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合集下载

读《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有感

读《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有感

读《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有感
经济诞生于一个又个主体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经济圈。

所谓的经济圈便是咱们口中的市场,每个市场有着不同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文章中描述的小小的战俘营就犹如一个小小的社会经济圈。

如灌装猪肉是否直接分发给人,还是集中加热过在分发等。

该事件在当时看来或许只是正常的规则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便是一个社会垄断性问题。

好比是我们国家中的石油企业、天然气企业与通信技术企业,都是一些垄断性企业。

他们与战俘营中的管理者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群,能够掌握着价格的波动和制定战俘营中规章制度。

在我看来,凡是一些垄断者必定是行业内最富有的人,文章中的随军牧师便是一个典例,他以一个食物链顶端的身份进入这个战俘营的小市场之中,凭靠着原本手中的香烟与奶酪换来了更多的食物,并且原先的香烟与奶酪也还在牧师手中。

在战俘营中,是凭借着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交换来做交易。

那么在当今社会中,垄断企业是靠着独有的资源,进行自行的价格定位并售卖。

比如,石油价格是由需求量从而进行定价,移动通信公司是由不同的信息套餐进行售卖。

关于垄断的好处也是有的,不会出现产品过剩的现象,不会出现同产品恶性竞争等好处。

例如,石油公司油品质量与石油价格的控制,都只有一个标准,通信公司的流量计费价格,也是只有一种价格。

垄断企业能够有稳定的高收入与低支出并且能够稳定的存活于社会之中。

战俘名词解释(一)

战俘名词解释(一)

战俘名词解释(一)
战俘名词解释
战俘
•定义:战俘是指在战争中被敌方军队俘虏的战士或平民。

•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盟国士兵被纳粹德国的军队俘虏。

俘虏营
•定义:俘虏营是用于关押和管理战俘的设施或地点。

•例子:在越战期间,北越政府设立了许多俘虏营,关押并监管被俘的南越士兵。

战俘营
•定义:战俘营是专门用于关押战俘的设施或地点,通常由占领方军队负责管理。

•例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战俘营被设立在德国境内,以容纳被俘的盟军士兵。

交换俘虏
•定义:交换俘虏是指敌对方在战争期间达成协议,相互释放被俘的士兵或平民。

•例子: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和北朝鲜军队达成了数次交换俘虏的协议,以减轻战俘的人道主义困境。

战俘权
•定义:战俘权是指国际法规定的战俘享有的特殊权益和保护。

•例子:根据《日内瓦公约》,战俘享有恢复自由、医疗保健、邮件通信等权益。

战俘经济
•定义:战俘经济是指在战俘营内由战俘自己创造的经济活动和商品流通。

•例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战俘营内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战俘经济,如通过交换物品进行贸易和交易。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

第001讲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1.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因为有人就会有需求,需求不一样就会有
交易)
最开始关到战俘营里面的人,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支持的。

但是他们马上发现,仅仅用爱心是不够的,必须发展起市场交易才能够互相帮助,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够公平地得到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2.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有了市场就会有价格,有了价格就会有价格波动。

供需关系。

3.战俘营里的货币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有了货币,就有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4.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有了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5.战俘营里的跨境贸易
有需求就会有跨境贸易。

6.战俘营里的户籍制度
地方保护主义,遴选制度等。

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

7.战俘营里的舆论压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全集汇编含答案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全集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1.“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渐流行。

采用这种交易方式的人们自称“换客”,他们用自己的闲置物品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种交易方式( )①不必遵循等价交换原则②不需要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③是古代商品流通形式的回归④“买”和“卖”是同一个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牛羊、布匹、贝壳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当过人们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这些“特殊商品”①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③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④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金银逐渐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②因为各国普遍接受金银,所以产生了货币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④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总是固定在金银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5.《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篇文章中提到,战俘营里往往用香烟做“货币”,如果红十字会送一批香烟过来,那么“货币”流通量会增加,这时就会出现“物价上涨”。

战俘营里的这一现象表明…①香烟在战俘营里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香烟的本质是货币③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必定引发通货膨胀④“币值”影响价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电视纪录片《货币》在片头这样写道:“它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仿佛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不知道她到哪里去。

她就是神奇而陌生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神奇,最根本的原因是A.货币能买到人们所需要的一切B.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保存特点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

金融学基础(清华版 李军主编)笔记

金融学基础(清华版 李军主编)笔记

战俘营里的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

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

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

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需要进行交换。

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

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

那么,在战俘集中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用作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集中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香烟。

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

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战俘之间的物品交换就方便多了。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的经济现象。

它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商品经济的地方,就没有货币现象。

因此,货币与商品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商品是指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一是使用价值,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能够御寒;二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只能通过与另一种商品交换而表现在交换价值上。

商品交换使商品价值得到表现,因此,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4种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

各部落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外,还有可用于交换的多余的产品。

由于当时社会尚未出现大分工,所以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

揭密辽源日本二战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

揭密辽源日本二战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

揭密辽源日本二战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德国等法西斯阵营国,在人类历史上犯下了罪恶滔天反人道罪行。

如臭名昭著的欧洲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德国残杀了难以计数的犹太人,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亚洲各地也犯下了同类罪行,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一页。

日本军国主义疯狂地侵略东亚各国后,建立了60余所战俘集中营(日军称为俘虏收容所),囚禁、残害被侵略的各国人员和战俘。

其中,关押时间最长,涉及国家和民族最多,战俘职务最高的,要属设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俘营集中营。

据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探索·发现》节目介绍:日本在奉天(今沈阳)设立了“沈阳盟军战俘集中营”(日称奉天俘虏收容所),关押从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战场被俘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的士兵2000多人,而在西安(今辽源)设立了关押盟国美军驻菲律宾联军司令温莱特中将、摩尔将军、金少将、英军珀西瓦尔将军、荷属东印度总督加尔•达•凡斯塔尔博格•斯塔夏沃尔等34名高官的“辽源盟军高级战俘集中营”(日称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地点在辽源北大营,即现在的辽源市军分区院内。

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狂人,为什么要将盟军高级战俘关押在西安城呢?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日本乃一独岛之国,四面环海,资源及乏,而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就便引起了日本剑指大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梦想。

1890年,日本欲侵略我国东北,为其所谓的保护利益线,解决“满蒙问题”。

突如其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日本登陆上了我国东北领土,均获得了丰硕的资源和利益,甚至远远多过日本本岛,这样,日本逐渐将我国东北看成日本的一部分,且形成了“舍支那之满洲外无他”“宁舍本土,不弃满洲”的战略思想。

而地处东北的西安县,物资丰富,交通便利,易守难攻,又是日伪法西斯残酷统治下的“模范县”,这便成了日本在东北方圆首屈一指地重要军事战略要地。

西安县有着东北第二大煤矿,煤质好产量高,是补充军需燃料的重要基地,因此,九一八战争爆发后,日本关东军派遣河本大作(皇姑顿炸死张作霖的策划者之一)为首的9人小组,来西安(辽源)使以武装力量强行按管矿山,牢牢控制了煤矿生产。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应对严峻的经济危机,滥发纸币,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

为此,江浙一带的农民拒绝使用法币进行交易,转而使用大米。

由此可见①大米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并决定面额,无权规定购买力③大米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④纸币供应越多,商品价格上涨就越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牛羊、布匹、贝壳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充当过人们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

在当时的商品交换中,这些“特殊商品”①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③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④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牛换两把石斧。

有时候受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接受的物品。

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粮食换斧子的交换难以实现②两把斧子和 20斤粮食价值相等③黄金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④耕牛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篇文章中提到,战俘营里往往用香烟做“货币”,如果红十字会送一批香烟过来,那么“货币”流通量会增加,这时就会出现“物价上涨”。

战俘营里的这一现象表明…①香烟在战俘营里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香烟的本质是货币③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必定引发通货膨胀④“币值”影响价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A.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B.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C.人民币是商品,有价值D.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6.因“柚”与“佑”谐音,柚子成为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

柚子富含维生素C等元素,具有降血糖、美肤养容等功效,营养价值较高。

这里的“营养价值”是指物品的A.价值B.使用价值C.价格D.一般等价物7.备受现代人喜爱的某童话故事中,贝壳成了古堡人们生活中的一种“硬通货”,人们用贝壳可以换到一切想要的东西和服务。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

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B.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都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C.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D.纸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2.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娱乐圈的吸金王顺利诞生,甄子丹凭着一亿以上上的天价片酬,赚了约1.8亿,成为“香港娱乐圈最强吸金王”。

人们习惯上用货币来衡量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是因为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B.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货币是由贵金属制造的D.货币是商品,有价值3."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金银逐渐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②因为各国普遍接受金银,所以产生了货币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④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总是固定在金银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篇中,曾提到这样的交换关系:1个女奴隶=4头公牛,一个铜制的三角架=12头公牛。

由此可以推断,这里“公牛”发挥的作用可能是()①能够代表其他商品的价值②促进买卖的时空分离③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④ 方便物物交换的开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篇文章中提到,战俘营里往往用香烟做“货币”,如果红十字会送一批香烟过来,那么“货币”流通量会增加,这时就会出现“物价上涨”。

战俘营里的这一现象表明…①香烟在战俘营里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香烟的本质是货币③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必定引发通货膨胀④“币值”影响价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央行公布2019年贵金属纪念币发行计划,共13项66个品种。

这些纪念币本质上是A.商品B.一般等价物C.价值符号D.收藏品7.在一些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由于法定货币的信用已经破产,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放弃使用法定货币,而是逐渐使用人们普遍接受的某种实物进行交换。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雷德福德(R.A.Radford),英国军官,曾参加二战。

1943年被纳粹俘虏,并被关入战俘营。

1945年获释,回到英国后撰写了本文,对战俘营中的经济活动作了生动的描述。

一.导言即使考虑不寻常的经济环境,一座战俘营影射出外部世界的社会制度、观念和群体习惯也非同凡响。

战俘营中的社会绝非寻常,但又异常重要。

由于事关当下及此后的生存状况,战俘营组织及个中政治对战俘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战俘营的一般性。

没有人会搪塞说,战俘营的事件仅对特殊的战俘营是重要的,人们对其的兴趣转瞬即逝。

相反,战俘营相当重要,小小战俘营可谓见微知著的典型,相比鼓吹、夸大战俘营的重要性,低估它的意义带来的价值扭曲要大得多。

人世间发生的事情关键都在于实践,而衡量事件对直接相关主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则须置入彼时此处的重要性标准加以考量。

战俘们一方面会觉得,诸如罐装肉是否直接分发给人,还是集中加热过再分发等此类“鸡毛蒜皮”事情重要异常,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忘却《大西洋宪章》1的重要意义。

经济活动是社会组织的一个侧面,同群体生存的其他方面一样,任何战俘营中均可发现其踪迹。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努力攫取生活必需品,或甚至奢侈品,而是通过商品、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加以实现。

对于战俘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交易规模很小,个人生活需要和愉悦也仅体现在诸如香烟、果酱、刮胡刀片、信纸等“微不足道”的商品上,但即使对已有三个月牢狱经历的战俘来说,理解个中产品需求的迫切性亦是相当困难,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是在“逛商店”。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经济活动之于外部世界的重要性相比于战俘营社会要大得多。

这里几乎没有生产,正如前述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获得与战俘本身的努力并不相干,关键问题在于交换和交换的媒介。

战俘营当然不能和充斥熙熙攘攘小贩的街道市场相提并论,却也绝非就是一家人围着饭桌进行惯常交易那么简单。

美关押德战俘的莱茵大营:比集中营更残忍的地方

美关押德战俘的莱茵大营:比集中营更残忍的地方

美关押德战俘的莱茵大营:比集中营更残忍的地方“莱茵大营”的英文名称为“RhineMeadowCamps”,德文为“Rheinwiesenlager”。

直译为中文就是“莱茵草地营”。

这个名字听上去颇为优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在风景如画的莱茵河畔的广阔草滩上的野营渡假。

但实际上“莱茵大营”是在莱茵河西岸地区的平坦空地上,用铁丝网分隔开来的一系列巨大的露天战俘营。

在1945年2月上旬,落在美军手中的德军战俘的总数大约为30万人。

对于德军当时的剩余兵力,美国人心里是有数的。

此刻德军的所有兵力加在一起大约还有700万之众,尽管战斗力已大不如前,但只要希特勒拒绝投降,盟军方面要想吃光这支顽强的军队无疑是需要时日和付出的。

为此,美、英两国共同拟定了一套对德军俘虏的处理方案,准备把俘获的德军士兵逐批运送到已被解放的法国北部地区拘押。

但是,接下来的战争进程发展之快大大超过了盟军的计划。

在3月份的莱茵河西岸战役中,大批东撤的德军因无法跨越莱茵河(河上的桥梁大多被毁)而被美军俘获,加上在鲁尔包围圈里被俘的德军B 集团军的32万人,总计57.5万的德军士兵成了美军的战俘。

面对如此多的战俘,原定的安置计划在组织工作上遇到了瓶颈。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一声令下:建立露天大营,就地安置战俘,于是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莱茵大营”诞生了。

1945年4月,原本要把盟军赶出德国本土的德军B集团军的21个师约43万人在鲁尔地区陷入盟军的大包围圈。

4月21日,德国陆军元帅瓦尔特·莫德尔签署了B集团军就地解散的命令后自杀,32万德军士兵就此成为了盟军的俘虏。

这些俘虏被安置在莱茵河畔的临时露天战俘营,“莱茵大营”由此诞生。

4月25日,在雷马根的“莱茵大营”的岗哨位置上一眼望去,密集的战俘人群浩如烟海。

设置这样的战俘营的第一考虑是用莱茵河阻断战俘向东逃往德国腹地的去路。

其次是充分利用莱茵河流域的宽阔平原,用最省力的方式容纳最多的战俘。

后来的战争局势证明,就地安置战俘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随后的德军被俘人员的数字呈爆炸式增长,把这些战俘及时疏散到法国去已变得很不现实。

薛兆丰的经济学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

薛兆丰的经济学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

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篇一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最近读了薛兆丰关于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的内容,哇塞,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我就在想,战俘营?那不是个悲惨又混乱的地方吗?还能有经济组织?可看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简单啦!在战俘营里,居然也有货币,用香烟来充当。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货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我们平常认为的那些正规的钞票吗?也许不是!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香烟都能成为大家认可的“钱”,这真的太神奇了。

而且啊,那里的物价还会波动。

我觉得这就跟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市场差不多。

比如说,红十字会送来了一批物资,物资一多,价格可能就下降了;物资少的时候,价格又蹭蹭往上涨。

这让我明白了,供求关系真的是无处不在,就算是在战俘营这么特殊的地方也不例外。

不过呢,我又在想,这种经济组织是不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毕竟战俘营的环境那么恶劣,很多东西都不能跟正常的社会相比。

也许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经济规律,并不能完全套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个战俘营的例子,我真的对经济学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总觉得经济学离我很远,都是那些大老板、专家们才懂的东西。

现在才发现,原来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哪怕是在战俘营这样极端的环境里。

这一路的阅读和思考,真好!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篇二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读了薛兆丰关于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后的感受,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当我听说战俘营里还有经济组织的时候,我简直惊掉了下巴!这战俘营不是应该是一片混乱、毫无秩序的吗?怎么还能有经济这一说?读了之后我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就说那个用香烟当货币吧,这是不是有点奇葩?可仔细想想,好像也有它的道理。

在那种环境下,香烟能被大家普遍接受,能用来交换各种东西,这不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吗?我就在想啊,这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和我们正常社会的经济有啥相同和不同呢?可能相同的是都有供求关系在起作用,不同的是,战俘营里的资源极度匮乏,选择也少得可怜。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全年模块)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全年模块)

权利的含义
111 穷人如何被动致富 112穷人如何主动致富 113 股份公司的兴起 114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有限责任 115 股东文化 vs. 利益相关者文化 116 何谓恶意收购 公 司 的 结 构 117 企业的社会责任 118 公司的内外控制 公司治理 119 信托原则 vs. 商业判断原则 120 内幕交易的争论 121何谓勾结与合作 122 美国反托拉斯法起源 反垄断的起源 123 反垄断究竟要反什么 124 本身违法与理性原则 125 企业无边界 126 企业为什么要合并 大的也是美的 127 把握商机就是企图垄断 128 网络效应与路径依赖 129 机票的勾结定价 130 灯泡的勾结定价 价格欺诈 131 夹板的基准定价 132 音乐的勾结定价 133 最低零售价限制 134 分割市场行为 垂直限制 135 最高零售价行为 136 茅台案以及平行进口案 竞 争 的 逻 辑 137 低价如何伤人 138 洛克菲勒与掠夺性定价 准入障碍 139 松下的掠夺性定价 140 美国电报电视公司的准入障碍 141 捆绑销售能撬动垄断吗 142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捆绑销售 143 蓝色巨人的绑架案 144 微软的绑架案 145 互联网多边平台 146 互联网多方责任 平台经济 147 共享经济特征 148 新经济体与旧经济学 149 法与经济学的缘起 150 反垄断的弗吉尼亚观点 管制的寻租 151 经济学家谈反垄断法 152 对反垄断法的四层认识 153 货币的起源 154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 货币的作用 155 通货膨胀 156 通货紧缩 157 通胀成因的两派解释 158 经济周期的目标 宏观调控 159 货币政策 160 财政政策 趋 势 与 调 控 161 奥地利学派 162 凯恩斯学派 宏观学派 163 货币学派 164 理性预测学派 165 罗斯福新政与大萧条 166 供应学派走红 学术的运气

资本论选读第二章货币理论关键内容概要

资本论选读第二章货币理论关键内容概要
保’。因此,货币的交换价值或购买力的逻辑根源,就是这种 商品的交换价值或购买力”(Schumpeter, 1954.p.288) 如是,纸币又怎么成为货币的?
内容概要
货币现象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选读 货币的基本概念 货币理论的比较
雷德福德: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雷德福德(R.A.Radford) ,英国军官,曾参加二战。 1943年被纳粹俘虏,并被关入战俘营。1945年获释,回 到英国后撰写了本文,对战俘营中的经济活动作了生动的 描述。
资本论选读 第二章 货币理论关键内容概要
货币现象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选读 货币的基本概念 货币理论的比较
问题
惟有“法定纸币”才是货币吗?
战乱时代有没有货币? 太平洋群岛的原始居民有没有货币? 监狱里的有没有货币?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货币?
它本身必须有价值吗? “货币在逻辑上必须由某种商品构成,或由某种商品‘予以担
下图中的CF即是:F点均分线段AE,C、F两点的效用相同, 表示如果小张有一份稳定收入为1600元的工作,他同样可 以获得14单位的效用。作为风险规避者,小张愿意为了收 入的确定性而放弃400元。
内容概要
货币现象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选读 货币的基本概念(出自曼昆《宏观经济学》) 货币理论的比较
推论:灵活价格—工资(成本)假定
结论:市场结清(均衡)(S=D),E点
①供>求P1↓→P0
②供<求P2↑→P0
市场均衡
过剩或不足只是暂时现象,市场机制能自动调整。
古典学派的推论
货币超发改变相对价格、带来资源配置的扭曲,影响产出 结构,从而损害经济增长
“货币中性”理论——长期看,经济增长来自要素投入与 技术进步,货币只是改变价格总水平

(2.1.2)--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案例

(2.1.2)--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案例

模块二 第1单元 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案例案例1:小岛上的石头货币耶普岛(Yap)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小岛,人口约为6300人,面积100.2平方公里。

由于当地不出产金属,于是石头便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资源,当地居民大部分劳动都耗费在搬运石头和磨制石头上了,石头逐渐成为当地劳动的代表物,并发展出以石头充当媒介的交易模式。

当地居民把自己的这种交换媒介称作斐(Fei)。

斐是由大而坚硬、厚重的石轮组成,在石轮的中间有一个孔,人们可以在孔中插入一根杆,作为方便搬运之用。

石轮的大小各异,直径从3.5厘米到3米不等。

对于当地人来说,斐体积的大小,代表着价值的大小。

虽然其计算单位比较粗糙,而且缺乏准确度,但从居民拥有多少石币大致计算出他财富的多少,交易时也会要求按照商品的贵贱支付不同大小、数量的石币。

由于这些石币巨大且不易搬运,因此在交易完成后,石头本身一般并不挪动,只是由石头的主人作一个口头声明,告诉大家这块石头易主就行了。

这些石头一般都整齐地排放在在村落外的一片空地上,这就是耶普岛居民们所谓的“石币银行”(见图1)。

图1 石币银行中的石头货币斐在这个小岛上,关于石币斐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几件:(1)在这小岛上有一户很富有的家庭,这家人拥有一块非常巨大的斐,对于当地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

然而,没有一个人甚至这家人自己,亲眼看见过或触摸过这笔财富。

这是因为在很多年前,这家人的一位祖先,曾今在远处的小岛上找到了这块大得出奇并极具价值的石币。

可是在将其搬上木筏,运送回家的过程中,海上起了风暴,为了保护众人的生命,大家砍断了木筏的缆绳,石头也因此沉入了海底。

这些人回家后,所有的人都证明说,这块斐的体积极巨大,质地优良,石币的丢失也不能怪罪于拥有者。

于是从那时开始,所有的人都从心底里承认,虽然石币在物理上已消失,但理论上这块石币依然存在,只是不在这个人的家中,石币的购买力并不能因石币所处的地点而有所改变,所以这户人家拥有这块石币所代表的财富。

读《战俘营的经济组织》有感(5篇范例)

读《战俘营的经济组织》有感(5篇范例)

读《战俘营的经济组织》有感(5篇范例)第一篇:读《战俘营的经济组织》有感读《战俘营的经济组织》有感记得这是老师最开始推荐我们去看的文章,字不算多,却给了我不同的感觉。

作者是雷德福德,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英国军官,曾被纳粹俘虏进入了战俘营。

他在这个战俘营的生活经历正是他这篇文章的来源。

其实最开始我是很好奇的是一个被俘的人,一个军官,为什么还会那么留意观察周边的现象,甚至于获释后还写出这篇经济类文章,不过到现在我的疑问还没得到解决。

“一叶落可知天下秋”,虽然这句话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我们还是得知,从一个微小的世界去观察世界一下普遍的现象,从一座战俘营影射出的外部世界的社会制度、观念和群体习惯,非同凡响。

战俘营中的社会绝非寻常,但又异常重要。

经济活动是社会组织的一个侧面,同群体生存的其他方面一样,任何战俘营中均可发现其踪迹。

书中说:“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努力攫取生活必需品,或甚至奢侈品,而是通过商品、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加以实现。

”这说明了交换的重要性。

战俘从一开始的物物交换到后来出现了一般等价物——香烟,再甚至于后来的纸币——罐装牛肉马克,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趣。

中国古代产生纸币的原因:纸币最早出现在北宋,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同时纸币具有的优点:1.携带方便,古时候的钱币是用铜做的所以很重,可是现在只需要一张纸币。

2。

纸币对于“漂亮”这方面有很大的价值,这个纸币也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3。

古时候的钱币形形色色搞也搞不清,可现在统一了纸币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4。

纸币中间的图案色彩丰富也让仍们忘不了这段长之又长的历史,让人们记住了只有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而在战俘营出现纸币——罐装牛肉马克的原因也几乎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增大交易量和便利交易进行,刺激供给方和消费者,进而也是为了避免通货紧缩带来的最坏影响。

战争中的战俘与集中营

战争中的战俘与集中营

战争中的战俘与集中营在战争中,战俘和集中营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战俘指的是被战胜方抓获的敌方军人,而集中营则是战争期间被敌对方用于囚禁战俘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战争中的战俘与集中营,以期深入了解这一残酷却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战俘的待遇在战争中,战俘的待遇往往取决于战争双方的立场、国际法和战争的性质。

在某些情况下,战俘可以获得相对人道的对待,例如接受红十字会的访问、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及基本医疗照顾等。

然而,在其他情况下,战俘可能会遭受各种不人道的待遇,例如被虐待、强迫劳动甚至被处决。

二、战俘与国际法国际法对战俘的待遇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日内瓦公约就规定了战俘的权益和保护。

根据公约的规定,战俘应该被当作非战斗人员对待,不受歧视,并享有基本的人权。

然而,在实际战争中,这些规定并不总是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集中营的存在集中营作为囚禁战俘的设施,在战争中广泛存在。

集中营往往是由战胜方设立的,用于临时囚禁战俘,并进行审讯、调查和留置。

然而,有时集中营也被滥用为折磨和虐待战俘的场所。

四、战俘与心理健康战争中的战俘往往会面临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

被囚禁和虐待会导致他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此外,战俘常常感到孤立和无助,缺乏人际联系和支持系统,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困扰。

五、战俘重返社会的挑战战争结束后,战俘需要重新适应和融入社会。

然而,他们常常面临诸如社会排斥、就业困难和接受心理治疗等挑战。

对于某些战俘来说,他们的战争经历可能会成为他们调整和康复的障碍。

六、国际社会应对战俘问题的努力由于战争中战俘问题的严重性,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解决和改善战俘的境遇。

各种国际组织、红十字会和人权组织都在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并致力于提供援助和支持给战俘。

结语:战争中的战俘与集中营是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

战俘的待遇和集中营的存在牵动着人们的心,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战争和人权问题的思考。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减少战俘的悲剧,并为那些战争中受苦的人们带来更多温暖与希望。

(完整word版)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中文版

(完整word版)战俘营的经济组织 中文版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雷德福德(R。

A。

Radford),英国军官,曾参加二战。

1943年被纳粹俘虏,并被关入战俘营。

1945年获释,回到英国后撰写了本文,对战俘营中的经济活动作了生动的描述。

一.导言即使考虑不寻常的经济环境,一座战俘营影射出外部世界的社会制度、观念和群体习惯也非同凡响。

战俘营中的社会绝非寻常,但又异常重要。

由于事关当下及此后的生存状况,战俘营组织及个中政治对战俘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战俘营的一般性.没有人会搪塞说,战俘营的事件仅对特殊的战俘营是重要的,人们对其的兴趣转瞬即逝。

相反,战俘营相当重要,小小战俘营可谓见微知著的典型,相比鼓吹、夸大战俘营的重要性,低估它的意义带来的价值扭曲要大得多。

人世间发生的事情关键都在于实践,而衡量事件对直接相关主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则须置入彼时此处的重要性标准加以考量。

战俘们一方面会觉得,诸如罐装肉是否直接分发给人,还是集中加热过再分发等此类“鸡毛蒜皮"事情重要异常,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忘却《大西洋宪章》1的重要意义。

经济活动是社会组织的一个侧面,同群体生存的其他方面一样,任何战俘营中均可发现其踪迹。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努力攫取生活必需品,或甚至奢侈品,而是通过商品、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加以实现。

对于战俘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交易规模很小,个人生活需要和愉悦也仅体现在诸如香烟、果酱、刮胡刀片、信纸等“微不足道”的商品上,但即使对已有三个月牢狱经历的战俘来说,理解个中产品需求的迫切性亦是相当困难,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是在“逛商店"。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经济活动之于外部世界的重要性相比于战俘营社会要大得多。

这里几乎没有生产,正如前述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获得与战俘本身的努力并不相干,关键问题在于交换和交换的媒介。

战俘营当然不能和充斥熙熙攘攘小贩的街道市场相提并论,却也绝非就是一家人围着饭桌进行惯常交易那么简单。

薛兆丰的经济学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

薛兆丰的经济学 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

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篇一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哎呀,读了薛兆丰关于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的内容,我这心里可真是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啊!你说战俘营,那本是个充满绝望和痛苦的地方,可居然也能有经济组织?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原本觉得,在那种环境下,人们不都应该是只想着怎么活下去,怎么逃脱,哪还有心思搞经济呢?但事实证明,我错得离谱!可能有人会说,战俘营里能有啥经济?不就是互相抢夺资源,弱肉强食嘛。

但薛兆丰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那里有香烟充当货币,有交易,有供求关系。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说明经济规律无处不在,哪怕是在那么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战俘们用香烟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这也许看起来很荒诞,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在那个特殊的世界里,香烟成了大家都认可的“一般等价物”,它能换来食物、药品,甚至是一些特殊的服务。

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为了生存,为了让生活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什么办法都能想得出来。

不过,我又在想,这种经济组织到底是好是坏呢?它一方面让战俘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秩序,让资源得到了相对合理的分配;可另一方面,它是不是也让战俘们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变得过于关注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自由和尊严呢?我觉得吧,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也许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能有点经济活动,能让日子过得稍微有点盼头,也算是一种无奈中的慰藉。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不是也反映了人类对经济的依赖已经到了一种无法摆脱的程度?哪怕是在战俘营里,也非得搞出个经济来。

总之,读了这部分内容,我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想法不停地冒出来。

这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真是让我又惊又叹,又疑惑又感慨!篇二薛兆丰的经济学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我读薛兆丰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的那些感受。

一开始,我听到“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这个说法,心里直犯嘀咕:“战俘营?那不是人间地狱吗?还能有经济组织?开啥玩笑!”但是,真正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天真了!想象一下,一群被困在战俘营里的人,失去了自由,每天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战俘与战俘营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战俘与战俘营

一战简史战争中的战俘与战俘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现象之一,它不仅夺走了人的生命,还带走了人的自由。

在一战中,战争俘虏和战俘营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本文将从战争俘虏的生活状况、战俘营的组织管理以及战后的救援行动,来简述一战中战争俘虏与战俘营的情况。

战争俘虏是指在战斗中被对方俘虏的士兵或平民。

在一战中,大量的战士和平民被俘获,面临着被囚禁的命运。

战争俘虏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差、缺乏基本生活用品等问题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困扰。

被俘者们常常忍受着极度的痛苦与孤独,许多人因为恶劣的环境和缺乏医疗条件而死去。

这使得一些有条件的国家和组织开始关注并帮助战争俘虏。

为了管理战俘,各方在战争期间纷纷设立了战俘营。

战俘营是战争中用于关押战俘的场所,它往往在战场附近,以方便管理和监视。

战俘营的组织管理非常重要,它需要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又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视。

在一战期间,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战俘营,例如德国的军事营、英国的集中营以及法国的敞篷车营等。

这些战俘营在食物供应、医疗照顾和战俘就业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体来说,战俘们生活的条件仍然非常艰苦。

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俘虏的救援行动也随之展开。

战胜国在战后开始关注并组织营救被囚禁的战俘。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为了帮助战俘的重要组织之一,他们通过调查战俘营的情况、提供食物和医疗援助、向战俘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来改善战俘的状况。

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谈判、交换战俘等方式来尽力解救自己被囚禁的战士。

总的来说,一战中的战争俘虏与战俘营是战争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战争俘虏们在战俘营中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与苦难,而战俘营的组织管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战后的救援行动则为被囚禁的战俘提供了一线希望和改善的机会。

尽管如此,战争俘虏与战俘营的情况远未完全解决,这也成为了我们思考战争问题以及并努力维护和平的动力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俘营的经济组织雷德福德(R.A.Radford),英国军官,曾参加二战。

1943年被纳粹俘虏,并被关入战俘营。

1945年获释,回到英国后撰写了本文,对战俘营中的经济活动作了生动的描述。

一.导言即使考虑不寻常的经济环境,一座战俘营影射出外部世界的社会制度、观念和群体习惯也非同凡响。

战俘营中的社会绝非寻常,但又异常重要。

由于事关当下及此后的生存状况,战俘营组织及个中政治对战俘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但这丝毫不影响战俘营的一般性。

没有人会搪塞说,战俘营的事件仅对特殊的战俘营是重要的,人们对其的兴趣转瞬即逝。

相反,战俘营相当重要,小小战俘营可谓见微知著的典型,相比鼓吹、夸大战俘营的重要性,低估它的意义带来的价值扭曲要大得多。

人世间发生的事情关键都在于实践,而衡量事件对直接相关主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则须置入彼时此处的重要性标准加以考量。

战俘们一方面会觉得,诸如罐装肉是否直接分发给人,还是集中加热过再分发等此类“鸡毛蒜皮”事情重要异常,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忘却《大西洋宪章》1的重要意义。

经济活动是社会组织的一个侧面,同群体生存的其他方面一样,任何战俘营中均可发现其踪迹。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努力攫取生活必需品,或甚至奢侈品,而是通过商品、服务交换的经济活动加以实现。

对于战俘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交易规模很小,个人生活需要和愉悦也仅体现在诸如香烟、果酱、刮胡刀片、信纸等“微不足道”的商品上,但即使对已有三个月牢狱经历的战俘来说,理解个中产品需求的迫切性亦是相当困难,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是在“逛商店”。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强调,经济活动之于外部世界的重要性相比于战俘营社会要大得多。

这里几乎没有生产,正如前述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获得与战俘本身的努力并不相干,关键问题在于交换和交换的媒介。

战俘营当然不能和充斥熙熙攘攘小贩的街道市场相提并论,却也绝非就是一家人围着饭桌进行惯常交易那么简单。

当然,诸如娱乐、游戏、文学理论旨趣及谈论“其他世界”等等,对正常社会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确实比战俘营社会要大得多。

但是,若是由此也低估经济活动在战俘营的重要性,那则是大错特错了。

每个人都得到大致等量的生活必需品,个人偏好通过交易得以表达,舒适感也得以增加。

所有人都曾参与过交易这或交易那,而大多数人更是经常进行交易。

虽说,战俘营提供了简单经济的生动范例,它也许可以替代教科书所钟爱的鲁宾逊·克鲁索式经济,也可以简洁地呈现某些有趣且富于启发的经济假说,但本文认为其主要的意义却在社会学领域。

实际上,在一个全新社会中,观察经济制度和习俗的成长过程非常有意思,这个社会足够小并且简单,细枝末节难以遮蔽基本模式,失衡亦不能遮掩系统运行规律。

但根本兴趣还是在于这种经济生活的普遍性和自发性,它的形成并非出于自觉的模仿,相反却是对即刻需求和处境的回应。

战俘营组织和外部组织的任何共同之处,都源自类似刺激引发了相同的反应。

以下的讲述力求简明扼要记述关键要点,同时又尽量易于理解。

笔者曾身处的集中营名叫奥弗雷格2,这种“工作由监狱当局付酬”的经济并不复杂。

通常,战俘营关押的战俘人数在1200至2500之间,他们都被关在一个独立而互通的平房里,每幢房子里大约有200人。

每个小平房构成战俘营组织中的一个小群体,而平房内部又以房间为单位自愿联合,组成同吃同住的基本团体。

个人之间,各种消费品和服务的交易很活跃。

大部分的食物交易都是以香烟或其他食物为媒介,香烟也就从普通物品上升为货币。

货币存在但不流通,只有在偿还赌债时使用,食堂中也只有少数物品可用它们来交换。

我们的供给监管当局和红十字会提供的食物配给(后者占大部分),内有罐装牛奶、果酱、黄油、饼干、罐装牛肉、巧克力、糖等等,当然还有香烟。

分配到个人的供应品都均等,且定期分发。

也有内装衣物、卫生用品和香烟的私人包裹,由于物件不同,“邮差”行为又反复无常,个人所得物品供给也就不再同一了。

所有这些物品都成为交易和交换的对象。

二、市场的发展和组织1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

1941年8月9—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会晤。

8月13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宣扬英美两国的共同目标和原则,主要内容共8条——译者注2奥弗雷格(Oflags),是战时关押美国军官的集中营之一。

——译者注红色:前提或条件绿色:目的蓝色:结果战俘们很快意识到就有限供给和平均分配而言,送掉或者接受香烟或食物这样的礼物既非合意也无必要。

“善意”发展成交易,成为更为公平的可使个人满足最大化的方式。

被捕后,我们被关在意大利的一人占卜转集中营内两个星期,每周可收到四分之一个红十字食物包。

这时交易互换立马出现,且数量接着就成倍增长。

交换起始于拼音而直接的物物交换,比如一个不抽烟的人将他配给中的香烟,给一个抽烟的朋友换取巧克力。

不久,更为复杂的交换就渐渐普遍被接受了。

当时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随军牧师,手里拿着罐奶酪和5支香烟在集中营走了一圈,回来时竟然拿着一整个食物包以及最初拿的奶酪和香烟。

市场还远未完善。

一两周内,随着交易量的上升,交换比价大致形成。

原先锡克教徒用罐装牛肉进行交换,几乎可换到任何其他食物,现在他们坚持只交换果酱和人造黄油了。

普遍认为,一罐果酱值半磅人造黄油加另外一些别的,而一包香烟与几盒巧克力等价,一罐腌渍的胡萝卜则几乎一文不值。

在这个集中营中,我们不能常到其他牢房去,肉体血而也处处不同,巡游牧师的万古长青看来多半也有其真实之处。

月末,当我们被押至此后固定的集中时,各种商品的交易已十分活跃,比价也亦众人皆知,而无须再一个个换算交易,不再用糖报罐装牛肉的价,而是直接用香烟定价即可。

香烟成了价值标准。

在这个集中营里,犯人们开始穿梭于各个牢房,高喊着他们的报价——“奶酪七支烟”,包裹分发完的几个小时里到处喧闹不堪。

这个不方便的方法,很快被每一牢房新出的交易和拍卖布告牌所取代。

布告牌上写着名字、房间号、所需商品和所供商品。

交易完成后,再在布告牌上画叉去除。

交易记录的分开和半永久性,使得价格人尽旨知,因此,虽然依旧存在着精明的交易者套利的机会,整个战俘营中的价格却是趋于统一。

伴随着该制度的发展,每一个人(包括不抽烟的人)都愿意换取香烟,以期在另一时间和地购买其他物品。

物物交换虽从未消失,但香烟已经成为标准货币。

市场的统一性和单一价的流行程度,直接与战俘营的组织及舒适度的变动相干。

中转集中营通常混乱又不舒适,人群过度拥挤,没有人知道其他人住在哪里,也没有人费神去查清楚。

这个组织太小,以致不能采用交易和拍卖布告牌这种方法,私人广告是最常见的形式。

因此,中转集中营中存在着多个市场。

据说,从一个牢房的一端到另一端,一听沙丁鱼的价格由原本的20支烟就小涨跌了2支烟。

尽管意大利集中营的组织程度很高,我们被关押的第一个中转集中营的市场却以这种方式被分割成若干块。

1943年秋天,我们被转到德国。

在这个集中营——即位于巴伐利亚摩斯堡的集中营VIIA,大约有来自各国的五万战俘。

法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南斯拉夫人可以在集中营里自由走动;英国和美国的战俘的活动范围则仅限于自己的狱所,虽然向哨兵贿赂些香烟,通常也会允许其中一两个人到其他狱所去走走。

有人首次到有专门摊位、明码标价、有组织的法国交易中心时发现,咖啡精在好茶的英国人那里相对便宜若以饼干或香烟交换可得到一个调价一些有企业家头脑的人还以这种途径发了一笔小财。

(顺便说一下,后来我们发现,大部分咖啡通过“线人交易”在慕尼黑的咖啡黑市上售得了罕见的高价,据说一些法国战俘已经存了一笔可观的货币。

这也是我们平时封闭的经济,与外部其他经济世界为数不多的发生联系的机会之一。

)最终,舆论对这些垄断利润产生不满,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与法国人联系交易,于是同他们的交易逐渐被规范下来。

每组床位被给予一个可提供食物品的限额,交易由具有垄断权且有信誉的英国战俘代表进行。

同样的方法在同别处的哨兵交易中也有使用。

由于这种交易都是按规定管制进行,保密性和合理的价格尤为重要,因而冒充的交易都破坏力也较强。

后来到德国的固定集中营中,那里存在最高形式的商业组织。

除了交易和拍卖布告牌,商店作为公用事业也被筹办起来,它是由英国高级军官代表团控制的非盈利组织。

人们将他们多余的衣服、卫生用品、食物存放在那里,直到它们以一个对香烟的固定比价出售。

只有兑换为香烟,交易才能被接受,这里不存在物物交换,也不存在讨价还价。

至少食物有标准的价格,而衣服则差别很大,其价格围绕由卖者和商店管理者协商决定的标准浮动,衬衫一般报价80,根据质量和年龄可从60到120上下浮动。

商店为使得持有少量食物存货,人们积存红十字会分发的香烟,作为贷款投放为商店的资本,而首批交易时所得的小额酬金就作为酱的偿还。

这样香烟完全获得货币地位,市场也几乎完全统一了。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劳动或生产,市场仍可存在。

英国红十字会(B.R.C.S)可视为是教科书中提到的“神”,而交易的物品——食物、衣服、香烟——则是源于上天馈赠。

不考虑这些,也不论资源是大致平均分配的,市场就这样自发运行起来了,价格也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给出。

这一事实显然很难与劳动价值论一致。

实际上,这里存在劳动力市场的雏形。

甚至当香烟不再稀缺,依然会有一些不幸的人,愿意提供服务以获取香烟。

洗衣工愿以2支烟的价格洗一件衣服。

擦洗、熨烫军装并临时租借一条裤子,则需12支烟。

一张不错的蜡笔肖像要价30支烟,或一听“Kam”.裁减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也各有其价。

也有人提供企业家式的服务。

一个咖啡摊主经营茶、咖啡、可可,每杯2支烟,他按市场价购买原料,并雇用劳动力烧火,甚至实际上有时他还雇用特许会计师为他报务。

蓬勃发展过后,他因野心过大而损失惨重,卖掉了几百支烟。

如此大规模的私人企业在集中营实属少见,但中间商和专业交易员却屡见不鲜。

那个意大利随军牧师和在摩斯堡首度与法国人交易的人就是明证。

市场越是细分,价格公示就越不完全,继而价格就越不稳定,这些交易员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某人通过从锡克教徒那里购买肉片,并向他们出卖黄油和果酱,很好利用了自己通晓乌尔都语3这一知识优势。

当他的业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人们逐渐进入这个贸易领域。

尽管最终能和印度人“联络”仍然是很有用处,因为语言障碍交易便进行得不十分顺畅,但印度帮中的价格还是变得同其他地方的价格大致相同。

一些人成为这种印度式交易的确行家,买卖食物、衣服,甚至手表。

中间商为自己交易,也有拿佣金替他人交易。

人们怀疑存在价格联盟和协议,而商人们确实有合作,他们也不欢迎新加入者。

不幸的是,笔者对这些人的运作方法知之甚少,舆论敌视他们,专业人士往往又不好交际。

一商人在物品短缺期还经营食物和香烟,因而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