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合集下载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文艳丽教材分析:《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第一课“中华博览(欣赏.评述)”。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名山大川各具特色,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自然山水的感悟。

山水画以描绘自然界山水景色为主体,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摹,也是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写道:“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山水画的造境主旨是围绕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写照和表现万物与内心世界的合一。

本课重在感受中国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精选的十五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

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寄情山水、沧海桑田、江山多娇”为标题,从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山水画的笔墨、章法、意境、设色,山水画的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等方面予以介绍。

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教法分析:本课分两课时完成,该设计为第一课时。

本节课知识点分三大内容:1、了解中国早期山水画的历史演变及其风格流派。

2、领略“南北二宗”不同风格的独特之美。

3、分析比较“马一角”和“夏半边”的构图形式美感。

在教学中采用对比欣赏法,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分析对比,在生动、活泼、高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学习内容,逐步理解中国山水画博大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的营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名家名作的欣赏,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初步了解山水画常见的表现技法。

2、情感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的赏析,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将自然造化与个人心性相结合,在绘画中表现自然之美,借山水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寄情山水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寄情山水
第一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国山水画 2.会欣赏一幅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山水画技法的透视与比例关系 2.教学难点:画家如何对画境营造
山水寄情,山水表心 三、教学过程
通过名作赏析掌握知识点 《游春图》、《溪山行旅图》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
什么是中国画?
答:中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 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 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
局部三
亭台楼阁、小乔与山的比例已经 合适,在技法上较之前有了进步
透视:即近大远小, 比例:物与物之间的大小关系都 体现出来了
《溪山行旅图》知识点:北 宋,画家范宽 (陕西耀县人), 画作高2.06米,宽1.03米, 是一副很大气磅 礴的画作!
议一议: 《游春图》与《溪山行旅图》分别体现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
《游春图》的意境: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在 祖国秀美山河的怀抱里悠闲的享受着生活。
《溪山行旅图》的意境:通过人与景交融的画 面,凸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作业:
1.自行欣赏课本中的一副画作,想一 想体现了一中咋样的意境!
2.画一幅你身边的风景画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
答: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 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 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游春图》
★知识点: 隋代 展子虔之作, 我国存世 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
局部一
描绘了人们在山中游 玩,三五成群,或坐或行, 一种休闲,安逸的氛围
局部二
河面波光凌凌,人在 河边伫立,此时的山水画 还在启蒙阶段,树木的描 绘还不够细致,枝干简单, 树叶稀梳。

美术_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赏析_课件

美术_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赏析_课件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远 • 将观者视角置于低处,
看什么都高大雄伟。
平远 • 往往用来呈现视野里眼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远 •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将观者视角置于低
处,看什么都高大雄伟。
平远 •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往往用来呈现视野
辽阔的画面。
深远
丈山 尺树 寸马 豆人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高山仰止 ——《溪山行旅图》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三段式构图
将画面分成三个部 分。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全景式构图
一种视野辽阔的画 面构图方式。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均衡
画面内容给人以视 觉上的稳定。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一)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借景抒情 元
北宋 高山仰止
隋 咫尺千里
山水画之旅
东晋 萌芽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萌芽 ——《洛神赋图》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树 山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 顾恺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内容 • 山水、树木、人 物
平远 往往用来呈现视野辽
阔的画面。
深远 如同借给观者一双千里眼。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自写小像 元代 赵孟頫
八年级美术名师课程
内容 • 山水、树木、建 筑、人物
构图 方法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基本构图和画法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唐代的「藤堂四僧」,宋代的「四大家」,元代的「四王」和明清时期的「四王一齐」等代表性画家和画派。

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和创新。

2.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解读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包括意境深远、意态生动、构思别致和笔墨骨法等方面。

通过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艺术鉴赏能力。

3.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教授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包括「三疊」、「五法」、「三远」和「点染法」等。

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画山、画水、画树等基本技法,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4. 创作与表现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山水画创作,鼓励他们表现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欣赏法:带领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他们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3.实践法: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山水画的印象,了解他们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兴趣。

2.讲述: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019年初二上美术知识要点知识总结《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2019年初二上美术知识要点知识总结《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清朝四王
画坛的正统派,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共同特点:他们在艺
术上强调“日西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
路线,摹古画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
画家姓名 范宽 倪瓒 米友仁 李可染
作品名称 《溪山行旅图》 《容膝斋图》 《云山墨戏图》 《万山红遍》
写景 黑山白水 青山秀水 云山雾水 红山赤水
2
画作名称 《鹊华秋色图》
《清凉环翠图》
作者 赵孟頫
龚贤
朝代 要点 元代 书法与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并称四大体“赵体、
欧体、柳体、颜体”。 表现了秋天景色,右边有尖顶的是华不注山,左边呈 浑圆状者是鹊山。乾隆皇帝的心爱之宝,乾隆亲笔" 鹊华秋色"大字题写于引首,并题跋九则,钤印众多。 清代 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芩、胡慥 等几位南京画家,被称为“金陵八家”
代表作品 《溪山行旅图》 《山径春行》 《临溪抚琴图》 《云山墨戏图》 《容膝斋图》 《富春山居图》 《鹊华秋色图》 《真赏斋图》 《清凉环翠图》 《淮扬洁秋图》 《江山如此多娇》 《青城山》
5
李昭道,并称“二李”,是“是青绿山水”的集大成
者。
《游春图》 《溪山行旅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咫尺千里”,是山水 画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作品以春游为主题,青山、 江流、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生动描写了许多士人在山 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展子虔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一种 独具风格的画法-----青绿山水。
1
画作名称
作者
《临流赋琴图》 夏圭
朝代 要点 南宋 夏半边,一改五代北宋以来上留天、下留地、正面默
写的全景式构图,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表现浩淼的空 间。
《山径春行》 《容膝斋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中国山水画教学,旨在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意味和山水之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3.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课程内容
第一课: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第二课:构图与线条韵律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分析具体作品中的构图和线条韵律。

第三课:笔墨运用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运用特点;
•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第四课:作品赏析
•分析和欣赏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第五课:学生作品展示及点评
•展示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创作的山水画作品;
•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课程教材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
•《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估
•学生的作品创作和表现;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学生对老师讲授、指导和评价的反馈。

结语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让学生在了解和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能力。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技巧;•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画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可以通过讲解历史背景、画家作品赏析、参观美术馆等方式。

着重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意境表达。

2.山水画的构图技巧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构图要素:主要景物、前景、中景、远景、人物、建筑、气氛与情调等。

引导学生了解构图的组合和效果表现,同时练习素描线条和勾勒。

3.山水画的画法和表现手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画法和表达方法,如皴法、点染法、拓印法、重彩法等。

逐一讲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且用实例让学生加深印象和体验。

4.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带领学生亲近自然环境,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教学生如何从自然中发现绘画的灵感和素材,了解景物的结构和变化,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5.学生绘画实践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模仿,练习山水画的构图、画法和表现技巧,并且线下线上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跟进评估。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到美术馆或户外进行观察和体验;•学生回归课堂,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同时进行知识渗透。

2.基础讲解•着重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技巧,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要素和效果表现;•了解画家们的作品及其特点,让学生进行笔触仿效及针对性训练。

3.线上线下教学•通过学籍平台进行线上教学视频、问答交流等形式的知识传递及作业布置;•在教室进行线下实践讲解及指导,让学生深刻感受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成果呈现和改进性反思。

四、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让学生进行综合测试,测评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2.表现评估老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学习态度、互动交流、作业成果和学习效益。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教案一: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3.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山水画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视频资料;3.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历史文化艺术类”四个字,向学生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他们以前是否看过中国山水画,对于这种绘画形式有什么了解。

二、介绍中国山水画(10分钟)1.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感受。

2.给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的由来和发展历史,解释中国山水画中“山、水、人物”的组合形式所代表的意义。

三、学习构图基本知识(1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如“高远宽洪、重心平稳、空灵明朗、内省沉静”等。

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构图的概念和分类,如“横幅式构图、锦上添花式构图、留白式构图”等,在黑板上做示范绘画。

3.分组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用纸和铅笔模仿绘制出简单的构图形式。

四、学习线条运用(2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线条特点,如“线条变化多样、纤巧细致、有节奏感”等。

2.引导学生观察山水画中线条的运用,并分析这种线条给人的视觉感受。

3.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几个常见的线条表现形式,让学生尝试模仿,并提醒他们观察线条的方向和强弱变化。

五、学习色彩运用(2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如“淡淡青绿、明朗大胆、冷暖色调搭配”等。

2.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中常用的几种基本颜色,如“黑、白、青绿、红褐”等,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3.分组让学生用水彩或彩铅在纸上练习调配这几种颜色,然后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

六、小结(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看法和感受。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作品意境营造的欣赏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发觉大自然的伟大。

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小溪,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

山水画的根源便来自我们内心对山水的喜爱。

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

中国的画家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色的呢?思考山水画以描绘山水自然风景为主体,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我们还会探寻到什么?中国山水画又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有没有同学欣赏过中国山水画?我们一起来赏析山水画,探寻山水画的独特之美。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小组进行归纳:A组隋唐(青绿山水)、B组北宋(水墨山水)、C组南宋(水墨山水)、D组元(文人画)。

二、欣赏解析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

辽阔的水面为远近的山坡所环抱,画中湖水融融,青山叠翠,白云缭绕,桃花绽开,一派春和景明,树木、亭台、船只等将游春的环境点缀得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春山带给我们的大自然表情。

画中人物虽小,却描绘的很具体。

或乘骑于山径,或泛舟于湖上,姿态各异。

画中的山用石青、石绿染出一片明媚的春色,展子虔的这种画法发展到唐代的李思训,便形成了“青绿山水”,被后世誉为“唐画之祖”,成为中国山水画中一种独具风格的画体,有的还勾以金色,称为“金碧山水”。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课程背景本课是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的第1课,主要讲授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山水为主题,通过绘画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具有美学意义,也具有人文价值。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基本构图和技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构图;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水墨渲染和构图方法;3.能够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1.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水墨渲染和构图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一、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画家主要以描绘具体的景物为主,如山、水、树等。

到了宋朝,画家开始注重表现意境和人文情感,通过构图和写意表现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情。

元代和明代则发展出了以水墨为主的一派,如文人画和南宗画,这些画作主要表达文人士人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山水画的主题是自然山水,表达的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的存在,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核心思想。

因此,中国山水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二、水墨渲染和构图的基本技法水墨渲染是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之一,它通过深浅变化和颜色对比表现山水中的光影和空气感,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山石和水面的纹理和质感。

构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另一个重要技法,它通过对画面的水、陆、树、石等元素分析、归纳和组合,构建出一个和谐、平衡、和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除此之外,中国山水画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法,如笔法、墨色处理、湿度控制等。

三、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本课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然后让他们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中国山水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他们一些指导,如画面的构图、水墨的用色、墨迹的处理等。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1
基本信息
绢本设色,43×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 者
展子虔(隋)
图形内容
以春游为主题,青山、江流、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表现手法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浓重的青绿色调,春的特征
艺术特色
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一种独具风格的画法:青绿山水
山水画——金碧山水
唐:唐朝以后,中国山水画为了强调山的高大挺拔,特意将人画得很小。这样,大自然的雄奇伟大就显现出来了。山水画有许多是画在屏风上的,山水画挂在屋内,可以使坐在屋子里的人,有坐在山水里一样的感觉。画面是直立式的,我们称为“立轴”。
马远《踏歌图》我们看到是一幅山水画,其实还是一幅风俗画。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北宋的都喜欢画高大的山峰。南宋的喜欢画河流,画水,画很秀气的山。
《踏歌图》绢本,水墨,谈设色,192.5×1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对景色进行大胆剪裁,追求单纯与精炼。《踏歌图》是南宋画院山水画的经典之作,近景、中景、远景十分清晰,边角之景,大量留白是南宋画院山水的一种创新,留白将绘画艺术带入一个耐人寻味的性灵空间。就如白居易所言:此处无声胜有声。
二、欣赏解析
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辽阔的水面为远近的山坡所环抱,画中湖水融融,青山叠翠,白云缭绕,桃花绽开,一派春和景明,树木、亭台、船只等将游春的环境点缀得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春山带给我们的大自然表情。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 (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 (1)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作品意境营造的欣赏。
教学
资源
PPT
预习
作业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阅读教材
第一组:P1页
第二组:P2页
第三组:P3页
第四组:P4-5页
二、赏析
回顾:《洛神赋图》
人物在画中占了主体。
比较山和人的比例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早期山水画的特点。(人物塑造人比山大,水没有粼粼波光的样子)
3)欣赏视频材料。
通过视频,我们对北宋山水作品有所一个初步的认识,山高仰止。
这幅作品现在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1961年5月26日跟随另外二百多件作品到了美国,在华盛顿博物馆展出,引起了美国观众的震撼。其中一位观众就问:“你们中国的画家是否都是生活在山林之中”?
3)技法------斧劈皴。
4)构图:留白
表现山间云雾的朦胧
5)题话诗:诗、书、画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人的创造。
6)南宋山水和北宋山水的不同之处:
布局上和意境的差别。北宋山水重在于山,表现山的雄壮;南宋山水开始表述水雾。构图上留有空白,画面有意境。
马远作品二《山径春行》
1)感受春的气息
小溪旁柳树正抽新芽,黄茑在枝梢间鸣唱。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
内容
第1课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
共几课时
课型
欣赏
第几课时
第1教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八年级美术学科中考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美术学科中考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美术学科中考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上: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游春图》①作者:展子虔②时代:隋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历史地位: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

2.《溪山行旅图》①作者:范宽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表现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3.“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和夏圭,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夏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改全景式构图,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

夏圭的代表作有《临流赋琴图》、马远的代表作有《山径春行》。

4.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5.《容膝斋图》①作者: 倪瓒②时代: 元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江南景色。

⑤艺术特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6.《淮扬洁秋图》①作者:石涛②时代:清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

⑤艺术价值: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

7.《江山如此多娇》①作者:傅抱石、关山月②时代:现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艺术特色: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全景式构图。

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1.掌握树的结构,是画树的重要前提。

2.《盛开的桃花》①作者:凡·高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1.速写最初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

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是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

2.《旅行速写》①作者:柯布西埃②国家:法国第四课《空间与层次》1.几何透视中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便于我们表现景物的体积感、空间感。

2.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第五课《盛世·汴梁》1.《清明上河图》①作者:张择端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了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

⑤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界画、风俗画的经典写在美术史里,此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构成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八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美术知识梳理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江帆楼阁图》作者:唐代,李思训。

李思训是皇亲国戚,唐代开元初年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

2.《游春图》作者:隋代,展子虔。

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

3.《溪山行旅图》作者:北宋,范宽。

范宽是北宋卓越的山水画家,他所画的《溪山行旅图》表现了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4.《云山墨戏图》作者: 南宋, 米友仁。

米点山水开始于北宋画家米芾,儿子米友仁继承父法,画山水多用水墨点染,别具风致,友“米氏云山”“米派”之称。

5.马远和夏奎氏南宋著名上午山水画家,马、夏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

6.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7.《容膝斋图》作者:元代,倪瓒。

“画中有诗”是中国画特有的意境8.《真赏斋图》作者:明代,文徽明。

文徽明是一位画家兼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的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

9.明清时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比较著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文徽明、沈周、唐寅、仇英;清代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

此外,还有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

10.石涛,本姓朱,名若极,明代王朝宗室,明亡后出家。

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

他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作品有其独到的构思布局和笔墨技法。

著有《石涛画语录》。

11.《万山红遍》作者:现代画家李可染。

12.《青城山》作者:现代画家黄宾虹。

13,《江山如此多娇》作者: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

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1.当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美景太宽广且没办法决定画什么时,可以选用取景框。

2.树木是风景画里面的重要素材之一,要想画好树木,首先必须掌握树的结构。

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1.速写本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装订好的、螺旋翻页的、活页的,甚至是手边易得的任何一张小纸片。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第1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扬中市外国语中学-王美玲)
二、赏名作——追寻脉络,赏析作品
1.师生共赏
(1)山水画的成熟——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多媒体出示中国山水画发展脉络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演变历史,知晓本科学习内容。
引领学生赏析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指出画中人物、景物比例恰当,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已成为独立的画科。
简单介绍散点透视法,生理解后连线练习。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学生从构图、技法、画面内容、意境营造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全班点评、分享。
四、悟内涵——拓展延伸,体悟内涵
比对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的称谓不同。
请学中国山水画相匹配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发挥艺术通感的作用易于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段
学科
美术
学校
执教
课题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含重、难点)
本课属八年级上册教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山水画以自然界山水景色为题材,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了画家对自自然的认识、审美价值。本课选取隋唐、两宋共6件作品进行教学。作品均为中国历代山水画名家之作,分别以“高山仰止”、“水色空濛”为标题,从风格流派、代表画家、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学生在欣赏、分析、探究、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山水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古代山水画家游走山水,寄情山水的艺术情怀为学生学习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变迁中的家园》做了铺垫。独特的艺术也让学生在比较中轻松进行第四课《空间与层次》和第九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的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的学习主要由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围绕学习建议对作品内容、构图、技法等进行了赏析。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表达的时空,也能一定程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欣赏评述《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欣赏评述《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镇江市实验初级中学曹娴教材分析:《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这一单元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在现代中学美术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课题,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和学习,无疑是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在短短一节课内,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技法知识,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学习,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学生对山水画的体会更深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以促进学生山水画欣赏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沿革与画风演变。

2.了解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3.认识“三远法”和“散点透视”的构图,并能运用这个知识欣赏山水画独特的空间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1.借作品欣赏传达对传统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感受。

2.与作者一起在这些画面之间游历、抒情。

3.以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了解《富春山居图》其作者生平、诗意、笔墨、创作背景以及自己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传统中国山水画中感受和了解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空间表达、情景交融和诗情画意,感悟东方文化的特色。

2.通过对山水画笔与墨、形与色的欣赏,加深对传统山水画的了解和尊重,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沿革与画风演变,理解山水画不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画家在山水画中对意境的营造,山水画中构图与笔墨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手段:1.情境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让学生置身于山水画中来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流派的风格让学生在对比教学中接受知识。

3.讨论、合作的小组研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以“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为例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以“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为例

-085-2021年第46期(总第298期)美育引 言“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课重在让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

为此,美术教师要掌握美术史的知识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深入钻研美术教材,挖掘教学的重难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针对如何开展中国山水画欣赏教学,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

一、设计教学方式美术欣赏课不像美术常识那样强调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更富有情感性、审美性和趣味性。

基于此,教师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找出一个欣赏的侧重点,并为之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同时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学情和知识经验,这样设计的教学思路才会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就是传递中国的智慧与哲学,它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为宗旨,倾注画家的思想和才情,进而寓情于画、以画言志、以画抒情。

千百年来,中国山水画不断地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地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的代表,中国山水画是对中国历史社会和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反映。

可见,中国山水画与哲学思想血脉相承。

同时,对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山水画的赏析存在一定的门槛和障碍。

因此,教师很有必要让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地展开,多在鉴赏方法上对学生加以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在画作赏析中的学习收获。

在中国山水画课堂教学中,笔者以教学设计为研究平台,撰写了三种不同模式的教学设计。

第一种模式是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和课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即传统的课堂教学。

第二种模式在盐城书画研究院的美术展览馆,让学生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感悟画家的山水情,但也是最难实施的。

第三种模式是网络教学,即“空中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网页上收集中国山水画的有关资料,了解山水画发展历程,自主探究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特点,并提炼出最关键的知识点,写出一篇小评论或小创作上传到作业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立轴,水墨山水,斧劈皴
南宋的山很秀丽,画面有很多的空白,题画诗的出 现,开创诗书画结合的形式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南派和北派: 北派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多飞流瀑布, 长松巨石,表现雄伟浑穆之意境。
南派山水则由于南方特定的地理条件,山水 景观多为植被覆盖,草木茂盛,烟云缭绕, 秀丽温婉。其山水画反映了文人雅士“可居”、 “可游”的理想化的追求。
中国山水画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也就是说,山水在画中,山水依然是 人物的陪衬,虽然勾画已经较细致, 但在比例上还远不能相称,水面狭小 不能泛舟,峰峦低矮似是土堆。画面 平铺直陈,富装饰感然而缺乏空间感。
中国山水画
基本信息 作 者
图形内容 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绢本设色,43 × 8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隋 )展子虔
太 行 山
泰 山
雄 壮 、 大 气 磅 礴 、 生 动 传 神
山 溪 待 渡 图
关 仝 ( tong )
关 山 行 旅 图
关 仝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什 么 样 的 感 受 吗 ?
你 能 讲 讲 这 两 幅 作 品 给 你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斧劈皴
基本信息 作 者 图形内容 绢本水墨,192.5 × 1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远 以踏歌为主题,陡峭山峰、踏歌百姓、水雾树丛
中国山水画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纸本设色 28.4×93.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山水画
鹊山 华不注山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 纸本设色 28.4×93.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描绘的是山东南郊的鹊山和华不注山的风景。这两座山,一座尖峭如正三 角形,另一座圆圆钝钝,好像一个馒头。赵孟頫非常形象地画了这两座山。山 脚下的水波、细竹,笔法都很自然随意。这种自然、随意的笔法,后来成为元 代文人画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山水画
明清时期及以后,山水画的发展一直在延续,涌现出 许许多多的大师,请查询资料,下节课交流。
中国山水画
暑假里大家都有出去旅游的经 历,有同学爬过山吗?你能形 容下山给你的感受吗?
苏少版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自然意趣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讨论与交流
说一说你喜爱的山水画作,尝试对他进行分 析,写一篇小评论。
中国山水画
《云山墨戏图》南宋 米友人
米点山水 。 米芾及其儿子米友仁用浓淡不同的墨,慢慢点染出山色的迷漫、渲染出云 横卷(长卷) 的流动,非常好地表现出江南景色,被人称为“米家山”。
中国山水画
此图用水墨画云山烟树,林中房舍隐隐可见,山下溪岸平沙,小桥横跨。山 头有勾无皴,纯用浓淡墨染,笔墨苍浑氤氲。此图描绘沿江景色,近处岸边 一条细径曲曲弯弯,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 林木森郁,屋舍隐现。此图采用“米家山水”的典型画法,山峦坡渚先用淡 墨染就,继以大小各异的横向墨点反复在山头、山脊等部位再次图写,从而 达到表现江南风光润泽华滋、雾气迷蒙的独特效果。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鹊华秋色图》大面积留白表示什么意思?

中国山水画

黄公望在富春江住了很久,对这一带的山峰、河流、房舍、树木都很熟 悉。他把画带在身边,随时加以修改。这种力求完美的态度,使这一卷看似 平凡的画,变成了中国美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中国山水画

披麻皴
江南河流很多,地势比较平缓,没有坚硬的石块,为了表现平缓的土坡,运 用了“披麻皴”。披麻皴笔划如散麻下披,后人因其形似故名。
以春游为主题,青山、江流、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浓重的青绿色调,春的特征 开创了中国山水画一种独具风格的画法:青绿山水源自《游春图》隋 展子虔 唐人摹本
中国山水画
立轴
江帆楼阁图 唐 李思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 青绿设色 101.9×54.7厘米
中国山水画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讲一讲。
中国山水画

夏圭山水画笔简 意远,遗貌取神。构 图常取半边,近景突 出,远景清淡,空间 广阔,独具一格,人 称“夏半边” 。
临流赋琴
南宋
夏圭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淡设色 纵25.5厘米、横26厘米
中国山水画
边角山水的特点:
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 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有效的利 用边角相互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 虚实对比强烈,它在提炼景物时,求劲求 少,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 用景物去“画”意境。
幽涧寒松图 元代 倪瓒
万山红遍 李可染
《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
中国山水画
披麻皴
空勾无皴
雨点皴
这种用比较干的毛笔, 在岩石上做出的纹理,就叫 做“皴”。
斧劈皴 米点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中国 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 修为意识,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 体现。 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写照, 使得山水有着人的表情,真可谓万水千山总是情。
中国山水画

黄公望以写书法的笔法去写画,将绘画变成了观念,具有象征意义的文 人画形式。元以后凡有山水画的地方,皆有子久的影响。
乾隆题诗《富春山居图》
乾隆题诗《富春山居图》
中国山水画

倪瓒的画,画面特别干净, 一段山坡,三两株细瘦的树,一 抹淡淡的远山。他习惯用很干的 毛笔,在纸上擦出淡淡的墨痕。 给人一种寒冷寂静的感觉。元代 的文人在山里住久了,不食人间 烟火,听见的只是风声、水声。
中国山水画

此图描绘溪山行旅,气势雄伟,体 现出北方山水画派雄强的特点。画面由 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 后的距离,极富空间感。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 206.3×10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山水画

雨点皴
雨点皴为长点形的短促笔触,常用中锋稍间 以侧锋画出,它能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
披麻皴
中国山水画

黄公望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云游,时时将自然山水融于胸中,草木葱茏,溪桥 渔浦,可以看出南方的风貌,画面大片空白的出现,可能是水、山之间的雾、天 空等。
中国山水画

长卷,是时间延续的过程,右手的卷,左手的放的关系,使每一段都有了 独立性,局部的独立性。33厘米高,636.9多厘米长,画面在长卷中做散点透 视。
中国山水画

避触 人袖 幽野 鸟花 不多 成自 啼册 舞页
镜 片 《山径春行》马远(南宋) 绢本 册页 27.4×43.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在构 图上大胆取 舍,以山一 角、水一涯 的局部特写, 突出大量空 白的深远景 观,给人留 下想象的空 间和浓郁的 诗意,人称 “马一角”。
《山径春行》 马远 表现古人踏青赏花的悠闲一幕。画中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琴童漫步 于山径。溪旁柳树正抽新芽,黄莺在枝梢间鸣唱。人物面向空白之 处,引人遐想。与“触袖野花多自舞,避人幽鸟不成啼”的题诗相 互映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