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形体的组合》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形体组合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形体组合的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形体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形体的组合原理和创作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形体的组合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形体的组合原理,学会运用形体组合的方法创作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形体的组合原理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形体组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形体组合的方法。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形体组合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PPT、范作、绘画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美术用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形体组合在作品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形体的组合原理,如对比、协调、对称等,并通过PPT 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形体组合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形体组合的方法,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形体组合原理进行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交流,取长补短。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说课稿(2)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2课形体的组合》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形体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形体的特征,以及如何将不同形体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形象。
教材还附有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形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形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形体的组合方法,形体的特征分析。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将形体进行独特的组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形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形体的组合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形体的特征。
3.实践环节: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讨论与评价: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素材,引导学生继续发挥创新意识。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案教案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第2课形体的组合》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不同形体的组合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形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形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形体组合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形体组合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形体组合方法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形体组合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3.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形体组合,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形体的组合美。
2.呈现(10分钟)介绍和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形体的组合方式,如对称、对比、层叠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形体组合方法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形体的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建筑等。
小学美术_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册《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形体的组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本课之前有”形的魅力”,之后有“抽象的雕塑”,在教材中有承上转下的作用,也为六年级更加深入的学习形体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学生也在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本节美术课的课堂实践活动,正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对形体有初步认识,概括简化形体的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自然形体,什么是几何形体,学习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上节课自学遇到的问题,学习概括简化形体,用简单的形体组成预想的事物,制作一个有趣的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合形体,体验形体在生活中的呈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化概括形体,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绘制出有趣的独特的形体组合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城堡,让学生体验,引起兴趣。
2.教师小结:上节课咱们用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形体的组合这一课,在学习和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并把它记录了下来,课后老师把问题整理了出来,今天这节课我们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知识,第二个环节是解决梳理上节课的问题,第三个环节是探讨怎样制作一个有趣的作品。
【设计思路】承上启下,引出这节课的任务。
二、复习上节课知识小老师带领同学复习上节课知识。
三、解决问题1.如何确定主题做什么?通过教师描述,学习到两种确定主题的方法,一是先取材后构思、二是先构思再取材。
【设计思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学习形体的组合,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用什么形体组合成想要的事物?小组探讨完成任务单任务单我们组通过()的方式解决的问题。
得出的结论是:长颈鹿的头用()形体。
长颈鹿的脖子用()形体。
长颈鹿的身体用()形体。
长颈鹿的腿用()形体。
小结:大家的答案有些不同,不过在概括形体时,用到的方法差不多,那就是简化和变形。
《形体的组合》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形体的组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物体的形状组合?”比如,家里的积木、玩具,甚至是建筑物的设计,都涉及到了形体的组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形体的组合奥秘。
b.创新组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往往在创作时倾向于模仿已有的作品,难点在于如何引导他们突破思维定式,进行有创意的组合。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非传统的材料,或者设置特定的主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个性化作品。
c.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在动手组合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形状拼接不上、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学会如何解决。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形体的组合》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立体组合作品,提升对形状、结构、空间关系的认知。
a.识别并理解基本几何形状的特征。
b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运用基本几何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展现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立体造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a.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立体物体,分析其组合方式。
b.动手实践,使用基本几何形状创作出自己的立体组合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a.欣赏优秀立体组合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b.体验创作过程,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本几何形状的组合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形体组合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发挥你们的创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 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形体的观察、比较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能够正确地将多个形体进行组合,创造出具有美感的组合形体。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的物体,理解形体组合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将多个形体进行合理布局,创造出具有美感的组合形体。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实物展示台、范例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彩色笔、画纸、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引入课题。
2. 展示各种各样的形体组合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形体的组合概念,讲解形体组合的方法和要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形体组合的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3. 组织学生讨论形体组合的技巧和要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示范操作教师进行形体组合的示范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布置作业1. 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和示范,进行形体的组合创作。
2. 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形体组合作品。
3.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形体组合的方法和要点。
3.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原理,了解不同形状和大小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原理,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小学美术_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形体的组合》学情分析一、学习习惯、生理等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线条也较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二、学习情况分析与措施五年级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将平时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形体的组合》效果分析《形体的组合》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本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形体的概念,能正确区分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
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形体组合而成的,并学会运用各种形体组合新的造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导入部分,我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和“扇形”变成立体造型,学生采用卷巻或折的方法变出圆柱体、长方体和圆锥体造型,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初步认识形体与形的区别,为下一步制作几何形体造型做好铺垫。
学生在理解了形体概念的基础上,自学形体的分类、掌握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区别,课堂上我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加深学生对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理解。
在理解形体的基础上进行形体组合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形体组合有什么规律?我采用小组“摆形体”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尝试,自主发现形体组合讲究“美观”“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我们本课的最终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反思,我最大的收获是:美术课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想象力永远是学生创作的法宝,如何开启学生想象思维?是我们在各课时需要多花费心思去研究的。
小学美术课《形体的组合》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基本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组合方法的掌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形体组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基本图形组合创作出一个动物形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运用基本图形和组合方法,创作一幅以“快乐的动物园”为主题的画作。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本图形组合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形体组合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团队协作:课堂互动环节,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举例: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其名称,同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组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画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形体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形体的组合》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形体的组合规律,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成复杂的物体。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小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形体的组合规律理解不够,需要通过实例引导他们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形体的组合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成复杂的物体。
3.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形体的组合方法,空间想象力。
2.难点: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成复杂的物体,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发现形体的组合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组合几何形体,培养创新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4.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指导学生绘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几何形体模型或图片。
3.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体组合。
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的组合规律,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何形体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形体可以组合成复杂的物体,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几何形体组合成新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说课稿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课形体的组合》说课稿 (3)一. 教材分析《形体的组合》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形体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探索形体的组合规律,从而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形体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难以发挥创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形体的组合方法。
2.教学难点: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形体组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形体组合实例,了解形体的组合方法。
3.合作探究: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实践形体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从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5.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形体的组合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示意图等形式,展示形体的组合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
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形体的组合美术教案及反思5篇
形体的组合美术教案及反思1形体课的课堂教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形体课的开设在少儿时期是极其关键的,在这一时期里人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就像一颗刚播下的种子,等着丰富的营养来滋润它的成长,如果缺乏营养或护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畸形发展。
那么在我校开设舞蹈形体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上,我想应是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
在我的形体课堂中,我从两个重点进行教学:一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小就不拘泥于某方面的专业学习,而是从整体上强调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创新,鼓励他们求新求异,敢于冲破常规的思想意识,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另一个重点,我运用启发式的才艺教学法,注重上课的过程(启发的过程),启发式的学习(儿童即兴),通过看我跳、跟我学、自己做动作的环节,经由主题动作的认知,语言的引导与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自发性肢体动作,也就是我们舞蹈中常说的儿童即兴。
那么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创新的思想意识,我认为舞蹈教育可以给予他们帮助以及提高记忆能力。
在我校,每周训练次数就只有一次,每次训练的时间为35——40分钟,是否学得会、记得住,很大程度上要靠孩子们的记忆力去独立完成。
而做为老师,我首先要做到善于启发和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参和意识,使孩子们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提高记忆能力的作用。
形体的组合美术教案及反思2形体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课程。
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快乐地健康成长。
要教好低年级学生的舞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从基本动作教起,如:手腕花、手位组合、跟点步、进退步、踵趾小跑步等,每节课程的开始部分安排三分钟左右的小组合,配上好听的恰当的音乐来练习律动,并形成常规,这样的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将会普遍提高,为今后的形态教学奠定基础。
2课《形体的组合》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形体的基本概念、组合方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形体组合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针对形体的透视表现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讲解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作品中。在创新组合应用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例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形体的组合方式,如将生活用品与建筑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画面。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强调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如形体的边缘、色彩搭配等,以确保作品的质量。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通过学习形体的组合,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形体的基本概念:学生能理解并区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体。
-形体的组合方法:学生掌握形体的拼接、重叠、透视等表现手法,并能在实际作品中灵活运用。
-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形体的组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的形体组合形成的有趣画面?”比如,一个玩具机器人可能就是由圆形和方形组合而成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形体的组合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形体的拼接、重叠和透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教案与课后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通过形体组合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拼接、切割、叠加等。
(2) 常见形体组合实例: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球体等。
(3) 创意形体组合:学生自主设计,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形体组合作品。
1.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形体组合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展示常见形体组合实例。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不同形体的组合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形体的组合方法及创作的重要性。
二、课后反思2.1 教学效果(1) 学生是否能掌握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
(2) 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创意的形体组合作品。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2.2 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难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形体组合方式。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
(2) 通过形体组合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1) 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拼接、切割、叠加等。
(2) 常见形体组合实例: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球体等。
(3) 创意形体组合:学生自主设计,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形体组合作品。
3.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形体组合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讲解形体的基本组合方法,展示常见形体组合实例。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不同形体的组合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美术《形体的组合》教案设计
《形体的组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难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出示范品实物提问:这些高楼与上次我们做的高楼有什么不同?小节:这些高楼要比我们上节课做的复杂的多,大多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小盒子做成的。
二、教授新课师:建筑物大都呈现一定的几何形体,形形色色的包装盒,经过剪贴,拼拼贴贴,再进行适当的附加装饰,每种风格别具一格的楼房、小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师生共同分析模型特点,(边欣赏边分析)提问:这组模型由几个盒子组成?它们的形状如何?小结:这些盒子形态各异的盒子,有的长有的短,因此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正好可以表现出楼房的高矮不同。
《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教案与课后反思
《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教案与课后反思第一章: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形体知识,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形体的组合,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的组合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介绍形体的组合概念和基本方法。
分析常见的形体组合实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组合不同的形体。
2.2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形体组合。
讲解形体组合的概念和方法:介绍组合形体的基本方法,如堆积、拼接等。
分析实例:分析一些常见的形体组合实例,如立方体、圆柱体等,并解释它们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分组,利用教具或纸张进行实际操作,组合不同的形体。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工具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形体组合的概念和方法。
示范法: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方法。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空间想象力。
3.2 教学工具教具:一些立体模型或纸张等,用于展示和操作形体。
幻灯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常见的形体组合实例。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对形体组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交流和学习。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疑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课后反思与改进5.1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对形体组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反思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更多的实例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形体的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家具设计等。
小学美术《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学校美术《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第 1 篇活动目标: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几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沟通自己的发觉,能在合作商量的基础上发觉问题。
活动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活动难点:运用规律,尝试进行又快又全的排列组合。
活动预备:教具:车的PPT、自制车牌号码。
学具:两人一套数卡(3 4 7)、每人一套数卡(1 3 4 7)、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在观看的基础上了解车,引出课题1、车上有什么?汽车由几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门、方向盘、座位)小结:汽车由车头、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
2、我这里还有许多汽车的图片,请你们来看看图片上的车有什么特殊?你喜爱它什么?3、你在公路上还观察有哪些车?4、怎样在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呢?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1、播放PPT"陆老师的新车'(1)、这是老师的新车,是一辆银灰色的马自达。
(2)、老师的车牌上有3 4 7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3)、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3 4 7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
(一组车牌一张纸)2、展现车牌(1)、每对孩子上交一张车牌,老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现在黑板上。
(2)、看看车牌号有重复吗?假如大街上车牌一样,警察会怎样?(3)、老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4)、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5)、有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小结规律:3 4 7 3 7 4 4 3 7 4 7 37 3 4 7 4 3(根据次序,以每一个数字为排头,把剩下的数字交换位置)三、运用规律,尝试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在3、4、7中再加一个数字1,我们试试用1、3、4、7这四个数字可以排出几组不同的车牌。
《形体的组合》教学案例及反思
《形体的组合》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提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提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生答:略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
教学有感:《形体的组合》是上一节课平面形的延伸,本课设计先让学生欣赏中外的标志性建筑,从建筑的直观外形感受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中外建筑这一环节,我深深领会了“给一碗水和有一桶水”的内涵。
在我的专业学习领域对于建筑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根据教学大纲上对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建筑知识我只是略知皮毛,要想把欣赏的内容讲的丰富有趣味性就需要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在网上的学习我掌握了很多建筑和建筑师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小学美术《形体组合》教案
4.形体组合作品欣赏:欣赏一些经典的形体组合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的形体组合知识,完成一幅有趣的画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形体组合》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形状组合在环境设计中如何发挥作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灵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形状组合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形状组合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形体组合》课程结束后,我对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发现,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组合形状的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学生在接触形状组合这一概念时,普遍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尝试用各种形状进行组合,课堂氛围活跃。这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形状组合的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形体组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的形状组合形成的有趣图形?”比如,我们在建筑、家具、玩具中都能发现形状的组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形状组合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的组合》学情分析
一、学习习惯、生理等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比以前成熟,线条也较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
二、学习情况分析与措施
五年级是学生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将平时教给学生的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形体的组合》效果分析
《形体的组合》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本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形体的概念,能正确区分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
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形体组合而成的,并学会运用各种形体组合新的造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导入部分,我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和“扇形”变成立体造型,学生采用卷巻或折的方法变出圆柱体、长方体和圆锥体造型,通过动手制作,学生初步认识形体与形的区别,为下一步制作几何形体造型做好铺垫。
学生在理解了形体概念的基础上,自学形体的分类、掌握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区别,课堂上我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加深学生对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的理解。
在理解形体的基础上进行形体组合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形体组合有什么规律?我采用小组“摆形体”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尝试,自主发现形体组合讲究“美观”“实用”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我们本课的最终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反思,我最大的收获是:美术课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想象力永远是学生创作的法宝,如何开启学生想象思维?是我们在各课时需要多花费心思去研究的。
学生作品完成的非常的好,造型独特,作品有创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形体的组合》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大千世界,虽然物象丰富,但都能用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形体来概括,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几何形体。
什么是自然形体。
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形体的组合之美。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收集的各种形体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形体的组合》评测练习
1.形体包括:(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
2.几何形体是指:(人工制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3.自然形体是指:(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一些立体形态)。
4.形体组合的方法有什么?
重复并列叠加相交
《形体的组合》课后反思
《形体的组合》是上一节课平面形的延伸,本课设计先让学生以小魔术的形式简单易懂的从平面转换到立体形体。
根据教学大纲上对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建筑知识我只是略知皮毛,要想把欣赏的内容讲的丰富有趣味性就需要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在网上的学习我掌
握了很多建筑和建筑师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赏析书中作品,学生根据书中作品运用形体的认识和自己的想法自由发言,体会形体组合之美。
本课课堂比赛创作,实践操作的环节是最精彩的部分。
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由此带来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
在小组合作创作中我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把关注点放在了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创作合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
这样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起着引导、提示、帮助的作用,避免了教师长时间讲授,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实验、操作、情感体验的空间,学生学习自觉主动,兴趣浓厚,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展示评奖环节中,我让同学们将每个小组的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让设计组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
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规定,联系学生生活的现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需求。
提高了学生对物体形体的感受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
初步学习了简单物体结构的表现方法。
加深了对物体基本形体组合的理解,并懂得了迁移。
在制作中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运用形体的组合创造出最有创意的作品,也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学会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合作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他们在课堂上,自由表达,放胆想、放胆做、放胆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完善人格与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提高了学生对物体形体的感受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学得开心,做得认真、讲解详细、评得很棒。
但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方面:我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使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好。
在整个学生制作环节中,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学生们都想让自己组的作品完美,会出现反复修改,以至于时间用的有些久。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还会将同学们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拍摄并保存下来,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学生会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
最后我做小结性讲评,进行课堂小结,肯定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辛苦劳动,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形体的组合》课标分析
一、明确本课课程性质,突出本课特点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体的组合》要求学生了解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特点,并运用形体组合作品。
二、搭建清晰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递进结构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欣赏用形体组合的物品,感受形体组合的形态之美,通过设计、用重复、并列、叠加等方法,将多种形体组合成一件和谐而有创意的作品。
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收集的各种形体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