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肖文进,赵百胜,王力群,《矿产勘查》2011.6)
青海都兰扎麻山地区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后拉张体制转换 , 大量的物质、 热能被带人到地壳 中, 形成 丰 富 的含 矿 热 液 , 对 三 叠 系 含 矿 岩 系改 并
发育印支期花岗岩 ,u A 、b z 等矿化或异常大 c 、 g P 、n 多发育在接触带及岩体 内部破碎蚀变带上 。区内出 露 地层 从 老到新 由奥 陶 一志 留系 、 泥盆 系 、 炭 系 、 石
二 叠系 、 叠系 、 三 系及第 四系。 除第 四系沿 沟谷 三 第
都 兰 地 区航 磁 异 常总 体上 呈 现环 状 异 常 , 常 异
魏 一
图 3 都兰地 区航磁异常图 1
图 1 都 兰 一察汗 乌苏 一玛 多.
-
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分区 图 】 I 秦祁昆早 古生代 造 山 系;, 一 I一祁连 遣 山亚 系; 一 东 I 2 昆仑 一柴达木造山亚 系; I 欧龙布鲁 克地块 ; 2 柴北缘 一 I一 2 火山 一深成岩带;2一 柴达木地块 ( 1 盆地) l 一 昆北 火山 一 ; 2
形成演化过程中 , 可能为成矿提供 了成矿物质及其集 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 关键词 : 铜铅锌银矿床 ; 矿床地质特征 ; 找矿方 向; 兰 都
中图 分 类 号 :6 P2
青海都兰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位于都 兰一 鄂拉山成矿带 , 该带从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开始 , 随洋 壳俯 冲作 用 , 成 了与 之有 关 的火 山喷 发 和岩 形 浆 侵入 … , 印 支 期 ( 叠 纪 初 ) 入 陆 内 活 动 阶 早 三 进 段, 由于巴颜喀拉洋壳的斜 向俯冲 , 改造区内的东西 向巨型断裂 , 使其发生左旋压扭性活动 , 形成了大量 的 N 向线 性 构 造 , 现 为 东 西 向 巨 型 断 裂 为 主 W 表 导 , 伴有大量 N N 并 W、 WW 向 断 裂 的 图景 J 印 。
青海省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青海省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区是西部找矿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发现多处具有找矿潜力的热液矿床。
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控矿因素的研究,目前找矿工作遇到了瓶颈。
在前人对沱沱河地区研究成果及自己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成矿学理论,结合矿床地质资料,从构造、岩浆、地层等控矿因素分析入手,利用遥感构造解译,对铅锌矿进行控矿构造研究。
标签:青海省矿床特征找矿潜力1区域地质沱沱河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金沙江缝合带和龙木措、双湖缝合带夹持的北羌塘地体内。
自然环境恶劣,地质工作程度低。
该区域变质基底尚未出露,盖层主要由二叠纪至新近纪的火山、沉积岩系构成。
二叠系至侏罗系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其中,二叠系底部和上三叠统底部发育基性和中性火山岩。
新生代沉积主要为陆相红色碎屑岩系,并夹有石膏层。
大规模岩浆的喷(发)溢活动使岩呈岩被状整合于整个西部地区的下二叠统栖霞一茅口组灰岩面上。
岩的喷(发)溢与该地区矿床的形成在物质成分、矿床成因和时空关系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铅锌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2热液矿床的分类和矿床特征根据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可将岩浆热液矿床分为三类:(1)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300-600℃,成矿压力2×107-108Pa(1-4.5km)(浅成高温矿床成矿深度小于1km),如石英脉型钨、锡矿床;(2)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200-300℃,成矿压力1×107-5×108Pa (0.5-2.5km±),如自然金-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床、一些非金属矿床(石棉、水晶、萤石矿床)、放射性铀矿床等;(3)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50-20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如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
3矿床成因3.1成礦物质来源成矿物质来源是判定是矿床成因的关键要素。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含矿地层的同时异相性

矿床地质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含矿地层的同时异相性周聪1,梁新权2**,杨永强1,王泽利3,张艳霞4,逯文辉1,付建刚2,王策2(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 中国科学研究院广州地化所,广东广州510640;3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山东青岛266510;4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100082)青海锡铁山铅锌矿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对该矿床类型的认识长期存在争议(汪劲草等,2000;祝新友等,2006;冯志兴等,2010)。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将其视为SEDEX型矿床。
但对于找矿来说,最关键问题仍是什么地层控矿?什么构造控矿?通过对锡铁山矿区典型剖面的分析,发现含矿地层具有同时异相性,南部仍有找矿潜力。
该区地层的发育在不同的地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岩性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邓吉牛,1998)。
矿区地层具有火山喷流沉积旋回的特点,发育相对完整的火山喷发沉积层序,存在多个旋回。
锡铁山矿区火山喷流沉积旋回虽然包含火山岩层和喷流岩层,但各自的发育程度互为消长,不同地段的沉积旋回之间的组合变化明显。
1 成矿地质背景随着柴北缘发现榴辉岩带(超高压变质带),认为柴北缘为早古生陆缘岛弧环境,奥陶纪晚期发生弧-陆碰撞及陆-陆碰撞的深俯冲作用。
李峰等对锡铁山矿区滩间山群下部基性-中酸性双峰火山岩和上部火山熔岩-次火山岩进行分别取样测试,认为锡铁山矿区滩间山群下部基性-中酸性双峰火山岩应属于大陆边缘裂谷的构造环境,上部火山熔岩-次火山岩则应属于岛弧碰撞构造环境,锡铁山铅锌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裂陷带,在柴北缘发生被动陆缘裂陷活动,海盆逐渐扩大,火山喷发强烈,发育双峰式火山岩,夹较多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
沿同生断裂带发生多期强烈的海底热水喷流作用,形成广泛分布的热水沉积岩和铅锌矿床。
到了晚奥陶世,裂谷发育到了晚期,柴达木板块开始向北运动、挤压。
晚奥陶世末到志留纪,裂谷挤压封闭。
阿尔恰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

34阿尔恰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探讨庄 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阿尔恰勒铅锌矿是新疆察布查尔县近年来发现的一重要的铅锌矿床。
伊犁亚板块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山裂谷带(塔里木板块)是该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
地层层位对矿体形成明显的控制作用,产状和围岩保持一致,在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灰岩内呈现似层状产出,该矿后期的矿化富集阶段受区内岩浆活动以及构造因素改造作用影响较为突出,矿区铅锌矿的最直接找矿标志为阳起石化蚀变。
文中结合实践对阿尔恰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找矿前景进行研究,希望对指导该矿找矿工作有所借鉴作用。
关键词:阿尔恰勒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12-0034-2收稿日期:2019-12作者简介:庄庆,男,生于1985年,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中级,研究方向:区调、金属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阿尔恰勒铅锌矿床位于伊犁亚板块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山裂谷带(塔里木板块)中,石炭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是该区的主要地层出露,区内的主干断裂为近东西向压性断裂,对坳褶的展布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还发育北西向以及北东向展布的扭性、张扭性断裂。
该区具有非常突出的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区内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
2 矿床地质特征2.1 矿区地质概况(1)地层。
大哈拉军山组(下石炭统)陆相火山岩、阿克沙克组灰岩在矿区范围内广泛的发育,而且还出露第四系地层(图1)。
矿区南侧区域大哈拉军山组地层发育广泛,有两个岩性段之分,英安质凝灰岩为中下亚段的主要岩性特征,安山质凝灰岩是上部的主要岩性特征,火山角砾岩与集块岩仅在局部可见。
矿区北部地区主要发育阿克沙克组,主要有灰岩以及夹粉砂岩的灰岩所组成,具有较为突出的硅化特征。
青海省牛苦头铁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关键 词 深部找 矿 铁 铅锌 多金 属矿 矽 卡岩 型矿床 成矿 温度 找矿 标 志
DOI:10.3969/i.issn.1674.6082.2018.01.002
G 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Niukutou Fe·-Pb·-Zn
long and complex tectonic—m agmatic activity,the m 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good,the m ineral resources in the mining area is rich.The Fe—Pb-Zn polym etallic deposit in the mining area is the typical
skarn type deposit in Qimantage North Slope in Qinghai Province,which scale is large.Based on the geo—
logical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results in the mining area,the geological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and deposi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is analyzed,
青海省都兰县沙柳河南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青海省都兰县沙柳河南区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马国栋;李玉莲;李海宾;李永太;马福贵;李少南【摘要】沙柳河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阿尔茨托山南东段阿尔茨托山复式向斜南翼。
为研究沙柳河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分析了矿区地质背景、矿床(体)特征、岩(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研究认为矿区是以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产于金水口岩群地层,沿一定的地层层位分布,具多期多阶段成矿特征。
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火山喷溢沉积作用成矿期、岩浆期后成矿作用期和表生作用期三个阶段,矿床成因受地层、岩浆岩、构造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初步定为变质岩中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Shaliuhe mining area locates at south wing of Aercituo Mountain composite syncline of southeast section of Aercituo Mountain at southeast rim of Qaidam Basin.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sis type of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Shaliuhe mining area,this paper analyzes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mining area,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s (ore-bodies),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rocks (ore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posits in this mining area are mainly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s,and the ore-bodies mainly occur in Jinshuikou group strata along a certain stratigraphic horizon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hase and multi-stage mineralization.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posits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 including volcanic e-ruption sedimentation ore-forming stage,postmagmatic ore-forming stage and hypergenesis stage.The gene-sis of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strata,magmatic rocks and structure.The deposit is initially determined as Skarn type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metamorphic rocks.【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8页(P560-567)【关键词】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沙柳河;青海【作者】马国栋;李玉莲;李海宾;李永太;马福贵;李少南【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810000;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 810600;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西宁 810000;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 810600;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 810028;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平安 8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 地质特征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柴北缘加里东地槽褶皱带东缘,东与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褶皱带相连,南与布尔汉布达北坡相邻。
青海省都兰县乌妥沟银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断裂以北;侏罗纪分布零乱;新近纪和第四纪主要分布于沟谷及附近的山坡上嘲( ) 图2。
图 2 青 海 省 都 兰 县 乌 妥沟 矿 区 区域 地 质 图
1第 四纪 ;2 新近 纪 ;3侏 罗纪 羊 曲群 ;4 三 叠纪 上统 鄂拉 山组 ;5 三叠 纪洪 水川 组 ;6 二 叠 系下统 布青 山群 ;7 石炭 一 一 - - - - - - 二叠
一
布 尔汗 布达造 山亚 带 ; Ⅱ。一 阳湖一 太 布青 山~ 积石 山华 力西 褶皱 带 。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层出露主要有古元古代 、中新元古代 、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 侏罗纪、 新近纪和第四纪 , 由于大量的岩浆侵入 ,地层零星分布。古元古代金水 口岩群( 主要分布在昆中断裂以北 ;中新元古代 P t 万宝沟群 ( t ) P 一 分布于昆中断裂以南 ; z , 石炭一 二叠纪中吾农山群土尔根大坂组(P c 分布在旦却合 以南 ; 下石炭纪大干河组( 分布在昆北断裂 以北 ; c 二叠纪仅 出露早二叠世布青山群下岩组 ( l ) 集中分布 P q, D
图 1东昆仑岩 浆岛弧成矿带大地构造单元分区图
I一 南祁 连一 鸡 山造 山亚带 ; I 欧龙 布鲁 克乌 兰元 古宙 古 陆块体 ; I 赛 什腾 山一 尔茨 托 山造 【亚带 ; I 柴 一 拉 一 一 阿 “ 一 达木 晚 中生代 一 新生 代断坳 盆 地 ; I 祁漫塔 格一 兰造 山亚 带 ; I 伯喀 里克 - h峰 2
区域 主构造线 受 昆中断裂带控 制 ,总体 呈东西 向展 布 ,由一 系列 紧闭线状褶皱 及压性 逆掩 断层组成 。 主要有乌妥 沟复式 向斜 ,包 括 巴隆一 日向斜 、乌妥 沟 向斜 、可 日沟 向斜 等 ; 西 向一级 昆 中断 裂及可 日断 可 东 裂 、香 家乡南 山断裂等 次级断裂发 育 。昆 中断裂 为超岩石 圈断裂 ,是塔柴 板块 和华南板块 的缝合 带 ,也是
青海省哈得尔甘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青海省哈得尔甘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吴洪彬(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26)摘 要: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于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缝合带,主要基岩地层为晚石炭世缔敖苏组、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北西向以及一系列伴随北西向断裂形成的层间断裂或破碎裂隙成为了热液活动和矿物质沉淀的场所,矿区北区为构造热液型矿床,南区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多种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青海省;甘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7-007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Hadergannan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Qinghai ProvinceWU Hong-bin(Eighth Geological Brigade (Shando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Shando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Rizhao 276826, China)Abstract: The tectonic structure of the mining area belongs to the Qimantag Early Paleozoic suture zone. The main bedrock strata are the Late Carboniferous Biaosu Formation and the Late Triassic Orashan Formation. The northwestern trend and a series of layers with northwestern fault Intermittent fractures or fractures have become a place for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mineral precipitation. The northern area of the mining area is a structural hydrothermal deposit, and the southern area is a contact metasomatism (skarn) type deposit. A variety of prospecting signs are obviou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ture geological exploration.Keywords: Qinghai Province; Gannan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s1 地层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晚石炭世缔敖苏组(C2d)、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6期2011年11月矿产勘查MINERAL EXPLORATIONVol.2No.6November ,2011[收稿日期]2011-08-05[基金项目]2006年度中央财政补助项目(编号:有色地地字[2006]1-05号)和2003—2004年度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200310200023)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肖文进,男,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教授级高工,现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和综合研究工作。
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肖文进1,赵百胜1,王力群2(1.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75)摘要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柴北缘铅锌银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分东沟和吉给申两个矿床,矿床受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 3tn )地层控制。
文章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为早期的热水沉积—变质型叠加了后期接触交代的复合成因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分热水沉积、变质作用、接触交代3个成矿期,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提出了该区找矿标志,指出下步的找矿方向,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大,除重视铜铅锌成矿元素外,还应考虑钨锡找矿。
关键词地质特征铜铅锌多金属青海阿尔茨托山中图分类号:P612;P618.41;P618.42;P61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01(2011)06-0696-08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单元位于青海柴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该带早古生代前的东西向裂陷—裂谷作用及火山活动[1],形成中—基性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和巨厚的条带状火山—沉积岩系[2],同时伴随着后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丰富的含矿热液,并对前寒武系含矿岩系改造,形成多元物质叠加的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目前在该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的一套热水沉积岩系中,发现东沟和吉给申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随着深部钻探工程的控制,发现了隐伏的夕卡岩钨锡多金属矿体。
以往认为该区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3],深部钨锡矿体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该矿床的认识,该矿东部应叠加了后期的接触交代型成矿作用,为复合成因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总结该区地质勘查成果,对该区地质找矿和工程部署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柴北缘古生代火山弧裂陷构造带、东昆仑前寒武纪隆起带、鄂拉山构造带三者交汇部位(图1),由近北西—北西西向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柴北缘断裂[4]及北西向鄂拉山断裂所围限,属柴北缘铅锌银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5],著名的锡铁山铅锌矿[6]、滩涧山金矿、赛坝沟金矿等,就赋存于该构造带中。
区内以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 3tn )地层出露广、分布面积大为特征,由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Rb -Sr 同位素年龄464.6Ma (乌介人,1987)。
其下伏为区内最老基底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Pt 1dk )中深变质岩系,以片麻岩为主,呈断层接触,全岩Rb -Sr 同位素及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1463 2205Ma [4],局部出露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 3m )地层,主要由砂岩、砾岩、安山凝灰岩夹板岩组合而成。
该区构造以元古宇基底为核心,组成阿尔茨托山北西西—北西向不对称倒转复式背斜,南翼近轴部有多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平行分布,并有横向断裂切割,构造较为复杂,这一构造格局为矿床定位造就了良好条件。
区域岩浆岩以加里东、华力西期、印支期黑云母696图1青海省都兰县东沟地区地质略图Q—第四系;O3tn3—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上岩组;O3tn2—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中岩组;O3tn1—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下岩组;1—大理岩;2—安山岩;3—绿泥石英片岩;4—石英脉;5—实测及推测地质界限;6—实测及推测断裂;7—矿体及编号;8—矿化体;9—产状;10—工作区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北侧见少量加里东晚期超基性岩体分布,火山岩主要为中晚奥陶世中—基性火山岩,钙碱性系列。
该区金属矿点多数受地层岩性控制,主要赋存在两套变质岩系中,其一为下元古界达肯达坂群,如东山铜钨多金属矿、沙柳河铅锌矿和沙那黑铅锌矿,其二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东沟铜铅锌矿点和吉给申铜锌多金属矿点,只有少数矿点与侵入岩有关,如产在沙柳河两侧的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矿床。
近年阿尔茨托山东段铜铅锌多金属矿点取得的勘查成果最受关注。
1.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区域上柴北缘火山弧裂陷构造带为高磁场(50 300nT)、高阻异常区(电阻率数百至数千Ω·m)。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为平静磁场区(-20 -40nT)、低阻异常区(5 500Ω·m)。
柴周边地区为布格异常高负值(-400 -500mGal)的异常地壳,地壳厚度各异:柴南缘东昆仑山54 56 km,柴达木盆地51 53km,柴北缘56 62km,表明柴北缘成矿带早古生代曾处于裂陷裂谷的构造环境[2]。
1.3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根据区内的1ʒ5万分散流测量成果,成矿元素异常分布有分区分段富集的特点。
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Cu、Zn、Pb、Ag、As元素,含量均高于地壳克拉克值,且明显高于下伏的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地层,为有利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的矿源岩。
Cu、Zn、Pb异常组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其中Cu、Zn、Pb变异系数大,具有良好的分带性,已在“乌-4”、“乌-5”、巴-2”、“巴-3”、“哈-7”等几个化探异常区相应发现了东沟铜矿带、东沟铅锌矿带、太子沟铜锌矿带、藏碑沟铅锌矿带、吉给申北山锌铅多金属矿(化)带。
1.4区域遥感蚀变信息异常特征从所获的铁化蚀变遥感异常成果来看,吉给申地区的铁化遥感异常尤为强烈,铁化异常分布于印支期片麻状花岗岩体和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中,796第2卷第6期肖文进等: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长2000m,宽300 1100m,呈北西向的面状展布,和1ʒ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吻合,同时根据遥感影像图,该区可见若干环形、线性影像构造,展布于矿(化)带、岩体上或构造交汇部位,充分反映了该区存在的铜铅锌多金属找矿潜力。
2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3tn)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根据岩性组合,由下至上分3个岩组,各岩组之间为整合接触,岩性明显地由基性→中酸性变化:火山岩组(O3tn1):为中性夹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岩性为安山岩夹少量的斜长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
片岩岩组(O3tn2):岩性为绢云白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夹透镜状、薄层状大理岩,底部为安山岩夹少量的斜长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该层中上部为含铜铅锌矿化的热水沉积岩系含矿层[2],岩性为硅质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夕卡岩、大理岩与含硅质条带大理岩。
含矿层长3.0km,厚50 100m。
砂岩岩组(O3tn3):下部石英砂岩、硅质岩、长石石英砂岩,中部变安山岩、英安斑岩,岩性上部石英砂岩夹少量的绢云石英片岩,底部常出现含铜热水沉积的硅质岩夹层、透镜体或条带。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主要为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断裂,次为北东向或南北向断裂,其中北西西向的层间破碎带为主要的赋矿构造。
倾向北。
南部见印支期花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属于硅铝过饱和或硅强饱和及铝过饱和、强酸弱碱性岩石,与国内钨、锡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相比,具有很大的相似性[1]。
吉给申一带脉岩为闪长岩脉、花岗斑岩脉。
3矿床地质特征3.1矿化带特征3.1.1东沟矿化带地质特征铜铅锌矿化带:呈层状、似层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产于上奥统滩涧山群第二岩性组(O3tn2)中的硅质岩、透辉石大理岩、绿泥石英片岩中。
其中东沟铜矿化带:受地形影响呈弧形展布,长1300m,宽10 25m,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产有Ⅰ号铜矿体;铅锌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200 500m,宽2 5m,主要矿化蚀变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产有Ⅱ号铅锌矿体和Ⅲ号铅锌矿体(图1)。
3.1.2吉给申矿化带地质特征吉给申铜铅锌矿(化)带分布于东沟以东7km,按其分布范围分为南北两个矿(化)带,即巴音山矿(化)带(由太子沟铜锌矿段、藏碑沟铜铅锌矿段组成)与吉给申北山铜铅锌矿段,其中太子沟矿段为该区主要的铜锌富集区(图2)。
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带产于上奥陶统滩涧山地层(O3tn)中O3tn2岩组的中上部及O3tn3的底部的热水沉积岩系或层间破碎带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为350ʎ 25ʎ∠50ʎ 85ʎ,总体走向呈北西西—东西向,已圈定矿体计43条,矿化带长200 1500m,宽2 45m,带内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兰铜矿化强烈,夕卡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普遍,矿化带局部地段有分枝复合、膨大狭缩现象,地表以氧化矿为主,浅部以原生金属硫化物为主,深部太子沟一带以铜钨矿化为主。
3.2矿体地质特征3.2.1东沟铜铅锌矿体地质特征该区共圈定铜矿体1条,铅锌矿体2条。
Ⅰ号矿体:长1000m,厚0.66 8.79m,平均厚3.07m,铜品位0.36% 3.39%,平均1.00%。
Ⅱ号矿体:长400m,厚1.90 2.56m,Pb品位0.75% 11.45%,平均4.02%,Zn品位0.43%1.58%,平均1.23%,矿体Pb+Zn5.25%,伴生Ag 60ˑ10-6 84.3ˑ10-6,Au品位0.14ˑ10-6 0.48ˑ10-6。
Ⅲ号矿体:位于Ⅱ矿体北侧100m,长100m,厚0.55 3.95m,Pb品位0.52% 11.49%,平均5.92%;Zn品位0.34% 2.98%,平均1.61%。
Pb +Zn品位7.53%,伴生Ag品位5.69ˑ10-6 71.75ˑ10-6,Au品位0.16ˑ10-6 0.28ˑ10-6。
896矿产勘查2011年图2青海省都兰县吉给申地区地质略图Q—第四系;N—第三系;D3m—上泥盆统牦牛山组;O3tn3—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上岩组;O3tn2—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中岩组;O3tn1—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下岩组7;Pt1dk—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γ51—印支期花岗岩;1—大理岩;2—透辉岩;3—花岗斑岩;4—花岗岩;5—闪长岩;6—实测及推测地质界限;7—不整合界限;8—实测及推测断裂;9—正断层;10—逆断层;11—矿体位置及编号;12—遥感铁化异常3.2.2吉给申铜铅锌矿体地质特征(1)巴音山铜铅锌矿体太子沟矿段:在铜锌矿化带相应圈出Ⅰ1、Ⅰ2、Ⅱ、Ⅲ、Ⅳ、Ⅴ铜锌矿体6条,南部以锌为主,含铜,深部伴生钨锡矿(图3)。
中部及北部以铜为主,含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