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三百首》中的谐音双关现象及其文化蕴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唐诗三百首》中的谐音双关现象及其文化蕴涵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郭玉娥 830000)

摘要:唐诗是中国文学语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诗也成为研究唐代词汇的一项重要材料。《唐诗三百首》是唐朝文化的凝聚体,是其文化总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谐音双关是古典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古典诗歌中大量运用谐音双关表情达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本文是以语言学中的修辞学视角来关注文学作品与文化意义的一种边缘角度的研究,望能为汉语语义学、文化语言学尽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谐音双关;唐诗三百首;文化蕴涵

一、谐音双关的定义及文化魅力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近音的条件,使其既具有本身的表意作用,又可以从其表意中引出含意,而以含意为主,构成一语双关的效果。由于汉语谐音的现象及其普遍,因此,谐音双关就成了最常用到语言修辞的形式,此修辞方式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固然和该语言的语言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最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通过谐音成分,可以寻觅出字词的文化渊源,从中窥探汉语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汉语语音尤其是谐音对汉文化的渗透是多方面的。它成为文人骚客手中的娱乐方式,登高临空,逢友把酒,或拜谒前的叩问诗,或挥别前的赠言诗,以文寄情,以诗托意,几乎成为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它成为市井俚人的口头诙谐语、或隐语示意,或黑话做事,或问签,或问卦,都是借助于特定的谐音方式来泻意,来渲情。汉语语音造词中的谐音修辞成为解密汉民族的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一把钥匙。

二、《唐诗三百首》中的谐音双关现象

谐音双关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就是人们熟知的例子。它们表面上是说天气,实际上是倾诉爱情,运用谐音双关的方法,以“晴”来代替同音的“情”,很是巧妙。

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长行”本是古代博弈之一种,“烛”谐音“嘱”,“围棋”谐音“违期”。诗人运用谐音双关手法,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博弈之戏,实际上是说女主人公与郎分别时,曾殷殷嘱咐不要过时而不归。该诗把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真挚、火热的爱情表达得委婉而动人。在其《南歌子词》“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诗人通过衣物的颜色引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之情,正是通过以物达情,艳丽的颜色正是少女情窦初幵的表象。然而和衣物不同

的是,爱情理应为“日久常新”而并非对待衣服时的“喜新厌旧”。核桃本是两半相合而成,故常被用作表达爱情的信物,用“仁”谐音“人”,写核桃内的“仁”双关合欢之人原来心中另有别人,巧妙地讽刺了对爱情喜新厌旧的态度,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其《咏柳》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此句中“碧玉”,本意是碧绿的玉,指春天鲜嫩心翠的带着玉石光泽的柳树。在乐府吴声歌曲的《碧玉歌》中:“碧玉小家玉......”那么春天袅娜多姿的柳树,正像是凝妆而立的美人碧玉,用柳树的美转嫁到了人的身上,用碧玉双关活灵活现的小家碧玉形象。

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及其《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玉笛”、“玉碗”或许不都是“玉质的”生活器皿,因为当听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悠扬笛声时,李白并没有真的看到那支笛子。同样,主人端出的酒碗似乎也不一定就是“玉质的”,正如那碗中的美酒也并非确是"琥拍光”。但这并不妨碍李白把它们称为“玉笛”和“玉碗”,因为对于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意而言,似乎只有这样的称谓才是合理而妥当的。对于读者而言,诗人采用双关的手法,用“玉笛”和“玉碗”双关美好的意象,仿佛只有这样的意象才能承载诗歌所特有的美感。

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例中有所了解谐音双关现象的特点。而谐音双关的本质特点是:使用者有意识地使用同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包含表里双重意义,表层义与深层义之间存在着主与次、真与假、显与隐的关系。

三、谐音双关现象的文化意蕴

谐音双关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日常交际乃至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人们的青睐,这与其具有独特的文质美、形式美、音乐美、具象美是密不可分的。

(一)文质美

谐音双关在内容和文意的传播上体现出的文质美首先表现在具有含蓄蕴藉的美学风格,这与中国传统审美观中的“中庸”原则是吻合一致的。汉民族尚“中”,最典型的思想就是“中庸”之道。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使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保持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中庸之道,这样的思维模式使中国人温柔敦厚,表现在文字学上便呈现出反对情感的直露,反对嘲讽的直击,反对抨击的直面,一切都遵循雍容、和平、温良的法度,采取迂回、委婉的方式,进行由此及彼、“指桑骂槐”式的描写。中庸的观念表现在审美观上,主张用词应含蓄、委婉、有余味。谐音双关就是利用同音同形或同音异形之便,以此暗指彼,深层义始终躲在暗处,须在表层义的引领下,在细细品味后才悄然现身,这便是中庸的审美观对这一修辞格的深刻影响。

文质美除了表现为含蓄蕴藉之美以外,还表现为言简意赅之美。以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思想内容的言简意丰的效果。

(二)形式美

美学最重要的法则便是形式平衡的对称美。语言形式的对称能给人带来美感信息。对称是形体上所具有的一种形式,它跟绘画、建筑一样,表现为一种数量关系(即大小、长短、多少等)的匀称,对等。对这种形式美的追求,与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二元对立观点有着直接关联。“所谓二元对待观点就是认为任何事物

都包含着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与相互包含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就已存在,如老子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低相倾。中国人在这样一种思维的指导下所产生的语言必然是一种关系型语言,由此及彼,由这及那,在表达中受到二元思维的引导,总是注意表现事物的关联与对应,这无疑为谐音双关的发展铺就了天然的道路。在谐音双关中,表层义之外另有深层义的存在,双关便是用表层义关顾深层义,在表现二者联系的同时也起到了隐与显的对称。但是与其他对称形式不同的是,谐音双关表现的是一表一里的对称,是一种相对隐性的对称。

(三)音乐美

诗人在创作唐诗时都十分重视语言的音乐美,在语音的配调上狠下工夫,尽量让自己的作品声韵和谐,抑扬有致,动静有节,读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优美悦耳,达到音意兼美的效果,这也成为美学观上鲜明的特点之一。

谐音双关除了具有文形兼美的品质之外,还在语言的声韵和谐音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汉语的显著特点是元音多,因而造就了大量悦耳的乐音;元音和辅音的相互间隔又形成了分明的音节,使语言级富节奏性;平仄的调配也使语言具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曾说过:“音乐美在词语结构上表现为有规律的重复和有规律的调配。”谐音双关在特定情境中的运用就达到了这个要求。

《唐诗三百首》在谐音双关方面的音乐美与形式美一样,不同于双声、叠韵等有着不绝于耳的外在美感,它所呈现的往往是更为含蓄、更为朦胧的美感,需要受众仔细玩味之后方得彰显凸现,可见谐音双关的形式美与音乐美也是含蓄、蕴藉的,与传统审美的“中庸”观念亦是一脉相承的。

(四)和谐美

在《唐诗三百首》中多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韵律和谐的对偶句,因其句式结构相同,前后句字数相同且内容相关,读起来又朗朗上口且和谐对称,深受百姓的喜欢。深入探究其文化渊源,与中国人重视和谐价值观及喜用偶数的和谐心理有关。

《唐诗三百首》中所体现出的谐音双关现象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谐价值观的体现。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中华民族对“和”的偏爱自古至今有之。

《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说文解字》云:和,调也。“和”在《说文解字》中是指音调的和谐,因此,“礼之用,和为贵”后多用于礼仪事物中,是指礼的作用。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中国朴素的辩证思维中,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然而,在天时、地利、人和对比中,前面两者都不及“人和”重要。传承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的和谐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从和谐的人际关系延伸至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

结语

谐音双关是汉语语音方面的突出特征之一,具有很高的平民化特征和普遍意义。谐音双关辞格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修辞方式之一。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随着网络生活的日益丰富,大众对谐音双关现象的开发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谐音双关的现象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谐音双关具有的含蓄蕴藉、言简意赅的文质美,隐显对称的形式美,内外协调的音乐美,及其以此关彼、借此说彼、现此隐彼的特点皆得益于中国人丰富而奇特

的心理联想。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社,2004.

[3]郭锦桴.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社,2010.

[4]李树辉.汉语文化要略[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3

[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5.9

[6]刘洪仁.中国古代文化精要[M].巴蜀书社,2003.1

[7]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人民出版社,2005.1

[8]彭定求.全唐诗九百卷.[M].中华书局,1960.

[9]张为才.唐诗三百首[M].青岛出版社.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