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
背侧丘脑
在功能上进入高级神经活动领域, 在功能上进入高级神经活动领域,能汇聚 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 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并伴 随情感意识的辨别分析能力, 随情感意识的辨别分析能力,也参与学习 记忆活动。 记忆活动。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小脑齿状核、苍白球、 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 腹外侧核 腹前核 大脑皮质运动区
三叉丘系/孤束核 三叉丘系 孤束核 脊髓丘系/内侧丘系 脊髓丘系 内侧丘系
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核
大脑皮质感觉区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代表丘脑在进化中最新的部分, 最新的部分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代表丘脑在进化中最新的部分,一般不直接
(二)后丘脑: 中脑顶盖的上方
背侧丘脑后下方
内 侧 膝 状 体
外 侧 膝 状 体
下丘 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中继站 上丘臂
下丘臂
颞叶的听觉中枢
上丘
外侧膝状体 视觉传导中继站
枕叶的视觉中枢
Thanks !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1.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2.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3. 联络性核团(新丘脑)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 代表丘脑进化上比较古老 古老的部分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代表丘脑进化上比较古老的部分
下丘脑、 下丘脑、纹状体 嗅脑、 嗅脑、脑干 网状结构 网状核、正中核、 网状核、正中核、板内核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前核: 前核:与下丘脑乳头体(通过乳头丘脑束)、海马(通过穹
隆)和扣带回有往返联系。
《丘脑的解剖与临床》课件
02 丘脑的功能
感觉中继核
总结词
负责接收和传递感觉信息
详细描述
丘脑的感觉中继核是感觉传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 感觉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处理。这些感觉信息包括触觉、痛觉、 温度觉、运动觉等。
语言障碍
总结词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受损,引发语言障碍。
VS
详细描述
丘脑与语言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言 信息的处理和整合中起到关键作用。丘脑 病变可能导致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下降, 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出现命名障碍、语 言表达不清等症状。
意识障碍
总结词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意识状态改变,引 发意识障碍。
它呈卵圆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 个半球又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丘脑的核团与分区
丘脑核团分为特异性核团和非特 异性核团两类,前者包括感觉核 和联络核,后者包括联络核和连
合核。
感觉核主要包括内侧核、外侧核 和下外侧核,它们分别接收来自
躯体不同部位的感觉传入。
联络核主要负责不同感觉之间的 协调与整合,连合核则主要负责
ABCD
神经心理学测试
通过一系列认知功能测试,评估丘脑功能是否受 损及其程度。
脑电图(EEG)
监测脑电活动,了解丘脑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异 常表现。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相 应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和
改善病情。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丘脑病 变,如肿瘤或出血,手 术切除是必要的治疗手
段。
康复治疗
内分泌核
总结词
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
丘脑的解剖与临床
目录
• 丘脑的解剖结构 • 丘脑的功能 • 丘脑病变的临床表现 • 丘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丘脑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丘脑的解剖结构
丘脑的位置与形态
位置
丘脑位于大脑深部,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 位于第3脑室的两侧,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中继站。
形态
丘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前核团、背侧核团和内 侧核团,其中背侧核团又分为腹侧和外侧部分。
丘脑病变可能影响情绪调 节,导致情绪波动、易怒、 焦虑或抑郁。
04
丘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影像学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MRI)
用于观察丘脑的解剖结构,发现病变部位及大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快速显示病变部位,尤其在急性卒中患者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用于评估脑血流灌注,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
响运动功能。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丘脑 在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关键
神经元的丢失和变性导致运动控制失调。
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与丘脑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 和行为异常。丘脑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环路参与记忆和认知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中,丘脑神经元存在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病理特征,导致记
联络核的功能
联络核是丘脑中与其他核团联系最为广泛的区域之一,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不同感 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之间的活动。
联络核通过与其他核团的复杂联系,参与形成各种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之间的联 系通路,促进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联络核也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接收来自大脑皮层和其他区 域的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整合和加工,参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
(优质课件)丘脑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16
丘脑参与的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躯干和四肢 痛温觉和粗触觉
头面部 痛温觉和触压觉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三叉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
薄束核 楔束核
同侧脊髓侧索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旧小脑皮质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19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周围突
皮肤
①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脊神经
②
脊髓Ⅰ、 对侧脊髓丘脑束
Ⅳ~Ⅶ层
上升1-2节段
③ (交叉于脊髓)
脊髓丘系 背侧丘脑腹
脑干各部 后外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①
③
②
20
(二)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①
皮肤 粘膜周ຫໍສະໝຸດ 突 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中枢突
②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③
(交叉于延髓) ② ①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③
-21-
-21-
三、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①
双极神经元
②
视网膜神经 视神经 ① 节细胞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 明显症状,但若损伤了蜗神经、内耳或中耳,则将导致听觉障碍。
丘脑的功能
丘脑的功能丘脑(thalamus)是位于大脑中心的一个关键结构,跨越左右两半球,由多个核团组成。
丘脑作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面是丘脑的功能的详细介绍。
1. 感觉传递丘脑是大脑皮层的主要感觉输入站,接收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的大脑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
例如,视觉信息通过脑下视丘传递到视觉皮层,听觉信息通过脑下丘传递到听觉皮层。
2. 情绪调节丘脑与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紧密连接,参与了认知和情绪的调节。
它与扁桃体(amygdala)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扁桃体是处理情绪的关键结构,丘脑接收到扁桃体的信息后,可以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刺激信号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3. 运动控制丘脑与基底核(basal ganglia)及运动皮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参与运动的调节和控制。
丘脑可以接收到运动信号,并通过与基底核和运动皮层的交流,参与运动的规划、执行和协调。
4. 睡眠调节丘脑的一些核团(如细胞组和背外侧核)与睡眠调节有关,对睡眠的产生和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丘脑核团可以接收到来自脑干中继核团的睡眠信号,并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刺激信号来促进睡眠的产生和维持。
5. 意识与觉醒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是维持意识与觉醒的重要结构。
丘脑能够通过向大脑皮层发送相应的兴奋信号,促使大脑皮层保持清醒的状态,参与意识的产生和维持。
总的来说,丘脑具有重要的感觉传递、情绪调节、运动控制、睡眠调节、意识与觉醒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丘脑的病变和损伤常常会导致感觉障碍、情绪紊乱、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丘脑解剖的特点
丘脑解剖的特点
丘脑( Thalamus)是大脑中位于间脑中部的一对椭圆形神经核团,具有多种重要的解剖和功能特点:
1.(结构位置
•丘脑位于脑的中部,属于间脑部分,是大脑内部结构中的主要部分之一。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通过神经纤维束相互连接,是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结构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
2.(解剖结构
•对称性:人类大脑中有两个丘脑,分别位于左右半球,对称分布。
•神经核团:丘脑内有多个神经核团,如视丘、听丘、运动丘、皮质丘等,不同核团在信息传递和处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3.(功能特点
•感觉传递与整合:丘脑作为大脑的“中转站”,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的其他区域进行处理和整合。
•运动调节:丘脑参与了运动控制的调节,通过与运动皮质和基底核等结构的联系,对运动功能起着调节和协调作用。
•情绪与意识:丘脑也被认为与情绪调节和意识状态相关,与大脑皮层和其他下丘脑结构共同参与了情绪和意识的形成和调控。
4.(神经通路与传递
•丘脑通过多条神经通路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和其他下丘脑结构,参与了大脑功能的协调和整合。
•不同的丘脑核团与特定的感觉传递和处理相关,比如视丘负责视觉信息的传递。
5.(临床意义
•丘脑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因其在感觉、运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总体而言,丘脑作为大脑中枢结构之一,在感觉传递、运动控制、情绪与意识调节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了解大脑的信息传递和神经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丘脑部分结构培训
丘脑与大脑皮层的相互作用机制
01
丘脑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The lo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pothalamus.
丘脑位于脑灰质中央的二侧第三脑室的底部,位于大脑皮质的下方,从上向下延伸约3-4毫米,从前向后延伸约1.5-2毫米,成为大脑下部的重要结构之一。
丘脑功能异常或失调引发的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睡眠障碍、影响情绪方面的问题、协调障碍、视觉障碍、失去平衡感以及对味觉、嗅觉的异常感知等。此外,丘脑病变还可以引发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情感和认知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和躁郁症等。因此,在临床过程中对于丘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以便更加准确地确定病理机制和目标治疗方案。
3. 丘脑在运动调节中的作用:除了在感觉信息的传递和整合中发挥作用外,丘脑还在运动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丘脑通过与运动皮层、基底神经节、脊髓前角等部分进行联系,协调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调节运动的速度和力度,从而使人体运动更为精确和协调。
丘脑在血液中激素的调节中的作用
03
丘脑内核和外带的功能区分
一、丘脑内核的感觉传入二、丘脑内核的分析、综合、发出指令
丘脑结构讲解-神经生物学中丘脑解剖结构的全面培训
---->
2023/4/16 – 小胖作品
CONTENTS
目录
一、丘脑与大脑皮层的解剖连接
丘脑是脑内复杂神经网络的核心部位之一,与大脑皮层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联系。丘脑向大脑皮层发出多条神经投射纤维,形成千丝万缕的神经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而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的神经传输途径多为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快速释放。
--------->
丘脑的作用
丘脑的作用丘脑是大脑中重要的一个区域,位于脑干之下,由许多神经元组成。
它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丘脑分为两个部分,上丘和下丘,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
首先,丘脑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下丘脑是控制垂体腺的中枢,垂体腺又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腺体之一。
丘脑通过不断接收来自大脑皮层的信息,来调节垂体腺的分泌活动,保持体内各种激素的平衡。
例如,当体内某种激素过高或过低时,丘脑会通过释放特定的激素来抑制或刺激垂体腺的分泌,以使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此外,丘脑还参与了人体的情绪调节。
上丘脑与下丘脑之间有丰富的神经连接,这些连接被称为丘脑-下丘脑通路。
这个通路与人体情绪的形成和调节密切相关。
当我们遇到愉快的事情时,上丘脑会通过释放多巴胺等激素来传递愉悦感,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
而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压力时,下丘脑则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来产生焦虑和压力的感觉。
因此,丘脑在情绪调节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丘脑还参与了人体的睡眠调节。
上丘脑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来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影响人体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周期。
丘脑感知到环境中的光线变化,并通过下丘脑向松果体发送信号来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当外界环境变暗时,丘脑会释放更多的褪黑激素,引起人们的困倦感,帮助入睡。
而当外界环境变亮时,丘脑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们从睡眠中苏醒。
此外,丘脑还参与了认知功能的调节。
大量的研究表明,丘脑在注意力、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上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连接使得它能够监控和调节大脑的活动。
当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时,丘脑会增加大脑对相关刺激的处理,以提高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而当我们需要记忆和学习新知识时,丘脑会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来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加强记忆的形成和保存。
总之,丘脑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参与情绪的调节,调节睡眠周期,以及调节认知功能。
丘脑的神经解剖
内脏调控功能
丘脑对内脏器官的活动进行调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通过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联系,丘脑能够调节心率、呼吸 、消化等生理活动,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环境变化 。
学习与记忆功能
丘脑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记忆的形 成和巩固。
丘脑通过与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交互 作用,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回忆, 帮助个体学习和记忆新的事物和经验。
02 它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以产生感知和意识。
03
丘脑感觉区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刺激有重要影
响。
运动区
丘脑运动区是丘脑中控制运动的主要区域,它接收来自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并将其传递给脑干和面部表情控制。
联络区
丘脑联络区是丘脑中连接不同感觉和 运动区域的中继站,它对信息的整合 和协调有重要作用。
02
丘脑的结构组成
丘脑核团
包括前核团、背侧核团、内侧核团和外侧核团等,每个核团 又包含多个小的核,如前核团包含乳头体核、结节核等。
丘脑核团在丘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接收来自大脑皮层和 其他脑区的输入,并投射到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其他脑区 ,参与多种认知和情感过程。
丘脑的纤维束
丘脑的纤维束包括皮质-丘脑束、丘脑 -皮质束、丘脑-脑干束和丘脑-脊髓束 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丘脑对感觉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和整合,过滤 掉无关紧要的信息,突出重要的感觉刺激,
帮助大脑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周围环境。
运动控制功能
丘脑是大脑皮层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桥梁, 对运动指令进行传递和调控。
通过接收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丘脑将信号传递给脊 髓运动神经元,进而控制肌肉的运动,实现身体的协 调和平衡。
03
们对维持丘脑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丘脑的功能主治
丘脑的功能主治1. 丘脑的概述丘脑是大脑深部的一部分,属于脑下垂体的一部分。
它位于中脑的底部,是一个重要的神经中枢。
丘脑由前丘脑、中丘脑和后丘脑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主治。
2. 丘脑的功能丘脑起着调节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作用。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2.1 调节内分泌系统丘脑通过与脑下垂体的联系,控制和调节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
它对体内的生长激素、催产素、雌激素等的分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丘脑异常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失调,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
2.2 调控情绪和行为丘脑与大脑的皮质区域相连,并参与情绪和行为的调控。
它与杏仁核和额叶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情绪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
2.3 调控睡眠和觉醒丘脑与脑干之间相连,参与对睡眠和觉醒状态的调控。
它与脑干的上行纤维相连,可通过调节脑干的活动来控制觉醒和入睡的过程。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失眠或过度嗜睡等睡眠障碍。
2.4 调控体温丘脑通过与体温控制中枢的联系,参与对体温的调节。
它通过调节周围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控制体表温度的变化。
丘脑病变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控,引发高热或低温等问题。
3. 丘脑疾病及治疗丘脑的功能异常或疾病可能导致多种临床表现。
常见的丘脑疾病包括:3.1 丘脑瘤丘脑瘤是指在丘脑区域出现的肿瘤。
丘脑瘤可能影响丘脑的正常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情绪改变、睡眠障碍等症状。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药物治疗。
3.2 丘脑出血丘脑出血是指丘脑区域的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丘脑出血可导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治疗通常包括紧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3 丘脑功能障碍丘脑功能障碍可能由于炎症、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
丘脑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情绪改变、睡眠障碍等症状。
治疗通常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4. 总结丘脑作为大脑深部的关键结构,拥有多种重要功能。
它调节内分泌系统、调控情绪和行为、调控睡眠和觉醒、调控体温等。
丘脑解剖及功能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① 脊神经节
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
脊髓
C8~L2节段胸核 ② 腰骶膨大第V~Ⅶ层外侧部
同侧脊髓侧索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旧小脑皮质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周围突
皮肤
前核 内侧核 外侧核背组
丘脑其它核团 大脑皮质
联络性核团联系与功能:
前核: 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与下丘脑乳头体、海马和扣带回有往返联系。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团、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 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和情感调节有关。 外侧核群背侧组:与丘脑其他核团、大脑皮质等均有丰富的纤维联系。 外侧核群背侧组与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合密切相关。
③
(交叉于延髓 ②
)
①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21-
三、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①
双极神经元
②
视网膜神经 视神经
①节细胞③来自②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 距状沟两侧 视辐射
③
•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 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22-
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Corti器) →双极细胞(换元)→蜗神经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换元) →脑桥内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 →外侧丘系→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 →下丘(换元)→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 (换元)→听辐射 →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丘脑的解剖与功能
丘脑穿通动脉梗死
头体丘脑束受累。
丘脑结节动脉梗死
• 1、意志缺乏、表情淡漠、不修边幅、反应迟钝、对周围事情 缺乏兴趣。可能与丘脑前部和被内侧部分损害有关。
• 2、主侧损害出现丘脑性失语,口语尚流利,严重听理解障碍, 命名、阅读亦不正常,非主侧病变出现偏身忽略。
• 3、记忆障碍,可能与乳头体丘脑束受累有关。
后脉络膜动脉梗死---很少见
• 1、视野缺损:对称上、下象限盲。 • 2、对称忽视,由丘脑背侧受累。 • 3、言语障碍,视幻觉和肌张力异常,丘脑枕和前核受累。 • 4、轻偏瘫、感觉迟钝,影响中脑支。
• 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是基底动脉顶端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 要由丘脑的穿通动脉供血。一般情况下,穿通动脉从大脑后动脉 T1段或基底动脉顶端各发出一支。有时两支丘脑穿通动脉可以先 汇集成1条血管,并从基底动脉顶端发出,为Percheron动脉。 Percheron动脉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时可引起双侧丘脑梗死。
大脑联络皮质
执行低级神经活动如躯体 运动和感觉,视觉,听觉。
大脑皮层特定中枢
非特异 性核 (古丘脑) 正中核
板内核
网状核
网状结构
联络性核团
特异性核团
(新丘脑)
(旧丘脑)
背 内 侧 核
前丘 核脑
背外侧核 后外侧核
枕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腹后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内侧 核群
前核群
背侧组
外侧核群 腹侧组
背侧 丘脑
运特 动异 纤性 维感
觉
内外 侧侧 膝膝 状状 体体
后 丘脑
丘脑
核团划分和分类
丘脑 特异性感觉核
纤维联系
皮质 运动区 感觉区
丘脑结构及功能范文
丘脑结构及功能范文丘脑(thalamus),是人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脑干与大脑半球之间的间脑区域。
丘脑由对称的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内包含数个小核团集合而成,丘脑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人脑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中枢。
丘脑在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大脑皮层与下丘脑之间的主要中转站,大脑皮层的大部分信息都会通过丘脑传递到其他脑区。
丘脑接收来自皮层和底部脑干的输入信号,然后整合、加工和传递给相应的目标脑区,以便控制和调节不同的功能。
例如,丘脑参与了运动控制,它接收来自皮质运动区的指令信号,并传递给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以实现运动的执行。
此外,丘脑还参与了感觉信息的处理和调节。
丘脑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号,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然后将其传递给相应的皮质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解读。
在视觉系统中,丘脑接收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号,并将其传递到视觉皮层,以产生清晰的视觉感知。
在听觉系统中,丘脑接收来自内耳的声音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听觉皮层,以产生听觉感知。
丘脑还参与了情感和记忆的调节。
它与大脑的边缘系统和杏仁核等结构相互连接,共同参与了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丘脑接收来自边缘系统的情绪信号,并将其传递到皮层的情感区域,以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此外,丘脑还与海马和额叶等结构相互连接,参与了记忆的形成和储存。
丘脑接收来自海马和额叶的记忆信号,并将其传递到其他脑区,以加强记忆的巩固和回放。
总之,丘脑作为人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它是大脑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中枢,参与了运动控制、感觉信号的处理、情感的调节和记忆的形成等方面的功能。
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对于理解人脑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心理第七章丘脑
腹后核又可以分为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及中脑 网状结构、丘脑中线核、丘脑网状核、大脑皮 质躯体感觉区来的纤维。是重要的感觉中继站, 它发出第三级感觉纤维到中央后回。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脑束的纤维,传导面部 的痛、温、触觉冲动。
躯体痛温觉、触觉传导经路
皮肤粘膜痛温、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脊 神经节(1)-沿后根进入脊髓并上升 2-3个节段-后角细胞(2)-白质 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痛温觉纤维组成脊 髓丘脑侧束,触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前 束-丘脑腹后外侧核(3)-丘脑皮质 束-内囊后肢后1/3-大脑皮质中央 后回上2/3区及顶叶。
头面部痛温觉、触觉传导经路
外侧丘系lateral lemniscus:起于双侧上橄榄核 及对侧蜗背侧核和蜗腹侧后核的听觉纤维,在 脑桥中、下部,上橄榄核的外侧,转折向上, 形成外侧丘系。该系在脑桥,行于被盖的腹外 侧边缘部;在中脑尾侧端止于下丘,将听觉冲 动传递至下丘中央核。上橄榄核和蜗腹侧核的 听觉纤维在脑桥中、下部被盖腹侧部横行,并 在中线上交叉,构成斜方体trapezoid body,其 外侧部被上行的内侧丘系穿过。部分斜方体纤 维转折向上,加入外侧丘系。
皮肤粘膜痛温触觉周围感受器(三处神 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三叉神经 半月神经节(1)-三叉神经脊束-三 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纤维终止于此) 和感觉主核(触觉纤维)(2)-交叉 到对侧成三叉丘系上行-经脑干-丘脑 腹后内侧核(3)-丘脑皮质束-内囊 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下1/3。
内侧核群
丘脑性忽视症不能简单的归因于感觉传入障碍,
因为感觉障碍的程度与忽视的强度之间并没有 相关性。 从解剖学观点来看,丘脑是感觉冲动传入的中 继站,它与皮质、纹状体等均有纤维联系,起 着调节同侧皮质活动的作用,负责定向反应、 感知觉的整合及半球的运动唤醒。由于右侧 丘脑病变,造成调动和整碍
生理学试述丘脑的功能。
生理学试述丘脑的功能。
丘脑是大脑的重要结构之一,位于脑干下部,是丘脑叶的主要组成部分。
丘脑具有多种功能,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丘脑参与了睡眠与觉醒的调节。
丘脑中的一个核团,称为觉醒中枢,对人体的清醒状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觉醒中枢受到刺激时,丘脑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而当觉醒中枢不受刺激时,丘脑会释放褪黑激素,使人进入睡眠状态。
因此,丘脑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睡眠与觉醒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丘脑还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丘脑中的另一个核团,称为体温调节中枢,能够感知体内外环境的温度变化,并通过调节人体的代谢率、血管收缩和发汗等方式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丘脑会促使人体进行散热,以防止体温过高;而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丘脑会促使人体进行保温,以防止体温过低。
因此,丘脑在维持人体的体温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丘脑还参与了内分泌的调节。
丘脑中有一个与下丘脑相连的神经结构,称为下丘脑-垂体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释放催产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神经递质,来调节垂体腺体的分泌功能。
垂体腺体又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性腺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因此,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对于维持人体的内分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丘脑作为大脑的重要结构之一,具有多种功能。
它参与了睡眠与觉醒的调节,通过觉醒中枢的激活和抑制来控制人体的清醒状态;它参与了体温的调节,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来维持人体的体温稳定;它参与了内分泌的调节,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来维持人体的内分泌平衡。
丘脑的这些功能协调作用,保障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丘脑 PPT
二、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 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其结 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 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 前庭神经核、小脑等。
(一)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躯体运动、
大 感觉区
新纹状体
脑
皮质纹状体纤维
纹状体苍白球纤维
皮
苍白球
质 额叶躯体 运动区
腹前核、 内囊 背侧丘脑 腹外侧核 苍白球丘脑纤维
• 腹后核:调节躯体感觉,并有严格定位关系。
• 腹后内侧核:头面部的躯体感觉。
• 腹后外侧核:上肢、躯体、下肢的躯体感觉。
3、联络性核团(新丘脑):代表丘脑在进化中最新的部分
一般不直接 接受上行的传导束
前核 内侧核 外侧核背组
丘脑其它核团 大脑皮质
联络性核团联系与海马和扣带回有往返联系。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纤
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当 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 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一 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丘 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度 颤搐。
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代表丘脑进化上比较古老的部分
主要接受嗅脑、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纤维
嗅脑、脑干 网状结构
网状核、正中核、板内核
下丘脑、纹状体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功能: • 网状核、正中核、板内核: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丘脑的解剖与临床
伤。
立体定向手术
利用定位系统,对病变部位进行精 确的定向治疗。
神经调控手术
通过电刺激或深部脑刺激等技术, 调节丘脑功能,改善症状。
05
丘脑疾病的研究进展
基因与遗传研究
总结词
基因与遗传研究在丘脑疾病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
换。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丘脑时,能够 引起注意力的集中或分散,影响 个体对环境信息的处理和反应。
学习与记忆
丘脑参与学习和记忆过程,尤其是短期记忆。
丘脑中的核团与大脑皮层交互作用,储存和提取记忆信息,帮助个体学习和适应新 环境。
丘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情感和动机有关,影响个体对记忆信息的处 理和回忆。
通过刺激丘脑,检测神经传导通路的 功能,用于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的药物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 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癫痫 药物、抗炎药物等。
改善症状的药物
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用于缓解患者的情绪和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症状。
营养支持
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给 予适当的营养补充,促进 康复。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
02
丘脑的生理功能
感觉传入
丘脑是感觉传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负责接收和 01 整合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如触觉、痛觉、
温度觉等。
丘脑将感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层,使大脑能够解 02 释和识别这些感觉信息,从而形成感知觉。
丘脑对感觉传入通路的调节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和 03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与动机
运动障碍
01
02
03
丘脑
2.第二类(联络核)接受由第一类核团和其它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但不直接接受感觉的投射纤维),经过 换元,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
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
脑干状结构
非特异性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u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感觉传导向大脑皮质投射时,即特异性投射系统 的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然后在状结构内通过短轴突多次 换元而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这一投射系统是不同感觉的共同前行途径。由于各种感觉冲动进入脑干状结 构后,经过许多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神经元的彼此相互作用,就失去了各种感觉的特异性,因而投射到大脑皮 质就不再产生特定的感觉。所以,把这个传导系统叫做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此系统的作用一是激动大脑皮质的兴 奋活动,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所以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又叫脑干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scending activating system)。当这一系统的传入冲动增多时,皮质的兴奋活动增强,使动物保持醒觉状态,甚至引起激动状态;当 这一系统的传入冲动减少时,皮质兴奋活动减弱,使动物处于相对安静状态,甚至皮质的广大区域转入抑制状态 而引起睡眠。二是调节皮质各感觉区的兴奋性,使各种特异性感觉的敏感度提高或降低。如果这一系统受到损伤, 使皮质的兴奋活动减弱,动物将陷入昏睡。由于这一系统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前行系统,所以它易受麻醉药物的 作用而发生传导障碍。有些麻醉药如冬眠灵等,就是作用于脑干状结构,阻断了这条通路,降低了皮质的兴奋性, 从而引起安静和睡眠。
上部
丘脑上部: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它包括左右三角、连合以及后方的松果体。起于嗅觉中枢的丘脑髓纹止 于三角的灰质,自灰质发出纤维到脑干的内脏运动核。故丘脑上部与嗅觉内脏反射有关。
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number {01}
目 录
• 丘脑的概述 • 丘脑在感觉传入中的整合作用 • 丘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 丘脑在情绪和动机中的作用 • 丘脑在睡眠和觉醒中的作用
01
丘脑的概述
丘脑的解剖结构
1
丘脑是位于大脑深部的核团,是感觉信号的中继 站,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号。
丘脑的运动
丘脑的运动输出是指丘脑通过一系列神经元回路将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传递给脊髓,从 而控制身体的运动。
丘脑的运动输出主要通过两个主要的核团实现,即外侧膝状体和后腹核。外侧膝状体主 要负责控制眼球运动,后腹核则负责协调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丘脑的运动输出具有高度可塑性,即它会根据环境和个体经验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 不同的运动需求。
向脑干、下丘脑等区域的投射纤 维则参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控制着心率、呼吸、体温等生理 功能。
02
丘脑在感觉传入中的整合作 用
丘脑的感觉传入
01
丘脑是感觉传入的重要中继站 ,接收来自全身的感觉信号,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运 动觉等。
02
丘脑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 递,将感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皮 层,进而产生相应的感知和反 应。
丘脑与奖赏和动机行为
01
丘脑在奖赏和动机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接收来自大脑皮 层和边缘系统的信息,整合这些信息并驱动行为。
02
丘脑的某些部分,如束旁核和髓板内核群,与奖赏和动机行为
相关的神经环路密切相关,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行动。
当丘脑的这些区域受到损伤或病变时,可能,导致行为异常或情感冷漠等症状。
丘脑与基底神经节的联系
基底神经节主要包括纹状体、苍白球和黑质等结构,它们在运动 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侧核群:
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和情感 调节有关。 与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合密切相 关。 参与听觉冲动的传导 与视觉有关
外侧核群背侧组:
后 丘 脑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传导通路
意识性 躯干、四肢 非意识性 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 躯干、四肢 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头面部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一般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传导通路 特殊内脏感觉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节
视觉传导通路
双极神经元
节细胞
外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通路
蜗神经节
蜗神经核
内侧膝状体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 触觉传导通路 ③
肌、腱 关节、 皮肤 ②
周围突 脊神经
①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薄束楔束
薄束核 楔束核
-25-
(一)皮质脊髓束 ①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
锥体细胞
内囊后肢
中脑、脑桥
延髓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②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
躯干肌、四肢肌
-26-
(二)皮质核束 ② ① 锥体细胞 (中央前回下部)
皮质核束
内囊膝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上部 疑核 副神经核
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锥体束 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锥体外系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丘脑参与的感觉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 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躯干和四肢 痛温觉和粗触觉 头面部 痛温觉和触压觉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 薄束核 楔束核 第3级神经元 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丘脑
◇丘脑解剖及功能 ◇丘脑有关的传导通路 ◇丘脑血供 ◇丘脑梗死原因及其临床表现
丘脑解剖及功能
•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 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丘脑间黏合 相连
前核群 背 侧 丘 脑 内侧核群 背内侧核 腹内侧核 背侧组: 背外侧核、腹外侧核、丘脑枕 腹侧核: 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内 侧核、 腹后外侧核
距状沟两侧
① ②
视交叉视束
外侧膝状体
③
•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 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22-
四、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Corti器) →双极细胞(换元)→蜗神经 →蜗腹侧核和蜗背侧核(换元) →脑桥内形成斜方体交叉至对侧 →外侧丘系→中脑被盖的背外侧部 →下丘(换元)→下丘臂 →内侧膝状体 (换元)→听辐射 →内囊后肢→大脑皮质的听区颞横回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功能:
• 网状核、正中核、板内核: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2、特异性中继核团(旧丘脑):代表丘脑进化上比较古老的部分
充当脊髓或脑干等的特异性上行传导系统的转接核 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 腹外侧核 腹前核 大脑皮质运动区
三叉丘系、孤束核(味觉纤维)
腹后内侧核 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系、内侧丘系
丘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1.丘脑膝状体动脉(后外)供血区梗死:
表现为:
1)丘脑综合征: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所致。
表现为: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伴丘脑痛
(腹后外侧核受损)
对侧短暂性或持续性轻瘫
(影响锥状体)
肢体协调不能和共济失调
(影响丘脑腹外侧核与红核、小脑齿状核的联系)
偏侧肌张力不全、丘脑手或偏侧舞蹈症
对侧内侧丘系
(交叉于延髓)
②
脑干各部
③ 背侧丘脑腹 内囊后肢 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①
(二)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① 脊神经节
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 脊髓
C8~L2节段胸核
② 腰骶膨大第V~Ⅶ层外侧部
同侧脊髓侧索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下脚 旧小脑皮质
丘脑其它核团 大脑皮质
联络性核团联系与功能:
前核: 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与下丘脑乳头体、海马和扣带回有往返联系。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团、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 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和情感调节有关。 外侧核群背侧组:与丘脑其他核团、大脑皮质等均有丰富的纤维联系。 外侧核群背侧组与情感、记忆、内脏运动和感觉的整合密切相关。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下丘臂 听觉传导通路 视束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部位 背 侧 丘 脑 非特 异性 网状核、正中核、板内核 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功能
特异 性
腹前核、腹外侧核:
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
调节躯体运动。
头面部的躯体感觉。
腹后外侧核
联络 性 前核
上肢、躯体、下肢的躯体感觉。
②
①
(二)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① 皮肤 粘膜
周围突
三叉神经
②
三叉神经节
中枢突
③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丘系
③
-21-
(交叉于延髓) ② ①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21-
三、视觉传导通路
①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②
双极神经元
③
视网膜神经 视神经 节细胞
内囊后肢 视辐射
2、丘脑穿通动脉(后内)供血区梗死:
出现丘脑腹内侧综合征。
如两侧丘脑穿通动脉起自一侧大脑后动脉,可引起双侧丘脑腹内侧综合征。
表现为典型三联征:
1)急性意识水平降低:患者起初常嗜睡,难以
唤醒,唤醒有很快进入深睡。丘脑板内核和中脑上部网状结 构受累所致。
2) 认知及行为异常:定向障碍,淡漠呆滞,常有
虚构,近事遗忘突出;主侧病变可出现一过性忽视及画图抄 写能力丧失。丘脑板内核和背内侧核缺血所致。
3)垂直注视障碍: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视麻痹、下视麻痹或上、
下视麻痹共存。垂直注视麻痹内侧纵束上端间质核和后连合 受损所致。部分患者还可有轻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本动脉 可发出中脑支供应大脑脚)。
3.丘脑结节动脉(前外)供血区梗死:较少见。
主要表现神经心理症状和体征。
表现为:
1)意识缺乏:最常见。患者缺乏主动性,对询问的回答延迟、简
对侧和同侧的脊髓小脑前束
小脑上脚 旧小脑皮质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①
脊神经节
中枢突
③
②
脊髓Ⅰ、 Ⅳ~Ⅶ层 脊髓丘系 脑干各部 内囊后肢
对侧脊髓丘脑束
上升1-2节段 (交叉于脊髓) ③
背侧丘脑腹 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豆状袢受累)
2)纯感觉型卒中:腔隙性梗死综合征,是丘脑膝状体动脉1或2
支透明变性闭塞所致。 表现为:对侧半身、对侧半身不包括面部、面部与手、单 纯面部感觉障碍,常为感觉异常或主观感觉障碍,客观感觉障碍轻 微。
3)感觉运动中枢卒中:病变累及丘脑腹后外侧核级附近内囊
后肢皮质脊髓束。出现对侧中枢性轻偏瘫及偏深感觉障碍。言语、 认知功能和行为正常。
单,表情淡漠,懒散,不修边幅,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可能 与丘脑前部和背内侧部受损有关。
2)丘脑性失语:主侧受损,表现口语流利,听理解严重障碍,命
名、阅读亦不正常,复述尚可。非主侧受损,出现偏侧忽视和视空间空间 障碍。
3)记忆异常:主侧病变,倾向于找词困难。非主侧病变,有视觉
记忆障碍,可能与乳头丘脑束受累有关。少数患者可出现对侧轻度和一过 性运动与感觉障碍,系大脑脚受累所致。
皮质纹状体纤维
新纹状体
纹状体苍白球纤维
苍白球
额叶躯体 运动区
腹前核、 背侧丘脑 腹外侧核 内囊
苍白球丘脑纤维
-29-
(二)新纹状体-黑质回路 自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止于黑质,再由黑质发出 纤维返回尾状核和壳。黑质神经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多巴胺, 当黑质变性后,则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含量亦降低,与 Parkinson病(震颤麻痹)的发生有关。
丘脑前内血供:来自大脑前动脉和脉络膜前、
后动脉。
前循环
丘脑前外血供:由发自大脑中动脉的豆核视束动
脉,和后交通动脉的丘脑结节 动脉的穿支血管。
丘脑后内血供:由发自大脑后动脉的丘脑穿动
后循环
脉供血。
丘脑后外血供:由发自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体
动脉供血。 后两支是发生出血机会最多的穿支血管。
丘脑梗死原因
1.丘脑动脉及其分支本身病变:包括高血压小 动脉透明性变性、小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或动 脉源性小栓子、细小动脉内膜剥离等。 2.大脑后动脉近端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各丘脑 动脉开口或官腔,或粥样硬化引起动脉拉长或扩 张,使其分支扭曲和扩张节段内血栓形成。 3.基地动脉顶端及大脑后动脉闭塞:心源性或 动脉源性栓子进入椎基底动脉系引起丘脑动脉闭 塞,或粥样硬化、动脉瘤破裂、夹层动脉瘤等导 致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可出现丘脑供血区低灌 注甚至梗死。
(三)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苍白球发出纤维止于底丘脑核,后者发出纤维经同 一途径返回苍白球,对苍白球发挥抑制性反馈影响。一侧底 丘脑核受损,丧失对同侧苍白球的抑制,对侧肢体出现大幅 度颤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