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怎么处理
办理取保后期解除流程
![办理取保后期解除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b0974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3.png)
办理取保后期解除流程一、啥是取保候审解除呀?取保候审呢,就像是给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一个暂时的“自由通行证”,不过这是有条件的哦。
当这个案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符合某些情况的时候,这个取保候审就可以解除啦。
这就好比是一场特殊的“旅行”结束了,要办理下“出站手续”呢。
二、啥时候能解除取保候审呢?1. 案件有了结果的时候。
比如说,经过调查、审理啥的,发现这个人根本就没犯罪,那当然要解除取保候审啦,人家本来就是清白的呀。
这就像你被人冤枉拿了同桌的橡皮,最后查清楚不是你拿的,那之前那些限制你的小措施就得取消啦。
2. 取保候审期限到了。
这取保候审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租房子一样,时间一到,该干啥就干啥。
如果期限到了,案件还没处理完,但是也没有继续取保候审的必要了,那就解除呗。
三、解除取保候审的流程。
1. 决定机关的动作。
- 一般来说,做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像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法院这些,他们要是觉得可以解除了,就会出具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书。
这就像是官方给你发了个通知,说“你这个取保候审可以解除啦”。
- 这个决定书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的哦,他们得经过认真审查案件情况,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解除条件。
就像老师给你打分,得认真看你的试卷有没有做对一样。
2. 执行机关的任务。
- 执行机关收到这个决定书后,就开始行动啦。
如果是在公安机关执行的取保候审,那公安机关就会去通知被取保候审的人,还有他的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的银行(如果交了保证金的话)。
这通知就像是快递员给你送包裹一样,得准确送到。
- 要是交了保证金的情况呢,银行就会根据公安机关的通知,把保证金退还给被取保候审的人。
这就像是把押在那儿的东西还给他一样,毕竟人家现在不需要再被“看管”在这个取保候审的状态下了。
3. 被取保候审人的事儿。
- 被取保候审的人呢,接到通知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当然前提是他本来就是清白的或者案件已经有了合适的处理结果)。
他要去执行机关那里办一些手续,比如签字确认啥的,表示自己知道这个取保候审解除了。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87de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d.png)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
候审的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按照一定
的流程履行相关手续,本文将详细介绍取保候审后的流程。
首先,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
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限制居住地,不得变更住所等。
同时,还需要遵守法院或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接受监督人员的检
查和监督。
其次,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积极配合案件的
调查工作,如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出庭应诉等。
在此期间,犯罪
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犯罪,不得干扰案件
的调查和审理。
另外,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按时履行相关的
诉讼程序,如应到案件的开庭审理、听取判决等。
在此期间,犯罪
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保持联系畅通,及时接受法院或公安机关的通
知和传唤。
最后,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擅自外出,不得参加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接触受害人或证
人等。
同时,还需要遵守法院或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如不得变更
居住地、不得与他人串供等。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是一个严格的法律程序,犯罪嫌
疑人或被告人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案件的调查和审理,不得违法犯罪,不得干扰司法公正。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案件的顺
利进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
![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https://img.taocdn.com/s3/m/d02d473080eb6294dc886c27.png)
The greedy words corrupt the gentleman, and the cold arrow shoots the hero to death.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导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因为有关案件的情况是不同的,在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是需要时间的,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的,到期之后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一、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多久送检,因为有关案件的情况是不同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五十八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公安机关一般应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决定是否批准逮捕;二、逮捕后是怎样的流程?逮捕后应当在2个月内侦查终结,提起审查起诉;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可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批准再延长2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院批准再延长2个月;对于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算;对于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4e42a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e.png)
第1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强制措施,它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出发,对其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进行探讨。
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期间,根据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有无悔罪表现、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等因素,决定对其采取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1.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影响(1)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取保候审制度能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因被羁押而失去自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取保候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羁押率,提高司法效率。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继续参与诉讼活动,有助于案件的快速审理。
2. 对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影响(1)有利于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积极配合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有助于案件的侦破和审理。
(2)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利用取保候审的机会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给侦查、起诉、审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1)维护社会稳定取保候审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羁押而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2)可能对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权益造成损害。
三、取保候审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1. 取保候审条件不明确取保候审的条件不明确,可能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适用取保候审时出现偏差,影响取保候审的公正性。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怎么走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怎么走](https://img.taocdn.com/s3/m/44b4d0c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9.png)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怎么⾛嫌疑⼈被取保候审后,执⾏机关向看守所发出释放通知书,释放被取保候审⼈;侦查机关继续侦查案件;侦查结束后,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检察院审查,不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取保候审。
关于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怎么⾛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取保候审后的流程怎么⾛1、取保候审后的流程如下:(1)、被取保候审⼈员被羁押的,执⾏机关向看守所发出释放通知书,释放被取保候审⼈;(2)、办案机关继续对案件进⾏侦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3)、被取保候审⼈员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果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保证⼈保证的,对保证⼈进⾏处罚;(4)、侦查后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解除取保候审措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条、第七⼗三条、第七⼗九条⼆、取保候审到期之后该怎么办1、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五⽇前书⾯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通知执⾏机关。
2、执⾏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即执⾏,并将执⾏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3、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六⼗九条的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刑罚的同时,县级以上执⾏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决定书》,通知银⾏如数退还保证⾦,并书⾯通知决定机关。
4、执⾏机关应当及时向被取保候审⼈宣布退还保证⾦的决定,并书⾯通知其到银⾏领取退还的保证⾦。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嫌疑⼈被取保候审后,执⾏机关向看守所发出释放通知书,释放被取保候审⼈;侦查机关继续侦查案件;侦查结束后,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检察院审查,不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取保候审。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https://img.taocdn.com/s3/m/fff710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1.png)
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
一、取保候审后会留下案底吗(以下内容由海淀区律师为您整理)
1、取保候审期间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取保候审后如果检察院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是不会留案底的。
但取保候审之后如果判刑的是会留下案底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
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七十八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
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较轻,没有必要逮捕,对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为厉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较重,如果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可以采用取保候审。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
取保后转行政处罚流程
![取保后转行政处罚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f551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d.png)
取保后转行政处罚流程取保候审是一种临时的强制措施,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适用的,而且是在侦查终结前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便于侦查和审判工作的进行。
取保候审与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有所不同,拘留是指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而逮捕则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依法捕捉、逮捕的一种行为。
而取保候审则是一种比拘留、逮捕更为温和的措施,它尊重了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他们的人身自由,也便于侦查和审判工作的进行。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有一些程序的相关规定还是需要遵守的。
首先,取保候审的决定是由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前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其次,取保候审是在侦查终结前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情况下是对于那些犯罪嫌疑人有强制措施必要而能够采取取保候审的。
最后,取保候审的决定必须是依法作出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擅自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或者变更措施。
那么,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再次违法、犯罪,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再次违法、犯罪,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可以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
而在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之前,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再次违法、犯罪,或者情节特别严重,才能够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
在采取逮捕的强制措施后,相关审判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进行必要的审查、告知和传唤等程序。
此外,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也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再次违法、犯罪。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再次违法、犯罪的话,将会对他们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应当诚实守法,不得再次违法、犯罪。
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那么可能会对他们的取保候审造成一些影响。
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
![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https://img.taocdn.com/s3/m/a21ed0adcf84b9d528ea7ae9.png)
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一、取保候审一般怎么判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不过取保候审后的审判阶段可能会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的刑罚。
需要由法院根据刑事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其自身的社会危险性大小、案件具体情形以及其他法定情节等进行综合裁量。
二、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1、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
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三、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在哪执行-
![取保候审在哪执行-](https://img.taocdn.com/s3/m/1c4809d80975f46526d3e117.png)
取保候审在哪执行?
公安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可以以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的方式办理,办理取保候审后在哪里执行呢?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1)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①公安机关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核实保证金已经交纳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后,将有关法律文书、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和银行出具的收款凭证,送交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同级公安机关。
取保候审以后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以后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49b8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e.png)
第1篇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提高司法效率。
然而,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结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有所了解。
二、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1. 义务与责任(1)遵守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遵守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有妨碍诉讼、逃避侦查、逃避审判等行为。
(2)按时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按时到案,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或者指定的居所。
(3)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威胁、利诱、胁迫证人,不得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毁灭、伪造证据,影响案件审理。
2. 法律后果(1)撤销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上述义务,司法机关可以依法撤销取保候审,将其逮捕或监视居住。
(2)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追究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
(4)损害赔偿: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造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损失,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起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案例: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
经审查,公安机关认为张某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间,张某违反了相关规定,擅自离开居住地,被公安机关查获。
公安机关依法撤销了对张某的取保候审,并将其逮捕。
分析:本案中,张某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相关规定,擅自离开居住地,导致公安机关撤销取保候审,将其逮捕。
这充分说明了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四、结论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ac6e0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8.png)
第1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取保候审的定义、适用条件、期满后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即在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下,允许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满后,相关法律后果如何,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取保候审的定义及适用条件1. 定义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即在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前提下,允许其取保候审。
2. 适用条件(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下刑罚;(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取保候审:①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②有亲属或者朋友担保的;③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④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三、取保候审期满的法律后果1. 期满后继续侦查(1)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期满前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继续取保候审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建议后七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同意继续取保候审。
(2)人民检察院同意继续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同意决定书后七日内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执行取保候审。
2. 期满后移送起诉(1)期限届满,案件已经办结,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期满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书后,应当依法进行审查。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受理案件。
3. 期满后不起诉(1)期限届满,案件已经办结,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期满前作出不起诉决定。
(2)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刑事拘留后不批捕取保候审该怎么办?
![刑事拘留后不批捕取保候审该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6722fbf24431b90d6d85c719.png)
A person needs to know his position, just like a person knows his face. This is the most sober consciousnes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刑事拘留后不批捕取保候审该怎么办?不需要刑事拘捕是,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刑事拘留后不批捕取保候审该怎么办?不需要,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五十二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被拘留人进行逮捕的,向人民检察院提请,人民检察院如果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该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取保候审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5c27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8.png)
第1篇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取保候审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取保候审并非没有法律后果,本文将围绕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展开论述。
二、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概述取保候审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的相关义务;2.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3.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4. 取保候审期间对案件审理的影响。
三、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的相关义务1. 报到义务:被取保候审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到,接受监管。
2. 履行保证义务: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保证人的承诺,不得实施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3. 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未经执行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人不得离开居住地。
4. 不得从事特定活动: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执行机关可要求被取保候审人不得从事特定活动。
5. 不得接触证人、被害人:为防止干扰证人、被害人作证,被取保候审人不得与证人、被害人接触。
6. 不得干扰诉讼活动:被取保候审人不得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1. 依法参加诉讼:被取保候审人有权依法参加诉讼,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
2. 要求解除取保候审: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被取保候审人有权要求解除取保候审。
3. 提出申诉、控告:被取保候审人有权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控告。
4. 获得法律援助:被取保候审人有权获得法律援助。
五、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1. 违反取保候审义务的法律责任: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义务,如擅自离开居住地、干扰证人、被害人等,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被取保候审人犯罪的法律责任: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再次犯罪,将依法从重处罚。
3. 被取保候审人逃跑的法律责任:被取保候审人逃跑,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办,还会坐牢吗-
![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办,还会坐牢吗-](https://img.taocdn.com/s3/m/9ed13aa6daef5ef7ba0d3c52.png)
取保候审期满后怎么办,还会坐牢吗?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没关系。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而实践中要是取保候审到期的话,又该怎么办呢?这对被取保候审人来讲是比较重要的。
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
▲一、取保候审到期后怎么办?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执行机关应当及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后还会坐牢吗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
关键要看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
1、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这与判不判刑没关系。
2、如果法院审理查明未犯罪,当然不会判刑。
3、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会被判缓刑。
因此,判刑是看你的案情。
如果最终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至于量刑如何也是要案情的,不过一般能取保也说明案情不是很严重,量刑在三年以下还有可能判缓刑的。
具体是不是会坐牢就要看你犯的是什么罪了,建议咨询专业的刑辩律师。
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要么解除取保候审,要么变更强制措施,此时往往也会退还取保候审的保证金。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3篇)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7fbb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1.png)
第1篇一、引言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在我国,取保候审是一种常见的强制措施,许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取保候审期间仍然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不容忽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二、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1. 法律地位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法律地位,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 诉讼权利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如:(1)申请解除取保候审;(2)申请变更强制措施;(3)提出上诉;(4)申请取保候审期间的工资、奖金等损失赔偿。
3. 法律责任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违反相关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具体法律责任如下:(1)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拘留、罚款或者强制遣返;(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及时报告的,可以处以警告或者罚款;(3)在传讯的时候未及时到案的,可以处以拘留、罚款或者强制遣返;(4)干扰证人作证的,可以处以拘留、罚款或者强制遣返;(5)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4. 经济赔偿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被取保候审而遭受损失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因取保候审侵犯公民人身自由,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取保候审后宣判的流程
![取保候审后宣判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3ee37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3.png)
取保候审后宣判的流程一、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
1. 在取保候审期间呢,案件可没有闲着哦。
公安机关在侦查结束后,就会把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啦。
这时候,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就开始忙乎起来了,他们要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查呢。
就像是一个超级严格的质检员,要看看这个案子的证据是不是足够扎实,是不是符合起诉的标准。
2. 检察官可能会找犯罪嫌疑人谈话哦。
这可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就是了解一下情况嘛。
犯罪嫌疑人这时候就得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可不能藏着掖着。
要是检察官觉得证据还缺一点啥,还可能会把案子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呢。
这就像是在做一件手工品,发现有点瑕疵,得让返工一下。
二、法院受理案件。
2. 法院会通知被告人、辩护人、公诉人等相关人员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被告人可一定要记住这个时间啊,要是迟到了,那可就不太好了呢。
这就像去参加一场超级重要的约会,可不能失约呀。
三、开庭审理。
1. 开庭的时候呢,那场面还是挺严肃的。
法官坐在中间,就像一个班级里最有权威的班主任。
公诉人会先陈述公诉意见,把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证据等都一一列出来。
这时候,公诉人说得可详细了,就像在讲故事一样,不过这个故事可都是有根有据的。
2. 然后被告人和辩护人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啦。
被告人可以为自己辩解,辩护人呢,就像是被告人的超级英雄,要根据法律和证据为被告人争取权益。
大家在法庭上你来我往,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不过这个辩论赛的结果可是关系到被告人的命运呢。
3. 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也不是干坐着听哦,他会随时提问,想把事情的真相弄得更清楚。
这个时候,不管是谁,都得如实回答法官的问题,可不能耍小聪明哦。
四、宣判。
1. 庭审结束之后呢,法官就会根据庭审的情况,还有证据、法律规定等来做出判决啦。
这个判决结果可能是有罪,也可能是无罪,或者是其他的处罚结果。
法官宣判的时候,那可是整个法庭最安静的时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着呢。
2. 要是被告人被判有罪,那他可能就要面临相应的刑罚啦,比如坐牢、罚款之类的。
取保候审后案子的流程
![取保候审后案子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33751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5.png)
取保候审后案子的流程你们知道吗?就像小明的爸爸,他不小心卷入了一个有点复杂的事情里。
警察叔叔经过调查呢,觉得可以让他先取保候审。
这就好比是先给他一个机会,在一定的规则下,不用一直待在看守所里,能先回家。
那取保候审之后呢?警察叔叔可没有把这个事儿就扔到一边不管了。
他们会继续去调查这个案子,就像我们找东西的时候,要把每个角落都翻一翻。
他们会去问更多的人,找更多的证据。
比如说,他们会去找那些可能看到事情发生过程的邻居呀,或者找到相关的文件之类的东西。
然后呢,案子会到检察院叔叔阿姨那里。
检察院的叔叔阿姨就像是检查作业的老师一样,他们会特别认真地看警察叔叔找的那些证据。
如果他们觉得证据还不够多,或者有些地方不太对,就可能会把案子再退回给警察叔叔,让他们再去调查清楚。
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做错了,老师让我们重新做一样。
要是检察院的叔叔阿姨觉得证据都没问题了,他们就会决定这个案子要不要起诉。
起诉呢,就像是把这个事情正式地拿到法庭上去说清楚。
如果他们觉得不用起诉,那这个事情可能就这么结束了,小明的爸爸就可以松一口气啦。
可要是起诉了呢,那就到了法院。
法院就像一个很公正的裁判场所。
法官叔叔阿姨会坐在那里,听两边的人说话。
一边是像检察官这样代表大家来说这个事情是不对的人,另一边呢,就是小明爸爸请的律师。
律师就像是一个很厉害的帮手,他会努力地为小明爸爸说话,告诉法官叔叔阿姨事情的真相可能是怎么样的。
在法庭上,大家都会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比如说,那些被找来的证人,就会像我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样,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给法官叔叔阿姨听。
然后法官叔叔阿姨就会根据这些情况,做出一个公平的决定。
这个决定可能是小明爸爸没有做错事,那他就可以完全自由啦。
也可能是他需要受到一些惩罚,那就要按照规定来做。
这就是取保候审后案子大概的流程啦。
就像一场很复杂的游戏,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在努力,大家都是为了让真相大白,让公平得到体现呢。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地派出所会怎么做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地派出所会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c21e4ac2d15abe23482f4dbd.png)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地派出所会怎么做在我国的法律上对于犯罪嫌疑人被捕之后就会执行拘留,但是在法律上对于满足条件的嫌疑人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不过取保候审的期限法律上是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时间到了之后会怎么做呢?下面河南律师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当地派出所会怎么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
第二十条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第二十一条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
执行机关应当及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相关知识:取保候审期限的计算(1)取保候审的期限重新计算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22条规定: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56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7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对被告人重新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保候审后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在法律期限到期时,执行的相关部门应在满十五天前以书面的形式去通知决定的有关部门,执行部门收到命令后立即执行相关的条文规定,并将具体的情况及时汇报。
执行的相关部门要及时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将保证金无一缺漏的归还同时汇报上级。
取保候审是一种有限期的强制措施,并且并不是刑事处罚,而在期满后需要根据案情做出罪行的判决以及相关的刑事责任的处决。
对与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依法取保候审措施的,法律有规定其取保候审的时间限制,基本情况是不会超过一年,但在这一年期满后要怎么处理呢,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是否需要坐牢呢。
1、取保候审在法律期限到期时,执行的相关部门应在满十五天前以书面的形式去通知决定的有关部门,让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更改措施,然后在期满前通知相应的执行的部门执行决定。
2、执行部门收到命令后立即执行相关的条文规定,并将具体的情况及时汇报。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在解除这一强制措施的时候,执行的相关部门要及时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并将保证金无一缺漏的归还同时汇报上级。
3、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与量刑无关。
如果法院在审查案件发现嫌疑人或被告人并未实施犯罪,当然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的措施。
基本情况下,如果达到需要量刑的程度,基于情况一般为缓刑。
而判刑的依据是犯罪嫌疑人所处的案情,如果基于犯罪事实,那么即使取保候审期满后仍需要判刑并有刑事处罚。
量刑在三年以下还有可能判缓刑的。
在取保候审期满,同时,如果被取保人遵守相关的法规,是可以全额退还保证金,并且犯罪嫌疑人是否判刑还要基于是否有犯罪事实的基础。
所以总的来说,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还不涉及到刑事处罚的范畴,当被保人的案情被查明为犯罪事实,才会基于这一事实,在期满之后进行量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