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归纳一、近代史的定义和背景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中叶开始到现代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工业化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殖民主义的盛行。

近代史的背景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运动。

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1. 大航海时代:指欧洲在15至17世纪期间的一系列海外航海探险活动。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辟了新的贸易航线。

2. 文艺复兴运动:欧洲14至17世纪期间的一场文化运动,主要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和重视,并且强调人类的自尊和价值。

3. 工业革命: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开始的一场工业变革。

它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工厂生产为标志,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浪潮。

4. 法国大革命:1789年至1799年法国爆发的一场政治、社会和军事斗争,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建立了第一共和国。

5. 殖民主义运动: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的一场历史现象。

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占领和殖民其他国家,实施殖民统治并剥削其资源。

三、近代史的主要思潮和学派1.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革命,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反对迷信和封建主义。

2. 自由主义:19世纪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主张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限制。

3. 社会主义:19世纪兴起的一种思想体系和政治运动,主张实现社会的财富公平分配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4. 新帝国主义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思想流派,认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有利的。

四、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速了世界的发展与交流。

2. 近代史的战争和冲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引发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思考。

3. 近代史中涌现出的思潮和学派为人们探索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总结:近代史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发展和变革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一、概述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二、主要事件与时期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由于英国对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引发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于英法联军侵华引发的战争。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3、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日之间因朝鲜问题引发的战争。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推行的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的变法。

4、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5、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一场旨在倡导科学、民主的文化运动。

6、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1-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战争。

三、重要人物1、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2、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3、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中华民国的创立者。

4、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四、对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与评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这也是一个民族觉醒和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以期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然而,在近代史上,中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政治上,国家四分五裂,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经济上,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文化上,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社会价值观混乱。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知识点:古代史知识点、近代史知识点以及现代史知识点。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史知识点1.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原始社会是以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

2. 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尤以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

3. 希腊城邦的兴起:希腊城邦是指以城市为基础的自治政治单位,具有独立政府和军队。

4. 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古罗马帝国是罗马共和国的继承者,达到了疆域最大、统治最集中的地位,但最终由于内部分裂、外部入侵而走向衰落。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阶段的演进。

二、近代史知识点1. 16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探险,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2.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使制造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工业化进程,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实施了平等、自由、人权等基本价值观,对欧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状态,受到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5.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出现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的民主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三、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影响: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之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冷战的起源和演变:冷战是指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导致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两极格局。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崛起
-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的抵抗
-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君主制终结
三、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
- 殖民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 帝国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四、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影响
- 近代思想文化的变革动向
五、近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 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
- 国际组织的建立及其作用
六、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族解放运动
- 落后国家的发展与脱胎换骨
七、冷战与国际格局的重塑
- 冷战的定义和特点
- 冷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及其影响
八、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
-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影响
-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挑战
以上是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重点涵盖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崛起、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变革、近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国家独
立与民族解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重塑以及中国的发展与全球化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涉及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以及国家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国际战争。

当时,英国带领其他国家向中国发起战争,目的是为了贩卖鸦片并扩大贸易。

结果,中国战败并签署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给予英国在中国的贸易特权,迫使中国开放了全国多个口岸。

鸦片战争的失败显示出中国的军事实力相对落后,并加速了中国对近代化的追求。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0年至1864年期间,这是一次由白莲教徒洪秀全领导的反清起义。

这次起义要求推翻满清政权并建立一个由“天朝上国”的天父洪秀全领导的理想政权。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但在1858年北京的定陵之战中被清朝军队击败。

到了1864年,清军总司令曾国藩领导了一次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后一次进攻,从而结束了这次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清朝政府的不满和对外国侵略者的抵抗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这是一次由清朝政府进行的现代化改革,目的是加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该改革由光绪皇帝的义弟康有壬和慈禧太后的侄子光繁领导。

变法包括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增加铁路及电报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修建和推广西方科学技术等。

然而,由于变法力度过大,引起了朝内保守派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反弹,使得变法努力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增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改革的追求,也引起了中国社会对改革现状的关注和抗议活动。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民主思想和文化运动。

这次运动的爆发是因为1919年1月底,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半岛割让权交给日本。

这场运动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和市民参与,他们要求国家强大、财富和权利的平等和民主社会。

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点梳理

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点梳理

中国近代史部分知识点梳理01、鸦片贸易(1)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2)危害:①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朝财政危机;②损害中国人身心健康;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④削弱军队战斗力。

0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03、1840年6月英军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0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05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06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

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掠后放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北方 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⑶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07 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妄图分裂新疆。

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6年他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1878年,收回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08 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塞,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09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邓世昌带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10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内容:淸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设通商口岸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1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交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2 《辛丑条约》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当保;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透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识记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六、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七、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2、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B、理解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

C、分析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包括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一、晚清时期1.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的一场战争,中国战败后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造成震动全国的“甲午国难”思潮。

2. “戊戌变法”:1898年,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场变法运动,试图改革晚清政治制度和推进现代化,但因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二、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统治结束,开启了新的历史时代。

2.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平等的新文化思潮,对中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抗日战争1.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满洲国”,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2. 卢沟桥事变: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发起进攻,导致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抵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计划经济建设等,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涉及了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通过了解这些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内容1一.特点,特征,表现,标志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

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

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1、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

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兴中会的建立。

13、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

1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

16、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国制确立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一、中国近现代史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从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的一段历史时期。

近现代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二、近现代史的分期1.晚清时期(1840-1911年):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接踵而至。

在此期间,一系列改革运动如洋务运动也展开。

2.民国时期(1912-1949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在此期间,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相继发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此后,我国历经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多个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1.政治家:如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他们领导或参与了中国的革命、建国和治国等重大历史事件。

2.军事家:如曾国藩、左宗棠、彭德怀、朱德等,他们在战争年代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3.思想家和文化名人: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巴金等,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开疆拓土,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近现代史的主要成就和影响1.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摆脱了列强的控制和束缚,实现了民族独立。

2.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3.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4.国际地位的提升:从被列强欺凌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近现代史的教训和启示1.爱国主义教育:近现代史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2.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近现代史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民族复兴。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命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发生在1839年至1842年。

它标志着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中国输掉了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引发了对国家命运和现代化的反思。

2.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起重大农民起义。

它由洪秀全领导,于1850年爆发,持续了十多年。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封建统治体制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矛盾的深入。

3. 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改革尝试。

变法目的在于推动政治、军事、教育、财政等方面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改革过程中遭到保守派势力的反对,戊戌变法未能取得成功。

随后,义和团运动爆发,以排外主义和反西方为主要特征,对外国世界产生了极大威胁。

4. 辛亥革命及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孙中山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

5. 北洋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北洋政府是辛亥革命后的临时政府,领导者是袁世凯。

然而,北洋政府的统治并不稳定,在袁世凯死后陷入了各种冲突和动乱。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一时期崛起,成立于1921年,为中国近代史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力量。

6.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中共与国共两党在1937年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抗日游击战争,并成功开辟了抗日战场,对日本侵华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7. 中国内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内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冲突。

这场战争始于国共合作的瓦解,最终1949年以共产党的胜利告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历史高一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

历史高一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

历史高一必修一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一部分,它涵盖了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发展和变革。

了解近代史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近代史知识点进行介绍。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它从18世纪末扩展到19世纪,起源于英国。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代替手工制造,生产由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为主。

这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还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一场剧变。

起因于法国社会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最终导致了不平等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在这场革命中,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对后来的欧洲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西方列强侵华近代史中,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夺的对象之一。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地求和,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

这一时期,中国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变,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20世纪初,是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主要由欧洲列强及其盟国之间的冲突引起,因其规模之大、使用武器之新、伤亡之惨重而被称为“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一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5.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事件。

在这次革命中,工人和农民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苏联。

十月革命的影响深远,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近代史是指19世纪以来的全球重大历史事件与变革。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西方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等都是近代史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封建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官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 中国古代经济- 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货币经济的兴起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国际贸易3. 中国古代文化-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科技发明与文学艺术的成就4. 世界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古希腊文明的民主政治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法律与建筑的遗产- 其他古代文明如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等二、近现代历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尝试与失败-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迁2. 世界近代的重要事件与变革-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一战与二战的爆发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 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4. 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趋势- 冷战的形成与解体- 全球化的发展与挑战- 信息革命与网络时代的来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历史资料的收集与分析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事件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 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3. 历史人物评价-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局限- 历史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历史人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4. 历史观点的形成与演变- 不同时期的历史观点比较- 历史观点的多样性与变化- 历史观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人类起源和文明的形成-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随后通过迁徙和适应环境的方式,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文明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早的文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古埃及地区。

2. 中国古代社会- 历史文化的兴起:伟大的中华文明,在一篇篇充满智慧的文章中体现。

- 出现的主要朝代:夏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结构的演变:农民和奴隶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劳动力,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

3.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 中外古代文化交流的产生原因及过程:源于对外开放,多种文化的交融。

- 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开放,中西文化的融合。

二、近代史1. 世界大航海时代- 世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东方贸易受阻,意大利商人开始寻求南下,新航线的开辟。

- 特征和影响:亚非大陆被欧洲列强侵占,奴隶贸易、殖民统治等。

2. 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 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兴起: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兴起,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成形。

- 资本主义的特征:自由竞争、私人所有权、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等。

3.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原因及历史进程: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遭受外国列强侵略,社会各阶层不断觉醒,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 社会转型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变革的时代。

三、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近代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速了列强政治经济的变革,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党的成立、大革命、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失败导致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近两亿两白银。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军事和国力的薄弱。

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

这次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呼吁民主与科学,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以独立自主战斗,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半殖民地状态。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稳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政策。

这些知识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高中近代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高中近代史知识点汇总总结

高中近代史知识点汇总总结一、资本主义的兴起1. 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发生的一场工业技术变革,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兴起。

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和人口增长。

2.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私人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济体系,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竞争优势。

3. 自由主义经济学:亚当·斯密被认为是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国富论》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1. 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或者占领。

2. 帝国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列强开始对亚洲和非洲殖民地进行新一轮的争夺,以追求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导致了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

3. 《中国一九七一年国际航线公约追加协定》三、中国近代史1. 清朝的衰落:19世纪中叶,清政府遭遇了诸多危机,如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导致了清朝的统治体系逐渐瓦解。

2. 戊戌变法:清朝末期的改革运动,旨在加强国家实力和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但最终未能成功,反而激起了保守势力的反对。

3. 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四、近代国际关系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以德意等国为首的中央同盟国和英法等国为首的协约国之间的全球战争。

2. 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战胜国领导人所召开的和会,主要目的是解决战争后的政治、经济和领土问题。

3. 《凡尔赛条约》:和会签署的条约,强制德国承认对战争的责任,并付出大量的赔款和领土割让。

五、近现代科技和文化1.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运动,催生了现代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发展。

2.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催生了科技革命,推动了电气工程、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产品。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总结近现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中国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本文将对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部分内容。

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晚清时期是近现代中国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剧变的时期。

其主要内容包括:1. 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上海的《南洋商报》在1844年上半年报道了这个战争的起因、流程及背后的各方力量,它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使得中国逐渐被列强侵略。

2. 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由洪秀全创立,提倡平等、拜上帝教信仰,曾对清政府形成极大的威胁。

3. 戊戌变法: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致力于使中国适应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但最终因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从封建社会向民主共和社会的转变。

二、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1.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不断。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对于中国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国共合作与分裂:国共两党开始相互合作,但随着意识形态和权力分歧的加深,最终分裂成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

4.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战争,中国军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主要内容包括:1. 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国有化等一系列社会转型。

2.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特殊时期,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近代中国一、近代中国概述近代中国是指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结束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变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

二、洋务运动及其影响洋务运动(1861-1895)是近代中国一项重要的改革运动,由同治帝发起,旨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强大国家实力。

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

然而,洋务运动也暴露出了中国社会腐败和封建势力的强大阻力。

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被彻底瓦解。

三、戊戌变法及其失败戊戌变法(1898年)是清朝政府为了挽救危机而进行的一次维新运动。

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导,旨在进行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的改革。

然而,变法运动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清朝政府对变法运动的失败,而康有为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戊戌变法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

四、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同时,辛亥革命也宣告了封建制度的彻底结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五、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五四运动始于对巴黎和约的抗议,最终演变成一场反对传统文化和封建社会的运动。

五四运动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化观念,提出了“民主”、“科学”、“民族”、“自由”的口号,对中国文化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抗日战争及其意义抗日战争(1937-1945)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现代史

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现代史

高一历史必背知识点现代史1.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特点之一。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由封闭的封建社会转向开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1.1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矛盾1842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使得中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

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为代表,中国人民正面临着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任务。

1.2 辛亥革命后的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帝制到资本主义共和国的转变。

然而,新的共和国仍然存在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帝国主义强国通过各种方式侵略中国的领土和资源,而封建势力则继续压迫农民和工人阶级。

这使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转向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1.3 五四运动后的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矛盾向农民工人运动转化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发生了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农民工人运动日益兴起,并成为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压迫和剥削的代表,而农民和工人成为解放和革命的主体。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进一步转向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对农民工人的剥削和压迫。

1.4 社会主义革命后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转向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一矛盾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激化,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

2. 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近代化进程中,中国面临了来自内外的各种民族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透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识记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六、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七、新思想的萌发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2、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B、理解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新特点。

C、分析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2、《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意义及其空想性。

3、《资政新篇》评价。

D、综合1、评价林则徐的主要活动。

2、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识记二、洋务运动1、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2、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起迄时间;洋务运动前后期的旗号;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地区和早期代表性企业。

2、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时间、地点及无产阶级的主要来源。

3、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五、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爆发的背景。

2、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旅顺大屠杀,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4、三国干涉还辽。

5、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七、戊戍变法1、戊戍变法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康、梁的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和他们的主要思想、著作:“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的成立。

3、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4、百日维新:《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定国是诏》;戊戍变法的主要内容。

5、戊戍政变:封建顽固派反对新政: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戍六君子。

6、戊戍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八、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袁世凯镇压义和团;京津地区义和团发展;请政府对义和团的“招抚”策略。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八国联军进犯京津;中国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八国联国在北京的暴行。

4、《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B、理解1、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条件。

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C、分析1、通过中国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析认识其各自的阶级特点。

2、《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3、戊戍变法的性质,进步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4、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D、综合简要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A、识记二、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

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3、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湖北军政府。

四、中华民国的成立1、“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帝国主义和干涉企图和扶植袁世凯;“南北议和”。

2、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告各友邦书》。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宣统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B、理解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分析1、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胜利的原因。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D、综合1、评价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2、比较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和主要不同。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A、识记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袁世凯专权。

2、二次革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二次革命”。

3、袁世凯称帝:《中华民国约法》;“五九国耻”;“中华帝国”。

4、护国运动;《讨袁宣言》;《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锷与护国军;《第二次讨袁宣言》。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历史背景。

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爱国思潮;张謇、周学熙、荣德生等。

3、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理解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C、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D、综合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主要斗争。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识记一、新文化运动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二、五四爱国运动1.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爱国学生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运动中心的转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主要人物;会议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 理解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前后两个阶段思想宣传的主流及影响。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C. 分析1.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D. 综合1. 中共“一大”和“二大”党的纲领的主要区别。

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A. 识记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 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

2. 国民党“一大”的举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3. 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 冯玉祥北京政变:军阀混战;“北京政变”。

2.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3. 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五卅运动;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省港大罢工。

4.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军。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 北伐军胜利进军:北伐目的、对象;北伐胜利进军概况;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 帝国主义的干涉。

2.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B. 理解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

C. 分析1. 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区别。

3.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