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
2011年3月11日,9级地震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形成了一场“核危机”。这场危机对今后的地球造成多大的危害,还在评估中。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呢?
地震带上的核电站
核电作为目前世界“最安全的能源之一”,其发展一直备受争议。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尤其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优先发展核能的路线,并一直未动摇。
因此,日本在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核电,并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核电大国。55座核反应堆,从北海道到本岛,再到九州,遍布在全国的海岸线上。其中,以福岛核电站周边区域最为集中。
然而,摊开地图,将日本的经济分布图与地震带对比,不难发现,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的日本,留给核电站的安全之地不多。2007年7月,日本中部地区新潟县遭遇里氏6.8级地震。地震过后,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厂发生火灾,该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发生了泄漏。该核电站距离地震震中仅9公里。也就是说,核电站处在地震高危地带。
日本本来就是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上述所说的55座核电站,有70%以上位于地震高危区域。而且2007年的核泄漏,不是日本第一次由地震引发的核电安全事件。2004年、2005年、2009年,日本都曾有反应堆因地面加速度超出运行设置而自动关闭。只是因为,没有遭到破坏,应急冷却系统安全启动,避免了核泄漏的发生。但是,核电站选址过程中,对地质地震的研究考虑确实不够周全。为此,日本政府也承认,为了发展核电,部分核电站建立的选址,不太科学。
客观的地理环境,需要客观的应对措施。日本政府也认识到核电站发展与地震带分布的制约性。2007年,修订地震标准,将核电站设计基础标准提高了约1.5个点。因此,相对
于地震的破坏力,核电站工程设计有一定的防御措施。据了解,其防御设计的核电站,地震威力冲击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的威力的五倍。此次9.0级地震冲击核电站时,所有的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只是由于兴建年代不同,科技含量不同,各个核电站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别。2007年7月那次地震,其抗震能力只有6.0级。但实际发生了6.8级,因此破坏性极大。
不管怎么预防,地震带上的核电站,终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大灾一来,核电站的脆弱性可想而知。
被海水淹没的柴油机
为何福岛核电站具有9级地震的抗震承受力,却依然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与核爆炸事故?
这来自核电站应急系统的瘫痪。
地震摧毁了核反应堆的外部电力供应。“缺电”是核反应堆遇到的最严重的故障之一,因此,在设计核反应堆的备用系统时,“电站停电”是一种被高度关注的可能性。因为核反应堆的冷却泵需要电力以维持运转。而反应堆关闭后,核电站本身就不能产生任何电力。
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小时内,福岛核电站一切情况是平稳的。为紧急情况而准备的多组柴油发电机中的一组启动,为冷却泵提供了所需的电力。本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却不料,由地震引发的海啸,比核电站设计时所预料的规模要更巨大的海啸,摧毁了所有的柴油发电机组。柴油机被海水淹没,无法正常发电。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悲剧。这一“祸不单行”的灾难,直接将地震、海啸的灾难扩大到“核爆炸、核泄漏”。一切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防卫底线崩溃。
防御系统、应急系统的设计,工程师们所遵循的一个哲学就是“纵深防御”。这意味着首先需要为了能够想象到最灾难的情况设计防卫措施,然后为了觉得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子系
统故障设计方案,以确保即使这样的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故障发生后,核电站依然可以安全。而一场巨大的摧毁所有柴油发电机组的海啸就是这样的一种极端情况。
对福岛核电站来说,海啸引起的滔天洪水将柴油发电机房淹没,是造成应急供电系统不能工作的直接原因。因为福岛两座核电站的区域封锁,又导致了邻近海边南北走向的两条交通要道被封,加重了救灾的难度。有分析人士因此指出,为确保核电站安全,在任何紧急情况下,电站内都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多路”供电系统,这是福岛核电站危机给我们的最大教训。
配电装置11年从未检查
在天灾面前,万能的人类显得渺小而飘零。
然而,重新审视这次事故。却发现,“人祸”在前,“天灾”在后。
据了解,1987年到1995年,东京电力公司(经营与管理福岛核电站)曾发现了一些反应堆管道有裂痕和其他结构损坏的情况,但不仅未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也未及时检修。同时,该公司,还存在“隐瞒事实及提交虚假报告”的问题。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先前要求东电自查,确认是否已充分检查核电站设施。东电向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递交报告,承认没有检查核电站6个机组的33个部件。东电在报告中承认,一个配电装置11年来从未接受检查。这一装置的作用是向一座反应堆的温控系统分配电流。另外,冷却泵电机、柴油发电机和其他一些冷却系统部件缺乏定期检查。
不作定期检查意味着,检查人员伪造记录并上报。接到报告后,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要求东电重新检查并递交改正方案。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改正,便遭地震和海啸破坏,冷却系统受损,引发核泄漏。
据了解,东京电力公司安全记录不佳,造假已不止一次被曝光。2002年,该公司承认
伪造安全记录。当时发现容器密封数据出现了问题,日本政府勒令东电关闭旗下17座反应堆,全面自查。而发现问题的正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为了检测核电站容器本身的安全程度是完全密封的,东京电力方面为了作假,他向容器里面注入空气来保证密封程度。捏造数据行为,并没有让东京电力公司引起注意。到2007年,迫于舆论压力,东京电力再次承认,自1977年起,在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和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199次例行检查中篡改检测数据,隐瞒反应堆故障。
据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东京电力的问题是长期存在“一种否认文化”,否认事故发生可能性,否认核电站遭遇地震和海啸的可能性,否认一次疏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于是,让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可能地发生了。
不得不说,怀着侥幸心理面对安全生产,幸运不是每次都有,倒霉随时可能发生。这是给我们另一个启示。只有让可能的事情提前做好防御,才会让不可能存在。
监管有漏洞
2004年8月,发生在关西电力美滨核电站的蒸汽泄漏事故,曾夺走5名日本工人的生命,被称为日本核能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事故。这次事故,在日本引起相当大的震惊,因为本来核电站这样的存在,日本民众有着深深的恐慌与阴影,大抵源自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曾经遭受过核武器袭击。然而,民众心理阴影却未让日本在监管体制上有所完善与重视。如针对2004年的事故,有专家也指出,固然有“不可抗力”的因素,但同时也暴露出日本核电发展、运行、监管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由于日本发展核电主要依循“国策民营”的模式,即由民间企业出头来经营核电事业。虽然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负有监管权限,但是核电公司主要是自己经营,自己监管。如此一来,难免会监管不严,糊弄了事。像此次发生爆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早在1978年就曾发生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