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ti无线充电芯片及方案

合集下载

ti 无线充电方案

ti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简介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电磁辐射的方式将电能传输到被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

它摆脱了传统有线充电需要插拔的限制,给用户带来了更加方便的充电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线充电方案,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感应式无线充电感应式无线充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之一。

它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

其中,发送端将电能变为高频交流电信号,并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将信号传输给接收端。

接收端的电磁感应线圈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直流电能,用于充电。

优点:•充电效率高,可以达到有线充电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兼容性,适用于多种设备;•充电过程中无需插拔,方便快捷。

缺点:•充电距离受限,一般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之间;•对充电设备的位置和摆放情况要求较高,需要保持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对齐。

辐射式无线充电辐射式无线充电是一种将电能通过辐射介质(如空气)传输到被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

它利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实现充电。

发送端会将电能转化为高频电磁波,并通过发送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出去。

接收端的天线会接收到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能,用于充电。

优点:•充电距离较远,可以实现室内多点充电;•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不受障碍物的限制;•具备一定的定向性,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

缺点:•充电效率较感应式无线充电低;•对充电设备的功率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平衡充电速度和稳定性。

光纤式无线充电光纤式无线充电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传输到被充电设备的充电方式。

它利用光纤的传输特性实现充电。

发送端会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并通过光纤将光能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的光能转换装置会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用于充电。

优点:•充电效率高,损耗小,几乎没有电能的损耗;•具有较远的充电距离,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稳定性较高。

缺点:•光纤成本较高,会增加系统的整体成本;•光纤易受到弯曲和损坏的影响,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比较和选择不同的无线充电方案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来选择。

快速无线充电方案

快速无线充电方案

快速无线充电方案无线充电是一种方便而且便携的充电方式,而且不需要插电线,非常适合移动设备。

但是,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是比传统有线充电高很多的。

这就导致了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设备需要比有线充电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满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充电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些技术的目标是尽量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充电效率,并且同时让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的速度达到相同的水平。

快速无线充电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速度。

一、电容技术电容技术是相当有效的无线充电方案之一。

它能够在传输过程中减少能量损失,并且可以在快速无线充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容技术充分利用了传统无线充电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在于无线充电时,发射端产生的电磁波会受到各种障碍物的干扰,因此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损失。

电容技术的使命就是要在能量传输过程中减少这些能量损失,同时提高充电速度。

通过电容技术,无线充电器可以在发射和接收中间构建一个电容器。

这个电容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存储能量,并在合适的时候将其释放出来,以增加传输能量。

因此,电容技术使得无线充电的速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二、电磁感应技术电磁感应技术则是另一种快速无线充电方案。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场来传输能量。

电磁感应的原理是,通过一个辅助线圈,将电源向主线圈提供一定的电流信号,产生一个电磁场。

另一个接收线圈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并从中提取能量,被传递到物体中。

这种方法能够将能量传输的速度快速提高,并且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相对较少。

这些特点都使得电磁感应技术成为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快速无线充电技术。

三、反向光学辐射技术还有一种极具前途的无线充电方案,是通过反向光学辐射技术来传输能量的。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无线充电,同时能够降低能量损失和减少电磁污染。

反向光学辐射技术基于一种与传统光学通信非常相似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特殊的反增强介质层对象,将发射端的能量聚焦在一个微观的区域内。

(最全版)无线充电联盟标准及TI兼容解决方案有哪些?

(最全版)无线充电联盟标准及TI兼容解决方案有哪些?

(最全版)无线充电联盟标准及TI兼容解决方案有哪些?背景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类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不使用连线的情况下给电子设备充电不但可为便携式设备用户提供一种便利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让广大设计人员能够寻找到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许多电池供电型便携式设备均能受益于这种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不一而足。

正文电感耦合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和通用的无线充电。

为了便于使用并且让设计人员和消费者都受益,无线充电联盟(WPC)制定出了一种标准。

在供电设备(电力发射器,充电站)和用电设备(电力接收器,便携式设备)之间创建了互操作性。

WPC 成立于2008 年,由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各行业公司组成,其中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厂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WPC 标准定义了电感耦合(线圈结构)的类型,以及低功耗无线设备所用的通信协议。

在这种标准下工作的任何设备都可以与任何其他WPC 兼容设备配对。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其利用这些线圈来实现电力发送器和电力接收器之间的通信。

典型的应用图,请参见图1。

图1 典型无线充电功能结构图无线充电WPC 标准WPC 标准下,无线传输的“低功耗”就是说功耗仅为0~5W。

达到这一标准范围的系统在两个平面线圈之间使用电感耦合来将电力从电力发送器传输给电力接收器。

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mm。

输出电压调节由一个全局数字控制环路负责,这时电力接收器会与电力发送器通信,并要求或多或少的功耗。

该通信是一种通过反向散射调制从电力接收器到电力发送器的单向通信。

在反向散射调制中,电力接收器线圈受到负载,从而改变电力发送器的电流消耗。

我们对这些电流变化进行监控,并解调成两个设备协同工作所需的信息。

WPC 标准定义了系统的三个主要方面——提供电力的电力发送器、使用电力的电力接收器以及这两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

电力发送器电力传输方向始终是从电力发送器到电力接收器。

电力发送器的关键电路是用于向电力接收器传输电力的线圈、驱动线圈的控制单元以及解调线圈电压或者电流的通信电路。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无线充电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无线充电是指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来给设备充电,无需连接任何线缆或插头。

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无线充电方案。

一、感应式无线充电感应式无线充电是目前最主流的无线充电方案之一。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通过感应线圈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无线传输。

在感应式无线充电中,发送端将能量转换为电磁波并通过感应线圈发送出去,接收端的感应线圈将电磁波转换回电能来为设备充电。

感应式无线充电的优点是充电效率高,充电速度快,还带有保护措施,可确保设备充电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多的热量损耗。

但该技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需要在充电装置和设备之间放置线圈,充电距离较短等。

二、磁共振无线充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高效、距离较远的无线充电方案。

该技术是利用磁共振原理,两个线圈之间通过磁共振能量传输达到充电的目的。

充电底座发送出能量的频率,通过类似共振的方式,匹配设备上的接收线圈,达到能量的传输和充电。

相比较感应式无线充电,磁共振无线充电距离更远,具有充电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且还能支持多台设备同时充电,充电速度也相对较快。

但该技术的唯一缺点是充电效率不如感应式无线充电。

三、射频天线无线充电射频天线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无线充电方案,其原理是通过微小的天线在特定的频率下发射射频信号,以无线方式为设备充电。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在 WiFi 无线网络中使用的路由器或基站,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路由器或基站使用的是射频信号来连接设备,而不是数据包。

射频天线无线充电的优点是具有更长的充电范围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将设备集成到更远的位置。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是充电的效率较低,并且无法同时充电多台设备。

四、太阳能无线充电太阳能无线充电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充电方案,它利用太阳能源将充电器以及设备直接连接到外部电源上,以无线方式为设备充电。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加入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

那么,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会如何呢?现如今都有哪些常见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一、无线充电联盟(WPC):电磁感应方式,2008年12月成立。

目前WPC在商业推广中的QI标准目前已有172家会员公司:德州仪器(TI)、飞利浦、飞思卡尔(Freescale)、东芝(Toshiba) 、微软、松下、三星、索尼、高通(最后加入)等等。

无线充电联盟(WPC)共同制定的无线充电标准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

但这技术还有比较多的缺陷,比如最大输出功率只有5W,所以充电速度上会非常有局限。

从市场规模上,Qi无疑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值得关注的是,Qi的最新标准可实现7至45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QI标注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的优缺点:优点:原理简单,制作容易缺点:传输距离严重受限实例如下:1、德州仪器(TI):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第一种:WPC主要会员之一的德州仪器(TI),已推出业界首款无线电源传输控制芯片套片。

该套片包含一片bq500110单通道发射控制芯片,一片bq51013单通道接收控制芯片。

TI是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第二种:1、15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第二代数字无线电源控制发射端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手机等的充电输入 5V 直流电,输出 10V 交流电可寻找将被供电的 WPC 兼容器件接收来自被供电器件数据包通信并管理电源传送(2)重要特征:动态电源限制 (DPL)符合无线电源联盟 (WPC) 类型 A5 和类型 A11 发送器规范的 5V 运行数字解调减少了组件综合充电状态模式和故障指示(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2、12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TI 自由定位无线充电发送端应用在 WPC 1.1 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充电三个线圈发送数组: 充电区域 > 70 mm×20mm12V DC 输入, 5V AC 输出(2)重要特征:符合无线供电联盟(WPC)A6 发送机技术规范外来物体检测增强型寄生金属检测确保安全性数字解调过流保护(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3、5V 输出接收端(1)功能描述:提供 5V 稳压电源输出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提供无线充电(2)重要特征:93% 的整体峰值 AC-DC 效率符合 WPC v1.1 标准的通信控制输出电压调节内部集成整流器 , 低压降压稳压器 , 数字控制热关断(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2、飞思卡尔(Freescale)高效定位无线充电方案5V 输入发射端:(1)功能描述:自由定位充电设备应用在 WPC Qi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充电提供准确、高效充电电流输入电压可调(2)重要特征:符合 WPC 规范采用 DSC 内核技术的软件平台,高效的 PID 控制环路输入电压范围 9~18 V(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3、东芝(Toshiba)简单快速无线充电方案5V 输出接收端:(1)功能描述:基于 TC7761WBG 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应用于智能手机 , 平板电脑的电池块符合 WPC 1.1 协议(2)重要特征:全桥整流电路欠压锁定 / 过压保护最大输出电压 / 电流 : 5V/1A热关断检测和保护(3)功能框图:(4)方案照片:4、凌阳:凌阳无线充电芯片GPM8F3132AGPM8F3132A 凌阳公司摔出的首款无线充电芯片,采用LQFP44封装,最大功率达到75%,优越的性能和性价比,是目前最为通用的。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2)设计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控制器等。
(3)优化充电模块的电磁兼容性,降低对其他设备的干扰。
(4)采用高效能、低功耗的电源管理方案,提高充电效率。
2.智能控系统设计
(1)开发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调节与监控。
(2)具备过充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第1篇
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本公司决定研发一款高效、安全、便捷的无线充电产品。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目标定位
1.提供一套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及安全规定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3.合规风险:法规、标准变化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上市。应对措施:加强合规性检测与认证,确保产品合法合规。
七、总结
本方案从项目背景、目标定位、技术路线、具体方案、实施步骤、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有望实现一款高效、安全、便捷的无线充电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公司竞争力。同时,严格遵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进行。
(3)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用户设备的智能互联。
(4)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充电状态查询、充电速度调节等个性化功能。
3.产品结构设计
(1)结合产品使用场景,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轻薄、便携。
(2)选用高强度、环保材料,提高产品耐用性。
(3)合理布局内部电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合规性检测与认证
5.依据测试结果,调整方案,完善产品性能。
6.开展合规性检测与认证工作。

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的增加,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当前的无线充电技术在充电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传输功率损耗、热量产生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效率的方案。

一、优化电能传输的距离和角度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受到传输距离和传输角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可以通过优化传输距离和角度来减少能量损失。

例如,采用定向天线来改善传输角度,使能量传输更加集中和高效。

此外,可以考虑将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以减少能量在空气中的损耗。

二、改进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对于充电效率至关重要。

一种提高充电效率的方法是采用谐振耦合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谐振频率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此外,适当选择传输线圈的尺寸和材料也可以提高效率。

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减少传输损耗,可以使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得到提升。

三、有效管理热量产生和散热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热量的产生会降低充电效率。

因此,有效管理热量的产生和散热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优化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效散热材料以及合理布局散热器等方法来降低温度,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对于长时间使用的设备,可以考虑采用智能温控技术来精确控制充电温度,进一步提高充电效率。

四、采用节能充电器和适配器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还可以通过使用节能充电器和适配器来提升。

传统的充电器和适配器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耗和热能浪费。

采用节能充电器和适配器,可以减少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五、持续关注研究和发展为了不断提高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持续关注研究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许多学术机构和技术企业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进行着积极的研究。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期待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以提高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

综上所述,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提升方案包括优化电能传输的距离和角度、改进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有效管理热量产生和散热、采用节能充电器和适配器,以及持续关注研究和发展。

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即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指具有电池的装置不需要借助于电导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用相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源于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即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但最早的无线电力传输思想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无线电力传输构想和无线输电试验,因而有人称之为无线电能传输之父。

技术原理从具体的技术原理及解决方案来说,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

这几种技术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

各种无线充电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无线充电各种原理方案的比较当前最成熟、最普遍的是电磁感应式。

其根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初级线圈上通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如图1所示。

PWC联盟发起者Powermat公司用电磁感应式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与SD卡差不多大,内部嵌有线圈和电极等组件,插入现有智能手机电池旁边即可使用。

图1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原理磁共振式无线充电#e#磁共振式也称为近场谐振式,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其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如图2。

技术难点是小型化和高效率化,被认为是将来最有希望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一种方式。

图2 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示意图无线电波式,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无线充电模组 纳米晶带材

无线充电模组 纳米晶带材

无线充电模组纳米晶带材
无线充电模组中的纳米晶带材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它可以提高充电效率,满足大功率大尺寸无线充电的需要。

铁基纳米晶导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连续热处理,再进行冷却,得到铁基纳米晶带材;将热处理后的铁基纳米晶带材一侧或双侧粘附双面胶后进行碎片化处理,使其均匀分布多条裂纹,裂纹将铁基纳米晶带材分割成多个碎片单元;将碎片化的铁基纳米晶带材裁切成多个纳米晶条,多个纳米晶条进行水平并列拼接形成单层纳米晶片,多个单层纳米晶片进行正交交错层叠得到所述纳米晶导磁体。

纳米晶带材在无线充电模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提高充电效率,满足大功率大尺寸无线充电的需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轨道交通和无线充电等新兴产业。

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设计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设计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以TI公司TMS320F28335为主要控制器,进行了多段式充放电方法的设计,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

该方案包含了汽车充电器,采用了切换式供电,从而大大改善了电池的效率,并且体积小,重量轻。

1引言在国内现有四型电动汽车中,四型的南瑞公司,就达到了200 kW。

更何况,南瑞公司还研发了一台南瑞的智能充电设备,里面有一个电子充电设备,充电器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充电器安全保护管理系统。

目前南瑞科技公司的充电设备正在位于成都市郫区石羊场镇的国家电网成都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基地进行快速试运,为16路电动汽车和公交车同时进行快速充电。

2010年11月成功地自行开发和自主研制生产出一种新型完全智能化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机,而这款智能充电机不仅能够给新型电动汽车快速进行充电,而且它既同时具有充电系统工作体积小、人机接口友好、操作过程非常简单等几大优势。

随着智能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电力专用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处理系统等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不断发展,电能电源变送器的智能控制处理手段逐渐发展趋向完全智能化,从而可以促进智能充电机组中可以同时实现各种小型化、智能化和迅速化的变种智能充电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机的智能控制策略国内外正在积极进行发展中的技术研究。

2电动汽车车载充电系统设计2.1主芯片介绍TMS320F28335与TMS320F2812型DSP相比较,具有单一FPU、高精度PWM和256 K等优点。

并加入DMA的DMA,可将ADC的输出信号直接写入DSP。

另外,还可以增加通讯模块、SCI接口、SPI接口等功能。

主频率,也就是320f28355,最高可达到150 MHz。

该设备具有一个外存贮器扩充界面、一个监视仪、三台计时器、18 PWM和16路12比特AD转换机。

F28335是XINF(XINF),与2812(XINF)相似,但是其性能更加强劲。

该16/32比特的宽度可以进行设定,并且可以进行DMA的管理。

无线充电技术详解

无线充电技术详解

无线充电技术详解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非物理接触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充电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尼古拉·特斯拉曾进行无线输电试验。

目前,无线充电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和电场耦合式四种实现模式。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原理是电流通过送电线圈产生磁场,对受电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转化效率较高但传输距离短,对摆放位置要求高,且金属感应接触易发热。

磁场共振式无线充电原理是发送端和接收端调整到相同频率共振来传输电能,传输距离较远、功率较大,适合远距离大功率充电,但效率较低,传输损耗大,且需保护频段免受干扰。

无线电波式无线充电原理是将环境电磁波转换为电流并传输,其传输间隔中等、速度较快,但稳定性、安全性较低,成本投入高。

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原理是通过垂直方向耦合两组非对称偶极子产生的感应电场传输电力,适合短距离充电,转换效率高,位置可不固定,但需大体积设备且功率较小。

近年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迅速。

2007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功为两米外的60 瓦灯泡供电。

2010 年,WPC 发布了Qi 1.0 标准。

2012 年,第一批无线充电手机发布,此后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相继入局。

2019 年,苹果发布了磁吸无线充电。

2023 年9 月,苹果携手WPC 带来了Qi2。

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广泛,包括电子设备充电(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汽车充电(电动汽车在行驶或停车时自动充电)、家居和办公场所(无线充电家具、公共区域设置无线充电设备)、医疗设备(无线充电心脏起搏器、假肢等)以及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然而,目前无线充电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传输距离有限、传输效率待提高、成本较高等。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无线充电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

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无线充电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90年,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就进行了无线输电实验,构想通过地球和电离层建立低频共振来传输能量,但因经费等问题未能实现。

ti电容充放电芯片

ti电容充放电芯片

ti电容充放电芯片
TI(德州仪器)是一家知名的半导体公司,他们生产了许多与
电容充放电相关的芯片。

在电容充放电领域,TI的芯片通常用于电
源管理和电池管理系统。

这些芯片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包括便携式
设备、无线通信、工业自动化等。

TI的电容充放电芯片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效能,TI的芯片设计通常具有高效能的特点,能够最大
限度地提高电容的充放电效率,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并降低能源消耗。

2. 集成度高,TI的芯片集成了许多功能模块,如充放电管理、温度监控、保护功能等,可以帮助简化电路设计并减小系统尺寸。

3. 多种保护功能,TI的芯片通常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
短路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可以保护电路免受损坏。

4. 灵活性,TI的芯片通常具有灵活的配置选项,可以根据具
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TI的电容充放电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音频设备等。

这些芯片在提供稳定可靠的充放电管理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续航能力。

总的来说,TI的电容充放电芯片具有高效能、集成度高、多种保护功能和灵活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和电池管理系统。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一、无线充电的定义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这些设备的充电通常需要使用连接电缆,费时费力,而且连接电缆的端口很快会磨损或损坏。

因此,无线充电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解决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辐射将电能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以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

无线充电技术让我们摆脱了束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使我们的设备更加易于维护。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无线充电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传感器无线充电技术(近距离)传感器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应用于短距离无线电力传输,通过一组线圈,将高频电能传输到需要充电的设备内部。

传感器无线充电技术的距离通常在一厘米到数十厘米之间。

这种技术可在小型电子产品中用于耳机盒、智能手表等。

2.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中距离)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可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中,距离通常为几厘米到数十厘米,并可通过添加电源、变压器和开关等电子元件来调节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

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中型电子产品的充电。

3.电磁辐射无线充电技术(远距离)电磁辐射无线充电技术是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可将电能传输到数米或数十米的范围内,通常用于无线充电汽车、巨型机器人、工业机械等大型设备。

三、无线充电技术方案的四个因素无线充电技术的适用性取决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电信号源,耦合器,电接收器和输出负载。

以下是对这四个主要因素的简要描述:1.电信号源电信号源是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组件,就像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组件一样。

电信号源可以是一组线圈、变压器或电子元件。

无线充电的电信号源与传统的电源不同,它必须以适当的频率、幅度和相位生成高频电磁场,以实现无线充电。

2.耦合器耦合器指将电信号源与电接收器连接并传输电能的组件。

耦合器的设计对于无线充电的有效距离、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等参数至关重要。

最常见的耦合器是采用电磁感应、电磁共振、电磁辐射等方式实现,从而在电源和设备之间传递电能而不需要电线。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

无线充电方案无线充电是一种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将电能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无线传输到设备中,实现无需插线的充电功能。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无线充电方案,其中最常见的有电磁感应充电、电感耦合充电和射频能量传输。

电磁感应充电是一种利用变化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进行充电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备一个螺线圈发射器,将电能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传输到接收器上的螺线圈上。

当发射器输入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磁场会在接收器上感应出电流并进行充电。

该方案的优点是充电效率较高,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进行充电,适用于小功率设备的无线充电。

电感耦合充电是一种利用电磁场耦合效应进行充电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置一个电磁线圈发射器和一个电磁线圈接收器,通过变化的电磁场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上。

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但也存在能量传输损耗大、充电效率较低等问题。

射频能量传输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能量传输的方法。

这种充电方案需要设备上配置一个射频天线发射器和一个射频天线接收器,通过射频信号将能量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上。

射频能量传输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充电,但由于射频信号易受到环境干扰影响,能量传输效率较低。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无线充电方案,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例如,光能量传输可以利用光线作为媒介进行能量传输,具有高效率、高密度、低损耗等优点,但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超声波能量传输则利用超声波波束进行能量传输,可以实现无需视线和较长距离的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效率低、能量损耗大、安全性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在技术革新、标准制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持续努力。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无线充电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电源管理方案

电源管理方案

Photovoltaic technologies have evolved 太阳实现更具成本效益和高效率的能量收 that can now provide more cost-effective 集。如今的大多数太阳能收集均使用高功 and efficient energy harvesting from the 率设施,这些设施负责向家庭或商业楼宇 sun. Most solar harvesting today uses 提供补充的交流 (AC) 功率,且通常与公 high-power installations that provide 用电网相连。然而,现实中的许多设备和 supplemental AC power to the home or 装置仍未与电网相连接,或者电网本身可 to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are gener靠性欠佳,再或者与交流电源的连接完全 ally tied to the utility grid. However, much 不切实际。在这些应用中,利用太阳来给 of the world is still not yet tied to the 那些负责为离网应用供电的电池实施充电 grid, or the grid is unreliable, or being 是一种更为实用的解决方案。对于此类应 tethered to the AC power supply is just 用而言,往往需要在成本与光伏 效 (PV) not practical. In these applications, using
USB
Rechargeable Battery
Battery Fuel Gauges
德州仪器 2012年
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ti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ti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ti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ti无线充电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Texas Instruments(TI)作为全球领先的模拟芯片解决方
案提供商,近年来不断推出创新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基于Qi标准,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包括高效率电源转换器、功率级联控制器以及智能电源管理功能。

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能够在保持
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充电速度和充电安全性。

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
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还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无人车等物联网设备。

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不仅在家庭和办公环境中大
显身手,还可以为工业和汽车领域提供更便捷的能量传输和管理解决方案。

除了在技术方面的创新,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还注重了用
户体验的提升。

通过先进的智能电源管理功能,TI的无线充
电解决方案能够自动识别并适配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保证充电时的安全和稳定性。

此外,TI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还支持
多设备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便利性。

在未来,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更加普及和成熟。

TI作为无线充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将继续不断创新,
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ti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必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ti无线充电芯片及方案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加入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 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电源可在应用中带来实际的系统优势,例如,移除连接器以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使系统能够防水以方便清洁并通过提高方便性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他应用则可受益于移除接触点而带来的更高安全性,以及在极具挑战性的接口上传送电力甚至数据的能力。

TI 是无线电源领域久经考验的行业翘楚,可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来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汽车、工业和医疗应用。

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一款支持业界首款全面集成型10 W无线充电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接收器及相应发送器更为高效,可帮助工业、医疗及个人电子产品的设计人员让设备在摆脱所有连接器的同时,更快、更高效地充电。

此次推出的bq51025和bq500215目前都已投入量产,它们不仅支持防水、防尘以及便携式设计,而且还更快的为1节及2节(1S和2S)锂离子电池充电且不会产生过热。

此外,该充电解决方案还兼容于市场上任何符合5W Qi标准的产品,有助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可以更为灵活的在比以往更多的地方充电。

10W高效率无线充电Bq51025接收器不仅支持4.5V至10V的可编程输出电压,而且与TI bq500215无线电源发送器相结合,还可在10W功率下实现高达84%的充电效率,从而可显着提高散热性能。

该功能齐备的无线电源接收器解决方案尺寸仅为 3.60 毫米 2.89毫米,可设计应用在众多便携式工业设计方案中,包括零售终端扫描仪、手持式医疗诊断设备以及平板电脑和超级本等个人电子产品。

最新发布的bq500215是一款专用的固定频率10W无线电源数字控制器发送器,兼容于5W Qi接收器。

该发送器采用增强型异物检测(FOD)方法在发送任何电源之前可进行异物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