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放射科图像(胶片)质量评价制度
红星医院放射科图像(胶片)质量评价制度一、目的:规范化放射科普放、CT、MRI等检查,持续改进放射科图像质量,为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解除患者病痛。
组织机构:科主任、质控小组、诊断组、技术组。
质控小组成员:XX XX XX二、措施:(一)月评价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抽查汇总。
人员:质量控制小组抽查,科主任负责核对、监督。
方法:抽查技术组每人10份,其中平片、CT、MRI各3份,全景口腔1份,如部分检查当月未参与可替换成其他检查。
标准:《放射科检查规范》整改:发现个人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改正。
对多发问题形成规范,组织讲课学习。
奖惩:月评价结果是绩效考核重要标准。
记录:技术组图像质量评价表。
质控小组负责记录。
(二)月讲课时间:每月第二个整周的周三中午,教学室进行。
人员:所有技术组及质控小组值班人员。
方法:讲课内容包括设备的维护、操作保养,新技术展望,放射科新技术应用,后处理技术,检查规范,常见检查错误。
质控小组或诊断组医师在讲课结尾进行解剖教学。
标准:提前2周上交课件,进行审核、修改。
讲课评分参照《放射科讲课评分制度》。
考核:进行课间提问,如需要可进行考试。
记录:技术组讲课记录本。
讲课人负责记录。
(三)早交班时间:工作日周二、周四,读片室。
人员:下夜班技师进行交班。
所有技术组及质控小组值班人员参加。
方法:抽查前一日检查图像平片、CT、MRI全景口腔各3份。
标准:《放射科检查规范》整改:现场提问问题及时整改。
记录:技术组早交班记录本,详细记录问题及整改意见。
交班人负责记录。
(四)日常工作当班技师自查:当班技师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设备、进行相关检查。
图像不合格应重新投照。
投照结束后上传合格图像。
打片技师复查:打片技师对上传图像进行复查。
不合格图像应指导当班技师投照。
将合格图像打片。
诊断医师检查: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未来发展:不 断完善技术, 提高评价效率
跨学科合作评价
放射科与其他科室合作:共同参与图像质量评价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建立统一标准:促进不同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评价范围:包括诊断准确性、患者辐射剂量等方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法
定义:医生根据 自身经验和专业 知识对图像质量 进行评估
优点:直观、易 于操作,能够快 速发现问题
缺点:主观性强 ,不同医生评价 标准可能存在差 异
应用场景:在放 射科图像质量评 价中,主观评价 法通常作为初步 筛选手段
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3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4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流程 5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6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Hale Waihona Puke 提高患者治疗效 果:准确的诊断 是制定有效治疗 方案的基础,提 高诊断准确率有 助于提高患者治 疗效果
提升医院声誉和 竞争力:高水平 的诊断准确率可 以提升医院在患 者心中的信任度 和口碑,增强医 院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放射科医生 的专业成长:通 过图像质量评价, 医生可以了解自 己在诊断过程中 的不足之处,进 而改进自己的技 能和知识水平
添加标题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的影像质量,每月由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电脑上随机分别抽取DR、CT、MR图片,以以《放射科诊疗规范》为基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力求影像科图像和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一、图片质量评价标准:1、X线影像质量要求:(1)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明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及年龄等信息完整;3)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2、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4)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包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一个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胶片无污迹、划片、粘片、指纹。
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DR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CT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CT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MR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MRI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二、报告质量评价标准: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对比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修订)一、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无运动伪影。
6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8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5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图像层次 5 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投照野控制5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伪影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
50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图像标识不完整 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摄影体位不标准 15~20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放射科技术护理组每月底进行一次医学影像质量评价,总结经验改正不足,并由专人负责详细记录结果。
一、常规X线影像质量标准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目的,是以最低辐射剂量、最高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可信赖的医学影像信息,它由医学影像检查的正当化和成像过程最优化来体现。
医学影像质量综合评价应以成像过程最优化的三条主线,给出影像综合评价标准:(一)以诊断学要求为依据(二)以能满足诊断学要求的技术条件为保证(三)同时充分考虑减少影像检查的辐射计量二、常规X线影像质量控制(一)诊断学要求(二)影像显示标准影像显示标准系指在照片影像上能显示特别重要的解剖结构和细节,并用可见程度来表示其性质。
可见程度的表征可分为三级:隐约可见:解剖学结构可探知,但细节未显示,只特征可见;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可见,但不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显示;清晰可见:解剖学结构的细节能清晰辨认,即细节清晰。
以上规定的解剖学结构和细节能在照片上看到。
从而有助于作出准确的诊断。
这取决于正确的体位设计、病人的配合以及成像系统的技术技能。
(三)重要的影像细节:这些标准为在照片影像上应显示的重要解剖学细节提供了最小尺寸的定量信息。
这些细节也许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不存在的。
(四)体位显示标准:体位显示标准以相应摄影位置的体位显示标准为依据。
(五)成像技术标准:为满足诊断学要求所必需的成像技术的合理组合。
成像技术条件的参数是:摄影设备、标称焦点、管电压、总滤过、滤线栅比、屏/片体系感度、摄影距离、自动暴光控制探测野、暴光时间、防护屏蔽,共10项。
(六)受检查者计量标准:影像综合评价标准同时给出各种摄影类型的标准体型下,病人体表入射剂量的参考值。
照片影像特定解剖点的密度标准范围:密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对比度是影像形成的本质。
文本件设定的不同部位特定解剖点的密度范围,作为定量评价照片影像质量标准的参考值。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严格的管理规程使放射检查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范围:放射科。
3.定义:无。
4.权责4.1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等工作入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及科室的有关政策,保证患者得到安全、优质、高效的影像检查及诊断服务。
4.2设备保养维修人员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3科主任负责全科检查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对检查和诊断报告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
5.制度内容5.1技术质量控制5.1.1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随机抽查每一位技师检查的病人图像,对其质量作出评价,分别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优良率要达94%以上,不合格率在1%以内。
5.1.2每月技术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月评价较差的检查进行读片,分析原因,进行原因分析。
5.1.3每月技术组组织全科技术员进行业务学习,对本月经常质量评价较差的检查部位进行全科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5.1.4每年由技术组指定人员组织图像质量控制小组分析影像质量改进情况,上报科主任。
5.2技术评价标准5.2.1检查部位符合临床申请单要求,摄影体位正确,图像清晰,病变显示清楚,有良好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图像无明显的伪影。
5.2.2 CT.MR依扫描规范进行检查,DR,CT检查需合理使用照射野,合理使用检查剂量。
MR检查需合理使用序列及参数。
6.3诊断报告质量控制5.3.1诊断报告需有资质的诊断医师书写并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审核签字,对复杂疑难或重要的报告由高级职称医师审签。
5.3.2每月组织追踪病例回顾会、误诊病例讨论分析会,以提高诊断质量,积累经验,减少误诊。
5.3.3定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主讲,以提高全员的业务水平。
5.4为确保医疗质量,对于机器设备原因、检查技术原因及诊断报告原因发生的缺陷差错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参见《放射科近似差错上报及处理制度》、《放射科机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案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方案
一、图像评价小组活动每月一次,由相关评价小组组员在每月月末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小组图像评价指标的具体统计由质控组员负责进行分别统计。
三、影像图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评价方法:采用两种方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为辅,从整体到局部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诊断医生利用PACS系统进行大体评价:从患者信息、标识和检查部位正确、体位采集范围标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及造影和特检解决临床需要四个方面评价,四项均符合考虑优质片,满足两项或三项为合格片、仅一项满足或无法诊断则为不合格片。
2)各小组长抽取图像总数的3%,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进行辅助评价。
计算各小组优良率及废片率并对各技术员的能力进行考核,找出影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改进与持续改进。
四、图像评价小组每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通报、分析、提出建议;每月对质量控制的活动结果(图像优良率、废片率等)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及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放射科质控会议上汇报。
所有评分评级结果上报科室质控小组,并与技师年终考核及岗位授权挂钩。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1)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放射科拍片质量,我科特别成立拍片质量评审小组,每月随机抽取CR片40-50张评测,CT20-30张评测。
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及《CT 影像质量标准》为基础。
实事求是,严格把关。
力求放射科拍片质量逐步提高。
一.图像质量评价小组:1.组成:组长:郑军组员:韦万龙郑和永2.组长职责:负责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监督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工作的执行。
3.组员职责:在组长领导下负责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的具体工作,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出现问题及时向组长汇报并采取措施。
二具体要求内容:CR影像质量要求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
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CT影像质量要求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部位、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修订)一、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5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
50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5图像标识不完整 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放射影像科全体成员。
三、内容
(一)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1.放射技术质控每月一次。
核查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不同时期检查,图像放大比例前后一致。
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2.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及时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3.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及时处理。
4.每月定期抽查本月的照片质量、诊断报告质量,并做好记录。
(二)放射科X线质量控制标准
1.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
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照片中的诠释齐全、无误、左右标志、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查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隔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6.对辐射敏感的组织和器官应尽可能的屏蔽。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
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制度根据医院规定与科室具体情况及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控、项目评价、改进措施制度。
一、科主任负责全部的质控指标检查CT检查由石应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普放检查由袁林同志负责质控指标MR 检查由黄静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报告书写由王大江同志负责质控指标。
二、要求各部门认真做好检查及报告质量的督查,对不合格的投照检查CT 扫描MR检查和相关不合格的报告要进行及时的修改更正,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方案,做好相关的记录。
三、普放CR、DR 质控指标,登记时是否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一致,投照时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图像后投照部位的左右一定要标记准确,对投照条件使用不佳的图像不要传输,一定要重新投照后再传输,对打印胶片时,外科需要手术的患者和内科有病变的片子一定要打1:1 的胶片,对普放报告要及时检查描述的准确性,左右的描述及意见,及诊断意见的正确与否。
CT 质控量指标,CT 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MR质控量指标,MR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六、对修改的检查及报告要做好相关记录。
七、对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的按相关文件做相应的处理。
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为加强影像科图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影像科诊断质量与医疗安全,并明确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一、影像科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如:组长:成员:技师组:诊断组:二、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小组职责:(一)影像科应建立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影像科主任、影像诊断医师、影像科技师。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
搁射科甲级片尺度(卫死部制定)之阳早格格创做
一、位子精确.
二、对于比度、浑晰度佳.
三、无传染划益、可制版.
四、铅字号码、日期完备,无错号,排列整齐,取被照物无沉叠.
五、制影片充盈谦意,隐影浑晰,充分隐现解剖结构形态,提供谦意的诊疗依据.
如其中一项没有符,则定为乙级片.
二项以上没有符,则定为丙级片.
甲、乙、丙级片均为可诊疗片.
由于技能没有良制成没有克没有及动做诊疗依据的片定为兴片.
二级医院甲级片率≥35% 兴片率≤3%
三级医院甲级片率≥40% 兴片率≤2%
图像品量评介
对于图像品量的查看
1.每季度由图像品量评介小组抽查部分照片
2.查看中断三日内写出查看截止
搁射科图像品量评介小组
组少:陆良栋、潘芳
组员:王明明、卢枯瞅
图像品量评介表。
【实用】医院医疗制度-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及评定规定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及评定规定
一、图像评价准入标准:
1.三级甲等:X线片、CR、DR优良率≥95%
2.三级乙等:X线片、CR、DR优良率≥90%
3.二级甲等:X线片、CR、DR优良率≥85%
4.二级乙等:X线片、CR、DR优良率≥80%
二、甲级片标准:
1.位置正确:包括投照肢体位置和X线中心准确,照片上下、左右边缘对称,胶片尺寸使用得当。
2.照片对比度清晰度良好。
包括密度、对比度好,无明显的斑点感觉,肢体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失真度小;可制板。
3.无污染划损:包括照片上无污汁、划痕,无体外异物影及其他弊病。
4.被检者资料齐全、准确、整齐无误,照片标志与被照肢体无重叠: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片号、左右等。
5.造影片造影剂涂抹均匀、充盈满意,充分显示解剖形态及结构,能提供满意的诊断标准。
三、乙级片标准:
以上1~5项一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乙级片。
四、丙级片标准:
以上1~5项两项不符,但不影响诊断则定为丙级片。
五、废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照片无法诊断则定为废片。
产生废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片必须登记片号和废片现象,及时分析产生废片的原因,及时整改。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医院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及运动伪影。
6、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7、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No.:00000000000005766
1、每天在各科度片会上,同时对照片质量进行评价,如乙片超过5份,则反馈至图像质控小组,指出原因,及时改正。
2、一般情况下,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质控小组随机抽查普放、CT图像行综合图像质量分析,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并将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通知科室全体人员。
3、对图像评价结果记录到人,做为个人年终考评、履职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4、对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记录到人,并与当月绩效挂钩,考核评分指标:
1)、工作量60%;
2)、质量20%,出现丙片、废片直接按比例扣除当月考核分;
3)、医德医风15%;
4)、医疗安全5%。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及整改措施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及整改措施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及整改措施是医疗机构放射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图像质量对于医生正确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因此,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和整改工作是医疗机构放射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度,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2. 对比度,图像中不同组织和结构之间的对比度,对比度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3. 噪声,图像中的干扰信号,噪声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4. 几何失真,图像中的形状和位置是否准确,几何失真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5. 伪影,图像中的虚假信息,伪影越少,图像质量越好。
以上几个方面是评价放射科图像质量的主要标准,医疗机构在进行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指标。
二、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噪声等指标来评价图像质量。
2. 图像测量法,通过图像测量软件对图像进行测量,得到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噪声等指标来评价图像质量。
3. 专家评价法,由放射科专家对图像进行评价,根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评价图像质量。
以上几种方法是评价放射科图像质量的主要方法,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三、放射科图像质量的整改措施。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完成后,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图像质量,保障医疗质量。
1. 设备维护,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图像质量。
2. 人员培训,加强放射科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提高图像质量。
3. 质控措施,建立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质控措施,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 技术升级,及时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提高图像质量。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主要是用于对放射科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
这项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放射科图像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
一、评价标准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评估放射科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的指标。
常用的评价标准包括:1.清晰度:评价图像的清晰程度和清晰面积,包括边缘清晰度、细节清晰度、对比度等。
2.几何畸变:评价图像的形状和尺寸是否正确,包括放大、缩小、扭曲等。
3.位置标定的准确性:评价图像的位置是否准确、位置信息是否正确,包括解剖学位置、部位等。
4.噪声:评价图像的杂音程度,包括x射线噪声、电子噪声、模糊噪声等。
5.伪影:评价图像是否存在伪影,如圆环状伪影、马赛克伪影等。
二、评价方法放射科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是用于确定每项指标的具体评价方法和评估方案。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1.按标准评价:根据每项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图像进行打分,综合各项评分得出最终得分。
2.观察法评价:通过人工观察图像的特点,发现问题及异常,按照某种方法进行描述或评价。
3.比对评价法:将图像与同类图像或基准样本比较,确定其与标准的差别或相似度,进行评分。
4.分析评价法:对图像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图像质量的定量表达,进行评分。
三、评价结果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是为了确定图像的质量水平,根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给出一个具体的评价得分或质量分类。
常用的评价结果包括:1.得分评价:根据各项指标和评价方法,分别给出相应的得分,综合各项得分,得出总分或综合得分。
2.质量分类评价:采用一定规则或标准,根据评价得分将图像分为不良、合格、优良等几个分类,以实现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四、规定改进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的规定改进是对现有制度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科学和有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指标的完善:不断补充和完善评价指标,使其更加全面、科学、严谨。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论标准(2016 年订正)一、一般要求1、 X 线照片知足影像诊疗要求。
2、X 线照片表记,左右标记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纪、图像放大比率或比率尺等信息完好。
3、图像放大比率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率一致。
同一部位不一样时间摄片放大比率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雅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良图像标准1、密度适合2、有条有理3、拍照体位标准:4、照耀野大小适合:被检部位影像所有在照片上显示, 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特别是内分泌腺;要点组织界线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起码包含 1 个周边关节;肋骨应包含第 1 或第 12 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别检查体位应标明。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论内容及方法项目评论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照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照欠佳5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5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含不全 5伪影不影响诊疗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5有可能误以为病变的伪影50伪影范围较大,掩饰诊疗区。
50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图像表记不完好 5图像重要表记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拍照体位不标准 15~20特别体位无标明,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拍照部位错误比较申请单和拍照部位能否一致50图像放大比率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率能否一致 5 用片一致,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质量等级评论方法:联合 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 100 分,扣完为止。
优:≥ 90 分良: 80~89 分合格: 70~79 分不合格:< 70分。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为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综合医学影像的分析,特制订以下评价制度:
1、影像检查前要从登记人员直至审核报告人员逐级审核申请单、胶片、出具的影像诊断报告逐项核对。
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扫描部位、印象诊断。
2、技术操作人员要设置合理的扫描参数、扫描范围、扫描方式等。
控制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3、机房内受检者及陪检者要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4、照相人员要按照真实、客观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后处理方式、恰当的参数,以最优的方式显示病变。
5、诊断人员要仔细核对申请单与胶片、诊断报告的信息。
描述术语规范、全面、客观。
6、审核人员要对描述内容、图像信息综合分析。
确保诊断报告的书写质量。
7、出具的诊断报告要求客观、全面、真实。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制度为了不断提高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摄片质量和责任感,保证影像诊断准确性和临床诊断可靠性,每月拍摄的照片采取民主评片制,以使本科技术人员在工作的实践中取长补短,以资达到共同提高。
(一)图像质量评价每月一次。
核查摄片体位是否符合。
标准:胶片尺寸统一,影像放大比例统一。
(二)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医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三)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上报图像质量评价小组研究解决。
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放射科
201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