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天津地名文化

1.与“水”结缘

天津早期名称是“直沽寨”“海津镇”和“天津卫”。不管地名怎样演变,“沽”“海”“津”三字都是“水”偏旁。天津18个区县里,有10个区县名中有带“水”偏旁的字。这些水气迷漫的地名反映了天津地势低洼、潮湿多水的特点。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坑、塘、洼、淀星罗棋布。天津带“沽”字的地名很多,如塘沽、大沽、汉沽、葛沽、西沽、后沽、大直沽、小直沽、咸水沽、丁字沽、东泥沽等。天津又称为“津沽”“沽上”;海河又名“沽水”,是天津的风景轴线。“沽水流霞”是令人陶醉的都市景观。除“沽”之外,以“港”“泊”“洼”“淀”“沟”“湾”“滩”等命名的天津地名亦为多见,如大港、双港,团泊洼、青泊洼,南淀、茶淀,陈家沟、九道沟,唐家湾、西大湾子,柳滩、大滩等。如此之多的带“水”偏旁字的地名,不正是天津低洼多水的地理特点的生动写照吗?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口”“嘴”“圈”“堤”“桥”“闸”“码头”“渡口”“水库”等命名的地名也不少见,例如:北塘口、小稍直口,梁家嘴、霍家嘴,上河圈、西湖圈,王顶堤、西横堤,引河桥、千米桥,北闸口、二道闸,万家码头、崔家码头,炮台渡口、柳滩渡口,双港水库、于桥水库等。

2.择高而居

天津以“台”(高地)、“坨”(土堆)、“头”(河岸的末梢)等为地名的更为多见,例如芦台、八里台,王庆坨、西塘坨,西堤头、上河头等。“台”“坨”“头”等字的形虽不直接从水,但作为地名用字的词义却与“水”密切关联。如此众多的与水结缘的“台”“坨”“头”等地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天津地势低洼,人们只能择高台而居的历史状况。

3.方位感

由于城市建筑是沿河修造的,所以天津街道的方向、方位很不端正。但是,老城里一带的街道却显示出严整的方位,这是以四条马路、四座城门和四个城角为坐标之使然;例如北马路、东门里、南门西、北门外、西南角等地名的方位感十分明晰。带方位词的天津老地名为数不少,例如东局子、西堤头、南马集、北大关,上古林、下瓦房,前营、后台等等。地名中的方位词的功能就是标明地理位置,例如:体院北、天拖南、北站外、娘娘庙前街、粮店后街、周公祠西街等。

4.“开”字地名

天津有一种“方位词”加“开”字的地名,如“南开”“北开”“老西开”“西广开”等,这在国内城镇地名中是极为少见的。“南开”这个地名,最初是指旧城西门外以南的开洼荒地,就是今天南马路和南门外大街相交的西南一带地区。1901年城垣拆除后,“南开”就泛指旧城以南的开洼地。1907年天津第一私立中学堂迁到这里,遂改名为“南开学堂”。学校以地为名,“南开”这个地名也因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的声誉而名扬五洲。“北开”最初是指城北的开阔地带,今指红桥区东南部河北大街与北营门东马路交会处一带。“老西开”原指位于天主教堂(今滨江道国际商场附近)以西一带的开阔地,后泛指南京路与营口道交会口以西一带。“西广开”地区在清朝时是城南的旷野墓地,后随着南开一带民居建筑不断向西开拓,逐渐繁荣起来,习称西广开,今泛指广开大街以西一带。

5.成对地名

天津成对的方位地名也不少见,如河西“东楼”“西楼”,明初已成聚落,是商业繁华区;红桥“关上”“关下”,以北大关为参照物,以河北大街为划分点;北辰“南仓”“北仓”,都是元朝初年建造的粮仓,以方位命名;蓟县“上仓”“下仓”,相传唐朝建村,同为漕运仓厫。另有“南营门”“北营门”,“南运河”“北运河”,“东减河”“西减河”,“东于庄”“西于庄”,“东泥沽”“西泥沽”,“前营”“后营”等方位相对的地名。

二.从历史角度分析天津地名文化

1.军事要塞地名

宋朝时,中国北方形成了宋、辽南北对峙的局面。当时年的海河就是“界河”,当年的天津就是宋辽对峙的前沿阵地了。为了抵御辽兵南下,北宋政府在海河南岸设置了许多以“寨”“铺”等命名的军事据点,派驻重兵戍边屯垦。当时的寨名,如“独流”“沙窝”“当城”“双港”“泥沽”“小南河”等,绵亘至

今依然沿用。“卫”是古时军队警备镇守的军事要地,天津卫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那时起,“天津”就和“卫”结成了不解之缘,甚至成了天津的别称。

2.军营哨所地名

清朝时津南区的“小站”就是当年军队的驿站,清同治十年(1871年)海防提督专任京沽屯田事务的周盛传将军(1833—1885)率军修建自马厂至新城间的一条大道,沿途设筑驿站,此处为一小站,后以“小站”为当地名称。甲午海战后,袁世凯在小站训练“新建陆军”,分步、骑、炮、工、辎重等五个兵种,并进行军垦。如今小站镇保存了包括“督军处”“讲武堂”及星罗棋布的练兵营盘等遗址,成为具有独特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天津地名中带有“营”“哨”“堡”字的,都和当年部队驻守有关。如南开区中营前街是明代军队神机营驻地,也是当时部队的武器库。另如小站地区“前营”“后营”“中营”“正营”“南副营”“东右营”“西右营”“传字营”“盛字营”“老左营”“小营盘”等地名,这些“营”都是清朝末年北洋新军驻地的营房。武清“北小营”,相传辽代萧太后曾率兵在此扎营,得名“萧家营”,后讹传为“小营”。另如武清区的“大营”“胡营”“三百户营”“韩指挥营”,宝坻区的“驻防营”“种田营”“东马营”,蓟县的“八营”“东兵马营”“大刀剪营”等地,在历史上或是部队驻地,或是军队屯垦之处,都与军事活动有关。

3.炮台与营门

南开区海光寺西的“炮台庄”,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防清兵在城周建造的7座炮台遗址之一。其他6座炮台分设在今天的马家口、三岔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壮观的炮台和城里的鼓楼、西北城角的铃铛阁并称为“天津卫三宗宝”。天津市区有几个以“营门”命名的地名,如大营门、小营门、南营门、北营门、西营门、营门东等。这些“营门”当年都是军事防御设施,清咸丰年间,由统兵大臣僧格林沁下令修建天津城防。当时在距城里五六里的地方挖壕筑墙,以增强天津城的军事守卫设施。所筑的围墙,俗称“墙子”,围墙中间设14个“营门”(其中包括东西南北四个营门和十个偏营门);围墙外所挖壕沟就是“墙子河”,原长18公里。1970年因修建地铁已填平,现名南京路。

4.盐业地名

天津是长芦盐的重要产地,盐滩名在地名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汉沽区有地名823条,其中盐滩名就有417条,占1/2强。“宝坻”之名取自“盐乃国之宝,如坻如京”之义;另如河北“盐坨村”“盐坨桥”,红桥“盐店街”,南开“盐店胡同”等。

5.“窑”字地名

天津市区带“窑”字的地名较多,如河西“吴家窑”,红桥“南头窑”,河北“金家窑”“东西窑洼”,南开“头道窑”“赵家窑”等等。这些“窑”的所在地都是当年用作烧窑的旷野,其功能就是为老天津卫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砖窑虽然废弃了,但是这些窑名却成为了永久的街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当年烧砖造瓦的开洼郊野,如今都已成为繁荣的市区了。

6.工业摇篮

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在地名中也有反映。1867年清政府在海光寺开设“天津机器局(西局)”,这是我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具有现代规模的机械工厂,也是当时清军新式军火的总汇之处。河东“东局子”就是当年“天津机器局东局”的简称。河北区元纬路西段有“铁工厂胡同”,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此处设立的“北洋铁工厂”而得名。河北区金家窑街与粮店街之间有“机器磨房东胡同”,因当年此处有泰山永机器磨房而得名。天津的轻工业中以纺织工业最为发达,河北区“中纺前街”因位于中纺七厂前而得名,“华新大街”因通华新纱厂而得名。另如红桥区“中亚旁胡同”因与中亚硝皮厂相邻而得名。7.粮仓地名

天津在历史上就是漕粮转输重地、南北物资交流的中心,沿海河和南北运河多处建有囤粮的仓廒,各地粮店很多,这在天津地名中也有典型的体现,例如“北仓”“南仓”“上仓”“下仓”“仓廒街”“仓门口”“军粮城”等等。武清区的“粜粮务”曾为粮食交易之地。红桥区有“老老店大街”,清初在此处开设了最早的粮店,后不少粮店相继开业,都通称为“老店”;于是最早创业的粮店就打出“老老店”的旗号,来“倚老卖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