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 共同的家(1)教案 语文S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共同的家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共同的家”这个话题,并能正确运用相关词汇表达。
2.学习并掌握新词汇,并能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性和互助意识。
二、教学重点1.新词汇的学习与掌握。
2.学生对于“共同的家”这一话题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黑板、白板和可擦笔。
3.学生活动手册和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1.引导学生回想上一课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共同的家”,并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家庭的理解和个人经历。
第二步:呈现新知(15分钟)1.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共同的家”的图片和相关词汇。
2.逐个解释新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并帮助学生正确读音和记忆。
第三步:合作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共同的家”的画面表达。
2.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他们所画的共同的家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包括家人、活动、房屋等。
3.学生用适当的画笔和纸,绘制出自己想象的共同的家。
4.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用自己话语介绍自己的共同的家。
第四步:课堂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共同的家的主题和内容。
2.全班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和建议。
第五步:课堂练习(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问题,相关问题需涵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学生用口头表达方式回答问题。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以家庭为话题,写下自己家庭成员和相关活动,并进行朗读。
2.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访问他人家庭,写下感受和发现,并在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共同的家教学目标:1. 理解和表达“共同的家”这一话题。
2. 掌握新词汇并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3. 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性和互助意识。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和环境的尊重与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和想象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变化。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特点有哪些?(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2. 课后拓展:(1)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展示。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
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氛围融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点在 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 验,符合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 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 生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新颖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 设、小组合作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佳句赏析
挑选出诗中的优美句子,从修辞手法 、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赏析。
03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学生已学过的关于家庭、家人和家园的 课文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园经历, 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共鸣。
展示与“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 观察和思考。
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家的 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讨 论等方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祖国的壮丽和生 机勃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和愿望。
0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共同的家》这首诗的创作 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文 化氛围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本节课的不足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过 于仓促或拖延。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 极的态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多样化的评价 方式,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
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
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版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共同的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共、同”等10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看老师写“家”,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你们一家人每天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啊?你爱自己的家吗?你在家里感觉怎么样?没有家行吗?(点名说)小朋友说起自己的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给我们快乐和幸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共同的家”,我们今天就要来读这首诗。
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名说)这么美的诗想学吗?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检查。
老师先检查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1)点名读、齐读。
(2)带有拼音的词语都会念了,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要是我把拼音都擦掉,你们会读吗?(采用各种形式读,如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同桌互检等。
)(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
(4)老师还想给你们再增加更大的难度,有信心挑战吗?这是去掉拼音的课文,谁会读?三、细读课文1、下面啊,我们就带着这些词语去大自然逛一逛。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通用4篇)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正确书写“云”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任何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什么?他们的家又在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家”的小儿歌,相信你在用心学习完课文后,一定能解答老师的问题。
板书“7共同的家”。
齐读课题“7共同的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请你自己小声读读课文,如果你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争取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准音。
2、指名反馈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给他检查。
请你拿出一支笔,如果哪个字读错了,请你用笔圈出来。
看谁的听力。
3、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哪位小老师听出问题来了?4、前后小伙伴之间相互检查,如果小伙伴把字音读错了,请你帮他他纠正过来,如果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请你给他里一个大拇指。
比比看谁读得最正确。
5、齐读课文。
谁愿意推荐你的小伙伴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生字,扫清文字障碍。
大家读的特别认真,现在我们来学学本课生字,相信认识了这些生字后,你能把课文读的更好。
1、自学生字表。
请你看语文书71页的生字表,自己小声读读这些生字。
看谁能把他们全都记住了。
2、带拼音读生词。
(1)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们全跳到大屏幕上组成词语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们试着读一读?(2)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3、去拼音读生词。
你们怎么都会读呀?是不是拼音朋友帮了你们的忙?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有谁想当小老师带读?4、打乱顺序读生词。
老师出示哪个词语,你就大声读哪个词语,看谁反应最快。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内容为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共同的家》中的课文。
本单元将贯穿一年级上学期,原因在于家庭是学生最亲近的地方,也是学生最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此单位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让学生学会感悟、了解、尊重和关爱家庭,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习尊重、关爱家庭的情感。
2.掌握“共同的家”的含义及相应的词语。
3.学习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的相关技能。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受,阐述自己的意见。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了解相应的情感教育,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
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家庭,感悟家庭重要性,增强亲情和家庭情感,快乐成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共同的家”的含义及其相关的词汇。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在学习本课原文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理解或遗忘了生僻字、词汇,如何给予适当的帮助矫正。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落实情境(10分钟)1.自我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学年、学期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兴趣等。
2.介绍生活中的“家”:师生探讨家的概念,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发表对家的感觉和认知。
3.创设语境:展现“共同的家”:老师给学生分发粘贴纸,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对于“共同的家”的想象,然后发言介绍。
第二环节形成认知(20分钟)1.学习“共同的家”:介绍“共同的家”的概念,及相关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以及相应的生词。
2.阅读原文:师生共同阅读《共同的家》这篇文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作者用了哪些生字生词以及文章的表现形式。
第三环节内容延伸(25分钟)1.学习词语、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通过文学艺术、数学、美术等课堂实际案例,教授学生相关的词语、识字、读写字、拼音、字母技能,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4. 人物形象的描绘: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5. 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家庭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自然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特点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共同的家》。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家庭的含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共同的家》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共同的家》。
(2)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
(2)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的温暖。
(2)学生发挥想象,画一画自己的家庭,并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生字词拼写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家庭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共同的家》。
2.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两遍。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小作文,题目为《我的家》。
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应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共同的家》。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庭责任和义务的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共同的家》,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音语调。
2. 生词和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3. 句型和语法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让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谈论家庭和亲人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共同的家》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3. 生词和短语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来巩固学习。
4. 句型和语法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常用句型和语法结构,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给家人朗读课文,并分享课文中学到的家庭责任和义务。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短文,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乐观情绪。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
语文S版《共同的家》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2)运用思维导图,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共同的家》是一篇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短文。
课文通过描绘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2 生字词解析(1)父亲(fùqīn):家庭的男性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负有重要责任。
(2)母亲(mǔqīn):家庭的女性成员,负责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孩子的养育。
(3)兄弟姐妹(xiōng dìmèi jiě):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4)和谐(héxié):指家庭成员之间相处融洽,没有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和思维导图,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描述的场景和情感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生字词。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课文《共同的家》的主题和内容。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共同的家》的主题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共同的家”。
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祖国的壮丽山河,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你们对祖国有什么样的感情?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
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共同的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课堂活动分组进行“我心中的家”主题演讲,让学生表达对家的感情。
组织学生进行“共同的家”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展示对家的理解。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为我们的“共同的家”做出贡献?6.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家”的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自主阅读、分组讨论、课堂讲解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活动的设计,如演讲、绘画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活动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文和生字词复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共同的家教学目标1.认识到“家”这一概念,并且于生活中有所体验。
2.能够正确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家庭成员和家庭所在位置。
3.能够认读“家”、“爸爸”、“妈妈”、“家人”、“家庭”等简单汉字。
4.能够学会用口语进行寻找家庭成员和询问家庭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到“家”这一概念,并且于生活中有所体验,了解家庭是有成员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
2.能够正确地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家庭成员和家庭所在位置。
3.能够学会用口语进行寻找家庭成员和询问家庭信息。
难点1.想要学会用口语进行寻找家庭成员和询问家庭信息,需要多听多说,多练习。
教学内容第一课:家是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家”这一概念,并且于生活中有所体验。
2.能够听懂简单的问题和回答。
3.能够能够用简单口语表达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认识到“家”这一概念,并且于生活中有所体验,了解家庭是有成员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
2.能够用简单口语表达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
教学流程1.【导入】先从儿童听得懂的大家庭入手,引出“家”这一概念。
2.【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各种家庭和家庭成员。
3.【呈现】教师播放有关家的儿歌,让学生对家有了初步的印象。
4.【让学生说】教师说:“孩子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吗?家里有哪些人呢?”然后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回答,例如:“我有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和我自己。
”5.【检测】教师可以通过画板或图片,让学生逐一说出自己家里有哪些人,指出每个人的职责,并共同讨论家庭中每个人对整个家庭的贡献。
第二课:家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够看懂简单的问题和回答。
2.能够正确地用语言表达家庭所在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够正确地用语言表达家庭所在位置。
教学流程1.【导入】先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以跟家有关的信息(如家门口的灯、门牌号码)为中心,寻找家并锻炼观察力。
2.【呈现】教师向学生介绍家庭所在位置,向学生播放郊区、市区和乡村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语文S版第一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 S 版第一册《共同的家》教课设计一、教材剖析:《共同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小孩诗。
它主题纯真,内容浅易,语言凝练,韵律和睦,富裕小孩情味,切近小孩的生活,很受小孩的喜欢。
“家” 是一个温馨的字眼。
这首小孩诗就是以“共同的家”为题,从比喻的角度写“家”,目的就是经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让学生领会为何说“祖国就是我的家”,培育小孩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六行两句,分两层。
第一层 (1~4 行),点明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分别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
第二层 (5~6行),点明小孩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是小孩的家。
在教课这篇课文时,我抓住小孩诗的特色,以读贯串一直,着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换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示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感情觉到美的熏陶。
二、教课目的:1、认识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暖和的、幸福的,进而激发学生爱家、爱祖国的感情。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3、持续学惯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 个生字。
此中,稳固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课要点;领会诗的第二句包括的意思,是理解诗句的难点。
三、设计理念:主体性教课理论。
从教课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
教育的实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学生的踊跃性和创建性,帮助学生不停创建新的自我。
我们应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使个体的和睦发展”,要着重兴趣的培养、感情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累积、学习方法的习得、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四、教课流程:(一 )引入:第一,我以讲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让学生谈自己的家在哪儿?和在自己家里感觉幸福吗?进而揭露课题并板书课题:家。
这时我用形义联想法,把“家”字拆解编成歌谣,边说边写“家”字。
其目的是要惹起学生对字形的注意。
语文S版一年级上《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在听、说的实际教学中,通过色彩丰富的故事和教材第一课《共同的家》全面开展感知语言教学。
2.本单元中的族际差异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汉族文化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3.在主题中,以一些不同的文化小事切入,使学生多个角度学习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三.教学难点通过亲子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20分钟)教师精心设置情境,用图片和课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感受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创设情境,启发情感。
2.教学展开(400分钟)A.导读课文,与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并能准确理解和表述,通过互动问答、连线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配套课文《共同的家》的内容设计活动,包括观看家庭纪录片、绘画制作家庭画像、通过家谱纳才书制作传家宝等等,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增加了解家庭的乐趣和温馨。
C.进行家庭短剧表演、家庭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友情、家庭、爱国爱民的认同,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庭关系、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和爱的意义和力量。
D.通过家庭纪录片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家庭幸福快乐、亲情和爱的力量,感受到家庭是个温暖的港湾,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3.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课后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 共同的家(1)教案 语文S版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共同的家》设计一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设计流程]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二、揭示课题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
(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六、指导书写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最新-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3篇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3篇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
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正确书写云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任何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会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什么?他们的家又在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家的小儿歌,相信你在用心学习完课文后,一定能解答老师的问题。
板书7共同的家。
齐读课题7共同的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请你自己小声读读课文,如果你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争取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准音。
2、指名反馈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给他检查。
请你拿出一支笔,如果哪个字读错了,请你用笔圈出来。
看谁的听力。
3、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哪位小老师听出问题来了?4、前后小伙伴之间相互检查,如果小伙伴把字音读错了,请你帮他他纠正过来,如果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请你给他里一个大拇指。
比比看谁读得最正确。
5、齐读课文。
谁愿意推荐你的小伙伴读给大家听?三、学习生字,扫清文字障碍。
大家读的特别认真,现在我们来学学本课生字,相信认识了这些生字后,你能把课文读的更好。
1、自学生字表。
请你看语文书71页的生字表,自己小声读读这些生字。
看谁能把他们全都记住了。
2、带拼音读生词。
1现在这些生字宝宝们全跳到大屏幕上组成词语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们试着读一读?2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3、去拼音读生词。
你们怎么都会读呀?是不是拼音朋友帮了你们的忙?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有谁想当小老师带读?4、打乱顺序读生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共同的家》设计一
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流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
(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