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六类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以及管 理间子系统,为二级星型拓扑结构。
1、工作区子系统
• 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水平系统用户信息插座延伸
至数据终端设备的区域,由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 成。工作区的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 Cable) 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 不能超过5M。
块的压接,亦为最基本工具之一。 安装消耗品:
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油笔等。
• 检测工具:美国FLUKE手持式工程仪表, 可迅速方
便地测试1对~4对线缆的开路、
•
短路、反接、错接以及线对交错等情况,以
及ISO11801提出的各种参数。
每一层楼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503 505 507 509 511 513 515 517 519
•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数据传输的“大动脉”,是综
合布线系统的关键部分。它由主机房内的主配线 架至各配线间内配线架之间的室内八芯多模光纤 和三类大对数语音骨干电缆组成。一端端接于中 心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端接于分配线间的 分配线架上,采用八芯多模光纤,传输速率可达 1Gbps以上,可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高品质的数 据传输通道。垂直主干电缆布放时两端均预留2m, 以便安装跳线盘。光缆布放过程中,最大拉力小 于50 N,转弯半径大于30mm,垂直主干电缆牢 固绑扎在金属桥架上,绑扎间距小于1m。
3、管理子系统
• 管理子系统由线缆连接硬件和线缆管理硬件组成,
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 每个配线间由19"工业标准机柜、24口6类非屏 蔽RJ45配线架、110型语音配线架和24口光纤配 线架组成。各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配置数量由 所管理的信息点的数量来确定。对于所有信息点, 均采用跳线管理。任何信息点的变更均可通过跳 线变更轻松完成。
图解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图解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楼综合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担负着整个指挥大楼内的语音设备、数据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和网络交换及其它弱电系统等设备的重任。
六大子系统分别为:
1)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Subsystem)
2)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
(配线子系统)
3)垂直主干子系统 (Riser Subsystem)
4)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
5)管理区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电信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
(入口处子系统)
水平线缆与信息出口的连接有两种打线方式: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如下图所示:水平线缆布线方式
由通信电缆井内配线架采用金属线槽敷设到吊顶内,用金属管沿墙暗敷设至工作区,如下图示:
办公楼综合楼综合布线系统色标标计方案示意图如下:。
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一、前言
1、背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局域网需要提供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当前,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
传输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满足
用户对布线系统功能的广泛要求,它是网络传输速度和安全性最佳的解决
方案。
2、目的
本文重点介绍了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布
线技术和设备选择,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可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网
络布局方案。
二、总体设计
1、网络架构
2、网络分层
网络分层技术,是网络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网络分层能够将综合布
线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细致的分工,从而达到更好的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本方案采用三层网络模型,即交换层、路由层和用户层,通过三层网络模
型来管理网络的运行。
三、布线技术及设备选择
1、布线技术。
大厦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doc
大厦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结构化六类综合布线系统XXX,以智能化通讯办公、电子信息数据监控、信息管理为主;此次布线工程主要是进行XXX智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内信息网络工程的标准基础上加以完善,我们将为用户提供100Mbps到户的网络接口,以适应将来高速Internet需求;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做到在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投资的基础上,协调好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技术先进、开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尽可能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
它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
3)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
4)同时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
5)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章XXX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70;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7;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NSIFDDI;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ISDN;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GBJ79-8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YD/T926.1-1997网络布线YD/T 1019-1999《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办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在当今社会中,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
为了使信息能准确、高速地在各种型号的计算机、终端机、电话机、传真机和通讯设备之间传递,世界上有不少发达国家正纷纷兴建信息高速公路。
因此在新建大楼或旧楼改造的工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布线系统来铺设信息高速公路。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以其极大的灵活性、适用性、可靠性、完整性等优点代替了传统的布线系统概念,并在我国很快为各级主管和技术人员所认识。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从功能上看,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指从水平系统用户信息插座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区域,由连接线缆和适配器组成。
工作区的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 Cable)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能超过5M。
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
由用户信息插座、水平电缆、配线设备等组成。
综合布线中水平子系统是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由UTP、STP线缆构成。
最大水平距离:90m(295ft)。
指从管理间子系统中的配线架的JACK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
工作区的patch cord、连接设备的patch cord、cross-connection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0m。
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大量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
因此要施工严格,保证链路性能。
综合布线的水平线缆可采用超五类、六类双绞线、也可采用屏蔽双绞线,甚至可以光纤到桌面。
3、管理子系统在综合布线六个系统中对管理子系统的理解定义上各标准、厂商有所差异,单单从布线的角度上看,称之为楼层配线间或电信间是合理的,而且也形象化;但从综合布线系统最终应用--数据、语音网络的角度去理解,称之为管理子系统更合理。
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六类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7.1系统概述新一代智能化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够同时提供更多用户所需的数据、话音、或电子邮件、视像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线路相连接,它并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结构化布线系统由相同系列的部件共同组成,其中包含: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维护设备和积极支持硬件等。
xx医院xx楼综合布线及机房工程建设目标是:“通过智能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将xx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智能化医院”。
7.2设计原则先进性:本系统的定位为10年内不落后。
系统信息传输电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及12芯室外铠装单模光缆等。
经济性:综合布线过程对各种线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安装的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约了线材,节省了人工,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提高了效益。
可靠性: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以组合压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器件均通过各种认证,每条信息通道都经校核以保证其电器性能,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同时,为线路的运行维护及保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各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而可以互为水泵,提升了水泵缓存。
兼容性:兼容性就是所指其设备可以用作多种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和图像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使用各种传输介质(铜缆、光缆)、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性质相同信号综合至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
开放性:综合布线系统就是开放式体系结构,合乎多种国际上盛行的标准,积极支持相同厂商的产品,积极支持相同的通信协议和相同的系统标准,以及各种相同的应用领域系统。
灵活性:在任一信息点上,能相连接相同类型的设备,例如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电话机等。
网络6类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XXXX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六类系统设计方案二零壹零年XX月目录第1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1。
1智能大厦简介 (2)1.2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3)1。
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1.4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或规范 (8)第2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9)2.1***公司简介 (9)2。
2******的特点和优势 (10)2.2.1******综合布线系统具备以下特点和优势: (10)2。
2.2******综合布线产品具备以下特点: (12)第3章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设计 (19)3.1***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 (19)3。
1。
1设计遵循的国际国内标准 (19)3。
1.2安装与设计规范 (20)3。
2设计目标: (20)3.3工程概述 (21)3.4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22)3。
5总体方案设计说明 (22)3.5.1信息点统计 (22)3。
5。
2设计概述 (23)3.5。
3各子系统的设计 (24)第4章管线设计建议 (30)4。
1***管线方案 (30)4。
1.1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 (30)4。
1。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 (31)4。
2设备电源管线方案 (33)4.3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33)4。
3.1电话系统与*** ***系统的连接 (33)4。
3。
2计算机网络与*** ***系统的连接 (33)4。
3。
3保安监控系统与******系统的连接 (34)4。
3.4保安门禁系统与******系统的连接 (34)4.3。
5楼宇自控系统与******系统的连接 (35)第5章系统性能 (35)第6章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39)6.1.1测试原因 (39)6.1。
2测试模型 (39)6.1.3测试标准 (40)6。
1.4ANSI/TIA/EIA-568-B (40)6.1.5ISO/IEC 11801 (40)6.1。
6TSB (41)第7章环境要求 (43)第8章系统服务和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厦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大厦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综合布线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配线、传输设备和连接器,将建筑内各个区域的通信设备进行有序的连接和管理,实现多种信号的传输和互联。
大厦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综合用途建筑,其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应考虑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同时考虑未来的技术发展和扩展需求。
以下是一个大厦六类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日常使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系统规模和拓扑结构1.系统规模:根据大厦的建筑面积和楼层数,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规模,包括配线室、主干线和水平分布系统的数量和容量需求;2.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即以主干线为核心,通过配线室和水平分布系统将各个楼层和区域连接起来,方便管理和维护。
二、配线室设计1.配线室位置:选择在大厦核心区域,方便连接主干线、水平分布系统和终端设备;2.配线室容量:根据大厦的规模和预测未来的扩展需求,确定配线室的容量,包括机架、配线槽和电力设备等;3.配线室布置:合理布置各个设备和配线区域,确保易于维护和操作。
三、主干线设计1.主干线路径:确定主干线的路径,考虑到建筑结构、电力设备和其他干扰源等因素,选择避开干扰源并减少信号损耗;2.主干线容量:根据大厦的规模和预测未来的扩展需求,确定主干线的容量,采用六类电缆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3.主干线保护:考虑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管道将主干线保护起来,防止外界干扰和破坏。
四、水平分布系统设计1.水平分布系统位置:根据大厦的布局和终端设备的分布,确定各个水平分布系统的位置,方便终端设备的连接;2.水平分布系统容量:根据各个区域的设备需求,确定每个水平分布系统的容量,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扩展;3.水平分布系统布线:采用六类电缆进行水平布线,确保信号的质量和传输速率。
五、终端设备连接1.终端设备位置:根据各个区域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布置终端设备,方便使用和维护;2.终端设备类型:根据需求选择各类终端设备,如网络交换机、无线AP等,并合理设置网络安全设备来保护网络安全;3.终端设备连接方式:采用六类电缆连接终端设备和水平分布系统,采用合适的连接器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合布线方案六类
第1章项目建设概述1.1项目概述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校区基于千兆核心千兆桌面的网络设计原则,需采用核心、汇聚层光纤连接链路,根据传输距离建议采用多模光纤;接入交换机至终端链路,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及其相应模块布线系统才能符合1000Base-TX标准的适用环境。
根据需求在中心机房和个汇聚设备机房间部署光纤,接入交换机至终端设备部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水平布线,以满足千兆核心千兆桌面的总体网络设计原则。
信息点位:综合布线信息点位如下表(该点位数仅供参考,实际施工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按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
):2.1需求分析为用户提供保证现在及未来应用的高速网络平台。
该综合布线系统建设主要满足IP语音、数据及视频的应用需求,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
➢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系统总体结构定位合理,确保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变化的应用和扩展;➢系统设计首先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在符合当前实际应用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避免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系统智能化的功能;➢系统建成后,能够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
局部故障绝对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系统的关键部件宜考虑容错和备份;➢充分考虑系统的极端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既能符合业主、国家或国际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又要确保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在传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在系统或设备选型中,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首选对象,以智能化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全局高度平衡,力求使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周期内可获得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完美实现业主建设智能化系统的初衷;➢由于系统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广泛,涉及各类性质的对象,系统包含的设备品种繁多且复杂,同时安装位置分散,因此,建成后,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既要做到有效减少工程管理维护人员,又要降低维护工作的强度和维护运行开支;2.2设计目标xxxx项目工程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以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为支撑,建成一个包含多用途的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系统,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办公业务电子化要求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
六类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六类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是指将各种电话、计算机通信设备通过统一的电缆系统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综合布线方案。
以下是六类典型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 集中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所有的设备都集中放置在一个机房中,通过主干电缆进行连接。
这种方案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办公楼,设备集中放置有利于管理和维护。
2. 分布式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设备会分散放置在各个机房或办公区域中,通过地下或空中走廊连接。
这种方案适用于大型企业或多楼层的办公楼,可以更灵活地布置设备,并且便于扩展和升级。
3. 树状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设备通过一条主干电缆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分支电缆连接到每个终端设备。
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将信号传输到不同位置的场景,例如分行银行、学校等。
4. 直接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每个设备都有独立的电缆直接连接到通信室。
这种方案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数据中心或高级实验室。
5. 混合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
例如,对于需要高速传输的设备可以采用光纤布线,对于传输距离较短的设备可以采用铜缆布线。
6. 网络化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综合布线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融合,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综合传输。
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实现多媒体传输和远程协作的场景,例如会议室、培训中心等。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类型、传输距离、带宽需求、成本预算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缆走线、接头、插座等细节问题,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总之,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应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以提供高效、稳定的通信环境。
综合布线方案(6类)
综合布线方案(6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XX项目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工程概况该项目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为满足和适应大楼内对语音通信网络及计算机网络的需求,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设计一套主干为千兆位的标准、灵活、开放并具模块化结构的布线系统。
各楼层综合布线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1F9162516916 -1M0000D -4F314131 -3F33030 -2F5611656 -1F9413494 -1M0000E -4F11010 -3F11010 -2F448444 -1F426242 -1M44404F-4F224222 -3F11010 -2F6612666 -1F4812848 -1M0000合计236380616380236380备注:此点位表根据系统图得出汇总上表,总规划六类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为996点,其中数据为380个,语音为616个,但是具体使用中并不进行严格区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已适用于多种类型信息网络通信的需要,如IP电话、低速视频图像、监控视频或无线网络应用。
系统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性、管理简便、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持其先进性。
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实用性: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附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的使用。
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泛达6类(模板)
综合布线系统投标文件非屏蔽系统目录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31.1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31.2 结构化布线系统优势 ----------------------------------------------------- 51.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 61.4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 81.5 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 9二、美国泛达公司结构化布线产品的特点 ----------------------------------------------- 92.1 美国泛达公司的优势 ----------------------------------------------------- 92.2 美国泛达公司结构化产品概述 ------------------------------------------ 20三、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 413.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范围 ------------------------------------------------- 413.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依据----------------------------------------------- 41国际标准 ------------------------------------------------------------------- 41安装与设计规范 ------------------------------------------------------------ 413.3 工程概况--------------------------------------------------------------- 423.4 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特点--------------------------------------------- 423.4.1 技术先进性 ------------------------------------------------------ 433.4.2 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443.4.3 可扩展性--------------------------------------------------------- 443.4.4 灵活方便性,美观实用------------------------------------------- 453.4.5 系统设计及设备配置、选型的合理性 ----------------------------- 463.4.6 系统兼容性 ------------------------------------------------------ 47四、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 474.1 工作区子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布线方案(6类)
XX项目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为满足和适应大楼内对语音通信网络及计算机网络的需求,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设计一套主干为千兆位的标准、灵活、开放并具模块化结构的布线系统。
各楼层综合布线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综合布线点位表备注:此点位表根据系统图得出汇总上表,总规划六类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为996点,其中数据为380个,语音为616个,但是具体使用中并不进行严格区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已适用于多种类型信息网络通信的需要,如IP电话、低速视频图像、监控视频或无线网络应用。
1。
2 系统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性、管理简便、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持其先进性。
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实用性: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附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的使用。
●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
●先进性:布线系统适应日益广泛的数据通信和应用,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在线缆及网络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过行在其上的应用。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标准化:严格按照EIA/TIA568A及ISO/IEC 11801标准设计系统,并能连接众多满足国际网络标准(如IEEE802.3,IEEE802。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泛达6类(模板)
综合布线系统投标文件非屏蔽系统目录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31.1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原则------------------------------------------------- 31.2 结构化布线系统优势 ----------------------------------------------------- 51.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 61.4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 81.5 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 9二、美国泛达公司结构化布线产品的特点 ----------------------------------------------- 92.1 美国泛达公司的优势 ----------------------------------------------------- 92.2 美国泛达公司结构化产品概述 ------------------------------------------ 20三、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 413.1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范围 ------------------------------------------------- 413.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依据----------------------------------------------- 41国际标准 ------------------------------------------------------------------- 41安装与设计规范 ------------------------------------------------------------ 413.3 工程概况--------------------------------------------------------------- 423.4 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特点--------------------------------------------- 423.4.1 技术先进性 ------------------------------------------------------ 433.4.2 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443.4.3 可扩展性--------------------------------------------------------- 443.4.4 灵活方便性,美观实用------------------------------------------- 453.4.5 系统设计及设备配置、选型的合理性 ----------------------------- 463.4.6 系统兼容性 ------------------------------------------------------ 47四、综合布线系统详细设计 ---------------------------------------------------------- 474.1 工作区子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1、万兆非屏蔽双绞线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 11801-2002、TIA/EIA 568C.2 中6A标准,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 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传输时延低,紧凑线缆设计,减少安装中电缆出现扭曲打结现象4.中心PE十字骨架,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破坏双绞线绞距,具有高抗电磁干扰性,使传输信号的误码率降至最低程度5.内置撕裂绳,便于施工6.线缆外护套上间隔印有商标、电缆编号、电缆类别、线规、防火等级、标准、米数标、批号7.内轴外纸箱包装,外箱贴有合格证8.绝缘单线生产过程采用在线控制偏心仪,在线火花检测仪,在线水中电容检测仪等在线设备,保证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一致性,绝缘单线采用彩条色标符合环保要求9.所有使用铜及PE、PVC材质,都经过检测分析,放射性有害重金10.属含量完全控制在国际严格标准内11.绝缘层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12.外护套材料可选用不同阻燃等级材料或低烟无卤材料13.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工作电容:≤5.6 nF/100米2.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330 pF/100米3.额定传输速率(NVP) :65%4.线对时延差:≤45ns/100米5.最大导体直流电阻:7.02Ω/100米(23AWG)6.线对直流不平衡电阻:≤2%7.绝缘电阻最小值(MΩ/Km) :500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23AWG线规3.整箱线长305米2、万兆非屏蔽模块(NORMCAT6EA)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中6A标准,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独特的PCB线路板线对平衡设计,减少干扰,通过余量高4.接触针触点采用高低错位技术,有效降低近端串扰值5.IDC打线柱夹子与8芯针方向为180度6.扣锁式端接帽,可以对接触点进行保护,避免线缆端接后的过度弯曲、脱落7.嵌入式设计,模块可安装在配线架空架上,组成模块化式配线架8.外形紧凑,有通用的T568A的T568B线序标签清晰标注于模块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9.磷青铜镀金金针和磷青铜镀锌卡线端子,防止表面氧化,提高接触性能,保证性能及使用寿命10.8芯针触点均使用在100微英寸金属导针的镍层上敷有50微英寸的镀金层材料,具有高抗氧化的特性11.采用优质阻燃聚碳酸脂材料,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别12.支持主流端接方式,可用110及科龙打线工具进行线缆端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通用性和连接的可靠性13.可配打线底座,施工人员的手可以直接握在底座上,而不是在打线刀的正下方,可以更好的保护施工人员,避免被打线刀割伤14.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压强度:DC1000V(AC750V)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2.额定电流:1.5Amp3.绝缘电阻: ≥200MΩ4.接触电阻: ≤1MΩ5.连续电抗:20MΩ6.工作温度:-25℃~7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IDC端子卡接22~2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4.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5.包装:25个/盒3、万兆非屏蔽配线架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中6A标准, 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独特的PCB线路板线对平衡设计,减少干扰,通过余量高4.模块接触针触点采用高低错位技术,有效降低近端串扰值5.IDC打线柱夹子与8芯针方向为180度6.外形紧凑,有通用的T568A和T568B线序标签清晰标注于模块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7.扣锁式端接帽确保导线全部端接并防止滑动8.带后置倒“T”式线缆理线架,便于线缆的安装维护,以及增加线缆的弯曲半径9.较大的正面标识空间,方便端口标识,配有可拆式标示牌,便于端口管理10.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可根据需要配置安装模块,节约成本11.磷青铜镀金金针和磷青铜镀锌卡线端子,防止表面氧化,提高接触性能,保证性能及使用寿命12.8芯针触点均使用在100微英寸金属导针的镍层上敷有50微英寸的镀金层材料,具有高抗氧化的特性13.采用优质阻燃聚碳酸脂材料,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别14.采用塑料面板+钢质底板的整体结构,保证了产品的机械强度15.支持主流端接方式,可用110及科龙打线工具进行线缆端接,保证了连接方式的通用性和连接的可靠性16.配有打线底座,施工人员的手可以直接握在底座上,而不是在打线刀的正下方,可以更好的保护施工人员,避免被打线刀割伤17.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压强度:DC1000V(AC750V)1min 无击穿和飞弧现象2.额定电流: 1.5Amp3.绝缘电阻: ≥200MΩ4.接触电阻: ≤1MΩ5.连续电抗: 20MΩ6.工作温度: -25℃~7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IDC端子卡接22~2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4.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订货编码:4、万兆非屏蔽跳线(NORDC6E#*)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和GB50311-20076A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2.采用万兆多股非屏蔽阻燃线缆和万兆RJ45水晶头制做而成,跳线柔韧性好3.工厂化端接工艺采用自动剥线设备和专用气动端接设备,与现场制作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4.万兆水晶头采用物理线缆隔离技术,实现最大限度的线对平衡5.水晶头压接簧片50μ”整体镀金,确保性能优异6.渐变型受力原理的加长护套,防滑抗拉,保证一定的弯曲半径7.每一根跳线都经过恒重接力试验,保证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8.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不同长度、颜色的跳线,外护套并可使9.用不同阻燃等级材料或低烟无卤材料10.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主要参数: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3.# :跳线颜色: A=黑色 B=蓝色 C=红色 D=橙色 E=黄色 F=灰色 G=绿色4.*:跳线长度:“1”=1米“2”=2米,以此类推5.工作温度:-20℃~70℃6.最小弯曲半径:4D7.独立包装订货编码:5、万兆屏蔽双绞线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中6A标准,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传输时延低,紧凑线缆设计,减少安装中电缆出现扭曲打结现象4.中心PE十字骨架,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破坏双绞线绞距,具有高抗电磁干扰性,使传输信号的误码率降至最低程度5.屏蔽系统采用端到端全方位屏蔽及接地设计,防止信号泄漏和外部干扰,屏蔽性能良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6.单面覆塑铝箔屏蔽,接地金属丝(NOR1091004F)7.单面覆塑铝箔屏蔽+丝网,接地金属丝(NOR1091004F2)8.每个线对覆塑铝箔屏蔽+丝网,接地金属丝(NOR1091004FF)9.线缆外护套上间隔印有商标、电缆编号、电缆类别、线规、防火等级、标准、米数标、批号10.木轴装,轴上贴有合格证11.绝缘单线生产过程采用在线控制偏心仪,在线火花检测仪,在线水中电容检测仪等在线设备,保证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一致性,绝缘单线采用彩条色标符合环保要求12.所有使用铜及PE、PVC材质,都经过检测分析,放射性有害重金属含量完全控制在国际严格标准内13.绝缘层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14.外护套材料可选用不同阻燃等级材料或低烟无卤材料15.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工作电容:≤5.6 nF/100米2.线对对地电容不平衡:≤330 pF/100米3.额定传输速率(NVP):65%4.线对时延差:≤45ns/100米5.最大导体直流电阻:7.02Ω /100米 (23AWG)6.线对直流不平衡电阻:≤2%7.绝缘电阻最小值(MΩ/Km): 500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23AWG线规3.整轴线长305米6、万兆屏蔽模块(NORMCAT6EF)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中6A标准,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独特的PCB线路板线对平衡设计,减少干扰,通过余量高4.接触针触点采用高低错位技术,有效降低近端串扰值5.IDC打线柱夹子与8芯针方向为180度6.扣锁式端接帽,可以对接触点进行保护,避免线缆端接后的过度弯曲、脱落7.后部的接地固定装置可方便、有效的接地8.外形紧凑,有通用的T568A和T568B线序标签清晰标注于模块、端接帽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9.嵌入式设计,模块可安装在配线架空架上,组成模块化式配线架10.锌合金整体压铸360度全方位屏蔽外壳设计,防止EMC电磁干扰,独特的接地设计,性能可靠方便11.磷青铜镀金金针和磷青铜镀锌卡线端子,防止表面氧化,提高接触性能,保证性能及使用寿命12.8芯针触点均使用在100微英寸金属导针的镍层上敷有50微英寸的镀金层材料,具有高抗氧化的特性13.免工具端接方式,兼容T568A/B两种端接方式14.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压强度:DC1000V(AC750V)1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2.额定电流:1.5Amp3.绝缘电阻:≥200MΩ4.接触电阻:≤1MΩ5.连续电抗:20MΩ6.工作温度:-25℃~7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IDC端子卡接22~2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4.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5.包装:25个/盒订货编码:7、万兆屏蔽配线架(NORPS6E-24F)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中6A标准, 完全满足万兆(10G)以太网的性能需求2.具有向后兼容性,可向下兼容CAT6、CAT5e及更低类别的系统,避免用户的投资损失3.独特的PCB线路板线对平衡设计,减少干扰,通过余量高4.模块接触针触点采用高低错位技术,有效降低近端串扰值5.IDC打线柱夹子与8芯针方向为180度6.外形紧凑,有通用的T568A和T568B线序标签清晰标注于模块端接帽上,便于准确快速地完成端接7.后部的接地固定装置可方便、有效的接地8.锌合金整体压铸360度全方位屏蔽外壳设计,有效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和信息泄漏9.带后置式理线架,便于线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增加线缆的曲率半径10.较大的正面标识空间,方便端口标识,配有可拆式标示牌,便于端口管理11.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可根据需要配置安装模块,节约成本12.磷青铜镀金金针和磷青铜镀锌卡线端子,防止表面氧化,提高接触性能,保证性能及使用寿命13.8芯针触点均使用在100微英寸金属导针的镍层上敷有50微英寸的镀金层材料,具有高抗氧化的特性14.免工具端接方式,兼容T568A/B两种端接方式15.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电气性能:1.耐压强度:DC1000V(AC750V)1min 无击穿和飞弧现象2.额定电流: 1.5Amp3.绝缘电阻: ≥200MΩ4.接触电阻: ≤1MΩ5.连续电抗: 20MΩ6.工作温度: -25℃~70℃物理特性: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IDC端子卡接22~26AWG导体3.IDC打线柱耐用性大于250次端接4.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订货编码:8、万兆屏蔽跳线(NORDC6EF#*)产品特性:1.性能优于ISO11801-2002、TIA/EIA 568C.2和GB50311-20076A标准,符合T568A和T568B线序2.采用万兆多股屏蔽阻燃线缆和万兆RJ45水晶头制做而成,跳线柔韧性好3.工厂化端接工艺采用自动剥线设备和专用气动端接设备,与现场制作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一致性4.万兆水晶头采用物理线缆隔离技术,实现最大限度的线对平衡5.水晶头压接簧片50μ”整体镀金,确保性能优异6.渐变型受力原理的加长护套,防滑抗拉,保证一定的弯曲半径7.每一根跳线都经过恒重接力试验,保证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8.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不同长度、颜色的跳线,外护套并可使9.用不同阻燃等级材料或低烟无卤材料10.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获得UL认证主要参数:1.传输带宽大于500MHz2.插头与插座插拔次数大于1500次3.# :跳线颜色: A=黑色 B=蓝色 C=红色 D=橙色 E=黄色 F=灰色 G=绿色4.*:跳线长度:“1”=1米“2”=2米,以此类推5.工作温度:-20℃~70℃6.最小弯曲半径:4D7.独立包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化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介绍第一章 XXX综合布线需求分析XXX,以智能化通讯办公、电子信息数据监控、信息管理为主;此次布线工程主要是进行XXX智能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内信息网络工程的标准基础上加以完善,我们将为用户提供100Mbps到户的网络接口,以适应将来高速Internet需求;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力争做到在尽可能减少一次性投资的基础上,协调好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建立起一个技术先进、开放式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尽可能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
它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
3) 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
4)同时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
5)ﻩ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章 XXX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70;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EIA/TIA607;国际建筑布线标准IEC/ISO11801;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NSIFDDI;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ISDN;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规范》GBJ79-8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YD/T926.1-1997网络布线YD/T 1019-1999《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系列标准总规范。
YD/T 1019-1999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TIA/EIA-568-B.2-A1:Transmission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 for4-pair100Ωcategory 6 CablingISO/IEC 11801 EN 50173第三章布线系统方案设计说明3.1 工程概况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完整而标准的模块化、集成化、灵活开放的智能化布线系统,它通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主干光纤混合网的布线系统,大大提高的现代市场网络硬件传输设备的速率。
5类25对大对数线缆支持综合楼语音传输系统、图像(Image)等信号集成于单一的介质中传输,并提供标准的信息插座和组合式卡接方式,以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终端。
3.1.1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想:1)为各部门、办公场所以及千差万别的应用环境提供技术先进、灵活以及模块化的完整的布线系统,具有传统布线系统所无法比拟的许多特性。
综合各个子系统要求,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统一规划布线,实现系统优化,节省费用,提高成本与系统的有效性;2)满足数据、图形、影像等各方面的综合要求,为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结点,建立单元化、标准化、国际化平台。
3)采用开放式布线,不会限制未来系统模式,能支持连接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电脑和交换机。
4)采用预留式布放,能适应未来扩充的需要,一次布线可以符合未来十数年设备的需求。
5)布线要具有独立性,可先行布线,建成以后再选择设备,建立系统。
6)符合EIA/TIA推荐的大楼布线系统,符合ITU-T(原CCITT)建议的ISDN布线标准。
7)布线施工和系统维护容易。
8)采用集中式管理,管理简便,非电气专业人员,亦可管理整个系统。
9)使用高品质双绞线和光缆,符合高速LAN、FDDI和ATM高速数据传输介质标准。
10)采用六类线缆信息互换功能,利于管理语音与数据的互换。
服务范围:(1)高速数据传送;(2)大厦保安系统信号、主楼办公室内的信息图象、视频信号与网络信息的传送;通过延伸到房间的信息点,将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与管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的数据和图像影音传输系统,将为博泰综合集团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性服务。
3.2 系统构成及配置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任何一个子系统可以独立地进入SCS,改变任何一个子系统时,都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针对XXX的计算机网络与语音、股市系统通讯网络,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兼容、匹配以及将来的系统升级、扩充等。
保证当用户因发展而需增加设备时,而不会因此更动整个系统。
在系统设备的选型上我们充分考虑结合国内外网络先进工程,与快速传输达到网络所能实现的应用能力,决定选用DINTEK公司的全新六类布线产品。
DINTEK公司六类布线系统性能大大超过超5类UTP的性能要求,因此它不仅能满足您今天的应用,而且能保证您的系统长期运行。
六类布线系统是一个UTP可达到千兆网络传输的布线系统。
通过对它的“链接”和“信道”性能进行测试,表明它超过TIA/EIA-568-B 的五类要求。
六类UTP与超五类UTP比较,其衰减更小,串扰更少,同时具有更高的ACR和SRL及更小的延时误差。
超五类线缆的带宽标准为100MHz,而六类标准带宽为250MHZ,比超五类远远高出一倍。
为用户将来使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六类产品与超五类的外观比较。
见图1)图一作为专业结构化布线产品制造商,鼎志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部设在台湾。
1992年获美国UL WIRING HARNESS认证;1993年起为适应国内电脑普及化趋势,开始提供DINTEK全系列网络配线器材及光纤产品,以促进工厂及办公室自动化;1995年,DINTEK布线产品以优良的国际品质和服务获ISO9002认证;同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成立北京鼎志公司;至今更成立了欧洲及韩国分公司。
DINTEK现面向全球用户,全面提供五类、超五类、六类结构化布线系统、光纤网络产品,及各种布线工具和测试仪,并承诺15年系统质量保证。
台湾鼎志股份有限公司自从成立了中国北京代表处后,其服务推进了大陆网络布线市场,最早以接插件生产商,提供的网络接插配件,性能稳定,进入综合布线领域后,其布线产品在网络应用基础中,起到了优良的传输性能。
在此项目的结构化网络综合布线中,DINTEK公司充分考虑到XXX 的各项要求,除保证线道传输的最佳性能,在投资少的情况下,也能适应将来网络发展的需要,和提供最优秀的技术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此外,在六类布线施工中,鼎志公司将给于六类结构化布线产品培训以及相应的安装培训与系统测试。
在六类结构化布线中,由于对传输性能的要求,对布线施工也相应要求很高,在测试中,六类布线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的链路测试,信息模块的打接,与水平至管理间机柜配线架的跳接线,称为永久链路测试(PLINK)(见图二)所以,鼎志公司六类布线产品,链接水平至管理间配线架的六类跳线,不建议手工压接,采用机制成型六类跳线。
图二超五类与六类产品测试指标:超五类与六类性能参数对照:XXX六类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我们将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五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除了做网络与语音设备交换,也做管理间,管理整个集团综合楼水平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所有综合楼内的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
提高系统传输速率也方便于日后的语音数据互换添加其它图像传真管理,以适应网络数据、图像传送与语音传输的交换。
楼内主干子系统连接到各楼层管理间,主干子系统将采用光纤与5类25对大对数线缆。
设备间与管理间的系统配置,方便于日后更高性能的网络数据传输功能。
工作区所有信息点包括语音与数据的传输,均采用DINTEK非屏蔽六类信息模块。
六类信息模块不仅超出了超五类的高性能传输链接功能,适应网络数据口RJ45接口的传输性能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语音RJ11接口的传输性能比;水平系统采用DINTEK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台湾鼎志生产的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均达到了uL系统质量认证,在国内也通过了中华人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的质量监督认证,传输性能达到了国内与国外的行业标准;设备间水平采用鼎志快接式六类24口配线架。
在设备间中,连接水平布线系统的六类配线架,建议语音与网络数据传输接口均采用此类快接式配线架,以方便日后的网络管理与互换功能;考虑到主设备间的应用与今后能方便的管理,主设备间设在综合楼一层的设备机房内。
管理整个综合楼内的水平子系统与工作区系统的网络信息传输设备,水平系统采用屏蔽式钢体线槽,接钢管入墙到达各工作区信息出口,达到网络数据、语音与其它图像传真信息以及高效率的传输设备连接到应用工作区的设备中。
如系统图所示(另附)六类信息模块(角度为:90°)3.2.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说明工作区子系统是插座到用户终端的区域。
把所有的数据接口,语音接口等。
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插座(T568A,T568B)设在每个信息接口处;在工作区,均采用DINTEK公司的六类信息模块(见图),与方便使用,更能适应网络接口RJ45、RJ11的应用。
针对博泰集团所使用的多用途信息桌盒与英标的信息点面板,面板采用双口信息面板与单口信息面板,以备今后的冗余,和适当用配合六类UTP传输至用户的标准机制DINTEK六类UTP跳线;工作区子系统设计界面。
见图一图一工作区示意图工作区和管理间可兼容使用的六类信息模块(角度为:180°)六类信息模块正面与背面设计独特的正角斜面刀口可兼容使用市场常见的安普、鼎志与科龙等打线器。
模块的结构化设为上下两层,大大降低了信息模块之间的串扰。
相应使用的六类机制软接跳线,使整个布线成为一个永久链路高速率的六类布线系统。
工作区配置: 数量根据用户的要求设定,每个工作区均为双口信息点与单口信息点的设订。
工作区分布表共计:语音数据点为856点。
信息出口附近要配有电源,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为避免电源系统的电磁干扰,线缆应在PVC线槽内敷设。
在此次布线工程中,工作区的位置在布线工程中依据用户的需求情况而定。
当用户的终端设备需要入网时,购置一条适当长度的(RJ-45)接插软线,软线一端(RJ-45插头)连到已经为用户安装好的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至设备网卡插口,终端设备机械连网工作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