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

合集下载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

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

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

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

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勇于创新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

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

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

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

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

改革开放精神人物故事

改革开放精神人物故事

好的,以下是一个关于改革开放精神人物故事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选出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是由王选主持的一项伟大发明,它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它的产业化和应用,废除了我国沿用数百年的铅字印刷。

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过程经历了种种困难。

王选凭着非凡的毅力和对创新的执著,带领研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从激光照排到汉字信息处理,王选取得了重大成果,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对改革开放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选甘为人梯朗诵稿

王选甘为人梯朗诵稿

王选甘为人梯尊敬的各位听众,今天我将向大家讲述的是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教授的故事,他的精神就像一座坚韧而稳重的梯子,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的梦想与希望。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默默无闻地耕耘,却成就了不朽的传奇。

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王选,就是这样一位不朽的人物。

他甘为人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后人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王选,一个名字,一段传奇。

他的一生,是奋斗、拼搏、奉献的一生。

他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精神层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前。

“甘为人梯”,这是对王选先生无私奉献、提携后进的真实写照。

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攻克了汉字信息处理的世界难题,让中国的印刷技术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飞跃。

然而,他并未止步于个人荣誉的光环之下,而是选择退居幕后,倾尽全力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王选曾说:“科学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

”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他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用科技造福于民。

正是因为有了王选这样的科学家,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更加便捷。

甘为人梯,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选正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

他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培养人才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培养一代新人比取得个人的成就更加重要。

他甘为人梯,把学生推上科学的殿堂,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王选的一生,是奋斗、拼搏、奉献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为人类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愿做铺路石子,让年轻人踏过去;我愿做一级阶梯,让青年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新的高峰。

”这是王选先生的肺腑之言。

他深知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接力,所以他愿意成为那块垫脚石,那份托举的力量,让后来者能够站在他的肩头,看得更远,走得更稳。

今生无悔——记我国激光汉字照排之父王选和他的妻子陈堃球

今生无悔——记我国激光汉字照排之父王选和他的妻子陈堃球

今生无悔——记我国激光汉字照排之父王选和他的妻子陈堃球王选先生是我国激光汉字照排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与他并肩奋斗的妻子陈堃球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本文将通过对王选和陈堃球夫妇事迹的回顾,展现他们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

王选先生,男,出生于1962年。

自小对科学技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的他通过自学攻克了难解的数理化难题,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努力。

他的热爱和才华最终为他赢得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大学期间,王选开始接触激光技术,并被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深深吸引。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掌握了激光技术的精髓,并开始着手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发现激光技术在传统印刷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汉字照排方面。

然而,王选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传统的汉字照排方式无法满足精细化和高效化的需求,这使得王选决心开发一种新的技术,以应对这一难题。

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验证,他最终成功地开发出了激光汉字照排技术。

这项技术的问世,不仅解决了传统印刷行业中的痛点问题,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激光汉字照排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出版、广告和包装等行业中。

然而,王选并没有满足于技术的突破和商业成功。

他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决心要将这项技术普及到更广泛的范围。

于是,他成立了激光汉字照排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并致力于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激光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他的奉献和付出为我国激光汉字照排技术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和认可。

在王选的背后默默支持他的是他的妻子陈堃球。

陈堃球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在激光技术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陈堃球以她温柔而坚定的方式,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并在科研工作中给予他无私的帮助和指导。

正是有了陈堃球的支持和鼓励,王选才得以专心致志地追求科学的道路,这种默契的合作使得他们的事业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王选和陈堃球夫妇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

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

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1、纪录片《王选》的观后感有人说:“人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

”看完纪录片《王选》后,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

我从王选的身上不仅仅看到了他在六次选择中的坚定、有主见,更看到了他的胸怀若谷、意志坚强、艰苦勤奋、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王选生前被称为现代毕生,为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从王选的六次选择中我感悟到,人要有一种精神,要有辨别事物发展的长远目光,更要有恒心和毅力。

把握机会,明智选择,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够创造奇迹,实现最初的梦想。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

”的确,即使是现在,选择专业对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

而当时十九岁的王选,就在这个重大的抉择上冒了一个险。

在他选择是还是冷门的计算数学,在他毕业时却成了最缺人才的专业。

不论是运气还是他的.远见,总之这是王选首次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获益。

他高瞻远瞩,为国家的发展需要考虑选择了此专业,为他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来说,选择时一定不要随波逐流。

要根据国际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清楚明白未来前途的发展,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

只有善辨明智,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道路留下遗憾。

王选的二、三选择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

此后,又他觉得英语密不可分,就每天坚持听BBC英语广播。

这为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发展作好了相关的知识积累。

最后终于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先美国、日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所以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积累。

拓展知识面、肯吃苦,才有发展的可能。

经历过职称(考试),发现天天坚持听英语,日复一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在怀揣梦想的基础上一定要持之以恒,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王选在病重时,依旧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国家默默付出着。

王选有长远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胆略,更拥有甘为人梯成就他人事业的大度和洒脱。

王选

王选

王选院士简介王选院士,汉族,江苏无锡人,1937年2月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董事,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

2003年当选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选院士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

1975年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划特性的方法,获一项欧洲专利和八项中国专利。

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取消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 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

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成就。

王选院士因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首届毕昇奖,首届中国专利金奖,陈嘉庚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洲华人工程师学会成就奖。

2002年初,鉴于王选教授在科技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国务院隆重授予他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的八个重要选择(一)人的一生会碰到很多机会,但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社会需求(包括未来需求)的敏感,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判断,一丝不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有助于把握机遇,取得成功。

风风雨雨几十年来,我经历了多次人生抉择,每一次都给我带来非凡的意义,甚至命运的转折。

王选

王选

王选王选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王选(1952年8月6日-):女,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王选被《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为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中,王选又是十位人物之一。

中文名:王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国上海出生日期:1937年2月5日职业:科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目录简介生平活动年表荣誉奖励王选语录人物评价王选简介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人士,王选(科学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生长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九三学社副主席。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师。

1959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选精神的感悟与传承

王选精神的感悟与传承

王选精神的感悟与传承王选,是一位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名人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拼搏和创新。

他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王选的精神中汲取力量,感悟他的思想,传承他的精神。

一、追求卓越的精神王选的一生,是一部追求卓越的历史。

他在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在文化事业中,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在社会活动中,始终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选的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更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上。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勤奋、创新的心,不断地追求自我超越和进步。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地追求卓越,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二、坚持真理的精神王选的一生,是一部坚持真理的历史。

他始终坚持真理,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

他在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以真理为基础”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在文化事业中,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在社会活动中,始终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选的坚持真理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更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上。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真诚、正直、勇敢的心,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坚持真理,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三、传承王选精神的责任王选的精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一种需要传承的精神。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肩负起传承王选精神的责任。

我们应该学习王选的思想,感悟他的精神,传承他的理念和信仰。

我们应该在自己的事业中,坚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坚持真理的精神,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王选(1937-2006),当代中国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北京大学教授。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以下是摘录自王选1999年在北大的演讲稿,参考了相关资料。

第一个抉择,大学二年级,1955年,18岁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在大学二年级,毅然选择了并不为多数人看好的计算数学专业。

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狂热的时期。

第二个抉择,1961年,24岁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即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第三个抉择,1962年,25岁为了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锻炼英语的听力,收听Radio Peking等,直到“文革”开始。

在出国潮时,放弃出国,参与了团队的工作。

养成了在一线自己动手的习惯,并且竖立了以后在科学研究中的自信。

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

第四个抉择,1975年,38岁从事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

认为,英语的快速阅读能力在这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1970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18年的奋斗。

18年里头没有任何节假日,也没有年初一。

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

“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象普通人那么生活。

”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

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

第五个抉择,1981年,44岁20世纪80年代初,致力于产业化的道路。

1981年后,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

王选事迹

王选事迹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

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

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

王选观后感王选,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如那些娱乐圈的明星或者商业巨贾那般耳熟能详。

但当我深入了解了他的事迹和贡献后,内心所受到的震撼与触动,实在是难以言表。

王选,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在那个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国内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他带领着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闯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

我还记得,当初我第一次听闻王选这个名字,是在一堂普普通通的信息技术课上。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王选的成就,而当时的我,只是把这当作是一个遥远的、与自己生活毫无关联的故事。

然而,随着我对他了解的逐渐深入,我才真正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了不起。

王选在研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当时,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但王选没有选择跟随和模仿,而是决心要自主创新,打造出属于中国的技术。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资金的短缺、技术的瓶颈、外界的质疑,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可是,王选没有退缩。

他和他的团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

那些日子里,他们吃的是简单的盒饭,睡的是临时拼凑的床铺。

实验室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试验,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方案。

每一个数据、每一行代码,都倾注了他们无尽的心血。

我仿佛能看到,王选紧皱着眉头,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复杂的程序,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疲惫和退缩,只有坚定和执着。

旁边的同事们,也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大家相互讨论、相互鼓励。

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

当第一份由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打印出来的清晰、美观的文件出现在眼前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那一刻,他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所有的汗水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王选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争得了一份尊严和荣誉。

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潜力。

王选的故事_500字

王选的故事_500字

王选的故事_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王选,197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7年开始留学于日本筑波大学。

1995年8月3日,一则关于日军细菌战的报道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这则日本共同社采写的消息说,首届731部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哈尔滨
召开,其中提到王选父亲的家乡——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3个村民代表就当年日军实施细菌战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并赔偿。

从此,王选和他们一道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对日索赔之路,她曾对日本侵华细菌战罪行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并访问过很多当事人,同时王选曾多次与日本右翼势力进行面对面的交锋。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沉重的历史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

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

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

她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王选传记。

王选,字子选,号韩山,生于清乾隆年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父母的宠爱。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选自幼酷爱学习,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王选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天赋和领导才能。

他曾在学校组织过一次抗洪救灾的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这次活动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使命,也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政治家的基础。

在王选的政治生涯中,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省长、部长等。

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政治造诣,成功地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领导下,当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民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他还大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为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选在军事上也有着非凡的成就。

他曾多次参与抗击外敌的战争,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中,他率领部队成功地打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王选在外交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才能。

他曾多次代表国家进行外交交涉,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外交纠纷,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多的国际资源和支持。

他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推动了国际合作,为国家的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选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政治家。

他一生坚持为人民谋福祉,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政治理念和领导风格深受人民的喜爱和赞赏,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王选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他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考和深刻的认识,善于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王选是一位勇于担当的政治家。

他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勇于担当,积极主动,果断决策,解决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王选传记》。

王选,字子选,号南山,生于公元前356年,卒于公元前428年。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军事奇才、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传奇故事。

王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却拥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坚韧的意志。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但他却毫不畏惧,勇敢地面对困难,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坚强地活了下来。

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决心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王选深知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因此他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研究军事、政治、文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一位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的学识渊博、见识广阔,深受当时的各路豪杰和名士的赞赏和推崇。

在政治上,王选秉持着“仁政”、“民主”的理念,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张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提倡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

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方案,致力于消除腐败、整顿政风,使国家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和谐。

在军事上,王选更是一位军事奇才。

他深谙兵法,善于用兵,多次领导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他提出了“以战养战”的战略理论,主张灵活运用兵力,巧妙应对敌人的进攻,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还注重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使士兵们在战场上无往不利,成为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在文学上,王选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他的诗词文章流传广泛,被誉为“南山之诗”,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深受后人的喜爱。

他的诗词文章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选一生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才华,成为了一位对国家有用的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王选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勇气,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

王选传记范文王选传记。

王选,字子文,号鹤山,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读书,深得父亲的教诲。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选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学识。

王选十岁时,便已通晓《四书五经》,十四岁时更是通读了《春秋左传》和《史记》,可见他的学识渊博。

他的文才更是令人惊叹,十六岁时就已经写下了《论语》的注释,被誉为“小小文学家”。

王选年轻时曾历经艰难,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他曾在家乡的私塾中担任教师,教授学生们读书识字。

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后来,王选考取了进士,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在政府中深得上司的赏识,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渊博,更因为他的廉洁正直和为民造福的行为。

他在官场上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为百姓谋福利,因此深受人民的爱戴。

王选的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著作《鹤山先生文集》。

这部文集包括了他的诗词、文章、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作品,堪称是一部文学宝库。

他的诗词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广受欢迎。

他的文章则深入浅出,思想深刻,影响深远。

他的历史研究更是深入细致,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和研究成果。

王选一生坚持以文化为己任,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因此,他不仅自己勤奋学习,著述等身,还积极倡导教育,帮助贫苦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提倡文化传统,推动社会进步。

王选一生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功利所动,不为名利所诱,始终以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为己任。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王选的一生,是对文化的执着追求,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他的传记,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他的一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选范文[新]

王选范文[新]

王选范文王选,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被誉为“文学巨匠”。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王选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以及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

代表作品及其特点散文王选的散文作品以《黄河边的故事》、《黄土高原》、《黄土地》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以黄土高原为背景,描绘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命运和情感,展现了作者对黄土地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王选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语言,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王选的诗歌作品以《黄河之歌》、《黄土高原之歌》、《黄土地之歌》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以黄土高原和黄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王选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语言,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翻译王选的翻译作品以《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等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为代表。

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了翻译和改编,展现了作者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见解。

王选的翻译作品具有精准的语言表达、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性,被誉为中国现代翻译的代表作之一。

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王选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民和生命的关怀、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对文化和艺术的独特见解等方面。

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王选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的优美和艺术性、形式的多样和独特、思想的深刻和独特等方面。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艺术性强,形式多样、独特,思想深刻、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总结王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美的语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选一、人物简介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二、人物履历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

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

1978年至199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教授。

1995年至1996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6年至1998年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98年任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重大成就,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还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三、典型事例①1975年,王选对国家正要开展的汉字激光照排项目发生了兴趣。

当时,国外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四代机,而我国仍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政府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

王选大胆地选择技术上的跨越,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针对汉字的特点和难点,他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

这些成果开创了汉字印刷的一个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

国产激光照排系统使我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从铅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几十年才完成的技术改造道路,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王选两度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获1987年我国首次设立的印刷界个人最高荣誉奖——毕升奖,被誉为“当代毕升”。

(可选角度: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不畏艰难,信念坚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②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可选角度:创新精神,做出决策的勇气,要两耳闻窗外事等)③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今后的贡献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年轻人。

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可选角度:倡导团队精神,提携后辈,无私奉献,明达事理等)四、名言举例①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

②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

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

要善于“延迟满足。

”③我的座右铭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④“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骏。

⑤我对方正和计算机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希望一代代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以德、以才服人,团结奋斗,更要爱才如命,提拔比自己更强的人到重要岗位上。

五、他人评价1、柳传志:王选老师是科研人员很好的表率王选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他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对科技创新一直给予高度关注。

他主持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印刷革命,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

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研精神,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同时,王选院士也是第一批把科研技术推向市场的人,通过创办方正,实现了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思想的变革,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湖南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眼中的王选:勇于创新湖南省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非常难过,他将自己收藏的很多关于王选院士的资料一一拿出来小心翻阅着,他说:“王选院士是位平易近人的科学家,他高尚的人格和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王选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二次革命。

回忆起与王选院士接触的点点滴滴,杨敬东说,“王选院士有着自主创新的成长历程,提出了很多的前沿观点,而且平易近人、待人随和。

”3、资深IT记者刘韧:王选之后不会再有王选王选之后,不会再有王选。

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企业,王选用方正完成了他的科学商业化尝试。

历史会汲取其中的经验,让同样的事情更加有章可循。

在IT界,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人的研发成就,能和王选的激光照排技术相比。

不仅不能相提并论,甚至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激励他面对各种困难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

在“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当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海内外报业领域进入实用阶段时,江泽民亲临北大方正集团视察,给予王选和北大方正集团很大的鼓励。

在他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胡锦涛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些关怀、鼓励和支持是他科研创新的巨大动力。

在多年交往中,他同中共中央领导结下了深厚友情。

六、写作实例1、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当别人都选择了光芒可以盖过几乎所有领域的“纯数学”时,他毅然选择了数字与技术,开垦新的道路。

在人生的小门口,他弯下腰,潜心治学,终于通过努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在数字领域挺起的的腰板。

若不是王选选择了挑战,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光洁的课本。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ziyuan1/uploadfile/0711/20071123161717.asp2、王选给了我们一个坐标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两天前在北京病逝。

王选领导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也因此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当代毕昇。

怀念王选,以汉字的名义。

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应该感谢王选。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信息浪潮刚刚到来的时候,我国花巨资引进的外国照排系统均告失败,同时由于中文字形复杂,在电脑中记录十分困难,“在计算机时代,汉字终将灭亡”的预言此起彼伏。

正是王选教授的发明成果,使中国的出版行业告别“铅与火”,走进“光与电”的时代,也正是得益于他的发明成果,今天我们可以自如地敲击键盘,将汉字转换成“0”与“1”在网络时代自由传播。

今天,中文网页数量在全球排名第四,汉字已成为网络时代的“强势文字”。

怀念王选,以创新的精神。

王选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在技术创新上,王选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在产业创新上,他通过创办方正,实现了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产业化,为自主创新发展中国的科技和产业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今天,方正出版系统占据了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市场以及海外9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成功进入日本、韩国。

有人评价,这是中国每年数以万计的高校科研项目、技术成果中最为夺目的一个。

也正因此,在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被评为第二项,仅次于“两弹一星”。

今天,自主创新的旗帜已高高飘扬,用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我们鲜明的目标。

在这样的新起点上,王选走过的创新之路、留下的创新成果格外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

怀念王选,以科学家的操守。

从1975到1993年的18年间,他一直每周工作65小时,到1997年60岁的时候,他一周仍然工作40多小时。

作为一个庞大优秀科研团队的领头人,王选身先士卒、亲力亲为,方正第一代到第四代产品核心部分90%的微程序都是他的手笔。

王选一生谦逊。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他说,小学5年级获得的品德优秀生奖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获奖,也是永生难忘的一个奖励,我由此懂得了团队精神和人品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对于巨大的荣誉,他强调的是团队的作用。

他说,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是我能够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原因之一。

晚年的王选,依然敢于直面现实,抨击不公正现象:“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科学的征途上,王选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攀上了伟大的高度;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同样用朴实的言行塑造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向王选先生致敬!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geren/xiezuo/200805/86283.html 3、在学习和纪念王选老师的大量文章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伟大”、“不平凡”、“高尚的师德”这样的字眼。

的确,王选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优秀教师的典范,用这些词语形容他一点不为过。

但是,我要说,如果仅限于从崇高的方面宣传和学习他,而忽视他平凡普通的一面,反而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甚至不可信,不知道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样也就失去了普遍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