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错题案例分析一
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案例
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案例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错题分析,分析和解决小学生容易犯错误的数学题。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说明小学数学错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错误。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案例分析1.言着社会高速发展,小学数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教育工作中,小学数学错题精确分析工作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指导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为了做好小学数学错题分析工作,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小学数学错题分析。
2. 例分析下面以一个实际的小学数学错题分析案例,来说明小学学生容易犯的数学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有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上课时发现,学生们在“加减法运算”中做错了不少题目。
在调查中,经过了解,发现学生们在做加减法运算题目时,大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在做越大的加减数的运算时,不太了解大数的原则,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技巧也不够,出错的几率更大。
解决方法:(1)针对学生们在做大数的加减运算的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大数加减法原则和运算技巧。
可以用图形或表格的方式,以及简单的实验,把学生们带到一个有趣的数学世界。
(2)另外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加减法运算的规律性,把抽象的概念形成具体的模式,更好地掌握加减法运算。
(4)此外,老师还可以用一些故事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把学习数学变成一种乐趣,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小学数学错题分析,分析了小学学生容易犯的数学错误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表明,要有效解决小学数学错题问题,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分析,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交流机会,加强学生的数学技能训练,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
最后,教师应该评估学生的当前学习水平,有效调整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_1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3-29T11:17:32.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作者:冯晓丽[导读] 小学六年级的学习成果对于其后期的初中升学以及数学学科的长期学习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我国当前的人才选拔模式主要是通过考试为主,因此数学能力的体现主要依托做题,因此在此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在做题上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本文从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科典型错例着手,试图据此归纳总结出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普遍存在的思维问题与逻辑误区,研究发现,当前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题目上存在运算错误、概念理解错误冯晓丽陕西省彬州市紫薇小学 713500【摘要】小学六年级的学习成果对于其后期的初中升学以及数学学科的长期学习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我国当前的人才选拔模式主要是通过考试为主,因此数学能力的体现主要依托做题,因此在此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在做题上的快速性与准确性。
本文从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科典型错例着手,试图据此归纳总结出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普遍存在的思维问题与逻辑误区,研究发现,当前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题目上存在运算错误、概念理解错误以及题意理解错误三种比较典型的错误,也是影响学生数学题目正确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结合当前小学生的教学生活实际,可以从做好教学中新知与复习的同步工作、注重学生听课与作业的良好习惯,以及错题消化与讲解方式多样化三个方面加以着手,进而帮助学生更好消化错题、更好利用错题,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40-02引言:六年级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对于前期的小学学习内容起到总体上的提升与拔高的作用,而且对于其后期初中的学习也有着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能够仅仅着眼于当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状态,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着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思维与逻辑思维,为初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小学六年级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类型。
具体表现为:1.未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计算,导致得出错误的结果。
2.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疏漏或者借位、进退位错误。
3.错误的写法,例如横式竖写、数字写反等。
针对计算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对策:1.明确步骤和规则,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强调反复实践和检查计算结果的重要性。
2.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多次进行计算,培养他们的计算技巧和熟练度。
3.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做题习惯,要求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多检查,避免疏漏和错误的发生。
二、概念混淆错误概念混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容易将不同概念混淆或者理解不准确。
具体表现为:1.将不同的数学概念混为一谈,无法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2.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意义。
针对概念混淆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对策:1.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概念。
2.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例如图表、实物、游戏等,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概念的内涵。
3.通过对比和类比,明确不同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三、问题分析错误问题分析错误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法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或者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思路。
具体表现为:1.对问题的意义和要求理解不准确或者片面。
2.在解决问题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或者策略。
针对问题分析错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对策:1.在解决问题之前,帮助学生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
2.指导学生多使用图表、表格等辅助工具,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的思路。
3.提供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记忆错误记忆错误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因为记忆不准确而出现错误。
小学数学作业的错误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误的案例分析小学生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更是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
布置作业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分类,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以与制定、实施矫正的策略,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作业中的错误,提升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我对一些错例的分析研究:案例一:计算中的应用题不过关。
因为学生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认真读题,思考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正确分析题意,从而把算式列错,造成结果的错误。
如;应用题: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1〕14-5=9〔人〕〔2〕9+14=23〔人〕1、学生只读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没有读;还有一种可能只看见“一共有多少人?〞。
就写题,导致出错。
2、没有认真弄清谁比谁少的人数,所以出错;3、学生读题不仔细,题意不理解;4、应用题的计算也是很重要的。
制定对策:第一,帮助学生学会检查做过的题,让他们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题目,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做一些对比一下练习题,这样会提高理解能力和读题能力。
教师反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年级已经理解应用题的解法了,但是个别学生还是读题不仔细,题意不理解,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理解应用题很难的,先养成好习惯,找出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再加强练习。
案例二: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过关。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是说,孩子太粗心、不认真等等,但是真的只是粗心、不认真的问题吗?学生的出错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如: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37=43 100–65=35 93-(59+8)=2 66 1 0 0 5 9 93+ 3 7 -6 5 +8 - 6 74 33567 2 61.算理、算法不清;从高位算起;2.受学过的计算定势思绪的干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诀记错了;3.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如“一看、二想,三算、四查〞;4.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书写潦草、态度不端正〞;5.数位不会对齐,个位、十位、百位分不清楚。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陷入错误,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一些颇具普遍性的典型错例。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问题上,就存在不少此类典型错例,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数学题目的典范。
本文将分析六年级数学典型错例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答题准确率。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对策引言: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和心智程度虽都已成长了很多,但是在做数学题时,仍会由于多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其中一部分已形成较为典型的错例,是学生普遍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此类典型错例,教师应对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出对策,以期学生在数学上取得进步。
一、典型错例的成因分析(一)不注重问题的细节细节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在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典型错例,其错误的原因都归咎于学生在审题时不够细心,不能沉下心来仔细阅读题目,就匆匆下笔,导致问题中的细节部分被忽略,没有抓住题目条件的全部内容,使得解答出现偏差。
此外,对于部分数学题目,其中暗藏着“陷阱”,利用文字来诱导学生朝着错误的方向进行思考,对学生的细心程度有着较大的考验。
如:自行车数量是三轮车的三倍,已知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车轮数为540只,问他们各有多少辆?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能会用自行车数量加三轮车数量。
题目中说的540是车轮数,而不是车辆数,这是一个陷阱。
如果学生没有具备一个过关的读题能力,将不能发现此类“陷阱”,从而错失分数,不利于其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在诸多典型错例中,另一个普遍的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脑海中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不能将各个数学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使得自己在做题时缺少理论的支撑,思路趋于片面,进而导致解答出现偏差,做错题目。
在数学问题上,经常不仅仅考察单独的知识点,而是将多个知识点综合起来,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并善加运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对很多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相对较难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
这些错误不仅是学生个体学习上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学上的不足。
对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1.概念不清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会出现概念不清的情况。
在学习几何中,学生往往无法正确区分“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2.计算错误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学生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
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运算规则不熟悉,也可能是因为粗心导致的。
在进行长除法运算时,学生可能会漏掉某一步骤,导致结果错误。
3.题目理解错误有些数学题目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解题分析,但是学生往往在题目理解上出现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对题目有误解,也可能是因为学生不擅长逻辑思维。
4.概念应用不当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对已学过的概念应用不当,出现错误。
在应用“分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因为概念不清晰而导致错误的答案。
以上这些错例只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错例。
这些错例的存在,不仅是学生个人学习上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学上的不足。
二、教学对策研究1.概念加强训练针对学生概念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概念训练来改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在课后作业中,可以设置一些概念训练题目,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计算技巧训练针对学生的计算错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计算技巧训练。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计算技巧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下册第六十章案例分析
六年级下册第六十章案例分析案例1:小明的问题小明是一位六年级学生,最近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他发现自己在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会算错,导致答案错误。
经过老师的观察和辅导,发现小明在进行乘法口诀表背诵时存在困难。
他乘法口诀表背诵得并不熟练,经常忘记乘法计算的规则。
这成为了他在数学学习上的一大障碍。
分析:小明的问题主要是乘法口诀表背诵不熟练。
乘法口诀表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提高计算准确率。
小明需要加强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理解,并进行反复练习。
解决方案:为帮助小明解决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向小明解释乘法的规则和原理,提醒他注意乘法运算中的常见错误。
2. 给小明提供乘法口诀表,鼓励他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对乘法口诀表进行背诵和复习。
3. 安排乘法口诀表的口算练习,确保小明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4. 在课堂上加强对乘法运算的教学,引导小明积极参与数学练习。
案例2:小红的问题小红是六年级的学生,她在语文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她经常会出现阅读理解困难,理解不了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小红常常无法做到准确的答题,答案经常与标准答案不符。
分析:小红的问题主要是对文章理解能力不足。
她缺乏阅读文章的技巧和方法,导致理解困难。
此外,她在答题过程中没有仔细审题,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案:为帮助小红解决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教授小红阅读文章的技巧和方法,如快速浏览全文、标记关键词等,以提高她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 引导小红在阅读完文章后,进行总结并描述文章的主题和要点,以帮助她全面理解文章。
3. 鼓励小红多做阅读理解题,提高她的答题准确率。
同时,要求她在答题之前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问题的意思。
4. 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给小红,让她进行更多的阅读练习,增强她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以上是两个六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小学六年级是数学学科中的关键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难,涉及到了较为复杂的运算和概念。
教师要对该年级学生的常见数学错例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加减法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1. 忘记进位或借位。
学生在做加减法运算时,常常会出现忘记进位或借位的情况。
在计算678+125时,学生可能会直接计算8+5=13,并将结果写在个位上,而忽略了进位的步骤。
教学对策:a. 强调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原则,让学生充分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作用。
b. 鼓励学生多达运算过程,重视进位和借位的步骤。
2. 数字位置错误。
学生在计算加减法时,容易将数位位置弄错。
在计算495-287时,学生可能会将个位减去百位,得到的结果是208,而正确答案应该是208。
教学对策:a. 提供大量的实例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位置和数位价值。
b. 给学生提供数字位置错误的题目,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理解数字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对策:a. 引导学生掌握竖式乘法的计算步骤,先进位再相乘。
b. 提供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掌握竖式乘法的计算技巧和规律。
教学对策:a. 强调除法运算中余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整除和有余数两种情况。
b. 提供解释余数位置错误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几何形状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1. 无法正确辨认几何图形。
学生在几何图形的辨认中,常常会将圆形与椭圆形、矩形与正方形等相混淆。
教学对策: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来辨认不同形状。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比较,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2. 对几何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几何关系的理解上,常常会将平行线与相邻直线、直线与线段混淆。
教学对策:a. 强调几何关系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几何关系。
b. 利用实物或图形来展示几何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分析题号:001出处数学课本P16,T66.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图(1)直径12cm、高是16 cm 错题记录学生在解答时,错把圆柱的“侧面积”当作是圆柱体的“底面积”。
因此,在解决这一图形时,应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圆柱的表面错因分析积=1个侧面积+2个圆的面积(有时要根据实际)。
题号:002数学课本P16,T9 出处9(修建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m ,深2 m 。
在池的内壁与下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错题记录解答本题时,学生按照求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来解答了。
因此,指错因分析导学生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题号:003《数学作业本》P5,T4 出处4(一个圆柱形木墩,底面周长是12.56dm,高是3dm。
求它的表面错题记录积。
学生在计算圆柱侧面积时,错把圆的直径当作圆的半径,要培养学生原因分析细心审题的习惯。
题号:004数学课本P18,T17 出处17(林林做了一个圆柱形的灯笼(如右图:直径20cm,高30cm)。
错题记录 2上下底面的中间分别留出了78.5cm的口,他用了多少彩纸,2“留出了78.5 cm”的口,说明是缺少的部分,但部分学生误把78.52cm看成是圆柱底面的面积了。
指导学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求圆原因分析柱体的表面积。
题号:005数学课本P18,T18 出处318(一个圆柱形铁皮水捅(无盖),高12dm,底面直径是高的。
4错题记录做这个水桶大约要用多少铁皮,学生能够按照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答,但没有灵活地结合实原因分析际解决问题,因为“无盖”,说明只有一个底面。
题号:006数学课本P21,T4 出处4(学校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
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3m,高为0.8m。
如果里面填土的高度是0.5m,两个花坛中共需要填土多错题记录少方,部分学生对题中圆柱体的两个“高”有困惑。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小学六年级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出现各种错题,这些错题的背后反映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水平的不足。
本文旨在对小学六年级数学错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错题分析1.错题类型(1)概念理解不清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概念理解不清的问题,比如对于平行线、垂直线、角度等概念容易混淆,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2)计算错误小学六年级数学以四则运算为主,包括加减乘除,但是许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不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导致答案偏离题意,出现错误。
2.错题原因分析(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
(2)知识点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数学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导致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3)解题方法不当学生在解题时可能采用错误的方法,导致答案错误。
(4)缺乏练习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乏大量的练习,导致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
二、教学对策1.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数学学习,鼓励学生勤奋用功,把数学学习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老师可以设置针对性的练习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3.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4.丰富教学手段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实物教具、多媒体教学等,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鼓励学生多练习老师可以布置更多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多练习,提高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6.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数学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运用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犯错的情况,这些错例对于教师来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
本文将针对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典型错例分析1.错例一:计算错误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常常会出现笔算错误,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以上的加减法计算时经常出现错位、错位借位等情况。
学生在进行乘法计算时也存在着忽略进位或错位的问题。
2.错例二:概念理解错误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例如在进行几何图形的认识时,学生对于概念模糊,无法准确理解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导致在题目中无法准确应用。
3.错例三:错位或错答在进行口算或解答题目时,学生常常会出现错读题意或者错答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没有理解清楚所致,往往出现在多步计算的题目中。
三、教学对策研究1.针对计算错误的对策为了解决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位、错位借位等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练习量,加强笔算和口算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讲解计算过程,或者利用游戏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帮助他们加强对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学生对几何图形等概念的理解不深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制作手工模型、在纸上进行绘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生出现错位或错答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步引导的方式,逐步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逐步计算,以减少错位和错答的情况。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监督、交流答案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题目意思的理解,从而减少答错的情况。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它涉及面广,难度也逐渐加大。
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他们容易出现各种数学错误。
本文将以小学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常见错误,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
1、错例分析(1)错误类型一:计算错误小明做了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题目:“7+9-6=8”,他算错了,实际答案是10。
教学对策:针对这种错误类型,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认真审题,并重视核对答案的环节。
同时,应该对基本的加减法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口算练习、书写小学数学作业等方式来强化计算能力,提高正确率。
(2)错误类型二:概念混淆小芳在做数学题时,碰到了“分数”的概念,但是她分不清楚分母和分子,觉得“分母在上面,分子在下面”是正确的。
教学对策:针对这种错误类型,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教学、图示展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让他们画图,用实物来表示分子与分母,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演算的方式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小红在做一道“小明用十个1和一个0,表示出3这个数字”的加法题时,错误地认为答案是“1111”。
教学对策:针对这种错误类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提醒他们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或问题,同时还需进行测验或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题目读解能力。
(4)错误类型四:思维定势小李在做一道“某班有6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1/3,男生有多少人?”的数学题时,由于她有思维定势,所以认为答案应该是“40”。
教学对策:针对这种错误类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掉入思维定势的陷阱。
例如,引导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通过各种算法试算,增强学生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性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错例分析
2a一定比2a大。
(√)【浅析错误原因】学生在比较它们大小的时候,不懂得去举一个例子,用一个数字来代替a计算出2a和2a并比较出大小,而是只凭直觉来判断两个a 相乘一定会比两个a相加还要大。
【明确解题思路】该题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时候,应该先明确a是什么数,当a>1, a=1和a<1的时候,会出现三种不懂得结果。
当a>1时,2a 比2a大,当a=1时,2a等于2a,当a<1时,2a比2a小。
【正确的解题过程】2a一定比2a大。
(×)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浅析错误原因】学生在判断这道题的时候,通常只会运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去计算出结果,然后根据两个结果都是216来判断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明确解题思路】该题中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216,但是由于表面积和体积的表示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表面积是计算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是指平面的大小,而体积是计算正方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正确的解题过程】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浅析错误原因】学生在写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通常会从这个数的2倍算起,因此学生会认为倍数比原数大,因数比原数小。
从而得出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这个结论。
【明确解题思路】其实在教授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的课堂上,因为重点强调出这个数本身就是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的倍数,而且要经常强调,这样的话就可以防止犯这样的错误了。
【正确的解题过程】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它的本身大。
(√)【浅析错误原因】由于学生平时做倒数的相应练习时,大部分都是真分数,而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数会比原数要大,因此会造成这样的一种错误的认识。
【明确解题思路】这道题其实有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举出数字1这个例子,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这样就能直接判断出此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错题。
这些错题如果没有及时分析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进程造成影响,还可能埋下学习障碍的种子。
因此,正确分析和解决错题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错题分析1.理解问题出错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许多错题源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错。
可能是由于学生对问题的关键词汇、语句理解不准确,导致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出现偏差。
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2.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数学中常见的错题类型之一。
这些错误包括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计算错误,以及对公式和运算规则的误用。
3.概念模糊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模糊理解也是常见的错题情况。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不理解或理解模糊,会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和错误。
二、解决方法1.错题分析对于教师而言,正确的错题分析是解决学生错题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首先仔细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找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误区和理解偏差。
只有正确分析错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2.巩固基础知识解决学生计算错误的方法之一是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基本的计算规则和公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题目的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弄清楚常见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规避错误的技巧。
3.注重概念理解为了解决学生对概念的模糊理解,教师应该注重概念的教学。
通过引入具体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4.开展错题集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错题解决。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错题集讨论,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彼此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5.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难题和错题,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辅导。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而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作为高年级的数学,其难度都比之前的年级更大,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所犯的错误在数量上也比以往更多,在知识层面上也比以往更广。
因此通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的典型错例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典型错例本文收集了小学六年级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经常犯错误的典型例题,对于那些做错人数较多,并且经常性做错以及一直难以纠正的例题,本文认为其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将这些例题单独列出来,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其造成的原因分为以下三类,对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策略以及提高教学质量。
1.运算法则存在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一般被认为是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由于任务中的某些特征具有迷惑性而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使得其产生的想法无法与目标任务保持一致,而出现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出现错误。
一些学者经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主要跟人的记忆模式存在一定的关系。
典型错例:简算题计算学生解答过程:原式=原因分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上出现了认知偏差,由于原题的数字有着一定的迷惑性,如果学生对计算法则掌握地不够到位,很容易造成此类错误。
解决对策:由于原题中的数字具有迷惑性,同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某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梳理一遍知识的基本概念与要点,让学生重新掌握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在上述典型错例中,应该引导学生看到括号,并且括号中出现加法,括号外出现乘法,首先应该考虑使用乘法分配律,并且马上脑海中就应该浮现出乘法分配律的使用方法和原则,下一步则将括号外的乘数也就是2 3=6,分配给括号内部的加数也就是和进行相乘,最后相加,得到正确答案。
要想加深学生印象或者让学生清楚知道使用的原则,可设置对比题,比如,让学生判断两个题目有何不同,应该分别用何种方法进行计算。
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错题案例分析一
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错题案例分析一
六年级下册错题案例分析(一)
1、甲数是24,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
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列式24-1/3或24×(1-1/3)或24-24×1/3无从下手。
纠错措施:
结合本题,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如和24相同表示一数量可用减法计算;如表示乙数对应的分率,则可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方法来计算。
在没有强调的情况下,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为加深印象,可将题目改编为“甲数是24米,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米?”加了单位后,再次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这时还能表示具体数量吗?
2、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由于假分数在平时运用较少,学生对假分数的意义遗忘较多,很多学生印象中的假分数是大于1的,而忽视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因此对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判断有误。
纠错措施: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巩固,应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于渗透,也可布置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不能临时抱佛脚,否则将悔之晚矣。
3、一个长方形周长30cm,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长为18cm,宽为12cm,则面积为18×12=216cm2
纠错措施:
学生忽略了长方形的周长包含两个长和两个宽,计算时应该首先将周长“30cm”除以2,再进行按比例分配。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长为9cm,宽为6cm,面积为9×6=54c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错题案例分析(一)
1、甲数是24,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
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列式24-1/3或24×(1-1/3)或24-24×1/3无从下手。
纠错措施:
结合本题,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如和24相同表示一数量可用减法计算;如表示乙数对应的分率,则可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方法来计算。
在没有强调的情况下,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为加深印象,可将题目改编为“甲数是24米,乙数比甲数少1/3,乙数是多少米?”加了单位后,再次理解1/3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这时还能表示具体数量吗?
2、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由于假分数在平时运用较少,学生对假分数的意义遗忘较多,很多学生印象中的假分数是大于1的,而忽视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
因此对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判断有误。
纠错措施: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和巩固,应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于渗透,也可布置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不能临时抱佛脚,否则将悔之晚矣。
3、一个长方形周长30cm,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长为18cm,宽为12cm,则面积为18×12=216cm2
纠错措施:
学生忽略了长方形的周长包含两个长和两个宽,计算时应该首先将周长“30cm”除以2,再进行按比例分配。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长为9cm,宽为6cm,面积为9×6=54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