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

合集下载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或implicit curriculum)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方面的论文。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却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课程理论家则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则从哲学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隐性课程定义: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五种教育情境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五种教育情境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五种教育情境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未作为独立学科存在,却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通过各种教育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是如何运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关于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及其五种教育情境。

一、在生活中的教育情境生活中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情境,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也是在学生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产品,比如电脑、手机、平板等等。

这些产品既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和应用这些技术产品,从而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产品来辅助教学,比如使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用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等等。

这些情境中,信息技术被自然地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通过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和应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社交中的教育情境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工具,更是一种学习途径。

通过信息技术产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交流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社交中的教育情境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生活中、学习中、社交中、实践中、创新中等各种教育情境中,信息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和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主要特征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主要特征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隐性课程有哪些主要特征1. 隐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指通过非正式渠道和非教学目标向幼儿传递的价值观、态度和知识等内容。

幼儿时期正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隐性课程往往在幼儿的人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隐性课程不仅帮助幼儿发展出良好的人格特质,还促进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幼儿园应该意识到隐性课程的存在,积极审视、设计和实施隐性课程。

2. 教师是隐性课程的主要传递者隐性课程通常不会在课堂上明确传授,而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态度表现传递给幼儿。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行为模式、语言和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理解隐性课程的概念,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性的开展隐性课程教育。

3. 隐性课程的主要内容隐性课程内容很广泛,包括但不仅限于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审美观念、民主观念、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综合来说,隐性课程涉及社会行为准则、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发展和社交技能等领域。

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隐性课程,并将其有机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4. 隐性课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幼儿园中所有的成员都需要参与隐性课程的实施,包括家长、教师、幼儿和其他工作人员。

隐性课程需要全员共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中,每个成员都要遵循社交准则,在各自的角色中发挥着自己的特点,以实际行动为幼儿提供榜样和引领,培养幼儿的素质。

5. 隐性课程的评估与反馈幼儿园需要建立评估机制,对隐性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有关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并加以改进完善。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需求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

此外,隐性课程的目标必须明确,并且需要与正式课程相协调,实现课程的整合,以达到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总结:隐性课程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隐性课程应该被充分重视并得到精心的设计和实施。

幼儿园隐性课程开发

幼儿园隐性课程开发

02
幼儿园隐性课程现状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幼儿园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不 断深入,包括定义、特点、价值等方面。
实践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幼儿园隐性课程实践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课程体系。
研究趋势
当前,幼儿园隐性课程研究呈现出跨学科、 综合性、应用性等趋势,更加注重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活 动和实践,如手工制作、音乐律 动、戏剧表演等,让幼儿在玩中
学、在学中玩。
鼓励探索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和实践, 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
寻求解决方案。
关注孩子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
关注情感需求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 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尊重个性差异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实践探究式学习
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 动手操作等方式探究问题,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创新精神。
开展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 客观地评价幼儿的发展状 况,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 指导和帮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 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隐性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推动教育改革
对隐性课程的关注和开发可以推动学校教育 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02
幼儿园隐性课程现状分析
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方案
1 2
家长反馈

学前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学前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引入科技元素,创新教学方式 和手段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
隐性课程在学前课程中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中隐性课程的发展趋势 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隐性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教育人员的职业道德: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为学生树立 榜样 教育人员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能够增 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xx
PART THREE
学前隐性课程的 作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隐性课程对于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塑造儿童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 人格特质。
隐性课程还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xx
PART TWO
学前隐性课程的 内容
学前教育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设施 设备、教学材料等
精神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教 育氛围等
学前课程中的 隐性课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学前隐性课程的定义 02 学前隐性课程的内容 03 学前隐性课程的作用 04 学前隐性课程的实施 05 学前隐性课程的评价 06 学前隐性课程的未来发展
xx
PART ONE指那些不通过正式课程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环境、氛围等途径潜移 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庭氛围等
社会环境:社区资源、文化传 统等
学前教育活动
内容:游戏、音乐、绘画等 特点: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目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实施方式:教师引导、家长参与、社区合作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隐性课程名词解释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1、学前教育课程:它是处于终生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学前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全面基础素质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教育课程。

2、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绪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

塑造儿童的完整性,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道德个性意志兴趣态度等有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成为完整儿童,使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

4、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5、课程(课程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6、教育价值:是教育满足人们需要的关系属性,是教育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7、理想价值:是对价值的期望或构想,是处于理念状态的价值,但理想价值并非纯粹的理念产物,而是具有现实性的。

8、现实价值:是已经显现出或客观化了的价值,是事物实际发挥的作用或实际用途的大小。

9、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前教育课程指向使学前儿童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成为所理想的人。

10、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最基本成分是人的自信心、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核心的成分是创造性。

11、根基性: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特性,它是作为教育目标的基础的学前教育目标基础性在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的要求。

12、启蒙性:是根基性的深入和具体化,它主要指人的精神或心理的启动和萌生,是心理中理性的发端,而不包括身体的生理方面。

13、人文性:课程内容中所反映的人的本性以及与人的本性有关的文化特色,它强调课程内容要重视人的因素,其核心是重视学习者。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

结论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以 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促 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 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高校开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本次演示将探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涵、形式、重要 性、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3、如何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阐述教师在教育中如何融入隐性课程,并探 讨其实现方式。
1、什么是隐性课程?简述隐性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要在教育中实施隐性课程,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注重班级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班级规则和纪律,引导学生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教师要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课 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实践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合作、尊重他人以及解决 问题的方法。
内容摘要
总之,隐性课程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我们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隐性课程的重视,积极探索开发与实施的有效途径,为培养 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作出贡献。
引言
引言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和态度等非学 术性内容。相较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能够渗透到学生的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发掘、管理和利用民族高校隐性 课程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

隐性课程概念解释研究中有很多类似的名称,如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课程与教学论(5.4.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5.4.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知识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二隐性课程总体把握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二)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
( 2 )特点 外显性 正式性 科学性 规范性 多样性
(一)显性课程
2. 显性课程的作用 ( 1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 2 )有利于课程实施的运作 ( 3 )能够对隐性课程起到引领、统率作用 ( 4 )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一)显性课程
3. 显性课程的形态
( 1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 书
(二)隐性课程
( 2 )隐性课程研究的把握之二:研究流派 一是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的研究。这当属杰克逊。他在 1968 年出版的《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 指出,构成班级生活的稳固要素有三个:即群体、表扬和权力。群体表明班级是一个由几十名学生 组成的群体,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则;表扬表明班级还是一个评价性的情境;权力则还表明班 级是一个权力、地位高低分明的情境。杰克逊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分析,意在说明学校、班级生活 中蕴涵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些非学术性经验的客观存在。 二是批判理论视角的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学校和班级生活虽然确实存在着复制社会阶级结构和 经济结构的现象,但却同时也把不平等的结构复制到课程当中,使之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 功能。因此,必须把这种现象揭示出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在具体的探讨过程中,又形成了强调“再生产性”与突出“抵制性”两种见解。 前者主要以鲍尔斯和金蒂斯为代表。他们的“经济再生产理论”认为,学校不仅“再生产”了劳动 的社会分工,而且“再生产”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结构。这主要表现为借助于隐性课程中包含的特 殊信息把维持资本主义逻辑和合理性的特殊的价值观、社会规则观、权威观和劳动观得以合法化。 后者主要有阿普尔、吉鲁、威利斯等。其中,阿普尔的研究颇为引人注目。他认为隐性课程是发挥 着“霸权”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实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为此,他针对泰勒的课程 目标模式的四个所谓经典问题也提出了四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1 )这是谁的知识?( 2 )知识 是由谁来选择的?( 3 )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 4 )这对这个特定的群体 是否有利?这些问题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隐含于学校教育和课程中的阶段、性别和种族不平等的产生 机制。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

对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那么,什么是隐性课程呢?隐性课程是指不以正式课程形式存在于教学计划中,但在学校生活中和教学过程中以非正规化形式出现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因素。

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建议。

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都是学生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

高校在进行隐性课程开发的时候,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素质拓展的课程、培训学生的能力和潜能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隐性课程开发应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使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担当、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

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关于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情感教育等方面的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隐性课程开发应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高校的隐性课程开发应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隐性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也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这些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高校在开发隐性课程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形成互补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隐性课程的开发需要有良好的实施机制和评价体系。

高校在进行隐性课程开发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实施机制和评价体系。

这样才能保证隐性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实施机制要求学校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方案,确定隐性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实施方式。

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林丽君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与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其是在1986年被首次提出的。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读、写、算等方面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转变在学习上固有的态度、动机等,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一)普遍性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更是可以融入各个课程中的。

隐性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存在于课外活动中,并且其既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还可以影响学生的物质层面,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二)潜在性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不能够像其他课程一样设立单独的教课时间。

因此,教师就需要将隐性课程融入其他课程其中,这样才可以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三)多样性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多样化、多元化的,而且不同样的方式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学生还可以在隐性课程中学习到其他知识,例如学习的技巧、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

二、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一)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首先,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就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学校是一个教学的载体,学校中的校训、校报等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在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树立价值观。

其次,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好这样的课程,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保证其可以在学习上有积极的心态,使得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学习之中,而且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最后,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时,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使得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模板

隐性课程教育实施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隐性课程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隐性课程是指在正规课程体系之外,通过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师生互动等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施隐性课程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智力、体质、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习惯和社会责任感;(2)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 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参与隐性课程教育;(2)渗透性原则:将隐性课程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教学、活动等各个方面;(3)多样性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隐性课程教育活动;(4)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实施方案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2)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3)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抵制不良信息。

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3)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整合。

3. 深化师生互动(1)开展师生座谈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师生感情;(2)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社团活动;(2)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举办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3)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生机昂然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如在笔者班的教室中就摆放着许多由学生亲手种植的花草,绿色的植物会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让它们伴随着学生们一起成长。同学们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护绿行动,加强爱护绿色、爱护教室环境的意识,从小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忱。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看到不同花草在同一成长环境中的优胜劣汰,教育学生要努力适应各种环境,不断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能总是强调事情的外在因素。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悬挂一本挂历,无论是班上的大事小情,翻开它往事历历在目,未来尽收眼底。它不仅记录了事件的时间,而且也成为师生互通信息的纽带。教室后面是班上的废旧物品回收站,是学生们经过反复商讨后最终用白色透明鱼网布缝制的回收袋,当学生们将各式各样的空饮料瓶放到回收袋中,就会在阳光下反射出缤份夺目的光芒。如今这个装满废品的回收袋竟成了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同时也增加了班费收入。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
里发呆。后来,笔者接手了这个班,首先制止学生们叫她的外号和讥笑她,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漂亮,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相信她数学成绩也能提高……笔者的一切言行都表现出不鄙视她,不放弃她,处处用善意的鼓励来激发她的上进心。教师的示范表率,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她的尊重。她逐渐地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跟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期末考试得了70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学们跑到她家去报喜。交谈中,她说:“以前人家都说我傻,我也认为我傻,不识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考试时胡乱写,可现在不这样认为了。”由此可见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融,心理共鸣,学生就会为达到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环境可以育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富有艺术之美的它应该是师生眼中的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一幅充满温馨的全家福,而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牢笼”。所以,优美的教室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在布置教室时,笔者特别注意室内各种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

隐性课程”是课程吗长期以来,“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在学术界中无法达成共识,对概念本身把握的模糊致使不同学者之间存在着争议,即使是同一学者在自己的表达中也往往存在着矛盾与争议。

隐性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究竟如何界定?隐性课程究竟属于哪一个范畴?隐性课程与通常意义上的课程是什么关系?这些基本问题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

一、“隐性课程”之名:一种无奈的选择“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从20 世纪初才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追根溯源,我们便可发现,“隐性课程”最初是由杜威首先提出的。

在他看来,“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就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 [1] ,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超出文本自身的额外“附属物”,杜威将之称为“附带学习”。

之后,克伯屈又进而提出“主学习”“相关学习”“间接学习”的概念,其中“附学习”指的是相对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为学生所获得,并常常持久地保持下去。

这样,杜威所说的“附带学习”和克伯屈所定义的“附学习”便成为了“隐性课程”的雏形。

可以看出,最初的“隐性课程”存在于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是正式学习的附属品,但也并非是课程本身,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预设之外的内容。

随着研究的进展,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 W・杰克逊在他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同时众多的课程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社会学者将“隐性课程”的内涵扩大到了班级建设、制度规范和学校环境的领域之中,是学生在这其中潜移默化所受到的影响。

在此之后,“课程”的痕迹便越来越模糊了,逐渐超出了课程与教学的场域,演化成为了所有的教育环境。

我们不得不说,“隐性课程”之名在其形成之后,甚至“隐性课程”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就仅仅是一种无奈的代指。

二、隐性课程定义中的概念泛化现象:隐性课程不是课程正是由于这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以课程之名代替了影响之实、以课程之名代替教育环境之实,长此以往,有学者便将这种“附带学习”和“间接学习”望文生义地归在了“课程”的范畴中。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教育社会学意义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

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因此,教师和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态度和理念的形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um或implicit 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出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

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

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 in Classrooms)》(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

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视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布卢姆(B. Bloom)在《教育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着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

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 或implicit curriculum),隐性课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附带学习”,即指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

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

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

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介绍和研究隐性课程方面的论文。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研究已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且使课程研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隐性课程”一词已成为“教育论文中的一个公认的术语”,但对此概念的把握却众说纷纭,尚无一个一致的见解。

道德教育理论家认为,隐性课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课程理论家则认为,隐性课程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不少哲学家则从哲学的角度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隐性课程定义: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指学校教育的非学术结果,这些结果不仅重要而且系统地发生,但未明示于各级公立学校的教育理论或原理之中。

隐性课程是学校或学校以外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某些结果或副产品,特别是那些学生已经学到,并未公开宣称为有意生的学习状态。

隐性课程是指“未预期的”学习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有意的或无意的”。

隐性课程是指隐藏在正式课程内外的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嫉观念、规范或态度。

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

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用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知识。

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

从以上各家对隐性课程的定义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从某个层面上窗了隐性课程的本质,但并没有包含隐性课程的所有内涵,仍有一定的模糊性,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从静态的结果层面来界定隐性课程。

具体而言,这些定义的分歧点主要在这几个方面:从课程设计角度看隐性课程是可计划的还是不可计划的;从实主体看隐性课程是教师有意识传授的还是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的;从学习的结果看隐性课程是指学术性经验还是非学术性经验;从发生的环境看隐性课程是在课堂内发生的还是在学校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产生的;等等。

以上分歧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对“课程”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其下位概念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本质区别认识的模糊,当然也就无法正确限定隐性课程。

因而要正确把握隐性课程的本质首先要对“课程”这一概念进行分析。

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是课程。

那么课程是什么呢?对于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目前的课程定义不下几十种,具有代表性的就有9种,《国际课程百科全书》所列的课程定义也有9种。

尽管对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就其实际而言大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计划或方案说,这种学说强调“教什么”和“学什么”,强调计划性和规范性;二是经验说,把课程界定为学生在学校中实际获得的全部经验;三是活动说,把课程视为教育者给学生安排的各种活动。

课程的定义问题其实是课程的本质问题,课程的多种定义,说明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尚无一致的意见,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决定课程本质的基础是课程内容,而课程内容又来源于文化,因为教育是一个传承、创造、改造和发展文化的过程,课程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当然应该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

那么,文化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定义繁多的概念。

国外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出现次数最多但又最模糊的用词。

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或是“人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复杂总和”。

它由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这可以说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

在教育上探讨文化问题时一般都取狭义的概念,即把文化看做一个受价值支配的符号系统,包括制度和精神两个层面。

在这两个层面中又以精神层面为主。

文化的精神层面有三方面内容:知识(经验)、价值规范和艺术。

知识、价值规范和艺术作为文化形式,其理论基础是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从人类心理的内在表现来看,认识与理智相连,伦理与意志相连,美学与情感相连。

不过所有的认识的获得都离不开智育,所有伦理观、善恶观的获得都离不开德育,所有美丑鉴赏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美育。

此外,知识、价值规范和艺术的传播也离不开教育的这三个方面。

由此可见,教育是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存、传递、创造、改革和发展文化。

换言之,文化不可能离开教育而存在。

社会是通过代代相传的过程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

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的持续发展,把老一代的理想、希望、规范、意见以及行为方式、思想范型、情感活动和风俗习惯传授给新生一代。

但是世界上的文化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加以学习。

因此,必须对它进行特殊的选择(special selection)、定式化(formul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

在教育情景中经过选择和重新组织的文化便是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尽管来自文化,但在其选择和重组过程中又获得了不同于一般文化的新的规定性。

因为教育所选择的是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文化;是有可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文化。

也就是说教育所选择的文化既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又要能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将人类已有的能力和文化精华内化为自身内在的东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但也具有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功能,所以在客观上具有育人功能。

不过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是其直接的、根本的功能,而是间接的、派生的功能。

正是由于文化有这么一种间接的、派生的育人功能。

才使我们有可能从中选取一部分作为课程内容,并使其具有直接的、专门的、根本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由此可见,课程内容实质上是一种教育化了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原生性的文化,也不是从繁杂的文化中割取一部分,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精华,再生性的、简洁性的文化。

因为教育是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的,所以,课程作为教育的下位概念,作为教育的“附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自然应该是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的。

换言之,我们在进行文化选择时,大脑中已经有一个预设的框架,这个框架的外在表现就是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

我们以此为标准去选择和组织文化的精华,其结果便是课程。

所以课程不外乎是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从教育的角度看,作为教育结果的学生发展的进程,实质上是教育目标和课程的实现过程。

据此,我们不妨说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而课程实质上是一种具体化的预期教育结果。

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促进人最大限度地发展。

所选择的文化——课程内容,就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要合乎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不能仅仅考虑文化本身的逻辑。

教育是一个传承、创造和改革文化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追求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本身,让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而课程不仅是一种静态的东西,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存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课程下这样一个定义:课程是一种为达到预期的教育结果而选择并不断重组文化的序列。

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第二,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第四,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第五,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第六,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