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诊断心包疾病,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概述
可发生于任何心包疾病后 反复慢性炎症,心包增厚粘连 心脏舒张受限,静脉回流受阻,心排量减少 收缩功能相对正常
超声特征
心包增厚>4mm
心包局部或普遍增厚,回声强,脏壁层粘连 心包钙化时回声显著增强伴声影 膈面,后房室沟及下腔静脉入口最明显 心包积液:无或仅少量、包裹性积液
心房扩大,心室正常或缩小
超声心动图价值
心包积液有无、量、分布以及性质 评价心包积液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指导穿刺部位、深度和治疗
有无积液
心包脏、壁层间于舒张期可探及的无回声区 最低位置积液最显著:后房室沟处 多切面探查全面显示积液范围
积液定量
依据:无回声区出现部位和内径
微量:50-100ml 积液位于左室后壁后方(3-5mm) 心外侧和心前区仅极少或无者
50%CP二尖瓣口呼吸时E峰速度变化〉25% 呼气时肝静脉舒张期反向血流增快 5、TDI二尖瓣环e峰速度 CP患者室间隔侧二尖瓣环e峰速度〉8cm/s
少量:100-200ml 积液位于LVPW后方(<1cm) 心外侧和心前区仅少量
中量:200-500ml 积液均匀分布于LVPW后、心尖及RVAW 前(1-2cm)
大量: >500ml 积液暗带遍布心脏周围,宽度>2cm LAPW后亦可见暗区
积液性质
漏出液 渗出液
包裹性积液
心包粘连增厚形成的局限性无回声区 轮廓不规则,无回声区中见絮状或较多粘 连条带,积液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可发生于心包任何部位,多见于左室后方, 右房旁
主要超声特征
1.心包积液
中-大量PE 亦可为少量或局限性积液
2.心壁塌陷(心包腔压力升高)
右房壁塌陷 最早出现,舒张中晚期-收缩早期,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背景介绍1.1 心包结构及功能1.2 心包疾病的分类2.影像学检查方法2.1 X射线胸片2.2 超声心动图2.3 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2.4 核磁共振成像(MRI)3.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表现3.1 透视检查3.2 超声心动图表现3.3 CT和MRI表现4.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4.1 急性心包炎4.1.1 X射线胸片表现4.1.2 超声心动图表现4.1.3 CT和MRI表现4.2 慢性心包炎4.2.1 X射线胸片表现4.2.2 超声心动图表现4.2.3 CT和MRI表现5.心包增厚的影像学表现5.1 特发性心包增厚5.2 恶性肿瘤相关心包增厚5.3 炎症性疾病相关心包增厚6.心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6.1 良性心包肿瘤6.1.1 纤维瘤6.1.2 血管瘤6.1.3 脂肪瘤6.2 恶性心包肿瘤6.2.1 间皮瘤6.2.2 间叶瘤6.2.3 淋巴瘤7.心包钙化的影像学表现8.附件注释:1.X射线胸片: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通过胸部进行影像记录的方法,常用于初步诊断心包疾病。
2.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探头在胸壁上进行扫描,可以观察心包积液及心脏内结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心脏和心包的高清三维影像,可用于检测心包疾病。
4.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影像,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心脏和心包结构信息。
5.透视检查:通过注射对比剂,结合X射线透视观察心包积液。
6.心包炎:指心包的炎症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包炎。
7.心包积液:心包内积聚液体,可导致心脏压迫和功能受损。
8.心包增厚:心包的壁厚度增加,常见于心包炎、肿瘤等疾病。
9.心包钙化:指心包内钙化物的沉积,可见于慢性心包炎、结缔组织病等。
10.良性心包肿瘤:非癌性的心包肿瘤,如纤维瘤、血管瘤等。
11.恶性心包肿瘤:癌性的心包肿瘤,如间皮瘤、间叶瘤、淋巴瘤等。
心包疾病CT及MR成像新进展
心包疾病CT及MR成像新进展心包是为心脏外面的双层纤维浆膜囊,起到保护和润滑心脏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包是一个含有少量心包液的薄壁结构(<50 ml)。
心包具有可扩张性,以防止其过度收缩。
虽然心包病变的病因各异,但所有典型表现均是非特异性的,即炎症和渗出。
广泛心包病变往往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共同导致,如炎症、纤维化及渗出等。
心包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且不同类型病变,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也不同。
常见的有心包炎、伴或不伴心包填塞的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肿瘤、囊肿、憩室、先天性心包异常等。
心包病变的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因素、代谢因素、感染、肿瘤、心脏损伤后综合征以及辐射等因素。
心包病变常用检查方法有心电图、胸部X 线摄影(CXR)、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等。
除此之外,心脏CT 及心血管MRI (CMR)等较新的检查技术能够在心包疾病的诊断、预测、治疗评估中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 CT 及 CMR 之间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能够为心包病变提供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价格相对低廉,是临床首选的影像检查方式。
但很多情况下(肺部疾病、肥胖、术后、哮喘等)经胸超声心动图声窗受限,无法提供准确信息。
相比之下,心脏 CT 及 CMR 不受体型或肺部病变的影响,能够为心包病变提供更可靠的解剖及功能信息。
1. 心脏 CTCT 心电门控能够减少运动伪影,对心包厚度、心包积液、心包钙化的评价具有优势。
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后炎症心肌强化,CT 值升高,而心包积液 CT 值相对较低,此时能够更清晰地将心包及心肌区分开。
心脏 CT 除了直接评估心包解剖结构外,还可以观察心室异常、胸腔积液、腹水、肝静脉扩张等间接征象。
心脏 CT 主要的优势是成像速度快、三维数据采集、准确评估心包厚度及心包钙化,劣势是存在电离辐射、需要利用碘对比剂、无法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评价心室功能以及价格昂贵等。
2. 心血管 MRICMR 图像的独特优势是组织分辨率高并且能够提供功能信息。
心脏影像诊断、X线、CT诊断
心脏一、心脏外形的改变:1.二尖瓣型心脏(梨形心):肺动脉凸出,心尖圆隆上翘,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反映右心负荷过大,常见于二尖瓣疾患、房室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主动脉型心脏: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下移,升主动脉右凸,主动脉结多增宽,心室段延长,反映左心负荷过大,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
3.普大型心脏:心脏均匀地向两侧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正常,常见于心包、心肌损害或以右心房增大较著的患者。
4、靴形心脏:心底增宽,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心尖圆隆上翘,右心室增大,常见于法洛四联症等先心病。
二、心脏房室增大1.左室增大: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左心室段向左膨隆,相反搏动点上移;心腰凹陷。
左前斜位,左心缘向后凸出,左前斜位转到60°时左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前移。
2.右室增大:后前位,心尖圆隆、上翘;肺动脉段饱满、凸出。
右前斜位,右室前缘呈弧形、前凸,心前间隙缩小和下部闭塞,肺动脉圆锥隆起;左前斜位,右室膈段增长,室间沟后上移。
3.左房增大:后前位,右心缘的双重密度影或双重边界或双心房影或双弧影。
右前斜位,服钡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向后移位;左前斜位,增大左房使左主支气管上移、变窄,左侧位服钡,可见增大的左房,使食管局限后移。
4.右房增大:前后位,右心房段向后上膨凸,右心房比心高>0.5。
左前斜位,心缘右房段延长凸出。
三、肺血流异常1.肺充血(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X线变现为: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影增大,右下肺动脉干增粗超出15mm,周围肺血管纹理也呈比例的增粗、增多。
扩张血管边缘较清楚。
肺动脉段与两侧肺门血管搏动增强,透视下称“肺门舞蹈”。
2.肺缺血(肺血减少):右心室流出道受阻,造成肺循环血流量减少。
典型X线变现:肺血管纹理纤细,肺门影变小,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当肺动脉狭窄时,由于瓣后血涡流,导致肺动脉段直立性凸出。
心脏大血管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心脏大血管是人体重要的血液运输通道,它们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诊断心脏大血管的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以下对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检查心脏壁运动、心室大小和瓣膜功能等情况。
超声心动图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无创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不同方向的X射线扫描来获取心脏和大血管的立体图像。
CT可以准确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瘤等病变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
CT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内腔的情况,有助于评估血管狭窄和阻塞的程度。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的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
MRI可以清晰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对心脏肌肉和心包等软组织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MRI在心室肥厚、心肌炎症、心包疾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上是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们各有特点,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对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帮助患者早日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临床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更好地服务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还可以协助医生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继续介绍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详细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ESC指南心包疾病中文版
ESC2021 指南:心包疾病〔中文版〕编写部本指南依照目前所有现存的关于此议题的凭据,进行了总结和评估,目的是为医务人员供应最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评估不相同身体状况患者的预后。
第一是关于心包炎的定义及相关诊断标准。
表 1.心包炎定义和诊断标准急性心包炎的诊断介绍1.介绍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心电图检查。
〔Ⅰ, C〕2.介绍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经胸廓超声心动图检查。
〔Ⅰ,C〕3.介绍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胸部 X 线检查。
〔Ⅰ, C〕4.介绍急性心包炎患者评估炎症标志物〔如 CRP〕和心肌伤害〔如CK,肌钙蛋白〕。
〔Ⅰ, C〕急性心包炎的治疗介绍1.介绍高紧急性心包炎患者住院治疗〔最少一个危险峻素〕。
〔Ⅰ,B〕2.介绍低紧急性心包炎患者门诊治疗。
〔Ⅰ, B〕3.介绍 1 周后抗炎治疗反响评估。
〔Ⅰ, B〕心包炎的诊断流程图主要预后不良的展望指标包括:发热>38℃;亚急性起病;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阿司匹林或 NSAIDS 治疗最少 1 周无治疗反响。
次要预后不良的展望指标包括:心肌心包炎;免疫控制;创伤;口服抗凝治疗。
表 2.急性心包炎抗炎治疗常用药物急性心包炎的治疗介绍1.介绍阿司匹林或 NSAIDs 联合胃保护药物作为治疗急性心包炎一线药物。
〔Ⅰ, A〕2.介绍秋水仙碱作为辅助阿司匹林 /NSAIDs 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一线药物。
〔Ⅰ, A〕3.血清 CRP 指导治疗时长及评估治疗反响。
〔Ⅱ a,C〕4.阿司匹林 /NSAIDs 和秋水仙碱禁忌或治疗失败的急性心包炎病例,消除感染或存在特别适应症如自己免疫性疾病,应试虑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
〔Ⅱ a,C〕5.非运发动急性心包炎应限制运动,直至病症缓解, CRP、ECG和超声心动图恢复正常。
〔Ⅱ a,C〕6.关于运发动,介绍限制运动的限时应至病症缓解, CRP、ECG和超声心动图恢复正常最少 3 个月。
〔Ⅱ a,C〕7.皮质类固醇不介绍作为急性心包炎一线治疗。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心包疾病是指发生在心包膜上的各种疾病,包括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肥厚等。
影像学在心包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2.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2.1 心包炎的影像学特征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心包膜增厚、心包腔积液和心包膜增生等特征。
心包膜增厚可通过心包超声、心包CT等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心包腔积液可通过心包超声、心包MRI等检查来确定。
2.2 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流程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流程包括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评估和结果判断等步骤。
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使用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多种技术来获取影像学资料,并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评估来进行最终的诊断。
3.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可以是血液、浆液或渗出性液体。
影像学在心包积液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1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特征心包积液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心包积液的定位、形状、大小、分布等。
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获取这些信息。
3.2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的方法包括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
心包超声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和评估心包积液。
心包CT和心包MRI则适用于复杂的病例和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
4.心包肥厚的影像学诊断心包肥厚是指心包膜的增厚和增生。
影像学在心包肥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4.1 心包肥厚的影像学特征心包肥厚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心包膜的厚度增加、心包组织的增生等。
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可以显示这些特征。
4.2 心包肥厚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心包肥厚的方法包括心包超声、心包CT、心包MRI等技术。
心包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可以直接观察心包膜的厚度和心包组织的增生情况。
心包CT和心包MRI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可用于进一步评估和定量分析。
医学影像学:心脏病影像诊断【151页】
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主动脉搏动则表 现正常
肺纹理减少或不显 合并心衰、有肺瘀血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心包增厚粘连使心缘变直,各弧形分界不清 心脏博动明显减弱或消失 心包钙化是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 静脉压升高,致上腔静脉扩张 左心房压力增可出同肺淤血 胸膜肥厚、粘连
左室扩号异常,急性期高信号,陈旧期低 信号
室壁运动消失或成反向运动,收缩期室壁 增厚率消失
室壁瘤附壁血栓形成时, 在T1WI上呈中等 信号与心骨相似,T2WI信号强度高于心肌
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无诊断价值 可疑者可作EBCT、MSCT三维重建了解冠
心衰可出现左心房右心室增大 梗死后综合症 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下
叶渗出
心肌梗死X线表现
左心衰竭时,肺循环可出现静脉压力升高 征象
心肌梗死后并发症 形成室壁瘤左心室局限 性膨突,区域性博动减弱或消失,少数可 出现反向博动或不规则博动
心血管造影表现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 常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和左心室
显示左心腔的形态、大小、运 动改变包括区域性的运动功能 异常,计算左心室的射血分 数,观察有无梗死后并发症及 判断瓣膜功能
基本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6小时发内,立即溶栓 超过6小时,球囊扩张 扩张不稳定,放置支架 管腔完全闭塞,外科搭桥
搭桥手术
平扫 CT表现
造影 多行DSA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显示冠状动脉的分支类型、管 腔和管壁病变、痉挛以及侧支 循环情况
CHD造影表现
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 不同程度偏心性狭窄及完全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龛影形成 冠状动脉痉挛,冠脉夹层 冠脉瘤样扩张、动脉瘤形成 冠脉阻塞再通,侧枝循环形成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简版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一、心包疾病概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部的一个薄膜,由心包壁和心包腔组成。
心包疾病是指心包壁和心包腔发生的各种异常改变,包括心包炎、心包填塞、心包积液等。
影像学是心包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心包影像学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心包炎是指心包膜及其壁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等。
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心包增厚:心包炎时,心包膜及其壁常会发生增厚。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CT或MRI观察到心包膜的增厚表现。
2. 心包积液:心包炎时,心包腔内常会有积液形成。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积液的存在及其程度。
3. 心包粘连:心包炎时,心包膜及其壁之间可能会发生粘连。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CT或MRI观察到心包之间的粘连情况。
三、心包填塞的影像学表现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内充满非生理性物质,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常见的心包填塞原因有出血、渗出液或脓液的堆积等。
心包填塞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心包压缩:心包填塞所致的充填物会对心包腔施加压力,导致心包腔的变形和压缩。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心包腔的压缩情况。
2. 心脏形态改变:心包填塞会导致心脏受压而发生形态改变。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心脏的变形情况。
3. 心功能受限:心包填塞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进而导致心功能受限。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四、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大量液体的积聚,通常是由于心包炎、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形态特征:心包积液在影像学中呈现为心包腔内的液体显影。
在超声心动图中,心包积液呈现为黑色区域;在CT或MRI中,心包积液呈现为明显低密度或高信号区域。
2. 积液程度:影像学可以帮助评估心包积液的程度。
心包及肺门疾病影像表现
【MRI表现】
心缘出现线样无信号或低信号区
(四)心包病变
4. 心包肿块
【X线表现】
不易发现
【超声表现】
异常回声
【CT表现】
心包区结节样软组织占位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吸收后
心包积液变化
缩窄性心包炎
(五)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四)心包病变
1. 心包积液
【病理】
① 液体可为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脓性、乳糜性; ② 心包积液时→心百腔压力增高→压迫心脏→心房、
腔静脉压增高→ 静脉回流受阻,同时心室舒张及充 盈受阻→心收缩期排血量减少→出现心包填塞症状。
【临床表现】
①发热、疲乏、心前区痛 ②心包填塞症状;如面色苍白、紫绀、腹胀、水肿、 端坐呼吸 ③体征:心界扩大、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血压及脉压降低
右下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右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五)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3. 肺静脉高压
主要病因:
左房压力增高 左室阻力增加 肺静脉阻力增加
(五)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3. 肺静脉高压
① 肺淤血x线表现
肺静脉普遍扩张,继而反射性痉挛导致下肺静脉变细, 上肺静脉增粗
肺纹理增多模糊,肺野透明度降低 肺门增大模糊,无搏动 可见柯氏B线,胸腔积液
1. 肺门异常 双侧肺门增大见于:
肺充血-搏动增强,血管边缘清楚 肺瘀血-无搏动增强,血管边缘模糊 肺动脉狭窄-肺门大小及搏动不一致,左肺门动脉
扩张、搏动增强,右肺门动脉变细,无搏动
肺门动脉扩张-右下肺动脉直径成人超过1.5cm,
医学影像学实践教程(放射学部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病例5-1【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4岁。
主因“胸痛3天”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上纵隔影未见增宽,主动脉结、降主动脉、心尖位于左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侧位片心前、心后间隙未见减小。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病例5-2【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0岁。
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CT轴位平扫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走行正常,主动脉内径未见增宽,心脏不大,形态正常,上、下腔静脉未见扩张。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CT表现。
病例5-3【临床病史】患者,男性,45岁。
主因“心前区不适1月”来我院就诊。
行心脏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心脏不大,形态正常,室壁运动协调,室壁未见增厚,心肌增厚率正常,室壁未见异常信号改变,各瓣膜结构正常,各瓣口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诊断】心脏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后天性心脏病病例5-4【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2岁。
主因“发作性胸闷伴气短1年,加重1月。
”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160/80mmH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常规正常。
【影像学描述】心影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心室段明显膨隆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迂曲。
【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无高血压病史。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双心室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影呈主动脉型、普大型或球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可有或无高血压病史,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咯血。
主要体征: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巨大左房,肺淤血。
病例5-5【临床病史】患者,男,64岁。
主因“咳嗽、咳痰、气短、喘息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月。
”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清晰详实)
优质医学
10
定量评估
积液量(ml)
少量 中等量
大量
<100 100~500
>500
舒张期心包 脏、壁层间距(mm)
5~14
15~24 >25
优质医学
11
增强扫描:壁层心包有强化,使心包积
液显示更清楚
少量积液仰卧位主要集中在左室侧后壁
处及心房外侧
随积液量的增多,液体厚度增加且向右、
限制心脏收缩功能, 腹水、浮肿
导致心力衰竭
心音低钝
优质医学
24
X线表现
心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中度增大 三角形心脏。心缘僵直,各弓界欠清楚 心包钙化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右侧房室受累上腔静脉、奇静脉可扩张 左侧房室受累,肺淤血及胸腔积液
优质医学
25
优质医学
26
心影略呈“三角”形,心缘僵直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PERICARDIAC DISEASES
优质医学
1
心包积液 Pericardial Effusion
优质医学
2
概述
病因可有结核、化脓、病毒、风湿等 多为渗出性液体 积液性质:血性、脓性、纤维蛋白性等
优质医学
3
按起病方式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积液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心包
32
缩窄性心包炎
优质医学
33
诊断
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 及影像学检查, 一般CPC诊断 并不困难
风心病二尖瓣狭 窄
限制性心肌病
优质医学
34
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
心脏常规x线检查
诊断心脏血管病变
诊断心包疾病
通过观察心影大小和形态,有助于诊 断心包积液、心包炎等心包疾病。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心脏血管的钙化 程度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诊断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血管病变。
评估心脏功能
01
02
03估心脏的大小是否正常, 进而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图像质量控制
加强图像质量控制,减少伪影和噪 声,提高图像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
多学科合作
加强心脏X线检查与其他相关学科的 合作,共同提高诊断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投照条件如曝光量、焦片距离等 因素也会影响成像效果和诊断准 确性,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合理的 设置和调整。
05 心脏常规X线检查与其他 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与心脏超声的比较
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
实时、无创、无辐射,可动态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但对操作者依赖度高,且 分辨率低于X线。
心脏X线检查
静态、有辐射,可观察心脏大体形态,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但无法动态观察 心脏功能。
心脏常规x线检查
目录
• 心脏常规X线检查概述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局限性 • 心脏常规X线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
较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心脏常规X线检查概述
检查目的
评估心脏形态和大小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形 态和大小,判断是否存在心脏 肥大、心腔扩大等情况。
检测心脏血管病变
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血管的钙 化程度,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等血管病变。
评估心功能
通过观察心脏的轮廓和形态, 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评估心 脏的功能状态。
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
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是指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心脏影像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无创伤、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心影饱满CT检查适应症心影饱满CT检查适用于以下病情:1.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2. 心脏先天性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3. 心包疾病:如心包积液、心包炎等。
4. 心脏肿瘤:如良性心肿瘤、恶性心肿瘤等。
5.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7. 检查病人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
1. 患者在进行心影饱满CT检查前需要空腹,避免摄入食物和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 接受心影饱满CT检查的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饰品和衣物,穿上医用服装。
3. 进行心影饱满CT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并保持平躺不动。
4. 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注射造影剂,以帮助清晰显示心脏血管结构。
5. 进行心影饱满CT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呼吸平稳,同时按医师的指示做出相应动作,如憋气等。
6. 心影饱满CT检查通常需要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患者需要配合医师完成检查。
7. 完成心影饱满CT检查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三、心影饱满CT诊断标准内容1. 心脏形态结构:心影饱满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心脏的形态结构,包括心脏的大小、形状、壁厚度等。
通过评估心脏的形态结构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先天性畸形、心肌病变等病情。
2. 心脏功能特征:心影饱满CT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特征,包括心室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心排血量等。
通过评估心脏的功能特征可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发现心室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等情况。
4. 心脏肿瘤和心包疾病:心影饱满CT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肿瘤和心包疾病,如心包积液、心包炎等。
心包隐窝的影像学表现
心包隐窝的影像学表现心包为一坚韧的纤维浆膜层,包裹在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外面,起着保护和防止它们过度扩张的作用。
当脏层心包由心脏表面上升至大血管根部并折返至壁层心包时,完全包绕了升主动脉,覆盖了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纵隔内部分,并部分覆盖了上腔静脉。
这种发生在大血管之间的心包反折,形成了心包腔内的各种隐窝(recess)或窦(sinus),其中形同管道状者称之为窦,不规则形者称为隐窝。
它们包括上隐窝(superior pericardial recess)、横窦(transverse sinus)、左肺隐窝(left pulmonic recess)、斜窦(oblique sinus)、肺静脉隐窝(pulmonary venous recess)及腔静脉后隐窝(postcavl recess)。
这些隐窝在普通X线上常不能显示,其诊断意义不大;但在CT、MR的轴面影像上,各种正常和异常的心包隐窝可被误认为心包隐窝附近结构,如胸腺、食管、支气管、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病理改变,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为此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的国外文献,希望引起国内同道的注意。
1 心包隐窝(或窦)的解剖1.1 心包上隐窝(SPR),1,,2,脏层心包沿主动脉弓向上伸展时可达第2前胸肋关节水平(平均距主动脉根部约6 cm),再向下返折后所形成的隐窝。
在此隐窝内的心包液仅靠一薄层心包及纵隔脂肪和胸腺或胸腺区淋巴结分开,它向右和位于主动脉弓右侧右肺动脉之前的横窦、向左和位于左肺动脉前的隐窝相连接。
在气管分叉水平,心包上隐窝围绕着升主动脉的前、外、后面和主肺动脉的前面。
在向下的平面上,心包上隐窝和位于升主动脉后面的横窦相连,并向下延伸到主动脉根部水平;在矢状面上,心包上隐窝可向上达右无名动脉起始部。
1.2 横窦(TS)横窦位于主动脉和主肺动脉之后,左心房上部。
它有前直段、中央横行段和后直段三部分。
前直段为升主动脉后部,高约4.5 cm;在第6或7胸椎水平处中央横行段位于近端右肺动脉下面,呈一个稍向后上倾斜的2,,盘状间隙,在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处宽约4 cm;后直段是左、右上肺静脉之间的心包反折,高约1.5 cm,其后下部和心包外的隆突淋巴结相连接。
心脏肿瘤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脏肿瘤的CT扫描原理
非造影CT扫描
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对心 脏进行无损伤扫描,观察 肿瘤的位置和形态。
造影剂增强CT扫 描
在扫描前后注射造影剂,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 血供情况和周围结构。
三维重建技术
通过将多个CT图像进行数 字重建,可以获得更全面 的肿瘤形态和定位信息。
心脏肿瘤的CT表现特点
心包内肿瘤
通过CT图像中心脏周围结构的显示, 可以鉴别是否为心包内肿瘤。
心脏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对于恶性肿瘤或症状严重的良 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 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放 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效 果。
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可以用于缓解病情或延长生存 期。
肿块密度异常
心脏肿块在CT图像中呈现出与 周围组织不同的密度。
坏死与出血征象
某些心脏肿瘤可以表现出坏死 和出血的征象。
钙化灶
部分心脏肿瘤可以在CT图像中 显示出钙化灶。
心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1
心脏转移瘤
2
通过观察肿瘤的来源和血供情况,可
以鉴别是否为心脏原发性肿瘤。
3Leabharlann 心脏肌瘤通过CT图像中的特征性表现,可与 其他心脏肿瘤进行鉴别。
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1 手术前
细致评估患者的心功能 和全身状况,提前做好 护理准备。
2 手术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输液情况,确保手 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手术后
加强术后护理,包括伤 口处置、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感染等。
结论及未来展望
心脏肿瘤的CT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鉴别 诊断心脏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诊疗效果会更加精准 和个体化。
心包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
4
5
6
7
8
9
Gd-DTPA
10 Gd-DTPA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症多在其他检查时发现,X线侧位片见
“泪滴状”囊肿影紧贴心包,随体位不同 有变化。 与支气管囊肿等纵隔占位鉴别时,常依据 T1信号,支气管囊肿等含蛋白成分多,常 表现出中等以上信号强度。 超声与CT、MRI均有很高诊断价值。
心包囊肿 (pericardialcyst)
2017
1
心包囊肿 (pericardialcyst)
临床与病理 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包是由多个间质
腔隙融合而成,如果其中一个腔隙没有与其他腔 隙融合而单独存在,不与心包相通者成为心包囊 肿。 囊肿壁菲薄透明,外壁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壁为 单层间皮细胞,内含澄清或淡黄色液体,量多半 不超过30ml,少数可达1000ml。多数病人无症状, 少数可有胸闷、气肿多数发生于右心膈角,侧位上 80%在前纵隔。正位呈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 紧贴心影上,侧位呈“泪滴状”,光滑整 齐,有传导性搏动。较大囊肿可随呼吸与 体位改变而稍变形。感染可突然增大或出 现钙化。
3
CT:常见于右心膈角发现单房、均质的类 圆形囊性密度影,CT值为0~20HU,壁薄而 光滑,偶尔可见钙化。
放射科对心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提供客观、准确、全面评估患者状况信息
01
放射科影像技术可直观显示心脏 大小、形态、心肌厚度及心腔内 血流情况,为评估心脏功能提供 客观依据。
02
通过影像检查,可发现心脏瓣膜 病变、心肌病变、心包疾病等, 为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提供重要 信息。
指导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操作过程
在介入治疗前,放射科可通过影像技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 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介入治疗提供精确导航。
、全面评估。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图像分析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和 测量心脏结构,减少人工操作时
间和误差。
智能诊断辅助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为 医生提供诊断建议和支持,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远程医疗服务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心脏 影像诊断和会诊,缓解医疗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
MRI检查
优点在于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缺点在 于检查时间长、价格昂贵,且体内有金属植 入物者禁用。
03
常见心断要点
01
02
03
冠状动脉钙化
X线平片可见沿冠状动脉 走行的钙化影。
冠状动脉狭窄
CT血管成像(CTA)可清 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及斑块性质。
在手术治疗中,放射科可实时监测手术过程,确保手术操作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情况
放射科可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影像检查结果,放射科医生可结合临床数据,对患者 预后情况进行预测,为临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05
放射科在心脏疾病领域发展趋势和 挑战
新型影像技术不断涌现,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AGING DIAGNOSIS OF PERICARDIAC DISEASES
心包积液 Pericardial Effusion
概述
– 病因可有结核、化脓、病毒、风湿等 – 多为渗出性液体 – 积液性质:血性、脓性、纤维蛋白性等
– 按起病方式分为急性和慢性 – 急性:积液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心包
心影略呈“三角”形,心缘僵直 左心缘及底部(膈面)见条状钙化影
CT表现
? 心包增厚。 脏壁层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分 布不均匀
? 心包钙化。 呈条片状或斑片状钙化 ? 心室轮廓变形,舒张受限
? 舒张末容积下降,每搏输出量减少。 EBCT电 影检查可发现
? 受累心室变形变小-病变严重者 ? 不同程度心房扩张及腔静脉、奇静脉扩张
? 定量评估
积液量( ml)
少量 中等量
大量
<100 100~500
>500
舒张期心包 脏、壁层间距 (mm)
5~14
15~24 >25
? 增强扫描:壁层心包有强化,使心包积液显示 更清楚
? 少量积液仰卧位主要集中在左室侧后壁处及心 房外侧
? 随积液量的增多,液体厚度增加且向右、前方 扩展
大量心包积液
内压力急剧升高,引起心包填塞 – 慢性:心包内积液缓慢增多,有时可
达数千毫升
临床表现
– 发热、疲乏、心前区疼痛 – 心包填塞症状:面色苍白、紫绀、上
腹胀、浮肿等 – 体征:心界扩大,搏动减弱,心音遥
远,心包摩擦音,脉压低,奇脉,肝 大和腹水等
X线表现
? <300ml,心影大小和形态可无明显改变 ? 中等量,从心包腔最下部分向两侧扩展,心影
? 肝、脾肿大,腹水及胸腔积液等
缩窄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MRI表现
? 心包不规则增厚。 SE T1WI呈中等信号 ? 心包钙化呈斑块状极低信号 ? 左右心室腔变小,心室缘变形,室间隔僵直 ? 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 ? Cine-MRI示心壁运动幅度降低
缩窄性心包炎
诊断
– 根据病史、体征 及影像学检查, 一般CPC诊断 并不困难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 限制心脏舒张功能 – 静脉回心血量下降 – 体肺静脉压升高 – 心排血量降低
– 症状:呼吸困难、 腹胀、心悸、咳嗽、 乏力、胸闷
– 静脉压升高 --颈静 脉怒张
– 限制心脏收缩功能, 导致心力衰竭
– 腹水、浮肿 – 心音低钝
X线表现
? 心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中度增大 ? 三角形心脏。 心缘僵直,各弓界欠清楚 ? 心包钙化 ?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 ? 右侧房室受累上腔静脉、奇静脉可扩张 ? 左侧房室受累,肺淤血及胸腔积液
中等量心包积液
MRI表现
? 定量评估
积液量( ml)
少量 中等量
大量
<100 100~500
>500
舒张期心包 脏、壁层间距 (mm)
5~14
15~24 >25
? 定性分析
– SE序列T1WI上,积液成分不同其信号强度有所不 同
?浆液性:均匀低信号 ?炎性:不均匀高信号。?CT对积液有一定的定性能力 ?MRI对积液很敏感
缩窄性心包炎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概述
– 比较常见的心包疾患 – 常因心包积液吸收不彻底,引起心包
肥厚、粘连,逐渐发展而成
病理
– 心包不同程度增厚 – 严重者可达20mm以上 – 一般以膈面、心室面增厚、粘连为著 – 右侧较左侧增厚明显
鉴别诊断
– 风心病二尖瓣 狭窄
– 限制性心肌病
比较影像学
– X线平片
?对多数CPC可做出正确诊断 ?对估计病变程度有一定帮助 ?仍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方法
– 超声心动图对CPC诊断与鉴别诊 断起决定作用
– CT和MRI ? 均可直接显示心包结构及其异常增 厚、粘连 ? CT对检测钙化敏感 ? MRI对心腔形态及运动功能观察与限 制型心肌病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 在T2WI上均呈中等或高信号
血性心包积液
诊断
– 一种征象诊断 – X线平片心影形态改变 – 超声心动图的液性均匀回声 – CT、MRI的直观征象,定量分析
鉴别诊断
– 大量PE需与三尖瓣下移畸形、扩张型 心肌病等鉴别
– 超声心动图结合平片有助于诊断
比较影像学
– X线平片最常用,但少量积液易漏诊 – 超声心动图对P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很少单为心包积液而行CT、MRI
普遍增大,正常弧度消失,呈烧瓶状或球形 ? 上纵隔影变短变宽 ? 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 ? 肺血管纹理正常或减少
心包积液 心底部解剖结构示意 图
心胸比率0.64
心胸比率0.74
CT表现
? 心包厚度大于 4mm ? 密度:沿心脏轮廓分布的环形异常密度
– 多数为低密度 – 出血时为高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