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a973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3.png)
谈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安全施工技术隧道开挖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软弱围岩的特点是岩体强度低、渗透性大、易塌方等,因此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一、软弱围岩特性分析软弱围岩是指岩土体强度较低,易发生破坏和变形的岩土体。
软弱围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低:软弱围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很低,岩体容易发生破裂和变形。
2.渗透性大:软弱围岩中的孔隙和裂缝比较发育,渗透性大,地下水迅速渗透,容易引起地下水涌入和地表沉陷。
3.易塌方:软弱围岩的岩层结构相对疏松,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严重危害施工现场的安全。
软弱围岩对隧道开挖的安全施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施工单位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软弱围岩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隧道开挖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岩体勘察与预测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前,需要对岩体进行详细的勘察和预测,了解软弱围岩的具体情况和特性。
通过岩体钻探、岩芯取样、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获取软弱围岩的地质信息、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为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的开挖工艺针对软弱围岩的特性,需要采用合理的隧道开挖工艺。
可以采用分段开挖、切坡开挖、钻爆掘进等方式,减小开挖面积,降低软弱围岩的应力,减少岩体破坏和变形发生的可能性。
3.支护结构设计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需要进行严密的支护设计。
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锚杆、钢架、注浆固化、喷锚等,可以通过加固岩体、加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塌方和滑坡的发生。
4.监测预警系统在软弱围岩的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岩体监测预警系统,对软弱围岩的变形、位移、渗水、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一旦发现岩体出现异常变化,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预警和疏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5.施工方案优化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案需要不断优化,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
试论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试论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48ed1fdba0d4a7302763a6e.png)
水 文站 四号隧道位于精伊 霍铁路 D 4 + 7 - D 4 + 3 K 863 K 885 段, 全长 10 , 6 米 洞身位于 R 10 = 2 0米的曲线 上 , 洞身线路纵坡 为 1. 95 ‰单面上坡 。 本隧道全段为浅埋 、 偏压隧道 , 隧道围岩级 别为 V级 围岩 , 最大埋深 1 米 , 8 最小埋深 5米 , 洞身距 山体外
5 . 支护 。 初期 初期支 护采 用常规 的锚 喷支护。 即采用 1 1 6
型钢架 , 间距 5 c 用 2 0m, 2钢 筋 环 向联 接 , 筋间距 l 系 钢 m; 统锚杆采用 2 2钢筋 , 3 0m, 长 5c 间距 8 c 呈梅花型布置 ; 0 m,
关 键。
一
图2 偏 压 、 浅埋 、 弱 围岩 工 艺 流 程 图 软
向洞内方 向推进 , 到完 全嵌入 山体 。该隧道采 用 I6工字 直 1
工 程 概 况
、
钢作 为 内模支撑 , 再浇注 9 c 0m厚 C 5钢筋 混凝土 。 16工 2 将 1 字 钢一起浇 注在混凝 土 中 ,并在 浇注 前预埋 10 m钢管 5m
侧 最薄处为 6 。本隧道是由原设计的一段高路堑变更而设 , 米 隧道进 出口均为高路堑 。 一
作 为超前长 管棚施 工的定 位 、 向套 管 。在 套拱砼 两侧 , 定 回 填混凝 土至套拱 外拱 顶标 高 , 然后 回填 土 。这样 , E的边 洞 l
仰坡几 乎不 会受 到破坏 ,而 且套 拱与 回填 的混凝土形 成整 体支护作用 , 效地保证 了洞 口段 边仰 坡施工 的安全 。 有 2超前 支护 。 . 在浅埋 、 偏压及 软弱 围岩 隧道施工 中, 一般 须进行超 前支护 。本 隧道洞 口采用 中18 m热扎无缝钢管 0r a 长管棚 注水 泥单浆 液进行 超前支 护 ,导管长 2 O米 ,节长 4 米 , 节 之 问 用 “ 型对 焊 , 向 间 距 4e , 两 V” 环 0r 注浆 终 压 为 a
隧道明洞施工中的软弱围岩处置技术分析
![隧道明洞施工中的软弱围岩处置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70ff9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f.png)
doi: 10.3969/j.issn.1673-6478.2023.S1.020隧道明洞施工中的软弱围岩处置技术分析潘登,董仕奎,刘英杰(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摘要:软弱围岩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地层松散、水土条件复杂等。
本文通过对软弱围岩隧道明洞施工技术的分析,探讨了其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施工技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介绍了软弱围岩隧道明洞施工方法,包括明洞衬砌施工、明洞防排水施工、洞门施工及洞门回填,经工程实践表明,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弱围岩;衬砌施工;明洞施工中图分类号:U4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78(2023)S1-0072-040引言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经常会遇到软弱围岩,其主要特点包括地层松散、岩石强度低、地下水丰富等,给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带来了诸多困难。
因此,本文旨在对软弱围岩隧道明洞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就当前常用的软弱围岩隧道明洞施工方法,包括预支护法、分段开挖法和注浆加固法等,结合多种施工技术手段,旨在提高软弱围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
1工程概述1.1 项目基本情况临临高速公路项目中的车场隧道工程位于沂源县车场村东800m处,为双向六车道分离式中隧道。
隧道工程采用锚喷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以模筑防水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
经工程地质调绘及勘探揭露,隧址区出露和揭露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3dl + el)及混合岩(Gn-γγ)花岗片麻岩地层、寒武系(∈)页岩、灰岩夹泥灰岩薄层。
具体围岩分级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23-05-22作者简介:潘登,男,中级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表1 围岩等级类型围岩等级车场隧道左线(m)车场隧道右线(m)Ⅴ550 545Ⅳ532 565Ⅲ295 255合计 1 377 1 3651.2 地层岩性特征隧址区出漏和揭露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3dl + el)及寒武系地层,简单分述如下。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d86e9ee647d27284b7351d6.png)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我国公路、铁路建设中,由于地形地貌限制,建设过程中隧道建设成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风险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成为道路建设安全的重大课题。
隧道逃生管道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建设中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艺之一。
本文先简析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的特点,进而在注入超前小导管、微台阶法以及初期维护等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实际技术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施工;软弱围岩;施工技术隧道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隧道施工建设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与经济效应。
通常情况下,两车道隧道挖掘都是在12到13m。
呈现为扁平状,如何使用有效的建设方式是施工方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为软弱围岩固定性很弱,无法承受重压,所以在隧道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关施工技术来处理好软弱围岩,从而提升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
软弱围岩因它自身的一些地质特性,它的力学指标比较低且岩石比较松散,软弱围岩它的承载力度较小,压缩性比较高,当有岩隙水出现就很容易的引起隧道施工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另一个方面,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沉降的数值,再对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必须要特别注意施工的方法采取正当的施工措施。
因此,本文对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进行分析有一定实际意义。
一、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工程特点软弱围岩通常是存在河流、湖泊等地部,或是溶洞之中,有着膨胀和蠕变等不固定性特点。
增加预留沉降量在现有支护措施下,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开裂掉块,钢架扭曲,一方面暴露出支护措施弱不能有效抵抗围岩变形压力;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围岩变形能力强,必须有匹配柔性支撑体系共同完成初始变形再进行注浆加固松动围岩应力圈,起有效的固结作用。
软弱围岩本身有稳定性,能够防御小幅度外界干扰。
但是在所受影响比较大时,软弱围岩稳定性会受到冲击,产生松动区域会变大,围岩受到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加,也无法回到原始状态中。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2f30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a.png)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围岩的软弱性不仅会影响整个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会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延误等问题。
因此,针对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软弱围岩的特点软弱围岩通常指具有较大变形和弱结构的岩石和土层,包括软土、泥质页岩、致密卵石土等。
软弱围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变形性大。
软弱围岩的本质特点就是变形大,容易发生滑移、泥石流等灾害,对隧道的安全稳定性造成极大威胁。
2. 破坏性强。
软弱围岩容易发生破坏,如裂缝、断层、岩层间隙等,进一步加剧了岩体的不稳定性。
3. 抗力较小。
软弱围岩的抗力一般较小,若盲目钻井或施工,易引起倒塌或坍塌。
针对软弱围岩的特点,必须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安全、高效、顺利。
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地质情况。
在开展软弱围岩施工之前,一定要充分掌握隧道所处地质环境的相关信息,了解地质体的性质、构造特点、裂隙分布等,作出详细的地质评价和稳定性分析,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
2. 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根据软弱围岩的特点和困难程度,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爆破法、钻孔爆破法、压制法等,使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施工质量有保障。
3. 加强围岩加固。
在软弱围岩施工中,加强围岩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注浆、锚杆加固、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式,加强围岩的梳理性,提高围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 防止围岩坍塌。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围岩的坍塌,如地面加固、地面冻结等。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围岩坍塌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应用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隧道施工的难度和风险,确保隧道的安全、高效建设。
目前,软弱围岩施工技术已经在我国的一些隧道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以下两个案例:1. 大别山隧道。
大别山隧道全长约20公里,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2ba24addccda38376baf36.png)
频 ,封 闭环 形 成 的时 间 长 ,安 全 与 进 度 、进 度 与 质 量 的 矛 盾 突 出 。
3.软 弱围岩 的危害 软 弱围岩 的透 水性 能较差 、固结速 率缓 慢等特 点往 往会使施工工程 中的路面所具有 的稳定性和承载 性相 对较 差。一旦有较大 的负载外 力施加到路面 上时 ,很 容易对路 面 的质量 产生 较大 的影响 ,从 而危及 交通 安全 。除 此之 外 ,软 弱围岩所 带来 的危害还 会体 现在路堤滑坡和路基沉 降这两个 方面 。首先 ,由于软 弱围岩 自身透水性和固结速 率 的基 本特 点所 产生的影响 ,往往会导致公路的稳定性较 低 。尤其是在坡 度路面的施工建设中 ,不稳定 的软弱围岩 在 受到较大强度 的外力作用时随时都会发生滑坡 ,从而产 生 施 工 事 故 。 而 另 一 个 方 面 , 由于 软 弱 围 岩 的含 水 量 比较 大 ,而且其内部有着很多的微小间隙 ,以软弱 围岩 为基础 建设的路面承载力极为有限。而在施工过程 中难免会对 其 长 时 间 持 续 施 加 高 强 度 外 力 ,在 力 的作 用 下 很 容 易 发 生 路 基 沉 降 ,更 严 重 的 甚 至 会 导 致 路 面 坍 塌 断 裂 的后 果 。 而 这 也是绝大多数软弱围岩所带来的最为常见 的路面危害。
二 、软弱变形机制及控制原则 围岩 的变形机 制一般 有多种情 况和 多个方面 ,这主要 是 由岩石 的复 杂性决定 的 ,多数情况下变形机制主要可 以 分 为 以下 两 个 方面 。 1.材料 变形机制 当 围 岩 变 形 时 通 常 是 经 过 弹 性 变 形 、 塑 性 变形 及 黏 性 变形来 实现材 料变形的一系列过程 ,故材料变形主 要包括 这 3种 变形 。 2.岩 层 结 构 变形 层状围岩 的弯 曲变形 、软弱夹层 的挤 出变形、块状 围 岩的滚动变形 以及土砂 围岩 的挤密或者松 弛变形及结构面 的 滑 动 变 形 均 为 岩 层 结 构 变 形 的形 式 。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516347e518964bcf847cb8.png)
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在山区为了满足交通运输需要,通常需要挖掘隧道。
由于山体的岩石特性不同,山区的地质也有差异,所以隧道挖掘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施工项目。
隧道挖掘常见的难点是软弱围岩段的施工,由于该岩体隧道的挖掘难度系数大,常阻碍施工正常运作,所以,本文主要针对软弱围岩地质特点及隧道工程特性,结合相关实例论述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地质复杂,有平原也有山脉,全国的地势比较的复杂,因此我国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很大,许多的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某些城乡基层公路的建设的难度很大,需要挖隧道,但是我国的地势又比较的复杂,隧道的建设对于地质的要求很高,对于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是对隧道施工者的严峻要求,而软弱围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对于我国隧道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二、软弱围岩地质特点及隧道工程特性1、软弱围岩地质特点软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
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2、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特性(1)软岩由于具有稳定性差,易崩塌溜滑等特点。
洞口段拉槽施工极易引起大范围牵连性滑动,因而难以接近仰坡,进洞困难。
隧道挖掘工程是一种洞内作业,挖掘过程中,局部力量承受减弱可能引发隧道坍塌,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难度,增加施工成本。
(2)软岩扰动后,自稳能力下降,松动圈不断扩大。
围岩压力逐渐增加,再次稳定的时间很长。
支护及衬砌结构承受围岩压力,极易引起支护结构变形、收敛、下沉和衬砌结构开裂等事故和病害,同时往往伴随地表下沉,失水等环境问题。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7b00cebb4cf7ec4afed056.png)
2深孔注 浆
为 了 防 止 或 减 轻 地 下 水 对 施 工 特 别 是 对开挖的影响 , 必须 对 地 下 水 进 行 处 理 。 近 年 来 , 浅 埋 偏 压软 弱 围 岩 隧 道 施 工 中 探 在 索 出许 多 行 之 有 效 的 办 法 , 这 些 隧 道 的 使 施 工 得 以 正 常 进 行 , 加 快 了施 工 进 度 , 并 提 高 了工 程 质 量 , 保障 了施 工 安 全 。 孔 注 浆 深 适 用 于 断 层 破 碎 带 、 弱 破 碎 围 岩 , 下水 软 地 特 别 发 育 , 形 成 涌 水 以 及 因地 下 水 而 造 易 成 特 大 坍 方 的 隧 道 。 孔 注 浆 分 为 深 孔 充 深 填注浆和深孔 劈裂注浆 。 2 1准备工 作 主 要 是 对 工 程 地 质 进 行 分 析 , 集 分 收 析 钻 孔 的排 碴 ; 录 分 析 钻 孔 的推 进 压 力 , 记 钻 速 以 及 钻进 不 同长 度 时 出 水 量 的 大 小 , 推 断 开 挖面 前 方 的地 质 构 造 、 岩性 、 源 位 水 置及水量大小 。 2 2止浆墙 由于 开 挖 面 围 岩 软 弱 , 浆 时 有 较 高 注 的压 力 , 引起 开 挖 面 垮坍 , 重影 响注 浆 易 严 效 果 和 施 工 安 全 , 此 开 挖 面 必 须 设 置 止 因 浆墙。 2. 3钻 孑 作业 L
工 业 技 术
S C CNE&TCNLG E EHOOY
皿圆
软 弱 围岩 隧道 施 工技 术研 究
梁 飞
( 中铁 第五 勘测 00 6 ) O
摘 要: 本文基 于笔者 多年从 事铁路 隧道施 工的相关 工作 经验 , 以软 弱围岩隧道施工 为研 究对象, 分析探讨 了施工 中应该注意 的相关环 节, 论 文主要从超 前支护 , 深孔注浆 , 隧道开挖 和监控 量测 四个 方 面进行 了分析探讨 , 全文是 笔者长期工 作实践基 础上 的理论 升华 , 相信对从 事 相 关 工 作 的 同行 有 着 重 要 的 参 考 价 值 和 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 埋 偏 压 隧 道 施 工 软 弱 围 岩 注 浆 浅 中 图分 类号 : B 1 T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3 9 ( 0 ) l b一o 3 l l 2 l2 l l ( ) 1 一o 6 7 o 0 浅埋隧道 与深埋 隧道相 比 , 主要 是 难 以 形 成承 载 拱 。 埋 隧 道 多数 有 地 形 偏 压 、 浅 表 层软 弱堆 积 物 、 化 带 、 弱 围岩 等 对 隧 风 软 道 开 挖 有很 大 影 响 的 特 殊 地 形 、 质 问题 。 地 在 开 挖 过程 中和 开 挖 完 成 后 会 出现 拱 顶 下 沉急剧增大 、 道 净空收缩 、 表 开裂等 , 隧 地 有 时 也 会 出现 掌 子 面 失稳 。 所 以 , 这 种 情 况 下 , 采 取 掌 子 面 稳 在 要 定 措 施 和 控 制 地 表 下 沉 措 施 。 表 下 沉 与 地 埋 深 有 密 切 关 系 。 深 大 时 , 隧 道 横 断 埋 在 面 内 形 成 了承 载 拱 , 挖 引起 的 下 沉 局 限 开 在 隧 道 周 边 , 埋 深 浅 时 , 有 形 成 承 载 而 没 拱 , 挖 下 沉 会 直 接 达 到 地 表 面 。 这 种 开 在 情 况 下 , 深 小 的 隧 道 , 不 能 期 待 形 成 埋 因 承 载 拱 , 为 防 止 支 护 下 沉 、 强 支 撑 力 故 增 而 应 采 取 必 要 的 措 施 , 研 究 采 用 药 液 压 并 注 、 直 锚 杆 等 辅 助 施 工 方 法 。 埋 隧 道 垂 浅 掌 子 面 前 方 的 先 行 下 沉 很 大 , 造 成 很 大 会 的 地表 下 沉 , 因此 , 究 前 方 地 层 的 改 善 、 研 管 棚 、 平 高 压 旋 喷 等 辅 助 方 法 是 必 要 水 的 。 浅 埋 偏 压 软 弱 围岩 隧 道 施 工 时 , 在 为 了 保 证 安 全 及 工 程 质 量 , 约 投 资 、 快 节 加 进 度和 保 证 运 营 期 间 的 安 全 , 须 采 用 一 必 定 的技术 措施 , 括正 确 的施 工方法 , 包 合 理 的支 护 形 式 等 。 此 浅 埋 偏 压 软 弱 围岩 因 隧 道 施 工 一 直 是 隧 道 施 工 过 程 中 需 要 面 临和解 决的重要 课题之 一 。 外 插 角 d=l ”~l ” 0 。 5 3隧道开挖 在 软 弱 围岩 地 段 , 了防 止 坍 方 , 为 必须 锚 杆 一 般 采 用 普 通 砂 浆 锚 杆 , 殊 情 特 采取 正 确 的开 挖 方 法 , 短 台阶 法 、 部 开 如 分 况下可采用药 包锚杆或迈式锚杆 。 挖法 等 。 隧 道 开 挖 过 程 中 , 在 突然 遇 到 了较 1 2小导 管注 桨 小 导 管 超 前 注 浆 , 在 地 基 灌 浆 法 基 大 的 涌水 、 沙 、 洞 、 层 及破 碎带 时 , 是 流 溶 断 必 增 以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围 岩 加 固止 水 技 术 , 须及 时 改 变 施 工 方 法 , 强 支护 参数 , 及 它 同 时 具 有超 前 支 护 作 用 , 不 良 地 质 隧 其 他 的 必 要 的 技 术 处 理 手 段 。 了尽 量 利 是 为 减 应 道 与地 下 工程 施 ] 常 用 的 一 种 开 挖 辅 助 措 用 围岩 的 自承 能 力 , 少对 围岩 的 扰 动 , 二 施 。 隧 道 开 挖 掌 子 面 上 , 设 计 开 挖 轮 廓 尽 可 能 地 采 用 全 断 面 的光 面 爆 破 技 术 , 在 沿 对 线以 外0 2 ~0 3 钻 孔安装 小的钢 花管 , 于地 质条 件 较 差 者 , 采用 半 断 面 , 时采 .m . m, 可 同 对 应 然 后 进 行 高 压 注 浆 加 固 , 浆 液 达 到 一 定 用弱 爆 破 技 术 , 于大 断面 和 特 大 断 面 , 等 强度后再进行开挖 。 主 要参数为 : 其 采用分部开挖 法进行 , 侧壁导坑 法 、 如 CD 小导 管 的直 径 -4 rm~6 rm; 0 a 0 a 法, CRD法 等 。 开挖 手 段 上 , 采取 两种 方法 , 长 度 1 3.m ~5.m ; 0 O 是 在 特 别软 弱 的 围 岩 段 , 用 非 钻 爆 措 采 间  ̄ d=O 3 ~1 0 。 E .m .m 施 ; 是 在 一 般 软 弱 围 岩地 段 , 用 松 动爆 二 采 破 , 振 动爆 破 。 两种 方 法 的 目的是 一 致 微 这
浅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
![浅析隧道软弱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17ed8c9bb4cf7ec4afed05e.png)
山隧道变 形处 理施 工为例 ,探 析隧道 软弱 围岩 变形 处理 施 工 力分 为形变压 力以及松 动压力两种 ,形变压力指 的是围岩变形 技 术 ,为我 国在隧 道软弱 围岩 变形 处理施 工方 面 的进 一步 发 在 一定程度上 受到支护的约束而形成 的压力 ,松动 压力则是垮
展 提供借 鉴 。 塌 的岩 体 以重 力 的 形 式 作 用在 支 护 上 的压 力 。支 护 刚 度 不足 , 围
限界受侵 等 , 很 容易 诱发 隧道大 变形甚 至建筑 限界被侵 、 塌 方 支 护 或者 封 闭 成环 , 就 无 法 充 分 的发 挥初 期 支 护 的 承 载 力 , 使 得 等 事故 , 既 延 误 工 期 又 威 胁 施 工 人 员 的 安 全 。本 文 主 要 以六 盘 隧道软弱 围岩变形无法得 到有效控制 。 ④支护刚度不足。围岩压
合 理 的 范 围之 内 , 是 目前 隧 道软 弱 围岩 施 工的 重 要 问题 。如 果 隧道 软 弱 围岩 施 工处 理 不 当 , 往 往 会 出现 围岩 结构 开裂 、 变
形 以及塌方等病害。 新时期新 背景 下, 加 强对于隧道软弱 围岩变形处理施工技术的研 究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 本 文 旨在 以
三 台阶法 。 ( 2 ) 对塌方 体采用洞砟进 行反压 , 喷射 2 0 e a厚 C r 2 5混 凝 土
封闭塌方体和反压体。 采用 6 m长 + 4 2小导管对塌方体和塌腔进 ( 3 ) D K 7 8 1 + 0 0 5 ~ D K 7 8 0 + 9 9 9段在初期支护 内侧加设 I 1 8 工字 牢固, 并喷射 1 5 c m厚 C 2 5混凝土封闭。 塌方处理完毕 , 开挖通过
六盘 山隧道 变形处理施 工为例 , 分析 隧道软弱 围岩 变形处理施工现状 , 针 对 出现 的问题提 出相 应的解决策略 , 为我 国在隧 道软弱 围岩 变形处理施 工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一些可行性 的思路。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de40eb9b89680203d82556.png)
浅析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软弱围岩的特点及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的特性,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并探讨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重点控制,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防水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而且会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成本也比较难控制,时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了解地质情况,采用灵活的施工方法,加强各阶段的技术指导,严抓质量,问题也会慢慢的得以解决。
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质量,要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机械的作用,保证过程的质量,同时还要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
1 软弱围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软弱围岩隧道是一项重难点控制工程,影响着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效益。
隧道围岩的划分,无论是铁路隧道、水工隧洞,还是公路隧道的围岩类别划分主要是根据围岩结构完整状态及其稳定性为基本因素,结合考虑围岩岩石强度、地下水作用及风化程度等因素,将围岩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编制成具有定性定量指标的隧道围岩分类表。
实际施工中,通过各种地质勘探手段取得的资料,与围岩分类表比较以确定围岩类别。
1.1地质特点。
软弱围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及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溶洞充填物、水田、风积砂及新老黄土等。
软弱围堰的特点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容易产生不稳定情况,比如蠕变、流滑、湿陷或者膨胀等。
南北方地区的软岩的特点也各有不同,北方地区的软岩含水量比较小,浸水后饱,失水后呈固态状流动,所以很容易崩塌,失去应有的承载力;而南方软土的含水量比较大,扰动后容易液化,呈液态状流动。
1.2工程特性。
根据软弱围岩的特点,相应的隧道工程也比较特别,容易出现问题,这类工程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由于软岩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崩塌,在洞口的施工容易引起牵连性的滑动,很难接近仰坡,所以进洞比较困难;由于软岩地区的承载力比较弱,在洞内施工时支护结构容易下沉收敛,很容易发生危险;第二,由于软弱围岩扰动后自稳能力比较差,需要采取分步施工和化大为小的施工方法,但是由于工序繁多,形成封闭环的时间长,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第三方面,由于软岩一般都处在地质比较复杂比较多变的地带,很难一次就摸清地质,导致施工的方法和设计参数也会随之改变,增加了施工的困难;第四方面,施工时遇到了软弱围岩,施工的危险系数就会增加,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作业人员带来比较大的压力,考验着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的质量。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b140c376eeaeaad1f33059.png)
幻灯片0软弱围岩隧道预防坍方安全施工技术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二○一○年八月幻灯片1前言目前在建隧道6600公里,已规划建设隧道7600公里,隧道呈现“三多”特点(隧道数量多、长大隧道多、风险隧道多)。
其中软弱围岩隧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
目前,由于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造成了大量的隧道变形和坍方事故,损失巨大,教训深刻。
幻灯片2如何提高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坍方,确保施工安全,其核心是抓住软弱围岩隧道工程特点,落实好“三超前、四到位、一强化”施工技术关键环节。
●三超前:超前预报、超前加固、超前支护●四到位: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衬砌跟进到位●一强化:强化量测幻灯片3目录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坍方事故案例2 软弱围岩隧道地质特征和工程特点3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幻灯片41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坍方事故案例幻灯片51.1事故案例郑西客专南山口隧道大坍方(2007年7月15日发生)。
坍方段埋深86米,地质为强风化粉砂岩及卵石土,采取台阶法施工。
掌子面初期支护首先出现掉块、开裂,3天后发生大坍方,坍方长度146米,洞内初期支护全部破坏,造成地表房屋开裂,经济损失较大。
坍方原因:快速封闭不到位、衬砌跟进不到位、量测未到位。
(上台阶开挖83米,仰拱距掌子面126米,二衬距掌子面146米)。
幻灯片6南山口隧道大坍方照片幻灯片7幻灯片8●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涌砂坍方(2010年1月19日发生)。
坍方段埋深21m(属浅埋),地质为向斜构造全风化花岗岩,呈砂状,开挖扰动后呈流塑状,地表为水田和常年流水水沟。
进口开挖到398米处,掌子面施作超前小导管时,突然发生涌砂坍方,涌砂量约800立方,随后地面出现坍陷,坍坑直径约35米。
涌砂坍方原因:未进行超前预报、未进行超前加固、未进行超前支护幻灯片9东科岭隧道涌砂坍方照片幻灯片10东科岭隧道地面坍坑照片幻灯片11●张集铁路旧堡隧道初期支护开裂变形(2010年2月26日发生)。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60c148c58fafab069dc02f1.png)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隧道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在隧道施工建设中常会遇到浅埋地层松散软弱,破碎围岩带等不良地质段。
由于浅埋地层埋藏较浅,大都是风化破碎的隧道围岩,受力复杂,导致围岩和支护应力分布和变形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带,在隧道施工中,面临更为复杂的围岩应力分布和衬砌受力变形状况,增加了设计和施工难度。
标签:软弱围岩;破碎;施工技术;防水;坍塌重庆至长沙公路黔江至彭水段公路肖家坡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984.747~ZK54+105,全长2120.25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2+000~YK54+130,全长2130m,大部分围岩为软弱围岩,围岩主要为砂岩灾泥岩,强风化。
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层间结合差,夹带软弱层,加之地下水发育,泥岩遇水软化、失稳,易产生掉块及坍塌,造成了隧道初支变形和坍方事故,处理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威胁施工安全、质量。
针对本段隧道软弱围岩比较多的情况,为了提高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坍方,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分析软弱围岩地质工程的特点。
进一步阐述其施工方法,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l 软弱围岩隧道地质工程的特点1.1 地质特点软弱围岩主要指的是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涵盖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溶洞充填物等。
围岩强度低,承载能力低。
如黏性土、粉土、砂类土、黄七、全风化岩体等。
普遍节理发育、破碎、自稳能力差。
如岩体破碎的泥岩、页岩、砂岩、千枚岩等。
断层带散体结构、自稳能力极差。
受构造影响,断层带结构面杂乱无序,呈角砾、縻棱状或碎裂结构,充填泥质或泥灾岩屑。
1.2 工程特性软弱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
隧道开挖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
软弱围岩被扰动之后,它的稳定性会下降,软弱松动的范围可能还会不断加大,围岩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大,想要恢复到稳定状态的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支护和衬砌结构因为压力的原因,很容易引起下沉与变形等危害。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69a22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9.png)
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目的软弱围岩是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困难问题,容易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质量下降以及安全隐患增加。
本文旨在对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软弱围岩施工难题的有效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分析软弱围岩的特点,深入了解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为施工技术选择提供依据;二是探讨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选择标准和方法,以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三是总结软弱围岩支护措施的经验和教训,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四是加强软弱围岩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稳定有序。
通过对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旨在为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处理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软弱围岩在公路隧道工程中广泛存在,其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软弱围岩的特性影响着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研究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软弱围岩容易导致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软弱围岩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软弱围岩施工技术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推动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
深入研究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研究的关键步骤,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次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我们将对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岩层断裂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了解软弱围岩的特点。
我们将进行现有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综合评估和比较,包括钻爆法、掘进法、微震法等不同的施工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接着,针对选定的施工技术,我们将研究软弱围岩的支护措施,包括使用锚杆、注浆、桩基等支护方式,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公路隧道工程的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隧道工程的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53d7881b0717fd5360cdce1.png)
公路隧道工程的软弱围岩施工技术探讨软弱围岩因它自身的一些地质特性,它的力学指标比较低且岩石比较松散,软弱围岩它的承载力度较小,压缩性比较高,当有岩隙水出现就很容易的引起隧道施工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另一个方面,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沉降的数值,在另一个方面,再对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必须要特别注意施工的方法采取正当的施工措施。
1隧道中的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现状先由我国学到中的软弱围岩施工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现有的隧道软弱围岩就明显的隧道形变程度,并且这个变形程度也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
在另一个方面,早期开挖的时候,会有少量的渗水现象,尤其是在降雨过后,这个渗水现象会更加的严重,大范围的沉降有可能会影响到支护结构。
一般来讲裂缝经常会出现在边墙或随道拱顶处,因此必须要做好不间断的检查以此来确保安全性。
2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2.1超前小导管灌注施工当隧道进行设置之前,施工方会在施工前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期间就会用到超前小导管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在随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选用国家相应标准的小导管,而且小导管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另一个方面,在对水泥进行处理过程中,应该保证相同的用量存在于水泥和石灰之间,必须要确保水泥与石灰之间的用量是平等的。
在压浆前应科学的设置注浆孔,因为它能使人体快速的吸收外部的浆液,从而使岩体破碎的结构能够重新的粘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法来使整体的结构抗渗透的能力得到加强。
2.2微台阶法将微台阶法应用在开挖施工中,就需要从三层开挖整个断面,当从下层的台阶进行挖的时候,一般来讲,应该从右边进行开挖,分级进行开挖不断的操纵进度,在最左侧进行开发的时候,应当比右侧开挖的时候要缓慢一些,开挖的时候必须需要精确地控制爆破的进尺,它的基础标准应当为上层台阶进尺,在另一个方面同步的推进台阶开挖,对开挖的距离也要进行严格准确的控制,必须要符合相应的国家规定的标准,以此来保证对拱架进行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保证一直处于触底状态,从而预防掉拱的现象发生的概率。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技术应用、公路隧道工程断层破碎带技术实践…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技术应用、公路隧道工程断层破碎带技术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74536d0915f804d2a16c185.png)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技术应用2、公路隧道工程断层破碎带技术实践3、市政隧道超欠挖原因及控制措施4、市政隧道二衬拱顶脱空预防措施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机制砂应用全文总字数:20430 字篇一: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技术应用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技术应用摘要:隧道施工环境复杂,遇破碎状、风化较严重的围岩地质条件时,将明显加大施工难度,不利于施工进程的正常推进,甚至诱发安全事故。
其中,洞口段的围岩地质条件普遍较差,更不利于正常成洞,需要精准匹配施工技术,通过技术的驱动作用高效开展各项工作。
鉴于此,文章以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重点对综合进洞施工技术展开探讨,包括洞口降水、边仰坡开挖、超前大管棚支护、双侧壁导坑法进洞等内容,阐述施工技术要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以供相关项目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大断面;软弱围岩;综合进洞;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大断面双线隧道全长2424m,洞身高11.56m、洞身宽14.32m,进、出口均为斜切式洞门。
隧道进口114m,洞身30m内的埋深5~13m 不等。
现场施工状况表明,在完成25m的大管棚施工准备进洞时,现场环境出现异常,洞口边仰坡有变形开裂问题,最大达8cm,因现场施工环境的变化,常规的进洞方案缺乏可行性,经多方商讨后,决定采用洞口降水、边仰坡开挖、超前大管棚支护、双侧壁导坑法等多项与现场环境相适宜的技术手段,以此保证隧道进洞的安全性。
2洞口降水根据隧道进口段的地质勘察结果可知,下伏基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富水层,该范围内的地下水含量较高,为实现安全施工的目标,首当其冲的工作在于有效减小地下水的干扰。
对此,沿洞口两侧各设一排降水井,每排4眼、间距6m,设备选用的是2.5kW潜水泵,每井一台。
3边仰坡开挖隧道进口段分布较多的软弱围岩,同时边坡土层性质较差,以软塑状为主,单次开挖量偏大时易诱发滑塌事故。
对此,遵循的是分层开挖的原则,层高控制在1~2m。
软弱围岩隧道超长超前导管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隧道超长超前导管施工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ee60d3ad51f01dc281f196.png)
软弱围岩隧道的超长超前导管施工技术摘要:隧道穿过软弱围岩时,超前支护中的超长超前导管是一种较特殊的施工措施。
结合达陕高速公路金竹山隧道该施工技术的应用,重点对超长超前导管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类工程借鉴和参考。
abstract: ultra-long advancing conduit is a special construction measure in forepoling when crossing weak surrounding rock for tunnel. combined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jinzhushan tunnel of dazhou city to shaanxi expressway,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ultra-long advancing conduit technology,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关键词:超长超前导管;软岩;钻孔;注浆key words: ultra-long advancing conduit;soft rock;boring;grouting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26-020 引言我们修建的达陕高速公路金竹山隧道围岩较差且多变。
软岩占整条隧道的80%左右,存在7条大断层和数十条小断层,隧道开挖断面为100多平方米,极易发生塌方事故。
按照原设计,超前支护采用3~5m的超前小导管,在施工中常常由于超前小导管长度过短而失去超前支护的部分功能,效果不好,容易在后续开挖中发生岩石滑落,甚至发生塌方。
而且超前小导管施作的频率也较高,增加工序循环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探讨公路隧道在山区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
![探讨公路隧道在山区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d8f678a417866fb94a8e06.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探 讨公 路 隧道在 山区软 弱 围岩 的施工技 术
陈 小 满
( 广东省长大 公路工程有 限公 司 广东 广 州 5 1 1 4 3 1 )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济 的发展 , 全社 会对于道路交通 的要求越来越 高。为 了满足 人们的要求 , 各种公路在 全国得到大范 围的建设 , 公路 隧道 的建设也大规模 开展 。经过 多年的发展 , 我 国隧道建设规模 和技术水平 也踏 上 了一个 新的台阶 。但 是软弱 围岩 隧道 坍方、 作 业人 员伤亡 等事故却 时有 发生 , 隧道建设 的安全现状无 法与当前 的形势 相适应 。因此 , 必 须要加 强公路隧道 的施工技 术 , 研 究施 工方 法, 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 实意义 。本 文首先阐述 了山区软弱 围岩环境 对公路隧道 的危害 , 说明加 强软弱 围岩 隧道施 工的必要性 , 并且 以 实例探 讨如何加强 山区软弱围岩隧道 的施工 , 供有 关人士参考 。 关键词 : 公路隧道 : 山区软弱 围岩 ; 施 工技术
l O . 9 m, 净高 7 m。隧道西洞 口段 为双跨连拱段 , 向东边逐渐过渡为小净距 段 、加强段 、两条分离式 隧道 ,隧道 里程 K 9 4 + 8 8 2 . 0 9 ~ K 9 5 + 0 8 5 ,总长
2 0 2 . 91 m。
.
,
2 . 1 . 2 工程 地 质 条 件
2 . 2 软 弱 围岩 施 工 技术
2 . 2 . 1 工 程 设 计
浅谈软弱围岩环境下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浅谈软弱围岩环境下隧道开挖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f9dc9e65ef7ba0d4a733b12.png)
摘 要 : 着我 国 交通 事 -的 飞速发 展 , 随 止 公路 隧道 的应 用也 越 来越 广泛 , 路 隧道 的建 设规 模 也越 来越 大 , 隧道施 工 中的技 术要 求 公 对 也 越 来越 高 , 就 需要我 们认 真 对待 公路 隧道 施工 中应 注 意的技 术 问题 , 这 文章 结合 某工程 实例 对 软 弱 围岩 隧道施 工 中的 开挖 施 工技 术进 行 了研 究 , 述 了该 隧 道使 用的三 台阶七 步 开挖 法 的施 工步骤 和施 工控 制要 点 , 叙 并通 过施 工监 测 结果 验证 了该 方法 的 可行 性 ,
环 题 。本 文结 合某 实 体工 程, 软弱 围岩 隧道 开 挖 。在拱 部 超前 支护后 进行 , 向开 挖上部 弧 对 挖施 工技 术 进行 研 究 ,以为 同类 工 程施 工 提 形 导 坑 , 留 核 心 土 , 心 土 长 度 宜 为 3 5 预 核 -m, 供参 考 。 宽度 宜 为隧 道开 挖宽 度的 1 ~ /。开挖 循环 / 1 3 2 工程 概 况 进 尺应 根 据初 期 支 护钢 架 间距 确定 ,最大 不 某 隧道 为单 向公路 隧 道 。隧 道地 层主 要 得超 过 1 m开挖 后立 即初 喷 3 5m砼 。 台 . , 5 ~c 上 。 洚 挂 被 媸 以 石英 云 母 片岩 夹 炭 质 片岩 为 主, 有 薄 层 阶长 度 控 制在 3 ~. 高 度为 2 m, 具 . 5 m, 0 O . 跨度 为 6 、 璃 诅 删 状夹 中厚 层 , 裂 隙 较发 育 , 节理 片理 面光 滑 , 岩 4 8 满 足矢 跨 比 HL 0 ; . m, 5 /> . 开挖 后 应及 时 进 3 图 1测 点 布 置 形 式 质软 , 间结 合差 , 层 易剥 落 掉块 , 部 夹 有破 碎 行喷 、 、 系统 支护 , 设钢 架 , 局 锚 网 架 在钢 架拱 脚 夹层 等 状态 。在 实 际开 挖施 工 过程 中隧道 地 以上 3c 0m高度 处 , 紧贴 钢架 两侧 边沿 按下 倾 质情况多变, 围岩 破 碎 Ⅳ 、 以 V级 围岩 为 主, 角 3 。 0搭设 锁脚 锚杆 , 拱脚 锚 杆和 钢架 牢 固焊 多为碳质片岩, 散 、 松 破碎 、 左 右 侧 岩 质 不 接 , 且 复喷砼 至 设计 厚度 。第二 、 步为 左右 侧 三 均, 水成泥, 塌方, 体扭曲 、 皱现象 明 遇 易 岩 揉 中台阶开 挖 。开 挖进 尺应 根 据初 期 支护钢 架 垃. 理发 育 , 体 节理 面 光 滑亮 泽 , 往夹 杂 间距 确定 , 大不 得超 过 1 m, 节 岩 往 最 . 开挖 高度 一般 5 有 石 英 岩 脉侵 人 体 , 并伴 有 地 下水 渗 流 , 构 为 3 3 m, 右侧 台阶错 开 1 - . 开挖 后 结 ~. 左 5 . 2 m, 5 5 台衙 卉藓 I 卉 冉 鼢 刺 面 之 间结合 差 , 离剥 落 。隧道 围岩 大 变形 立 即初 喷 3 5 m砼 , 时 进行 喷 、 、 系统 易分 ~c 及 锚 网 甜矗彝 j 破 坏都 发 生 在 炭 质片 岩地 段 , 段 隧道 最 大 支 护 , 长钢 架 , 钢 架 拱 脚 以 上 3c 高度 该 接 在 0m 埋 深 80 。 道宽 1. m高 8 8 5m隧 2 6 , . m。 5 4 处, 紧贴 钢架 两侧 边沿 按下倾 角 3 。 设 锁脚 0搭 二 、 挖 施 工 方 法 开 锚杆 , 脚锚 杆 和钢 架牢 固焊 接 , 喷砼 至设 拱 复 粥黼找鞭 为解决 该 软弱 围 岩炭 质 片岩 段 的施工 难 计厚 度 。 四 、 第 五步 为左 右侧 下 台阶开 挖 。 开 图 2水 平 位 移 收 敛 和 拱 顶 下 沉 量 测 结 果 题, 保 工程 质 量 、 确 工期 和施 _ 全, 多次 论 挖进 尺应 根 据初 期支 护 钢架 间距 确定 , 大 T安 经 最 结语 证 , 后 采 用王 台 阶七 步 平 行流 水 作 业开 挖 不得 超 过 1 m,开挖 高 度 一般 为 335 左 最 . 5 ~. m, 开挖 方 法是 软弱 围岩 隧 道施 工 中的 关键 法施 工 。三 台阶七 步 开挖 法 就是 在 隧道开 挖 右 侧 台阶 错 开 1 ~ . 开挖 后立 即初 喷 3 . 25 5 m, ~ 合 造 过 程 中 , 三 个 台 阶上 分 七 个 开挖 面 , 在 以前 后 5m砼 , 时进 行喷 、 、 c 及 锚 网系统 支 护 , 接长 钢 技术 , 理 的开挖 方 法可 避免 出现 大 塌方 ,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26425db3186bceb19e8bbaa.png)
毕 树 琦
(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 第一工程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 伴随着国内科技 的持续发展 , 隧道建筑业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与提 高, 并且对隧道建筑措施 的需求也 日益提 升, 软 弱围岩 隧道 建 筑措 施 的使 用是 软 弱 围岩 力 学特 征 的体 现 。软 弱 围岩 拥 有 以下 特 点 , 很 低 的 强度 、 形 状容 易改 变并 且 改 变的 十 分 大 , 所 以 在软弱 围岩 中开展 建筑时, 一般按照其特征选用适 宜的建筑技术 , 搞好挖掘与建筑等筹备 , 增强软 弱围岩建筑品质 , 提升建筑安 全。文章主要 对软弱围岩隧道建筑措施开展研究。
关键 词 : 软 弱 围岩 ; 隧道; 施 工技 术
对软弱 围岩开展隧道建筑过程中 , 一定要开展高速度建筑, 才能 够符 合软弱 围岩本 质的需求 , 保证软 弱围岩的安 稳 I 生。 由于软弱 围岩拥 有形状容易改变并且改变大的特征 , 因此在对开展建筑时, 一定要选取 挖 掘速度 、 方法 和别 的建筑形 式 , 经过高 速建 筑能 够提升 软弱 围岩的安 稳性, 降低围岩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根据这些能够看出, 针对软弱围 岩隧道的建筑来看 , 一定要快速发展建筑是十分需要的。 1软弱 围岩快速施 工的意义 伴随着国内铁路行业的发展 ,对隧道建筑的标准要求也 日益提 升, 并且 隧道建筑 在铁路建 筑 中有 着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特别是 对软弱 围
岩的建筑, 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 符合项 目建筑时间的需要。对隧道项 目开展建筑时, 建筑条 件是十分复杂 , 建筑施工差, 并且因为环境状况的干扰也会给建筑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弱围岩中的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阐述了软弱地质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要领,为类似情况下的隧道施工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岩隧道支护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actual case the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geological lo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weak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technology essentials, for similar tunnel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
keywords: soft rock tunnel suppor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遇到软弱围岩,通常是施工组织者和技术人员感到持久压力和伤脑筋的一件事。
软弱围岩隧道通常被列为重难点控制工程,对工期、安全、质量、投资均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拿出最佳方案,是攻克软岩隧道施工的关键和前提,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总结归纳,提出不同软岩特点不同地形条件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2 软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
2.1 地质特点
软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一般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偏大,扰动易液化呈液态流动,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较小,失水后易呈固态流动,扰动易崩坍。
北方地区软土浸水饱和,极易流失并很快失去承载力。
2.2 工程特性
某隧道施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沟谷区,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地形起伏较大。
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黄土质砂粘土;上更新统风积新黄土,冲积圆砾土、卵石土;中更新统老黄土;第三系红粘土以及侏罗系中统砂岩夹页岩、页岩夹砂岩。
沿线冲沟、陷穴、滑坡溜坍、湿地、斜坡不稳、软弱地基及煤窑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特别发育。
黄土隧道开挖后,初期变形大,变形速度快,围岩自稳时间较短。
各岩层界面处地下水大,界面上、下土的含水量较大。
这些对围岩的稳定性极为不利。
3施工方法
隧道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复合衬砌。
喷锚构筑法是根据新奥法原理,以岩土力学原理为基础,合理地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尽量减少开挖隧道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
监控量测是喷锚构筑法的重要内容,通过监控量测指导隧道的
设计和施工。
据此,施工中我们遵循了下列原则:
(1)合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保持围岩稳定:
(2)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必要时采用钢架联合支护,及时支护,及时封闭,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减少开挖作业对围岩的扰动,保持隧道开挖轮廓圆顺;
(4)二次衬砌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3.1洞口段施工
一般来讲,洞口段由于埋深较浅,围岩破碎松散,开挖后,围岩不能形成自然拱,或者不能自稳,或者自稳时间较短,易导致坍塌。
为安全进洞,均采用套拱。
进、出口地质条件较好时清理边仰坡,并对边仰坡进行锚杆挂网和喷混凝土封闭,在拱部3 m范围内打三排超前锚杆;洞口位于地下水、地表水发育地段,对围岩采用40超前小导管进行预加固。
在套拱下施工作业,确保安全。
3.2 正洞施工
本标段三座隧道可分为三类,即土质隧道、上土下石隧道和石质隧道。
新黄土具ii级自重湿陷性,红粘土具弱膨胀性,砂岩及页岩互层,风化严重,产状近乎呈水平状,且岩层较薄。
在各岩层界面,有较丰富的地下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土质围岩采用非钻爆开挖法(即用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石质采用了弱爆破开挖法,遵循“围岩变,施工方法变”的原则。
在土质i、ii类围岩的隧道施工中,严格遵循了“短开挖,禁爆破,快支护,勤量测,紧衬砌,早成环”的原则,采取超短台阶
法,用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的施工方法。
当围岩软弱、松散时,围岩变形快,侧压力大,自稳时间短,初期支护早期强度不能满足围岩稳定要求,甚至开挖后便产生围岩失稳坍塌。
根据本标段三座隧道围岩情况,一般情况下,采用超前锚杆的办法,稳定围岩。
当覆盖层较薄,围岩松散破碎时,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预加固。
土质iii类围岩地段,开挖台阶长度可适当增加。
由于红粘土具弱膨胀性,开挖后不宜暴露时间过长,为确保安全,开挖和初期支护参数原则上不能超出i、ii类土质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参数。
4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设备
4.1 超前支护作业机具
软岩隧道的超前支护,一般锚杆可采用矿用电煤钻成孔施作,迈式锚杆或wtd锚杆专用风枪钻孔或直接打入,管棚打孔可采用管棚钻机如国产土星881(轨行)、金星900(履带式)或矿用地质钻机打孔。
一般先成孔后顶管,国产设备由于成孔的直线度较差,顶管阻力大,机具作业欠灵活,施作效率较低,一般最大管棚施作长度在40m以内。
瑞典和日本产专用管棚钻机的施作效率和一次施作长度均有很大提高。
另外,采用凿岩台车掘进臂改造后钻孔和顶进管棚,也可以获得很快的施作进度,一般在成孔较好的软岩中可施作20m 以内的管棚。
软岩钻孔,一般宜用螺旋钻杆,土质钻头,干钻成孔,孔壁坍
塌可选用套管跟进,使用偏心扩孔钻头。
若为粘土层,不易坍孔,可使用水钻成孔。
4.2 开挖作业机具
工程规模较大,软岩分布广,如地铁施工采用全护盾式土压或水压平衡盾构机,也可采用履带行走臂式护盾掘进机进行开挖施工,本文主要探讨一般机具条件支持下的施工方法。
一般软弱隧道开挖空间狭窄,大型机械难以施展作业。
洞内开挖一般用人工,普通工具有锹、镐、铲、镢头等,稍硬或风化层使用风镐或电煤钻、风枪打孔微震松动爆破解决。
无轨出碴工具采用0.1~0.3 m 小型履带挖掘机,风动翻渣机,农用自卸车或小型低高度装载运输车,也可采用履带行走的挖掘装载机。
软岩隧道有轨出碴运输可采用矿用侧卸斗车(0.8~2 m )、人力推运或调度卷扬牵引,也可采用8~14t电瓶车牵引,8~16m 棱式矿车载运渣。
5 结束语
软岩隧道施工,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施工方法的选择应以适合围岩特点,操作性强,能够确保安全,最大限度发挥机械作业和人力效率为优化原则。
在制定软岩隧道施工方案之前宜充分汲取以往的施工经验教训,避免重大方案的失误,增加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并且不断在施工中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完善方案,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