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辨析题

合集下载

09 初中物理易错辨析-物态变化与内能

09 初中物理易错辨析-物态变化与内能

物态变化与内能一、雷区警示1、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一例外。

2、内能的大小有多个影响因素,只知道一个因素的大小情况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

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物态、质量和物质的种类。

3、要注意区分比较对象是一个物体的两种情况相比还是两个物体之间相比,如果是同一个物体,那么其质量和物质种类就是确定的,相当于控制变量。

4、内能是无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一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内能,内能的主体是宏观的物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主体是微观的分子,分子不具有内能。

5、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可以同时发生,故叙述中只阐述了一种过程的方向,并没有提及另一种过程的情况时,无法判断内能的增减。

6、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两个标志是物态变化和温度变化,只要两个标志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就能说明内能一定发生了变化,但内能发生变化不能确定温度一定变化,也不能确定物态一定变化。

7、热量是过程量,物体并不“含有”热量,只有当发生热传递的过程时,吸收或放出热量,“含有热量”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8、内能与机械能无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二、明辨是非【题文】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

【答案】错误【解析】判断依据: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0 ℃的冰块的内能不为零。

正确阐述:0 ℃的冰块的内能不为零。

【题文】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答案】错误【解析】判断依据:内能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物态、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故无法确定温度高的物体与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关系。

正确阐述: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题文】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答案】正确【解析】判断依据:该阐述是同一个物体两种情况相比较,其质量及物质的种类是确定的,温度降低,若其物态不发生变化,其内能减少,若其发生物态变化,则发生的一定是高能量态变为低能量态的物态变化,即凝固、液化或凝华中的一种,内能依然减少,故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

中考物理五大题型完全解析,为孩子收藏!

中考物理五大题型完全解析,为孩子收藏!

一、选择题: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

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学习掌握 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 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等。

1、概念辨析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 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 方法。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 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2、规律理解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别能力。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程 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 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

3、联系实际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 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 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4、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1)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

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 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 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

运用这种方法既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 析定性比较大小。

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1、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2、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 持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3、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2)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 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

5、图像分析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

初二物理概念练习题

初二物理概念练习题

初二物理概念练习题题目一: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和计算方法是什么?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和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定义、区别以及计算方法。

一、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快慢程度,用字母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V = Δs / Δt其中,Δs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所移动的距离。

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用字母a表示,其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Δv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速度的变化量。

题目二:力的概念及其三大基本性质是什么?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介绍力的定义以及其三大基本性质。

一、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加速度或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效果。

力以矢量的形式表示,用字母F表示。

二、力的三大基本性质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通常使用牛顿(N)作为单位进行表示和计算。

2. 力的方向:力是矢量量,具有方向性。

力的方向由施加力的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方向决定。

3. 力的作用点: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是力所施加的物体上的一个点。

题目三: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什么?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

下面将介绍重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一、重力的定义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使得物体朝着地球的中心运动。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二、重力的计算方法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为9.8m/s²。

题目四: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是什么?压力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

下面将介绍压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一、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用字母P表示。

数值上可以表示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物理科学方法阐述及其例题解析

物理科学方法阐述及其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阐述及其例题解析一、初中物理科学方法在初中学习阶段,学过的常用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推理法、比值定义法、归纳法、估测法、图像法、放大法、分类法、观察法、多因式乘积法、逆向思维法、思维导图法等。

1. 控制变量法: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 理想模型法: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 等效替代法: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 类比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如: 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 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 实验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初中物理-4.12初二春力的平衡与摩擦力--答案版(慢)

初中物理-4.12初二春力的平衡与摩擦力--答案版(慢)

力的平衡与摩擦力专题一平衡力知识点一基础概念辨析【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画“√”,错误的请在括号内画“×”.(1)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2)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3) 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4) 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6)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一定受到两个力作用, 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8) 如果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则它一定受平衡力( )(9)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受到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10) 运动的物体, 当受到平衡力时, 就会变为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解析】(1) 错.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不确定是否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这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错误.(2) 错.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由于二力的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错误.(3) 错.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错误;.(4) 对. 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5) 错.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不满足是否同物、是否方向相反、是否共线,所以错误..(6) 对.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正确.(7) 错.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不一定是二力平衡,有可能是多力平衡,所以错误.(8) 错. 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直线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受到的力不一定是平衡力.(9) 错.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处于多力平衡状态,受到的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错误.(10) 对. 运动的物体, 当受到平衡力时, 根据牛一定律可知,就会变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知识点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判断【例2】请指明下列说法中的力是一对什么力: 1. 相互作用力; 2. 平衡力; 3. 什么都不是.(1) 人所受重力与人对吊篮的压力(2) 人所受重力与吊篮对人的支持力(3) 人对吊篮的压力与吊篮对人的支持力(4) 吊篮上方的绳子对吊篮的拉力与吊篮的重力(5) 吊篮上方的绳子对吊蓝的拉力与吊篮和人的总重力【答案】(1) 3 (2) 2 (3) 1 (4) 3 (5) 2【例3】(2014•澄海区模拟) 把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书保持静止说明书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B. 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且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知识点三平衡状态判断【例4】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A. 正在圆形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B. 想讹人而假装晕倒在路边不动的老人C. 刚刚发射升空的火箭D. 减速进站的火车【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过山车由于在圆轨道上运动,故速度和方向都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老人在路边不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故B正确.C、火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D、火车速度在减小,故受力不平衡,故D错误.知识点四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例5】(2014•市北区二模)(多选) 下列关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可减小小车与水平面间的阻力B. 使用滑轮是为了省力D. 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答案】A CD【解析】对于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掌握如何探究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 尽量减少阻力的影响,如使用光滑水平面、使用小卡片等;故A正确.(2)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不正确.(3) 可以通过旋转小车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故C正确.(4) 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知识点五利用力的平衡计算【例6】静止的升降机里挂着一个弹簧秤,秤钩上挂一重物,读数为G;升降机匀速上升时读数为F1;升降机匀速下降时,读数为F2;三个读数比较()A. G>F1>F2B. F1>F2>GC. F2>G>F1D. F1=F2=G【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及二力平衡的应用,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受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可得出平衡力的大小关系.当升降机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升降机都处于平衡状态,拉力都等于重力,因此F1=F2=G.专题二摩擦力知识点一摩擦力基本概念【例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画“√”,错误的请在括号内画“×”.(1) 滚动摩擦力一定小于滑动摩擦力( )(2) 物体运动时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6) 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 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解析】(1) 错. 只有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才小于滑动摩擦力.(2) 错. 比如人站在超市斜的自动扶梯上,随扶梯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人在运动,受到沿着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因为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3) 错. 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如(2)中扶梯例子。

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三)热学重难点瓶颈突破专题解析版专题10 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解析版【考查重难点剖析】1.考点定位:1)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的重点,由于它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而中考物理对内能的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内能是必考点。

其中内能的改变与利用,是内能单元中的重点,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结合生活实际的辨析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地位不容忽视。

2)关于内能的改变与利用辨析类考题,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简答题也是中考命题的常见形式,有时也偶尔会出现在综合能力类试题,如材料阅读等试题中。

此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之一。

2.考点剖析:【突破技巧】1、内能的改变与利用,由于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考物理常常结合生活实际命题,考生特别在两个做功的本质区别上,常常犯错,也在“热传递”与“加热”的用词上出错,因而难点突破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关注点。

2、难点:①做功的本质区别分析出错;②在“热传递”与“加热”的用词上出错;③分析实例时,找不到切入点。

3、难点原因分析:①由于“内能的改变”与“内能的利用”,都有“做功”,但能量变化截然不同,易于混淆,这是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②由于“热传递”与“加热”,能量变化的本质完全相同,但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用词不同,理解难度较大,是难点形成的又一原因。

③内能转移时,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部分学生不会辨别,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难的原因之一。

4、“难点”突破技巧:【判断技巧一】——转化分析法若判断考题涉及到能量变化,就先进行能量转化分析,找出关键词,判断消耗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若消耗的是内能,属于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是“利用”相关;若消耗的是机械能,属于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就是“改变”相关。

再结合题意分析“其它形式的能”是否是“机械能”,若是,就是“做功”相关。

【判断技巧二】——效果分析法区别“热传递”与“加热”时,可找出题中的关键词,从“效果”分析入手。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部分习题错解辨析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部分习题错解辨析

压强与浮力难点剖析学案[复习目标]1.理清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2.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题型。

[复习重点]压强的概念,浮力的分析[复习难点]压力、压强概念的掌握及浮力大小的分析复 习 过 程:一:知识梳理(预习检查)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__________的托力2、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浮力的影响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______和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上浮: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 :悬浮:下沉:阿基米德原理法: 5、求浮力方法 称重法: 状态法:(漂浮或悬浮)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1、如图1所示,用100N 的水平力将9N 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和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 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A .900PaB .1×104PaC .9.8×105PaD .1.09×104Pa2、如图2所示的水桶中,存水10N ,水深8cm ,水桶的底面积是100cm 2,则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Pa ,桶底所受水的压力为 N 。

(g 取10N/kg )3、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3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p 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无法确定4、把一木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木块浮在液面上,此时杯中溢出酒精10g ,若将此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水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 `A .大于10g B .等于10g C .小于10g D .无法确定5、在河底有一凸出的岩石(如图4),体积为3m 3,求它受到浮力是多大?三、当堂训练(中考题鉴赏) 1.(2011·福建福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2.(2011·广东湛江)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

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专题二 光现象-教用

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专题二 光现象-教用

曲一线中考项目部5年中考考点1光现象的辨析1.(2022北京,2,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答案D2.(2023山西,16,3分)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白鹤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白鹤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答案A3.(2023四川南充,3,3分)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D4.(2023浙江杭州,15,3分)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①“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①“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D5.(2022江苏无锡,16,2分)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现象。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色散绿考点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6.(2022江苏扬州,10,2分)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

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A.①B.①C.①D.①答案A考点3平面镜成像考向1平面镜成像特点7.(2023江苏苏州,14,2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答案)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答案)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专题第八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力学概念及辨析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施力、受力物体)而存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A 对 B 的力与 B 对 A 的力。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二:重力和弹力1.重力的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

2.弹力的定义: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及辨析1.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不变的性质。

注: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一种,不是;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惯性的大小表征了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或者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平衡状态:或状态。

平衡力平衡状态考点四:摩擦力的产生及方向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③两物体间有或。

2.方向:与或方向相反;与物体对地运动方向无必然关系;当 f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为;反之,为。

考点五: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物理方法:。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考点六: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根据二力平衡求解;若不是,则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分析。

2.静摩擦力:。

考点七:受力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注意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题目所给特殊条件3.判断力的有无、方向、大小4.一般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二、真题演练【考点一、二:力】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B .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一定不对其他物体施力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3.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浅谈中学生物理概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关键词:概念、障碍、层次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共同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同时物理概念作为物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前提。

教学中能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深刻理解物理事实,准确把握物理规律。

因此,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中学生中,很多人在理解与运用物理概念时经常出现一些思维障碍,这些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入为主,错误的生活观念的影响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获取了很多感性认识,这些观念中有些先入的生活观念是错误的,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

他们不仅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而且还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认知过程与应用过程的脱节。

例如: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随波迁移,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行驶中的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等等。

二、相关物理概念混淆物理上有许多相关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

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头脑中的物理图景又相对单一,经常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简单化,认为他们的变化是同步的。

例如:在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感应电动势应该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但是很多同学将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混为一谈,相关的还有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等概念,再如学生对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分不清,很难理解为什么人造卫星发射速度越大,在其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越小等等。

三、物理公式数学化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数学,数学在他们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物理概念时,经常会出现物理概念数学化的现象。

例如:电阻的定义I U R =,由数学公式,很多同学得到U R ∝,或I 1R ∝的错误结论,事实上R 的大小并不存在与U 、I 的正比、反比关系,它是由自己本身的因素来决定的。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质量、密度、热值和比热容辨析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质量、密度、热值和比热容辨析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理解【知识积累】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4、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热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热值与物体的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燃烧情况无关。

【典型习题】1、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

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A.比热容B.密度C.热值D.温度2、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3、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的扶手可用的酒精进行擦拭.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A.都不变B.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4、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小,主要是因为水的()A. 比热容较大B. 比热容较小C. 密度较大D. 密度较小5、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B.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D.用铜丝做导线6、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B.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7、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8、如图所示是今年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黄金面具残片,其质量大约是280g,根据残片体积推测完整面具的质量会超过500g。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纠正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纠正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纠正方法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各种错题。

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分析和纠正这些错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错题的分类、分析和纠正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错题分析与纠正方法。

一、错题的分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错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概念性错误: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导致答题错误。

例如,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混淆,将加速度视为速度。

2. 计算错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例如,学生在计算速度时,将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弄反。

3. 应用错误:学生在应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例如,学生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未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

4. 理解错误: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例如,学生在解析力学题目中,未正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

5. 概念混淆:学生将不同概念混淆,导致答案错误。

例如,学生将功和能量混淆,将功视为能量。

二、错题的分析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错题,教师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学生错误的原因。

分析错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查看解题思路:教师可以仔细查看学生的解题思路,找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 对比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对比学生的答案和正确答案,找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3. 追踪错误来源:教师可以追踪学生错误的来源,例如,是因为对概念理解不准确还是计算错误。

4. 分析常见错误: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常犯的错误,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

三、错题的纠正方法在分析完错题后,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纠正方法:1. 概念讲解:对于学生的概念性错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正确含义。

2. 计算演练: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3. 实验演示:对于学生的应用错误,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热学难点辨析及计算题示例

初中物理热学难点辨析及计算题示例

初中物理热学难点辨析及计算题示例1.在高温下用一把铁皮尺测量一根铜棒的长度,比在低温情况下用同一把铁皮尺测量所得结果()答:铁与铜的热胀冷缩的程度有所不同(线胀系数(K-1)铁1.2×10-5铜1.7×10-5).在高温下铜热胀更大,尺子上的数字由于跟着膨胀的线条跑而使得单位长度比真实值要大,也比铁尺的单位长度要大,这时它显示的数据比真实值大,比用铁尺测量的数值小,误差大;反之如果在低温下,铜冷缩更加厉害所以它比铁尺的单位长度要短一些,比用铁尺测量显示的数据要大,但是误差要小2.为什么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答:沿海地区因为靠近海而多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夏天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上升得少,而到了冬天,在同样冷却的情况下,温度下降得少,水就起了一个天然的‘空调’的作用,它在夏天吸收大量的热而使得温度不致升得太高,在冬季则把夏季因吸热而储备的能量释放出来以阻止温度过度下降,所以沿海地区的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内地因为远离海洋,多沙石和泥土,其比热容比水小得多,所以易升温也易降温,就导致昼夜温差大,四季温差也大.3.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新疆罗布泊进行考察。

当时是阴天,气温约为负15摄氏度,周围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大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这是由于雪直接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而形成的,雪升华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经过变为”水”这一步,所以地面不会变湿,脚下肯定是干爽的,在不知不觉这之中,雪已经消失,所以他用会目瞪口呆.4.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氮发生泄漏是为什么会冒白气?3焦耳/(千克?℃)热水器吸收的热量:Q=CM△t=60×4.2×10 ×50=1.26×10 焦耳,焦耳,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 焦耳故需要电能为:126/36=3.5kwh6.用一张光滑的厚纸盛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这是为什么?答: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在沸腾时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虽然继续加热,但它的温度却无法升高,一直固定在沸点温度),而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纸的着火点为187摄氏度,此时纸与沸水的温度基本相等,大致为100摄氏度,由于纸的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它不会燃烧.7.把一盆0摄氏度的水放入0摄氏度的房间内()A.水一定会结冰B.水一定不结冰C.水的质量减小D.水的质量不变辨析:不论是冰的熔化还是水的凝固,都会保持温度为零摄氏度不变,此题中水的温度达到了它的凝固点,初学者常会误认为水就开始凝固,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于忽略了水凝固所需要的其他条件,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水要向外放热,但在0摄氏度的房间内这盆0摄氏度的水不能向外放热(因为热传递的重要任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在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因而水不会发生凝固,所以选D.(水的质量不变),8.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3至5秒钟后,立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不动。

热学相关概念辨析(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热学相关概念辨析(原卷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瓶颈突破(难点剖析+真题汇编+原创预测)

(三)热学重难点瓶颈突破专题专题11 热学相关概念辨析【考查重难点剖析】1.考点定位:1)初中热学涉及概念虽然不多,但比较容易混淆,如“内能”、“热量”、“温度”、“比热容、“热值”等,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表达的意思与物理学的含义又有区别,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中考物理的目的,也是重要手段,在中考物理试题中,这些概念的辨析时有考查,地位不容忽视。

2)概念辨析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有时也偶尔会出现在综合能力类试题。

此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之一。

2.考点剖析:【突破技巧】1、热学几个概念,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但各自独立,因而难点突破成为中考命题的重要关注点。

2、难点:①“内能”、“比热容”、“热量”、甚至与“温度”概念混淆,关系错乱,应用靠猜测。

②“内能”与“热量”理解错误,胡乱画等号,应用完全错误。

③公式应用不当,导致计算不能得分。

3、难点原因分析:①热学几个概念理解不够,关系理不清楚,是应用困难的主要原因。

②不理解“过程量”的含义,导致热量与内能混淆,判断、辨析错误不断。

③使用公式不严谨,不理解角标的含义,丢三落四,也是难点形成的原因之一。

4、“难点”突破技巧:【判断技巧一】——排除法在热学相关五概念中,热量是唯一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将传递的内能叫做热量。

离开了热传递过程,热量就无从谈起。

先排除热量概念。

其余四概念各有要素,分别排除——①指“冷热程度”,则为“温度”;②涉及“分子运动”,即为“内能”;③说“吸放热本领”,就是“比热容”;④关联“燃料放热”,特指“热值”。

【判断技巧二】——关联法在热学相关五概念中,有三组关联关系,剖析如下:①“内能”与“温度”关联——内能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物体内能一定增加;温度降低,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切忌:第一,一切物体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温度可以为0、为负,但内能永不为0;第二,影响关系不互逆(即,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温度升高)。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典型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典型例题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典型例题解析1.用照相机照相时,在拍摄进景和远景时,有什么区别?答:物距均大于二倍焦距(因为照相机常常要得到缩小的实像),像距均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则像距越近,物距越近则像距越小,所以拍摄近景时,物距小,像距较大,成的像也较大,照相机的镜头要往前伸;拍摄远景时,物距大,像距较小,成的像也较小,照相机的镜头要往后缩.2。

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凸透镜(convex lens)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是中央部分较厚的透镜。

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薄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将平行光线(如阳光)平行于轴(凸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连线称为此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凸透镜,光在透镜的两面经过两次折射后,集中在轴上的一点,此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记号为F,英文为:focus),凸透镜在镜的两侧各有一焦点,如为薄透镜时,此两焦点至透镜中心的距离大致相等。

凸透镜之焦距是指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通常以f表示。

凸透镜球面半径越小,焦距(符号为:f,英文为:focal length)越短。

凸透镜可用于放大镜、老花眼及远视的人戴的眼镜、摄影机、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的透镜(lens)等。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

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物距范围成像性质像距范围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v<2fu=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v=2ff<u<2f 倒立、放大、实像、异侧v>2fu=f 不成像u<f 正立、放大、虚像、同侧u<v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

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1/v=1/f物在焦点不成像,二倍焦距倒同样.大于二焦倒立小,焦外二内幻灯放.物体放在焦点内,对侧看见大虚像.像若能够呈屏上,一定倒立是实像.(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020中考物理电学基本知识点、难点详细辨析

2020中考物理电学基本知识点、难点详细辨析

2020中考物理电学基本知识点、难点详细辨析1.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跟电源连接,就算没有用电器电流的大小不是一样吗?答:因为电流表的内部的电阻很小,若直接跟电源连接,电路中就会有很大的电流,从而烧坏电流表;串联上用电器以后,因为用电器的电阻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就会大降低,就不会出现电流的太大所造成的后果2.我看不见电流的里面,怎么知道电流的流向?答:我们虽然看不见里面,但电流的方向是能够判断的,方法是:若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说明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接线柱流向负接线柱;若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则说明电流表中的电流方向是从负接线柱流向正接线柱3.导线上有没有电压?答:电路中的确是处处都有电压,但对于一段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的很小,根据欧姆定律,在相同的电流下,导线两端的电压就非常地小,我们所使用的精度不极大的电压表当然就量不出电压了(这对我们来研究一般的问题来说,量不出导线两端的很小的电压就已经不妨碍我们得出准确的物理规律了,所以在初中我们一般不去考虑导线两端的电压);只有在要求极高的地方我们才用非常精密的仪表去测量,这时能够测出导线两端的很微弱的电压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去考虑它倒显得有点多虑了)4.两个学生用电流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时,一位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0.6A的量程并能准确读数,而另一位学生却按0-3A的量程读数,读的1.8A,那么实际测量的电流应该是()A.1.8AB.0.18AC.0.36AD.0.9A答:(1)一位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0.6A的量程并能准确读数,说明电流表的实际示数不超过0.6A,而另外一位同学却按0-3A的量程读数,读的1.8A,它肯定是读错了(2)不管按哪个量程,电流表都被分为相同的格数,只不过每格所代表的数值不等,但那个读错的同学肯定是接入的是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0-3A的量程分度值为0.1A,所以按大量程1.8A是18个格,而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所以相同的18格的实际值为0.02A*18=0.36A5.如何准确理解欧姆律?答:(1)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其公式是:I=U/R(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称为同一性.同时性,在使用这个公式时,必须要使公式中的三个量均指同一个元件或同一段电路的同一时刻的相对应值)。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机械运动》中考冲刺复习(学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01章《机械运动》中考冲刺复习(学生)

第一部分:概念和基础知识辨析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B.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C.中学生行走一步D.人打一个哈欠2.如图是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A为第一个计时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纸带的运动越来越快B.纸带的运动越来越慢C.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3.如图所示是一把新出土的战国青铜剑。

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青铜剑的长度约为()A.5cm B.10cm C.30cm D.100cm4.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3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6厘米。

则测量结果应取()A.2.10厘米B.2.15厘米C.2.13厘米D.2.14厘米5.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A.分度值为1mm的米尺B.分度值为1cm。

量程为10m的卷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5m的软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20m的卷尺6.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实验操作中的错误B.对同一物体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骏马在弃驰B.流星划过夜空C.地球绕太阳公转D.植物开花结果8.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9.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明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乙两车都在前进,且乙车运动的快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10.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11.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学校升旗仪式的场景,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从A处冉冉升至旗杆顶部。

【课件】九年级物理上册:3.热量、温度、内能的辨析

【课件】九年级物理上册:3.热量、温度、内能的辨析
试题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以及物体 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用热量、温度、内能三个物理量连线:
A.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热量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
温度
C.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内能
试题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 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 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 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解答此类问题.
归纳总结
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
1.不一定吸热 温度升高
2.内能增加
1.不一定升温 吸收热量
2.内能不一定增加
1.不一定升温
内能增加 2.不一定吸热
少”或“放出多少”, “有”“没有”或“含 “无”。只有当物体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 能 在 热 量 名 词 前 加 有”等。
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
“有”或“没有”“含
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
有”。
量上的意义。
单位
焦耳(J)
摄氏度(℃)
焦耳(J)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1)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试题分析:(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 (2)内能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 都具有内能;(3)热传递中传递的是热量,改变的是内能与温度.
2.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和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冰壶被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B.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冰壶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由于冰壶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所以冰壶在冰面上滑行速度越来越小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小明竖直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6.下列在运动场上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
B.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C.跳高运动员跳过横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
D.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7.关于图7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11.图5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12.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概念辨析题
————————————————————————————————作者:
————————————————————————————————日期:

物理力学概念辨析题
一、判断题:下列有关力、力和运动的说法是否正确
01.在你推门的同时,门对你也有推力。()
02.汽车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因为小刚的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4.在以下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快的是
A.足球在水平场地上滚动ﻩB.杠铃被举起后静止不动
C.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ﻩD.滑翔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球被抛出后继续向前飞行B.司机在开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C.用磁铁靠近铁钉,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力;
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9.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
A.小球由高处下落B.小球在地面上静止
C.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D.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
10.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2<F1=F3<F4B.F1=F2=F3<F4
C.F1=F3<F2<F4D.F1=F2=F3=F4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C. 脚踢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D.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3.小刚沿水平方向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汽车未动,但小刚的推力一定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B.虽然汽车未动,但小刚的推力一定等于汽车所受的重力
C.因为小刚的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03.地球和月球没有接触,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04.在体检称体重时,你对磅秤的压力和磅秤对你的支持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05.静止不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06.地球对人有吸引力,人对地球一定也有吸引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07.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13.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
14.篮球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
二、单项选择题
1.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向车行的方向倒去,这是因为乘客()
A.受到惯力的作用B.受到的惯力大于摩擦力
C.受到前冲力的作用D.具有惯性
2.关于力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铁钉对磁铁也有吸引力
A.G与F1大小相等B.G与f大小相等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1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如图10所示是冰壶比赛的一个场景。冰壶比赛的得分规则是:冰壶被运动员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过程中,运动员不能再触碰冰壶,依据最终停在得分区的不同位置得分。关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
B.乙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
C.丙图中: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足球受力的方竖直向下
D.丁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08.物体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09.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10.一个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它一定是静止的。()
1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它所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12.汽车加速运动时,一定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如图9所示,用两块位于竖直面的平行正对的木板A、B夹住木块C,使木块C处于静止状态。木块C所受重力为G,木板A、B对木块C的压力分别为F1、F2,木块C对木板A、B的压力分别为F3、F4,木板A、B对木块C的摩擦力均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