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地区煤的形成
煤炭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煤炭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那么煤炭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店铺在此整理了煤炭的形成过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煤炭的形成过程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
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
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
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
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1)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2)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3)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
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有些论述是否应当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
一座大的煤矿,煤层很厚,煤质很优,但总的来说它的面积并不算很大。
如果是千百万年植物的枝叶和根茎自然堆积而成的,它的面积应当是很大的。
因为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应当到处有储存煤炭的痕迹;煤层也不一定很厚,因为植物的枝叶、根茎腐烂变成腐植质,又会被植物吸收,如此反复,最终被埋入地下时也不会那么集中,土层与煤层的界限也不会划分得那么清楚。
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和依据,煤炭千真万确是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统的演变形成的,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煤块,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像树干一类的东西,有的煤层里还包裹着完整的昆虫化石。
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
1中国不同时代形成的煤和地区分布之间的关系
1中国不同时代形成的煤和地区分布之间的关系?煤是由植物经过复杂的作用形成的,而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植物界形成了不同的部落,出现植物分区,为成煤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所以,形成了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
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煤层气资源占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9.5%以上。
1、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分布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聚煤作用在我国北方形成海陆交互相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赋存在华北赋煤区,含煤面积80万km2,构成了我国最主要的煤层气聚气区,即华北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的主体部分,地理分布范围西起贺兰山-六盘山,东临勃海和黄海,北起阴山-燕山,南到秦岭-大别山,包括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南部、辽宁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大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
在华北赋煤区内,还广泛发育了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并见零星上三叠统和第三系含煤地层分布。
晚二叠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在我国南方十分强烈,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大雪山-哀牢山以东的华南赋煤区内,构成了我国华南煤层气聚气区。
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理分布范围包括西南、中南、华东和华南的12个省区。
华南赋煤区内除有以龙潭组为代表的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外,还有上石炭统、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第三系等含煤地层分布。
下-中侏罗统下-中侏罗统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西北赋煤区,在华北赋煤区的分布也较为广泛。
西北赋煤区由塔里木地台、天山-兴蒙褶皱系西部天山段和秦祁昆仑褶皱带、祁连褶皱带、西秦岭褶皱带等大地构造单元组成,地理分布范围包括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贺兰山-六盘一线以西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的全部或大部。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对于能源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点。
一、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煤炭是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主要通过植物残体的堆积和压实而形成。
煤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
当时地球上的陆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中的植物在死亡后逐渐沉积在湖泊、河流或沼泽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植物残体逐渐埋藏在地下,并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煤炭层。
煤炭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植物残体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中埋藏,以避免被完全分解。
其次,地壳运动需要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植物残体逐渐压实并形成煤炭。
最后,煤炭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通常在60-120摄氏度之间。
二、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煤炭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其分布特点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如山脉和断裂带,煤炭资源通常较为丰富。
这是因为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层的抬升和变形,从而促进煤炭层的形成和保存。
其次,煤炭资源的分布还与地质时代有关。
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会有不同类型的煤炭,如石炭、褐煤和无烟煤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煤炭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褐煤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而无烟煤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澳大利亚。
此外,煤炭资源的分布还受到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地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活跃的地区,煤炭资源通常较为丰富。
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煤炭的形成和保存。
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残体容易被分解,导致煤炭资源的质量较差。
而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煤炭资源的质量较好。
总的来说,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以保障能源供应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煤炭的成因及其地质特征
煤炭的成因及其地质特征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了解煤炭的成因及其地质特征,对于研究煤炭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炭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的古代植物。
在地质历史长河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当这些古代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在湖泊、河流或沼泽等湿地环境中被埋藏。
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植物残骸逐渐被压实、堆积和分解,形成了厚厚的有机质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质层被覆盖在上面的沉积物压力下逐渐压实,温度和压力也逐渐升高。
这种长期的作用下,有机质经过热解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煤炭。
煤炭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植物残骸→腐殖质→褐煤→烟煤→无烟煤→石煤。
煤炭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层的分布、厚度和组成等方面。
煤层是指由煤炭组成的地层,它通常位于地壳的浅部,常常与其他沉积岩层相互交替。
煤层的分布受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常见的煤炭产区有华北、华东、华南等地。
煤层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特征。
一般来说,煤层的厚度与煤炭的质量和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煤层的厚度可以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些地方的煤层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
煤层的厚度差异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速率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煤炭的组成也是其地质特征的重要方面。
煤炭主要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是最主要的成分,占据了煤炭质量的大部分。
煤炭的组成和质量与煤层的类型和成熟度有关。
一般来说,煤炭的热值和含碳量越高,质量越好,适用于不同的用途。
除了成因和地质特征,煤炭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煤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净化废气和水中的有害物质。
煤炭还可以通过加热和压缩等工艺转化为煤气、煤油和焦炭等能源和化工产品。
总之,煤炭的成因及其地质特征是研究煤炭资源的重要内容。
了解煤炭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和物化性质,对于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是如何形成的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不过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煤是怎么来的。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煤的形成原因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煤的形成煤是由植物在湖泊、沼泽地带埋没在水底、泥沙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步演变而成的。
距现在约2.5亿年以前,植物死后,遗骸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由于地壳变动,沉积地带下降,泥沙不断冲积,植物遗骸一层一层地埋在地层中,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厌氧细菌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腐泥和泥炭。
这是成煤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成煤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变质阶段,也叫煤化阶段,也就是从腐泥、泥炭转化成煤。
由于地壳下沉和变动及其它原因,泥炭逐渐失去氧、氮和氢,相对地增加了碳含量和硬度,变成了最年轻的煤——褐煤。
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煤层的煤质继续发生变化,煤化过程进一步加深,褐煤逐步变成烟煤,最后变成无烟煤。
煤的开采方式矸石排放煤矿生产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也是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和堆积量最大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一般为煤炭产量的10%左右。
中国煤矸石年排放量大约在1.5 亿~2.0 亿吨之间。
截止2002 年底,全国煤矸石积存量约34亿吨,占地2.6 万公顷,是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中产出量和累计积存量最大的固体废物。
2004 年,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量为1.35 亿吨,利用率54%。
矿井水的排放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水源水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巷道和工作面,为了保证采矿安全,防止水害发生,需将矿井涌水排出。
据不完全统计,在采煤过程中,2004 年全国煤矿矿井水排放约30 亿m³,平均每吨煤涌水量约为2m³。
资源化利用率仅占22%左右。
瓦斯抽放与矿井通风在煤炭开采前和开采中抽放瓦斯气,是保证煤矿安全的重要措施。
煤怎样形成的
煤怎样形成的煤主要用于燃烧、炼焦、气化、低温干馏、加氢液化等。
煤是怎样形成的?店铺在此整理了煤的形成过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煤的形成过程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俗称煤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
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
《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煤炭是一种可以用作燃料或工业原料的矿物。
它是古代植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
煤也是获得有机化合物的源泉。
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通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可以获得燃料油及多种化工原料。
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
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是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的。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随之发展起煤炭、钢铁、化工、采矿、冶金等工业。
煤炭热量高,标准煤的发热量为7000大卡/千克。
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一般也比较容易开采,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生产中的燃料。
煤炭除了作为燃料以取得热量和动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和制取人造石油,即煤的低温干馏的液体产品——煤焦油。
经过化学加工,从煤炭中能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化学产品,所以它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我国相当多的中、小氮肥厂都以煤炭作原料生产化肥。
我国的煤炭广泛用来作为多种工业的原料。
地理煤炭知识点总结
地理煤炭知识点总结煤炭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分布、开采、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煤炭的形成、分布、开采和利用等方面对煤炭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煤炭的形成煤炭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矿物质,在地质学上属于火成岩矿物。
煤炭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中的生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而形成的。
煤炭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植物残体的沉积、腐败和压实三个阶段。
1.植物残体的沉积:煤炭的形成首先要有大量的植物残体,这些植物残体主要是由苔藓植物和木本植物形成的。
这些植物残体在一定条件下会被埋藏在地下。
2.腐败:植物残体被埋藏在地下后,由于缺乏氧气的作用,植物残体开始进行腐败,逐渐产生了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3.压实: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地壳的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变化,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化学成分得到改变,逐渐形成了煤炭。
二、煤炭的分布煤炭的分布主要受到自然条件、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煤炭主要分布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区。
1.北美:北美地区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
2.欧洲:欧洲地区的煤炭储量也相对较丰富,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法国、波兰、乌克兰等国家。
3.亚洲: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
4.非洲:非洲地区的煤炭储量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南非、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国家。
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煤炭出口大国之一,其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和中部地区。
三、煤炭的开采煤炭的开采主要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式。
地下开采是指通过井下的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主要适用于煤矿深度较大的地区。
而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上进行开采,主要适用于煤矿浅层的地区。
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煤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带你一起探索煤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1. 煤的形成煤是由古代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植物生长繁茂,死亡后堆积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逐渐形成了厚厚的有机物质层。
这些有机物质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等地质作用,逐步转化为煤炭。
2. 煤的演化过程煤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原煤、初级煤、气煤、干馏煤、焦煤和无烟煤等几个阶段。
2.1 原煤阶段原煤是指地下埋藏的煤炭矿床中的煤,它具有较高的水分和挥发分含量,煤质较差。
原煤主要分为褐煤、泥炭和腐植质等几种类型。
褐煤是最初形成的煤种,含水分较高,煤质较差。
泥炭是由湿地植物残体堆积形成的,水分含量更高,煤质更差。
腐植质是由植物残体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堆积形成的,水分含量较高,但煤质相对较好。
2.2 初级煤阶段初级煤是指经过一定程度的煤化作用后形成的煤炭。
它的水分和挥发分含量相对较低,煤质较好。
初级煤主要包括烟煤和无烟煤。
烟煤是最常见的煤种之一,含碳量较高,燃烧时产生较多的烟雾和灰尘。
无烟煤是一种质量较好的煤种,含碳量更高,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和灰尘较少。
2.3 气煤阶段气煤是指经过高温干馏后形成的煤炭。
在高温下,煤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
气煤主要包括焦煤和煤油。
焦煤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可用于制取焦炭。
煤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石油产品。
2.4 干馏煤阶段干馏煤是指经过干馏作用后形成的煤炭。
在干馏过程中,煤中的有机物质发生热解,产生大量的挥发分和焦炭。
干馏煤主要包括煤焦油和焦炭。
煤焦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沥青、染料等产品。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可用于制取铁合金等产品。
3. 煤的应用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发电行业,煤被用于发电,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煤的形成过程及煤系
煤的形成过程及煤系
1.煤的形成过程---成煤植物和地质条件
1.1 煤是由不同地质年代的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
1.2 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的是腐殖煤,如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残殖煤分布非常少。
1.3 煤的原始物质主要是植物的根、茎等木质纤维组织,则煤的氢含量就低,形成的为腐殖煤;如果由角质层、树脂和孢粉质等所形成的煤,期含氢量就高,如残殖煤;如果有藻类形成的煤,则其氢含量就更高,如腐泥煤。
1.4 根据煤化的程度的不同,腐殖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个大类。
1.5 成煤期
1.5.1 主要的成煤期有三个,古生代的石炭纪、二迭纪;古生代的侏罗纪;新生代的第三纪。
1.5.2 中国成煤期较多,但以二迭纪的成煤最为丰富,煤源分布较为广泛。
成煤作用的阶段化
2.煤系的概念
煤系是指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它们彼此间大致连续沉积,并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
含煤岩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含煤地层、含煤建造)。
成煤植物和地质条件
煤层: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结构
厚度:薄煤层﹤1.3m 中厚煤层﹤1.3—3.5m 厚煤层﹥3.5 m
结构与厚度变化原因:地壳不均衡沉降、沼泽基底不平、煤层同生冲蚀、构造变动、岩浆侵入等。
(如下图)
地壳不均衡沉降造成煤厚变化泥炭沼泽基底不平造成煤厚变化
河流同生冲蚀造成煤厚变化海水同生冲蚀造成煤厚变化
河流冲蚀造成煤厚后生变化(a)煤系内的后生冲蚀(b)煤系形成后的后生冲蚀。
煤的形成进程
煤的形成进程【摘要】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进程。
需要适宜的温度、压力、地壳运动和原始的植物尸体堆积。
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址形成的煤层,其组成成份、开采条件、埋藏深度等均不相同。
因此,了解煤的形成进程对煤矿开采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煤炭植物地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1)35-0199-02煤是由远古植物尸体大量堆积,并通过一系列长期的生物化学反映和物理演化而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俗称煤炭。
被人类誉为黑金,工业的食粮,它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世界利用的要紧能源之一。
地位仅次于石油,而在中国那个70%以上能源依托煤炭提供的国家,煤炭的作用乃至还要强于石油。
在地质历史上,煤炭形成年代主若是在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等地球植物生长繁盛的时期。
不同的成煤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地质、气候、生态环境和植物的进化程度并非相同,形成的煤层各方面条件也各有特点。
早石炭纪时期由于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浅水植物慢慢适应陆生生活,并在陆地上蓬勃进展。
这一时期我国华北、华南地域处于赤道周围,为热带潮湿气候,为植物的迅速登岸并大范围扩展快速生长,提供了极为良好的外部条件。
是中国重要的聚煤时期。
在晚石炭纪以后的二叠纪早中期,地球古气候环境进入多变期,猛烈的气候转变关于加速自然选择进程,增进植物进一步适应陆生环境起到了相对踊跃的作用,使植物种类进展日趋繁盛。
但关于需要大量植物尸体积存,进而对煤的形成进程无疑冲击是庞大的,在整个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早中期煤炭形成数量和质量都极为稀少。
以后的三叠纪初期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和气候变迁,植物生长缓慢,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聚煤时期。
至三叠纪晚期及侏罗纪初期全世界气候转向湿热,植物生长从头繁盛且范围也大大扩展,中国北部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大量的煤层,因此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聚煤时期,到了侏罗纪中晚期,由于中低纬度地域持续干旱且气候转变猛烈,高纬度地域植物生长速度加速,因此这一时期煤层要紧集中于高纬度地域。
煤的成因与形成过程
煤的成因与形成过程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对于煤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很多人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文将从地质学的角度,探讨煤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一、煤的成因煤的成因与植物的生长和演化密切相关。
在地质历史长河中,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大量的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生长繁衍。
然而,当这些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并没有完全分解,而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逐渐转化为煤。
具体来说,煤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植物堆积:当大量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会堆积在湖泊、河流或沼泽等低能量环境中。
这些地方通常缺乏氧气和微生物分解的条件,从而使得植物遗体能够保存下来。
2. 植物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遗体逐渐被压实,并受到地壳运动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埋藏。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遗体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被逐渐排出,留下了富含碳的残留物。
3. 热解反应:当植物遗体被埋藏到一定深度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发生了热解反应。
这个过程中,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煤的主要成分。
综上所述,煤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植物遗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逐渐转化而来。
不同类型的煤,如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其成因和形成过程也有所不同。
二、煤的形成过程煤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腐植质积累、初级煤形成和高级煤形成。
1. 腐植质积累:在湖泊、河流或沼泽等低能量环境中,大量的植物遗体逐渐堆积形成腐植质层。
这些腐植质层通常富含有机物质,是煤的前体。
2. 初级煤形成:当腐植质层被埋藏到一定深度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发生了初级煤的形成。
初级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但质地较松散,煤质较差。
3. 高级煤形成: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初级煤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和压实,逐渐转化为高级煤。
高级煤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低,但质地更加致密,煤质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煤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时间。
山西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山西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山西省原来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后来地壳运动,植被被埋压到地下,经过漫长的演变后形成了现在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等几种。
山西的煤用于发电、炼焦炭、生活燃烧。
山西的煤产量已经达到了10亿吨。
产煤的安全设施有:提升运输设备、机电设备、采掘设备、防治水设备、通风设备设施、防瓦斯设备、防煤尘设施、防灭火设备设施、安全监测监控设施、调度通信设施等。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然而,煤炭资源并非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其形成与分布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形成过程煤炭是由古代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在地质历史上,大片的沼泽和森林覆盖了地球的表面。
这些植物在死亡后,受到水分和氧气的限制,无法完全分解。
随着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这些植物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变化,逐渐转化为煤炭。
2. 分布特点煤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的影响。
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在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巨大,质量较好,适合开采和利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该地区的煤炭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衰竭和枯竭的问题。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但质量相对较差,含硫量高,不适合直接燃烧。
因此,该地区的煤炭主要用于化工和电力行业,通过洗选等方式提高利用价值。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同时质量较好,含硫量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和利用相对滞后。
但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将逐渐得到开发利用。
此外,煤炭资源还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等不同品种。
烟煤是质量最好的煤种,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无烟煤质量次于烟煤,主要用于燃烧和化工;褐煤质量最差,含水量较高,多用于供热和发电。
3. 问题与挑战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
其次,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地区之间的能源供需矛盾,增加了能源运输和价格成本。
最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衰竭问题迫使我们寻找替代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煤的成因与形成机制
煤的成因与形成机制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途。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煤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本文将探讨煤的成因与形成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能源的来源。
一、煤的成因煤的成因与古代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有大量的植物生长繁衍,其中一部分植物死亡后被埋藏在地下,逐渐形成煤矿。
煤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残体的堆积:在古代,大量的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残体会被风、水等自然力量带到低洼地区,形成植物残体的堆积。
这些植物残体会逐渐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发生化学变化。
2. 腐殖质的形成:植物残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逐渐转化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富含有机质和碳元素。
3. 煤化作用:腐殖质在地下经过煤化作用,逐渐转化为煤。
煤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压实、脱氧、脱水等化学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腐殖质中的有机质逐渐减少,而煤中的碳含量逐渐增加。
二、煤的形成机制煤的形成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如植物类型、环境条件等。
以下是煤的形成机制的几个关键因素:1. 植物类型: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煤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在煤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残体更容易被埋藏和保存。
2. 环境条件:煤的形成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例如,湿地和沼泽地是煤形成的理想环境,因为这些地区湿度高、氧气供应不足,有利于植物残体的保存和煤化作用的进行。
3. 压力和温度:压力和温度是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压力和温度有利于植物残体的煤化作用,促进煤的形成。
然而,过高的压力和温度也会导致煤的质量下降。
4. 地质运动:地质运动对煤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壳的隆起和沉降会改变地下的压力和温度,进而影响煤的形成。
地质运动还可能导致煤层的破裂和变形。
总结起来,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植物残体的堆积、腐殖质的形成和煤化作用是煤成因的关键环节。
煤的形成、分类及小知识
煤的形成、分类及小知识煤是我们最常见的传统能源了,可是你知道煤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就探索下有关煤的形成、分类等相关话题。
01煤的形成煤的形成时间煤生成在3.5-0.02亿年前的石炭纪—第三纪的地层中,但主要的产煤期是3.5亿-2.3亿年前的石炭一二叠纪。
根据石炭纪的珊瑚礁分布,可以推断当时地球的赤道带经过黑海一中国西北一华南一印尼,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石炭纪都处在赤道带及其附近,当时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为煤炭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再加上中国大陆很多盆地都处于沉降阶段,又为植物的深埋和成煤提供了构造条件,因此中国的煤炭资源得天独厚。
煤的形成条件1、要有大量的植物生长和繁殖。
在石炭纪、一二叠纪等气候温暖潮湿、植物茂盛,是地球上主要的成煤期。
2、植物遗体要有合适的堆积环境。
适合植物遗体堆积的环境主要是沼泽,其次是湖泊及海滨低地。
后者经植物遗体的堆积淤浅最终也会演变成沼泽。
在沼泽环境中有丰富的水分,为植物繁殖创造了条件,水分又使植物遗体与大气隔绝,免于氧化。
3、要求地壳缓慢下沉,下沉的速度同植物遗体堆积的速度保持平衡,即植物遗体的堆积,补偿填充了地壳下降造成的空间,使地表依然保持沼泽条件。
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复堆积,在同一地区往往具有很厚的煤层或很多层煤。
煤的形成阶段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
当植物堆积在水下被泥沙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有机质腐烂分解而生成泥炭。
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生物化学作用的阶段,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成分逐渐增加。
2、煤化阶段,即褐煤阶段。
由于地壳下降,已形成的泥炭物质被继续堆积的泥炭或其他的泥沙、砂等沉积物覆盖。
这样,一方面便形成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另一方面泥炭便开始压紧、变硬、脱水和胶结,碳的含量增加,过渡成为褐煤。
3、变质作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
褐煤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
如果褐煤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就会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褐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便逐渐变成烟煤。
煤炭形成的过程
煤炭形成的过程
在数亿年的地质时期中,造就了今天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的形成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积累阶段、成矿阶段、改矿阶段和淋矿阶段。
首先,土壤中的植物遭遇地壳变动、洪水等自然灾害后,积累在地表形成了沼泽和湖泊。
在这个阶段,湿润的环境使得植物无法全部腐烂,部分植物遗骸在无氧环境下逐渐积累并形成泥炭。
其次,地壳的运动使得泥炭被埋入地下,开始进入成矿阶段。
在地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泥炭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煤。
随后是改矿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煤炭的牢固度、化学成分和体积都会发生变化,从软煤逐渐变为硬煤。
最后是淋矿阶段,这是煤炭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阶段,地下水的侵蚀和淋洗,会使煤炭中的焦碱、焦酸盐等有害物质被淋洗掉,使煤炭达到经济开采的标准。
综上所述,煤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需要数亿年的时间,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现象。
透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和自然资源的形成机制。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分布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分布地球上的煤炭分布是地理学和地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此为题,本文将着重论述煤炭的形成、分布、类型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一、煤炭的形成煤炭是由植物遗骸堆积、腐烂、压实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热值的燃料。
煤炭的形成与植物的地域、气候、环境和地质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煤炭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植物残体积累、有机质转化和煤化作用。
1、植物残体积累煤炭形成的第一步是植物的积累,包括陆地和水生的植物。
陆地植物一般生长在河流、湖泊或沼泽等湿地环境,如蕨类植物、棕榈树、蒲草等。
水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淡水沉积物中,如水藻、藻类、苔藓等。
2、有机质转化植物残体经过长期的堆积和压实,逐渐在地下形成泥炭、褐煤等有机质,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煤质有机质。
这个过程需要几千万年的时间,由于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转化速度和物质质量也不同,可以形成不同质量的煤炭。
3、煤化作用在煤化作用的阶段,有机质逐渐转化为煤炭,并形成不同等级的煤炭。
目前,根据煤的含碳量和挥发分的不同,煤炭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泥炭、褐煤等四个主要分类。
二、煤炭的分布地球上的煤炭分布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尤其是欧亚大陆、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煤炭储量约为8300亿吨,其中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拥有最多的煤炭储量。
1、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世界煤炭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巨大的储量使其成为世界煤炭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统计,欧洲地区的煤炭储量约为500亿吨,其中德国、波兰、乌克兰、英国等国家是欧洲地区的主要煤炭资源国。
亚洲地区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0%。
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煤炭开采国家之一,其煤炭储量占亚洲煤炭储量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分布广泛。
同时,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煤炭资源国。
2、北美洲北美洲地区的煤炭储量也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
浅淡煤炭分布北多南少的成因
浅淡煤炭分布北多南少的成因1. 背景煤炭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对于经济与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却表现为北多南少的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 北多南少的现象在中国的煤炭储量中,以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区为主,加起来占据了全国煤炭储量的70%以上。
而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北多南少”的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全球许多国家都存在。
3. 原因分析3.1. 地质构造煤系地质是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该体系主要有煤田基础构造、煤系地层、煤层等组成部分。
而诸如河北、山西等地则都处于北方造山带的临界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也就表现为煤炭资源较为丰富。
与此相反的是江南区域的地质条件比较平坦,故而该地区的煤炭储量大幅减少。
3.2. 气候环境秦岭淮河线形成了中国的气候分界线,在该线以北,为大陆性季风气候,而该区的冬季相对较长,气温较低,湿度较大,这些恰恰满足了煤炭的生成条件。
而在该线以南的广大区域里,气候相对温和,而且雨水充沛,导致煤的形成条件不足。
因此可以说,气候环境是该地区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社会历史背景除了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外,社会历史背景也是导致煤炭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
自古以来,对煤炭的需求一直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密不可分,不过在战争时期,煤炭更是被广泛地用于国防建设及军队运输等目的。
因此,北方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成为战争重地,当时战争的胜利往往掌握在对煤炭等战略资源的掌握上,这就使得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开发与利用。
4. 结论总的来说,影响中国煤炭资源区域分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外,社会历史背景也是造成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它们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时,我们也将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 14 个,其中有 4 个最主要的成 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 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 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
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 总量的 26%、5%、60%和 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 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 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 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 海市外,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 2100 多个县中,1200 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 行开采的县就有 1100 多个, 60%左右。
占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 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 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 全国的 30. 39%, 依次为西南 地区, 8. 占 64%, 华东地区, 5. 占 7%, 中南地区,占 3.06%, 东北地区,占 2.97%。
按省、市、自治区 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 6 省区最多,这 6 省的 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 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 在 1000m 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 2.6 万亿 t。
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 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 2.45 万亿 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 94%;以南 的广大地区仅占 6%左右。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 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81.3%,东北三省占 1.6%,华东七省占 2.8%,江 南九省占 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 75%、无 烟煤占 12%、褐煤占 13%。
其中,原料煤占 27%,动力煤占 73%。
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 46%和 38%,炼 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区煤的形成由于煤是由植物遗体形成的沉积矿床,因此其分布与地史时期植物演化密切相关。
早古生代植物演化处于低级阶段,只有水生菌藻类植物,因此只形成高灰分、低热值的“石煤”。
泥盆纪开始,植物在陆地繁衍,才产生具真正意义的腐植煤,中国云南禄劝中泥盆世地层中即夹有薄煤层,但经济价值不高。
中国主要成煤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
1)石炭纪含煤地层分别位于下石炭统及上石炭统。
早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以湘中、湘南、粤北、赣西等地发育较好,并在湘中形成一些重要的煤矿区。
湘中早石炭世划分为下部岩关阶及上部大塘阶,大塘阶的岩石地层单位有三部分,即下部石子灰岩、上部梓门桥灰岩,及夹在二者之间的测水煤系。
该煤系以湘中双峰县测水之畔的研究而得名。
测水煤系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含煤段,一般厚度60~80m,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菱铁矿结核,常含两层可采煤层,分别称3号煤及5号煤,煤厚一般2m左右。
上段不含煤或仅含煤线,一般厚度70~90m,由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泥灰岩组成,底部以一套厚层状石英砂岩或含砾石英砂岩与下段为界。
测水组的植物化石由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Rhodeopteridium spp. 组合,即铲羊齿-古芦木-须羊齿植物化石组合为代表,是中国早石炭世晚期的一个植物群落。
与其共生的动物化石主要出现在上段地层,有珊瑚Y uanophyllum, Kueichouphyllum, 类Eostaffella, 腕足类Gigantoproductus等,说明其时代相当维宪期。
在湖南的西南方向,云南东部的早石炭世含煤地层称万寿山组,其层位可能略低于测水组,亦产煤层。
粤北的芙蓉山组及桂北的寺门组与测水组完全相当,均含可采煤层,但经济价值略逊于湘中。
自湖南以东的相当沉积包括江西之梓山组,粤东的忠信组,闽西的林地组以及浙西的叶家塘组,其层位约略高于测水组,且一般不含可采煤层。
此外,苏皖南部的同期沉积称高骊山组,但其地层特征与测水组的可比性已很不明显,显示它们虽然同属华南沉积区,却由于江南古陆相隔而具有各自的特色。
在华北沉积区,早石炭世的中朝地台仍处于隆升状态,其南缘濒临秦岭海槽,在陆缘区有下石炭统发育,但经过多次的俯冲、对接和碰撞之后,现仅于豫南固始、商城及陕南山阳、凤县有局部残留。
固始的杨山组在多层砾岩中夹有多层极不稳定的薄煤层,是活动区含煤沉积的特点。
2) 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并且和以上的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一套连续的、密不可分的含煤沉积,因此常统称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
华北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以山西太原为代表,自下而上的岩石地层单位为本溪组(或铁铝岩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其中太原组和山西组是主要含煤层位。
太原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层数不等的灰岩及煤层组成,厚90~100m。
愈向北灰岩层数愈少以至缺失,向南则层数逐渐增多。
含可采煤4~6层,其中主要可采层2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一般称为8号煤和9号煤。
山西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50~60m,不含石灰岩,含可采煤4~5层,其中主要可采1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一般称为2号煤。
这一煤层在广大的华北盆地稳定分布,多成为各地最主要的可采层,常被冠以不同名称,如大煤、香煤、2号煤、3号煤等等。
华北南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以河南平顶山为代表,自下而上的岩石地层单位为铁铝岩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大风口组和石千峰组。
此间之大风口组可以与太原的上石盒子组相当,但由于其中含可采煤层而且岩层颜色明显不同而另有组名。
和华北北部不同,这里的太原组一般只含局部可采的薄煤层,其主要含煤层位为山西组和大风口组。
山西组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厚约70m,含可采煤1~3层,主要可采一层,称二1煤,实即全区可以对比之大煤。
大风口组由砂岩、粉砂岩、紫斑泥岩和煤层组成,厚500m左右,含局部可采煤5~6层。
由河南向东淮南一带的大风口组含可采煤层更多,其中13号煤成为首要主采煤层。
华北北部太原组含多层石灰岩,底部灰岩层中含类Triticites, 属石炭纪;上部灰岩含Pseudoschwagerina, 属二叠纪,因此太原组为一穿时的岩石地层单位。
而华北南部太原组底部灰岩即已出现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等典型分子,说明其全属二叠纪,而不包括石炭纪。
灰岩层以下虽然也有铁铝岩组,但它并不是莫斯科期(Moscovian),而是阿赛尔期(Asselian)的。
这就是岩石地层单位穿时的普遍性,也是地层和含煤层位自北向南逐渐抬高的基础。
从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正是华夏植物群发育繁盛之期,太原组内产早期华夏植物群;山西组产中期华夏植物群之A期,即前期;上石盒子组及大风口组产晚期华夏植物群之A、B期,即前、中期。
值得指出的是华北北部与南部在植物群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别,尤其在晚期华夏植物发育时期差别更趋明显,华北南部具有更多华南的色彩。
3) 中国南方在二叠纪形成主要含煤地层。
与中国北方比较,华南地区相对活动,又可区分为西部相对稳定(扬子地台)和东部相对活动(东南加里东褶皱带)的两部分,因此其内部存在基底分异、古地形分异及沉积相分异,使二叠纪含煤地层呈现多时期、多特征的面貌。
整个二叠纪华南均有含煤沉积发育。
早二叠世晚期含煤地层称梁山组,又称栖霞底部煤系,它是栖霞阶(相当空谷阶)早期在局部范围发育的一个岩段,分布于扬子区的大部以及东南区毗邻扬子区相对隆起的部位。
梁山组由细砂岩、粉砂岩、铝土质泥岩等组成,夹1~3层碳质泥岩或薄煤层,煤厚很不稳定。
地层厚度一般为10~30m,薄者仅数米,厚者可超过200m。
本组地层常超覆于各老地层之上,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所含植物化石为三角织羊齿-多脉带羊齿组合,大致可以和华北之山西组相当,属中期华夏植物群A期,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或萨克马尔阶。
华南中、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是中国南方最重要含煤层位,但它的变化很大,不能像华北一样可以用1~2个剖面便可以代表。
总括地看,它们在空间上是递进的、渐变的,同时穿插复杂的岩相变化;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但又有所迁移。
在岩石地层意义上,它们是夹在下部茅口期海相层位(灰岩、硅质岩)和上部长兴期海相层位(灰岩、硅质岩)之间的一套碎屑岩含煤沉积,一部分是海陆交互相的,一部分是陆相的;在年代地层意义上,它们则贯穿了茅口阶(卡赞阶)、龙潭阶及长兴阶。
我们可以大体地按东、中、西的地域并兼及不同时序,分别由3个剖面为代表来描述其地层特征。
东部以闽西南的龙岩、永定为代表,含煤地层称童子岩组,岩性可分为三段,下段为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厚240m,含可采煤层6层;中段为海相段,由粉砂岩及黑色泥岩组成,厚130m,不含煤;上段由砂岩、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厚400m,含可采煤层6层。
本组动植物化石均极丰富,而且上、下段中也含海相动物化石,由于其中菊石Shouchangoceras, Altudoceras, Polydiexodina以及植物Taeniopteris multioruis等,因此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即茅口期,相当卡赞阶。
和闽西南同期的含煤沉积除福建各地外还可以包括粤东、粤中、浙西和赣东,在东南沿海形成一个沉积区,只是向东陆相成分增多。
在含煤性方面也以闽西南为优,其他则均较差。
中部以赣中的乐平、丰城为代表,称龙潭组。
在自浙北至赣西的多数范围内,按岩石地层特征可分为4段:下部官山段,由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碳质泥岩和薄煤层组成,亦称A煤组,其上部为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中部老山段是主要含煤段,下部以页状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含主要煤层,层数少但有一层稳定可采,称B煤组;其中部和上部为海相碎屑岩,中部以富含菊石化石为特征,上部以富含小个体腕足类化石为特征。
龙潭组的中上段为狮子山段,是一个以细砂岩为主的岩段;龙潭组上段称王潘里段,是又一个含煤段,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含煤层数多但煤层薄,称C煤组。
龙潭组的正常厚度约为400m左右。
赣中的地层剖面虽可代表华南中部的一般面貌,但各地的差别仍十分明显,无论是地层厚度、岩性还是岩相、含煤性等等,甚至包括下伏及上覆地层岩性特征均有显著不同。
研究和解释这些差别是华南含煤地层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在多数情况下,老山段B组煤的沉积代表了本区一个基盘相对稳定阶段,其上的海相层也具有开阔的陆表海沉积面貌,有条件成为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尺。
差别的实质主要反映在老山段以下和以上两个方面,以下(官山段及相应沉积)由于底盘凹凸不平的地形反差,而导致地层厚度的巨大差异;以上(狮子山段王潘里段及相应沉积)则因稳定期后的相对活动,而导致地层缺失或岩相变化。
龙潭组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从、菊石、珊瑚和腕足类等内容均指示其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因此已以“龙潭阶”命名为中国二叠纪的一个阶名。
至于在苏南、湘南等地曾在龙潭组下部发现属于中二叠世晚期的生物分子,又可以说明作为岩石地层单位的龙潭组在一些地区是穿时的,它同样是由于底盘的地形反差所引起,并导致沉积初始时间有早迟之别。
西部以黔西的六盘水地区为代表,这是华南最重要的含煤区。
这里的龙潭组可以分为三段,下段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其中细砂岩由玄武岩岩屑和凝灰岩岩屑组成,并有生物灰岩夹层,含煤多层,但厚度不大。
中段以砂岩、粉砂岩为主,是主要含煤段,含煤几十层,包括1~2层厚煤层,在泥岩及泥灰岩夹层中含小个体海相动物化石。
上段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夹薄层灰岩及黑色泥岩,含煤几十层,薄及中厚煤层均有,一般较稳定。
黔西龙潭组下伏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上覆地层为飞仙关组。
上段地层所含化石包括菊石Pseudotirolites, 类Palaeofusulina等,因此认为属长兴阶,也有人将此段地层另立组名,实际上仍属岩石地层单位龙潭组的穿时现象。
由六盘水向西,沿盐津、宣威、个旧一线西侧,二叠纪含煤地层称宣威组,为陆相含煤地层,由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夹菱铁矿,局部发育有砾岩及砂砾岩,厚度变化大,由10m至300m,一般100m,东厚西薄,含煤1~数十层不等。
由黔中向东,在黔东、川东南、鄂西北一带,晚二叠世地层称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仅在底部有10m左右的砂泥岩段,含不稳定薄煤层。
桂中、桂西晚二叠世地层称合山组,也是以灰岩及硅质岩为主,底部含煤,与前者不同的是上部还增加一个含煤组,均为薄煤层。
4) 中国三叠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即西南区、东南区和西北区。
西北区在鄂尔多斯盆地、库车盆地等处均有分布并含可采煤层,但由于这一地区侏罗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因此三叠纪部分相对便不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