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的选择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文《王选的选择》重点词语

高中语文课文《王选的选择》重点词语

塞,堵塞。

形容闭塞的思路,
由于得到启发。

忽然开窍:形
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
某个道理。

也形容心情豁然开
朗。

如饥似渴(rú jī sì kě)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
要喝水一样。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g lái ):卷土,扬起
尘土。

比喻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
猛扑过来。

(含贬义)
接踵而来(jiē zhǒng ér lái)指人们前脚跟
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
者很多,络绎不绝。

马不停蹄(mǎ bù tíng tí)奔波忙碌,不得休息。

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硕果累累(shuòguǒ léi léi)比喻巨大的成绩或者荣誉。

全军覆没(quán jūn fùmò)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

也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 北京版选修1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 北京版选修1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文本素材北京版选修1在《王选的选择》(《读本》第二册)一文兴趣点的交流中,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

李琳同学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选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一生中一定经历了若干次选择,而课文中只写了他的七次重大选择,不知道同学们最欣赏他哪一次选择?”一石激起千层浪。

林斌抢着说:“第一次,因为第一次是对专业的选择,没有第一次选择,就没有后来的一切选择。

”崔闻杰说:“第七次,他率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全员汇入北大方正集团,这样,才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正是他与一般科学家最本质的区别。

”吴国楠说:“我认为是第六次。

他不仅具有科学家的智慧,而且具有政治家的眼光、改革家的魄力。

他感到有些年轻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敢于让他们挑重担,并且在培养和使用年轻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一次选择。

”“老师,说说你的兴趣点。

”李琳把“战火”烧到了我的头上。

我有意避开了同学们思维的方向:“王选的七次选择当然都很有典型意义,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但是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

陈堃銶——王选的妻子,她与王选在动荡的岁月中缔结了坚贞的爱情,志同道合,患难与共,他们一同攻关,当他们的科研成果终于出现一道曙光的时候,陈被病魔击倒了,而且被确诊为癌症!文章只用了极其简省的笔墨写了这么几句:手术前夕大家去看她,还没走进病房,听到她与同室病友一起在唱50年代的苏联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那首代表伟大的苏联人民坚强不屈的灵魂的歌曲,由微弱到雄壮,从一间小小的病室扩展到整个宇宙,心中有一团烈火在燃烧,从她那微弱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让我震撼的力量。

我不仅为他们坚贞的爱情所感动,而且被那种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品质所折服。

”我注意到了许多同学眼睛中闪现着泪花,此时此刻,我不想给他们一个答案,但我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感动。

一六 《王选的选择》 课件(共23张PPT)中职语文语文版职业模块工科类.ppt

一六 《王选的选择》 课件(共23张PPT)中职语文语文版职业模块工科类.ppt
6.对所在领域的发展趋势有较好的洞察力, 从而能够正确选题。
7.选定目标后能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同 时适应飞速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求变, 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换代,做到执着而不 僵化。
8.自信而不自负,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 要依靠团队,尤其是提拔优秀的年轻人。
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00年王选患肺癌后写下的遗嘱:
他改变了一个时代
4
课文分析
疏通字词
国门初开:指我国改革开放之初。 顶天:这里是指世界最先进的。
阅读思考
文章写到了王选的哪几次 人生选择?
选择1 选择2 选择3 选择4 选择5 选择6 选择7
选择“计算数学”专业 选择“跨领域”研究 每天收听半小时英国BBC广播的英语 “跳级”直接研究最前沿的四代机 寻求合作 让年轻人挑起重担 率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全员汇入北大方正集团
阅读思考
七次选择 可分为哪三个 阶段?
阅读思考
第一阶段(大学——1975年 ,第1、2、3次选择): 人生储备,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1975——1995年,第4、5、6次选择): 成就事业,甘为人梯
第三阶段(1995年,第七次选择 ): 科企结合,顶天立地
阅读思考
王选的人生价值是如何实 现的?
客观因素
1.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力争能够恢复到轻度工作,为国家竭尽最后余力。 2.如果医治无效,只是拖延生命,则不必再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坚决要求安乐死。 3.不留骨灰,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占用国家宝贵土地安葬,将遗体捐赠, 角膜捐赠。 4.不要给国家增添任何麻烦,不用公款设王选基金、除非是自己和妻子的捐款, 但也不一定用自己的名字。 5.“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做了一点贡献, 已死而无憾了”。 6.对方正集团事业充满信心,希望方正年轻才俊超越王选,走向世界获得更高成 就,方正集团领导要以身作则,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请你就以上材料(可选择其中一点或两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体不限,标题自 拟。不超过700字。

王选的选择

王选的选择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高一(5)班郭梦雨无聊时随意地翻开语文读本,映入眼眸的题目是《王选的选择》,便开始看了下去,看了一半便不想看了,但此时却真的无事可做,便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名现实社会存在的著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王选。

文章主要详写了王选的几次选择,涉及王选的大半经历,他第一次选择了当时的冷门专业,计算数学。

第二次选择了,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两件一起研究,之后便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抉择。

每一次选择即可能是失败,也可能成功,但王选每一次都选正确了。

他主持和参与研制的汉字照排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相继“告别铅与火”“告别纸与笔”“告别报纸传真机”他被誉为当代“毕昇”是当之无愧的。

王选对企业的重视和贡献都能从中体现出来。

但是,本文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这,而是王选的坚持与选择的重要性就拿我刚才读这篇文章来说,阅读了一半便不想看了,这便是不坚持。

如果王选当初没有坚持他的想法,它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我们也还在使用外国技术。

当然,这个过程选择也很重要,王选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便是这个“冷门”计算数字。

如果王选当初没有选择,这个“冷门”而是跟随大众的选择,选择纯数学,王选更不会有今天这个成就。

看来,有时选择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者选择,人生时时都要选择,现代社会的人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感受到选择的痛苦和选择的幸福。

身边便有例子,那就是文理分科,它离我们不远。

选好了,以后的人生就会更精彩,要是选不好,那么就很难在自己所选的理科中立足,甚至后悔终生。

分班后,最近我们班又有三名同学转去文科班了,这就是没有选择好的后果,他们一定尽了很大的努力才调到文科班去的。

这便是选择。

我们要分析好每一个选项,从自身角度去选择。

人的一生充满选择,我们不一定会在每次选择中都能选择到自己适合的选项,但是我们要努力提高正确率。

当然,坚持也很重要。

永不放弃,客观面对每一次选择。

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王选的选择文本素材1

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王选的选择文本素材1

《王选的选择》王选个人资料类型:高二教案加入时间:2008年9月14日16:38生活中的王选非常乐观。

张恭庆教授忆起2004年中学同学的一次聚会,“当时王选先生病得已经很重了,甚至有可能不能参加活动,但他坚持去了,还给大家讲了很多笑话,讲话的神情我还记着。

”虽然王选有这么高的荣誉,却没有任何架子,还很乐于助人,你打个电话请求帮助,他马上回答:“那好,我帮你做。

”■王选年轻时体育课都不能正常上半个多世纪里,有很多点滴之事值得张恭庆教授怀念,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选非常人的顽强”。

张恭庆教授回忆说,“王选上中学的时候身体就很瘦削,可能先天就有哮喘,体育课都不能正常上,但无论学习工作他都很积极,年轻时候我就想这个人很不简单。

后来他做了激光照排,这是他最早提倡的,也是最早做成功的,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品牌。

在‘文革’中提出做这件新事非常不容易,虽然得到支持,但做的过程很不平凡。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出国深造,要做激光照排他不能离开国内,能抵制住诱惑就很不容易,此外当时还要写论文、要提职,他不但自己要顶住,手下带的一帮人也要顶住,这些坎坷和痛苦,王选都挺过来了。

这点我对他非常佩服。

”■200多名同窗中出了6个院士王选曾经就读的北大数学系五四级200多名学生中,出了6个院士。

而成绩优异的王选当初选择计算数学专业“并不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

“当时大多数同学选择攻读师资雄厚的基础数学专业,而成绩优异的王选却选择了全新的计算数学专业。

”张恭庆教授想起了王选说过的一句话:“国家需要计算数学人才。

”张恭庆教授说,当时基础数学专业师资雄厚,而计算数学作为新兴学科,师资力量和培养条件都比较薄弱,但王选考虑了国家的需要,选择了更具挑战意义的计算数学专业。

■老先生的作用是给年轻人铺路他把这个话讲得很直白“王选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他都非常清醒地看自己。

他曾说过自己年龄大了,知识也老化了,对他来说,他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不是现在,而现在最需要资金的也不是他这样的人,而是年轻人。

最新-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2 北京版选修1 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2 北京版选修1 精品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文本素材2 北京版选修1当代毕升——王选的选择他叫王选,是北大教授。

请注意,他的贡献不只是在技术方面。

在为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开辟道路的岁月中,这位戴眼镜的教授不得不去“攀登”产业和市场——所以使用“攀登”一词,因为要把技术转化为产品,事实上比科研更难。

然而,要真正认识王选,还得首先忘掉他的成就和荣誉,还得从他人生中第一次乃至以后的一次次选择说起。

一前三次选择: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似乎预感到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我国汉字精密照排技术等待他去跨越高考前填志愿,王选填了三个: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

家在上海,没有一个志愿填上海。

那是一个对新中国无限憧憬的时代,胸怀祖国,奔赴远大的前程,是许多人心中真正的志愿。

“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发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

因为我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王选说。

这是决定一个19岁的青年将来干什么的重大抉择。

当时,班上最热门的选择是纯数学,力学次之。

计算数学,是一个分支学科,北大刚建立这门专业,连教材都还缺乏,可称冷清而荒凉。

然而就在此时,王选看到了我国1956年1月刚刚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看到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

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时值我国掀起研制计算机热潮,由于计算机人才奇缺,而王选当初选择的正是这个专业,这使王选未受“右派”父亲株连,被留校当助教,并成为设计硬件的主力之一。

1961年,王选作出了他成年后的第二次抉择:“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这其实是选择了“跨领域”研究。

24岁的王选很快看到了这次抉择所带来的好处。

“我已经搞了3年的计算机,本来,我以为自己是懂计算机的,现在忽然发现,只有了解软件,才真正懂得计算机,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王选把这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没想到就在这年夏天,饥饿加上连续的劳累,终于把他击倒。

【精编范文】《王选的选择》阅读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精编范文】《王选的选择》阅读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王选的选择》阅读及答案王选的选择中国没有经过二代机、三代机,没有经历照排机输出毛条、人工剪贴成页的阶段,直接从铅排跳到了最先进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我从1987年到1992年,每到一处首先就看街上的报纸,看哪个报还是铅排,哪个报已采用我们的激光照排系统。

看到用自己研制的成果排出如此漂亮的版面,真是一种高度的享受。

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科学探讨本身就是一种至美。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

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

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

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

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

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l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

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却说我是权威。

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

”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

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的选择》是一本让人深感震撼的小说。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王选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所做出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小说通过王选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人性、道德和生命的意义,让人在阅读之后深思不已。

王选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过着平凡的生活。

然而,一次意外的车祸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车祸中,他不幸成为了一个植物人,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面对这个现实,王选的家人和医生们都认为他没有任何希望,建议放弃治疗,让他安详地离开人世。

然而,王选的妻子却坚持要继续治疗,她相信丈夫还有希望,不愿意轻易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选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选择放弃治疗,结束自己的痛苦,还是选择相信家人的坚持,继续与病魔抗争。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选做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选择,他选择相信妻子,选择继续治疗,选择不放弃生命。

这个选择并不容易,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王选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折磨。

然而,正是这个选择让他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在妻子的陪伴下,他一步步地走出了病痛,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最终,他不仅康复了,还成为了一个更加坚强和乐观的人。

通过王选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王选的选择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选择相信生命的力量,选择坚持不懈地向前,选择不放弃希望。

除此之外,王选的选择也让我们思考了人性和道德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有些选择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命运,有些选择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命运。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如何选择正确的道路?王选的选择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可能会带来痛苦和困难。

总的来说,读完《王选的选择》让我深受触动。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和道德有了新的思考。

王选的八个抉择

王选的八个抉择

我人生中的八个抉择摘自王选在北大的演讲稿我的第一个抉择,是在大学二年级。

1954年我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

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令我终生受益终身。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

那时候有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是同计算机关联的。

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了,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

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是选择了计算数学,又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我看到“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研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

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没有休息。

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

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年,在我24岁的时候,我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点儿硬件经验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研究,投身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这样一些领域来。

这一抉择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的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

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说的一句话:“在己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

王选: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

王选: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

王选: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作者: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4期“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您的名字,已经被‘印刷’进人民的心里。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享年70岁。

2月19日,王选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王选遗体前肃立默哀,向这位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的“当代毕异”作最后的送别。

人们感谢王选,悼念王选,报刊上、网络上,关于王选的报道、文章如雪片纷飞,不计其数。

而作为一名科学家,又是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王选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王选的人生之路对今天的青少年有哪些启迪呢?本刊特别摘编了王选1998年10月在北大的讲座《我一生的六个重要抉择》,让我们的读者由此领略这个用一生诠释创新的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第一个抉择,选择北京大学系——高质量的数学基础教育使我终生受益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

解析几何是当时已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江德常先生;数学分析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的陈立本先生,他当时是34岁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就是丁石孙先生,当时他是非常优秀的、出类拔萃的。

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

北大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

这第一步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

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

当时好的学生都报数学专业,我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大约三四年之久,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

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1 北京版选修1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 文本素材1 北京版选修1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文本素材1 北京版选修1生活中的王选非常乐观。

张恭庆教授忆起2004年中学同学的一次聚会,“当时王选先生病得已经很重了,甚至有可能不能参加活动,但他坚持去了,还给大家讲了很多笑话,讲话的神情我还记着。

”虽然王选有这么高的荣誉,却没有任何架子,还很乐于助人,你打个电话请求帮助,他马上回答:“那好,我帮你做。

”■王选年轻时体育课都不能正常上半个多世纪里,有很多点滴之事值得张恭庆教授怀念,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王选非常人的顽强”。

张恭庆教授回忆说,“王选上中学的时候身体就很瘦削,可能先天就有哮喘,体育课都不能正常上,但无论学习工作他都很积极,年轻时候我就想这个人很不简单。

后来他做了激光照排,这是他最早提倡的,也是最早做成功的,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品牌。

在‘文革’中提出做这件新事非常不容易,虽然得到支持,但做的过程很不平凡。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出国深造,要做激光照排他不能离开国内,能抵制住诱惑就很不容易,此外当时还要写论文、要提职,他不但自己要顶住,手下带的一帮人也要顶住,这些坎坷和痛苦,王选都挺过来了。

这点我对他非常佩服。

”■200多名同窗中出了6个院士王选曾经就读的北大数学系五四级200多名学生中,出了6个院士。

而成绩优异的王选当初选择计算数学专业“并不是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

“当时大多数同学选择攻读师资雄厚的基础数学专业,而成绩优异的王选却选择了全新的计算数学专业。

”张恭庆教授想起了王选说过的一句话:“国家需要计算数学人才。

”张恭庆教授说,当时基础数学专业师资雄厚,而计算数学作为新兴学科,师资力量和培养条件都比较薄弱,但王选考虑了国家的需要,选择了更具挑战意义的计算数学专业。

■老先生的作用是给年轻人铺路他把这个话讲得很直白“王选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他都非常清醒地看自己。

他曾说过自己年龄大了,知识也老化了,对他来说,他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不是现在,而现在最需要资金的也不是他这样的人,而是年轻人。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

王选的选择读后感王选的选择读后感【一】《王选的选择》王选,这个名字似乎就意味着他的一生要进行很多选择。

“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是选择专业。

”的确,即使是现在,选择专业对大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抉择。

而当时十九岁的王选,就在这个重大的抉择上冒了一个险。

在他选择是还是冷门的计算数学,在他毕业时却成了最缺人才的专业。

不论是运气还是他的远见,总之这是王选首次从自己的人生选择中获益。

“软硬兼施”是王选成年后的第二次选择。

这让他在计算机方面有了更新的理解。

他的第三个选择——收听英语广播——帮助他更好地进行“跨领域研究”,但却让他在“文革”中吃了大亏。

王选收听英语广播的行为在“文革”中被视为“收听敌台”。

在下乡劳动途中,他再次病倒了。

这次比1961年那次更严重,在没有医疗条件的十三陵分校,更是没有一点好转,于是未婚妻陈堃銶把他接回了北京,救了他一命。

1975年,王选对“748工程”研究的“汉字精密照排”技术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第4次重大抉择——研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的选择当时被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的中国连第二、三代机还没能研究成功。

然而他却开创性的以“轮廓加参数”的方法简化了机械,他的成果也在1976年被认可。

1979年,王选发现:英国、美国、日本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经变为了商品,就要在中国登陆了。

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第5次重大抉择——涉足商界,与进口产品决战市场。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在以后的十余年里获得了飞速发展,至1989年,所有研究激光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大陆市场。

1993年,王选发现:自己老了。

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第6次重大抉择——让年轻人接班。

这是一个难以做出的抉择,但王选选择了它。

1995年,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终于完成了产业化,王选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选择。

王选一生共做了7次重大抉择,每一次看似都是有些风险的。

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每做一次选择后都会按自己的路走下去。

因此,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成功的。

北京版选修《王选的选择》教案

北京版选修《王选的选择》教案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王选的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

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

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二.预习课文1.本文记录了王选的几次选择,分别是哪几次?三、研读课文划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6)第三部分(7---25)第四部分(26---31)第五部分(32---34)四、介绍王选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王选(1952年8月6日-):女,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王选被《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为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中,王选又是十位人物之一。

五、重难点分析1.为什么说王选的第六次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自知自省精神,对科研认真负责的精神,不居功自傲2.如何理解18段末尾的那句话?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想着自己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催促自己努力和进步六、作业课后练习题▃▄▅▆▇██■▓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

王选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王选(1937-2006),当代中国著名科学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北京大学教授。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以下是摘录自王选1999年在北大的演讲稿,参考了相关资料。

第一个抉择,大学二年级,1955年,18岁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

在大学二年级,毅然选择了并不为多数人看好的计算数学专业。

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狂热的时期。

第二个抉择,1961年,24岁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即开始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第三个抉择,1962年,25岁为了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反应能力,锻炼英语的听力,收听Radio Peking等,直到“文革”开始。

在出国潮时,放弃出国,参与了团队的工作。

养成了在一线自己动手的习惯,并且竖立了以后在科学研究中的自信。

1964年承担了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的研制。

第四个抉择,1975年,38岁从事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究中。

认为,英语的快速阅读能力在这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1970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18年的奋斗。

18年里头没有任何节假日,也没有年初一。

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

“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象普通人那么生活。

”1981年,他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I型。

1985年至1993年,他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并推出了华光II型到方正93系统共五代产品,以及方正彩色出版系统。

第五个抉择,1981年,44岁20世纪80年代初,致力于产业化的道路。

1981年后,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预习课文
1.本文记录了王选的几次选择,分别是哪几次?
三、研读课文
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6)
第三部分(7---25)
第四部分(26---31)
第五部分(32---34)
四、介绍王选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王选(1952年8月6日- ):女,1997年她被推举为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被《南方周末》、《中国妇女》等评为2002年年度人物;“CCTV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中,王选又是十位人物之一。
王选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3.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2.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五、重难点分析
1.为什么说王选的第六次选择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
自知自省精神,对科研认真负责的精神,不居功自傲
2.如何理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催促自己努力和进步
六、作业
课后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