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分析中国和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者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重点关注两者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贸易壁垒以及未来的贸易前景。

一、贸易现状据统计,2019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6801亿美元。

中国出口到欧盟的主要产品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衣服,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是机器设备、汽车和化学品。

从贸易结构来看,欧盟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工业设备和消费品等行业。

相应地,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科技和房地产等领域。

二、贸易自2000年中欧双边贸易协议签署以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在保持良好的态势。

欧盟已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然而,自2018年以来,由于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增加,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开始受到影响。

此外,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欧盟的制造企业和零售商积极开展了与中国的合作,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医用物资和其他消费品。

这样的行动表明了双方在合作抗击疫情和保持贸易联系方面的意愿。

三、贸易壁垒虽然中欧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在线上增长,但在贸易壁垒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困扰。

例如,欧洲委员会曾指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补贴问题,这给欧洲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压力。

此外,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一直是欧盟关注的焦点。

而欧盟方面则对华采取了类似的贸易及投资限制措施,对于关键科技等领域执行控制,尤其是在5G技术的进展和运用方面,欧洲多国出台了禁止使用华为的法令。

四、未来前景总体而言,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前景是积极的,双方互通有无的投资有望取得进一步增长。

欧洲企业正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而中国的企业也在通过增加对欧盟的投资和扩大在欧洲的业务来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此外,欧盟和中国也在寻求通过谈判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旨在降低两者之间的关税和贸易壁垒。

如果能够顺利达成这样的协议,将对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与合作前景展望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与合作前景展望

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与合作前景展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关系之一。

尽管近年来两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剧,但双方的互信不断增强,贸易合作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一、中欧双方的贸易现状目前,中欧之间的贸易总额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已经超过了向美国和日本出口的总和,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同时,欧盟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成员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

二、合作前景展望中国和欧盟在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经济多边主义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强,双方间开展全方位的贸易合作势在必行。

未来,中欧贸易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更紧密的经济交流合作中欧将加强在科技、金融、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中欧高端制造业相互补充形成了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双方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合作也将愈加密切。

2.更健康的贸易关系双方应合作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共同推进自由贸易,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达成协定将有助于加强互信,增加对双方企业的吸引力,为深化中欧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3.更广泛的贸易伙伴关系中欧将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

同时,中欧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将优势互补更多地体现在开放合作上,共谋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成效的合作。

三、结语当前,中欧贸易合作深度、广度、质量都有了新的提升,两者越来越多的利益彼此交织,各自的利益纠纷也日益凸显。

中欧的合作和交流,不仅有利于增加贸易量、拓展贸易伙伴,更有利于深化共同利益,达成全球利益共同体,形成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

中国与欧盟及欧亚国家间的关系

中国与欧盟及欧亚国家间的关系

中国与欧盟及欧亚国家间的关系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大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二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对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方面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非常紧密,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9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7091亿欧元,其中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商品占比最多,达到了4505亿欧元,双方的贸易合作占到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随着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国际投资、技术转让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

二、政治方面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备受关注。

欧盟認為對中國政策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反諷,中國則強調中歐共同利益。

近年来,中欧之间的政治交流频繁,各种高层对话和战略合作机制的建立也不断加强。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中欧双方也相互扶持,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反恐等方面寻求共同立场。

三、文化方面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之外,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文化联系也在加深。

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中欧文化中心的建设、各种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交流等方面,在中欧之间的合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此外,中欧之间的教育、科技领域也在逐渐加强。

中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欧洲开展合作和交流项目,欧洲的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多地招收中国学生。

这些交流合作有助于加强中欧之间的民间联系,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总体来说,中国与欧盟及欧亚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深化,中欧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经济体量的扩张和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既是双方互惠合作的产物,也是全球化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欧之间的合作空间和合作需求。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成为全球经济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历程自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初始阶段,双方主要进行商品贸易,以传统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双向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而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双方经济互补性强是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劳动力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雄厚等方面具备优势,而欧盟则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这种互补性促使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实现了共赢。

二、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中国与欧盟的贸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约7500亿欧元。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约为4138亿欧元,而进口额为3357亿欧元。

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结构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过去,双方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服务贸易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

尤其是在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服务领域,中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此外,双方也在技术创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随着欧盟提出“欧洲绿色协议”和中国倡导的“碳中和”目标,双方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势头良好。

四、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前景展望未来,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有望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双方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1.加强数字经济合作。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与欧盟可加强在数据安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推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双方可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解决贸易壁垒和争端,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中国与欧盟关系是当前国际政治舞台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一主题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历史与现状为主线,分析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演变过程及现状。

历史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双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隔阂和文化隔阂。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国开始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1995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之后的几年中,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

欧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并且对中国的投资也在逐步增加。

2003年,中国和欧盟签署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意味着双方间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

在此之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现状当前,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双方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此前,双方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商品贸易上,而现在,服务贸易和投资在合作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欧洲在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环保技术等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国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前景。

其次,政治层面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政治对话不断加强,政府之间的相互访问也不断增加。

尤其是欧盟对习近平主席的本次访问给予高度关注,标志着中欧关系已经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

再次,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双方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相互了解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这些领域的深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中欧之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理解。

但是,在中欧关系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合作

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合作

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合作(正文开始)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合作概述自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欧盟(European Union,EU)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与合作得到了持续发展。

双方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合作,为两个经济体的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贸易规模与趋势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6300亿欧元。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由于中欧贸易摩擦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逐渐放缓。

尽管如此,欧盟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二、贸易合作领域1. 贸易往来: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

双方通过互为市场提供了广泛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两国消费者的需求。

2. 投资合作:欧盟是对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之一,也是中国在海外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

欧盟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众多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同时,中国企业也在欧盟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

这种相互的投资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增长。

3. 知识产权保护:欧盟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双方通过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和执法合作等机制,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的合作,共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

三、合作机制与进展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有多个机制和平台,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框架。

其中,欧盟与中国的高级别经济对话是双方进行战略合作和政策对话的平台,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市场准入改善、投资促进等。

此外,欧盟与中国还通过双边贸易谈判和共同委员会等机制,加强了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

然而,在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和争议。

例如,在市场准入、产能过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欧盟与中国仍需进一步解决分歧和问题,以促进更加公平、可持续和互利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及未来发展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及未来发展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及未来发展中国与欧盟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贸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不仅加强了贸易往来,还在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而自2004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双方的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截至2020年,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货物贸易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

此外,欧盟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持续增长,中国也在欧洲寻找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

因此,可以说中国和欧盟是彼此重要的经济伙伴。

然而,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两者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公平竞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

欧盟对中国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而中国则希望欧盟能够放宽对中国商品的限制。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中欧经贸合作的敏感问题,双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权益。

此外,公平竞争问题也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然而,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中国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转型,这为与欧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升级,加大开放力度,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将为中国提供巨大支持。

同时,欧洲也期待与中国合作,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寻找共同的发展机遇。

未来,中国和欧盟的经贸合作可能会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扩大贸易规模。

此外,在投资领域,双方可以加强合作,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推动更多的双向投资。

另外,双方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中国和欧盟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可以加强合作。

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前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日益频繁与深化。

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本文将从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以及科技创新合作三个方面探讨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一、贸易合作前景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以贸易往来为基础,双方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截至2021年,中国一直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方之间的贸易额一直稳定增长,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未来,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加速,欧盟企业有望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

特别是在高质量消费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欧盟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扩大进口,为欧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二、投资合作前景除了贸易合作,欧盟与中国之间的投资合作也意义重大。

双方在投资领域积极开展合作,通过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加强产业升级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中国的投资环境逐渐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欧盟企业前来投资。

未来,欧盟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合作前景也十分广阔。

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

欧盟企业可以通过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或参与中国的重点项目,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

三、科技创新合作前景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欧盟与中国的科技创新合作前景广阔。

双方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合作基础。

双方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创新合作等方式,实现共同研发和创新成果的分享。

未来,欧盟与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双方可以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共同建设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

特别是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双方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中欧发展方面的作文

中欧发展方面的作文

中欧发展方面的作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2004 年之后中欧结束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逐渐的进入了一直复杂的环境之中。

一、中欧关系的现状1.合作的关系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能够取得比较有突破性的进展。

曾处在“蜜月”期的中欧双方都希望让合作的加深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加强彼此的合作关系。

例如,中方觉得欧盟应取消对华的军售禁令,应该承认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

虽然欧方也作了积极的回应,然而在这两个问题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然而,实践的结果表明双方没有能够在任何一个重大的问题上真正的展现出中欧合作的强烈期望。

2.竞争的关系中欧在曾经相互合作的领域里也出现了竞争的关系。

在经济关系上,中欧关系一-直是以合作互补性的典范著称。

过去的近些年中欧之间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其中,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企业也获得了预期的市场,强化了自身的竞争水平。

然而,在2004年欧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彼此的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也变的明显了。

欧方不停的抱怨中方对欧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频繁的运用针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保护主义的措施。

欧盟也在不断的给中方施加压力,一再要求中国要开放本国的市场以及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在2006年欧盟曾发表的对华政策的文件中更是把中国看作是“对欧盟贸易政策的最大挑战”,甚至还提出了让中国做出让步的要求。

不仅如此,中国曾参与的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研究,这被看做是中欧合作的具有标志性的一一个事件。

然而现在,因为欧方不断的在这个计划中去排挤中国,中国已开始加速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且在频率的占用上面与欧盟形成了正面的竞争关系。

3.外交新问题在一些曾不相关联的事情.上,中欧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

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之前并没有引起欧盟各国的关注,这也和中欧的双边关系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2005年之后,中欧就中国对非的政策一直表现出不满。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引言中国与欧盟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其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经贸关系现状1.1 贸易规模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与欧盟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约6500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约为3600亿美元,进口约为2900亿美元。

这表明双方的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并呈现出双向平衡的态势。

1.2 贸易结构中欧贸易以制造业为主导,尤其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领域。

中国是欧盟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化学制品和汽车等。

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纺织服装等领域。

1.3 投资合作除了贸易往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据欧盟投资者在中国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欧盟在中国的投资金额约为2100亿欧元,而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金额约为690亿欧元。

这显示出双方在投资领域上的互惠互利关系。

2. 经贸关系未来发展趋势2.1 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进行多年,双方已就投资协定达成原则共识。

这一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预计这一协定将在未来几年内达成。

2.2 服务贸易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在中欧经贸关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未来,中国与欧盟将进一步加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金融、教育和旅游等领域。

这将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并促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共同发展。

2.3 绿色经济合作中国和欧盟都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未来,双方将加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这将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并促进双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4 数字经济合作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和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与欧盟的发展前景

中国与欧盟的发展前景

中国与欧盟的发展前景中欧建交37年来特别是中欧领导人对话机制建立14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欧关系也获得长足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显著增强。

作为国际社会两支重要力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把中欧关系打造成21世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典范,不仅将更好地造福于中欧人民,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当前,中欧都处在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共同利益更加广泛,互利合作需求日益增多,深化中欧战略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合作双方应该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在中长期发展战略层面探索合作的契合点,为未来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下面从中欧当前的发展状况,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内容提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矛盾与摩擦亦空前突出,这是当前中欧关系的总体特征。

由于近年来欧盟微调其对华政策,使得矛盾与摩擦的一面凸显,中欧关系进入一个大的调试和转型期。

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有着复杂背景,其深层原因在于欧盟对“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疑虑。

虽然这种调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中欧加强战略合作、双方关系总体势头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今后双方要学会在复杂关系中生活,中欧关系将在磨合中继续前行。

【关键词】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前景一、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中国和欧盟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愈来愈成为是全球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同时,随着中国与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尤其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

不过,应该看到的一点是,中欧之间随着贸易额的扩大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双方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首先,双方近年来的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其次,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欧盟著名企业对华投资额不断上升,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有所增长,双方合作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浅谈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浅谈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浅谈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大市场,其商品、科技、劳务、服务和旅游都非常发达。

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贸易集团。

因此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最大经贸集团,中国和欧洲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

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贸易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断升级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哲理。

因此,发展中欧贸易关系有利于推动双边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

一、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1992 年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欧经贸关系主要包括贸易往来、对华投资和经济合作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及其他一些特点。

具体是:1、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

贸易总量不断上升,贸易逆差不断缩小,1997年迅速变为顺差,2002年则出现了90多亿美元的顺差。

2、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

中欧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5%左右,但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多,出口额占欧盟进口额比重不到2%,进口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仅在1%左右。

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性要高得多的现状也导致了中欧贸易谈判地位的不对等。

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为传统的大宗商品及轻工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成套设备及钢材等产品。

以后进出口结构有了一些变化,但进口商品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出口产品除初级产品外也开始有了工业制成品。

4、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投资质量相对较高。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主要特点是投资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部门分布广;投资形式多种多样;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欧美诸国连年贸易顺差,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外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统计,截止至2003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达503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人民币损失,并导致几十万工人失业或潜在失业。

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欧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但我国同时也是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

一、我国与欧盟双边经贸合作的主要情况1.我国与欧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除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我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5%,与2002 年基本持平,我国从欧盟进口占我国总进口的14.7%,比。

2002年高出1个百分点。

2.欧盟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渠道在1997至2003年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持续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

在过去的6年中,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共近300亿美元。

同其他投资伙伴相比,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大,截止2003年底,欧盟对华投资规模平均每个项目为354.97 万美元,主要是中小企业围绕大型企业投资,且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引进、转让的技术有较高水准。

3.欧盟也是我国引进政府贷款的重要合作者欧盟是我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我田的统计资料,截止2003年底,欧盟成员国及官方金融组织累计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协议金额约171.58亿美元,占外国政府和官方金融组织向我国提供贷款总额的44%。

自1993年以来,我国共接受欧委会及其成员国对华无偿援助约计4亿美元。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情况顾名思义,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随着欧盟一体化建设的加速进行,地缘经济政治利益更趋一致,反倾销作为其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其盐类反倾销以来,到2003年,对我国反倾销案高达400多起,涉及五矿、化工、轻纺、机电、医保等400种商品,其中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以上,其立案数、裁定率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使我国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许多产品无力与欧盟同类产品相竞争,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欧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欧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欧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深化与扩大——欧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欧洲联盟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备受关注。

双方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机制和框架,以深化互利合作,并在货物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分析欧盟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欧盟和中国的政治关系欧盟和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75年,当时双方开始实行合作关系,逐渐由单一领域合作逐步发展为全方位的多层次合作。

欧盟作为一个地区组织,同时也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了许多领域,例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

在政治领域,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建立在尊重、平等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

自2000年以来,欧盟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包括《欧中关于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协定》、《欧中关于环境合作的联合声明》等数十项双边协议。

此外,欧盟还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包括人权、核不扩散、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这些也为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欧盟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在经济领域,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是欧盟最大的货物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497亿欧元,同比增长0.8%。

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外,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19年底,欧盟对中国的累计投资额已经达到了1866亿美元。

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开展了包括高铁、核电、航空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三、未来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和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欧盟和中国在一些敏感领域存在分歧,如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

这些问题需要双方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将对欧盟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双循环”战略,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从而为欧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分析【摘要】中欧贸易关系自建交以来历经了多次起伏,但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中国对欧盟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而欧盟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则为汽车、药品、奢侈品等。

中欧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市场准入壁垒等。

但同时也有很多合作机遇,如双方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未来,中欧贸易关系有望继续深化,建议双方加强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推动双边贸易合作迈向新的高度。

中欧贸易关系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出口产品,贸易规模,挑战,机遇,发展趋势,合作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的贸易关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组合之一。

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使得双方之间的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仅带动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和人员交流。

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市场准入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历史发展、特点、规模和挑战,可以更好地把握双方合作的机遇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与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浅谈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

浅谈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

现代经济信息160浅谈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李梦泽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与欧盟这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发展现状,认为在整体上双方处于稳定向前发展的状态,但是由于竞争性、贸易壁垒以及贸易逆差等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者关系的顺利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推动中欧贸易关系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关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160-01中国和欧盟分别作为是世界两大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彼此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整体来看,两者的贸易关系仍处于良好且不断向前发展的状态,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摩擦,不利于中欧双方的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又为中欧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的现状入手,重点分析影响两者之间关系发展的因素,为推动中国和欧盟之间贸易关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现状我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这十几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从贸易额来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与欧盟间货物贸易达4672亿欧元,其中欧盟对中国进口额增长了8%,高达3024亿欧元,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1%,达到1647亿欧元,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三倍。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排在美国之后,201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占欧盟对外贸易总额的14%。

2016年,仅前九个月,欧盟与我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达到了4178.1亿美元。

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由此可见,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一直处于稳定快速发展的状态,合作在不断加强和深入,我国在欧盟的对外贸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另外,从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结构来看,彼此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我国对欧盟从最初的更多传统商品的出口和成本设备的进口,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分享】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分享】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

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

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贏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1. 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

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

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 2451. 9亿美元,增长29. 2%;进口 1109. 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

浅谈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

浅谈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引言中国和欧盟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在经贸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即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1. 双边贸易状况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紧密,在双边贸易中,两者都是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相当可观,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尤其是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明显增长。

2. 投资合作状况除了贸易合作之外,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合作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中国对欧洲国家的投资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能源、制造业和金融领域。

同样,欧洲对中国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汽车、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3. 竞争与合作在一些特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和高技术行业,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同时,中国在某些产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也给欧洲企业带来了挑战。

然而,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仍然是密切的,两者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存在合作的机会和潜力。

二、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1. 深化合作关系中国和欧盟一直致力于深化经贸合作关系。

双方已经展开了多轮谈判,力求达成更加平衡、公正和互利的贸易协定。

此外,中国和欧盟还将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合作。

2. 加强投资合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盟市场对外投资的增加,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投资合作。

未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双向投资将持续增长,并对双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推动创新合作中国和欧盟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双方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共享。

通过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双方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4.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中国和欧盟都面临着全球化、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挑战。

未来,双方将加强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正确认识中欧关系形势

正确认识中欧关系形势

正确认识中欧关系形势
1. 背景介绍
中欧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外交、经济和文化交流关系。

自建交以来,中欧关系一直保持着稳定
和持续发展的态势。

2. 双方合作成果
中欧作为两个重要的全球经济体,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双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欧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其次,在教育、科技和文化领域,中欧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促进了
人文交流。

3. 挑战与机遇
然而,中欧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带
来的贸易争端问题需要双方共同解决。

其次,一些政治因素也会影
响到双方关系的发展。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中欧关系的
良好发展有助于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4. 推进中欧关系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
- 深化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推动人文交流;
- 建立多层次的对话机制,解决双方争端问题;
- 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欧关系的发展对于维护全球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双方
应加强合作,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评估——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

在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欧双方进出口贸易达1772.8亿美元,增幅为33.6%,欧盟超过美国日本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5年继续巩固了这一地位,双边贸易额达到2173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欧盟对华投资也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欧盟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仅低于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

截至2005年12月底,欧盟25国在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22680家,合同外资金额873.6亿美元,实际投入477.8亿美元。

其中2005年全年,欧盟25国在华投资2942项,比上年增长16.28%,合同外资金额120美元,增长40%,实际投入52.6亿美元,增长21.43%。

欧盟是我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近年来欧盟继续保持我国最大技术来源国的地位。

我从欧盟引进技术中,技术费用比例越来越大,引进技术的质量有明显提高。

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引资的质量与结构、技术引进的质量与水平三个方面综合来看,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质量效益水平要高于我对美、对日的水平。

正如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所说,如果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比作一枚需要贸易、投资、科技这3个引擎来助推的火箭,那么,欧盟则扮演了“为每个引擎增加推动力”的角色。

因此,更应进一步加强双边的经贸合作。

三、瓶颈制约:对华军售解禁与市场经济地位总体上,中国与欧盟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双方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并无实质性的分歧。

但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双方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和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上仍存在一定分歧,这成为制约中欧真正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两大瓶颈。

第一大瓶颈是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

这个问题关乎中国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平等地位问题,看似瓶颈,实为障碍,尽早解决对双方均有利。

虽然欧盟各国已达成共识,认为当年实施军售禁令的理由已完全不适应现实状况,但欧盟内部对于解除禁令的方式还存在一定分歧,法、德、西、奥等国希望从法律上根本解除对华出口禁令,而另一些成员国主张制订解除禁令的具体产品清单,还有少数国家仍企图借机在中国的“人权问题”上讨价还价。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外部压力,也使欧盟尽早解除这一禁令增大了难度。

对华军售解禁也非单纯的政治问题,也涉及到双边高新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也影响到双边军民两用产品与技术的贸易。

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上,我们应在外交上持续保持对其压力。

虽然表面上看它似乎只涉及军品贸易,实际上两用产品与技术均包括在内,因此从经济外交来看,禁止军售就属于经济制裁外交的范畴。

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还可考虑通过其他渠道迂回解决,如通过加入瓦森纳安排(巴统后续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两用产品与技术的国际贸易问题,从而突破欧盟对华军售禁令。

第二大瓶颈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2004年6月欧盟出台的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初步评估报告中,欧方提出了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认为中国只达到了其所提出5条标准中的一项,在其余四方面仍存在市场经济建设不完善之处,如会计法和破产法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还不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漏洞,保护力度不够;金融和企业融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等。

与美国提出的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六条标准(实为政治标准)相比,虽然欧盟提出的这几项标准更着眼于技术层面,但具体标准的提出无疑加大了实际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难度。

因此,应充分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因为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定的规定“在加入之日后15年内终止”。

尽管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WTO缔约方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这些国家自中国进口的数量和金额都不大,拒绝或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会影响它们的根本利益,因此不能认为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一蹴而就。

在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需要保持冷静和足够的耐心。

事实上这只是由欧盟对华反倾销案衍生出来的问题,由于过度炒作,这已经成为政治问题。

应对策略是回到对华反倾销案本身上来,全力争取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当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成为多数裁决时,作为经济体的国家自然也就具备了市场经济地位。

四、难题待解:十大具体问题须破题化解在对中欧经贸关系进行整体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双边经贸合作领域的十大待破解难题正逐步浮出水面,能否有效化解将直接影响着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对欧盟存在大量顺差,贸易平衡问题凸现近年来中欧之间贸易存在较大规模的中方顺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

按照欧盟的统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200亿美元(1000亿欧元)。

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此外,双边统计上产生的巨大差额,源于各自对原产地规则的不同理解和统计方法的不同,欧方通常将经第三方转口的产品也视为来自中国的进口。

问题的核心是:欧盟应积极扩大对华出口,提高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取消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限制,而非限制源自中国的进口,寻求动态贸易均衡。

(二)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难求欧盟是最早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地区,截止到2003年底,欧盟已发动了98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诉。

2004年-2005年又有18起,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而且近年来对以前年度做出的反倾销终裁产品又重新启动了反规避、反吸收等新的调查方式。

另外,欧盟近年对反补贴条例的修订也大大降低了反补贴实施标准,未来很可能成为阻碍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又一道门槛。

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

问题的实质是,欧盟在公平贸易的旗帜下,阻碍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大规模快速地进入欧盟市场,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门槛提高,影响诸多中国对欧出口产品欧盟是世界上运用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和严格的地区之一,目前形成了包括约300多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欧盟指令和10万多个技术标准的双重结构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管理体系,内容涉及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及认证制度,以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

欧盟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隐蔽性。

诸如2004年1月15日实施的《欧盟通用产品安全指令》修正案,机电产品领域内2004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化学品领域2006年7月实施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REACH)等,对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问题的核心是,标准的升级反映了欧盟后工业化社会的要求与中国正迈入工业现代化社会的巨大反差,后者只能采取跟随战术,但也应看到,这对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也是一种外部压力。

(四)“后纺配时代”纺织品入盟依然受限2005年本是全球纺织品配额完全取消的最后时限,但欧委会以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激增引发大量失业为由,先是在2005年4月6日启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行动指南》申请程序,继而在4月26日对中国9类输欧产品启动“特保”调查,5月27日欧盟要求对T恤衫和亚麻纱进一步展开为期15天的“正式磋商”程序。

经过中国与欧盟双方艰难的交涉与谈判,最终达成了《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和服装谅解备忘录》,稍后并签署了《磋商纪要》。

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成功解决,维护了中国纺织品一体化应得权益,稳定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环境。

但是应当看到,中国单方面给予了欧盟三年过渡期,无异于变相延长了本已废除的《纺织品服装协议》。

与此同时,由于欧盟将鞋类纳入纺织品服装管理范围,因此,近年来针对我输欧鞋类产品的摩擦与限制也在不断加强。

从2004年9月西班牙埃尔切的“火烧温州鞋事件”,到2005年6、7月份欧盟对中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进行反倾销调查,以及年底意大利卫生部长称中国鞋是“毒鞋”的言论,再到欧盟从2006年4月7日至9月15日对中国皮鞋征收4.8%至19.4%的渐进式临时反倾销税的初裁公告。

9月中旬欧盟25个成员国将再次投票决定是否对中国鞋征收长达5年的19.4%的反倾销税率,最终的解决方案很可能是“配额加反倾销税,前景堪忧。

问题的核心是,欧盟无法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中国轻纺产业所具有的全球竞争力,迫于部分成员国的压力,将贸易问题经济化(国内就业与产业存续),经济问题政治化(外部化为竞争对手的非公平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