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试题

课程标准试题
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_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_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_,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系列1:美术鉴赏;系列2:绘画·雕塑;系列3设计·工艺;系列4:书法·篆刻;系列5:现代媒体艺术。

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_必修学分__,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__3_个基本学分。

5、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_造型__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6、设计、工艺活动能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材料,认识_功能与形式_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功能与形式创造意识。

7、通过书法·篆刻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8、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内容包括两个模块:摄影摄像_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9、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_美术术语的学习与运用。

1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_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脑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x )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因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3、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4、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应该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创作出富有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精神的作品。(x )

5、美术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三、简述题(28分,每题7分)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实现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3、简述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成就标准。

答:参见课标

答:多主体评价是指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其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四、论述题(32分,第1题12分,第2题20分)

1、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请谈谈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的。(回答要注重举具体的教学实例)

回答要注重举具体的实例,最好能有一个专门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展示性的答案。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回答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答案略

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

9、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10、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

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

12、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13、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1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1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旁观,b、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c、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6、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17、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18、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教育促进者转变。

1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设计与运用、综合与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20、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2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_四大学习领域。

23、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_、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2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25、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教材,新教材观是用教材。

27、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 B )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B )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A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D )。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B )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C )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C )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A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问答题:30%

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答: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 B )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B )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A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D )。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B )进行欣赏和评述。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C )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C )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A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三、问答题:30%

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答: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四、实践题:26%

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

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美术课程具有( )的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 )的主要途径。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 )、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

A、标准

B、阶段目标

C、学习方式

4、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

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进行欣赏和评述。 5

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 )个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 )

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9、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A、后印象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10、《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

A、罗马式建筑 B 、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11、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12、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13、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 B 、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14、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

A、形体结构 B 、光线明暗C、光色变化D、意象效果15、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16、在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身受重刑,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演员采用跪步前行连带( ),把林冲承受着的钻心的疼痛,形象地传达给观众。

A(甩水发B(抖水袖C(吹髯口D(撩褶子

17、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

A、红、黄、蓝 B 、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18、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象征神,青龙为( ) 之神。

A、北方 B 、东方C、西方D、南方

19、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分两个部分,打开以后先看到画面,接着是占据画幅左半

1/4页

边的题跋,记录了画面的内容,题跋的书体是( ) 。

A、隶书 B 、行书C、篆书D、楷书

20、齐白石的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描写的是( ) 。

A、青蛙 B 、牛蛙C、蝌蚪D、树蛙

21、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 的形式表现出

A、水彩画 B 、工笔画C、版画D、油画

22、1886年创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

A、法国贝尼尼 B 、意大利多纳太罗C、法国罗丹D、意大利米开朗基罗23、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历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

)。要庆典的场所,为主的三大殿是(

A、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 B 、中和殿、太和殿、保和殿C、中和殿、武英殿、保和殿

24、“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作者是( )。

A、苏东坡 B 、金农C、王冕D、齐白石

25、“四君子画”()

A. 梅、兰、竹、菊B、.梅、兰、牡丹、玫瑰C、茉莉、杜鹃、竹、菊。26、凡高是( )

A. 欧洲后印象主义画家

B. 欧洲印象主义画家

C. 欧洲抽象主义画家。2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 A黄公望B张择端C马致远D范宽。

28、《愚公移山》的作者( )

A蒋兆和B林凤眠C徐悲鸿D齐白石。

29、《开国大典》的作者( )

A卫天霖B罗工柳C王式廓D董希文。

30、《格尔尼卡》的作者( )

A安格尔B毕加索C达维

二、填空: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 )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 )和( ),注重( )与( )的紧密联系。

2、美术学习应当从( )层面提高到( )的层面。

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 )( )( )、( )。

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 )、( )或( )的方式,既可以在( )中进行,也可以在( )后进行。

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 )( )( )。

6、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是学校进行( )的主要途径。

7、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 )( )(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8、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 )教材,新教材观是( )教材。2/4页

9、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 )和( )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10、美术课程评价是( )改进教师教学,促进( )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1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 ),也重视( )。要确立( ),倡导师生间的( )。12、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 )精神,发展美术( )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 ) ,陶冶高尚的( )情操,完善( )。13、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 )课程。14、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 )和(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5、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 )和良好的(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问答题: 三、

1、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2、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4、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遵照的原则是什么,

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6、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

7、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8、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3/4页

一、1、 B 2、B 3、 A 4、D 5、B 6、C 7、C 8、 A 9、b 10、c 11、b 12、b 13、d 14、

c 15、, 16、, 17、, 18、, 19、D 20、, 21、, 22、, 23、, 24、, 25、A 26、A 27、B 28、

c 29、D

30、B

二、1、素质教育综合性探究性美术课程学生生活经验2、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美术文化学习

3、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个人小组团体学习过程学习结束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文美育 6

7、国家地方学校

8、教用

9、创作欣赏

10、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程《美术课程标准》11、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12、创造实践素养审美人格

13、艺术文化

14、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15、审美情趣品德情操

三、

1、答:1、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2、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3、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2、答: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答: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4、答:审美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
姓名: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1、 2、 3、 4、 5、 6、 三、 填空。(40 分,每空 2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4 年级从(写话)、(习作)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 判断。(20 分,每小题 4 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 年级要多认多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选择。(20 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 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A、个性化 A、学习态度 四、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C、综合化 C、学习目的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B、整体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B、学习方式 简答。(20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 念 ..................................................................... .. (1) (一)课程性 质 ..................................................................... .. (1) (二)基本理 念 .....................................................................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 ..................................................................... . (2) (一)学科核心素 养 ..................................................................... . (2) (二)课程目 标 ..................................................................... (3)

三、课程结 构 ..................................................................... (3) (一)设计依 据 ..................................................................... (3) (二)结 构 ..................................................................... . (4) (三)学分与选 课 ..................................................................... .. (4) 四、课程内 容 ..................................................................... (4) (一)必修课 程 ..................................................................... . (4) 模块 1 分子与细 胞 ..................................................................... .. (4)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图文稿

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小学科学课程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3、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5、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评价时机应该(全程化),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7、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8、(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9、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10、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 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 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 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17、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 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 的关系。 18、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 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生物学课程标准

一.模块 1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细胞是 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 实际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性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 然 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内容要求】 概念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 酸等 ,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 生物大分子 1.1.1 说出细胞主要由C、 H、 O、N、 P、 S等元素构成 ,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 指中水一然

[附录 ] 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案例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的制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 能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的讨论 , 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 , 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3·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系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 4,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维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案例 1 评析 养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本课程学习的宏观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 ,要根据实际上课具体内容 ,确定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习惯了以三维目标来描述教学要求和意 图 ,教师在对应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时或许会感到困惑。本案例旨在示范如何依据核心素养来制订一节课的教学 目标。 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的。目标1 着重体现了“生命观念”的要素 ;目标 2 着重反映了“科学思维”的要素 ;目标 3 和 4 分别着重指向 "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目标之间相互也有交叉 ,每个目标中可能还含有对其他素养 的要求。核心素养几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学生品格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落脚点。 案例 2 筛选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能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提出分离目标菌的思路。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出分离目标菌的方案。 3.能依据方案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分离、培养方法初步分离出目标菌。 二 .教学思路 提出课题讨论思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交流 三 .教学过程 活动任务活动目的 利用视频或文本介绍几种分离、筛选!工程菌种的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实例 ,认识寻找、分离菌种的应用价值,提出课题。 选取哪种土样筛选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概率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较大 ?为什么 ?如果要分离其他微生物 ,应该到哪路。里去寻找 ? 提出分离尿素分解菌 (或其他目标菌 ) 技术路线 , 用科学思维提出、论证合理、可行的的设计思如土样的选取和处理 , 培养基的选择、配制和灭路 菌,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分组设计探究方案(可查阅资料 ),展示、交流方案针对具体问题 ,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 设计可操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1—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 ______________ 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 _____________ 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宗旨,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_______ 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 ______ 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为他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奠定聊好的基础。 7、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 设、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_____________ 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生物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注重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水平,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作为本课程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要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一)知识 获得相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相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动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水平 准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水平。 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水平。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水平。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水平、实践水平和创新水平。 初步学会使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注重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生物学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 1.科学探究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5.生物圈中的人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8.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技术 10.健康地生活 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活动建议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建议。 一、科学探究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实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是为了促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水平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水平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所以本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之中。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但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 1.理解科学探究 教学中,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升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实行分析和判断。 ·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表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水平

科学课程标准试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3、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 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 (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5、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主体应该是 (多元化),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评价时机应该 (全程化),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 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7、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 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8、(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9、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10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1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 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16、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 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焦作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分数: 教育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有利于。 3、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4、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的学习过程。 5、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的能力。 6、《语文教学二十韵》是著名教育家的作品。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著名教育家的名言。 8、王崧舟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 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 9、朱永新先生主持,以一切人的发展为宗旨,是基于人文培养的素质教育,是着眼精神成长的生活教育。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主要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进行主题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诵会等。()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3、第一学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课程标准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共列出了28项目标。() 4、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时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总的描述。() 5、识字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6、语文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7、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8、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课程标准关于“学会汉语拼音”之一。() 9、口语交际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该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进行。() 10、课程标准要求1-9年级合计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其中1-6年级80篇,7-9年级160篇。()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何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搜集资料?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文学素养

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新版-精选.pdf

一.模块1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等内容。细胞是 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细胞生物学的研 究进入了分子水平。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 实际应用。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性,细胞生命活动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内容要求】 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 生物大分子 1.1.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指中水一然

[附录] 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案例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的制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能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的讨论, 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 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3·能够根据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结构以及数量关系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并制作简易生态瓶。4,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维持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案例1评析 养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本课程学习的宏观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实际上课具体内容,确定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习惯了以三维目标来描述教 学要求和意图,教师在对应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时或许会感到困惑。本案例旨在示范如何依据核心 素养来制订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的。目标1着重体现了“生命观念”的要素;目标2着重反映了“科学思维”的要素;目标3和4分别着重指向"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目标之间相互也有交叉,每个目标中可能还含有对其他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几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学生品格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落脚点。 案例2 筛选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提出分离目标菌的思路。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出分离目标菌的方案。 3.能依据方案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分离、培养方法初步分离出目标菌。 二.教学思路 提出课题讨论思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交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任务活动目的 利用视频或文本介绍几种分离、筛选!工程菌种的 实例,认识寻找、分离菌种的应用价值,提出课题。 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选取哪种土样筛选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概率 较大?为什么?如果要分离其他微生物,应该到哪里去寻找? 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出分离尿素分解菌(或其他目标菌) 技术路线,如土样的选取和处理, 培养基的选择、配制和灭菌,培养条件的控制等用科学思维提出、论证合理、可行的的设计思路 分组设计探究方案(可查阅资料),展示、交流方案针对具体问题,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 设计可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考试题microsoft

《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1.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 3.课程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课程设计思路:总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体分解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 5.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有四大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每个领域的主要概念分别为:6、6、3、3个。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 6、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l-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7、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每个方面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1、(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二)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2018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自主、合作、探究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 基本特点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 年级为“写话”,3~6 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9、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0、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2、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3、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好奇心、科学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终身学习 2、科学素养的形成,学习的结果,学习的过程,科学素养,多样的,教师,学生,家长 3、课程标准,总目标,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4、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5、探究,探究 6、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 7、五,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8、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 1、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教学建议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3、评价建议 (一)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三)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4、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布置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小学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