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重点笔记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五章薪酬管理重点
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调查第一单元市场薪酬调查【知识要求】(一)概念1.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
2.薪酬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以及内在的与外在的。
3.间接薪酬包含社会保险、员工福利、股票期权。
4.非货币薪酬指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组织特征到来的怡悦和满足感。
(二)功能对企业或雇主而言,薪酬具有七种功能:(1)增值功能(带来预期收益);(2)控制企业成本;(3)改善经营绩效;(4)塑造企业文化;(5)支持企业变革;(6)配置功能;(7)导向功能;对员工而言,薪酬有三种功能:(1)保障功能;(2)激励功能;(3)社会信号功能;对社会而言,薪酬具有劳动力资源再分配功能。
(二)薪酬管理的内容1.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
2.薪酬体系设计主要是薪酬水平设计、薪酬结构设计、薪酬构成设计。
3.薪酬日常管理是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可以被称为薪酬成本管理循环。
4.薪酬设计是薪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
5.工资总额的意义:(1)了解人民的收入衡量;(2)员工的生活水平;(3)计算离退休金;(4)有关保险和经济补偿金的重要依据。
6.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1)用工资总额与销售额的方法推算;(2)用盈亏平衡点方法推算;(3)用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推算。
(三)市场薪酬调查的概念1.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2.市场薪酬调查的种类: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调查分为三类:(1)商业性(一般由咨询公司完成);(2)专业性;(3)政府薪酬调查。
3.薪酬调整的依据:(1)社会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变动;(2)员工绩效的改善;(3)企业经营状况与支付能力的变化;(4)竞争对手薪酬水平的调整。
4.如果企业的付薪水平超过50分位,就意味着其薪酬有较好的吸引力和竞争性。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绩效薪酬模块知识点整理--权威细心整理
(七)、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
工作绩效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制约作用.
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对比分析:这20种考评方法各具特点,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有的适用大型企业,有的适用中小企业,有些适用生产一线人员,有的适用管理或技术人员.
所谓优先效应是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对其考评期内的全部表现作出的决评价,以前期的部分信息替代全期的信息,从而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考评偏差。
(五)、自我中心效应
这种误差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评价,或按照自己认为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因而偏离了评价标准.
(六)、后继效应
后继效应亦称记录效应,即被考评者上一个考评期内评价结果的记录,对考评者在本考评期内的评价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有效性-大多数人认为本方法是可靠、实用、有效的方法
五、说明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误,并对20种考评方法的性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答:在绩效考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偏误包括(绩效考评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各种问题的制约和影响:(绩效考评方法可能出现的误差))
(一)、分布偏差(多选)
1、宽厚误差 宽厚误差亦称宽松误差,即评定结果是负偏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良.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总复习重点提纲本人觉得自己在笔记本上整理出知识点很重要,甚至比做题都重要,因为这个考试就是考知识点,只要你把知识点记住了,考试就没问题了,当你整理好了笔记后,基本上就可以甩开厚厚的书本了,只看笔记,反复记忆。
以下就是参考别的老师的讲义整理的笔记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P1组织结构与组织机构设计的含义: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产物,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前提。
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它要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组织理论的发展:1.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效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组织理论的分类:静态和动态(静态是核心内容)组织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及各原则的基本含义:1、任务与目标原则:目标与手段的关系2、专业分工与协调的原则:整体性破坏的弥补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IT的影响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关系: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前者被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后者被称为狭义的、小组织理论2.前者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后者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
3.二者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讲,前者包括后者。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5步,注意分析内外环境):部门是承担某种职能的载体,按一定的原则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组织结构。
薪酬管理考试重点笔记
薪酬管理一、薪酬的根本概念1.薪酬的概念: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2.薪酬的实质:a)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奉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与业绩等所给予的回报。
b)广义上说: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也包括参及决策、承当更大的责任能内部回报。
c)外部薪酬包括至直接薪酬与间接薪酬。
直接薪酬包括根本薪酬〔工资〕、鼓励薪酬〔绩效工资、红利与利润分成〕。
间接薪酬即福利〔各种保险、公寓、工作餐等〕d)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表达为一些社会与心理方面的回报。
一般包括企业决策、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或权限,更大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时机与活动的多样化等。
二、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1.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a)劳动绩效b)职务或岗位c)工作条件d)年龄及工龄2.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a)生活费用及物价水平b)企业工资支付能力c)地区与行业工资水平d)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e)产品的需求弹性f)工会的力量g)企业的薪酬策略三、薪酬管理1.企业薪酬管理的根本目标a)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b)对各类员工的奉献给予充分肯定,使员工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回报c)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本钱,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d)通过薪酬鼓励机制确实定,将企业及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及员工结成利益关系共同体,谋求员工及企业的共同开展。
2.企业薪酬管理的根本原那么a)对位具有竞争性原那么b)对内具有公正性原那么c)对员工具有鼓励性原那么d)对本钱具有控制性原那么3.薪酬管理的内容:包括薪酬制度设计与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a)企业薪酬制度设计及完善:薪酬策略设计、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水平设计、薪酬构造设计等b)薪酬日常管理:薪酬预算、薪酬支付、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被称为薪酬本钱管理循环。
c)企业薪酬水平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i.宏观薪酬水平即企业工资总额的概念:工资总额管理〔工资总额的方案及控制、工资总额调整的方案与控制〕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ii.微观工资水平即企业员工个人的薪酬制度:根本原那么是按照员工对企业的奉献大小确定不同的薪酬水平d)薪酬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iii.开展薪酬市场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写出调查分析报告iv.制定年度员工薪酬鼓励方案,对薪酬执行情况进展统计分析v.深入了解各类员工的薪酬状况,进展必要的员工满意度调查vi.对报告期内人工本钱进展核算,检查人工本钱方案的执行情况vii.根据公司薪酬制度的要求,结合各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员工的薪酬进展必要的调整。
2023年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总复习资料薪酬管理
确定调查方式
发放调查表
第3步
确定调查内容
员工对薪酬水平、薪酬构造比例、薪酬差距、薪酬决定原因、薪酬调整、薪酬发放方式、工作自身、工作环境旳满意度。
二、工作岗位分类(亦称:岗位分类分级)
概念
(1)岗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旳基础上,采用科学旳措施,根据岗位自身旳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所有岗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旳划分,从而区别出不一样岗位旳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旳重要基础和根据。
采集社会公开旳信息
采集各级政府部门公布旳数据资料,有关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或学术团体提供旳薪酬调查数据,但这些只能用于宏观旳把控和参照。
调查问卷
——
第4步
调查数据记录分析
数据排列法
先把数据从高至低排列,再算出数据排列中旳中间数据,即25%点处、中点即50%点处、75%点处。
频率分析法
被调查企业只提供某类岗位旳平均工资数据,则可通过记录各企业此岗位平均工资水平出现旳频率,理解一般水平。
2、佣金制(提成制):
(1)重要用于营销人员旳工资支付,按照营销人员营销额旳一定比例确定其工资酬劳。
(2)缺陷:使营销人员与企业之间产生离心力,要防止营销人员把资源(订单)转给第三方。
绩效矩阵:
许多企业旳绩效工资制度都采用了绩效矩阵旳形式,作为员工工资增长旳根据。绩效矩阵还可以协助企业确定并维持员工旳市场工资水平(市场工资比率)。
1、环节
每一种职系按照预定原则进行岗位排序,划分岗级(各个职系中旳岗级数是不等旳),然后对各职系旳岗位进行横向旳分析比较,最终归入统一旳岗等内,实现对岗位旳系统化管理。
范例:
2、措施
生产性岗位
人力资源2级应试复习学习笔记-薪酬管理
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概念:企业采用科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种类:(1) 从调查方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2) 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来看,薪酬调查又可以分为政府的调查、行业的调查、专业协会或企业家联合会的调查、咨询公司的调查,以及公司企业自己组织的等多种形式的薪酬调查。
(3) 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正式调查又可分为:商业性薪酬调查;专业性薪酬调查;政府薪酬调查。
(4) 从薪酬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对象来看,可分为:薪酬市场调查和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
作用:(1) 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调整依据一般包括:社会消费水平、生活成本变化、员工绩效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与支付能力变化、竞争对手薪酬水平调整。
(2) 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更多企业逐渐从以岗位为基础薪酬体系向以人员为基础薪酬体系转移,企业依赖薪酬调查确认薪酬制度对外具有竞争性。
(3) 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趋势;(4) 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能力要求薪酬市场调查工作流程:(1) 确定调查目的:首先应当明确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调查结果的用途,然后再开始组织薪酬调查。
调查结果可为以下工作提供依据: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薪酬差距的调整、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具体岗位薪酬水平调整等。
(2) 确定调查范围:①确定调查的企业:坚持可比性的原则,即选择被调查企业,要选择其雇用的劳动力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企业。
有以下几类企业可供调查时选择:i) 同行业中同类型的其他企业;ii) 其他行业中有相似相近工作岗位的企业;iii) 与本企业雇用同一类的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iv) 在本地区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v) 经营策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
(此5点熟悉即可)确认劳动力市场的范围、相同劳动力市场涵盖的企业、选择企业类型、设定最低样本规模。
[复习提纲]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资料完全版二级(薪酬管理)
[复习提纲]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资料完全版(薪酬管理)第五部分薪酬管理1、有效的薪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2、岗位评价的工作程序:一选择岗位分析的方法进行岗位分析二成立岗位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能:(1)确定10-15个关键岗位作为基准岗位,并进行岗位评价(2)确定其他岗位相对于基准岗位的价值(3)推荐确定薪酬的相关要素(但最终由人力资源部审定)(4)选择进行岗位评价的方法并对岗位进行评价岗位评价的方法:A岗位排列法根据各种岗位的相对价值或它们对组织的相对贡献进行排列选择评价岗位;取得工作说明书;进行评价排序简单方便,易理解、操作,节约成本评价标准宽泛,很难避免主观因素;条件:要求评价人员对每个岗位的细节都非常熟悉;适合范围:只能排列各岗位价值的相对次序,无法回答岗位之间价值差距岗位设置比较稳定;规模小B岗位分类法将各种岗位与事先设定的一个标准进行比较来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岗位分析并分类;确定岗位类别的数目;对各岗位类别的各个级别进行定义;将被评价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定位在合适的岗位类别中的合适的级别上条件:简单明了,易理解、接受,避免出现明显的判断失误适合范围划分类别是关键;成本相对较高各岗位的差别明显;公共部门和大企业的管理岗位C要素比较法确定标尺性岗位在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标准,将非标尺性岗位与之相比较来确定标尺性岗位的薪酬标准选择普遍存在、工作内容稳定的标尺岗位确定报酬要素;确定标尺性岗位在各报酬要素上得到的基本工资;将非标尺性岗位进行比较,确定其在各报酬要素上应得到的报酬条件:能够直接得到各岗位的薪酬水平适合范围应用最不普遍;要经常做薪酬调查,成本相对较高能够随时掌握较为详细的市场薪酬标准。
D要素计点法选择关键评价要素和权重,对各要素划分等级,并分别赋予分值,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估值选择评价标准和权重;条件:各要素划分等级并给予分值适合范围:能够量化;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工作的影响;可以经常调整设计比较复杂;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成本相对较高岗位不雷同;岗位设置不稳定;对精确度要求较高3、岗位分析的方法:观察法、面谈法、工作日志写实法、典型事例法、问卷调查法。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笔记——薪酬管理word精品文档20页
第五章薪酬调查第一节薪酬调查第一单元薪酬市场调查【知识要求】一、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分析的过程。
二、薪酬调查的种类从调查方式来看,可分为正式薪酬调查和非正式薪酬调查。
从主持薪酬调查的主体来看,可分为政府的调查,行业的调查,专业协会或企业家联合会的调查,咨询公司的调查,公司企业自己组织的等多种形式的薪酬调查。
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可分为商业性薪酬调查,专业性薪酬调查,政府薪酬调查。
从薪酬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对象来看,又可分为薪酬市场调查和企业员工满意度度调查。
三、薪酬调查的作用企业通过薪酬调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
薪酬水平调整的依据一般包括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变动、员工的绩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支付能力变化、竞争对手薪酬水平的调整。
2.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
许多企业试图利用薪酬调查,对企业工作岗位评价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再一次做出评估。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薪酬调查中所要了解的数据包括奖金、福利、长期激励、休假等各种福利以及加班时间、各种薪酬计划等方面的信息,甚至包括员工流动率、加薪频率等。
4.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总之,企业可以利用薪酬调查数据,对竞争对手的定价以及制造实践进行财务分析,从而维系自身工资水平的竞争地位,既不能因为薪酬水平太低而失去优秀员工,也不能因为薪酬水平过高而影响公司产品的竞争性。
四、岗位评价、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关系【能力要求】一、确定调查目的整体薪酬水平调查、薪酬制度结构调查、薪酬今生政策调查、岗位薪酬水平调查。
二、确定调查范围1.确定调查的企业在选择薪酬调查的具体对象时,一定要坚持可比性原则。
以下几类企业可供调查时选择:第一类,同行业中同类型的其他企业;第二类,其他行业中有相似相近工作岗位的企业;第三类,与本企业雇用同一类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第四类,本地区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第五类,经营策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第五章薪酬管理 知识点整理1.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五章薪酬管理知识点整理1第五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调查第一单元市场薪酬调查一、薪酬的基本概念定义: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薪酬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薪酬分类货币薪酬(或称经济薪酬、外在薪酬)非货币薪酬(或称非经济薪酬、内在薪酬)种类直接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间接薪酬:社会保险、员工福利、股票期权等职业性肯定:与职业发展有关,晋升机会、职业保障、自我发展、弹性工时、决策参与、工作挑战性、自我成就感等社会性肯定:工作环境有关,优越的工作环境、组织声誉、办公条件、喜欢的任务等支付方式一般以现金非现金延期支付心理效用、满足感二、薪酬的功能薪酬对企业的功能薪酬对员工的功能薪酬对社会的功能1、增值功能2、控制企业成本3、改善经营绩效4、朔造企业文化5、支持企业变革6、配置功能7、导向功能1、保障功能2、激励功能3、社会信号功能1、对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2、也调节人们对职业和工种的评价,协调人们的择业和就业流向三、薪酬管理的内容1、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管理薪酬总额管理不仅包括工资总额的计划与控制,还包括工资总额调整的计划与控制。
国家统计局对工资总额组成有明确的界定: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2、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完善;3、日常薪酬管理:(1)薪酬调查、统计分析和制作调查报告(2)制定薪酬激励计划,对薪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了解各类员工的薪酬状况,进行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4)对报告期内人工成本进行核算,检查执行情况。
(5)根据企业薪酬制度要求,结合各部门绩效目标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薪酬调整考评调薪四、市场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薪酬调查?是指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薪酬管理(P270-350)第一节薪酬调查第一单元薪酬市场调查一、薪酬调查的基本概念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有关企业各类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
是企业薪酬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薪酬调查的种类1、从调查方式来看:正式调查、非正式调查2、从主持调查的主体来看:政府调查、行业调查、专业调查、企业家联合会调查、咨询公司调查、公司自己调查3、从调查的组织者来看:商业性调查、专业性调查、政府调查4、从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对象来看:薪酬市场调查、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三、薪酬调查的作用目的:保证企业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保证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作用:1)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2)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企业外部的薪酬调查主要作用在于为企业总体薪酬水平的确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更多的企业逐渐从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向以人员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转移,企业就会更依赖与市场薪酬调查,以控制其薪酬水平,确保公司的薪酬制度对外具有更强的竞争性。
3)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趋势4)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四、岗位评价、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的关系大多数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之前,为保证内部公平,需要应用现代企业工作岗位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地划分岗位等级,即对企业的各类岗位进行系统调查和岗位分析,写出岗位工作说明书,并依据一套评价标准,对岗位进行全面的评价,将这些岗位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分组和分级。
为了岗位等级,才能确定与之对应的薪酬等级。
可见,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
为了保证外部公平性,进行调查以验证岗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同时,为保证个人公平,还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将员工的工资与企业经营目标达成、部门考核结果和个人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能力要求薪酬市场调查过程:一、确定调查目的为以下工作提供依据: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薪酬差距的调整;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具体岗位工资水平的调整二、确定调查范围1、确定调查的企业可供选择的薪酬调查对象274第一类:同行业中同类型的其他企业第二类:其他行业中有相似岗位或工作的企业第三类:与本企业雇佣同一类的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第四类:本地区在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第五类:经营策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2、确定调查的岗位如果企业想调查了解的是专业技术类岗位人员的薪酬问题,那么就应将相关的职能领域中整个岗位族都纳入调查范围,因为这类岗位之间的薪酬差异往往不是体现在工作本身,而是更多体现在所应具备的专业或任职资格在层次上的差异性。
确定被调查的岗位时,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即选择被调查岗位时,应注重岗位之间在时间和空间多个纬度上的可比性。
调查者必须掌握最新的工作岗位说明书。
3、确定需要调查的薪酬信息1)与员工基本工资相关的信息2)与支付年度和其他奖金相关的信息3)股票期权或影子股票计划等长期激励计划4)与企业各种福利计划相关的信息5)与薪酬政策诸方面有关的信息薪酬调查的信息要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入和准确,不但要着重调查项目的全面性,即要调查货币性薪酬,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劳动分红等,也要调查非货币性薪酬,如为员工提供的住房,培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同时,还要关注调查数据资料的动态性,即要掌握当月当季和当年的数据资料,还要掌握企业同类岗位过去三年以上的数据资料。
4、确定调查的时间段(明确收集的薪酬数据的开始和截止时间)三、选择调查方式常用的调查方式有:1)企业之间相互调查2)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调查3)采集社会公开信息4)调查问卷P281调查结果问题与之有关因素: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对企业的价值或贡献大小不同;特定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薪酬策略不同;在职者在该岗位上工作时间的长短不同;在职者在该岗位浮动范围之中的哪一个点上是不确定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惯例;不同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1、数据排列法: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各个等级从高到低排列P283工资水平低:25%点处;工资水平高:75%点处或90%点处工资水平居中:50%点处(中位数)2、频率分析法:频数3、趋中趋势分析: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中位数法284-2854、离散分析:百分位法、四分位法5、回归分析:SPSS2866、统计制图(图表分析法)287-288五、提交薪酬调查统计分析报告包括:组织实施情况分析、工资数据分析、政策分析、趋势分析、企业工资状况对比分析、薪酬水平和制度调整的建议五分析一建议设计薪酬调查问卷的注意事项:填写问卷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设计表格的具体要求:1、明确薪酬调查问卷要调查的内容,再设计表格2、确保表格中的每个调查项目都是必要的,经过必要的审核删除不必要的调查项目,以提高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请一位同事来填写表格样本,倾听反馈意见,了解表格设计是否合理4、要求语言标准,问题简单明确5、把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6、尽量采用选择判断式提问,尽量减少表中文字书写量7、保证六有足够的书写空间8、使用简单的打印样式以确保易于阅读9、如果觉得有帮助,可注明填表须知10、充分考虑信息处理的简便性和正确性11、如果在多种场合需要该信息,可以考虑表格带有复写纸12、如果表格收集的数据使用OCR和OMR处理,这两种方法使信息可以自动读入计算机,表格则需要非常仔细的设计,保证准确的完成数据处理。
第二单元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薪酬满意度调查内容表薪酬满意度调查内容员工对薪酬水平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结构、比例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差异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的决定因素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调整的满意度员工对薪酬发放方式的满意度员工对工作本身(如自主权、成就感、工作机会等)的满意度员工对工作环境(如管理制度、工作时间、办公设施等)的满意度能力要求一、薪酬满意度调查的程序1、确定调查对象:企业内部所有员工2、确定调查方式:通常是发放调查表3、确定调查内容:工作内容…………二、薪酬满意度调查表的设计P291三、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P293第二节工作岗位分类一、工作岗位分类的几个基本概念1、职系:职系是由工作性质和基本特征相似相近,而任务轻重、责任大小、繁简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的岗位所构成的岗位序列。
一个职系就相当于一种专门职业,职系是岗位分类中的细类。
2、职组:职组是由工作岗位特征相似相近的若干职系所构成的岗位群。
职组是岗位分类中的中小类。
3、职门:职门是工作性质和特征相似的若干职组的集合。
若干工作性质和特征相近的职组归结在一起,就构成了某一职门,凡是属于不同职门的岗位,它们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
职门是岗位分类中的大类。
4、岗级:岗级是岗位分类中最重要的概念。
同在一职系中,工作岗位性质、任务轻重、繁简易难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岗位集合。
5、岗等:岗等是将工作性质不同,但工作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相近岗位纳入统一的岗等,从而使各个职系中隶属于不同岗级的岗位纳入了统一的岗等维度之中。
岗等与岗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同一职系内不同岗位之间的等级划分,而是不同职系之间的相同相似岗位等级比较和平衡。
二、工作岗位分类的内涵工作岗位分类亦称岗位分类分级或岗位归级,在国家机关行政人事管理中,被称为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是在岗位调查、分析、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企事业单位中全部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所进行的划分,从而区别出不同岗位类别和等级,作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基础和依据。
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
三、工作岗位分类的相关概念(一)岗位分级与职业分类标准的关系(二)岗位分级与岗位分类(三)岗位分级与品位分类四、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则应以它们具体的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在分类的粗细方面,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不宜将类别划分的过细。
五、岗位纵向分级的含义岗位纵向分级是指在岗位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资格条件等因素,对同一职系中的岗位划分出不同的岗级,并对不同的职系中的岗位进行统一规定岗等的过程。
六、生产与管理岗位统一岗等的基本要求1、要充分考虑岗位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2、要考虑对员工行为激励的程度3、要体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策略能力要求一、工作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1、岗位的横向分类2、岗位的纵向分级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4、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情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二、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一)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1、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2、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工作岗位归入相同的组织,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3、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在细分为若干小类,把业务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
(二)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方法1、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对岗位进行横向分类。
2、按照岗位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
三、工作岗位纵向分级的步骤与方法(一)工作岗位纵向分级的步骤1、按照预定标准进行岗位排序,并划分出岗级2、统一岗等。
(二)生产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P304-307(三)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P307-308大多数企业单位设置的管理岗位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岗位设置庞杂混乱,因人设岗的现象比较严重,给管理人员岗位归级带来极大困难。
在总结国内外岗位分析和分类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分级思路和建议:(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在将管理人员岗位划分为若干中或小类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将企业单位管理岗位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事务类等多个中类之后,再细分为若干小类,并在每一职系建立相应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3)为了有效地完成管理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进行统一列等,从而建立管理类、技术类以及事务类等管理岗级之间对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