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目录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15556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c.png)
一、中国水泥行业现状分析
1、行业总体现状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水泥行业总体拥有较
强的发展势头,国内市场容量和水泥需求增速基本稳定,水泥供求总体平衡,行业发展态势乐观。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总产量为37.82
亿吨,同比增长8.5%,行业总产值为4828.8亿元,同比增长8.7%,拥有
良好的发展阶段。
2、行业产量及销量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产量为37.82亿吨,同比增长8.5%,销量为
35.35亿吨,同比增长7.8%。
其中,国产水泥产量为35.02亿吨,同比增
长7.9%;进口水泥产量为2.80亿吨,同比增长14.2%。
3、行业结构变化情况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大量企业再整合、布局升级和技术改造,水泥企业内部结构整体强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变革促进了行业结
构优化和产能运营。
随着国家的政策推动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排放标准不
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也不断改善,具备了
良好的发展基础。
4、行业市场价格变化
2024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水泥行业市场价格整体上涨,行
业层面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强,以及政府财政支持水泥行业等。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e776d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7.png)
水泥是建造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造工业的粮食”之称。
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固定投资增长乏力,导致水泥建材行业今年来持续下滑,2022 年产品需求,产品价格以及行业利润等指标全面下跌,均创下近年来新低。
产能指标严重过剩,潜在产能还在不断释放,行业乱象亟待整治。
结合我国水泥发展历程及现状,笔者对接下来的水泥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有如下判断:(1)受宏观经济影响,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2)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任务,“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3)更环保,更节能,科技创新才是行业未来出路(4)水泥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5)走出国门,分享海外新市场一、水泥建材行业概述 (3)1.1 水泥的定义 (3)1.2 水泥分类 (4)1.3 水泥基本生产工艺 (4)1.4 水泥性能评价 (5)二、中国水泥建材行业的历史沿革 (6)2.1 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6)2.2“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6)2.3“文革”蜿蜒前进阶段(1966~1978 年) (6)2.4 在十字路口前进(1979~1984) (7)2.5 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7)2.6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8)2.7 新型干法高速发展阶段(2001~2022) (8)2.8 产能过剩日益严重(2022~2022) (9)三、行业现状 (11)3.1 水泥需求萎缩,产量增速大幅下降 (11)3.2 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13)3.3 效益全面下滑,行业步入艰难期 (14)3.4 出口量总体平稳,结构有所变化 (15)3.5 供需: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 (16)3.6 集中度提升慢 (16)四、水泥建材行业发展前景 (17)4.1 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17)4.2 “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 (17)4.3 科技创新是行业未来出路 (18)4.4 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 (18)4.5 走出国门,共享国外市场 (19)一、水泥建材行业概述水泥是一种粉状材料,它与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由稀变稠,最终形成坚硬的水泥石。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0e5a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9.png)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水泥行业作为建筑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背景、行业生产规模、品牌竞争和环保政策等方面对水泥行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背景当前,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有望进一步增长,为水泥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国家实施积极的“稳增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桥梁、机场、港口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大量水泥建材,这无疑为水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行业生产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已经超过30亿吨,是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国,但行业内生产总量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当前,中国水泥行业中具备高度竞争力的公司采取了垂直一体化、产业协同等发展战略,以实现成本控制和优质产品生产等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另外,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提倡,以及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低劣水泥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小。
三、品牌竞争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水泥行业品牌竞争也日益激烈。
从目前来看,行业内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如海螺集团、中材集团、JONCENT、南方水泥等,都在市场规模、品牌声誉、产业布局等领域具备明显的优势。
同时,这些企业还在加速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等方面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环保政策环保政策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水泥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重视环保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城市和产品绿色化”、“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强调了对环保的重视。
此外,各地区还在推出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强制要求企业加强污染防治、废气处理、固废处理等方面的合规和治理。
在环保政策推动下,水泥行业也向着低碳、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水泥行业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下,具备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649bfc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e.png)
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近年来,水泥行业作为建筑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水泥行业面临着许多前景与挑战。
本文将就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探讨。
一、发展前景1.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以及居民住房需求的增加,都为水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加。
水泥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3. 环保建材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材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水泥行业也在积极响应环保政策,加大环保建材的研发与应用。
绿色、低碳的水泥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这有助于推动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1. 高能耗、高排放问题传统的水泥生产工艺存在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问题,不利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推动水泥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水泥企业,产品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水泥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赢得竞争的优势。
3. 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形势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投资疲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影响水泥行业的发展。
因此,水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应对策略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水泥行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建材的研发与应用。
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绿色发展。
2024年广东省水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广东省水泥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65db6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c.png)
2024年广东省水泥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泥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建材之一,对于广东省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水泥市场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广东省水泥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其水泥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水泥产量在过去几年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广东省水泥产量在2019年达到5000万吨,较2018年增长5%。
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建筑、基础设施和工业等领域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广东省水泥市场具有一定的集中度,主要由几家大型水泥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同时,由于水泥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新进入者相对较少。
因此,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并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撼动。
市场需求趋势随着广东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水泥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也将对水泥市场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此外,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型水泥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因此,未来广东省水泥市场的需求趋势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市场价格波动水泥市场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市场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水泥价格趋于上升;反之,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水泥价格则可能下跌。
此外,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也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过去几年,广东省水泥市场价格整体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市场发展前景广东省水泥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推动水泥市场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因此,广东省水泥市场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结论综上所述,广东省水泥市场目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较大且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广东省水泥市场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并展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
水泥行业2024年总结及2024年展望分析报告
![水泥行业2024年总结及2024年展望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b992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b.png)
水泥行业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将对2024年水泥行业进行总结,并展望2024年发展趋势。
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水泥行业长期以来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渐结束,水泥行业的需求正在逐渐减少。
然而,由于过去几年内存在过多的新建水泥厂,导致了行业内的产能严重超过需求,这直接导致了水泥行业利润的不断下滑。
其次,行业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水泥生产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而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与法规,对水泥行业进行了限产、关停等措施,对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再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需求减少和产能过剩,水泥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2024年,一些小型水泥企业由于资金困难、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出现了关停、倒闭的情况。
而一些大型水泥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产品优化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定了市场份额。
2024年的总结表明,水泥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对2024年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以下展望。
首先,政府对水泥行业的环保政策将持续加强。
在政府强化环保治理的大背景下,水泥企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与限制,而那些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小型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其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大型水泥企业将利用其资金、技术与运营优势,加大对小型企业的并购与收购力度,进一步稳定市场份额。
再次,创新与品质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的优化等手段来提高竞争力。
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水泥行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中国水泥装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水泥装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9bc15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a.png)
我国水泥装运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我国水泥装运行业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4.6亿吨,其中水泥装运作为水泥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2 行业发展形势水泥装运行业在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加大力度,水泥运输的环保压力也日益增大;另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水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泥装运行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1.3 产业发展方式目前,我国水泥装运行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分为陆路运输、水运及铁路运输等多种方式。
其中,陆路运输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水泥罐车、散货罐车等陆路运输工具成为水泥装运行业的主要选择。
1.4 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尽管水泥装运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另外,行业内部存在着恶性竞争现象,影响了行业整体的良好发展。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政策环境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未来水泥装运行业将会加大力度推动绿色高效的发展,加大对污染物的排放监管力度,以及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工艺。
2.2 技术创新的影响未来水泥装运行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将会成为发展的重要动力,比如散装水泥自动装车技术、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水泥装运的效率和质量。
2.3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供给侧改革将会促使水泥装运行业对市场需求做出更为精准的回应,努力提高供给的品质和效率,推动水泥装运行业由传统制造转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现代服务业。
2.4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未来,水泥装运行业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机遇,弱化一般刚性需求的影响,加大对新兴需求和高附加值项目的开发和推广,不断提高水泥装运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5 市场需求的影响未来市场对水泥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水泥需求的持续拉动,将会为水泥装运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ac20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3.png)
2023年水泥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水泥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也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出口产品。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水泥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泥行业的不可替代性和供需矛盾的存在,水泥行业的市场环境一直没有变化。
一、供给方面在供给方面,目前水泥行业的总产能已经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尤其是建材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放缓,使得市场供给过剩的现象愈发明显。
截至目前,水泥产能已经达到了20亿吨以上,而市场实际需求只有10亿吨左右。
这种供给过剩的现象不仅使得水泥产品的价格受到了压制,而且也导致一些水泥企业的经营困难。
二、需求方面在需求方面,随着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完成,水泥行业的内需市场逐渐饱和,而国外市场对中国水泥的出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部分国家对于水泥产品的质量和环保要求提高,对出口水泥的进口国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使得水泥行业面临出口困境。
而国内市场的饱和和供需矛盾的存在,也导致水泥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三、价格方面在价格方面,由于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水泥产品的价格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和房地产市场的放缓,许多水泥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降低价格的举措多有出现。
尽管这样对于企业的利润影响甚大,但是却使得整个水泥市场价格的震荡愈发严重,一些小型的水泥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更加明显。
四、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视,水泥行业也相应地推广了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技术手段。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利用城市垃圾等废弃物作为燃料,有效地降低了水泥生产对煤炭的依赖性,并且减少了废气废物排放的压力。
同时,近年来水泥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使得水泥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水泥行业市场环境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水泥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市场分析和战略调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大创新投入,拓展国内外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水泥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水泥行业财务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48fe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f.png)
水泥行业财务分析报告水泥行业是一个基础性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对水泥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来评估其财务健康状况。
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通过净利润率和毛利润率来衡量。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水泥行业整体的净利润率和毛利润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意味着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水泥行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受到市场情况、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水泥行业的偿债能力来判断其财务风险。
偿债能力主要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衡量。
从数据来看,水泥行业整体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意味着水泥行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偿还短期债务。
另外,水泥行业的负债结构相对较为稳健,长期负债占比较低,也减少了财务风险。
再次,我们分析水泥行业的运营能力来评估其生产经营状况。
主要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
数据显示,水泥行业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水泥企业的库存管理和收款能力较强。
然而,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低,这可能表明水泥行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水泥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业内外部因素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泥行业整体的财务状况较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泥行业仍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2024年水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泥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8e972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a.png)
水泥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水泥是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对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供需状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供需状况水泥市场的供需状况直接影响着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泥产能相对充裕,供应压力相对较小。
然而,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较大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国家对水泥产能进行了限制。
这样的限制可能导致供应短缺,从而对市场产生一定压力。
与此同时,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对水泥的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水泥的需求量增长最为迅猛。
市场规模水泥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到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水泥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水泥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的相当大份额。
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是亚太地区水泥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此外,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水泥市场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水泥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数量和质量。
目前,全球水泥市场存在着较多的水泥生产厂家,市场竞争激烈。
大型水泥企业往往具备更高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优势,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产品供应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此外,一些水泥企业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除了传统的水泥生产企业,一些新兴企业也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出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同时,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市场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水泥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水泥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发展,这对于水泥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浅析国内外水泥发展现状及展望
![浅析国内外水泥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bcada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3.png)
五、结论
适合儿童的公园与花园应该是充满乐趣、学习和探索的空间。通过设计和研 究适合儿童需求的公园,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且富有启发性的 成长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社区的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儿童 友好型公园的重要性,从而共同推我们期望看到更多的城市将儿童的需求放在首位,设计和建设更多 的儿童友好型公园。我们希望这些公园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活动和设施,满足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我们也期望通过研究和数据的支持,进一步提高公园的 设计水平和服务质量。
3、娱乐与学习:公园不仅是一个娱乐场所,还应是一个学习的平台。可以 通过设置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和设施,如游戏区、科学探索区、艺术区等,让儿 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
4、亲子共享:公园应提供一些家庭共享的活动空间,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参 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四、儿童友好型公园的研究与应 用
在设计和建设儿童友好型公园时,我们需要基于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儿童的需 求。这不仅包括他们的生理需求(如休息、洗手等设施),也包括他们的心理需 求(如探索、创新、社交等)。在应用方面,我们需要密切儿童及其家庭的反馈, 不断优化和改进公园的设计和服务。
浅析国内外水泥发展现状及展 望
目录
01 一、国内外水泥发展 现状
03 三、总结
02
二、未来发展趋势和 展望
04 参考内容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领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泥行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 的态势。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水泥行业面临着诸 多挑战。本次演示将对国内外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总的来说,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设计与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它不 仅能够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也能为城市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 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水泥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报告
![水泥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75df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f.png)
水泥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水泥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对水泥企业发展策略的建议,以应对当前的宏观环境。
1. 引言水泥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生产和销售对宏观环境因素敏感。
本报告将对水泥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为水泥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2. 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上。
当前,许多国家推行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政策,鼓励采用环保型水泥材料。
政府还实施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为水泥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3. 经济环境分析水泥行业受国民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前景不确定,这可能对水泥行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然而,国内城镇化进程仍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水泥,这对水泥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
4. 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对水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
如今,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对污染严重的传统水泥生产方式产生了抵制。
因此,水泥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措施,提升企业形象,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技术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方面。
当前,新型水泥生产工艺不断涌现,例如湿法、干法和半干法生产工艺等,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新型材料的研发也为水泥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如高性能混凝土和微波加热水泥等。
6. 环境环境分析环境环境对于水泥企业尤为重要。
传统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水泥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减排措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7. 策略建议基于以上的宏观环境分析,本报告给出以下策略建议:- 加强绿色环保措施,提升企业形象。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
- 关注国内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寻求市场增长点。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2423e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b.png)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水泥产量由于中国环保政策愈加严格,再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我国水泥产能不再扩大,水泥产量维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37691万吨,同比上升2%,2021年1-4月中国水泥产量为68010万吨。
分地区来看,华东地区仍然是我国水泥产量最高的地区,2020年华东地区产量为78438万吨,占整个中国产量的33%。
分省市来看,2020年中国水泥产量最高的为广东省,2020年产量为17076万吨。
其次为山东省,2020年产量为15768万吨;第三为江苏省,2020年产量为15313万吨。
二、中国水泥“走出去”现状根据中国水泥协会(CCA)调研,截至2020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在16个境外国家投资建设了3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已投产熟料产能3,544万吨,水泥产能5225万吨;在建熟料产能4388万吨,水泥产能5920万吨,待开工熟料产能100万吨,水泥产能120万吨;停建熟料产能155万吨,水泥产能200万吨。
其中投产的水泥大部分在东南亚地区。
三、中国水泥熟料进出口随着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的经济快速发展,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得东南亚地区吸引力大量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前往东南亚建厂。
水泥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行业,也大量前往东南亚建厂投资。
再加上中国环保政策的不断缩紧和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国水泥熟料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我国水泥熟料在国际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因此出口量迅速下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水泥熟料出口数量仅为8.5万吨,同比下降80.73%,2021年1-4月中国水泥熟料出口量为3.7万吨。
与出口量下降相对应,中国水泥熟料进口量快速上升,到2020年中国水泥熟料进口量上升至3336.6万吨,同比上升46.71%,2021年1-4月中国水泥熟料进口量上升至837.9万吨。
其中,中国进口的越南的水泥熟料最多,2020年进口量为1980.4万吨,占整个中国进口量的59.4%.四、水泥行业展望1、从需求层面看基建方面: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建议稿提出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领域短板,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因此基建投资具有较强支撑,基建投资亦难出现负增长的情况,预计可维持低速增长,上半年在基数效应下冲高,下半年回落。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a026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a.png)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水泥、石灰和石膏作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其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起伏,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一、水泥制造行业现状水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胶凝材料,其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密切相关。
当前,水泥制造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产能过剩与产业整合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水泥行业产能迅速扩张。
然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大型水泥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水泥制造企业纷纷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利用余热发电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市场需求波动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水泥市场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在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集中的时期,水泥需求旺盛;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需求则相对减少。
此外,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导致水泥需求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4、价格走势水泥价格受成本、供需关系、季节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推动水泥价格有所上升。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仍较为频繁。
二、石灰制造行业现状石灰在建筑、冶金、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石灰制造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下:1、生产工艺多样石灰的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土窑烧制和现代化的机械化立窑、回转窑等。
不同工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现代化工艺逐渐成为主流。
2、行业集中度较低石灰制造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这导致市场竞争较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3、应用领域拓展随着技术的进步,石灰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如用于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等,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f7da3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4.png)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图1 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短腿”产品,如果在一定区域内集中过多的企业会导致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失衡,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如,由于近年来北京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不少水泥企业落户北京周边,北京市场已出现水泥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低于其他地区,企业效益明显降低.4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准,粗放式的发展导致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在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在眉睫.3.我国水泥行业前景分析水泥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将面临来自行业内部之间的大变革,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由于社会建设的需要水泥需求也会有进入一个良好的市场需求时期.具体分析如下:1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导向,在未来两年中国水泥行业将迎来整合期.政府政策表明将通过跨省兼并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使其总体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28%在2015年提升到45%以上.水泥行业之间的整合将大幅降低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提高主要企业的市场主导能力和经济效益.行业政策有效的限制了产能增量并推动了行业整合.图2 水泥行业前十家企业市场份额CR10 2社会建设需求将促进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水泥市场需求在未来几年迎来利好时期.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的重点是投资水利工程,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政府“一号文件”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而水泥作为基础原料必然会增加其需求.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11年水泥的总需求和产能将分别同比上涨9%和5%,导致3,000 万吨的求供差异.需求和供应条件的改善将增强龙头水泥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定价能力.图3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消耗的关系3随着我国推出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后,西部将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水泥产生巨大的需求.加上水泥是区域性很强的产品,因此未来迎合市场的需求,水泥企业会进行迁移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估计在未来几年,西北地区的水泥新产能增量将达到28%,西南地区新产能增量为13%.西部将占到全国水泥新产能增量的41%.图4 中国区域市场的水泥新产能增量二、水泥业兼并重组的短板水泥行业是一个能够才生规模经济的行业,因此企业之间的适当组合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损耗以及提高企业效率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中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企业重组后将给水泥行业带来不良冲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行业的兼并可能会导致恶性的价格上涨,扰闹市场经济的秩序.由于水泥行业兼并后,龙头企业对于水泥有较大的定价权,当企业为了谋取较高的超额利润,就可以通过减产使价格上涨.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1由于水泥是属于基础原料,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下游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可能引发全社会的通货膨胀.2水泥作为基础原料,其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他行业的成本增加,当成本高于利润时,会导致投资热度下降,社会进入通货紧缩的状态.2.水泥行业的兼并导致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下降,企业在缺少竞争的环境下,一方面产品质量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减少技术研发的费用.由于兼并重组后,小型企业很难进入市场,导致龙头企业处于较安逸的市场环境.安逸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缺少危机感,不思进取.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以及技术水平的停滞不前.劣质的水泥质量不仅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3.水泥行业的兼并本是为了通过企业之间的整合,促进水泥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但是如果兼并后的企业没有积极的进行技术改造,而只是让多个企业变成一个企业,即所谓的大而不强,那么就失去了兼并重组的意义.4.水泥行业是一个区域性较强的行业,水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能会导致以地方性服务的厂商减少.从而导致某些地区运输成本增加.三、相关信贷支持策略为了改善中国水泥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的状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水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中提到,“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工信部发布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公告中也有明确表述,“鼓励现有水泥熟料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不以新增产能为目的技术改造项目”.说明国家政策对于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是处于利好的基本面.央行、银监会提出,“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项目,鼓励机构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的项目,以及资本金缺位的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环保部也明确提出,“将区域水泥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水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因此,为了顺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开行可以考虑以下支持水泥行业兼并的信贷策略:1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开行可以考虑提供贷款以满足其兼并需要.可以获得较稳定的利息收入,并且也能顺应国家调控产业结构的导向.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区企业兼并重组,财政资金投入要优先支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企业兼并重组.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扩大贷款规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鼓励商业银行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兼并重组,并向企业提供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过桥贷款等融资支持.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等兼并重组融资新模式,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并购贷款、境内外银团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跨国并购.。
2023年水泥建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水泥建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66d1d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3.png)
2023年水泥建材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潮流,水泥建材行业市场环境如今更加复杂多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水泥建材企业必须把握市场动态、把握消费心态,调整自身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现状我国水泥行业有着庞大的规模,资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年产水泥量超过16亿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
然而,在近年来,由于过剩产能严重造成行业整体过剩、产销率偏低、环保标准提升,行业之间竞争激烈,价格大幅下降,行业利润数量空间被不断压缩。
二、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对于环保和节能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水泥行业企业都要符合环保标准以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也要按照国家政策鼓励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一些高端水泥建材产品进行重点扶持。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水泥行业市场需求依然较大,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建设领域,如工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
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所有水泥建材企业都需注意市场动向,提高市场敏锐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3.品牌竞争在水泥建材行业中品牌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差异化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核心优势的重要途径。
消费者在购买市场上要求品质高、服务好、价格透明、信息完善。
良好的品牌建设和维护对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未来前景我国水泥建材行业发展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近几年,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的发展,针对一些高端水泥建材品种也在重点扶持,同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水泥建材企业要争取发展空间,并且要加强自身技术和品质的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固化,多元化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现状描述
我国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近4000家,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100家,水泥产能30亿吨,水泥熟料产能17.18亿吨。
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二.存在的问题
1.行业集中度发展不均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前10家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仅为26%。
《意见》提出,到2015年,这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
这不是一个很合理的指标,过去10年是水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随着企业的竞争和重组,国内水泥行业区域化格局已十分明显,部分地区行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从国内水泥市场的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以海螺水泥、中建材为龙头,华北地区以冀东水泥、金隅水泥为龙头,东北地区以亚泰水泥、北方水泥为龙头,西部地区以天山股份、祁连山股份为龙头,西南地区以中建材、海螺水泥、台泥为龙头。
国内水泥企业的区域集中度在30%~40%,华东地区的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最高,海螺、中建材两家龙头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近 50%。
再细分市场,仅海螺水泥或是中建材一家企业,在浙江省某地区的集中度就达到50%。
此全国性指标的提出,主要是促进大企业不要仅限于在区域内发展,要逐步扩大发展区域。
水泥行业像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从企业的区域集中度就可以表现出来。
当前,我国西南地区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以当地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整个地区水泥行业发展较慢。
目前,中建材、海螺水泥和台泥正在西部地区进行并购整合。
2.无序建设加剧产能总体过剩趋势
目前,全国水泥行业普遍存在着产能总体过剩的问题。
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20.63亿吨,仅占28.97亿吨产能的71%左右,约有29%的产能处于抑制状态,
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明显。
无序建设是造成水泥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3.淘汰落后仍需有效落实
为引导水泥行业健康发展,抑制产能过剩,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对落后产能及设备提出了淘汰名录和时间表。
在水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过程中,始终遵循水泥熟料产能“等量或减量淘汰”,明确淘汰落后产能,核算环境效益。
而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建设项目中,没有认真执行“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或对落后水泥产能“重复淘汰”、“冒名淘汰”,造成新建水泥项目投产而落后产能也在同时生产的情况,不但加重水泥产能的过剩,而且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4.水泥用灰岩矿山生态恢复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水泥行业多重视水泥生产厂区的污染控制和环境影响,轻视甚至忽略水泥用灰岩矿山开采、工程占地、施工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由于石灰石用量大(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约需1.2-1.3吨石灰石),矿区开采规模大。
矿区道路的修筑、矿区工业场地的建设、采矿作业面地表覆盖层的剥离等,都要清除地表植被、破坏原有的地貌,造成生物的大量损失,加大矿区水土流失量。
对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最终边坡没有做到“边开采、边恢复”。
更有一部分水泥企业没有自备的石灰石原料矿山,而是采取收购民采民运的石灰石原料,造成小采石场“遍地开花”,不重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更没有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
5.盈利能力不足
①2012年3季度盈利见底:自2011年2季度行业景气度见顶以来,水泥价格和企业盈利(利润率和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如果不考虑一季度春节因素影响,2012年3季度行业盈利见底。
②超预期的2012年4季度和低预期的2013年1季度:行业在2012年的4季度和2013年的1季度出现了较大波动,4季度盈利大幅改善,1季度又大幅回落;原因在于一方面宏观经济的补库存和去库存,使得行业需求一起一落,另一方面行业协同增加了上涨和下跌的弹性。
③各区域供需关系不一致导致量价差异较大:受各区域供需关系影响,西北地区量增价跌;东北地区量缩价升;华北地区量价齐跌;华东中南地区量价齐跌,不过4季度出现较大幅反弹。
④大企业底部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华润水泥等强势企业销量增速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大企业在行业底部逆势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三.对策建议
1.推进规划环评,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在目前我国水泥产能总体过剩、而局部地区还存在水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开展规划环评,对于区域水泥工业的发展规模、布局、产业结构、矿产资源、污染防治技术、环境承载力和适应性等方面论证,有利于区域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新建或改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站项目的省份,应切实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制定省级水泥工业相关发展规划,项目建设须符合省级水泥行业相关发展规划要求。
2.加大监管力度,解决无序建设问题
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开展水泥行业摸排清理,彻查各个企业实际建设情况,全面清查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建边报”的建设项目。
结合清查结果,按照有关法律要求,认真追究企业责任。
环境监察部门加大对水泥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处罚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确有必要建设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的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应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发改、工信等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依据文件;对于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需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淘汰”且应有当地省级以上工信部门出具并分配给项目淘汰落后水泥熟料产能指标承诺文件。
3.加快淘汰落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环评中承诺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应纳入竣工环保验收中,对未完全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应责令立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验收关口,严禁“重复淘汰”、“冒名淘汰”。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在符合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已完成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任务的企业实施改建粉磨站和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转产项目。
对未完成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水泥建设项目产能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
4.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应贯彻落实“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根据水泥用灰岩矿山服务年限较长、生态影响持续期长的特点,根据矿山开采进程,分期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按照不低于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费用的原则缴纳保证金,将保证金等费用列入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建立石灰石矿山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来源能够得到保证。
将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纳入环境监管,及时掌握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情况,督促采矿权人在开采活动中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