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鹦鹉、装、翠”等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2. 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搭船的鸟,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4. 精讲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5 搭船的鸟2. 教学重点:观察细致,大自然美好3.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写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课堂作业:学生课堂上完成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教案(2课时)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父”、“啦”等5个生字。
2.根据以往经验。
端正地书写“亲”、“啦”等6个生字。
3.细读文本,通过对比感悟、情韵朗读等方法品味翠鸟的美丽。
教学重点:细读文本,通过对比感悟、情韵朗读等方法品味翠鸟的美丽教学难点:课文文本与作家菁莽的《翠鸟》中的片段对比,比较异同点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学生用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设疑1.揭题识字。
师板书课题。
提示课题中有一个要学的生字——“搭”。
指名读,组词。
指导书写美观,引导发现字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了左边,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紧凑。
请学生在书上认真书写一个。
2.积累词串。
学生用“搭”组词,积累词串。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顺便乘坐船叫做“搭船”,顺便乘坐车就叫做“搭车”,顺便-起做事叫做“搭伙”……到陌生人不能随便“搭话”。
3.激趣质疑。
学生读课题,质疑。
预设问题如下:搭船的鸟是什么鸟?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教师将问题板书在课题旁边。
设计意图:“搭”是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也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质疑,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新授探究一:整体感知1.初读感知。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主动思考。
围绕课题提出的疑问,找找答案。
2.生字正音。
指名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互相提醒。
(1)鹦鹉。
“鹦”是后鼻音。
让学生根据偏旁,猜猜“鹦鹉”是什么意思。
看图片,了解鹦鹉。
(2)沙啦。
“啦”在字典里有两种读音。
它在表示声音的时候读第一声,在表示句末语气词的时候读轻声。
3.梳理内容。
学生自读后解开板书中的若干疑问,引导发现:围绕课题提出的疑问,串联起来就变成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一“我”和妈妈坐船去外祖父家,雨后看到一只美丽的小鸟,它搭上我们的船捕鱼。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解《搭船的鸟》通过写一只翠鸟的外形和翠鸟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心和对自然的爱,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第2、4自然段,知道翠鸟的外形和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2、通过观察翠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感受翠鸟的美丽和捕鱼时速度之快,体会大自然的奇妙、美丽。
三、教学重点:1、知道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
2、感受翠鸟的美丽和捕鱼时速度之快,体会大自然的奇妙、美丽。
四、教学难点:对翠鸟捕鱼动作冲、衔、吞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课件、翠鸟图片、翠鸟捕鱼视频。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本堂属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大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2.现在我们检测一下之前学过的字词。
看图和拼音写字词:cháng zuǐjìng qiāo qiāo tūn()()( )bŭyúcuìlǜyŭmáo( ) ()( )(二)新授1、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翠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聪明,而且还搭人类的船呢!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呢?它的名字是什么?(翠鸟)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翠鸟,它的外形是什么?谁来说一下翠鸟的样子?(生观图自由说)课文中是怎么样具体描写它的外形的?(板书:外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把它找出来,用“_____”画出来。
读完了吗?写翠鸟外形的句子是在第几自然段呢?(第2自然段)(PPT出示第2自然段)第2自然段的哪句?(指名读)和老师勾画的一样吗?那我们来读一读。
(结合图片,师引导生理解对应文字)知道它的外形了吧,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师提问:翠鸟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翠绿的)翅膀呢?(蓝色的)嘴巴呢?(红色的长嘴)板书:()的羽毛()的翅膀()的长嘴蓝色红色翠绿(2)同学们,你们看这样的翠鸟美丽吗?哪里美丽呢?翠鸟翠绿的羽毛——美,蓝色的翅膀——美,红色的长嘴——美吗?文中是怎样说的呢?(“多么美丽!”)读这句话,感受翠鸟的美丽。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5 《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运用“船夫、船头、船舱、船身、船底、船板、船舷、船舷、船尾、船帮”等与船相关的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以及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词汇学习:学习和掌握与船相关的词汇,理解词汇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内容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4.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和掌握与船相关的词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课文朗读录音,词汇卡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船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3. 词汇学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与船相关的词汇,学生跟读并记忆。
4. 内容理解: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5. 情感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搭船的鸟》2. 关键词:船夫、船头、船舱、船身、船底、船板、船舷、船舷、船尾、船帮3. 主要内容:课文内容的简要概括。
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词汇作业:用与船相关的词汇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搭船的鸟》一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阅读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到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讨论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6. 观察描述: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事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第二课时2. 内容:课文重点句子、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观察事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写一篇观察日记。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事物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文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推论、总结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词语解释: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其含义。
2.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
3.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 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课文教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生词解释:对课文中的生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
3.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4.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文章搭船的鸟2. 文章结构:引入-发展-高潮-结局3.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
2. 写作题: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学习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特点和动作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4.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1.学习从多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特点和动作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2.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一、复习导入1.师:“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家郭风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坐船去外祖父家,这一路上,他就发现了很多美的事物、美的画面,还写成了一篇美的文章。
——齐读课题(手指课题)2.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雨、船夫、翠鸟)3.引读:(1)那天,天……(出示句子,生齐读;师: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好大的雨!(2)看,船夫……(出示句子,生齐读;师: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雨天摇船,船夫可不容易!二、品读翠鸟的美1.师:后来雨停了,一只翠鸟来到了船上,引起了小郭风的注意。
(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翠鸟。
2.师生交流。
(1)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你能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它留给你的最深的印象吗?预设1:美丽师:你找到了一个最具概括性的词语(板贴:美丽)。
你能否再找一找,文中还有一个词更清楚地点明了翠鸟美丽在哪?你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找到了翠鸟的美丽之处——彩色(板贴)。
美在颜色。
预设2:彩色师评:你的眼睛真敏锐,一个“彩色”(板贴)就道出了翠鸟之美丽(板贴:美丽)。
3.那小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色彩美呢?(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板贴“羽毛、翅膀、长嘴”(1)翠绿的羽毛是什么样子的?谁来看着图片说一说。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
(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我们知道了这只搭船的小鸟,名叫--(翠鸟),这只翠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竟然能让作者喜爱到将它跃然纸上?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 通过交流,呈现第二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外形美丽)默读并思考:外形美丽主要体现在哪?(想象交流颜色美)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彩色、翠绿、蓝色、红色)。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指导朗读,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去关键字复述。
(3)照样子写一写: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更体会到了你们对翠鸟深深的情感。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试着写一写。
我看见一只(),多么()啊!它()。
2. 导入:小兔子在草地上可能要吃草,小鸭子在水里可能是想洗个澡,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也许是在采蜜,而这只翠鸟不在树枝上,却立在了船头,看到它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问句。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过渡:啊,这么多的问题,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呢(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解析】《搭船的鸟》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去乡下外祖父家的旅程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这是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鸟,同时也为旅程增添了无限快乐,充分说明留心观察的好处。
在确定教学目标前,我又结合文体意识、课程视野对这一篇文章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文体意识这是一篇只有245字的小散文,语言浅进、朴素,文风恬淡、清新。
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及其贴近孩子们的世界。
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经验的三年级按的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但要达到文字与读者的感情的交融并非易事。
因此,结合散文教学的特点,我选择以读为抓手,合作读,想象画面读;体验动作.感情朗读;老师引读,情景交融;默读圈画......关键词:课程视野《搭船的鸟》是本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而《新课程标准》指出:中段习作要求孩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因此,从这一理念出发,我借用教材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从而唤醒学生观察的意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关键词:学生起点三年级的孩子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反倒没有以前那么强烈。
通过对学情的调查,很多孩子对观察的理解并不全面,对如何才能做到细致观察也很是模糊。
因此,从学情需求出发,我借用教材引导学生发现只有肯花时间看,专注地看,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事物,发现细节。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颜色、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激发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意识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外表的艳丽之美及捕鱼动作的敏捷之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4.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5、教育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外表的艳丽之美及捕鱼动作的敏捷之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育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课件、作为奖励品的“智慧鱼”,抓阄用的小道具、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问题和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励促学。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发现的美,图片上面是我们樟树坪总校的八位礼仪队同学,她们像空姐一样,站在我们团山小学的大门口彬彬有礼地迎宾,老师采用这张图片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欢迎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第二是带领我们走进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与发现美”的课文学习。
2、出示课件导入课题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也知道了翠鸟不但外表色彩艳丽,而且是捕鱼的能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希望你们在学习上也能像翠鸟一样,做个会“捕鱼”的能手。
同学们,如果在课堂上展现了自己学习方面的美,老师会用“智慧鱼”进行奖励。
课后会根据课堂上的奖励结果,老师会让大家的“星星闪耀表”更加光彩夺目。
二、复习巩固:游戏抢答竞相“捕鱼”现在请大家注意:老师要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开始游戏抢答,竞相“捕鱼”1、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2、指名同学说一说。
(评价:回答正确,恭喜你是第一个获奖“满腹经纶的智慧鱼”的人)3.下面进入“点兵点将”认读生字新词的“捕鱼”游戏。
游戏:老师手上的“生字新词智慧鱼”,点到哪位同学,读出来,就会捕捉到一条“生字新词智慧鱼”。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搭船的鸟》,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六、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七、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教学过程衔接自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4. 课后作业是否合理:课后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所做的视察,感受“我”视察的细致,初步体会到留意视察的方法和好处。
2、能借助视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视察翠鸟的方法并来视察身边的事物并记录视察所得。
教学重点:借助视察记录单,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所做的视察,感受“我”视察的细致,初步体会到留意视察的方法和好处。
教学难点: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所做的视察,感受“我”视察的细致,初步体会到留意视察的方法和好处。
教学准备:PPT、视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读题质疑1、复习字词。
(齐读词语)2、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指名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梳理问题:搭谁的船?什么样的鸟?搭船去干什么?3.教师评议并小结: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特别的朋友。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留意视察”,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看作者视察到了什么?怎样视察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朗读要求(PPT展示)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反馈。
(1)解疑:通过读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2)指名回答: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的视察?(同桌互相检查视察记录单)(生:雨、船夫、翠鸟(外形、捕鱼的动作))4、小结:同学们,作者可真是一个有心人,留意视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事物,认识一些新朋友。
(接下来,我们也搭乘作者的这艘小船,来感受这一路的奇遇)三、精读课文,细致视察(一)品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场雨下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指名生回答反馈,体会“沙啦沙啦地响”表示雨很大。
3、师指点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真会读书,“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视察到了雨很大,(板书:看、听)可见仔细视察,不但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那么,“我”又是怎样视察翠鸟的呢?)(二)初识翠鸟1、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和同桌交流: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同桌交流并汇报,师相机板书:(羽毛、翅膀、嘴)3、出示鹦鹉图片:看图说说鹦鹉的样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15 搭船的鸟 两课时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15 搭船的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生字词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生字词的含义。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二课时1. 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生字词的含义。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生字词卡片。
3. 观察对象(如小鸟、树叶等)。
4.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自然景物,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引入课题《搭船的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中生字词的含义。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理解课文内容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回家后观察一种自然景物,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观察与描述1. 学生分组观察自然景物,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
教学难点: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母亲、外祖父、翠鸟、搭船、捕鱼。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行对照检查。
师抓住容易写错的词语再次进行识读。
2、用以上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师归纳:是的,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下雨天,“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父家去的途中发现了一只搭船的翠鸟正在捕鱼。
二、精读课文,走近翠鸟(一)学习第二段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认识认识它吧!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用你喜欢的符号划记出来。
(生汇报:翠鸟的外形: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2、出示翠鸟图片,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指导朗读,读出翠鸟的美。
(二)学习第四段如此善于观察、爱思考的我还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1、总结方法:整体感知——抓关键词——交流感受——想象朗读。
2、合作学习:思考:我还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从哪里看出来的?(一连串动词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总结翠鸟捕鱼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想象画面带着动作读一读。
三、习作练笔瞧,可爱的兔子来啦!选择一个内容,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它可爱的样子,或者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写他可爱的吃相吧!四、拓展延伸阅读课外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填写表格,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老师的示范表达一定要规范。
3、《搭船的鸟》一文突破作者对翠鸟的外形进行细致观察时,应抓住文本中的外形特点“彩色”一词进行突破。
“衔”发音和意思重点指导。
4、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更好地突破课文的重点。
15.搭船的鸟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案:《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鹦鹉、翠鸟、捕”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搭船”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熟悉的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和小生命的热爱,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搭船的鸟》第二课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熟悉的事物。
2.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自然和小生命的热爱,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船的鸟》,大家还记得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谁能来说一说?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提问:课文中,作者观察了哪些事物?他又是如何观察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提问: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有什么特点?他又是如何描绘这些特点的?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品味语言1.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提问:这些句子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实践演练1. 提问:你能用学到的方法,描绘一下你熟悉的事物吗?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提问:你觉得作者在观察和描绘事物时,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搭船的鸟》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二、深入学习课文三、品味语言四、实践演练五、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个熟悉的事物。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书写“亲、父、啦、响、羽、悄、吞、哦、捕”10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阅读“翠鸟捉鱼”一段,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回顾全文,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习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引导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2、师生交流:我们知道了作者都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1)作者观察了下雨时船上的情景。
(2)作者观察了小鸟的样子。
(3)作者观察了小鸟捉鱼的动作。
3、师小结:上节课我们还详细了解了作者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让我们再次带着欣赏的感情读一读这一段: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4、过渡:作者不光对翠鸟的外形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精彩,对翠鸟捕鱼这一部分描写的更是画面感十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学习“翠鸟捕鱼”,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课文中的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动作敏捷)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2、交流预设:(1)翠鸟飞得很快。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翠鸟一下子冲进水里,一个“冲”字,写出了翠鸟动作迅速。
(2)翠鸟捉鱼的本领很好。
(谈体会)“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还衔着一条小鱼,时间很短。
(理解“衔”,叼着)3、作者对翠鸟捉鱼这一场景的观察,主要是体现在翠鸟的动作上。
除了“冲、衔”,翠鸟还有哪些动作,请你圈出来。
(1)学生自由读书、圈画、交流(冲、飞、衔、站、吞)(2)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①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
②请听老师范读,注意加点的动语,边听边想象翠鸟捉鱼的画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详案】课前预习:1. 读:通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已学的知识点。
2. 写:复习生字词,有选择性地写一写教学内容:学习翠鸟捕鱼相关段落,体会翠鸟的敏捷、机智。
观看视屏进行仿写练习。
体会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完成相关练习与作业。
教学目标:1. 对比阅读。
通过比较,小组讨论分析异同,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课文语言的童真、朴素。
2. 观看视频,学习课文的写法,用朴实的语言记录视频内容。
3. 关注课文插图,体会翠鸟的聪明、灵气,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点:观看视频,学习课文的语言风格进行仿写教学难点:关注插图,体会翠鸟的聪明、灵气,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写词语:搭船、父亲、沙啦、羽毛、长嘴、静悄悄、翠绿。
学生听写后同桌互相校对,订正错别字。
2.温习内容。
指名学生用以上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学习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着重听写词语,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掌握字词,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二、新授探究一:温故激趣教师引读片段。
师:这只小鸟是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看着这只美丽的小鸟,我不禁产生了很多疑问一一生: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师:一连串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课文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听写环节,既是对上节课生字掌握情况的反馈,也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主要内容;师生合作读课文段落,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探究二:研读仿写1.细读品味。
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作者的疑惑有没有解决。
找到相关的句子圈圈画画,同桌交流。
(1)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遐想是一个小朋友对一只美丽小鸟的好奇,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篇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翠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翠鸟的,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翠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翠鸟的。
教学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PPT演示。
教学过程初读课文,品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拿出语文课本,翻到第15课。
我们一起齐某某课题:15预备齐。
这是一篇观察作文,那作者观察了什么呢?2.女生读第一自然段,全班同学找一找作者写了什么呢?并画出来。
谁来说一说?(生:雨、船夫)那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PPT)“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师:作者把他们的交通工具都写出来了。
)“到乡下外祖父家去”(师:还写出了他的目的地)作者观察得真细致呀!作者还观察到她和妈妈坐在哪里?(船舱里)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作者还观察到那天的天气,那天的天气怎么样?(男生读)她观察到那天天还下着大雨,雨点打在哪?(船篷上)发出怎么样的声音?(沙某某沙某某地响)。
沙某某是一个拟声词,这是作者从哪个角度进行观察的呢?(听)。
同学们观察得也很仔细。
作者还观察到了什么呢?(第一二组读)这一句作者观察到了什么呢?(船夫用力地摇着橹)这是对船夫的什么描写?(动作)。
总结:所以这一段话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ppt出示:听、动作)精读课文,品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后来呢?(齐某某句子:后来雨停了)这是一句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明了下面要写的是即将发生的情况。
下面发生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生:我看见XXXXXXXXXX红色的.长嘴。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句话。
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这句话的中心句(中心句就是,后面的话都是围绕着那句话写的)我请赵某某说一说他找的是哪一句?(生:我看见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非常准确,同学们找的也是这一句吗?没找对的同学要改正过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搭船的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得出:外形美丽,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教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搭船的鸟翠鸟美丽嘴——红色羽毛——翠绿本领高翅膀——蓝色《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简析《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选自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习作策略单元“观察”。
本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在编排体例上,《搭船的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具有呈现单元主题,唤起观察意识的特殊意义。
本文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郭风,课文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
只是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对于司空见惯的雨天、船夫、短暂停落在船上的鸟,常人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但作者却独具慧眼,在平凡细微的物象中发现美好,将其淡淡写来,有一种素缟淡雅之美。
毫无疑问,本文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留心观察的极佳载体。
但是教学在完成对学生观察意识的启蒙后,还可以往前更进一步。
比如,文中对翠鸟的外形描写:
这样的观察是作家对稍纵即逝的事物所进行的粗线条掠影,浸染着作者的艺术追求,并非浓墨重彩,它洗尽铅华,空灵恬淡。
就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进阶而言,他们的观察需要趋向于精细,语言表达也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
文中这样“疏可走马”的表达,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太难。
因此,教学中可以将(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引入,作为“文本支架”,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细致观察、有序表达。
二、学情分析
观察是发现、思考和表达的前提,一切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观察基础上,写作也概莫能外。
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要初步尝试写习作练笔,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观察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是本单元教学的两个语文要素,对于它们的教学,苍白、空洞的说教会使学习因缺少抓手而不落地。
因此以课文为例展开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观察的重要。
如果说《搭船的鸟》第一课时重在启迪学生留心、细致观察的意识,那么第二课
时则须解决怎样将细致观察的所得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问题。
因为“言之有序”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起来往往凌乱。
因此,如何有序表达,对于他们来说是难点。
有鉴于此,依托课文,在第二课时将菁莽写的《翠鸟》片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作为习作例文,既可以进一步学习作者对翠鸟外形的精细描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范文支架,解决习作“言之有序”的问题。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学生课堂练笔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作者所观察的事物。
2.品析生动表达的语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品析生动表达的语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
【教学环节】(略)
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环节二:问题驱动,整体感知
环节三:品读感悟,深入发现
环节四:聚焦主题,畅谈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描写翠鸟外形的片段,感受作者观察的精细。
2.学习作者有序描写的方法,练写片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有序描写的方法,练写片段。
【教学环节】
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回顾课文,明确脉络。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船的鸟》,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的内容吧。
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因为一次探亲,观察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物:雨天、船夫、短暂停落在船上的鸟。
起初作者并不知道这只鸟叫什么,所以课题叫《搭船的鸟》。
直到课文的最后,作者才从母亲那里了这是一只翠鸟。
(二)联旧引新,引出例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翠鸟吗?对于喜欢的事物,我们要进行更加细致地观察。
瞧,这里有一个同样喜欢翠鸟的人写的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第一,以“翠鸟”作为课内外读写的链接点,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将观察“进行到底”,立足课本但不囿于教材;第二,依据单元目标,将精读课文与“初试身手”的单元练笔进行整合,使习作策略单元的教学“知行合一”,学生学习更有系统性。
环节二:学习例文,探究写法
(一)自主阅读,交流所获。
师: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
(指名学生交流,聚焦作者的观察,顺学而导。
)
预设追问:
你认为作者对于翠鸟的观察,只有几次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吗?这段话和《搭船的鸟》中作者写的翠鸟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里看出作者的观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期?
(二)梳理脉络,探究表达。
1.对照例文,借助“图式”,明晰作者的言语密码。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作者都写了翠鸟的什么?然后试着填填这张表。
黑板出示:
2.学生相互交流,集体反馈,在黑板上完善图表。
3.借助文本的表达“图式”,引导学生畅谈发现。
师:同学们,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的时候就是这样写的。
你有什么发现?作者的描写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呢?
4.归纳总结,提点写法。
师:同学们,我们要描写一个事物,观察必须很仔细,但对于观察所得不能凌乱地去写,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
此外,对于事物最突出的特点还需要重点去写。
【设计意图】第一,精心选择《翠鸟》片段作为“支架例文”,因其文本的表达“图式”已暗含了写作的顺序、详略等要素,便于学生研读,习得写法。
第二,借助例文支架的研读, 将写作中“看不见”的方法转为清晰可视的“图式”,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秘妙,探寻学习章法,对观察所获做到“言之有序”。
环节三:观察表达,初试身手
(一)呈现对象,自主观察。
1.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请你经过仔细观察后,也这样有顺序地写一写。
瞧,它们是谁啊?红色的鹦鹉叫“小红”,蓝色的叫“小蓝”。
2.指名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所获,在相互交流中完善观察的细节。
(二)自主练写,互动评议。
1.学生在“课堂练笔作业纸”上练写片段,任选其中的一只鹦鹉来写。
2.指名学生上黑板展示习作片段,教师基于学生的习作现状,出示习作评改标准,紧扣训练点,使评有引领,更具针对性。
3.学生依据评改标准,同桌间相互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换阅读了同伴的习作,他写得怎么样呢,你为他点了几个赞?谁来夸夸自己的同桌?你给同伴什么建议了?
(三)归纳总结,修改完善。
1.就本次课堂练笔中突出的问题,给予归纳总结。
2.布置后续的修改完善任务:了解更多鹦鹉的习性,在片段练笔后接着写,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最后加上习作的题目。
【设计意图】第一,先前的例文与教师适时出示的同题材练笔,整合、构建起了“读写一体”的大支架,使本课教学如同挖到一座矿脉,既能让学生从中挖掘习作的秘妙,实践写作方法,也能让学生的习作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第二,体现
习作的全程指导,注重评议与修改,评价的标准紧靠教学目标,使学习效果得以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