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原位三和弦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基本图式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与基本图式两个和弦连接时,将它们的共同音放在同一声部,称为和声连接法。
两个和弦连接时,将它们的共同音不放在同一声部,或无共同音的和弦相连接,称为旋律连接法。
初学者在运用以上两种连接法作和弦连接时,常会发生平行五度或平行八度等不良声部的进行。
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不断给和声写作带来麻烦。
本书根据和弦连接的规律,将不同根音关系的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方法归纳为五个基本图式。
在这五个基本图式中,有些图式之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只要记住其中三个图式,便可以推算出其余的两个图式。
在这五个基本图式中,每个图式由于声部排列次序的不同,又有许多变化形式,只要记住其中的任意一种形式,便可以推出其余的变化形式。
按照五个基本图式去作和弦连接,就不会发生不良声部进行。
下面以和弦之间的根音关系分类,讲述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图式。
2324一.四、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Ⅰ—Ⅳ是四度关系,采用和声连接法时上方某一声部共同音保持,其余两声部上行级进,低音部可上行跳进或下行跳进。
Ⅴ—Ⅰ也是如此。
(见例35中图式1,C大调与a小调中的①②)Ⅳ—Ⅰ,Ⅰ—Ⅴ是五度关系,将四度关系的两个和弦(即图式1)调换前后位置即可,所有声部进行方向相反。
(见例35中C大调与a小调中的③④)例35我们将以上四、五度关系和弦的和声连接法称为图式1。
其中共同音均保持在同一声部,只是四度关系连接时上方有两个声部级进上行,五度关系连接时这两个声部级进下行。
这种上方三声部进行的规律要记住。
和弦连接时,上方三声部横向声部进行是固定不变的,纵向上可作声部排列次序的调动(前后两个和弦同一声部的音要一起调动)。
这样,仅图式1就有下列许多声部排列的变化。
25例36C 大调的Ⅳ—Ⅰ,Ⅴ—Ⅰ同样各有六种声部排列,这样,图式1的不同排列共有24种,小调亦有24种。
这24种均为图式1。
上例中,图式1的许多声部排列变化,只要记住其中一种,即可推出其余的变化。
四、五度关系和弦的和声连接法还有一种图式。
初级和声教程 课件第二章 三和弦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大、小调和声基本
材料的三和弦的类别、结构、存在形式,以及 它们在键盘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各类三和弦的音程结构,调式对和弦结构的影
响,三和弦的存在形式,标记方法,键盘指法。
本章细目
(一) 三和弦的类别及构成 (二) 三和弦的低音位置 (三) 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 (四) 排列法
返回目录
(三)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
1.根音旋律位置
三和弦的根音处于最高声部,称为根音旋律位置。这是各 种旋律位置中最能增强和弦稳定性、完满性的旋律位置。
2. 三音旋律位置
三和弦的三音处于最高声部,称为三音旋律位置。这样的 旋律位置会削弱和弦的稳定性。但是和声音响较饱满、色彩鲜 明。
3. 五音旋律位置
各个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五度以上(一般不超过八度) 称为开放排列。特点是各个声部比较清晰,和声音响均衡协调。
在实际和声写作中,两种排列法可以根据音乐表现、声 部进行的需要,单独、分别、交替、混合使用。
返回目录
(五)大调与小调的三和弦
在大、小调的各个音级上都可以构成一个本调内的自然 音三和弦。大、小调和声中最基本的调式音阶是自然大调与 和声小调。
对比一下大、小三和弦在和声中的不同色彩和在塑造音乐 形象方面的作用。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 是一首明朗欢腾的大调式歌曲。很好地衬托出欢腾、喧闹的歌 剧场景气氛。
小调式歌曲《塔里木》,与上一首歌曲色彩明显不同。
返回目录
(六)三和弦的键盘指法
三和弦是大、小调音乐重要的基本材料,在以后的即兴 伴奏训练中要经常用到,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理论上 明确三和弦的结构与功能,从键盘实践上固定三和弦的指 法、熟悉三和弦在钢琴键盘上的音位。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即 兴伴奏弹奏中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乐谱上,从而提高即兴伴奏 的反应速度和弹奏的准确性。
基础和声普修教程 1、原位正三和弦
第一节 三和弦
一、和弦
三个以上的音按照某种音程关系叠置一起发声。
例1-1
二、三和弦
三个音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一起发声。原位三和弦中的三个音按三度排列时, 最下面的音叫作根音,根音上方的三度音叫作三音,根音上方的五度音叫作五音。
例1-2
三、三和弦的的种类 大三和弦
第一节 三和弦
例1-12
第七节 和弦音的旋律位置
把三和弦的根音在旋律位置,就叫根音的旋律位置。 把三和弦的三音在旋律位置,就叫三音的旋律位置。 把三和弦的五音在旋律位置,就叫五音的旋律位置。
例1-13
欢迎提问!
HUAN YING TI WEN!
第四节 四部和声记谱
(1) 和声学教学与练习通常采用大谱表即钢琴谱表,按四个声部记谱。每行谱表 记录两个声部,即高音谱表记录高音声[旋律声部]和中音声部,低音谱表记录次中音 声部和低音声部。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常被称为两个外声部,中音声部和次中音声 部则被称为两个内声部。
例1-8
第四节 四部和声记谱
(2) 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的符干一律朝外,中 音声部和次中音声部的符干一律朝内。如例1-8。
(3) 正三和弦只有三个音,按四个声部记谱就 必须重复一个音,目前只能重复三和弦的根音。如 例1-8。
第四节 四部和声记谱
(4) 四个声部记谱中不能出现声部超越,即:上方声部的音不能低于下方声部的 音,下方声部的音不能高于上方声部的音。
例1-10
第六节 和弦的方三个声部中每相邻声部之间的音程距离在四度以内,不能插入一个本和弦的 和弦音 。
二、开放排列法
上方三个声部中每相邻声部之间的音程距离在五度以上八度以内,能插入一个本 和弦的和弦音。
乐理三和弦教案(共五篇)
乐理三和弦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乐理三和弦教案三和弦课题:三和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讲授三和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三和弦的概念和识记的四种三和弦。
能够区分和构建三和弦。
能够听辨大小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三和弦的种类及构建教学难点:四种三和弦的构建,听辨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进入学习状态二、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程,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音程的概念,和音程的构成,音程的种类生: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音程由两音组成下方音叫根音,上方音叫冠音。
主要有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音程、减音程和纯音程几种师:如果是比两个音要更多的音呢?现在请同学们来听一组音并总结出他们的特点生: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组成的。
师:我们通常把这种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的,先后或者同时发声的音叫做三和弦。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和弦。
三、教授新课1.三和弦的书写三和弦由低到高的三个音依次叫做根音、三音、五音。
2.三和弦的种类1)大三和弦大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大三度音程(大三和弦的“大”字即由此而来)、三音与五音形成小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纯五度音程。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大三加小三”。
2)小三和弦小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小三度音程(小三和弦的“小”字即由此而来)、三音与五音形成大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纯五度音程。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小三加大三”。
3)增三和弦增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大三度音程、三音与五音也形成大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增五度音程(增三和弦的“增”字即由此而来)。
只要符合这个结构的三和弦都是增三和弦,习惯上称之为“大三加大三”4)减三和弦减三和弦的结构是:根音与三度形成小三度音程、三音与五音形成小三度音程、根音与五音形成减五度音程。
和声学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导学通过对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中止式的学习,熟练掌握和声、旋律两种连接法,熟练掌握三音跳进、同和弦变位两种跳进连接方法,避免和弦连接中的各种不良进行;通过对终止式的学习,掌握各种终止式的名称和用途;正确使用终止四六和弦和属七和弦。
能正确为旋律和低音配置和声。
1、平稳连接之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
2、了解各种不良音响效果是由于不良和声连接造成。
3、使用三音跳进、同和弦变位的具体方法。
4、熟练掌握终止式的使用方法、准确运用K46和弦。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第一节大小调的正三和弦、正三和弦的功能与和弦之间的各种关系本节要记住几个概念: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正格进行、变格进行、四五度根音关系、二度根音关系、平稳进行、跳跃进行;并知道它的意思。
一、自然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大小调式中,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称为正三和弦。
他们是调式中主要的三和弦。
正三和弦包含了调式的全部音级,且都是建立在调式重要音级上,它们有明确调式、调性的作用。
二、正三和弦的功能问题调式中各个音级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音的调式功能。
建立在调式各音级上的三和弦也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就是和弦的调式功能。
和弦的调式功能有: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三种。
主功能:用字母T(大调)和t(小调)表示。
代表主功能的和弦只有一个,就是建立在主音上的三和弦,它是调式中最稳定的三和弦,应作为和弦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和弦用罗马数字Ⅰ标记。
属功能:用字母D(大调)和d(小调)表示。
建立在属音上的三和弦,它对主和弦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支持,在确定主和弦的稳定性,使主和弦成为调式和弦中心起着重要作用。
属功能是不稳定的功能。
属和弦用罗马数字Ⅴ标记。
下属功能:用字母S表示。
建立在下属音上的三和弦。
对主和弦有较强的倾向感和支持力,在确定主和弦的稳定性,使主和弦成为调式和弦中心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下属功能也是不稳定的功能。
属和弦用罗马数字Ⅳ标记。
属功能和下属功能都属于不稳定功能,但他们对于主和弦的倾向是有区别的.属功能有直接倾向于主和弦的特性,而下属和弦尽管可以直接倾向于主和弦,但常常通过属和弦间接倾向于主和弦。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三
2、次中音声部的三音跳进,如:
开放变密集
密集变开放
3、和声小调中Ⅰ与Ⅴ连接时,三音跳进 用减四度,不用增五度,如:
三、其它跳进
1、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不能根音跳到根音、五 音跳到五音,否则出现不良进行,如:
2、二度关系和弦Ⅳ—Ⅴ连接时,上方各声部可 出现跳进,常见的有Ⅳ级五音跳到Ⅴ级根音, 如:
范例分析:第33页第1、3题
总之,应用同和弦转换及三音 跳进,不仅能够丰富和声色彩,使 各声部动静结合,而且还可以解决 声部进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密集变开放 开放变密集 开放变密集
二、三音跳进
四、五度根音关系的三和弦在 连接时,高声部或次中音声部可作用和声连接法,并必然引起和弦 排列方式的改变:密集变开放、开放 变密集。
1、高音声部的三音跳进,如:
开放变密集
密集变开放
同和弦转换、三音跳进 及其它跳进
一、同和弦变位
1、含义:和弦在延长或重复鸣响时,低音不变, 以不同的旋律位置、排列法或低音八度跳进而 形成同一和弦的“变位”,或称为和弦的转换, 如:
2、变位(转换)的方法: (1)低音保持不动或作八度跳进;
(2)上方声部作三、四度的跳进,如:
(3)当旋律出现五、六度跳进的时候,和弦的 排列法必须改变,如:
和声学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第二节
第三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第二节和弦与和弦之间的平稳连接本节为和声学中最基础的重点问题,一是各种错误,二是正确的连接法,如果按两种连接法做则错误自然不会出现;关键是会做和声、旋律连接,注意连接步骤。
一、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1、避免同度、平行及反向8、5度2、避免隐伏8、5度两外声部同向跳进进入8、5度关系称为隐伏8、5度。
下声级进上声部跳进同向进入8、5度。
3、避免增音程的进行,如有则用减音程代替(最易发现增2增4的进行)4、避免四部同向5、避免声部超越、声部交错二、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不同和弦的连接方法:是指根音不同的两个和弦之间的连接;在和弦连接时为了避免各种不良进行,总结了两种连接方法。
1、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1)和声连接法。
是指不同和弦在连接中把相同的音保持在同一声部。
(适用于两个有相同音的和弦连接,如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步骤:A:先写出前后两个和弦的低音。
B:写出前一和弦的旋律位置及排列方法,重复根音。
C:将两个和弦共同音保持。
D:其他声部向后一和弦最近的音上靠近,后一和弦重复根音。
(2)如没有共同音在同一声部的连接方法称为旋律连接法,既可以用于二度根音关系的和弦(没有相同的和弦音),又适用于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虽有共同音但不保持)2、连接步骤A:先写出前后两个和弦的低音,低音声部四度或二度进行(否则易同向)。
B:写出前一和弦的旋律位置及排列方法,重复根音。
C:上三声部与低声部反向。
D:向后一和弦最近的音上靠近,后一和弦重复根音。
3、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在正三和弦连接中,有这么几种可能:Ⅰ←→Ⅳ、Ⅰ←→Ⅴ、Ⅳ→Ⅴ在Ⅰ→Ⅳ、Ⅰ→Ⅴ和Ⅳ→Ⅰ、Ⅴ→Ⅰ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时,可作和声连接:在Ⅰ→Ⅳ、Ⅰ→Ⅴ和Ⅳ→Ⅰ、Ⅴ→Ⅰ四五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时,也可作旋律连接:(注:在四下、五上时如做旋律连接,也需用四下代替五上,低声部与上面反向。
)Ⅳ→Ⅴ二度根音关系的和弦连接时,由于没有共同音,只能作旋律连接。
吉他三和弦教案
吉他三和弦教案教案标题:吉他三和弦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并掌握吉他的三和弦基本形式。
2. 了解和弦的构成和原理。
3. 能够通过简单的和弦进行伴奏。
教学准备:1. 吉他2. 吉他和弦图表3. 吉他调音器4. 白板或投影仪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学习吉他的三和弦。
- 解释三和弦是指由三个音符构成的和弦。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吉他和弦的了解和经验。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和弦的构成和原理,解释和弦是由根音、三度音和五度音构成的。
- 使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吉他和弦图表,解释如何读取和弦图表并找到正确的指法。
- 逐个介绍常用的三和弦,如C大和弦、D大和弦和G大和弦,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指法和手指位置。
3. 练习和弦指法(15分钟)- 让学生跟随指导,正确摆放手指并练习C大和弦的指法。
-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纠正他们的手指位置和姿势。
- 继续引导学生练习D大和弦和G大和弦的指法,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切换和记忆不同的和弦。
4. 和弦伴奏练习(20分钟)- 介绍基本的弹奏节拍,如4/4拍,并解释如何按照节拍弹奏和弦。
- 演示如何使用C大和弦进行简单的伴奏,例如弹奏C、Am、F、G等和弦进行简单的和弦进行。
- 让学生跟随节拍练习和弦伴奏,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和弦进行和切换。
- 逐步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和弦进行和伴奏模式。
5. 结束(5分钟)- 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吉他三和弦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弦,尝试更多的和弦进行和伴奏模式。
- 回答学生可能有的问题,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吉他和弦,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和弦进行和伴奏模式。
2. 引导学生学习吉他的其他技巧,如吉他演奏技巧、扫弦和弦等,以丰富他们的吉他演奏技能。
3. 组织吉他合奏或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吉他演奏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练习情况,以评估他们对吉他三和弦的掌握程度。
正三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连接教学过程
正三和弦与原位三和弦连接教学过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正三和弦与原位三和弦是学习吉他和弦时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它们的连接方法可以帮助吉他手更流畅地演奏各种和弦进行。
公开课乐理三和弦教学设计
《大、小三和弦》教学设计1、教材与教学内容:本教材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适合我国国情并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发展。
其特点是理论讲解与实际练习完美结合在一起,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和弦的学习。
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尤其是多声部音乐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音乐作品中情感的表达一般都用到和弦,它是音乐表达手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学情: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音程的基本知识。
而本节课所讲的和弦简单点说就是音程的叠加问题。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什么是和弦2、了解什么是三和弦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三和弦中的大、小三和弦2、能够自己构建大、小三和弦。
情感目标:通过对大、小三和弦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实现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情感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什么是三和弦2、体会三和弦的音响效果3、三和弦的构建难点:1、三和弦的构建2、三和弦的音响听辨【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方法:1、讲述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2、课堂练习,找部分同学上黑板做练习,培养学生自信心3、拓展练习,听辨大、小三和弦并把听辨出来的音响效果画在纸上。
教学设备: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电子琴,有声黑板,钢琴等工具组织教学,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充要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二)能力训练要求1.充要条件的概念. 1.理解并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2.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的方法. 2.掌握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的方法. 3.把充要条件的思想自觉地运用到解题之中. 3.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 2.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 ●教学难点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1、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试判断下列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什么条件?(1)若a 是无理数,则a +5是无理数. (2)若a >b ,则a +c >b +c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判别式Δ>0.Ⅱ.讲授新课 §1.2.2 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叫做等价符号,“p ⇔q ”表示“p ⇒q ,且q ⇒p ”.这时p 既是p 的充分条件,又是q 的必要条件,则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命题(1)中因:a 是无理数⇒a +5是无理数,所以“a 是无理数”是“a +5是无理数”的充分条件;又因“a +5是无整数⇒a 是无理数”则“a 是无理数”又是“a +5是无理数”的必要条件,因此,“a 是无理数”是“a +5是无理数”的充分必要条件.命题(2)中因“a >b ⇒a +c >b +c ”,又有“a +c >b +c ⇒a >b ”,则“a >b ”是“a +c >b +c ”的充要条件.命题(3)中因:“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有两个不等实根⇒Δ>0”,又有“Δ>0”⇒“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有两个不等实根.”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 +c =0有两个不等实根”是“判断式Δ>0”的充要条件.例1 下列各题中,哪些p 是q 的充要条件.(1)p :b =0, q :f(x)=ax2+bx +c 是偶函数; (2)p :x >0,y >0, q :xy >0;(3)p :a >b , q :a +c >b +c ;(4)p :两直线平行; q :两直线的斜率相等. 命题(1)中因“(x -2)(x -3)=0⇒x =2或x =3x -2=0”; 而“x -2=0⇒(x -2)(x -3)=0”,所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命题(2)中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 命题(3)中因“x =3⇒x2=9”,而“x2=9”x =3”,所以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4)中因“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命题(5)中因:p :x 32+x =x2⇔x (32+x -x )=0,解得x =0或x =3;q :2x +3=x2得x =-1或x =3.则有p q 且q p .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由命题(5)可知:对复杂命题条件的判断,应先等价变形后,再进行推理判定.例2.已知p、q是r的必要条件,s是r 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问:(1)s是q的什么条件?(2)r是q的什么条件?(3)p是q的什么条件?例3. p:x∈{x|-1<x<3},q:x∈{x|a≤x≤a2+1 },若p是q的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解由“x∈M或x∈P”可得“x∈P”,又由“x∈M∩P”可得:x∈{x|2<x<3}.则由x∈P,即x∈{x|x<3} x∈{x|2<x<3}.但由“x∈{x|2<x<3}⇒x∈{x|x<3},即x∈P.故“x∈M或x∈P”是“x∈M∩P”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例4 求证|a|+|b|=|a+b|的充要条件是ab≥0.分析:充分性即证:xy≥0⇒|x+y|=|x|+|y|必要性即证:|x+y|=|x|+|y|⇒xy≥0.证明:①充分性.若xy=0,则有x=0或y=0或x=0且y=0.此时显然|x+y|=|x|+|y|.若xy>0,则x,y同号.当x>0且y>0时,|x+y|=x+y=|x|+|y|.当x<0且y<0时,|x+y|=-x-y=(-x)+(-y)=|x|+|y|综上所述,xy≥0⇒|x+y|=|x|+|y|.②必要性∵|x+y|=|x|+|y|,且x,y∈R∴(x+y)2=(|x|+|y|)2即x2+2xy+y2=x2+2|x||y|·y2⇒xy=|xy|⇒xy≥0.因此|x+y|=|x|+|y|⇒xy≥0.故xy≥0⇔|x+y|=|x|+|y|.评述:证明“p的充要条件是q”时,即等价于“q是p的充要条件”.也就是需证明充分性:q⇒p;必要性p⇒q不能颠倒证反”.注:本题也可用绝对值的概念证明:|x+y|=|x|+|y|⇔|x+y|2=(|x|+|y|)2⇔x2+2xy+y2=x2+2|xy|+y2⇔|xy|=xy⇔xy≥0.故xy≥0⇔|x+y|=|x|+|y|例5、已知圆o的半径是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圆o相切的充要条件.课堂小结:1.p是q的充分条件包括两种可能,即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p是q的充要条件;同样,p是q的必要条件也包括两种可能,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或p是q的充要条件.2.关于充要条件命题的证明,一般分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其中由条件推出结论就是充分性,由结论推出条件就是必要性.3.充要条件是一种等价关系,许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就是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 在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时,要“正逆互推,注意特例”.充要条件作业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在“①充分而不必要条件”“②必要而不充分条件”“③充要条件”“④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填写序号(1)p :(x -2)(x -3)=0,q :x -2=0 (2)p :同位角相等,q :两直线平行. (3)p :x =3,q :x 2=q .(4)p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p :x 2=3x+4,q :x =4x 3+答案: (1) 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2、设集合M ={x |x >2},P ={x |x <3=,则“x ∈M 或x ∈P ”是“x ∈M ∩P ”的什么条件?3、若已知A 是B 的充分条件,C 是D 的必要条件,而B 是D 的充要条件,则D 是C 的_______条件;D 是A 的__________条件;A 是C 的__________条件,D 是B 的__________条件.4、已知p :|5x -2|>3,q :5412-+x x >0.则⌝p 是⌝q 的什么条件?解:⌝p :|5x -2|≤3,即:-51≤x ≤1⌝q :-5≤x ≤1,则⌝p ⇒⌝q ;而⌝q p .则⌝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评述:要注意准确把握一个命题的否定.特别是不等式所表示的区域的否定,在命题的条件的确定中常用.5、证明:三角形ABC 三边为a,b,c, 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 a 2+b 2+c 2=ab+ac+bc。
乐理三和弦教案(共)
深入探讨三和弦的多样性及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 力,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作品,提升音乐鉴赏和创 作水平。
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古典音乐作品
选取含有典型三和弦进行的古典 音乐作品片段,如贝多芬、莫扎 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分析三和弦 在作品中的结构作用和表现意义
。
流行音乐作品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 ,如流行歌曲、电影配乐等,解 析三和弦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
合,形成独特的和声风格。
民族音乐中的三和弦常融入民间 乐器的演奏技巧,如弹拨、吹奏 等,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
。
一些民族音乐中的三和弦还具有 象征意义,与民族文化和传统紧
密相连。
05
三和弦的演奏技巧与练习 方法
钢琴上三和弦的弹奏方法
正确的手位与指法
在弹奏三和弦时,手位和指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对 于原位三和弦,可以采用1、3、5指或1、2、5指进行弹 奏。对于转位三和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法。
力度与音色的控制
弹奏三和弦时,需要控制力度和音色,使三个音同时发出 且力度均衡。可以通过调整手腕的力度和手指触键的速度 来实现。
踏板的使用
在钢琴上弹奏三和弦时,踏板的使用可以增加音色的丰富 度和延长音的时值。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和个人的演奏风 格来决定是否使用踏板以及如何使用。
吉他上三和弦的按法及拨弦技巧
乐理三和弦教案( 共)
目录
• 三和弦基本概念与构成 • 三和弦类型及其特点 • 三和弦在调式中的运用 • 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 • 三和弦的演奏技巧与练习方法 • 三和弦教案设计与实践建议
01
三和弦基本概念与构成
三和弦定义及作用
定义
三和弦是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 置起来的和弦,是音乐中最基本 的和弦形式之一。
8.三和弦
根音与三音为小三度,三音与五音 为小三度
三和弦
和弦的转位:
三和弦的根音不在低音的位置,和弦 的三音、五音在低音的位置时,就是和弦 的转位,三和弦有 2 次转位 例:
原位
一转位 二转位
三和弦
转位的构成方法: 1.音程叠加法(适合用于原位和弦) 2.找根音法
先找根音——构成原位和弦——再转位
三和弦
例:F向上构成大六和弦 步骤:1.这个F是大3和弦的3音,因为是第
一转位 2.向下一个大三度找到根音 3.构成原位三和弦,再进行转为
三和弦
根音与低音的区别: 根音:原位三和弦、原位七和弦最下方的
的音叫做根音
低音:所有和弦最下方的音(原位和弦和
转位和弦)叫做低音
原位 一转位 二转位
三和弦
根据三和弦中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 音的结构和弦可以分为: 1 大三和弦 2 小三和弦 3 增三和弦 4 减三和弦
总共四种类型
三和弦
和弦
基本乐理
和弦
和弦的定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按
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叫做和弦
在和弦的构成中,和弦音可以以各种各样 的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一般分为三度和 非三度关系两种和弦
三和弦
原位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而构成的 和弦叫三和弦 和弦的音的名称,分别是根音、三音 和五音,原位三和弦的根音就是低音
1.原位大三和弦三音与五音 为小三度
三和弦
2.原位小三和弦 结构:小3+大3
根音与三音为小三度,三音与五音 为大三度
三和弦
3.原位增三和弦 结构:大3+大3
根音与三音为大三度,三音与五音 为大三度
第九课 和弦(一)
和弦(一)
曹龙刚
一、和三和弦
二、原位三和弦
2.原位小三和弦
二、原位三和弦
3.原位增三和弦
二、原位三和弦
4.原位减三和弦
表7-1
各种原位三和弦结构
例题7-1以下列各音为分别为根音、
三音、五音按照要求构成和弦。
分析: 明确根音 三音、五音的含义, 明确根音、 分析: 1.明确根音、三音、五音的含义,以及所要构成 的各种和弦的结构; 的各种和弦的结构; 2.先以给出的音为根音分别作出,再以已知音为 先以给出的音为根音分别作出, 先以给出的音为根音分别作出 三音依次作出,后以已知音为五音依次作出; 三音依次作出,后以已知音为五音依次作出; 3.已知音不能有所变化,即:不能改变已知音的 已知音不能有所变化, 已知音不能有所变化 音高。 音高。
解答: 解答: 根 音 三 音 五 音
三、原位七和弦
三、原位七和弦
1.原位大小七和弦
三、原位七和弦
2.原位大七和弦
三、原位七和弦
3.原位小七和弦
三、原位七和弦
4.原位减小七和弦
三、原位七和弦
5.原位减七和弦
表7-2
各种原位七和弦结构
四、课后作业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三章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课件 下
旋律连接法
2.上方三个声部与低音部作反向进行到后面和弦中离自己最近的音,没有跳跃进行。 为了避免平行八度与平行五度,上三部与低音必须作反向进行 跳进至多做三度 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重复根音、位置正确的和弦。这时排列法不发生改变,与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平行一、八度与反向八度会破坏声部的独立性,音响空洞,造成声部间的完全重叠, 声部失去平衡,但八度音的同音反复不在此列
平行五度与反向五度不仅会损失声部的独立性,更会带来风格上的冲突 平行五度和反向五度具有空乏、不丰满的特性,实际运用时主要取决于结束音程的
协和性。平行五度还会产生双重调式的效果
特殊情况下,某些平行五度是允许的: 1)贝多芬平行五度 2)莫扎特平行五度 3)斯卡拉蒂平行五度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反向八度 (1)指两个声部之间由八度反向到达十五度或同度的进行 (2)音响空洞,声部失去平衡感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反向五度 (1)指两个声部之间由五度反向到达十二度或十二度反向到达五度的进行 (2)音响空洞,声部失去平衡感
等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声部交错是和弦纵向排列中的“超越” 声部超越是和弦连接时横向关系的“交错” 两种情况均有损于声部进行线条的清晰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4.两外声部从减五度到纯五度、或增五度到纯五度5.增音程 任何一个声部相邻两音之间都不构成增音程关系 增音程生硬、不自然,妨碍声部进行的通顺流畅 将增音程改变进行方向,变成减音程,或使用旋律小调的升Ⅵ级音、旋律大调的降
二.和弦连接中的不良进行
2.外声部跳进的隐伏八度、隐伏五度。 “隐伏八度”、“隐伏五度”,两个声部从前面非五度或非八度的音程同向进行到
三和弦连接法讲课稿
三和弦连接法(不同)三和弦的连接法和弦,包括三和弦,有和声连接法和旋律连接法。
和声连接法将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声部中,叫和声连接法。
注:三度关系的三和弦按和声连接法时,一般有两个音保持不动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的和声连接法:在构成了第一个和弦后,先确定第二个和弦的低音,再让共同音保持不动,另外两个声部则作平行的级进。
如果是从主和弦到下属和弦,这个级进应该是上行;如果是从主和弦到属和弦,这个级进应该是下行。
这样连接的结果应该是进行到一个重复根音的、位置正确的和弦。
这时第二个和弦的排列法与前一和弦相同,或者都是密集的,或者都是开放的。
旋律连接法如果和弦连接时,没有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即使在有共同音时也是这样,这就是旋律连接法。
下面是四、五度关系和二度关系的三和弦作旋律连接法:低音作不超过四度的进行,也就是在T—D,D—T,T—S和S—T的连接中低音要作四度而不是作五度进行,而在S—D的连接中低音要作二度而不是七度进行;上方三个声部与低音部作反向进行到后面和弦中离自己最近的音,没有跳进。
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重复根音、位置正确的和弦。
这时排列法不发生改变,与和声连接时的情况一样: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首先要确定旋律中的每一个音在功能上是T、S还是D三和弦的根音、三音或五音。
1)当某一个音有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就必须考虑它后面的和声进行,这种“远见”有助于避免错误的连接和不应使用的D—S进行。
2)整个段落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和弦一般都用稳定功能一一主和弦。
但有时一个段落也可以从属和弦开始,这主要是在弱起小节。
从下属和弦开始的情况很少见。
3)最好不要在后一小节的强拍上重复前面弱拍上的和弦。
在复拍子中或在单拍子一拍分几个音时,在次强拍上最好也不要重复前面弱拍上的和弦。
注:这种限制是因为音乐的陈述一般都有自己的“和声脉动”,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弱拍与它最近的强拍(甚至是次强拍)之间的和声变换,从而形成一种“扬”与“抑”(也就是强拍与弱拍)的感觉。
基础和声普修教程 6、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
第四节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声部跳进
二、正三和弦的六和弦作转换
即I6 -、IV6 -、V6 -。像这种转换必然会出现声部跳进。
例6-8
第四节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声部跳进
三、I—V6、IV6,I6—V、IV
(1)根音的跳进: 把两个和弦的根音放在同一个声部(上三声部之一)构成纯四、纯五度的跳进, 其它声部平稳。和声连接法或旋律连接法。 见例6-9第2、3小节。 (2)五音的跳进: 把两个和弦的五音放在同一个声部(上三声部之一)构成纯四、纯五度的跳进, 其它声部平稳。和声连接法或旋律连接法。 见例6-9第4小节。
例6-4
第三节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一、原位正三和弦及其六和6、IV—IV6 、V—V6 ,如同同和弦的平稳转换。六和弦在 其原位和弦之后最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六和弦可以重复三音。
例6-5
第三节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二、I—V6、IV6 ,I6—V、IV
和声连接法,平稳连接。
三、IV→V6,IV6 →V
旋律连接法,平稳连接。 IV→V6的低音只能作减五度进行,而不作增四度进行。
第三节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特别提示:
(1)在和声作业中,声部进行以减音程代替增音程。 (2)六和弦以后,和弦连接如果用旋律连接法,旋律连接法原来的“低音不超 过四度”和“上三声部与低音反向进行”两个原则不再有效,只要求避免四声部同向。
第六章 原位正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
第一节 六和弦
一、定义
六和弦是指三和弦的第一转位,是以三和弦的三音作低音所构成的转位和弦形式。 它的低音不再是三和弦的根音,而是三和弦的三音。
例6-1
音乐乐理三和弦教案模板(精选)
和弦”或“原位和弦”。原位三和弦
柔和、流畅的特点,常用于连接两个
具有稳定、明确的特点,是音乐中最
不同功能的三和弦。
常用的三和弦形式之一。
第二转位
以五音为低音的三和弦称为“四六和
弦”,标记为“数字4 6”。四六和弦
具有不稳定、倾向解决的特点,常用
于终止或半终止处。
04
三和弦进行与终止式
正格进行与变格进行
音乐乐理三和弦教案模板(精选)
• 引言 • 三和弦基本概念 • 三和弦构成原理及规则 • 三和弦进行与终止式 • 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应用实例分析 • 学生实践操作与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让学生了解三和弦的基本概念 和构成原理;
掌握三和弦的标记方法;
能够听辨和构建不同种类的三 和弦;
变格终止
IV - I的进行,具有柔和终 止的效果,常用于乐曲的 副歌部分。
半终止
在任何位置都可以终止的 乐句,但具有不稳定的和 声效果,需要解决到稳定 的主和弦。
三和弦在终止式中作用
确定调性
三和弦作为和声的基础,通过稳 定的主和弦明确调性。
丰富和声效果
三和弦的不同组合和进行方式可以 产生丰富的和声效果,增强音乐的 表现力。
引导旋律
三和弦的和声进行可以引导旋律的 发展,使音乐更加流畅和自然。
05
三和弦在音乐作品中应用实例分析
古典音乐中三和弦应用
1 2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该作品在呈示部主题中运用了三和弦,通过三和 弦的分解和转位,营造出紧张而有力的音乐氛围 。
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
在三和弦的基础上,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离调和 转调手法,使得音乐旋律更加丰富多彩。
公开课原位三和弦
• 2008年
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
• 2009年
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 小三和弦
总结说明
• 音符出现的形式无非是
21
1234567
升1234567
×4
降1234567
84
• 这里就包含了刚才的高考题
所以只要做完这84个练习高考任务就完成了
352311根音三音五音四种类型?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小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高考真题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出和弦?2007年?2008年?2009年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小三和弦总结说明?音符出现的形式无非是1234567升1234567降1234567?这里就包含了刚才的高考题所以只要做完这84个练习高考任务就完成了21484
和弦
原位三位弦
原位三和弦
• 定义
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
• 关键点
1.三个音 2.三度关系 3.叠置
例如:
3 2 1
5
五音
3
1
三音
根音
四种类型
•大三和弦 •小三和弦 •增三和弦 •减三和弦
小三度 大三度 大三度 小三度 大三度 大三度 小三度 小三度
高考真题
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出和弦
•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