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9个军为何有四个被裁掉【VIP专享】

合集下载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50军150师448团8连集体向越军投降真相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50军150师448团8连集体向越军投降真相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50军150师448团8连集体向越军投降真相1979年3月11日,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广西方向的越南高平市往南40余公里的班英附近担任撤退警戒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50军150师448团2营遭敌伏击,被围部队向上级请示要求全团回援,获得150师师部同意。

但是50军驻150师工作组的部署失误,只派1、8连增援,并且命令他们去走小路。

其实当时的通信联络并未中断,但结果造成448团共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407。

其中最可耻的是448团8连由负责干部冯增敏,李和平带领集体投降。

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杨勇上将亲临总结,50军工作组成员关副军长被撤职,侯副政委被党内警告,刘副军长被降职。

从战役学上分析:部队被围以后到底应该是集中突围还是分散突围,这完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48团在被打散了以后,有一个营基本上是分散突围,结果与越军一场混战,没有几个被俘虏的,还创造了不错的战绩。

相反,而坚持集中指挥突围部队的却出现了成建制被缴械的情况。

越南投降后,冯增敏、李和平被遣返回国后判处有期徒刑。

448团隶属50军150师,可是448团与50军的历史可不在同一轨迹上。

50军的前身是国民革命军60军,属于滇系军阀的滇军。

该军在辽沈战役中长春起义后进行整编,部队番号为中国人解放军第50军,50军在朝鲜战场上所向披靡,是最先攻入韩国首都汉城的军队。

曾泽生这个军长一直当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尽管是挂名的。

50军后来南下入川,可是随行的只有148师与149师这两个师,把老150师留在了东北的沈阳军区。

1969年50军149师与西藏军区的52师对调防务,同年12月52师改称149师。

这样,真正与50军有直接血缘关系的部队只有148师,驻扎在四川崇庆,离都江堰不远。

50军归属四川成都军区以后,成都军区的几个独立团组成了新的150师。

448团的前身是成都军区独立一团。

大器晚成的55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军战绩第一,却在裁军中被撤编

大器晚成的55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军战绩第一,却在裁军中被撤编

大器晚成的55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军战绩第一,却在裁军中被撤编55军是我军内部成分非常复杂的一个军,它既有四野部队的成分,又有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加入,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在战场上却表现极好、战绩极佳、作风极硬。

在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中,因为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55军却遗憾地被裁撤。

55军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要说55军,不能不提陈明仁将军,对,就是在四平城建立了“陈明仁防线”挡住了东野大军围攻的陈明仁。

此战后,东北野战军视陈明仁为劲敌,连毛主席都不得不钦佩陈明仁布防的精妙。

不料,声名鹊起的陈明仁反而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陈明仁被人告发在守城时纵兵抢粮,遭撤职查办,不得不到南京当了一个闲职。

后来,陈明仁先后任华中“剿总”副司令、武汉警备司令、湖南省主席、湖南“绥靖”总司令。

1949年8月,陈明仁在湖南通电起义,所属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下辖52军(辖214师、215师)、53军(辖217师、219师),陈明仁担任兵团司令员,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

第21兵团成立后,随即进入广西境内参加剿匪作战,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和整顿,部队面貌在此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51年9月,52军、53军军部撤销,并将所辖的214师、215师、217师、219师改由兵团直辖。

55军正式建军第21兵团在解放军内建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3月15日,第21兵团部改组为荆江分洪水利部队,214师、217师也都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

同一时期,由于国防形势好转和新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解放军实现了一定规模的裁军,一些部队陆续被撤销番号,或转为公安部队、地方部队。

与第21兵团一样同属于第四野战军序列的48军、49军也在此时被撤销番号。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48军军部组成新的第21兵团团部,原48军的144师、原49军的145师和原21兵团的215师、219师组成新的第21兵团。

1952年10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改编为第55军,144师、215师保持不变,145师和219师合编的新219师。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的15位级别较高的军官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的15位级别较高的军官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的15位级别较高的军官看烈士牺牲时间,大都死于战争初期,久未打仗,初次临战,经验不足,受重挫是必然的,现在的兵,也很久未实战了……!林凤云,1928年生,辽宁东沟县人,42军126师副政委。

1947年参军,在解放战争中立小功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二次。

1979年2月17日,林凤云乘装甲指挥车指挥43军坦克团和126师奔袭东溪,在靠松山遭到越军伏击。

当时装甲指挥车上都竖有两根天线,因而遭到了经验丰富的越军的猛烈攻击。

林凤云乘坐的装甲指挥车被越军炮火击中,他弃车徒步前进指挥作战,不幸胸部中弹。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强忍剧痛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销毁。

林凤云是79对越作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副师级干部,时年51岁。

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遗体上仅剩下一架被打穿了的微型半导体收音机。

赵连玉,1930年生,辽宁庄河县人,42军126师副师长。

1945年参军,先后参加过解放本溪、桓仁、辽阳、营口及塔山阻击战、锦州、天津等战役、战斗。

1979年3月9日,赵连玉指挥376团打通从硕龙回国的道路。

当日傍晚,赵连玉率团营干部在班瑙地区的一个高地上勘察地形,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他一面观察对面的山梁,一面拿着地图指点,给各战斗分队分配任务。

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只见赵连玉头一歪,就重重地倒在地上。

警卫员迅速扑上去保护,可是已经迟了,赵连玉的颈部中了一颗狙击子弹,鲜血直流。

周围的人们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有人给赵连玉喂了几口水,但喝下去的水马上就从弹孔中流了出来。

赵连玉说不出来话,一会儿就牺牲了。

赵连玉副师长时年49岁,是中国军队在79对越作战中牺牲的第二位副师级干部。

王子富,1925年生,山东黄县人,41军121师政治部副主任。

1979年2月18日夜,王子富带领师后勤前梯队随师预备指挥所经魁剥山谷穿插,遭到两侧山头越军及混在队伍中的越军特工突袭。

部队大乱,失去了控制,伤亡很大。

危急关头,王子富挺身而出,高声喊叫着组织部队突围。

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9个军为何有四个被裁掉

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9个军为何有四个被裁掉

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9个军为何有四个被裁掉?越战, 参加1979年2月17日,来自广州、昆明、武汉、成都军区的9个陆军军,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争持续28天,至3月16日结束。

11军:2月17日战斗发起后,迅速突破越军一线防御阵地,尔后拿下巴沙山口、封土等地,并于撤军之时杀了一个回马枪,以一个加强团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

32师为军区预备队,94团在突破阶段攻克西罗楼后归建,全师东调南屏农场待命。

95团配属149师参加沙巴地区进攻战斗,师主力则攻歼了郭参地区之敌。

11军部队完成助攻任务圆满,突入越南纵深34公里,共歼敌2901人。

时任军长陈家贵,政委张琦。

13军:2月16日21时至17日7时,13军12000余人成功偷渡红河,一举突破越军红河防线,创造了大部队偷渡江河的典型范例。

38师歼灭坝洒地区之敌,战后被中央军委誉为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

37师攻克谷柳、保胜,39师攻占岳山和谷珊西山。

至21日,13军摧毁了越军纵深防御阵地,兵锋直指越西北重镇柑塘。

22日,39师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坚决阻击了敌316A 师的东援行动,歼敌900余名,有力的保障了军主力歼灭柑塘地区之敌。

23日7时,37师、38师以钳形攻势并肩向柑塘突击,至25日15时,占领了该地。

敌345师师长梅荣兰率残部逃过外波河。

战役第二阶段,军区预备队50军149师归13军指挥,并加强32师95团等部队担负攻占沙巴,消灭敌316A师的任务。

149师克服重重困难,于3月5日完成任务。

可惜的是3月2日晚正面攻击部队和穿插部队均无进展,致使316A 师一部通过黄连山垭口西逃。

13军在红河右岸的攻势凌厉,进展快,战果大,突入敌纵深40公里,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时任军长阎守庆,政委乔学亭。

14军:在战斗实施阶段,40师攻克老街、班菲;41师占领发隆、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

经5天战斗,14军攻占越军边境全部一线要点,为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这就是战争爆发的原因1979年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时间上离我们最近但被遗忘似乎更快。

朝鲜战争偶尔还有一些纪录片回忆录之类。

但对越自卫反击战除了在战争期间及后来十年的边境冲突期间进行过宣传,九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完全停止后就再没有任何宣传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年代背景是越南刚刚赶走美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中国粉碎四人帮一个新的时代刚刚开始。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越南排华反华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挑衅中国,中国忍无可忍所以发动了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其实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发动战争的借口。

越南刚刚结束战争不进行休养生息就主动挑衅中国这不合情理,当然有有更深层的原因。

越战期间越南背后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老二中苏两个大国在同时支持它,那时候中苏两国已经决裂,越南被夹在了中间,为了同时得到中苏两国的援助,所以越南努力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国的紧张关系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而中国开始了三线建设,到处挖洞进行战略转移。

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得不开始转向与美国的关系缓和,而美国出于对苏的战略需求,也需要中国对苏联的牵制,双方一拍即合,这也促成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当时越南与美国还在打仗,中国的这一举动让越南非常不快,这无疑为后来越南倒向苏联埋下了伏笔,这里顺便说一下阿尔巴尼亚也是对中国与美国开始改善关系极为不满,以致1974年MAO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时遭到了霍查的坚决批评与反对,这也是后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有经济上中国实在无法满足阿尔巴尼亚的狮子大开口了。

1975年由于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不给力及美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不得不与越共签署协议撤除越南。

随后越共彻底打败了南越统一了全国。

越南统一后中国由于国内经济已到了极为严峻的状况,因此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并提出希望越南能够自力更生。

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誓死不投降的十勇士

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誓死不投降的十勇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誓死不投降的十勇士导语: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首中国军人悲壮的歌1979年3月1日晚上,在越南战场上,我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九连五班的十名战士,在前往禄平附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首中国军人悲壮的歌1979年3月1日晚上,在越南战场上,我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九连五班的十名战士,在前往禄平附近的一个潜伏点时,误入了越军一个加强连的伏击圈,在敌众我寡的危急情况下,班长郝修常带领着全班英勇战斗,打退了优势兵力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战斗十分激烈,敌人从三面包围了他们。

新战士李发根负伤了。

敌人的机枪子弹,继续在他身边迸发出一遍火光。

郝修常要冒着弹雨去枪救,战士孙金明拦住了他:“班长,你要指挥全班战斗,我去背他下来!”眼看孙金明背着李发根快要脱离险区了,敌人一阵子弹打来,孙金明也负了伤接近黎明时分,除了郝修常和副班长戢祥恩,战士熊木龙外,其他同志都在战斗中负了伤。

郝修常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夜色和浓雾正好掩护他们撤退。

郝修常告诉戢祥恩:“我是共产党员,应当留下来掩护,你带领伤员后撤!“戢祥恩回答他:“我机枪打得准,应当我来掩护!“战士熊木龙也不肯先撤。

他们都要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已。

受轻伤的同志也要求留下来。

郝修常命令大家:“回去一个就是我们的胜利!“他指示了后撤的路线,决定四名伤员互相帮助着先撤,另外三名伤员由他和戢祥恩,熊木龙掩护着边打边撤。

字串在这以后,郝修常等三人为了掩护伤员是怎样英勇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只有从战后的现场上来了解。

人们看到:郝修常全身都是泥浆,向前伏在田埂上,前面两米处有十一具越军的尸体。

他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还有一挺打坏了的轻机枪和一支生活常识分享。

“活死人”的真实故事:亲历79年入越部队大撤退

“活死人”的真实故事:亲历79年入越部队大撤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活死人”的真实故事:亲历79年入越部队大撤退导语:我原来是陆军第1军第1师工兵营舟桥连75年广州籍的老兵,住在浙江省杭州中村。

部队的前身是贺龙元帅领导的红2、6军团,发源于湖北洪湖地区,我原来是陆军第1军第1师工兵营舟桥连75年广州籍的老兵,住在浙江省杭州中村。

部队的前身是贺龙元帅领导的红2、6军团,发源于湖北洪湖地区,参加过2 万 5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120师358旅,解放战争时期为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从保卫延安到解放大西北。

全国解放后,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部队共打出来180多名共和国的开国将帅和全军学习的典型 "硬骨头六连"。

我们的军长叫张治银,师长李光善。

我们的连长叫樊秋阳,指导员陈中原,排长李干强。

我所在的班为1排1班(又叫码头班)。

我在1师服役已经了4年整(当时的兵役期为2年)津贴费从第1年的6元,第2年的7元,第3年的8元,第4年我已拿10元了。

第5年15元,到第6年及以后就全是20元了。

当时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标准是0。

45元,由于国家还很穷,就这每月13。

5元的伙食标准在我国还有许多地方还远远达不到。

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其组成人员95%以上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城市,更少数的是高干子弟。

当时的城乡差别以及观念上的差别很大,城里人比农村人有优越感,可是在部队,我作为城市兵却一点都没有体现到,反而成为一种无形的隐忧,你干好了吧,他们会认为你这小子爱出风头,喜欢表现自己,如果你干的不好,他们又会说城市兵怕吃苦,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

甚至有的干部就是不太愿意接收城市兵到他的连队,不好管理。

不知连队的领导出自何种考虑,在以重活累活出名的码头班里,城生活常识分享。

谁下令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谁指挥

谁下令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谁指挥

谁下令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谁指挥1979年,中国打了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对越指挥战的这些将领当中,公认打得最好的是吴忠将军。

吴忠,出生于1921年,四川广元人。

家境本还算可以,但在9岁的时候,家里被土匪洗劫。

后来,红四方面军经过广元,12岁的吴忠跟哥哥吴光玉一起参加了红军。

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

红四方面军在红军当中,素以敢打敢拼、不怕死著称,最为著名的就是许世友将军了。

在1933年,红四方面军就打了惊天动地的反六路围攻,四川军阀刘湘组织六路大军,二十万人,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红四方面军。

总指挥徐向前创造性的使用了一个收回拳头再打出去的战术。

最后把战地压缩到数十公里的险要之地,然后从里往外爆发。

当时,身为副军长的许世友拿大刀打白刃战,一战下来,刀口卷刃。

吴忠同样在这一场战中与敌人拼大刀,亲身感受了红四方面军的血性。

这一战,红四方面军取胜,损失也很大。

吴忠的哥哥吴光玉就牺牲了。

二年后,吴忠升为营职干部,这一年,他不到15岁。

此后,吴忠到达陕北,进入抗大学习,跟着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张闻天学习,补上了文化与政治的另一课。

此后,吴忠发挥红四方面军的血性传统,打了很多恶仗。

比如率58团跟国民党著名的大刀旅181旅米文和部拼近战,战而胜之,换上缴获来的181旅的装备,从此由杂牌团成为主力团,有“吴忠团”之称。

后面,又在张凤集血拼国民党名将胡琏,受到了邓小平的嘉奖。

除了这些,吴忠还打了很多恶战,参加过朝鲜战争,他带起来的部队参加过中印自卫反击战,甚至还在汶川地震抢险中,第一个徒步进入了震中地区映秀镇的就是他的老部队。

在1955年受衔的时候,吴忠因为战功卓越,被授少将军衔。

当年,他只有34岁,是最年轻的开国少将。

到了1978年底,邓小平决定打一场对越自卫反击,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北京开会,带回了作战任务。

吴忠当时是广州军区的副司令,而且是主管作战的副司令,他当时主动请缨,要到第一线去指挥。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

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战争背景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

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

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丁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

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

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又无私地发起了抗美援越运动,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

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然而,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

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

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

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

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

建国以后我军十次裁军情况简介

建国以后我军十次裁军情况简介

建国以后我军十次裁军情况简介第一次:1950年5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大裁军。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兵员550万,"小米加步枪"的步兵是解放军的主体,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兵几乎是空白。

第一次精简整编: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550万人。

1950年6月,全军参谋会议精简整编方案中规定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

到1950年底,陆军部队数量有了较大压缩,全军精简17.1%,而军兵种机关及部队则有了较大发展。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

到1951年底,全军员额达627万人,是我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决定压缩人民解放军的总规模,进行整编,缩减陆军(主要是步兵)数额,加强和建立空军、海军两大军种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铁道兵等兵种部队。

第二次:1952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二次大裁军,总部和各机关以及国防军步兵部队人数减少,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人数扩大,其中还有95万地方部队改编为公安部队,全军总定额保持在300万人左右。

1951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整编会议,规定到1954年把全军总员额控制在300万人左右。

1952年1月,毛泽东批准《军事整编计划》,全军总定额缩减至300万人左右。

第三次:1953年8月,解放军进行第三次大裁军,全军总兵力精简23.3%,其中陆军部队精简比例最大。

截至1953年9月底,全军人数减到420万左右。

当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决定,把全军简编为350万人。

到1954年6月全军已精简47.2万余人,年底基本完成计划。

第四次:1957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四次大裁军,到1958年底,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院校。

精简最多的还是步兵部队,全军总人数与新中国建立时相比,精简了61%。

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要求3年裁减130万人,压缩至250万人左右。

对越反击战疑云 1985年老山换防第一仗惨败内幕

对越反击战疑云 1985年老山换防第一仗惨败内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对越反击战疑云 1985年老山换防第一仗惨败内

导语:199 师全师上下对67军军首长极其愤怒,一大批干部战士联名告状,告到军委总部,指责军参谋长不听部队的意见,纸上谈兵,造成部队首战的严
199 师全师上下对67军军首长极其愤怒,一大批干部战士联名告状,告到军委总部,指责军参谋长不听部队的意见,纸上谈兵,造成部队首战的严重失利。

1985年5月31日老山前线67军惨败
老山前线那拉口子战区211高地是1军在1985年2月11号拔点夺下的阵地,67军1985年5月18日与1军换防后,接守了这个阵地。

13天后,1985年5月31日凌晨5点10分,越军第二军区对立足未稳的67军突然发动“M-1”进攻战斗,对老山战场全线猛烈炮击。

密集的炮火准备持续了45分钟。

5点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越军982团5营在140、 142高地实施佯攻。

越军在猛烈准确的炮火掩护下以优势的兵员迅速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阵亡;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这是两山轮战中国军队唯一被俘的军人;班长鲍虎民放弃阵地跳崖后在草丛中潜伏7天后溜回了友邻阵地。

越军随后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

211高地并不大,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当天67军在对昆明军区与总参汇报中说211高地仍在控制中。

但生活常识分享。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

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战事内幕5116政治|1-15 16:32|作者:佚名|编辑:方琼玟分享:字号:T T T1、首战两天伤亡4000多人2月17日6时25分,我广西至云南772英里边防部队阵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战开始轰击越军阵地,持续近一个小时的炮轰,基本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的有生力量,我军坦克部队配合步兵开始向越军阵地纵深推进,然而,我军猛烈的炮战并没有致命打击消灭久经战火熏陶的越军主力,我军步兵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

由于我军深受文革乱军的影响,单兵素质,远不如越军,加之我军大部队行径作战,伤亡巨大。

17日,东线部队在我军炮兵的猛烈炮轰之后,开始了友谊关突破,然而,无论是基层指挥员,还是战士,都缺乏实战经验,战士冲击时队型过于密集,越军的炮火,自然是会钻进我军战士的躯体,伤亡惨重。

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军部队广西和云南战场,传来两天伤亡达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战场大批伤亡人员出现,更使我军后勤部门措手不及,无力全部救治,伤员死亡很多,教训深刻,我军前线指挥机关和中央军委震惊了,中央军委和东线指挥许世友,西线指挥杨得志,命令我军后勤部门增加部队加大抢运伤员的战斗,把战场伤员运回后方治疗。

我军进入实战初期,死亡率确实相当高,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十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

我军前线指挥机关面临战场现实,善打游击战的许世友,立即改变作战部署,直到2月底以后,我军的伤亡才逐渐减少。

查阅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歼灭越南正规军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

我军伤亡2。

7万人,其中阵亡将士为六千多人,负伤战士为2。

1万多人。

但从另外的资料显示: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等,中方约6万多人,越方不到8万人。

但中方伤亡中,伤者占大多数,死亡仅6000余人。

越方则死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5万人。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的15位级别较高的军官

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的15位级别较高的军官
王子富,1925年生,山东黄县人,41军121师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2月18日夜,王子富带领师后勤前梯队随师预备指挥所经魁剥山谷穿插,遭到两侧山头越军及混在队伍中的越军特工突袭。部队大乱,失去了控制,伤亡很大。危急关头,王子富挺身而出,高声喊叫着组织部队突围。越军特工发现王子富是个领导,集中火力向他射击,王子富当即中弹牺牲。警卫员张天富上去抢救王子富,也中弹牺牲。王子富时年54岁。
时光银,1935年生,河南内乡县人,41军121师361团团长。1979年2月21日,时光银带领团直属队向安乐前进。上午10时许,进至栋替附近一片开阔地带。时光银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息,自己和几名领导及参谋人员一起对照地图判断方位,同时开设电台联络各营。因团指领导和参谋人员的识图用图能力较差,半天也判断不清方位,以致原地停留时间过长。部队也放松了警惕,许多人或躺或坐,甚至跑去河里灌水、洗脸、洗脚,没有防备越军袭击。突然,从开阔地的左右两侧和前方射出了密集的火力,部队因为没有准备,不及躲闪,当即被打倒一片。时光银立即指挥部队向两边散开,寻找障碍物隐蔽,同时以火力反击。设伏越军的弹雨更加猛烈,时光银起身带领战士们后撤,不幸连中数弹牺牲,时年44岁。
孙福喜,1939年生,广西南宁市人,43军129师387团政治处副主任。1979年3月3日,孙福喜带领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共88人,乘2台汽车走在全团最后向雅南地区转移。途经凭垄地区时遭到越军在公路边的设伏袭击,孙福喜及35名官兵当场牺牲,时年40岁。
王尚华,1943年生,广东普宁县人,41军121师363团副参谋长。1979年2月24日,王尚华率200多人前往班俊接粮。在进至吞片、扁亚之间时,突遭越军袭击。因放松警惕,接粮队没有战斗准备,立即被打倒一片,骡马伤亡惊散,驮在马背上的重机枪、迫击炮一时不及解下被带跑,所携带的2瓦电台好不容易开通,多次呼叫却与师、团联系不上。接粮队被越军火力压制在公路上,死伤遍地,胡国良营长中弹牺牲,队伍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王尚华在伏击圈中坚持战斗,最后中弹牺牲,时年36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们今安在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们今安在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们今安在1979年10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表现突出的79名干部、战士(和12名民兵)以荣誉称号,其中近半数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30年后,南疆的硝烟早已散去,当年的热血青年多已年过半百,步入中年。

除了现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作成之外,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仍旧默默无闻。

现在将这79位战斗英雄名单汇集于此,欢迎大家努力,来共同找寻他们的现况。

向先烈致敬,向英雄致敬。

名单如下:1、陆军第11军(6人)蒋金柱(1955-1979.03.07,江苏丹阳人)11军31师91团2连班长,战斗英雄。

葬于云南金平烈士陵园褚万林:11军31师91团2连副班长,战斗英雄。

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交通局副局长?陶少文(1956-1979.02.17,云南马关人,苗族)11军31师91团9连副班长,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葬于云南金平烈士陵园李光辉(1957-,云南沧源人,佤族)11军31师91团9连副班长,战斗英雄。

现况不详张进诚:11军32师94团1连班长,战斗英雄。

现况不详和自兴(1951.06-1979.02.27,云南丽江人,纳西族)11军32师94团6连指导员,英勇献身的模范指导员。

葬于云南金平烈士陵园2、陆军第13军(7人)刘保建(1953-,山东城武人)13军37师109团5连副连长,战斗英雄。

现任四川省宜宾军分区司令员吴勇(1958-1979.02.23,四川绵阳人)13军37师111团9连副班长,战斗英雄。

葬于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李启(1960-1979.02.23,云南富民人,彝族)13军38师112团4连战士,战斗英雄。

葬于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山达(云南勐海人,哈尼族)13军39师116团2连副连长,战斗英雄。

现况不详阿尔子日(1955-,四川金阳人,彝族)13军39师116团2营机枪连排长,战斗英雄。

现在成都市公安局工作李水波(1957-1979.02.23,湖北石首人)13军39师117团特务连班长,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参战部队序列及主要将领!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参战部队序列及主要将领!

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参战部队序列及主要将领!一、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东线兵团广州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许世友(开国上将)副司令员:刘昌毅(开国中将)政委:向仲华(开国中将)参谋长:周德礼副参谋长:焦玉山(1988年中将)政治部主任:王淳北集团: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致富(开国少将)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步兵第121师、步兵第122师、步兵第123师)军长:张序登(1988年中将、官至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刘占荣第121师师长:郑文水(官至第41军副军长)第121师副师长:李新良(1998年上将、官至北京军区司令员)第121师副师长:李培江第123师367团连长:刘粤军(少将军衔、现任兰州军区参谋长)南集团: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开国少将)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步兵第124师、步兵第125师、步兵第126师)军长:魏化杰政委:勋励第124师师长:固辉(1994年上将、官至南京军区司令员)第126师副师长:赵连玉(1979年3月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第126师副政委:林凤云(1979年2月17日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东集团: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开国少将)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步兵第163师、步兵第164师、步兵第165师)军长:朱月华(官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政委:郭长增(代)副军长兼164师师长:萧旭初(1988年少将)第163师师长:边贵祥(后任第55军军长)第163师政委:吴恩庆第163师副师长:李万余(后任第55军副参谋长)机动集团:武汉军区陆军第20军(步兵第58师)军长:张福钰(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武汉军区陆军第43军(步兵第127师、步兵第128师、步兵第129师)军长:诸传禹(后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政委:赵盛昌(代)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张万年(1993年上将、官至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武汉军区陆军第54军(步兵第160师、步兵第161师、步兵第162师)军长:韩怀智(1988年中将、官至副总参谋长)政委:朱志伟副军长:王英洲(1988年少将、官至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副政委:成得禄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蒋于华(1993年少将、官至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军区炮兵作训处处长:陶伯钧(1998年上将、官至广州军区司令员)第160师师长:张志信第160师政委:李兆贵第162师师长:李九龙(1994年上将、官至成都军区司令员)第162师副师长:田云杰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8师、步兵第150师)军长:张志礼(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张立勋●西线兵团昆明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杨得志(开国上将)第一政委:刘志坚(开国中将)副司令员:张海棠(开国少将)参谋长:孙干卿(开国少将)政治部主任:刘炎田武汉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协助杨得志指挥西线作战):梁光烈(2002年上将、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步兵第31师、步兵第32师)军长:陈家贵(官至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张琦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步兵第40师、步兵第41师、步兵第42师)军长:张景华(昆明军区参谋长)政委:范新友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步兵第37师、步兵第38师、步兵第39师)军长:阎守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政委:乔学亭(官至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9师)二、1984-1989年云南两山轮战参战部队序列及主要将领第14军(1984.04.02~1984.08.05)副军长:王祖训(2000年上将、官至军事科学院院长)第40师师长:刘昌友(少将军衔、官至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40师政委:陈培忠(少将军衔、官至云南省军区政委)第40师副师长:朱启(2004年上将、官至北京军区司令员)第40师119团团长:张又侠(中将军衔、现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第11军(1984.08.05~1984.12.09)军长:马秉臣(1988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副军长:何其宗(1990年中将、官至副总参谋长)副参谋长:蒙进喜(2002年中将、现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第31师师长:廖锡龙(2000年上将、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南京军区第1军(1984.12.09~1985.05.30)军长:傅全有(1993年上将、官至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政委:史玉孝(1994年上将、官至广州军区政委)副军长:李乾元(2004年上将、官至兰州军区司令员)参谋长:吴铨叙(2000年上将、官至副总参谋长)军作训处长:顾守成(少将、现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1师1团团长:陈传发(少将、官至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第67军(1985.05.30~1986.04.30)军长:张志坚(1998年上将、官至成都军区政委)政委:姜福堂(2002年上将、官至沈阳军区政委)参谋长:粟戎生(1999年中将、官至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199师师长:郑广臣(少将、官至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第199师政委:杜铁环(2000年上将、官至北京军区政委)第199师副师长:张凤龙(少将、官至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第199师副政委:张纪根(1997年少将、官至山东省军区副政委)第199师政治部主任:王洪尧(少将、现任第54集团军政委)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1986.04.30~1987.04.30)军长:钱树根(2000年上将、官至副总参谋和长)第139师师长:黄俊杰(1997年少将、官至西安陆军学院院长)第139师政委:刘冬冬(2004年上将、现任济南军区政委)第139师副师长:常万全(2007年11月晋升上将、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1987.04.30~1988.04.30)军长:钱国梁(2002年上将、官至沈阳军区司令员)政委:徐永清(2000年上将、官至武警部队政委)政治部主任:朱增泉(1996年中将、官至总装备部副政委)第79师副参谋长:王小京(少将军衔、现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第37师(1988.04.30~1989.10.30)师长:陈知建(陈赓之子、少将军衔、官至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云南省军区(1984.04.30~1989.10.30)。

揭秘尘封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内幕

揭秘尘封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内幕

揭秘尘封的中越自卫反击战残酷内幕杨国选1986年岁末,我随四川政府新兵运送团到达云南前线,旨在慰问刚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战斗的部队官兵和把新兵送到部队。

我到过开远、建水、蒙自、屏边、金平、文山、马关、麻栗坡等边防一线,观看了一个个在建的烈士陵园,感受了依旧弥漫的战火硝烟,聆听了官兵们的悲壮英雄事迹,记录了我军官兵许多鲜为人知的英雄壮举,但也留下了文革乱军前线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惨痛教训。

二十年后的清明前夕,我再次到云南重访,拜谒了部分南疆烈士陵园,凭吊了陵园中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聆听了一些解密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残酷的军事内幕。

在这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这些已经在陵园静静地躺了30年的英灵们的英雄壮举,再次激起我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中越战争真实残酷战况……一、一组激烈而严酷的战地实况照片1、越南大肆在我边境挑衅,打死打伤我国边境军民,不顾我国严正声明和交涉,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宣称:要给这忘恩负义的越南人一个教训。

1979年2月17日零晨,我军奉命对越自卫反击。

2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奉命发表奋起还击保卫边疆的声明和社论3 解放军火箭炮对越军发起轰击(照片除注明外,均属战地军事记者)4 我解放军炮兵向越军阵地进行集火射击5 我军大口径火炮猛击越南纵深6 许世友与参谋长周德礼在164师炮团进入对越自卫反击战阵地7 我军榴弹炮部队向起猛烈炮火攻击8 我军大口径火炮猛击越南纵深9 谅山战役打响,我炮兵对谅山及谅山外围目标进行了猛烈轰击10 炮兵部队用榴弹炮进行攻克谅山的炮火战斗中11 我军装甲部队通过红河12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国坦克部队某部越过红河攻入越南老街省13 我军在大口径加农炮在河口沿岸准备向越军发起攻击14 1979年2月17日上午9时10分,我军37师占领红河对岸230高地,为大部队打开通道,迅速通过红河浮桥。

15 步兵搭乘坦克向越南境内开进16 老山战斗中运送弹药的战士口渴饮水17 2月17日,我军坦克团某部奋勇当先冲向越军阵地。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血火穿插战扣屯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血火穿插战扣屯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血火穿插战扣屯对越自卫反击战之:血火穿插战扣屯在1979年的东线战场上,按照广州军区前指的战役计划,全线总攻打响后,北集团所属的41军121师、123师(欠368团)向高平西侧实施内外双层穿插,对高平越军进行大迂回大包抄,与南集团部队协同一举全歼守敌。

41军123师(欠368团)奉命担任内层穿插任务,于先头打开突破口的121师后跟进,在通农与121师分路,以367团加强军坦克团与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部分坦克组成快速穿插部队,向东经通农至安乐公路接近166号公路,然后沿安乐-龙万-扣旺-北卡-河安-打兰-北朗-寿强方向的简易公路前进,于战斗发起7小时后插至扣屯地区,配合121师构成对内正面,切断高平越军退路并阻击原平、太原越军增援,协同南集团全歼高平之敌;369团作为军预备队随后跟进,随时准备加入战斗,并担负保障后卫及清剿残敌的任务。

这一片作战地区为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带,山高坡陡,谷深林密,洞穴众多,河溪纵横。

除班庄至扣屯地区系土质丘陵地外,其余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石山耸立,山势险峻,沿途有很多山垭隘口。

整个地区道路稀少,复杂难行,大部队行动很困难。

主要有莫隆经通农-朗干、通农-达那、通农-安乐的简易公路,则嘎-那法-通农有一条路,其余为山间小路。

道路多从石山峡谷中穿过,个别地区则无路可走,需手脚并用攀登爬行。

平江支流谢牢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河宽100余米,水深1米以上。

战区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达15-20度。

越军在这片广大地区的防御配置是:莫隆地区放了通农县独立营和布盖公安屯,莫隆、通农、宗梅方向约有越军1个连和特工、公安及民军各一部,玛班北侧铁矿有400余名武装矿工,郭来、葵非、北朗地区有越军约1个多连兵力,河安地区有越军346师师部和851团1个营,班庄地区放了地方军852团和原平县独立大队,扣屯地区放了346师851团3营和特工队,312高地西侧有越军的军械弹药和军需粮秣仓库各一座,警卫兵力约1个排。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巅峰对决:代乃阻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巅峰对决:代乃阻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巅峰对决:代乃阻击战代乃阻击战是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中,解放军西线部队首次面对越南精锐王牌部队的一次巨大胜利。

此战之中,在越南拥有着众多荣耀的316A师被打残。

该师是越南的六大主力师之一。

越军中间历史最悠久的第一王牌是308师,其次是312师,316A师理论上在越军六个王牌师里边排行第三。

但是实际上,它的作战能力应该与第一主力师308师不相伯仲。

316A师在越军之中有“金星师”和“教导师”和“英雄师”的美称。

该师经常派出老兵到其他部队担任教导员,所以称之为教导师,在越南独立以来的屡次战斗之中该师均作为尖刀部队来使用,而且屡建奇功,威名赫赫,故称之为英雄师。

这个师都是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风凶悍顽强,军事素质过硬。

该师原来是列装中式装备,越南在执行亲苏反华的政策之后,接收了大量的苏式装备。

此后该部队全部换装苏式装备。

该师官兵口气狂妄,气焰嚣张,号称一个师可以单挑解放军三个师,随随便便就可以吃掉解放军一个主力师。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解放军西线部队在战争发起的当天,仅仅耗时不到一个小时,就突破了红河天堑,往纵深推进。

之后解放军克谷柳,取保胜,兵锋直指甘塘。

而这个时候越军才发现他们的情报出现巨大的失误。

之前越军沿线部队报告中国军队顶多不过一个师的兵力,这个时候越军才发现中国军队三个师都不止,慌忙向越南国防部告急。

其实甘塘在越南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边防重镇,越军为何如此紧张呢?原来是因为这里有亚洲地区数一数二的巨大磷矿。

越南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也顶多只能自给自足,所以越南主要依靠出口磷矿石来换取外汇。

甘塘显得对越南尤为重要,驻守甘塘地区的是越南346B师,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强,让它来阻挡强大的中国军队无异于以卵击石。

黎笋亲自下令调316A师驰援甘塘,316A师因为得到大量的苏系装备,所以机动能力较强。

他们没有选择走直线翻山越岭而来。

而是依托大量的运输车辆,沿着10号公路开进。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

150师448团兵败始末1979对越作战撤军回国途中,50军150师448团于高平以西的那嘎、朗庄地区遭遇越军伏击包围。

因指挥失误,以致大量人员伤亡失散,造成了1979对越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这也是继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志愿军60军180师被围溃散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作战中的又一次重大失利。

在日后多年,关于这场战斗的官方资料一直没有披露,坊间传闻多多,老兵回忆也是众说纷纭,都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笔者根据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尽可能对这场战斗的全程做推演还原,以利后来者继续进行研究,永记这一军史上的奇耻大辱。

1979年参战的150师并非是50军的老部队。

原50军150师于1964年12月改编为辽宁省军区独立师。

1967年11月,50军从东北调防四川后,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第1、5、10、12团、独立步兵第7营、军区独立高炮营、步校勤务连等单位为基础重新组建陆军第150师,归隶50军。

79战前,150师由乙种师紧急扩编为甲种师,补入了大量当年入伍的新战士和由北方部队抽调的部分老兵,全师从6000多人急剧扩充到11000余人。

因为新兵成分较多,各级干部大多没有战斗经验,大部分连排级军官还是刚刚提拔的,虽经过紧急的临战训练,部队的军事素质仍有待检验。

其时150师的主官是师长刘同声、政委杨振道,下辖步兵448、449、450团和炮兵团。

2月21日起,150师由四川驻地沿川黔铁路开赴广西战区,经过近3000公里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于3月5日前分别进至宁明、明江及其他地域集结。

3月6日,150师(欠炮兵团)奉广州军区前指命令从水口关方向出境,归41军指挥在高平以西地区执行任务。

为协调和友邻部队的关系和加强指挥,50军还派出了由关副军长、林副军长、侯副政委等人组成的工作组随150师开进。

150师以448团为前卫,从水口关出境,沿3号公路经复和县城直奔高平。

3月7日上午,448团进入高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9个军为何有四个被裁掉?越战, 参加1979年2月17日,来自广州、昆明、武汉、成都军区的9个陆军军,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争持续28天,至3月16日结束。

11军:2月17日战斗发起后,迅速突破越军一线防御阵地,尔后拿下巴沙山口、封土等地,并于撤军之时杀了一个回马枪,以一个加强团歼灭班绕散地区越军741团1营。

32师为军区预备队,94团在突破阶段攻克西罗楼后归建,全师东调南屏农场待命。

95团配属149师参加沙巴地区进攻战斗,师主力则攻歼了郭参地区之敌。

11军部队完成助攻任务圆满,突入越南纵深34公里,共歼敌2901人。

时任军长陈家贵,政委张琦。

13军:2月16日21时至17日7时,13军12000余人成功偷渡红河,一举突破越军红河防线,创造了大部队偷渡江河的典型范例。

38师歼灭坝洒地区之敌,战后被中央军委誉为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

37师攻克谷柳、保胜,39师攻占岳山和谷珊西山。

至21日,13军摧毁了越军纵深防御阵地,兵锋直指越西北重镇柑塘。

22日,39师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坚决阻击了敌316A师的东援行动,歼敌900余名,有力的保障了军主力歼灭柑塘地区之敌。

23日7时,37师、38师以钳形攻势并肩向柑塘突击,至25日15时,占领了该地。

敌345师师长梅荣兰率残部逃过外波河。

战役第二阶段,军区预备队50军149师归13军指挥,并加强32师95团等部队担负攻占沙巴,消灭敌316A师的任务。

149师克服重重困难,于3月5日完成任务。

可惜的是3月2日晚正面攻击部队和穿插部队均无进展,致使316A师一部通过黄连山垭口西逃。

13军在红河右岸的攻势凌厉,进展快,战果大,突入敌纵深40公里,歼敌8075人,其中俘虏459人,时任军长阎守庆,政委乔学亭。

14军:在战斗实施阶段,40师攻克老街、班菲;41师占领发隆、孟康;42师夺取拔坡、那马。

经5天战斗,14军攻占越军边境全部一线要点,为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月22日至3月5日为14军作战第二阶段,以42师为军预备队清剿半琴山地区残敌,40师、41师、32师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先后攻克铺楼、郭参,控制了朗洋铁路大桥和朗格姆渡口,切断了红河两岸越军的联系和左岸越军南逃退路。

歼敌4146名,其中俘虏271名。

时任军长张景华,政委范新友。

41军:2月17日4时40分,41军开始炮火准备,5时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

工兵和民工同时抢修119号界碑至越南莫隆的5公里急造军路,保证坦克、车辆前出。

121师363团于次日14时30分攻占841高地,切断了原平通往高平的3号A公路,第一个穿插到位,行程80公里。

19时30分,363团主力进占朗金地区,次日6时30分攻占董赛地区,最早到达指定位置。

至19日18时,121师基指率三个团全部到达809、841高地和董赛地区,完成穿插作战第一步任务。

随后361团奉命北上安乐,师基指率362团向扣屯发展进攻,留363团控制董赛地区准备打敌增援。

由于部队分散,力量不足,121师基指率362团22日进至扣屯后就地防御,未能向高平方向进攻。

26日至28日,该师全部集中于扣屯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防御,同时清剿残敌。

3月6日至12日,对由纳隆进逼之敌进行了3次大规模出击。

123师于进攻发起之后随121师跟进,在通农分路,向东经安乐、河安,向扣屯方向穿插。

367团2营在师王政政委率领下沿公路乘坦克开进47公里,沿乡村小路徒步开进43公里,于20日5时抵达扣屯西侧的312高地。

团主力因为迷路耽误时间近50个小时,未能到达扣屯地区,后改为参加河安地区进攻战斗。

123师主力在河安的战斗持续了3天方才攻克目标,打通了公路,把在朔江、河安、扣屯、班庄等地作战的3个师连成了一片。

随即该师向位于那怀的越军346师师部展开进攻,27日攻占敌师部指挥坑道,河安地区进攻战斗结束,部队转入就地清剿和担任护路任务。

可惜的是41军这两个担任穿插突击的师,都没有能够完成攻占高平的预定任务,121师滞留在扣屯无力进攻,123师苦战于河安难以前进,结果高平由42军攻占。

122师担负从平孟、孟麻攻歼朔江守敌的任务。

第一天战斗虽然突破了越军第一线连的防御阵地,突入纵深2-3公里,但是伤亡较大,进展不顺利。

部队当晚停止进攻,巩固既得阵地,肃清残敌。

次日继续发起进攻,至19日傍晚,364团攻占大无名高地和墩张一线,366团攻占坂洋地区,切断了朔江之敌向高平撤逃的退路。

365团进至一号榕树山、长白山、马利一线。

20日开始围歼朔江地区之敌,由于协同不严密,364团主力由南向北实施侧后攻击时两次受挫。

21日发起第三次攻击,3营于18时攻占了朔江。

22日11时,364团3营主力与365团1营在大黑石山会合,完成了围歼朔江之敌打通平孟至朔江公路的战斗任务。

从23日起至3月15日,122师主要执行清剿任务,并继续打通坂涯至安乐的两条公路,同时担任平孟至河安的护路任务。

122师原计划一天最多两天攻歼朔江守敌,实际上是打了5天,共歼敌7032名。

时任军长张序登,政委刘占荣。

43军:军部率127师、128师、炮兵团、高炮团在禄平、谅山方向;129师和坦克团配属42军,在七溪、东溪、高平、复和方向。

战役第一阶段,127师攻歼支马、龙头地区之敌;128师攻歼540高地、长条山地区之敌,突破了越军防御体系,打开了通往禄平的口子。

战役第二阶段,127师(加强54军坦克团3营)和128师,于27日7时发起攻击,28日占领禄平县城和附近各高地,歼敌2个营,推进至奇穷河北岸控制各要点,然后以主力巩固占领地区,抓紧肃清残敌。

3月1日128师以382团和383团3营向公母山前进。

于3日爬上1100-1500米的公母山山脊,4日占领巴散,歼敌一部。

3月3日根据军委和军区前指命令,127师380团和379团1营强渡奇穷河,准备攻占迷迈山,与55军一部共同造成进逼河内的态势。

4日8时380团向迷迈山攻击,于11时25分占领主峰阵地。

尔后在381团一部协同下对迷迈山周围的班茂、茹遨、遨诗等地进行了搜剿。

5日12时30分,128师383团1营强行徒涉奇穷河,经过4个半小时战斗,全歼班岗越军338师462团9营11连。

3月6日,43军部队开始回撤。

越军数次以营连规模兵力组织反扑。

127师、128师分别在390高地、休庆、班坑和612高地、柯来南侧高地、巴当东南侧高地大杀“回马枪”,沉重打击了尾随追击的越军,先后共歼敌1000余人,受到军区前指两次通电表扬。

配属42军在七溪方向作战的129师于战斗发起当天分别以386团3营和385团攻占靠茅山、班腮地区。

从黄昏开始,该师以387团为前卫向七溪以北地区穿插,在班牙和540高地地区突破越军纵深防御。

20日17时,387团按计划在七溪西北12公里隆派附近截断了4号公路。

次日12时前出抢占了703、608和330高地,构成对外正面,保障了42军主力向高平方向进攻的左翼安全,受到该军表扬。

2月27日,386团和387团分两路对七溪实施钳形突击,当天攻占预定目标。

随即转入清剿残敌、执行护路阶段。

3月3日386团2营曾奉军区前指命令从那杭沿4号公路向南前出至吊卡山口,准备配合161师进攻脱浪。

因脱浪之敌已经被歼,该营于次日17时40分返回原阵地。

共歼敌5269名,时任军长褚传禹,政委赵双选。

50军:149师赴云南方向,军指挥机关和148、150师(并指挥20军58师)赴广西方向执行作战任务。

148师442团与炮团在板烂正面进行牵制性进攻,歼敌338师460团650人。

443团与444团进至北山地区配属55军164师,为该师预备队,参加了谅山地区作战,打到奇穷河南岸。

149师为昆明军区战役预备队,原计划配属14军作战,后根据邓小平指示改归13军指挥,担起了歼灭沙巴地区敌316A师的重担。

149师以一个加强团实施穿插,迂回敌侧后,主力沿10号公路正面进攻。

于3月3日攻克沙巴县城,清剿两天后回撤入境,共歼敌2338人,重创了越军316A师。

150师3月6日出境,归41军指挥,在高平以西执行清剿残敌、搜剿敌仓库物资、查找友军失散人员和烈士遗体的任务。

3月13日,448团在回撤途中,由于军工作组指挥失误,遇伏部队干部惊慌失措处置不当,造成542人失散(被俘回归219名),丢失各种枪支407,爆出1979年对越作战最大丑事。

58师在54军162师协同下于3月12日攻占重庆。

50军在此次作战中最大的特点是部队相当分散,共在两个方向五个地区作战。

军前指没有指挥到自己所属的任何一个师,指挥的是从武汉军区调来的58师。

共歼敌2187名。

时任军长张志礼,政委张立勋。

54军:第一步,2月19日接替125师进攻复和的任务,21日基本歼灭复和之敌,打通了水口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

第二步与42军协同围歼高平之敌,会攻克马诺。

第三步,以南北夹击手段奔袭广渊,打通广渊至复和公路。

第四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

第五步协同58师会攻重庆。

从2月19日水口出境到3月16日岳圩回国,其中仅大的任务变化就达9次,部队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机动频繁、连续作战,共转战400多公里,战斗纵深80公里,足迹几乎遍布整个高平以东地区。

但该师484团3营在班姆南侧高地遭敌阻击时,带队干部惊慌失措、放弃指挥,不仅不积极组织部队反击敌人,反而丢弃部队下令“各自突围”,以至造成伤亡101人的严重后果。

共歼敌4433名,时任军长韩怀智,政委朱志伟。

55军:在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是用5天左右的时间消灭同登、坂然地区的越军,以积极的行动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战,为歼灭谅山之敌创造条件。

战役第二阶段,谅山则成为东线主攻方向。

163师担任同登、谅山地区主攻任务。

2月17日战役发起后,以488团迂回探垄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以487团和489团对同登实施正面攻击。

当天即完成对同登的合围,余敌退守339高地、探某、鬼屯炮台等核心阵地。

489团7连经三次攻击,于21日17时25分全部占领了平顶山表面阵地。

炮台内之越军拒不投降。

163师遂于22日23日派出工兵和喷火分队,使用12吨炸药(据老兵讲,还用了66粉)和2吨汽油实施大爆破,彻底炸毁了4个进出口,炮台内800余人左右被炸死,闷死,2月27日谅山战役开始,487团攻克扣马山,488团攻占417高地。

3月2日,488团和489团控制了谅山北市区西部。

3月4日489团2、3营打过奇穷河占领了南市区。

164师在北山方向担负经坂然向谅山东面进攻的助攻任务。

2月17日6时40分发起攻击,至11时15分基本歼灭坂然地区守敌,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

2月27日,该师分3路向谅山发起攻击。

广州军区前指以148师之443、444团加强该师力量。

490团1日18时占领461高地,492团12时攻占445高地,491团于3月2日9时许首先攻入谅山市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