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冲孔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冲孔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冲孔模具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具,用于在金属板材上进行冲孔、压印、剪断等加工工艺。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孔模具的结构基础知识。
一、冲孔模具的构成冲孔模具主要由模具座、模具板、模具柱、导柱、导套、顶针、下模和冲头等部件组成。
1.模具座:模具座是冲孔模具的基座,用来固定模具板和模具柱等部件。
模具座通常由铸铁或机械零件钢制成。
2.模具板:模具板是支撑模具柱和冲头的部件,它上面安装了冲头。
3.模具柱:模具柱是模具的支撑柱,用来固定模具板。
4.导柱:导柱用于定位和引导模具板的上下运动,保证冲头和冲孔板之间的顶针位置准确。
5.导套:导套是用来定位和导向模具板上的顶针和导柱,使它们能够顺利的上下运动。
6.顶针:顶针是用来固定和夹持冲孔板,使其不发生移动。
7.下模:下模是冲孔模具的底板,用来承受工件冲击力和冲压力。
8.冲头:冲头是冲孔模具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来制造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孔。
二、冲孔模具的工作原理冲孔模具的工作原理包括上冲程和下冲程两个阶段。
1.上冲程:上冲程是冲孔模具的工作的第一步,此时冲头向下压下,冲击工件。
这个过程中,冲头带动冲孔板和工件一起下移,直到冲头达到所需深度,形成孔洞。
2.下冲程:下冲程是冲孔模具的工作的第二步,此时冲头迅速上升,模具板和冲孔板也跟随上升。
这个过程中,顶针通过对冲孔板的夹持作用,使冲孔板保持在原位,不发生移动。
三、冲孔模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冲孔模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工件材料和厚度:不同的材料和厚度需要使用不同的冲孔模具,因为不同的材料和厚度需要不同的冲头形状和尺寸。
2.冲孔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形状和尺寸的冲头和模具。
3.生产批量:根据生产批量选择合适的冲孔模具,有些模具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有些模具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4.冲孔模具的质量和精度要求:一些要求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工件,需要选择质量好、精度高的冲孔模具。
总之,冲孔模具是冲压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冲压加工的基础知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引言模具结构是模具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模具的性能和制造成本。
因此,掌握模具结构的基本知识对于模具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模具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要点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模具结构。
模具结构的基本概念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指用于制造零部件或产品的装置,它通过在模具腔内放置材料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热力,使材料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固定模具零部件,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位置和姿态。
同时,模具结构还承受了加工力、冲击力等载荷,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3. 模具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模具结构主要由模具座、模具板、模具腔等部分组成。
•模具座:负责支撑整个模具的重量,以及与注塑机或冲压机等设备连接。
•模具板:连接模具座和模具腔,起到承载模具零部件的作用。
•模具腔:通过模具腔来确定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1. 注塑模具结构注塑模具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其结构分为单腔模、多腔模和自动脱模模具等。
•单腔模:只能同时制造一个零部件。
•多腔模:可以同时制造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零部件。
•自动脱模模具:具有自动脱模功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2. 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主要用于金属板材的加工,其结构分为单工位模和多工位模等。
•单工位模:只能完成一个工序的模具。
•多工位模:可以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提高生产效率。
塑料模具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如注塑机的模具,其结构分为单色模、多色模和热流道模等。
•单色模:适用于单色产品的生产。
•多色模:适用于多种颜色或花纹的产品。
•热流道模:采用热流道技术,解决塑料制品的热流平衡问题。
模具结构的设计要点1. 结构合理性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简洁、稳定,并且易于制造和维修。
合理的结构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效率。
2. 零部件的选择和组合模具结构的零部件应选择材质合适、精度高且耐磨损的材料,同时要注意零部件的组合方式,确保整个结构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模具知识点总结大全
模具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模具概述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用来制造各种工业产品的零件和部件的专用工具,它包括冲模、压模、注塑模、挤压模、泡沫模等各种类型。
2. 模具的分类: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等多种类型。
3. 模具的重要性:模具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产能。
二、模具的结构与原理1. 模具的结构:模具通常由模具座、上模、下模、导柱、导套、顶杆、顶模、底模、顶针、顶杆、导套等部件组成。
2. 模具的工作原理:模具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上下模板的闭合和分离,实现对工件的成形、加工、修整等功能。
三、模具的制造技术1.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关键环节,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尺寸、形状、壁厚、材料、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因素。
2.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数控加工、热处理、装配调试等多个环节。
3. 模具加工设备:模具加工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电火花、磨床、铣镗床、线切割等多种设备。
四、模具的运用与维护1. 模具生产管理:模具生产管理包括模具投入使用、模具维护保养、模具修磨、模具更换、模具存储等多个方面。
2. 模具的维护保养:模具的维护保养包括模具润滑、模具清洁、模具修复、模具存放等环节。
3. 模具故障与排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及时排除,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1. 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进步,模具加工技术不断提升,数控加工、快速制造等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 模具材料的发展:新型的合金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将逐渐应用到模具制造中,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精度。
3. 智能化制造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将会在模具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检测等方面。
4. 环保可持续发展:环保材料、绿色制造、循环利用等理念将逐渐渗透到模具制造过程中,促进模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冲压模具组装基本知识
冲压模具组装基本知识一、模具结构认知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冲压工艺的模具,其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工作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凸凹模等,是模具的核心部分,用于形成冲压件的外形。
2.定位零件:包括定位销、挡料销、导正销等,用于确定被冲压材料的位置和方向。
3.压料装置:包括压料板、弹簧、压力板等,用于将被冲压材料压紧在工作零件上。
4.导向零件:包括导柱、导套等,用于保证模具在冲压过程中上下模的相对位置。
5.卸料零件:包括卸料板、弹簧、限位块等,用于将冲压件从工作零件上卸下。
6.支撑零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垫板等,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各部分。
二、模具材质选择冲压模具的材质选择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冲压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冲压模具的材质应根据被冲压材料的性质、冲压工艺的要求和模具的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模具材质包括优质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硬质合金等。
三、模具装配流程冲压模具的装配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模具:检查模具各部分是否齐全、完好,如有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整和更换。
2.安装定位零件:将定位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被冲压材料能够准确定位。
3.安装工作零件:将工作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能够形成正确的冲压件外形。
4.安装压料装置:将压料装置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被冲压材料能够被压紧。
5.安装导向零件:将导向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模具在冲压过程中上下模的相对位置准确。
6.安装卸料零件:将卸料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冲压件能够被顺利卸下。
7.安装支撑零件:将支撑零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模具上,确保模具能够被稳定支撑。
8.调试模具:对装配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检查各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有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
四、模具调试模具调试是确保模具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各部分是否工作正常,如发现异常,进行修复或更换。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1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11. 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所必需的重要装备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塑料制品等行业。
模具的结构是保证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组成部分、常用材料、结构类型等内容。
2. 模具的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模具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上模上模是模具的上半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顶部或外形。
上模通常包括顶板、上模座、导柱等组件。
2.2 下模下模是模具的下半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底部或内形。
下模通常包括下模座、下模板、导柱等组件。
2.3 滑块模滑块模也称为副模或侧模,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或突起部分。
滑块模通常包括滑块、导柱套和定位销等组件。
2.4 斜顶模斜顶模用于成型带有斜侧面的产品。
斜顶模通常包括斜顶、导柱套、斜顶片等组件。
2.5 拉伸模拉伸模用于成型带有拉伸形状的产品。
拉伸模通常包括拉伸块、导柱、拉伸销等组件。
模具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品质量。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3.1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机械性能,适用于制作小型模具和大批量生产的模具。
3.2 铜合金铜合金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尤其适用于高速冲压模具和大体积模具。
3.3 铁合金铁合金包括低碳钢、合金钢、工具钢等。
它们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高精度模具和耐用性要求较高的模具。
塑料模具材料包括PVC、PE、PP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作塑料制品模具。
4. 模具结构类型模具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因素。
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包括:4.1 单模结构单模结构是最简单的模具结构,适用于产品形状简单、工艺要求低的情况。
4.2 组合模结构组合模结构由多个模块组合而成,适用于产品形状复杂、工艺要求高的情况。
4.3 多腔模结构多腔模结构是指在一个模具中设置多个腔室,可以同时成型多个产品。
多腔模结构适用于批量生产相同产品的情况。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用于生产各种零部件、产品的工具,包括压铸模、注塑模、冲压模等。
根据使用方式和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将模具分为以下几类:1. 压铸模:用于压铸金属制品,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底盘等。
2. 注塑模:用于注塑塑料制品,如电视机壳体、电子设备外壳等。
3. 冲压模:用于冲压金属制品,如汽车车身件、家电外壳等。
4. 焊接夹具:用于焊接零部件或组装产品时固定位置和保持稳定。
二、模具结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模具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 模架:支撑整个模具的主要骨架,通常由上下两个半壳体组成,上半壳体称为上模板,下半壳体称为下模板。
2. 模腔:用于成形产品的空间,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形成。
根据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需求,可以设计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模腔。
3. 模仁:用于成形产品的核心部分,通常安装在上模板上,与模腔配合使用。
4. 引导柱和导套:引导柱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用于保持模具的位置和稳定性;导套则是安装在引导柱上,用于保持引导柱与半壳体之间的间隙,以便半壳体之间的移动。
5. 凸模和凹模:凸模是安装在下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表面;凹模则是安装在上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内部和底部。
6. 夹具和顶针:夹具是用于固定原材料或成品,保持其位置稳定;顶针则是用于将成品从模腔中顶出来。
三、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1. 平面式结构:适合制造平面形状、简单结构的产品。
由一个平面型下模板和一个平面型上模板组成。
2. 拉伸式结构:适合制造长条状、管状等拉伸型产品。
由一个拉伸型下模板和一个拉伸型上模板组成。
3. 斜侧式结构:适合制造斜侧形状、倾斜角度较大的产品。
由一个斜侧型下模板和一个斜侧型上模板组成。
4. 旋转式结构:适合制造圆柱形、球形等旋转型产品。
由一个圆柱型下模板和一个圆柱型上模板组成。
四、常见的模具材料1. 铝合金:轻质、导热性能好,适用于制造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产品。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引言模具结构是塑料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进行模具设计和加工时,必须了解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本文将介绍模具结构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常见的结构类型。
1. 模具结构的基本概念模具结构是指模具的构造和组成方式。
它由模具的上模、下模、模块、导柱、导套、机构等组成。
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对产品的制造质量、成型周期和模具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影响。
2. 模具结构的组成部分2.1 上模上模是模具的上部分,通常用于接触塑料材料。
它的结构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尺寸等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排气和灌注等工艺需求。
2.2 下模下模是模具的下部分,与上模相对应,用于支撑和定位上模。
下模的结构需要满足产品的外观和尺寸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脱模和定位需求。
2.3 模块模块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包含多个拆卸的模具零件,用于加工复杂形状的产品。
模块的结构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更换。
2.4 导柱和导套导柱和导套用于限制模具的相对运动,保证模具的定位精度。
导柱是固定在模具底板上的柱状零件,导套则是固定在模具顶板上的套筒状零件。
2.5 机构机构是模具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实现模具的开合、顶出、脱模等运动。
机构的结构复杂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进行设计。
3. 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3.1 简单模具结构简单模具结构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和导柱导套。
它适用于加工简单形状的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3.2 多模位模具结构多模位模具结构是指模具中包含多个模位,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产品。
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
3.3 滑动模具结构滑动模具结构允许模具的一部分在开模时滑动,以便实现复杂产品的成型。
滑动模具结构适用于复杂曲面和倒角等形状的产品加工。
3.4 双色模具结构双色模具结构允许在一次成型中加工两种不同颜色的产品,通常采用旋转结构或移模结构来实现。
压铸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压铸模具,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复杂其实很有趣的话题。
压铸模具其实就是用来生产金属零件的一种工具,它们的结构就像是机械界的“画板”,把金属液体像画颜料一样,一股脑儿地倒进去,等它冷却下来,就变成了我们需要的零件。
听起来简单吧?但背后的门道可多了。
1. 压铸模具的基本构造1.1 模具的主要部件首先,压铸模具的结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基本上离不开几个主要部件。
你想啊,模具里有一个“型腔”,就是我们说的零件的模样。
这一部分就像是你做蛋糕的模具,倒进去液体金属后,等它冷却下来,就能拿到你想要的形状。
除此之外,还有“型芯”,这东西可不是开玩笑的,它负责在模具中创造出复杂的内部形状,想想看,蛋糕里如果你想要个洞,必须得有个“芯”才能做出来。
接着,我们还得提到“合模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模具的心脏,负责把模具的两部分紧紧合在一起,防止金属液体从缝隙里漏出去。
不然一不小心,整个车间都成了“金属河”,那可就麻烦了!另外还有“冷却系统”,想象一下,金属液体在模具里翻滚得热火朝天,这时候得有冷却水道来帮忙降温,不然模具可是会变得“热火朝天”的哦。
1.2 模具的工作原理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压铸模具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金属加热到液态,然后用高压把它们注入模具型腔里。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万里长征走一回”?没错,压铸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冒险,液体金属要穿越各种管道,最终落到“家”里——型腔中。
一旦金属注入,冷却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帮忙把这股热量赶走。
冷却完成后,模具打开,零件就“呼之欲出”了!这时,像是经历了一场“历险”的金属,终于变成了我们所需的产品,真是个让人兴奋的时刻。
2. 压铸模具的应用领域2.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压铸模具的应用可谓是无处不在。
想想你的手机、汽车,甚至是厨房里的炊具,很多零件都是通过压铸模具制作出来的。
你见过那些闪亮亮的铝合金轮毂吗?没错,它们也是压铸的结果!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背后其实都藏着压铸模具的智慧。
注塑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分類:
類型 兩板模 三板模 熱膠道 兩板半
最常用
特點及使用場合
成品表面針點進膠,進膠點偏心或多型腔模具
無流道,可減少廢料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實現抽芯結構的先行
二、模具的基本結構:
1、模具結構(模座部分,成型零件,抽芯機構) 2、澆注系統 3、冷卻系統 4、頂出系統 5、排氣系統
(一)、二板模:
強制回位拉杆 強制回位導向塊
定位環 注口襯套 抓料梢
RETURN ROD RETURN GUIDE LOCATING RING SPRUE BUSHING RUNNER LOCK PIN
常用材質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適用場合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NKD-80 738:需氮化 SK-3,SKD-61:需熱處理 738:需氮化 738:需氮化
8407,SKD-61:需熱處理 SKD-61 NAK-80,CENA-1,420
738
8407,SKD-61:需熱處理
SKD-61
738 NAK-80,CENA-1,420 738 8407,SKD-61:需熱處理
SKD-61 FDAC,GS808:需氮化 SKD-61:需熱處理
表三 編碼
中文名稱 滑塊束塊
CORE INSERT
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教案
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教案教案主题: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模具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常用模具的基本结构;3.理解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4.学会模具的维护和保养。
教学重点:1.常用模具的基本结构;2.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
教学难点:1.模具的工作原理;2.模具的设计要求。
教学内容:一、导入(10分钟)1.引入模具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模具,模具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二、模具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1.介绍模具的定义和作用;2.分析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模具的应用领域;3.强调模具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作用。
三、常用模具的基本结构(30分钟)1.分类介绍常见的模具类型,如塑料模具、金属模具等;2.详细解析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模具的上模、下模、活动件、定位销等;3.结合实例讲解各种模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四、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30分钟)1.介绍模具的工作原理,包括模具的闭合、开启和加工过程;2.分析模具设计的要求,包括产品形状、尺寸精度、材料选择等;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五、模具的维护和保养(20分钟)1.介绍模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模具的清洁、润滑和防锈等;2.强调模具的日常维护对延长模具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3.结合实例讲解常见的模具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六、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拓展模具相关知识,如模具加工工艺、模具设计软件等;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研究一种特定类型的模具的结构和设计要求,并写一份报告。
教学资源:1.模具实物展示;2.模具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模具设计软件和模拟工具。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模具基础知识;2.学生参与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地观察和操作模具。
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制造工艺,它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和零部件的工具。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模具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常用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模具制造流程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模具结构以及其特点和应用。
1. 打孔模具结构打孔模具是制造薄板件或者管道上的孔洞的常见模具类型。
其结构一般由模座、模芯、导柱、导套等部件组成。
模座是固定模具的基础部件,模芯则是支撑和形成孔洞的组成部分。
导柱和导套的作用是使模具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准确的定位。
打孔模具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冲孔、塑料管道打孔等工业生产领域。
2. 压铸模具结构压铸模具用于铸造金属件,其结构则根据被铸件的形状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包括:模架、注塑系统、顶针、顶板等。
模架是压铸模具的总体支撑结构,注塑系统则是将熔融金属注入模腔的部分。
顶针的作用是在金属凝固后将铸件从模具中顶出,而顶板则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压铸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较高。
但由于其可以生产高精度、高复杂度的金属件,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 塑料注射模具结构塑料注射模具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
其结构包括模腔、模芯、流道系统、顶针等部分。
流道系统将熔化的塑料从机筒输送到模腔中,模腔和模芯则是形成塑料制品外观和内部结构的部分。
塑料注射模具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然而,由于可塑性较好的塑料材料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的制品,因此塑料注射模具在家电、日用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4. 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用于金属板件的冲压加工,常常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和家电外壳等产品。
冲压模具一般包括模架、模座、模块和冲裁等部分。
模架是冲压模具的主体支撑部分,模座用于固定模具的位置。
模块是冲压模具的最基本的加工单元,它由凸模和凹模组成。
冲裁是冲压模具中实现切割的部分。
冲压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较高。
但由于其加工速度快、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模具的基本知识
模具基础知识1. 模具的基本构成(1)前模(母模)(定模)﹑(2)后模(公模)(动模)﹑(3)嵌件(镶件)﹑(4)行位(滑块)(5)斜顶﹑(6)顶针﹑(7)浇口(入水口)2. 模具制品形状对制品的影响壁厚﹐几何形状﹐会影响成形收缩率﹐脱模斜度大小3. 入水口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入水口的尺寸大则收缩率小﹐尺寸小则收缩率大﹐料流方向平行则收缩率大﹐垂直方向则收缩小4. 模具壁厚过大﹑壁厚过小的影响壁厚过大﹕(1)增加成本(2)延长成形时间﹐生產效率降低(3)品质难管控﹐易出现气泡﹐缩孔﹐凹陷等壁厚过小﹕(1)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阻力大。
如形状较復杂的﹐成形会困难(2)强度较差如果塑件的壁厚不均匀﹐那么成形过程后会收缩不匀﹐不仅造成气泡﹑凹陷﹑变形还会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壁厚与壁薄的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度要綬和﹐厚度应沿著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5. 圆角(R位)设置圆角(R位)增加强度﹐使塑件不致变形或裂纹6. 加强筋(1)為了确保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又不使塑件壁厚﹐可在塑件适当的部位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改善成形中塑料流动的问题。
(2)加强筋的厚度不可超过塑件的50%﹐通常大约在20%左右(3)加强筋应比塑件的平面低7. 孔(1)孔的周边容易產生熔接痕﹐降低了塑件的强度﹐注意﹕孔与孔﹑孔与塑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的两倍以上(2)孔的边缘可用凸台加强孔的强度(3)盲孔的深度不可超过孔径直径的4倍(4)螺丝孔特别应注意孔的强度﹐孔径的尺寸大小。
如果孔径太大打入螺丝后会有打滑的现象如果孔径太小则会有打不入螺丝或打爆螺丝柱(5)孔柱太长(高)应注意模具排气不良(6)孔径的深度最好是不超过孔径的8倍(7)带有台阶的孔﹐型芯分别固定在定﹑动模两侧﹐很难保証同心度﹐而且在两个型芯的接合位易產生毛边﹐所以应将任一方的型芯(孔径)增大0.5MM以上﹐由另一端的导向成形8.模具的嵌件﹑行位﹑斜顶模具的嵌件﹐行位和斜顶通常都是镶在模具的动模上﹐如果嵌合的不严密就会有毛边。
模具基本知识
模具基本知识目录一、1 模具概述 (2)1.1 模具定义 (2)1.2 模具分类 (3)1.3 模具在工业中的作用 (5)二、2 模具材料 (6)2.1 模具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特点 (6)2.2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8)2.3 模具材料的使用与维护 (8)三、3 模具设计基础 (9)3.1 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0)3.2 模具设计的主要参数 (12)3.3 模具设计的常用方法 (13)四、4 模具制造工艺 (14)4.1 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 (16)4.2 模具制造的主要设备 (17)4.3 模具制造的质量控制 (18)五、5 模具检测与维修 (19)5.1 模具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21)5.2 模具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22)5.3 模具寿命的预测与延长 (23)六、6 模具应用实例分析 (24)6.1 注塑模设计实例分析 (26)6.2 冲压模设计实例分析 (27)6.3 铸造模设计实例分析 (28)七、7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9)一、1 模具概述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用于生产各种零件的专用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熔融的金属或塑料等材料压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定位系统、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等部分。
上模和下模分别用于成型产品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定位系统用于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准确对接,冷却系统用于降低模具温度,防止模具过热损坏,加热系统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
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手工制造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主要的模具制造方法有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1 模具定义模具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用于在特定条件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制造出所需的产品或零部件。
五金冲切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五金冲切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模具结构组成五金冲切模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模、下模、模座、固定板、垫板、顶针、螺丝等。
其中,上模和下模是实现冲切的主要部分,模座则是固定和支撑上、下模的部件,固定板和垫板则是调节模具的高度。
二、模具工作原理五金冲切模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机产生压力,将压力传递到上模,再由上模向下模传递压力,使得下模的刃口切入材料,完成冲切。
三、冲头与模具的安装与调整安装和调整冲头与模具是冲切工艺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将冲头固定在上模上,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位置和角度。
其次,调整下模的位置,使其与上模对齐,并保持平行。
最后,根据材料厚度调整压力机的压力和行程,以确保冲切质量和效率。
四、冲切力与冲切工艺参数冲切力是指冲切过程中压力机施加的压力,是影响冲切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冲切力可以保证冲切质量和效率,同时避免模具和工具的过度磨损。
此外,材料的厚度、硬度、拉延率等也会影响冲切力。
在选择工艺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五、材料特性与模具设计材料的特性对模具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高硬度、高强度材料需要采用特殊的模具结构和刃口材料,以保证冲切质量和效率。
此外,材料的厚度、硬度和拉延率等也会影响模具的设计。
因此,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六、模具的维护与保养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保养。
例如,定期检查模具的刃口是否磨损、螺丝是否松动等。
如果发现刃口磨损或螺丝松动等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或紧固。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模具进行清洗和涂油等保养工作。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五金冲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冲切面粗糙、毛刺、裂纹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模具刃口磨损、压力不足或材料表面质量差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新的刃口材料、增加压力或提高材料表面质量等。
八、安全操作规程在五金冲切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制品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并制造,以提供准确的模板,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模具的基础部分,它用于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导向系统包括导向销、导柱、导套等,其作用是维持模具的定位和平衡。
2.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是模具的主要部分,用于制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工作部位通常由模腔和模芯构成。
模腔是成型产品的外形,而模芯则是成型产品的内形。
模腔和模芯之间的空间被称为模腔芯间隙,它决定了产品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射出系统:射出系统用于将熔融材料注入模具的工作部位中。
射出系统通常包括喷嘴、喷嘴孔、射嘴道、料缸等。
通过合理设计射出系统,可以确保熔融材料均匀地注入模具,并尽量减少气泡和缺陷的产生。
4.射出机构:射出机构是将射出系统与模腔连接起来的部分。
射出机构包括推杆、滑块、动模板等,它们通过运动实现熔融材料的注入和冷却。
5.顶出系统:顶出系统用于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中顶出。
顶出系统包括顶出杆、顶出板、顶出销等。
通过合理设计顶出系统,可以确保产品的脱模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产品变形或损坏。
二、模具使用的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模具:在使用模具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同时,还应遵循模具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使用。
2.定期维护模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变形的影响。
因此,定期维护模具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包括清洁模具、修复模具、更换模具零件等,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3.善于保养模具:除了定期维护模具外,还应善于保养模具。
保养包括防锈、润滑、正确存储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注意模具的温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高温和低温的变化。
因此,在使用模具时,应注意模具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善于解决故障:在使用模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堵塞、变形、磨损等。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板、后固定板
原 则 型 简 化 型
▲三板模模架▼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旳基本构成
b)、三板模旳开模过程
三板模旳构造特 点,决定了其在开模 过程中需要控制开模 旳顺序和开模行程; 这就需要用到开模控 制器、止动螺栓、螺 栓拉杆等机构,如右 图(1):
热流道
细水口
点胶口 细水口转大水口
冷流道
大水口
直接大水口 侧水口 潜水口—— 牛角型水口 搭接型水口 扇形水口
潜侧壁水口 潜顶针水口 加筋潜水口
三、模具构造旳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3 、按照特殊构造分类
在模具具有某些特殊或者经典构造旳情 况下,我们能够将模具按照这些特点进行 分类命名;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旳特点 3、各类模具构造综述
c ) 、内滑块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旳特点 3、各类模具构造综述
d) 、斜顶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旳特点 3、各类模具构造综述
a)、热流道
热流道模具流动距离 短压力损失小,能够缩短 注塑周期,如采用点式进 胶不用剪水口。
要配合温控箱使用。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旳特点
b)、点胶口
点胶口旳特点是进胶点小, 但是压力损失会比较大。
料头能够自动脱落,开模 动作相对复杂。
四、各类模具构造旳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旳特点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
塑胶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引言塑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制造各种塑胶制品。
它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塑胶制品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塑胶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包括模具的组成部分、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以及模具的工作原理等。
二、塑胶模具的组成部分1. 模具座:模具座是模具的基础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模具的其他部分。
它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2. 上模板:上模板是模具的上部,用于承受注塑机的顶出力和模具的各种动作力。
它通常由优质的工具钢制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3. 下模板:下模板是模具的下部,用于承受注塑机的射出力和模具的各种定位力。
它的结构和材料与上模板类似。
4. 滑块:滑块是模具中的一个可移动部件,用于实现模具的顶出动作。
它通常由铜合金或钢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低摩擦系数。
5. 模腔:模腔是模具中的一个空腔,用于形成塑胶制品的外形。
它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所需的塑胶制品相匹配。
6. 模芯:模芯是模具中的另一个空腔,用于形成塑胶制品的内部结构。
它的形状和尺寸也应与所需的塑胶制品相匹配。
7. 导柱和导套:导柱和导套用于实现模具的定位和导向,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和运动的精度。
8. 射嘴:射嘴是连接注塑机和模具的部件,用于将熔化的塑胶注入模腔或模芯中。
9.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模具温度,以确保塑胶制品成型的质量。
它通常由冷却水道组成,通过冷却水的流动来吸收和带走热量。
三、常见的模具结构形式1. 单模:单模是最简单的模具结构形式,只有一个模腔和一个模芯。
它适用于制造单个塑胶制品。
2. 多腔模:多腔模具具有多个模腔和模芯,可以同时制造多个塑胶制品。
它的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复杂。
3. 套模:套模由一对上下模组成,上模具有模腔,下模具有模芯。
它适用于制造中空或多层塑胶制品。
4. 滑动模:滑动模具的模腔和模芯都可以在模具中滑动,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塑胶制品的成型。
5. 侧拉模:侧拉模具的模腔和模芯可以在模具中侧向移动,以实现带有侧壁的塑胶制品的成型。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1
第四節模具結構基礎知識4.1沖孔模結構基礎知識沖孔模的工作過程根據沖床的運動時間順序分為以下幾個局部: 1.沖床滑塊帶動上模從開模狀態時的最高點開始向下運動,此時上下模未有接觸.2.當上打板接觸到下模的沖件時,上打板停止運動,沖床滑塊繼續向下運動,上模脫料彈簧開始壓縮,上打板受彈簧壓力,壓緊沖壓件.經過一定的行程,裝在上夾板上的沖子接觸到沖件.3.沖床滑塊繼續向下運動,在接近下死點(閉模狀態)時,沖子完全進入下模孔內,完成沖孔.4.沖孔廢料從下模板到下墊板到下模座漏料孔落下.5.在沖床經過下死點后,沖床滑塊帶動上模開始上升,此時,由於壓力緩解,在上模脫料彈簧力的作用下,上打板把沖件從沖子上頂出,完成脫料.下模板的頂料銷上頂,使沖件回位.6.沖床滑塊帶動上模繼續上行,回到開模狀態時的最高點,完成一次沖壓過程.三.沖孔模各模板﹑零件的名稱﹑材質﹑硬度与功能1.名稱:上托板Top Plate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將模具的上模局部通過夾模器連接固定在沖壓設備的滑塊上,可使模具的上模隨沖壓設備上下運動.2.名稱:上墊腳Parallels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位於上托板與上模座之間,起墊高作用,根據需要調整其高度,可使模具適用於不同的沖壓設備,並可保証夾模器有足夠的安放空間.上墊腳排布的位置會影響到整個的受力狀況,從而影響到模具的工作質量与產品的質量.3.名稱:上模座Punch Plates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是上模局部与外導柱或外導套的固定板.沒有上托板時,還具有上托板的功能.4.名稱:上墊板材質: SS41(或YK30,SKD11)熱處理硬度: NONE(或HRC52)功能:承受夾板上沖子的作用力,保証彈簧有足夠的壓縮行程.5.名稱:上夾板Punch Pad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對沖子與內導柱起夾持與定位作用.6.名稱:上打背板Stripper Backup材質: SS41(YK30,SKD11)熱處理硬度: NONE(或HRC52)功能:支承打板上的入子.7.名稱:上打板Stripper材質: SKD11熱處理硬度: HRC52功能:在合模時起壓料作用,在開模時起卸料作用,需要硬度与耐磨特性,是工作模板,是沖子的導向板.8.名稱:下模板Die材質: SKD11熱處理硬度: HRC58功能:凹模刃口,需要硬度与耐磨特性,是工作模板.9.名稱:下墊板Die Backup材質: SS41(或YK30,SKD11)熱處理硬度: NONE(或HRC52)功能:承力部件,保証下模板沖裁刃口強度与對下模板入子的固定與承力.10.名稱:下模座Die Set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是下模局部与外導套或外導柱的固定模板.11.名稱:下墊腳Parallels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位於下托板與下模座之間,起墊高与方便排廢料作用,根據需要調整其高度,可使模具適用於不同的沖壓設備,下墊腳排布的位置會影響到整個模具的受力狀況, 從而影響各模板的工作質量与產品的質量.12.名稱:下托板Bottom Plates材質: SS41熱處理硬度: NONE功能:將模具的下局部通過夾模器連接固定在沖壓設備的床台上.13.沖頭:沖切材料的凸模稱為沖頭(punch)﹑凹模稱為模板(die).沖頭与模板需要硬度与耐磨特性,一般選用SKD11,熱處理HRC58.四.沖孔模各模板﹑零件之間固定與連接方式1.上模局部:b, 上模座,上墊板,上夾板,上打背板,上打板的鎖固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热流道
细水口
点胶口 细水口转大水口
冷流道
大水口
直接大水口 侧水口 潜水口—— 牛角型水口 搭接型水口 扇形水口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潜侧壁水口 潜顶针水口 加筋潜水口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3 、按照特殊结构分类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一般情况下,模具按照模架类型可分 为两板模和三板模;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两板模使用时一次 打开成前后两部分,三板模则分两次打开, 成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一般情况下,模具按照流道类型可分为 热流道模具和冷流道模具;
我们现在的模具,类型涵盖面还是比较 广的,不仅冷热流道都有,而且大小流道 类型齐全,还有很多哈夫、斜顶带顶针等 特殊结构模具;
基本上除了气辅成型模具和双色及多色 注塑模具,其他类型模具还是比较多的;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3、各类模具结构综述
板、后固定板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
三 标
板准 型
模
模
架简
化
▼
型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的基本构成
b)、三板模的开模过程
三板模的结构特 点,决定了其在开模 过程中需要控制开模 的顺序和开模行程; 这就需要用到开模控 制器、止动螺栓、螺 栓拉杆等机构,如右 图(1):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a)、热流道
g) 、潜侧壁水口
、点胶口
h) 、潜顶针水口
c ) 、细水口转大水口 i) 、加筋潜水口
d) 、直接大水口
j) 、搭接型水口
e) 、侧水口
k) 、牛角型水口
f) 、扇形水口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模具基本知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一、常用塑胶模具钢材
1、瑞典718H 2、德国738H 3、瑞典S136/S136H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1、瑞典718H
• 瑞典718H用于高抛光及高要求的内模件,适 合PA\POM\PE\PP\ABS料,属于通用型模具 钢,不耐腐蚀.出厂硬度为HRC38-40°,较难加 工.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a)、热流道
热流道模具流动距离 短压力损失小,可以缩短 注塑周期,如采用点式进 胶不用剪水口。
要配合温控箱使用。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b)、点胶口
点胶口的特点是进胶点小, 但是压力损失会比较大。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a)、三板模具的基本构成 b)、三板模的开模过程 c) 、三板模的应用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的基本构成 a)、三板模具的基本构成 ※前固定板、水口板、A板、[推板]
※B板、[托板]、方铁、面针板、底针
第一步:水口板打开并拉断胶口,如图(2);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第二步:水口板运动顶出拉断的料头,如图(3);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第三步:分型面打开并顶出产品,如图(4);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的基本构成 c) 、三板模的应用 §、受进胶口的限制必须作三板模的; §、需要做前模滑块的; §、需要减少粘模的;
料头可以自动脱落,开模 动作相对复杂。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c ) 、细水口转大水口
在有多个大水口且不能直接共用 同一个流道的情况下,就需要用细水 口型的模架来连接它们,这种方式就 成为细水口转大水口。
其胶口可以是各类型大水口。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四、各类模具结构的基本特点
1、三板模具及其使用 2、不同胶口类型的特点
d) 、直接大水口
这类胶口就是主流道直 接放在产品表面,进胶顺畅, 压力损失小,但是流动距离 不一致,流动不平衡,易变 形。且料头剪掉后有较大疤 痕。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二、模具结构的基本组成
1、浇注系统 2 、成型零件 3 、脱模顶出系统 4 、导向定位系统 5、模温控制系统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3 、按照特殊结构分类 4 、按照模具的生产工艺分类 5、我们现有模具分类属性的划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在模具具有某些特殊或者典型结构的情 况下,我们可以将模具按照这些特点进行 分类命名;
比如:哈夫模,强脱模,二次顶出模具, 以及我们常说的斜顶带顶针和延时滑块等 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分类并命名的;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3 、按照模具结构分类 4 、按照模具的生产工艺分类
在模具使用时,会结合一些特殊的生产 工艺,因而这部分模具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并根据不同工艺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命名;
比如:嵌塑件模具,气辅成型模具,二 次注塑模具,双色及多色注塑模具等;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三、模具结构的基本分类
1、按照模架类型分类 2 、按照流道类型分类 3 、按照模具结构分类 4 、按照模具的生产工艺分类 5、我们现有模具分类属性的划分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2、德国738H
• 德国738H适用于各种高要求的内模件,适合 PA\PP\ABS料,属于通用型模具钢,不耐腐蚀. 出厂硬度为HRC32-38°,硬度均匀,切削性能 良好.
模具结构基本知识
3、瑞典S136/S136H
• 瑞典S136为高纯度镜面耐蚀模具钢,抛光性 能良好,抗锈防酸能力佳,耐磨,热处理变形少. 适用于镜面及防酸性高的内模件,适合用于 PA+30%GF\PC\PMMA\PBT\AS\PVC料,属 于防酸耐磨型模具钢, 耐腐蚀.出厂硬度为 HRC17°左右,使用时需热处理加硬到HRC4852 °.瑞典S136H出厂硬度为HRC32-36 °, 不需再经过热处理即可使用.但因硬度低于 热处理过后的S136,所以其耐磨性比热处理 过后的S136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