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导学案)教案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一、学习目标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和表现;掌握“五族共和”的形成过程。
二、课前自主学习一、感受“多元一体”1.汉族的前身是________________。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________________”一词出现。
3.后来,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探究“驱除鞑虏”1.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折:_____________后期,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从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2.民族意识觉醒:______________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_____________后,保国保种呼声高涨。
1898年,______________等发起成立保国会。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____________认识到要民族富强,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三、走向“五族共和”1.孙中山把矛头明确指向_____________,主张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
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从湖北军政府使用的十八星旗到民国初期五色旗的变化,形象地说明了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2.“五族共和”的含义:即“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族为一人”,把中国各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
三、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
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定稿)
二、探究“驱除鞑虏”
1.列强侵略、瓜分中国-----亡国灭种 名称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在你看来,哪一场战争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签订条约 影响
2.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地区----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 国家 主要侵略活动
1903年 1905年 1910年
1)这些地 区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 2)列强这 样做的目的 是什么?
1905
保国保种 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同孙中山为代表 1898年成立保国会 的革命派,救国的主张有何不同?
3.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1)回顾一下,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 景?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20世纪初的中国,不仅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还被迫签订了《辛丑 条约》,民族危机严重,这使得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不 满情绪愈加强烈。上述革命纲领意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英国 入侵西藏,企图分裂中国 日本 取得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租借地 俄国 煽动部分蒙古贵族和活佛“独立”
3)面对列强 的侵略,中国 人应该怎样才 能避免国家分 裂?
探究“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的提出 ①清朝后期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 甲午战争 1894-1895 的觉醒。 ②甲午战后,保国保种; ③1905年,清腐败无能,革命派提出推翻清 政府的专制统治。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资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和“驱逐鞑虏”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观有何变化? 请绘制结构图表示。 2)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起 了什么作用?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2. 掌握“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思想的演变过程;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2. “驱除鞑虏”思想的兴起和发展;3. 辛亥革命及“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
三、教学重点:1.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2. “驱除鞑虏”思想的演变过程;3. 辛亥革命及“五族共和”思想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听课、讨论、分组钻研;2. 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问题解答;3. 视频资料展示、案例分析、教室互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
2. 进修:分组讨论“驱除鞑虏”思想的兴起和发展,学生展示钻研效果并进行讨论。
3. 拓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及“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探讨其内涵和意义。
4. 总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判:1. 学生教室表现评判:包括参与讨论、表达意见、思维活跃度等方面;2. 作业成绩评判:安置相关作业,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水平;3. 考试评判: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2. 教学资料:图片、视频、案例等;3. 教室教具:白板、笔、纸张等。
八、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思想演变过程的文章;2. 小组钻研:分组钻研清朝末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并撰写钻研报告;3.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就“驱除鞑虏”思想的意义及“五族共和”思想的实现条件展开讨论。
以上是《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摩登史上重要的思想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 分析“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的渊源和实践。
3. 探讨这两种思想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清朝末期中国的困境和挑战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族危机等多重困境,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驱除鞑虏”思想的渊源和实践1. 渊源:清朝的衰落和民族危机导致了“驱除鞑虏”思想的兴起,主张推翻清朝统治,驱逐满清入侵者,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2. 实践:辛亥革命爆发后,“驱除鞑虏”思想成为推翻清朝的主要动力之一,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三、“五族共和”思想的渊源和实践1. 渊源: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主张各民族对等、团结、共同建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国家。
2. 实践:五四运动后,“五族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倡导了各民族团结合作,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为中国近摩登史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导学讨论:1. “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2. 你认为中国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3. 你对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思想有何看法和感悟?导学作业:1. 就“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的渊源、实践、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 分析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中国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并撰写一份500字以上的发展规划。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重要思想和事件,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同砚们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不息成长,不息进步。
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1.4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作业本
• 1A • 2D • 3B • 4C
• 之前是因为“驱除鞑虏”的 口号把蒙古族排斥在中华民 族之外,令蒙古王公不满, • 之后是因为“五族共和”的 口号倡导民族平等团结。
• 提倡民族平等, •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 强民族凝聚力
每日格言
• 成功就是你比别人多坚持了 一点点。多重复了一点点。 面临外在的诱惑,要坚持啊
1.4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默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 汉族的前身是( • 华夏族
)族
•
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 势,中华一词出现
• 魏晋南北朝
•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断融合,逐步形 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 。 • 中华民族
• 在反帝反专制的斗争实践中,人 们逐渐认识到: 。 • 只有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 才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强瓜分中 国
• 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 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 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 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 民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
• 五色旗表示 。 • 五族共和
• 五色旗的寓意是 。 民族团结
• 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应该怎 样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 只有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才 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强瓜分中国。
• 清政府腐败无能,使革命派认识到 要民族富强,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专 制统治。 • 所以同盟会提出了 的口号 • 驱除鞑虏 •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同盟会宣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 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 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 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 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於斯!满洲政 府穷凶极恶,今巳贯盈,义师所指,覆彼 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 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 汉人有为以作汉奸者,亦如之。”由此可 见,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中“鞑虏” 一词指的是满族统治者。
回顾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1.华夏族
先秦时期 黄帝炎帝、夏商周三代 中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民族大融合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
2.“中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 五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胡乱华 北民南迁
3.“中华民族” 梁启超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遭受列强侵略、瓜分的危难形势下,中国人认 识世界、自我认识、救亡图存的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
评价:和约损害了弱小民族的利益,也没有解
决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 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极 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 放。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后概括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 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 约。 三国同盟:德、奥、意,核心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核心是英国。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被称绞肉机战役:凡尔登战役; 一战性质: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是非正义的战争。
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 签订的条约:《凡尔赛和约》 中国拒签原因:把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 让给日本 新秩序:凡尔赛体系
1.4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观念 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 辛亥革命促成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五族共 和把中国各民族看作一个整体,中华民族一词得到 广泛传播。
十八星旗
五色旗
观察两幅旗帜,并结合教材25页资料,说说旗帜的变化说 明了什么问题?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从小民族主义到大民族主义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爱我中华 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一、感受“多元一体” 从华夏族到汉族,从“中华”到中华民族, 我们的先辈们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经历了风风雨 雨,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最终形成 了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有过争 斗,也有交流、融合,并“从多元走向一体”。
同单纯的“驱除鞑虏”相比,孙中山的 思想有了哪些变化? 对单纯反满的弊端已有所认识,把矛头明确 指向清朝专制统治 提倡民族平等。
材料2、 辛亥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何则? 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 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而他四族皆奴隶, 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 等,是以有革命”。 强调:“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 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 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又规定:“中华民国之主 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1.外交大臣的这句话预示着当时整个欧洲即 将卷入战争,同时他对战争的前景感到悲伤, 觉得战争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2.袁世凯没有执行上述三个条件,袁世凯就 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临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府从南京迁至北京 改组内容,委任亲信 削弱革命派力量 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 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民族主义思想变化分析--从“驱除鞑虏恢复中
政策与商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期128㊀㊀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民族主义思想变化分析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到 五族共和韦子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摘㊀要:辛亥革命前期,革命党内充斥着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建立汉本位的单一民族国家,而视少数民族地区为可有可无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军队斗志和革命情绪,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可是在更大程度上使中国面临民族冲突㊁领土分裂甚至外来侵略的危机.随着革命形势的进展,革命党内气氛逐渐温和,五色旗取代了十八星旗,标志着民族共和思想取代汉本位思想,从而避免了民族冲突;再加之南北议和的成功,清帝逊位,实现国家政权和领土的和平交接,从而避免了进一步的民族冲突和领土分裂,使得近代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现代国家.关键词:辛亥革命;民族主义;五族共和中图分类号:D 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0.01.061㊀㊀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宪政革命,从革命所收获的结果来看,这个定义毋庸置疑,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还颁布了临时约法.可是,如果从这场革命的酝酿到发起以及革命的前期进程来看,辛亥革命则具有很多传统民族革命的影子.1㊀单一民族建国思想1.1㊀十八省内成立新国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同盟会的誓词,人们往往将其简单理解为推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清政府并重新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府,可是这种理解似乎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有一定偏离.革命党实际上要做的,是把作为 鞑虏 的满族统治者驱逐至山海关外的满洲,即今日的中国东北,亦如明太祖朱元璋曾将蒙古族逐至北元一样;而 恢复中华 自然是要让 中华 回到过去的情形,即让汉民族在长城之内重新统治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革命党想要建立的以汉民族为本位的中国似乎并不包括边疆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1903年革命党人在«政体进化论»中提出了在长城以内传统汉族聚居的十八省建国的主张,认为汉地十八省拥有天然的人文与地理优势,四亿同族同胞可以做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从而实现民族的独立于国家的富强.1908年章太炎在«排满平议»中也表达了对满族政府的斥责与对实现满汉分治㊁建立汉族独立政府的期望.可见革命派中长久存在着恢复建立单一汉族国家的思想,而边疆少数民族则可以独立分治,实现 汉人治汉,满人治满,地稍迫削,而政治易以精严.1.2㊀思想来源一方面,汉本位思想来源于我国传统.内地十八省是长城以内汉族的聚居地,革命党人的汉本位思想正是来自这一历史传统.孙中山一向以继承明太祖的事业自勉,而且事实上,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推翻少数民族在中原的政权㊁恢复汉族统治的思想也正是来源于朱元璋的«讨元檄文».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孙中山就在南京率领官员拜谒明孝陵,并在祭祀朱元璋的祭文中表达了国家统一㊁民族独立以及继承明太祖事业实现汉族光复的愿景.另一方面,汉本位思想也来源于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盛行的 民族建国主义 理论,该理论着重强调单一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而多民族国家则很容易产生民族对立与国家分裂的情况.这种激进的汉本位思想在当时的革命党中广为流行,1903年«民报»发表的«民族主义论»一文就对单一民族国家进行了宣扬并对多民族国家进行了批判,认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差异过大,思想语言文化习惯都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政府统治力的下降,而单一民族国家可以实现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同心同德.2㊀汉本位思想弊大于利革命党人通过激起民族仇恨,使得无数群众站在了革命的一边,很大程度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灭亡.在革命时期,如此群情激昂的民族运动是有益革命成功的,然而,从长久来看,激化民族矛盾会促使狭隘民族主义抬头以至于政局动荡.2.1㊀国内民族冲突与边疆危机鞑虏长期以来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革命的民族主义的特征让当时各少数民族都心怀疑惧,革命党人除了将矛头指向满族,还特别针对蒙古族.满族统治者认为革命党人是逆贼,蒙古王公则是认为,汉族人起义造反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派兵入京勤王?当时蒙古王公就曾质问南北和谈的革命派谈判代表武廷芳关于新成立的共和国是否包括满㊁蒙㊁回㊁藏等少数民族在内.因争议而起的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外蒙古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在1911年和1912年相继宣布独立,在此期间中国官员被驱逐,汉族商民备受虐杀和驱逐.西藏也爆发了冲突,藏军 不分玉石,见汉即杀,西藏汉民或被屠杀或流亡至印度㊁锡金等地.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民族主义思想的严重负面作用,过分强调民族之间的对立与仇恨势必会导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战争,这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灾难将是不堪设想的.在当时的中国,如果不能缓和民族矛盾稳定国内政局,灾难无疑还会蔓延更深更广.2.2㊀为侵华势力提供可乘之机日本作为我国近邻,从遣唐使到大化改新,都体现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1期129㊀着长久以来都对中国的崇敬之心.在日本人看来, 大和民族 与 大汉民族 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同胞,而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则皆为外族,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史学家会提出著名的 崖山以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 的论断.近代以来,成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对中国的态度逐渐从崇敬转变为觊觎,以至于进一步的挑衅侵略.甲午战争前,日本发布«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文中指出和汉两族同衣衫㊁同文字㊁同伦理,有共同的情谊,也有共同的敌人,将日本描绘成从满族统治下拯救汉族人民的解放者,号召汉族推翻专制统治,报当年剃发易服㊁扬州十日之仇.日本对中国的民族情感与革命党人的民族情感不谋而合,这也是革命党人在前期与日本走得非常近的原因之一.更有传闻记录孙中山为了得到日本对革命的支持以及成功后日本对新政府的承认,不惜以牺牲少数民族地区为代价.«日本之亚细亚»一书中就曾披露,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为了得到日本方面对革命派的经费援助以及对革命成功后新生政权的认可,孙中山与黄兴先后承诺中国只会在长城以内成立新政府,而包括中国东北在内的满蒙等少数民族地区利益则会被出卖给日本.3㊀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3.1㊀激进的革命形式和民族情绪很长一段时间革命党内都由孙中山㊁黄兴等激进派人士掌权,汉本位的民族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武昌起义后 铁血十八星旗 成为革命军的旗帜,这是一幅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的旗帜,旗帜上的九个分枝代表 九州 ,每个分枝两端各镶嵌一颗星,共十八颗星代表 内地十八省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革命党即发出«布告全国电»,其中号召汉族团结一致并痛斥少数民族.所以,在辛亥革命初期,革命党内的民族主义思想尤为盛行,目的就是在长城以内恢复成立新的汉族国家,而这显然缺乏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考虑.3.2㊀党内气氛的温和以及南北和谈随着革命进程的北上,革命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南京,这时在江浙的维新派人士,如梁启超和杨度,以及部分清政府官僚转投了革命的队伍,再加上革命党中原有的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对民族分治保持警惕态度的人士,此时的革命派中多了很多温和的思想,这使得原本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得到缓和,从而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也为南北谈判的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1911年12月各省代表会议上,温和派已经占有明显优势,大会建议定 五色共和旗 为国旗,其中红㊁黄㊁蓝㊁白㊁黑代表占当时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㊁满㊁蒙㊁回㊁藏五大民族,旗帜代表各民族团结融合的寓意.1912年1月民国参议院正式议决以五色旗为新的国旗,而原本的十八星旗则被定为陆军军旗.五色旗的出现标志着接受民族融合㊁倡导民族团结的温和派思想已经在革命党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温和派认为包括满族和汉族在内的多民族早已实现共通和融合,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必然会导致中国的分裂甚至灭亡,这在清末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中表达的十分清楚,转投革命队伍以后的原维新派人士对民族团结的主张并未改变.革命发展到这个阶段,作为革命领导者的孙中山㊁黄兴等激进人士也逐渐认识到革命的主要任务已经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转移成了维护民族团结和避免国家分裂,所以接受了多民族共和的主张.1912年元旦,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誓词中强调,民族的统一在于合五大族为一人,领土的统一在于合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为一国.至此,革命党内激进人士才最终妥协,单一民族成立新国家的思想退出历史舞台,这场民族纠纷的历史大剧画上了句号,辛亥革命才彻底蜕变成为一场资本主义民主革命.4㊀结语极端的民族政策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革命派产生这样思想的原因可能有三点:第一,国内主要领土㊁人口㊁财政及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十八省的范围内,再加之汉族人占国内人群比重的绝大多数,所以革命派得以利用这个客观形势,激起民族冲突从而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第二,革命派中大多是南方人且长期漂泊海外,对北方人口分布的变化认识不清,实际上随着长久以来的民族迁移与融合,以长城为基础的民族界限早已模糊,因此革命派对国家和民族分裂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估计不足.第三,革命派可能还存在以部分换整体的想法,通过牺牲局部从而换取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过,好在南北和谈的成功避免了进一步的内战以及民族冲突,灾难性的后果没有发生,历史的悲剧也终究没有上演.随着五色共和旗正式成为当时的中华民国国旗,五族共和的思想在全国占据领导地位,中华民族的历史自此有了新的改变.参考文献[1]王健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孟庆鹏.孙中山文集[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3]刘朋涛.浅谈辛亥革命中的民族主义[J ].新西部(理论版),2017(02):71+33.[4]李恭忠.辛亥前后的 洪门民族主义 论说[J ].近代史研究,2016(06):4G22+160.[5]朱新屋.«扬州十日记»与辛亥革命 一个书籍史和阅读史的分析[J ].近代史学刊,2015,(01):45G65+277G278.[6]陈玉屏.西方民族主义的传播与辛亥革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2):19G23.[7]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N ].光明日报,2011G09G22(011).[8]李帆.辛亥 夷夏之辨 和民族国家认同[J ].明清论丛,2011,(00):75G79.[9]何艺.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汉本位因素[J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05):65G67+81.[10]吴红英.论黄兴的民族主义思想[J ].阴山学刊,2007,(05):59G62.[11]沈寂.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J ].安徽史学,2005,(03):36G39.。
第四课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第四课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的概念及其演变,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重点)
2、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平等思想的形成及其演进,知道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难点)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读文分析法
学习过程
一、初读教材,梳理基础
1. 汉族的前身是 , 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一词出现。
2.孙中山将矛头明确指向清朝的专制统治,主张实现 。
3.从“排满”到“五族共和”,充分体现了孙中山的 思想。
4. 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五族共和中的“五族”具体是指 。
二、再读教材,加深理解
读图或文字,将你的理解写在教材相关位置旁边
1.中国民族的图腾崇拜——龙,具有兼容并包的内涵,结合课堂教师解读,谈谈你对龙图腾崇拜的理解。
2.结合时局图以及左下方文字说说中华民族面临哪些危机?这些危机有什么样的影响。
3. 结合图1-19、50,谈谈你的看法。
整理本目知识结构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
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
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
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这朝廷,
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
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及其影响;2. 掌握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及其意义;3. 分析两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和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1. 清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2. 民间发起的“驱除鞑虏”运动;3. 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1.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五族共和”口号;3. “五族共和”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导学步骤:一、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1. 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清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2. 分组讨论,总结民间发起的“驱除鞑虏”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 小组展示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1. 请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 进修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理念,探讨其内涵和影响;3. 小组合作,撰写一份关于“五族共和”理念的小结,并进行展示。
导学延伸:1. 请学生就“驱除鞑虏”运动和“五族共和”理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鼓励学生展开思考,思考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和现实中的多元文化共存。
导学评判: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展现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通过撰写小结和进行讨论,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更深层次的历史探究打下基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2.感受民族一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华”一词出现。
北魏
少数民族的胡床、方凳、圆凳等家具传 入中原,受到汉族的喜欢
身着汉服的少数民族官吏
汉族在生活习惯上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在服饰上吸收汉 族文化。因此,民族融合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
唐太宗采用“一视同 仁”的开明民族政策,被 尊称为天可汗。将文成公 主和金城公主嫁入吐蕃。 唐朝流行少数民族的胡饼, 京城长安设有专门经营这 些食品的店铺,民间还流 行相互馈赠胡饼的习俗, 唐人还热爱胡服,常以此 装扮出门。
甲午战争; (1)历史上看:中日之间一直都是日本向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影响日本文化; (2)影响上看:甲午战争之后,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也。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 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 听人驱使,听人宰割
1910年
俄 国
煽动部分蒙古贵族和活佛,酝酿叛乱“独立”
Q: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列强频繁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试图分裂 中国的事件?
(1)中国处于清朝末期,政治腐败、国力衰弱 (2)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积极地对外扩张和掠夺
2.“驱除鞑虏”口号提出
Q: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各民族相互交流,不断融合,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共 同的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二、探究“驱除鞑虏”
1.列强入侵
Q:回顾八年级下册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回答以下问题
(1)清朝后期,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走向“五族共和”
十八星旗
五色旗
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族观念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 从“小民族主义”到“大民族主义”的转变
探究“驱除鞑虏”
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 役也。
——梁启超 材料二: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为奴 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
——康有为
回顾: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
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回顾: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 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
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
满洲人。”
——孙中山
同单纯的“驱除鞑虏”相比,孙中山的 思想有了哪些变化?
对单纯反满的弊端已有所认识,把矛头 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提倡民族平等。
走向“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前后,对民族主义有哪些新的认识?
小民族主义之外, 更提倡大民族主义
历史背景: 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 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愈加 强烈。上述革命纲领意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 民主共和国。
走向“五族共和”
材料:“有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
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
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
中华民族内部 各民族平等
走向“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又规定:“中华民国之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分析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息深化,教材编写也在不息更新。
其中,高中历史教材《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教材以“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这一历史时期为主线,深入探讨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演变,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认识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起首,教材内容方面,该教材涵盖了清末民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同时,教材还对“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进行了比照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观念的演变和影响。
这样的内容设置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上,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作业和考试题目,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历史进修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历史进修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方面,该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阅读外,教材还引入了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背后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材在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通过对该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进修兴趣和能力,增进学生成为具有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公民。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困境,了解清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和其效果。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介绍本次作业设计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口号展开:“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
学生将通过探究这两个口号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变革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 了解“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的来源、提出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课堂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展示“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口号的起源及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口号的重要性和影响;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口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展开讨论;4.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5. 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四、作业要求1. 完成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写作要求包括口号提出的背景、历史意义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作业文字要求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简洁;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结合书籍、文章或其他资料;4. 提高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并参与课堂展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评价标准1. 作业内容充实,深入挖掘口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2.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逻辑性强;3. 能够展示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独特见解;4.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积极与同学交流和学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本次作业设计将以《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为主题,探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
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
从“驱逐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目标】1.回顾已学知识,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叙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救国进行的探索活动。
2.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2.难点: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主题1.我们前面学习了《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考考你:⑴“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2.展示知识卡。
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
展示课题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二、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1.你在八年级学过哪些少数民族?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师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补充和评价。
如西夏党项族属于羌族一支,匈奴部分西迁欧洲,部分为汉族同化,部分融入蒙古族等知识2.展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图示,提示学生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
你知道鲜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3.展示“女真族”图示,知道该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4.感受“多元”: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汉族类似吗?生回答后师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5、展示图1-47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指导学生读图,思考: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华民族走向一体”有什么联系?教师教学时注意学法指导。
九年级社会微课-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 赠予 ----------------------------------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你想,或者不想 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 忆你来时莞尔 惜你别时依依
你忘,或者不忘 我都在这里,念你、羡你 念你袅娜身姿 羡你悠然书气
1、列强对中国入侵,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 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必须推翻清政的专制统治,所以把矛头直指满清政府。
十八星旗
五色旗
1、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从“驱除鞑虏”到 “五族共和”的转变 2、在对待民族问题上为什么要转变?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驱除鞑虏:同盟会纲领;意指推翻清政府 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五族共和:中国各族人民是一个整体,都 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平等。
解读史料,探究“驱除鞑虏”
吾中国四万万人 ,无贵无贱……为
奴隶,为牛马,
康 为犬羊,听人驱 有 使,听人宰割。
为
唤起吾国四千 年之大梦,实 自甲午一役也 —梁启超
民族主义,并非遇 着不同种族的人, 便要排斥他,…… 更不是要灭尽满洲 民族。……在腐败 的封建专制制度下, 不仅满人为君主的 清朝要反对,就算 汉人为君主也不能 不革命。
中华民族一词提出:梁启超 中华民族广泛传播:五族共和的说法提出
启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实施民族平等的政策。
人生若只如初见 任你方便时来 随你心性而去 却为何,有人 为一眼而愁肠百转 为一见而不远千里
晨起凭栏眺 但见云卷云舒 风月乍起 春寒已淡忘 如今秋凉甚好 几度眼迷离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进修《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了解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民族问题演变过程,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中国摩登化经过中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融合。
一、导入引导
1. 请回顾一下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驱除鞑虏”是指什么?这一口号在中国近摩登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知识讲解
1. 驱除鞑虏运动的发生背景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民族问题出现了怎样的演变?
3. 辛亥革命后,中国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这一口号的背后代表了什么意义?
三、案例分析
1. 请结合《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中的案例,分析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民族问题是如何演变的?
2. 你认为中国在实现“五族共和”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挑战?
四、思考拓展
1. 你认为中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五族共和”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吗?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五、教室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民族问题演变过程,掌握了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了中国摩登化经过中的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不息进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做好笔记,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祝大家进修愉快!。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 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 步形成。“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 国个民族人民看成是一个整体。中 华民族的名称从这时得到广泛的传 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 共识。
鲜卑族孝 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大 凳子的前身: 文帝改革 融合 胡床
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有些则长期生 息在中国的疆域内,你能说出三个消 失的民族吗?
匈奴 、羌族、 鲜卑 族 、突厥族、 契丹等 等
匈奴的消失:
4世纪初,匈奴族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 刘渊起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 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 西晋。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 鲜半岛。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 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之 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 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 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 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探究“驱除鞑虏”:
清朝后期,列强入侵中国,中 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 识。
梁启超: 唤起吾 国四千 年之大 梦,实 自甲午 一役也。
1903—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
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人正在杀害 所谓的“为俄国服务的中国间谍”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怎样 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中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共同 抵御外敌的入侵,努力发展军 事和经济实力,增强民族意识, 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 整。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革 命派意识到源自要民族富强, 清政府的专制 必须推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形成
1.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在先秦时期是中原的地 域、国家与族群的指称。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中华” 一词出现。 3.随着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流汇聚,不断融合,逐步 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 4.后来,人们用“从多元走向一体”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
据史籍记载,中国古 代少数民族至少有160个。你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了解到哪 些少数民族?请说出至少三 个民族的名称,如匈奴、羌。
鲜卑、羯、氐、吐蕃、女真、蒙古等。
你知道这些少数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请举例说明。 匈奴、鲜卑、羯和氐在不断的民族交往中被融合,已 经不再单独存在,而羌族现在仍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 匈奴:兴起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为了抵御匈奴,秦朝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后又派大 将蒙恬攻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匈奴在西汉初期 最为强大,已经拥有西到现在的阿尔泰山,东到现 在外兴安岭一带的广大疆域,对西汉产生了巨大的 威胁。汉武帝时期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攻击匈奴, 将匈奴赶到漠北。东汉时期,朝廷又派大将窦固、 窦宪再次攻击匈奴,使匈奴分裂成为北匈奴和南匈 奴,后来南匈奴归附汉朝而北匈奴远迁到遥远的西 方,传说迁徙到现在的欧洲多瑙河一带,建立强大 的匈奴王朝。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
歌中为什么说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爱我中华指的是什么? 你知道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吗?
感受“多元一体 ”
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 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 你是如何认识的?
恢复中华指的是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其目的是推 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汉族人的共和国。在民族危机日益严 重的情况下,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不作为引发了人们对 “恢复中华”的渴望,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有人 对“恢复中华”内涵的理解看,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 不仅不能团结各民族力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还会导致国 家的分裂,是不可取的。
(2)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已经脱离了狭隘的民族框架,变得 成熟起来。他把斗争矛头明确指向清朝专制统治,主张中 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平等。 (3)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进了现代 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3.影响:
“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 中华民族的名称从这时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 族人民的共识。
清朝专制统治。 ②从孙中山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对象是什么? 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汉族与其他民族对立 ③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族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点? 起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各民族团结一致才能御侮。
2.形成过程: (1)梁启超认为中华民族应该由汉族等国内众多民族共 同组成,通过国内各民族的联合,建立新的中华民族共同 体以区分国际上的其他民族国家。
1.华夏族
先秦时期
BC221年
蛮、夷、戎、狄
2.“中华”由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说汉话、穿汉服 改汉姓、通汉婚 用汉制、学汉礼
匈奴、鲜卑、羯、氐、羌
3.“中华维、壮、苗„„
吐蕃、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明 清 时 期
回顾所学过的历史知识, 说说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公元 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 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 摆脱其控制。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 乱不堪,先后在北方地区建立国家。385年,拓 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鲜卑族建 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鲜卑人大多开始过上 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 深,鲜卑族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 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 逐渐消亡。
《天津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北京条约》 建化程度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 《马关条约》 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 1900 德奥美法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辛丑条约》 侵华战争 ~1901 英意日俄 半封建社会
2.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1)甲午战争后,保国保种的呼声高涨。1898年, 康有为等发起成立保国会,并在成立大会上 痛陈民族苦难。
1.华夏族
先秦时期 黄帝炎帝、夏商周三代 中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民族大融合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
2.“中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 五族内迁 梁启超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胡乱华
北民南迁
3.“中华民族”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遭受列强侵略、瓜分的危难形势下,中国 人认识世界、自我认识、救亡图存的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
汉、满、蒙、回、藏各族联合起来,统一于中华民国。
内地和边疆的蒙古、西藏统一于中央。
汉、满、蒙、回、藏各族联合起来共建中华民国,是 ①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到了哪两个统一? 谓“五族共和”。这一说法把中国各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 ②什么是民族统一?什么是领土统一? 中华民族的名称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 ③什么是“五族共和”? 识。
探究“驱除鞑虏 ”
1.民族意识觉醒的背景: 清朝后期,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 严重危机,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战争 时间 国家
英 英、法 日
条约
《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 鸦片战争 ~1842 第二次 1856 鸦片战争 ~1860 1894 中日 甲午战争 ~1895
走向“五族共和 ”
1.背景:
在反帝反专制的斗争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 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强瓜 分中国。
阅读梁启超与孙中山的言论,完成: 小民族是指在国内,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分;大 民族主义,是指对国外各民族而言,中国各族是一个联合 ①梁启超提出了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 起来的整体。 说说你的理解。
想一想,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应该怎样做才 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 努力发展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增强民族意识,共 同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等。
(2)革命派认识到要民族富强,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专制 统治。他们从历史中寻找依据,激发人们的斗争热 情。 回顾一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 怎样的历史背景?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历史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不仅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 还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 加重,这使得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 不满情绪愈加强烈。上述革命纲领意在推翻清 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清末革命派中有入主张狭隘的“民族建国主义”,即 以在18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为目标的革命建国思想,而 视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 十八星旗中的圆星呈金黄色,表示汉族炎黄子孙,说明该 旗帜仅突出汉族人民的地位。而五色旗由红、黄、蓝、白、 黑五道长方条组成,寓意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 和。“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标 志着“五族共和”代替了狭隘的汉族立场。
“驱除鞑虏”
“五族共和”
感受“多元一体”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 到“五族共和”
探究“驱除鞑虏”
走向“五族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