暴发流行。14 例发病, 10 例死亡, 病死率71.4%;
• 1993年沈阳某妇幼医院新生儿Cox-B3、B5病毒3 8例感染爆发流行,死亡8例;
• 操作流程监管: 配奶喂奶 沐浴 鼻饲 侵袭性操作
奶具消毒
婴儿奶瓶等消毒:婴儿奶瓶、盛奶器等 奶具清洗干净后,经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奶头用清水冲净,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从水 沸腾时算起,不得小于15min,干燥贮存, 24h更换。
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
• 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 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 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新入新生儿科工作的人员进行消毒隔培训,其他工 作人员定期考核,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 操作、洗手、配奶、各种仪器消毒等。每月进行消 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 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有效 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至少更换一次。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 消毒。
.
24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六条:新生儿病室每日清洁拖地不少于2 次,拖布专室专用,如疑似污染用含氯消毒剂 擦拭。病室内窗台、床头桌、床单元、仪器表 面、洗手池等物表每日清水擦拭2次。一桌一布 ,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
第三十七条: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 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 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 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
.
1
医院感染的概念
★ 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 生的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医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
.
2
新生儿及新生儿病房的特点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 高危人群;
•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更是医院感 染的高危区域。
第三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在儿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 病室。
• 主要收治胎龄超过34周,体重1800克、病情相 对稳定不需要重症监护治疗的新生儿。
.
16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八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第九条: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 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区应当一患一 房,且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
5
• 免去王新蓟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卫生局局长职务 ,撤销王新蓟县妇幼保健院院长职务;撤销王连 江蓟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蓟县卫 生学校副校长、党支部委员职务;免去卢钱蓟县 妇幼保健院医务科主任职务;免去贾立颖蓟县妇 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职务;免去张建凤蓟县妇 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职务。除医疗费外,赔 偿每名患儿18万元人民币。
.
26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 指南(建议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指南(建 议案)
1新生儿病房的基本定义 2新生儿病房的人员配备 3新生儿病房的设施建设 4新生儿病房的医疗管理
5新生儿病房感染预防与控制
.
28
病房形式定义
• 新生儿病房形式可以根据医院实际需要和区域卫 生规划设置为新生儿病室、新生儿病区或新生儿 科。
.
25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八条: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 多重耐药菌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 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 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 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第三十九条: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儿 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体液等可疑 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 套并洗手。
.
20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三条:新生儿病室空气要清新与流通,每日通 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 用动态空气消毒器。
•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换工作 鞋、洗手,进入治疗室及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 求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帽子、护目镜、手套 。未穿工作服不能随意在病房内走动。
.
17
.
18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十一条:新生儿病室每个病房内至少设置一套洗 手设施及干手设施。病房内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 均应为非手触式。
第二十一条: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 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 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
19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二十三条:新生儿病房应当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 探视人员数,患传染病者不得入室探视。应严格 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无陪护病区医疗区非卫 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新生儿病室是儿科或其他科室病区中与其他专业共 用护理站的新生儿住院单元。
新生儿病区是设有独立护理站的新生儿住院区域。 新生儿科是由医疗机构直接领导的设有专门病区的
.
21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 灭菌标准
.
22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二)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 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 等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 患儿奶嘴用后清水清洗再用高温或微波消毒。奶 瓶统一在清洗间回收清洗并高压消毒。盛放奶瓶 及奶嘴的容器应每日清洁灭菌。治疗室冰箱及奶 制品存储箱定时清洁消毒。
.
23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三)早产儿暖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 (四)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
.
3
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 1、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严重 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
• 2、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 感染发生败 血症,5名死亡。
.
4
• 西安交通大学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 职务,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 职务。
.
6
.
7
.
8
.
9
.
10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 设与管理指南(建议案)
.
11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12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13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2009年12月25日卫生部印发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14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章 科室管理
第四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五章 检查评估 第六章 附则
.
15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中要求:
.
24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六条:新生儿病室每日清洁拖地不少于2 次,拖布专室专用,如疑似污染用含氯消毒剂 擦拭。病室内窗台、床头桌、床单元、仪器表 面、洗手池等物表每日清水擦拭2次。一桌一布 ,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
第三十七条: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 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 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 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
.
1
医院感染的概念
★ 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 生的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医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
.
2
新生儿及新生儿病房的特点
• 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 高危人群;
•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更是医院感 染的高危区域。
第三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在儿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 病室。
• 主要收治胎龄超过34周,体重1800克、病情相 对稳定不需要重症监护治疗的新生儿。
.
16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八条: 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第九条: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 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护病区应当一患一 房,且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
5
• 免去王新蓟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卫生局局长职务 ,撤销王新蓟县妇幼保健院院长职务;撤销王连 江蓟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蓟县卫 生学校副校长、党支部委员职务;免去卢钱蓟县 妇幼保健院医务科主任职务;免去贾立颖蓟县妇 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职务;免去张建凤蓟县妇 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职务。除医疗费外,赔 偿每名患儿18万元人民币。
.
26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 指南(建议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与管理指南(建 议案)
1新生儿病房的基本定义 2新生儿病房的人员配备 3新生儿病房的设施建设 4新生儿病房的医疗管理
5新生儿病房感染预防与控制
.
28
病房形式定义
• 新生儿病房形式可以根据医院实际需要和区域卫 生规划设置为新生儿病室、新生儿病区或新生儿 科。
.
25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八条: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 多重耐药菌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 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 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 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第三十九条: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 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儿 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体液等可疑 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 套并洗手。
.
20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三条:新生儿病室空气要清新与流通,每日通 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 用动态空气消毒器。
•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换工作 鞋、洗手,进入治疗室及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 求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帽子、护目镜、手套 。未穿工作服不能随意在病房内走动。
.
17
.
18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十一条:新生儿病室每个病房内至少设置一套洗 手设施及干手设施。病房内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 均应为非手触式。
第二十一条: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 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 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
19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二十三条:新生儿病房应当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 探视人员数,患传染病者不得入室探视。应严格 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无陪护病区医疗区非卫 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新生儿病室是儿科或其他科室病区中与其他专业共 用护理站的新生儿住院单元。
新生儿病区是设有独立护理站的新生儿住院区域。 新生儿科是由医疗机构直接领导的设有专门病区的
.
21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 灭菌标准
.
22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二)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 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 等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
• 患儿奶嘴用后清水清洗再用高温或微波消毒。奶 瓶统一在清洗间回收清洗并高压消毒。盛放奶瓶 及奶嘴的容器应每日清洁灭菌。治疗室冰箱及奶 制品存储箱定时清洁消毒。
.
23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第三十五条: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三)早产儿暖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 (四)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
.
3
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 1、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严重 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
• 2、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6名新生儿 感染发生败 血症,5名死亡。
.
4
• 西安交通大学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 职务,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 职务。
.
6
.
7
.
8
.
9
.
10
2013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 设与管理指南(建议案)
.
11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12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13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2009年12月25日卫生部印发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14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三章 科室管理
第四章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五章 检查评估 第六章 附则
.
15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