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识记】

1.读准字音。

环滁( chú)林壑( hè)辄醉(zhé)阴翳(yì)酒洌( li è)

野蔌( sù)觥筹(ɡōnɡ)伛偻( yǔ lǚ)射者中( zhònɡ)弈者胜( yì)

2.积累词语,疏通文意。

(1)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意趣,情趣今义:意思,含义)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芳香)

佳木秀而繁阴(古义:茂盛今义:美丽)

山间之四时也(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伛偻提携(古义:牵扶,文中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今义:扶植,合)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苍颜白发(古义:容颜今义:颜色)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2)一词多义: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临溪而渔(靠近)

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谓:太守自谓也(命名)

太守谓谁(为,是)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而: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却,可是)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

(3)词类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临溪而渔.(名词用作动词,钓鱼,打鱼)

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2):山间朝暮四季景色。

第三部分(3):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

第四部分(4):总结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4.第1段是怎样描写醉翁亭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将“镜头”从“环滁皆山也”的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然后写酿泉“泻出于两峰之间”,从而使视线由山外远望转入山内近观,最后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推出醉翁亭。

这样层层递进,托出主景,引人入胜。写山,写路,写水,写亭,文笔简练,形神兼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全文的核心句,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暗示了“醉翁”二字的深意:饮酒佐以美景而“醉”,被贬的抑郁心情则用酒“醉”来排遣。因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入在宴饮之中,为下文做铺垫。

6.文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文中写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8.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写早晚之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

写四时之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春花、夏木、秋风、冬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9.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第3段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作者实写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实际是暗写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分不开的。这一切正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了文章主旨。

10.你是如何理解醉翁的“醉”的?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在这里,作者简笔勾勒了醉翁的自画像,既照应了上文太守的“醉翁”自号,又引起下文,点明太守“醉”“乐”的原因。

研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1.“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具体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

(3)乐人之乐。

12.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醉”和“乐”是统一的。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13.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1.《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3.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成语填空。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4.用课文原句回答:

(1)滁州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也。

(2)描写太守自画像的句子: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写醉与乐统一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

5.根据《醉翁亭记》的内容,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___欧阳修与百姓同乐__,下联:范仲淹先天下而忧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_醉翁亭中欧阳修饮酒寓意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