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组解析和补偿训练(导学案1)

合集下载

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

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

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欢迎阅读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11.数量词例1: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标志:50万朵病症:搭配不当。

“50万朵”后要加“花”。

2.介词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标志:在病症:搭配不当。

在……中”应为“从……中”。

3.否定词例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

标志:忌、不。

病症:不合逻辑。

去掉“不可”。

4.反义词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标志:能否。

病症:搭配不当。

“能否”改为“要”。

5.关联词例1: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标志:不管……病症:搭配不当。

“不管”应为“尽管”。

辨析病句技巧导学案2⑴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修改:把“赦免”改为“减免”。

⑵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动接轨上海,是我们战略重大的决策。

修改:把“重大的”移到“战略”前。

(3)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修改:去掉“使”(4)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的才智,而是刻苦努力不足。

修改:把“不足”改为“的精神”。

(5)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修改:去掉“具体”(6)能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修改:去掉“能否”①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修改:“广大市民”与“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调②大学生徐本山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修改:将“提高”改为“改善”或者将“状况”改为“质量”(7)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分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分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免费下载优秀版)

辨析并修改病句分课时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病句类型的前两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知识链接】一、高考类型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

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政府关于声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岁,平均身高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元、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元、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解析:答案是.“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

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

.“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

因为平均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

.“低一倍多”语病题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

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

(二)是修改病句例: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分)徜徉在天安门广场,人们英雄纪念碑那巍峨的碑体、优美的轮廓、饰有卷云与垂幔的碑顶,无一不让人顿生瞻仰、思念之情。

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

这一点,想必尽人皆知;对于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事吴良镛也参与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鲜为人知。

高一物理学情二补偿练习

高一物理学情二补偿练习

高一物理学情二补偿练习1.电子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

设氢原子中的电子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运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其等效电流的大小为(A)A.B.C.D.2.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两根等高固定长直细导线的截面图,O点是两导线截面连线的中点,a、b是过O点的竖直线上与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B.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C.两导线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安培力D.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A)A.前3s内合力F的冲量大小为0B.t=1s时,物块的速率为2m/sC.t=2s时,物块的动量的大小为2kg•m/sD.前4s内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kg•m/s4.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两条U﹣I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ΩB.交点处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C.交点处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D.交点处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分别处在真空、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三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P、M、N分别为轨道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A.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关系v P=v M<v NB.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关系F P=F M>F NC.小球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关系t P=t M<t ND.三个小球到达轨道右端的高度都不相同,但都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位置6.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AC、DE是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在A点有一个粒子源,沿与AC成45°斜向上垂直磁场的方向射出各种不同速率的粒子,粒子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所有粒子均从CD段四分之一圆弧射出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从A点射出的粒子速率满足的条件是(C)A.>v>B.>v>C.>v>D.>v>7.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的阻值.(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选填“甲”或“乙”).(2)图2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南京凤凰台一轮复习导学案(生物)配套检测与评估答案

南京凤凰台一轮复习导学案(生物)配套检测与评估答案

第一单元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细胞中的元素、无机化合物1. B 解析:Mg、Ca、P都是大量元素,B为微量元素。

2. B 解析:抗体、糖蛋白、呼吸酶均属于蛋白质,都含有C、H、O、N等元素。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都含C、H、O三种元素。

性激素含有C、H、O三种元素,tRNA和质粒都含有C、H、O、N、P元素。

3. C 解析:ATP、DNA以及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N元素。

人体Na+、Cl-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计算鲜重时,氧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高,干重时碳元素占人体细胞的百分比高。

碳循环过程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4. A 解析: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原因是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大多数物质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水分子有较高的蒸发热,水分蒸发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是机体有效的散热方式。

自由水在生物体内流动有利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保证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5. C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相结合,同时生成H2O。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和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光合作用光反应中产生的[H]用于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6. B 解析:血红蛋白中含铁。

叶绿素中含Mg2+。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7. C 解析:由题干中的对照实验说明Ca2+和K+对于维持心脏跳动有重要作用,也就说明二者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8. D 解析:从图示可知,红细胞在0.9%的生理盐水中维持正常形态,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在浓盐水中失水皱缩,所以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9. C 解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某些脂质还含有N、P。

辨析并修改病句(总结综合训练)导学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总结综合训练)导学案

2019届高考复习资料辨析并修改病句(综合训练)导学案学习目标: 1.掌握高考病句题的六种常见类型及巧用标志识病句的解题技巧。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小窍门。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结合《三维》P25-27)解题技巧:技巧一:永恒的标志——动词的使用价值。

第一:以动词为核心,前找主语,后找宾语,完成了句子的“压缩”,可以检查是否有主干搭配不当或成分缺失的现象。

第二:以动词为核心,梳理搭配,可以发现主宾搭配、主谓搭配,谓宾搭配不当等问题。

第三:以动词为核心,检视宾语,可以发现动词后跟较长名词性短语时的伪宾语现象。

技巧二:分步辨析(特别提示:主+谓+宾+谓杂糅)拆分:以逗号为基础拆分,审视全句,找标志。

提取:提取主干,看搭配有无“多”“少”。

扣住:动词,前找主语,后查宾语。

整合:看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查看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技巧三:巧用标志识病句:(结合前面的病句的导学案,重点掌握)一、修饰语长(多重定语与多重状语)的句子,考虑修饰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的正确顺序为:表领属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定语→称代性或数量性的定语→动词或动词性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定语→名词或名词性定语。

例: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30年教龄的(动词性)优秀的(形容词)体操(名词)女(名词)教练。

多层状语的正确顺序为: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语气副词→表范围的副词→程度副词→表情态的状语→表动作对象的介宾短语(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应紧挨在谓语中心词前)。

若违背此规律,就会造成语序不当。

人教版三年级下六单元补偿

人教版三年级下六单元补偿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错题分析补偿测试班级姓名等级一、课内外积累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鸟、兽、虫、鱼才能、。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我()地盯亲睹电脑屏幕。

2、我看着那些()的卡通人物。

3、我()地下了网,心思还在那()的网络世界里。

三、阅读短文,要认真读,再做题啊!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之一是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一)课内阅读1、地球上的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______,到处是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作用。

2、……太阳离我们有_______________。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_____ ______;就是坐飞机,也要飞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在这段话的开头引用一个古老的传说,这样写是为了()。

①说明太阳很热;②说明古人的箭法很好;③吸引读者,自然地引起下文,提出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

(3)要是把填上的数字全都换成“很”“很多”好不好?为什么?(4)最后一句是___ 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

反问句语气更强烈,它强调了太阳离地球很远。

(二)诚实花以前,有一位老公公,他很爱他的两个孙子。

一天,他拿了一把花种对两个孙子说:“孩子们,你们到山上把这些花种种下去,谁种出的花最美,我就最喜欢谁。

”转眼到了鲜花盛开的季节。

一天清晨,大孙子跑到老公公跟前。

他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捧着一束又香又美的鲜花。

学案导学苏教化学一导学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含答案

学案导学苏教化学一导学案: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含答案

第二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学习目标定位]1。

知道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和硅酸盐产品的重要应用,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复杂硅酸盐的组成.2.知道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硅酸盐1.硅元素的存在形式2.硅酸盐的组成与性质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1)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2)氧化物之间以“·”隔开。

(3)在氧化物前面按化学式中的比例添加数字。

(4)若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3.最简单的硅酸盐4.三种常见的硅酸盐产品产品原料主要设备主要成分水泥石灰石、黏土水泥回转窑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玻璃纯碱、石灰石、石英砂玻璃窑Na2O·CaO·6SiO2陶瓷黏土硅酸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酸钠是硅酸盐,但不能溶于水B.电影银幕用水玻璃浸泡,主要是为了防腐C.建筑工业常用水玻璃作黏合剂D.用水玻璃浸泡铁道的木制枕木,主要是为了防火答案C解析Na2SiO3既是硅酸盐,又是钠盐,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而钠盐均易溶于水;浸泡银幕主要是为了防火,而浸泡枕木主要是为了防腐;水玻璃有黏合作用,常作黏合剂。

【考点】硅酸盐【题点】硅酸盐的性质及应用例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正确的是() 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Al2O3·CaO·3SiO2·3H2O 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MgO·错误!SiO2C.钾云母(K2Al6Si6H4O24)表示为K2O·2H2O·3Al2O3·6SiO2 D.滑石(Mg3H2Si4O12)表示为3MgO·4SiO2·H2O答案D解析根据硅酸盐改写氧化物的要求可以判断,A中Al2O3和CaO 的排列顺序有误;B中化学计量数出现了分数;C中正确的写法应为K2O·3Al2O3·6SiO2·2H2O;D的写法符合要求。

导学案练习题

导学案练习题

导学案练习题
尊敬的同学们: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课堂,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利
用这个学习机会。

接下来,我们将会进行一些导学案练习题,通过这
些题目的讨论与解答,进一步加深大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大家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尽力给出自己的答案。

1. 请简要阐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什么是温室效应?请列举其主要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3. 解释以下术语: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

4. 请解释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个能够支持进化论的科学证据。

5. 描述下列生态位的两种类别,并阐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什么是非洲大陆漂移?请列举非洲大陆漂移的一些证据。

7. 解释以下概念:生态足迹、碳足迹。

8. 请描述以下生物学过程: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9. 简要解释生物体适应和物种适应的概念。

10.谈论以下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污染、土地退化、气候变化。

请大家思考以上问题,并准备好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讨论与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学习和帮助,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个练习,努力参与讨论,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和改进。

相信通过这个练习,大家的知识和理解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

高中数学选修一《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教案与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高中数学选修一《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教案与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是两条直线的重要位置关系,它们的判定在初中运用几何法已经进行了学习,而在坐标系下,运用代数方法即坐标法,是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需要学生理解和感悟。

两直线平行和垂直都是由相应的斜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并且研究讨论的手段和方法也相类似,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以便弄清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容易得到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也值得略加说明.【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科素养A. 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B.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C.能利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解决问题.1.数学抽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2.逻辑推理: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3.数学运算:利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解决问题4.直观想象:直线斜率的几何意义,及平行与垂直的几何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断条件【教学难点】:会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学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项通过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提出问题,明确研究问题运用代数方法探究两直线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例2(1)直线l 1经过点A (3,2),B (3,-1),直线l 2经过点M (1,1),N (2,1),判断l 1与l 2是否垂直;(2)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3,a ),B (a-2,3),直线l 2经过点C (2,3),D (-1,a-2),若l 1⊥l 2,求a 的值.思路分析:(1)若斜率存在,求出斜率,利用垂直的条件判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再看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否为0,若为0,则垂直. (2)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由斜率之积等于-1求解;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由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求解.解:(1)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 2的斜率为0,所以l 1⊥l 2.(2)由题意,知直线l 2的斜率k 2一定存在,直线l 1的斜率可能不存在. 当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时,3=a-2,即a=5,此时k 2=0,则l 1⊥l 2,满足题意.当直线l 1的斜率k 1存在时,a ≠5,由斜率公式,得k 1=3-aa -2-3=3-a a -5,k 2=a -2-3-1-2=a -5-3.由l 1⊥l 2,知k 1k 2=-1,即3-aa -5×a -5-3=-1,解得a=0. 综上所述,a 的值为0或5.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两条直线垂直需判定k 1k 2=-1,使用它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斜率都存在,若其中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斜率为零,此时两直线也垂直.跟踪训练1 已知定点A (-1,3),B (4,2),以AB 为直径作圆,与x 轴有交点P ,则交点P 的坐标是 . 解析:设以AB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的交点为P (x ,0).∵k PB≠0,k PA≠0,∴k PA·k PB=-1,即0-3x+1·0-2x -4=-1,∴(x+1)(x-4)=-6,即x 2-3x+2=0,解得x=1或x=2.故点P 的坐标为(1,0)或(2,0). 答案:(1,0)或(2,0)例3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PQR 的顶点坐标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O (0,0),P (1,t ),Q (1-2t ,2+t ),R (-2t ,2),其中t>0.试判断四边形OPQR 的形状.思路分析: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关系,或两直线间的斜率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由斜率公式得k OP =t -01-0=t ,k RQ =2-(2+t )-2t -(1-2t )=-t -1=t ,k OR =2-0-2t -0=-1t , k PQ =2+t -t 1-2t -1=2-2t =-1t .所以k OP =k RQ ,k OR =k PQ ,从而OP ∥RQ ,OR ∥PQ.所以四边形OPQR 为平行四边形. 又k OP·k OR=-1,所以OP ⊥OR ,故四边形OPQR 为矩形.延伸探究1 将本例中的四个点,改为“A (-4,3),B (2,5),C (6,3),D (-3,0),顺次连接A ,B ,C ,D 四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 由斜率公式可得k AB =5-32-(-4)=13,k CD =0-3-3-6=13,k AD =0-3-3-(-4)=-3,k BC =3-56-2=-12. 所以k AB=k CD,由图可知AB 与CD 不重合,所以AB ∥CD ,由k AD≠k BC,所以AD 与BC 不平行.又因为k AB ·k AD =13×(-3)=-1,所以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解:由题意A ,B ,C ,D 四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延伸探究2 将本例改为“已知矩形OPQR 中四个顶点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O (0,0),P (1,t ),Q (1-2t ,2+t ),试求顶点R 的坐标.” 解:因为OPQR 为矩形,所以OQ 的中点也是PR 的中点.设R (x ,y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知{0+1-2t2=1+x 2,0+2+t2=t+y 2,解得{x =-2t ,y =2.所以R 点的坐标是(-2t ,2).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来判断图形形状的步骤 描点→在坐标系中描出给定的点 ↓猜测→根据描出的点,猜测图形的形状 ↓求斜率→根据给定点的坐标求直线的斜率 ↓结论→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点睛:利用平行、垂直关系式的关键在于正确求解斜率,特别是含参数的问题,必须要分类讨论;其次要注意的是斜率不存在并不意味着问题无解.金题典例 已知点A (0,3),B (-1,0),C (3,0),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求点D 的坐标.思路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B 、BC 都不可作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所以要考虑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和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这两种情况;设所求点D 的坐标为(x ,y ),若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则BC ⊥CD ,AD ⊥CD ,根据已知可得k BC=0,CD 的斜率不存在,从而有x=3;接下来再根据k AD=k BC即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结合x 的值即可求出y ,那么点D 的坐标便不难确定了,同理再分析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的情况.解:设所求点D 的坐标为(x ,y ),如图所示,由于k AB=3,k BC=0,则k AB·k BC=0≠-1,即AB 与BC 不垂直,故AB 、BC 都不可作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①若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则BC ⊥CD ,AD ⊥CD ,∵k BC=0,∴CD 的斜率不存在,从而有x=3.又∵k AD =k BC ,∴y -3x=0,即y=3.此时AB 与CD 不平行.故所求点D 的坐标为(3,3).②若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则AD ⊥AB ,AD ⊥CD ,k AD =y -3x,k CD =yx -3.由于AD ⊥AB ,则y -3x·3=-1.又AB ∥CD ,∴y x -3=3.解上述两式可得{x =185,y =95,此时AD 与BC 不平行.故所求点D 的坐标为185,95.综上可知,使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的点D 的坐标可以为(3,3)或185,95.反思感悟:先由图形判断四边形各边的关系,再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完成求解.特别地,注意讨论所求问题的不同情况.四、小结【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力求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探究、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出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依据,教师要及时引导、及时鼓励. 教师的授课的想办法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能轻易接受《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2.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3.能利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解决问题. 【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断条件 难点:会利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知识梳理】 一、自主导学(一)、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倾斜角分别为α1,α2,斜率存在时斜率分别为k 1,k 2.则对应关系如下:前提条件 α1=α2≠90° α1=α2=90°对应关系l 1∥l 2⇔k 1=k 2l 1∥l 2⇔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图 示点睛:若没有指明l 1,l 2不重合,那么k 1=k 2⇔{l 1∥l 2,或l 1与l 2重合,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时,常用到这一结论.(二)、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对应关系l 1与l 2的斜率都存在,分别为k 1,k 2,则l 1⊥l 2⇔k 1·k 2=-1l 1与l 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零,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l 1⊥l 2.图示点睛:“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是“这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因为两条直线垂直时,除了斜率之积等于-1,还有可能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二、小试牛刀1.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l 1∥l 2”是“两条直线斜率相等”的什么条件?2.已知直线l 1经过两点(-1,-2),(-1,4),直线l 2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x= .3.思考辨析(1)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2)若l 1∥l 2,则k 1=k 2.( )(3)若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这两条直线垂直.( )(4)若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两直线不重合,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4.若直线l 1,l 2的斜率是方程x 2-3x-1=0的两根,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项目.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数学和物理学原理.过山车的两条铁轨是相互平行的轨道,它们靠着一根根巨大的柱形钢筋支撑着,为了使设备安全,柱子之间还有一些小的钢筋连接,这些钢筋有的互相平行,有的互相垂直,你能感受到过山车中的平行和垂直吗?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用什么来刻画呢?二、典例解析例1 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l 1与l 2是否平行:(1)l 1经过点A (-1,-2),B (2,1),l 2经过点M (3,4),N (-1,-1);(2)l 1的斜率为1,l 2经过点A (1,1),B (2,2);(3)l 1经过点A (0,1),B (1,0),l 2经过点M (-1,3),N (2,0);(4)l 1经过点A (-3,2),B (-3,10),l 2经过点M (5,-2),N (5,5).延伸探究 已知A (-2,m ),B (m ,4),M (m+2,3),N (1,1),若AB ∥MN ,则m 的值为 .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的步骤例2(1)直线l 1经过点A (3,2),B (3,-1),直线l 2经过点M (1,1),N (2,1),判断l 1与l 2是否垂直;(2)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3,a ),B (a-2,3),直线l 2经过点C (2,3),D (-1,a-2),若l 1⊥l 2,求a的值.两直线垂直的判定方法条直线垂直需判定k 1k 2=-1,使用它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斜率都存在,若其中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斜率为零,此时两直线也垂直.跟踪训练1 已知定点A (-1,3),B (4,2),以AB 为直径作圆,与x 轴有交点P ,则交点P 的坐标是 .例3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PQR 的顶点坐标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O (0,0),P (1,t ),Q (1-2t ,2+t ),R (-2t ,2),其中t>0.试判断四边形OPQR 的形状.延伸探究1 将本例中的四个点,改为“A (-4,3),B (2,5),C (6,3),D (-3,0),顺次连接A ,B ,C ,D 四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延伸探究2 将本例改为“已知矩形OPQR 中四个顶点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O(0,0),P(1,t),Q(1-2t,2+t),试求顶点R的坐标.”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来判断图形形状的步骤描点→在坐标系中描出给定的点↓猜测→根据描出的点,猜测图形的形状↓求斜率→根据给定点的坐标求直线的斜率↓结论→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判断形状点睛:利用平行、垂直关系式的关键在于正确求解斜率,特别是含参数的问题,必须要分类讨论;其次要注意的是斜率不存在并不意味着问题无解.金题典例已知点A(0,3),B(-1,0),C(3,0),且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求点D的坐标.反思感悟:先由图形判断四边形各边的关系,再由斜率之间的关系完成求解.特别地,注意讨论所求问题的不同情况.【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直线l1与l2倾斜角相等,则l1∥l2B.若直线l1⊥l2,则k1k2=-1C.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这条直线一定平行于y轴D.若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2.若直线l1的斜率为a,l1⊥l2,则直线l2的斜率为()A.1a B.a C.-1aD.-1a或不存在3.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为45°,直线l1∥l2,且l2过点A(-2,-1)和B(3,a),则a的值为.4.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2,2),B(0,1),C(4,3),点D(m,1)在边BC的高所在的直线上,则实数m= .5.顺次连接A (-4,3),B (2,5),C (6,3),D (-3,0)四点,判断四边形ABCD 形状. 【课堂小结】【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二、小试牛刀1.答案: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两不重合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一定平行;反过来,两直线平行,有可能两直线斜率均不存在.2.解析:由题意知l 1⊥x 轴.又l 1∥l 2,所以l 2⊥x 轴,故x=2. 答案:23.答案: (1)× 也可能重合.(2)× l 1∥l 2,其斜率不一定存在. (3)× 不一定垂直,只有另一条直线斜率为0时才垂直.(4)√ 4.解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k 1k 2=-1,所以l 1⊥l 2. 答案:l 1⊥l 2 学习过程例1 思路分析: 斜率存在的直线求出斜率,利用l 1∥l 2⇔k 1=k 2进行判断,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可通过观察并结合图形得出结论.解:(1)k 1=1-(-2)2-(-1)=1,k 2=-1-4-1-3=54,k 1≠k 2,l 1与l 2不平行. (2)k 1=1,k 2=2-12-1=1,k 1=k 2, 故l 1∥l 2或l 1与l 2重合.(3)k 1=0-11-0=-1,k 2=0-32-(-1)=-1,则有k 1=k 2.又k AM =3-1-1-0=-2≠-1,则A ,B ,M 不共线.故l 1∥l 2.(4)由已知点的坐标,得l 1与l 2均与x 轴垂直且不重合,故有l 1∥l 2.延伸探究 解析:当m=-2时,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而直线MN 的斜率存在,MN 与AB 不平行,不合题意;当m=-1时,直线MN 的斜率不存在,而直线AB 的斜率存在,MN 与AB 不平行,不合题意; 当m ≠-2,且m ≠-1时,k AB =4-mm -(-2)=4-mm+2,k MN =3-1m+2-1=2m+1.因为AB ∥MN ,所以k AB =k MN , 即4-m m+2=2m+1,解得m=0或m=1.当m=0或1时,由图形知,两直线不重合. 综上,m 的值为0或1. 答案:0或1例2思路分析:(1)若斜率存在,求出斜率,利用垂直的条件判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再看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否为0,若为0,则垂直.(2)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由斜率之积等于-1求解;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由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求解.解:(1)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直线l 2的斜率为0,所以l 1⊥l 2.(2)由题意,知直线l 2的斜率k 2一定存在,直线l 1的斜率可能不存在.当直线l 1的斜率不存在时,3=a-2,即a=5,此时k 2=0,则l 1⊥l 2,满足题意.当直线l 1的斜率k 1存在时,a ≠5,由斜率公式,得k 1=3-a a -2-3=3-a a -5,k 2=a -2-3-1-2=a -5-3.由l 1⊥l 2,知k 1k 2=-1,即3-aa -5×a -5-3=-1,解得a=0.综上所述,a 的值为0或5.跟踪训练1 解析:设以AB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的交点为P (x ,0).∵k PB≠0,k PA≠0,∴k PA·k PB=-1,即0-3x+1·0-2x -4=-1,∴(x+1)(x-4)=-6,即x 2-3x+2=0,解得x=1或x=2.故点P 的坐标为(1,0)或(2,0). 答案:(1,0)或(2,0)例3 思路分析: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关系,或两直线间的斜率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由斜率公式得k OP =t -01-0=t ,k RQ =2-(2+t )-2t -(1-2t )=-t -1=t ,k OR =2-0-2t -0=-1t , k PQ =2+t -t 1-2t -1=2-2t =-1t .所以k OP =k RQ ,k OR =k PQ ,从而OP ∥RQ ,OR ∥PQ.所以四边形OPQR 为平行四边形. 又k OP·k OR=-1,所以OP ⊥OR ,故四边形OPQR 为矩形. 延伸探究1 由斜率公式可得k AB =5-32-(-4)=13,k CD =0-3-3-6=13,k AD =0-3-3-(-4)=-3,k BC =3-56-2=-12. 所以k AB=k CD,由图可知AB 与CD 不重合,所以AB ∥CD ,由k AD≠k BC,所以AD 与BC 不平行.又因为k AB ·k AD =13×(-3)=-1,所以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解:由题意A ,B ,C ,D 四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延伸探究2 解:因为OPQR 为矩形,所以OQ 的中点也是PR 的中点.设R (x ,y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知{0+1-2t2=1+x 2,0+2+t2=t+y 2,解得{x =-2t ,y =2.所以R 点的坐标是(-2t ,2).金题典例 思路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B 、BC 都不可作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所以要考虑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和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这两种情况;设所求点D 的坐标为(x ,y ),若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则BC ⊥CD ,AD ⊥CD ,根据已知可得k BC=0,CD 的斜率不存在,从而有x=3;接下来再根据k AD=k BC即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结合x 的值即可求出y ,那么点D 的坐标便不难确定了,同理再分析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的情况. 解:设所求点D 的坐标为(x ,y ),如图所示,由于k AB=3,k BC=0,则k AB·k BC=0≠-1,即AB 与BC 不垂直,故AB 、BC 都不可作为直角梯形的直角边.①若C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则BC ⊥CD ,AD ⊥CD ,∵k BC=0,∴CD 的斜率不存在,从而有x=3.又∵k AD =k BC ,∴y -3x=0,即y=3.此时AB 与CD 不平行.故所求点D 的坐标为(3,3).②若AD 是直角梯形的直角边, 则AD ⊥AB ,AD ⊥CD ,k AD =y -3x,k CD =yx -3.由于AD ⊥AB ,则y -3x·3=-1.又AB ∥CD ,∴y x -3=3.解上述两式可得{x =185,y =95,此时AD 与BC 不平行.故所求点D 的坐标为185,95.综上可知,使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的点D 的坐标可以为(3,3)或185,95.达标检测1. 解析:A 中,l 1与l 2可能重合;B 中,l 1,l 2可能存在其一没斜率;C 中,直线也可能与y 轴重合;D 正确,选D.答案 D2. 解析:若a ≠0,则l 2的斜率为-1a ;若a=0,则l 2的斜率不存在.答案:D3.解析:由题意,得a -(-1)3-(-2)=1,即a=4. 答案:44.解析:设直线AD ,BC 的斜率分别为k AD ,k BC ,由题意,得AD ⊥BC , 则有k AD ·k BC =-1,所以有1-2m -2·3-14-0=-1,解得m=52. 答案:525.解:k AB =13,k BC =-12,k CD =13,k AD =-3, 所以直线AD 垂直于直线AB 与CD ,而且直线BC 不平行于任何一条直线,所以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基础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直线与的斜率相等,则 B .若直线与互相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C .在直线与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与定相交D .若直线与的斜率都不存在,则2.过点和点的直线与轴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但不垂直B .平行C .重合D .垂直3.已知直线经过,两点,直线的倾斜角为,那么与( ) A .垂直B .平行C .重合D .相交但不垂直4.已知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则其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判断5.(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一定存在且相等 B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C .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一1 D .只有斜率都存在且相等的两条直线才平行6.(多选题)已知A(m ,3),B(2m ,m+4),C(m+1,2),D(1,0),且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则m 的值为 ( )A .1B .0C .2D .-1 二、填空题7.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3,直线l 2经过点A (1,2),B (2,a ),若直线l 1∥l 2,则a =_____;若直线l 1⊥l 2,则a =_______1l 2l 12l l //1l 2l 1l 2l 1l 2l 1l 2l 12l l //(1,2)A ()3,2B -x 1l ()3,4A -()8,1B --2l 1351l 2l ABC ∆()5,1A -()1,1B ()2,3C8.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过,,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为______.9.已知点A (-2,-5),B (6,6),点P 在y 轴上,且∠APB =90°,则点P 的坐标为 . 10.已知,,,点满足,且,则点的坐标为______ 三、解答题11.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l 1与l 2的位置关系. (1)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2)l 1过点A (3,4),B (3,100),l 2过点M (-10,40),N (10,40); (3)l 1过点A (0,1),B (1,0),l 2过点M (-1,3),N (2,0); (4)l 1过点A (-3,2),B (-3,10),l 2过点M (5,-2),N (5,5). 1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1)求点D 的坐标;(2)试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 是否为菱形.《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基础练》同步练习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直线与的斜率相等,则 B .若直线与互相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C .在直线与中,若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与定相交D .若直线与的斜率都不存在,则 【答案】C【解析】对于A, 若直线与的斜率相等,则或与重合;对于B ,若直线与互相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或者斜率都不存在;对于D ,若与的斜率都不存在,则1l 452l ()2,1A --()3,4B 1l 2l 1,0A ()3,2B ()0,4C D AB CD ⊥//AD BC D (1,2),(5,0),(3,4)A B C 1l 2l 12l l //1l 2l 1l 2l 1l 2l 1l 2l 12l l //1l 2l 12l l //1l 2l 1l 2l 1l 2l 12l l //或与重合.2.过点和点的直线与轴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但不垂直 B .平行C .重合D .垂直【答案】B【解析】两点的纵坐标都等于 直线方程为:直线与轴平行.3.已知直线经过,两点,直线的倾斜角为,那么与( ) A .垂直 B .平行C .重合D .相交但不垂直【答案】A 【解析】直线经过,两点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为 直线的斜率:,,.4.已知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则其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 , 为直角三角形.5.(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一定存在且相等 B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C .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一1 D .只有斜率都存在且相等的两条直线才平行 【答案】ACD【解析】当两直线都与轴垂直时,两直线平行,但它们斜率不存在.所以A 错误.由直线倾斜角定义可知B 正确,当一条直线平行轴,一条平行轴,两直线垂直,但斜率之积不为-1,所以C 错误,当两条直线斜率都不存在时,两直线平行,所以D 错误,故选B . 6.(多选题)已知A(m ,3),B(2m ,m+4),C(m+1,2),D(1,0),且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1l 2l (1,2)A ()3,2B -x ,A B 2∴AB 2y =∴AB x 1l ()3,4A -()8,1B --2l 1351l 2l 1l ()3,4A -()8,1B --∴1l 141138k +==-+2l 135∴2l 2tan1351k ==-121k k ∴⋅=-12l l ∴⊥ABC ∆()5,1A -()1,1B ()2,3C 111152AB k +==--31221BC k -==-1AB BC k k ∴⋅=-AB BC ∴⊥ABC ∆∴x x y则m 的值为 ( )A .1B .0C .2D .-1 【答案】AB【解析】 当AB 与CD 斜率均不存在时, 故得m=0,此时两直线平行;此时AB ∥CD ,当k AB =k CD 时,,得到m=1,此时AB ∥CD.故选AB . 二、填空题7.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3,直线l 2经过点A (1,2),B (2,a ),若直线l 1∥l 2,则a =_____;若直线l 1⊥l 2,则a =_______ 【答案】5;. 【解析】直线l 2的斜率k==a ﹣2.(1)∵l 1∥l 2,∴a ﹣2=3,即a =5 (2)∵直线l 1⊥l 2,∴3k=﹣1,即3(a ﹣2)=﹣1,解得a=.8.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过,,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为______.【答案】平行或重合【解析】倾斜角为, 的斜率,过点, , 的斜率,, 与平行或重合. 9.已知点A (-2,-5),B (6,6),点P 在y 轴上,且∠APB =90°,则点P 的坐标为 . 【答案】(0,-6)或(0,7)【解析】设点P 的坐标为(0,y ).因为∠APB =90°,所以AP ⊥BP ,又k AP =,k BP =,k AP ·k BP =-1,所以·=-1,解得y =-6或y =7.所以点P 的坐标为(0,-6)或(0,7).10.已知,,,点满足,且,则点的坐标为______ 【答案】2,11m m m =+=12m m m+=53221a --531l 452l ()2,1A --()3,4B 1l 2l 1l 451l ∴11k =2l ()2,1A --()3,4B 2l ∴241132k +==+12k k =1l ∴2l 1,0A ()3,2B ()0,4C D AB CD ⊥//AD BC D ()10,6-【解析】设,则,,, ,,解得:,即: 三、解答题11.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l 1与l 2的位置关系. (1)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2)l 1过点A (3,4),B (3,100),l 2过点M (-10,40),N (10,40); (3)l 1过点A (0,1),B (1,0),l 2过点M (-1,3),N (2,0); (4)l 1过点A (-3,2),B (-3,10),l 2过点M (5,-2),N (5,5). 【解析】 (1)k 1=-10,k 2==,∵k 1k 2=-1,∴l 1⊥l 2.(2)l 1的倾斜角为90°,则l 1⊥x 轴,k 2==0,则l 2∥x 轴,∴l 1⊥l 2. (3)k 1==-1,k 2==-1,∴k 1=k 2.又k AM ==-2≠k 1,∴l 1∥l 2.(4)∵l 1与l 2都与x 轴垂直,∴l 1∥l 2.1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1)求点D 的坐标;(2)试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 是否为菱形.【解析】(1)设D (a ,b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k AB =k CD ,k AD =k BC ,∴,解得.∴D (-1,6).(2)∵k AC ==1,k BD ==-1,∴k AC ·k BD =-1.∴AC ⊥BD .∴▱ABCD 为菱形.(),D x y 2131AB k ==-422033BC k -==--4CD y k x -=1AD y k x =-AB CD ∵⊥//AD BC 411213AB CD AD BCy k k xy k k x -⎧⋅=⨯=-⎪⎪∴⎨⎪===-⎪-⎩106x y =⎧⎨=-⎩()10,6D -(1,2),(5,0),(3,4)A B C《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提高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对直线不互相垂直的是 ( )A .l 1的倾斜角为120°,l 2过点P(1,0),Q(4)B .l 1的斜率为-,l 2过点P(1,1),QC.l 1的倾斜角为30°,l2过点P(3,Q(4,D .l 1过点M(1,0),N(4,-5),l 2过点P(-6,0),Q(-1,3)2.已知,过A (1,1)、B (1,-3)两点的直线与过C (-3,m )、D (n,2)两点的直线互相垂直,则点(m ,n )有 ( )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3.过点和点的直线与过点和点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重合C .平行或重合D .相交或重合4.已知的顶点,,其垂心为,则其顶点的坐标为( )A .B .C .D .5.(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 A.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 B.若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C.若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则它们垂直; D.若两直线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为.6.(多选题)设点,给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7.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4),B (1,2),C (-2,3),则BC 边上的高AD2310,2⎛⎫- ⎪⎝⎭(1,1)E (1,0)F -,02k M ⎛⎫- ⎪⎝⎭0,(0)4k N k ⎛⎫≠ ⎪⎝⎭ABC ∆()2,1B ()6,3C -()3,2H -A ()19,62--()19,62-()19,62-()19,621-1-(4,2),(6,4),(12,6),(2,12)P Q R S --//SR PQ PQ PS ⊥//PS QS RP QS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8.已知直线l 1经过点A (0,-1)和点B (-,1),直线l 2经过点M (1,1)和点N (0,-2),若l 1与l 2没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9.(1)已知点M(1,-3),N(1,2),P(5,y),且∠NMP=90°,则l og 8(7+y)=_________. (2)若把本题中“∠NMP=90°”改为“log 8(7+y)=”,其他条件不变,则∠NMP=_____. 10.若点,,点C 在坐标轴上,使,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1.已知,,三点,若直线AB 的倾斜角为,且直线,求点A ,B ,C 的坐标.12.已知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m ,n )、B (5,-1)、C (4,2)、D (2,2),求m 和n 的值,使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提高练》同步练习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对直线不互相垂直的是 ( )A .l 1的倾斜角为120°,l 2过点P(1,0),Q(4) B .l 1的斜率为-,l 2过点P(1,1),QC.l 1的倾斜角为30°,l2过点P(3,Q(4,D .l1过点M(1,0),N(4,-5),l 2过点P(-6,0),Q(-1,3) 【答案】C【解析】A .l 1的倾斜角为120°,l 2过点P(1,0),Q(4,,k PQ =B .l 2过点P(1,1),Q ,k PQ =。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蹭的辨析与修改第1课时学案

[配套k12学习]江苏省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蹭的辨析与修改第1课时学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句中应使用动词,可以改为“相差”
要有句子的主要成分搭配不当、句子的修饰成分与中
.人患流感后往往突然发冷、发高烧、剧烈
(五)句子杂糅: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
顺序)
一)随堂练:
从紧的货币政策,
有余的郭跃,竟然一上来就被曾经数次败在她手下的李佳薇以
结合就能够对东亚地区的气象情况做出一个较长期的预判。

⑤届时,我国也将具备全球、全天候气象监控能力。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户,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重大事故防范措施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
随堂练:
1.第一句,将“通知”改为“发布”;第二句,将“超量”删除;第四句,将“中”删去。

2.第一句,在“加大”后添“对”;第二句,将“提出”改为“提供”或“推出”;第四句,在“困难人员”后添“情况”或“特点和要求”等。

3.第一句,将“指使”改为“安排”;第二句,将“赛场中”改为“赛场上”;第三句,去掉“反复”。

课后练:
1.第一句,将“一期工程”移至“航天新区”后;第三句,将“因为”删除(句式杂糅);第四句,删除“但是”(不合事理);第五句,将“监控”移至“具备”后面。

2.第一句,将“顺利”移至“通过”前面;第二句,删除“成功”(句式杂糅);第三句,删除“所以”,或将“所以”改为“截至目前”(不合事理)。

3.第一句,将“安全”移至“药品”后面;第二句,将“安全隐患监督检查”改为“安全隐患的检查”;第三句,将“进行”改为“对”(杂糅)。

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教师用) 导学案(人教版高三下册)

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教师用) 导学案(人教版高三下册)

辨析并修改病句讲义(教师用)导学案(人教版高三下册)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语序不当[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理论上”——“说明” “政策上”——“规定”照应不当)2、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没有”移到“把”前面)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讨论”与“发现”有时间先后区别)(一)语序不当的几种主要类别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并列词语或短语、分句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改为: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层状语的一般顺序: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副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3、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例4、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思考、判断、探索、寻找)例5、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例6、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损失。

(如果他)例7、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他不但)★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 1.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School rules》 导学案

《School rules》 导学案

《School rules》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学校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2、熟悉常见的学校规则及其具体内容。

3、能够正确遵守学校规则,并引导他人遵守。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学校规则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2)学会分析学校规则对学生成长和校园秩序的影响。

2、难点(1)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学校规则,应对不同的情况。

(2)培养自觉遵守学校规则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学校规章制度、观察校园生活等方式,初步了解学校规则。

2、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对学校规则的看法和理解,分享经验和想法。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学校规则的应用和意义。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学校为了保障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秩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

这些规则就像是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指引着我们的行为。

那么,大家对学校的规则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学校规则。

(二)知识讲解1、学校规则的定义和分类学校规则是学校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常见的学校规则包括课堂纪律、校园行为规范、考试规则、宿舍管理制度等。

2、重要的学校规则及其具体内容(1)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我们要遵守以下规则: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

尊重老师和同学,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2)校园行为规范在校园里,我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文明用语,不打架、不骂人。

遵守校园的交通规则,靠右行走,不奔跑打闹。

(3)考试规则考试是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考试时要:诚实守信,不抄袭、不作弊。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答题。

遵守考场纪律,听从监考老师的安排。

(4)宿舍管理制度在宿舍里,我们需要:保持宿舍整洁,定期打扫卫生。

按时作息,不影响他人休息。

遵守宿舍的用电、用水等安全规定。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补偿课教案设计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补偿课教案设计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补偿课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对四篇文章的阅读与品析,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行赏读玩味,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通过四篇文章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等角度介绍的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向我们展现的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用不同的笔墨表达不同意思的匠心。

4.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 习作时,通过借鉴本单元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练习抓住重点介绍家乡民风民俗,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补偿课前测单、《习作1》课堂评价单第一课时1. 通过对四篇文章的阅读与品析,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行赏读玩味,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 通过四篇文章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等角度介绍的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向我们展现的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3.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者用不同的笔墨表达不同意思的匠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行赏读玩味,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准备:补偿课前测单、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回顾“风俗”1. 同学们好!好久不见,很高兴我们又相聚一堂了。

最近宅家的这段日子,我们都在跟着网课学习,大家学得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先来复习复习,对第一单元的课文进行一下梳理。

2. 第一单元里有四首古诗,先来背一背吧。

(两人背前两首,第三首女生齐背,第四首男生齐背)掌握得不错哦。

这几首诗里,都提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

说说看。

3. 是的,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还记得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第一单元里,都提到了哪些风俗?①《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老北京过春节时多种多样的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一)神奇的货币
判断题组:
1.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对)
解析:从历史的角度看,商品交换首先是物物交换的过程,有价值的东西都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当今,我们处于信用货币时代,政府发行的纸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多种职能。

(对)
解析:在信用货币时代,政府发行的纸币就是货币,纸币凭借政府的信誉,在商品流通中行使货币的相关职能。

3.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

(错)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现实的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信用卡的使用本质上是电子货币的支付,具有现金替代性,电子货币在支付交易过程中具有低成本和便捷性,可以替代传统货币的存取,大大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因此具有高流通性,伴随着信用卡的广泛使用,货币流通速度不断增强,在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降低。

另:如果把这里的货币需求量理解为“现金货币需求”,电子货币对现金货币替代性越来越明显,更是降低现金货币需求。

综上,该观点错误。

4.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

(错)
解析: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和美债比重较大,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提升我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前半句正确;一般来说,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会相应贬值,这有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和美国商品的进口,因此,后半句判断错误。

5.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但真正的财富不是货币,而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和服务。

(对)
解析: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正确的。

在信用货币时代,纸币就是货币,真正的财富不是货币,而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和服务。

补偿训练:
1.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0年来,国务院主持制定了多部法规、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

这是因为
A. 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 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 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 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
2.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替代形式,是中央银行试发行的一种法定货币。

其发行、流通遵循传统货币原则,且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支付这个“二传手”,直接用于消费和支付,实现点对点的支付。

下列关于数字货币发行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升交易便利性,降低货币使用成本②丰富货币形式,使现金货币需求增加
③货币的流动性增强,实际供应量增加④货币周转次数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2011·海南卷,改编)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年。

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A. 下降10%
B. 上升10%
C. 上升30%
D. 上升50%
4.某国央行决定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为4.35%,1年期存
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

设变量△m=X/Y(X为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Y为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下列传导预期正确的是
A.若△m从1向0.5变动一一该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一一降低利率,刺激消费
B.若△m从1向1.5变动一一该国采取从宽货币政策一一降低利率,刺激消费
C.若△m从1向0.5变动一一该国采取从宽货币政策一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内需
D.若△m从1向1.5变动一一该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一一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扩大内需
5.货币从金属货币形态发展到了今天的信用货币形态。

信用货币形态下的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下列关于信用货币形态下的纸币和“电子货币”说法正确的是
①纸币具有强制使用的性质,意味着其使用无需使用者的信任
②各种储蓄卡和信用卡的大量使用体现了“电子货币”的发展
③市场交换中使用的货币都是纸币,市场交易主要靠纸币进行
④纸币发行要遵循货币规律,发行量必须以货币需求量为限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09·海南卷)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B.1:5 C.1:5.6 D.1:6.05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以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商品属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国家之所以要保障食品质量,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A符合题意;食品的质量、有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价值既不互为前提,更不决定价值,B、C表述错误,论证也不充分;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事物自身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是错误的。

2.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数字货币作为电子货币形式,其支付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支付这个“二传手”,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从而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使货币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征,且电子货币在支付交易过程中具有低成本和便捷性的特征,可起到提升经济交易的便利性,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①和④符合题意。

数字货币具有现金替代性的特征,可以替代传统货币的存取,从而改变货币需求的形式,降低现金货币需求。

②不符合题意;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遵循传统货币原则,不考虑其他因素,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实际供应量保持不变,③不选。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货币流通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在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的情况下,商品供给量(Q)、商品价格水平(P)、货币供给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V)的关系为:Q*P=M*V,这就是著名的“剑桥等式”,由此可以推导出货币流通公式,运用等式计算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即P=M*V/Q=1.2/1.1,大致上升10%。

4.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解能力。

△m从1向0.5变动,说明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开始小于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意味着开始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故A、C不选。

△m从1向1.5变动,说明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开始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意味着开始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从宽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故B符合题意,D应该排除。

5.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货币与纸币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这暗含了纸币的使用并非无需使用者的信任,排除①;②符合电子货币的说法;本题的难点在于③的选择上,国家强制使用纸币,并不意味着市场交易上使用的货币都是纸币,现实生活中,通过纸币进行市场交易的比重很小,更多的是通过“电子货币”、支票等信用工具等手段转账结算完成,③说法绝对;货币管理的基本规律是货币供给量不能超过货币需求量,④符合题意。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货币价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货币价值贬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对内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那么对外应相应地贬值(外汇升值了)。

依据题意可得:2007年,M:N=1:5.5,即1M=5.5N,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则(1+10%)M=5.5N,1M=5.5N /(1+10%)=5N,M:N=1:5,B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