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淋巴滤泡增生的治疗

合集下载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淋巴瘤中医治疗方法
单验方
1)三棱山慈姑汤:三棱、莪术、山慈姑、生黄芪、潞党参备15g,炒白术、玄参、夏枯草、当归各12g,广陈皮10g,生牡蛎30g,象贝母、生半夏、胆南星各10g,炙甘草6g。
主治:泻火泄热,化痰软坚,治恶性淋巴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丹参鳖甲煎丸:丹参24g,血竭花9g,川芎9g,莪术15g,地鳖虫9g,蜈蚣9g,蜣螂虫9g,赤芍12g,鳖甲15g,白花蛇舌草30g,乌骨藤5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5)牡蛎天龙汤。夏枯草、牡蛎各15g,天花粉、生地各12g,川贝、玄参、麦冬各9g,天龙2g(焙干研末冲服)。
主治:养阴救液,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 胃窦部恶性淋巴瘤6)五味消毒玄参汤。金银花30g,蒲公英20g,天葵子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20g,蚤休15g,夏枯草15g,玄参15g,浙贝母10g,赤芍15g,丹皮10g,郁金10g,薏苡仁15g,枳壳10g。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方药: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熟地20g,麻黄10g,白芥子10g,肉桂4g,炮姜5g,生甘草10g,鹿角胶10g。
乏力,神疲加黄芪15g,淋巴结肿坚硬者加莪术10g、皂刺9g、天南星9g、夏枯草12g。
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
3)薛荔果:用薜荔果干果焙燥研末,每次用温开水送服9g,每日2次。也可用猪脚爪1只与薛荔果2个同煨煮食并喝汤。

胃癌分型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

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

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

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

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

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

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

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胃的16组淋巴结口诀

胃的16组淋巴结口诀

胃的16组淋巴结口诀以胃的16组淋巴结为标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胃的淋巴结结构及其功能。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起着过滤和清除体内废物、细胞垃圾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在胃部,有16组淋巴结分布在胃的各个部位,它们是:左腰上淋巴结、右腰上淋巴结、胃前淋巴结、胃后淋巴结、胃角淋巴结、胃窦淋巴结、胃小弯上淋巴结、胃小弯下淋巴结、胃大弯上淋巴结、胃大弯下淋巴结、胃体上淋巴结、胃体下淋巴结、胃底上淋巴结、胃底下淋巴结、胃球部上淋巴结、胃球部下淋巴结。

淋巴结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过滤作用,通过淋巴细胞的活跃作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病原微生物;二是免疫功能,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的重要场所,它们可以识别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

胃的淋巴结结构主要包括淋巴滤泡、淋巴窦和淋巴小管。

淋巴滤泡是淋巴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淋巴细胞和淋巴上皮细胞组成,主要负责识别、吞噬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淋巴窦是淋巴液流动的通道,它们连接着淋巴滤泡和淋巴小管,起到传递和排出淋巴液的作用。

淋巴小管是淋巴液流动的主要通道,将淋巴液从淋巴结引流出去。

胃的淋巴结在胃的各个部位分布不均匀,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过滤和免疫功能。

胃的淋巴结分布在胃的前后、上下、左右各个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淋巴网络,确保胃部的淋巴液循环畅通。

淋巴结的疾病主要包括淋巴结炎和淋巴结肿瘤。

淋巴结炎是淋巴结发炎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压痛、红肿等。

淋巴结肿瘤是指淋巴结发生肿瘤的疾病,常见的有淋巴瘤和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抗炎、免疫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

胃的16组淋巴结是胃部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起着过滤和免疫的作用,保护我们的胃部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废物的侵害。

了解胃的淋巴结结构和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胃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护胃部健康。

25例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

25例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

胞 型 2例 , 未分 化 型 4例 。不除外 淋 巴瘤 6例 , 断 诊
作 者 单 位 : 3 0 I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消 化 科 0 0 0
・ 8 1 ・ 8
国际 消 化 病 杂志 2 1 0 0年 6月 第 3 卷 第 3期 I t g Di, u e2 ,2 1 , ( ) n Di s J n 5 0 0 J
病 变 部 位 例 数
( 5) 2

镜 表 现
巴瘤 病例 的 临床 与病理 , 此做 出如 下分 析 。 对
l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临床 资 料 .
胃窦 胃体
胃底
1 1 5

可 见 隆 起 、 疡 , 膜 粗 糙 溃 黏 有 隆 起 、 烂 、 溃 疡 、 血 痂 附 着 糜 深 有 有 巨大 肿 物 、 溃 疡 、 附 污 秽 苔 及 出 血 深 上 球 部 、 后 及 降 部 多 发 隆 起 、 心 凹 陷 、 疡形 成 球 中 溃 胃体 大 弯 数 个 结 节 隆 起 、 面 充 血 糜烂 表 胃体 及 胃底 黏 膜 散 在 息 肉 样 隆 起 、 溃疡 , 面 充血 表 贲 门小 弯 及 胃窦 黏 膜 明 显 结 节 样 隆 起 、 面糜 烂 表 巨 大 不 规 则 溃 疡性 肿 物 散 在 糜烂 、 疡 及结 节 溃
现 是腹痛 、 体重下 降 、 血 、 块 、 贫 腹 消化 道 出 血 , 与慢
性 胃炎 、 溃 疡 、 胃 胃癌 等 病 变 相 似 , 原 发 性 淋 巴瘤 肠
还 可 出 现 肠 梗 阻 症 状 , 生 穿 孔 机 会 较 多 。 这 些 症 发
状和体 征虽无 特异 性 , 在鉴 别 诊 断 时需 考 虑 到本 但 病 。胃 MAI T淋 巴瘤早期 多局 限于黏膜 层 内 , 随

慢性胃炎的适度抑酸治疗2014

慢性胃炎的适度抑酸治疗2014

内容简化,实用性强,有助于指导病理诊断
修改内容
正常胃黏膜病理表现:
2006年共识: 每高倍视野 单个核细胞 不超过5个 2012年共识: 高倍镜下平均每个腺管 单个核细胞 不超过1个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更加严谨、科学,有助于准确的病理诊断
慢性胃炎的病理学观察内容
5项组织学变化:
4个分级:
根除Hp后应用铝碳酸镁 胃炎症状改善更佳
治疗8周时,Hp根除组胃炎症状改善更佳
P1
3.56 P1=0.0012 P2=0.1161
8周时症状总积分变化均值
3.13 2.80
• •
症状积分评价:治疗开始1周内记录症状(上腹痛、餐后不适、上腹胀和早饱) 的变化,8周治疗后随访。 8周时症状总积分变化值=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
Okiyama Y, Pathol Int, 2005: 398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流行病学 内镜部分 病理组织学 螺杆菌属细菌感染 诊断和治疗
★★
转归、随访与癌变预防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或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
有无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内镜和病理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铝碳酸镁1.0g,TID 治疗8周
纳入分析 n=82
#:埃索美拉唑20mg
*:幽门螺杆菌(Hp)阳性通过取胃窦部经快速尿激酶试验或病理阳性确认 BI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 BID
评估指标:临床症状、慢性炎症、炎症活动和内镜下糜烂的评分变化
方军,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8(8): 433-7.

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chronic
病理
萎缩
gastritis)
慢性胃炎是从浅表逐渐向深扩展 至腺区,继之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 萎缩、消失、粘膜变薄,常伴有肠上皮 化生
慢性胃炎(chronic
病理
肠化生
gastritis)
胃固有腺体转变成肠腺样腺体含杯状细胞 不典型增生 胃上皮和肠化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可发生发育 异常。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粘膜苍白或灰白色, 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 皱襞变细而平坦 粘膜层变薄,血管透见
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炎性细胞浸润 腺体部分或全消失, 肠上皮化生
病检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试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Hp检测 对慢性胃炎患者作Hp检测是必要的
(一) 侵袭性方法 1、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 2、 活检标本作微氧环境下培养 3、活检标本涂片或常规病理切片中寻找Hp (二)非侵袭性方法 1、 13C或l4C尿素呼气试验:便于作筛选及治疗后复 查用。 2、血清Hp抗体测定。
治疗
对症处理
糖铝来治疗
gastritis)
1、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应即停服并用制酸剂或硫
硫糖铝于餐前1小时和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制酸剂应在硫糖铝服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予
2、如因胆汁反流,可用铝碳酸镁或氢氧化铝凝胶来 吸附,硫糖铝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3、如有胃动力学的改变,可服多潘立酮或西沙必利 作对症处理
胃动力药应在饭前服用
4、有烟酒嗜好者,应嘱戒除
慢性胃炎(chronic
治疗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 无特异治疗
gastritis)
有恶性贫血时,注射维生素B12后可很快获 得纠正。
慢性胃炎(chronic

慢性胃炎的病理与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病理与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病理与治疗方法说起来慢性胃炎,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

现代的人们生活压力巨大,饮食不规律,患上慢性胃炎的人数越来越多。

慢性胃炎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起初人们只是偶尔感觉到肠胃不适,稍微休息一下就好了,也不当回事,生活和饮食上也不注意和重视,然后就开始经常性的感到不适,这时候的胃黏膜已经受到了损害。

所以一开始感到不适就要及时诊治治疗。

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复杂,病理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带你了解慢性胃炎。

关于慢性胃炎的基础情况慢性胃炎也就是胃黏膜因为外部因素或者内部因素出现炎症和病变,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此疾病,在肠胃疾病中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

它分为不同的疾病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等等。

慢性胃炎的发病和很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自身免疫、十二指肠溃疡等因素。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消化不良或者胃部不舒服的情况,只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稍微的做一下调整,就可以好起来。

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并没有人在意,如果你的胃部不适常达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经常感到肚子不舒服、有胀气,明明没有吃东西却感觉饱饱的,还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退,嗳气、打嗝、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有以上几种症状就要重视起来去医院检查了。

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呕血、拉的便便是黑色的或者出现恶性贫血。

引起慢性胃炎的常见因素有哪些?(一)药物因素一些患者本身患有某种需要服用保泰松、阿司匹林等药,长期的服用这些药物会刺激到胃黏膜甚至损害到胃黏膜而引发胃炎。

(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不健康不卫生的饮食,会导致幽门螺旋入侵胃部,长期的存在,诱发慢性胃炎。

(三)十二指肠液反流胃幽门出现松弛或者当人进行剧烈呕吐的时候,十二指肠中的胆汁等碱性液体受到刺激会返流到胃部,使胃部受到刺激,胃黏膜遭受损害,导致胃部炎症的发生。

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指南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或)腺体萎缩性病变。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

我国成年人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胃窦炎患者感染率一般为70%~90%。

此外,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十二指肠液反流、XXX慢性感染灶、酗酒、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以及胃部深度X线照射也可能导致胃炎。

我国的胃炎多以胃窦部损伤为主,炎症持续可引起腺体萎缩和肠腺化生。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中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常见症状。

胃体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者可能出现贫血貌、全身衰竭、乏力、精神淡漠,而消化道症状可以不明显。

查体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胃体胃炎有时伴有舌炎及贫血征象。

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所见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以除外早期胃癌、胃溃疡等疾病。

内镜和组织学诊断以2000年5月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为依据。

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又称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非萎缩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

活检取材时,需要取2~3块标本,胃窦小弯1块和大弯1块及胃体小弯1块。

标本须分开装瓶,并向病理科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

组织学分级标准包括五种形态变量:Hp、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分成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

其中,Hp观察胃黏膜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活动性指慢性炎症背景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炎症根据慢性炎症细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分级,萎缩指胃的固有腺体减少,幽门腺萎缩是指幽门腺减少或由肠化腺体替代,胃底(体)腺萎缩是指胃底(体)腺假幽门腺化生、肠化或腺体本身减少。

肠化是指肠道上皮细胞替代胃黏膜上皮细胞。

组织学特征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

前者包括淋巴滤泡、小凹上皮增生、肠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等;后者包括肉芽肿、集簇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病原体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价值

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价值

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3-06-12T07:32:27.62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1月1期作者:葛俊君[导读]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价值葛俊君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分析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诊治时间2022年1-12月,本文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6例,每组33例,在观察组中以及对照组中分别采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对比组间数据,包括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过程中使用药物艾普拉唑肠溶片,有效性较高,用药安全性高。

【关键词】艾普拉唑肠溶片;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Methods: The tim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a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66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were selected in this paper, 33 in each group. Ep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and lanso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were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Compare the data between groups, includ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e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afe. [Key words] Epprazole enteric-coated tablets;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linical value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疾病发生后,患者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是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分析患者发病原因,相关患者日常不良生活习惯,也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隐痛、上腹部不适、恶心,伴随症状是反酸、嗳气等[1],应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将药物合理选择,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有效提升,促进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杨道华 孙玮玮 邱承敏 柳堤 张鸣 何佩锋
ma ry ga stroi nte st i na ll ym p hom a s, P G IL) 占结外 淋巴瘤的 3 0%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最好发的部位, 原发 性胃肠道淋巴瘤( p ri 5 0%
[ 1]
, 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4%
20%
[ 2]
[7 ]
� PG IL 特别是 M A LTl ym p hom a 的病理诊断必须与以下淋巴组织增生性 病变相鉴 别�( 1 ) 淋巴 组织反应性 增生, 常见于
溃疡病灶的内镜活检中, 病变中的淋巴细胞呈现不同的转化阶段 , 核分裂较多, 免疫母 细胞散在 的分布于小 细胞� 中细胞和浆 细胞之间�( 2 ) 假淋巴瘤显微镜下特征是整个病变出现明显的反应 性生发中 心, 混合性 炎症细胞 浸润, 包括 成熟的淋 巴细胞 和浆细胞, 血管增生, 以及免疫球蛋白染色呈多克隆性�( 3 ) 浆细胞肉芽肿病变中浆细胞成熟, 并且伴有 其他的炎 症成分和纤 维化, 免疫球蛋白产物为多克隆性�然而, 在P G IL 病理诊断中, 诊断淋巴瘤 的传统标准 , 如 依赖细 胞的 "一致性 " 和细 胞学的 "非典型性" , 在小细胞胃肠道淋巴组织活检诊断中就要具体分析, 瘤性浸润伴随组织结构破坏的深度和 范围具有很 重要的意 义�如胃的黏膜相关淋巴瘤, 瘤组织侵及黏膜下� 肌层� 或胃 壁全层, 浸 润成分的 一致性, 浸 润的疏 密程度, 细胞 的非典 型性, 腺体 /腺泡受累( 淋巴上皮病变) 和腺体 /腺泡的消失都是恶性的提示�假 如上述 所见模 棱两可, 则免 疫组化 成为必不 可少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 1 年 4 月第 5 卷第 7 期

逍遥散加味临床应用举隅

逍遥散加味临床应用举隅

逍遥散加味临床应用举隅逍遥散最早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其治法属于程钟龄《医学心悟》中“八法”之“和”法。

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该方主治肝郁血虚证。

笔者在临证用此方加减治疗,“痤疮”、“胃炎”、“梅核气”等。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痤疮李某,女,30岁,2002年3月6日来诊,自诉半年前因家庭纠纷后,出现以颈面部,主要以颈部,前额见较多的白头粉刺和微红浅表性炎症性丘疹,皮疹处皮肤发痒,伴胸闷失眠,乳房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沉,患者曾服用抗生素以及清热泻火之药,以及到美容院洗面等治疗,但收效甚微,中医辨证:肝郁脾虚,化火生热,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为: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薄荷10g,丹皮20g,栀子20g,防风10g,龙胆草15g,甘草10g,水煎服一日剂,早晚分二次温服,15剂后,白头粉刺丘疹减少,丘疹色变淡,乳房胀痛等明显好转,守方去龙胆草,栀子加蝉蜕10g,红花10g,15剂后2002年4月25日诸症悉除。

按:痤疮常归入脾、胃、肠、胆、肾等施治,但临床观察肝郁血虚并非少见,因情绪不畅,肝火疏泄条达,郁而化火成痰,肝气主升,主动如忧思郁怒,肝的升发太过,循经上攻,表现于颈面部为痤疮,以及胸闷,乳房胀痛等症,肝郁化火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故皮肤发痒,放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治本,清血祛风治标,标本兼治,故能奏效。

2 胃炎刘某,女,48岁,2003年9月20日初诊,患者胃脘隐痛8月伴嗳气,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虚烦失眠,神疲、头晕,双目干涩,平素患者性情急躁易怒,当在我院门诊行胃镜“胃窦浅表性胃炎”,先后服用“阿莫西林多潘立酮,谷维素,阿普唑伦,三九胃泰,胶体果胶铋等药治疗,症状无好转,查见舌红、少津脉细,中医诊断,肝胃不和,脾胃阴虚,予以柴胡10g,当归15g,白芍10g,白术15g,麦冬15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薄荷10g,石解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10剂后,症状减半,继续巩固20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自拟补脾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慢性胃炎368例疗效分析

自拟补脾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慢性胃炎368例疗效分析

肠 的胃化生黏膜 , 而肠化 黏膜或异 型增 生上皮 上很少存 在。H p 在 胃内分布不 均匀 , 一般 胃窦密度 比胃体高 , p数量与炎性 细胞 H 浸润程度多成 正比。( ) 2 炎症黏膜层有 以淋 巴细胞 、 浆细胞为主
中外 医学 研 究
21 0 1年 8月 第 9卷
第2 2期 C N S N O EG D C LR S A C H 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中 医 中 药
自拟 补 脾 益 气 活 血 止 痛 方 治 疗 慢 性 胃 炎 3 8例 疗 效 分 析 6
关 性 胃炎者 中 , p分布 以 胃窦 为 主 , 胃 内炎 症 分 布 一 致 ; 根 H 与 ③ 除H p可 使 胃黏膜 炎 炎 症 消 退 , 般 中性 粒 细 胞 消 退 较 快 , 淋 一 但
巴细胞 、 浆细胞消退需 要较长时 间; ④志愿 者和动物模 型 中已证 实H p感染 可引起 胃炎 O( ) 2 引起慢性 胃炎 的机制 包括 : H 尿 ① p
1 ; 5g 出现 肾虚 者 加 山茱 萸 1 , 5g 山药 1 , 苑 子 2 等 等 。 5g沙 0g 1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 痊 愈 : 床 症状 和体 征 消失 。( ) 临 1 胃镜 检 查正常 。() 门螺杆菌检测未见消化性溃疡 。( ) 液分析一 2幽 3胃 切 正 常 。 ( ) 清 胃泌 素 检 测 值 <10 g m 。 ( ) 4血 0 / l 5 自身 抗 体 正 常 。( ) 清 维 生 素 B。 度 和 维 生 素 B。 收 试 验 检 测 良好 。 6血 , 浓 吸 好转 : 状减轻 。( ) 症 1 胃镜 检 查 好 转 。 ( ) 门 螺 杆 菌 检 测 未 见 2幽 消化性溃疡。( ) 3 胃液 分析 大致 正 常 。 ( ) 清 胃泌 素 检 测 值 < 4血

结节性胃炎40例治疗体会

结节性胃炎40例治疗体会

肠上皮化生结节 )不 同,病 理上属于非萎缩性 胃炎 ,组织学上淋
1.3 检查方法 40例患者均行常规 胃镜检查 ,内镜下表 巴滤泡检 出率很高。有人提出可能是 Hp感染慢性抗原刺激的
现为以 胃窦为主 、可扩展 至 胃体部的色泽均匀 、大小一致 的结 结果 ,是结节性 胃炎的病理学特征 ,故有学者称之 为淋巴滤泡
样或颗粒样改变 ,也可扩展至体部 。多发生于年轻女性 ,大部分 部 结节状 隆起 消失 ,病 理证 实淋 巴滤泡 消失 ,炎性 细胞 明显
都 以上腹部疼痛不适 为主诉 。现将我院 2000年 1月一2009年 减 少 ,检测 Hp为阴性 。其余 12%症状未完全 消除的继续给予
1月诊断 的结节性 胃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 治疗 。
作者简介 :柳 占云 ,男 ,51岁 ,大专学历 ,毕业于 山西职工 医学院 主 管 药 师 。E—mai1:2020902@1 63.com
再次用药无 耐药性产生 ,未见副作用。 3 讨 论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 14卷 7月中旬刊
1 资料 与 方 法
生物限度检查应符合药物制剂的有关规定。含量测定 :按 1995年
1.1 临 床 资料 本 组 患 者 82例 ,平 均 年 龄 49岁 ,病 程 中国药典为准。稳定性试验 :用均匀法考查其稳定性 ,预测室温
1年 ~5年 。
贮存期为 2.5年。该制剂 的配制及质 量控 制方 法 良好 ,室温贮
查 ,73%的患者活检标本 中有 伴生发 中心 的淋巴滤泡增生 ,淋 有报道认为结节性 胃炎多见于儿 童 Hp感染 ,成人患者报道较
巴滤泡周围有大量 炎性细胞积聚 ,且 以淋 巴细胞为主。所有患 少 ,主要多见于年轻女性 Hp感染者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肠化、异常增生甚至癌,需要注意。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用于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1.饮食要营养丰富: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和刺激胃的药物。

2.消除疑虑,调神情绪:保持乐观、舒适、平和,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药物治疗4、抑酸或制酸剂:适用于粘膜糜烂或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

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等。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

)、酸制剂(复方氢氧化铝等。

)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择。

5、胆汁结合剂:适用于各种胃炎伴胆汁反流,包括烯胺、甘羟铝、铝碳酸镁等,后者具有抗酸、保护粘膜的作用。

根除Hp治疗适用于Hp阳性者:(1)胃粘膜糜烂/萎缩性慢性胃炎;(二)有胃癌家族史者;(3)侵蚀性十二指肠炎者;(4)慢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状;粘膜保护剂:适用于胃粘膜糜烂、出血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铋、硫糖铝、康复液、复方谷氨酰胺、吉法酯、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片等。

促动力剂:多潘立酮、莫沙比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等常用药物适用于上腹饱胀、早饱、打嗝、呕吐等症状。

助消化药:常用药物有稀盐酸、胃蛋白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

适用于胃酸低或食欲不振的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很高,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Varis调查显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

亲属关系的发病率是对照组的20倍,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延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

解放军总医院等6家医院报告了5家~浅表性胃炎164例,其中34例转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0.7%.)。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加重因素。

(3)金属接触:铅作业人员胃溃疡发病率高,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加。

上海外科模拟题2021年(131)_真题-无答案

上海外科模拟题2021年(131)_真题-无答案

上海外科模拟题2021年(131)(总分93.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急腹症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并非所有的急腹症均需手术B. 胆道蛔虫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应行手术治疗C. 急腹症诊断不明确时,忌用吗啡类止痛荆D. 并非所有脾破裂均需做脾切除E. 一旦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均应立即手术2. 下列关于急腹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 腹胀严重时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B. 腹部叩诊先检查病变部位,再检查无痛区C. 应常规做直肠指检D. 一股先出现恶心、呕吐,再出现腹痛E. 均需急诊手术治疗3. 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一般应切除胃容积的A. 30%~40%B. 60%~70%C. 40%~50%D. 70%~80%E. 50%~60%4. 下列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 进食出现心悸、无力、出汗、头晕、呕吐及腹泻症状B. 见于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C. 根据症状在术后和进食后发生的迟早,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D. 手术预防措施是胃切除不可过多,吻合口不可过大,残胃适当固定E. 采取饮食调整疗法,手术治疗应慎重5. 胃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胃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关于其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 多见于胃体、胃窦部、小弯侧和胃后壁B. 临床表现和胃癌相似C. 采取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D. 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范围、组织类型以及治疗方式有关E. 胃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6. 高度恶性的胃癌可超越常规所属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并提示手术已无法根治。

这种远处淋巴结一般指A. 腹腔淋巴结B. 左锁骨上淋巴结C.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D. 肠系膜上淋巴结E. 下腔静脉旁淋巴结7. 下列关于胃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胃的GIST就是胃平滑肌肉瘤B. 胃的GIST多数CD117阳性C. 首选化学治疗D. 总体疗效比胃癌差E. 组织学形态以腺上皮为主8. 幽门梗阻的常见临床表现,不包括A. 常定时发生在晚间呕吐B. 呕吐量大,常为宿食C. 上腹隆起,常有胃型及蠕动波D. 往往有振水音E. 呕吐往往引起脱水和酸中毒9. 女性,33岁,于入院前10小时感脐周部隐痛不适伴数次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4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痛,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参苓白术散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参苓白术散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行EP方案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确为小细胞肺癌;②临床明确不能手术患者[. 3 ③预计 】 生存期>3个月;④ 能进全流或半流饮食 ;⑤无心 、肝 、 肾功能不全 ,无 高血压 、糖尿病史或控制 良好者;⑥卡
氏评分>5 0分;⑥ 既往未行放、化疗及栓塞 ( 或栓塞化 疗 )等特殊 治疗 。
1 分组 6 . 2 O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 0例:男 1 例 ,女 1 例 ;年龄 3 "7 8 2 0 2岁 。对照组 3 例 :男 1 0 6
例 ,女 1 4例,年龄 2  ̄6 岁 。两组患者在 性别 、年龄、 8 9
病理分型 、分期及化疗方法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 差异 ,具有可比性 。 1 治疗方法 - 3 1 . 对 照 组 采 用 E 方案 :O %氯化 钠 注 射 液 .1 3 P . 9 2 0 ,足叶乙甙 10 2 mgm , 1 - 5 ml 0 ~10 / 2 第 "3日静脉滴注; - 0 %氯化钠注射液 50 ,顺铂 7mgm ,第 1日静脉 . 9 0 ml 5 /2 滴注 。常规使用止 吐药格拉司琼 3 g a r ,第 1 ~3日,静脉 滴注 ;每 2 1日为 1 期,均为化疗第 1 周 个周期 。 1 .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 用参苓 自术 _2 3 散 。药物组成:莲子 lg O ,薏苡仁 1g 0 ,砂仁 lg O ,桔梗 1g 0 ,扁 豆 1g 5 ,茯苓 1g 5 ,炙甘草 2 g 0 ,自术 2 g 0 ,山药 2g 0 ,党参 2 g 0 ,水煎 。1 0 / 0ml 次,每 日 2次I服 。 S l
参苓 白术散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行 E P方案化疗
胃肠道反应 的疗效观察
卢 义 肖宏 宇 杨 焱
将 小细胞 肺癌 行 E P方 案化疗 患者 6 O 摘要 : 目的 观 察参 苓 自术散 煎剂 治疗小 细胞肺 癌 患者行 E P方 案化疗 后 引起 的 胃肠道 反应 。方法

手术治疗深在性囊性胃炎1 例

手术治疗深在性囊性胃炎1 例

手术治疗深在性囊性胃炎1 例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5岁,上腹疼痛不适5月,加重2周入院,偶有反酸、嗳气,不伴其它消化道症状。

在当地医院行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小弯处见一肿物影,并见充盈缺损,边缘尚规整,范围约5x3cm,提示:胃小弯占位性病变。

门诊以“胃占位”收住院治疗。

入院常规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胃镜示:胃体胃底交界处后壁可见3.0×3.0cm粘膜下隆起,顶端可见结节状隆起,表面充血不平。

高度怀疑胃体间质瘤。

如图1所示腹部彩超示:左上腹胃底部4.1×3.47cm不均质低回声,提示:左上腹占位性病变。

强化CT(图2):胃内病灶实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其内可见无强化低密度区,病灶大小45.0×34.7×37.5mm,考虑良性病变。

手术探查:肿块位于胃底后壁近大弯侧,大小约5×3×3cm,未侵出浆膜,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锐性分离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显露肿块,离断肿块周围胃壁血管,旁开肿瘤1cm将其完整切除(快速病理回示:“胃壁”错构瘤,胃粘膜急慢性炎,边缘上皮不典型增生Ⅰ~Ⅱ级,待石蜡切片定),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胃壁,1号线间断缝合包埋1层,查无活动性出血,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术后病理(如图3):送检灰红色肿块,大小4.5×4×2.2cm大小,病变处胃粘膜增厚并急、慢性炎,表浅糜烂。

粘膜层腺体增生显著,向下延伸穿插入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

腺体扩张并不规则分支分呈囊性,囊腔直径通常为数毫米,被覆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

间质水肿伴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主,局部散在淋巴滤泡。

周围胃粘膜呈息肉样增生突起。

诊断:深在性囊性胃炎。

讨论:深在性囊性胃炎( 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 是一种少见的胃良性病变。

Franzin于1981年提出,指胃黏膜内的腺体在炎性物质刺激下向黏膜肌层以下生长并扩张成囊的一种病变。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3例诊治分析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3例诊治分析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3例诊治分析邢永俊;张小伟【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2页(P54-55)【作者】邢永俊;张小伟【作者单位】323000 丽水市人民医院创伤及疝与腹壁外科;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是指发生在鼻咽部以外、形态学特点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的一类胃肿瘤,原发于胃的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上罕见。

LELGC边界清楚,无促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富有淋巴样组织,有小的癌细胞巢均匀分布在淋巴样间质中。

现将笔者近年收治的3例LELGC作一报道,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LELGC提供参考。

1.1 对象回顾丽水市人民医院2008至2014年6年间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手术确诊为LELGC的患者共3例,该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详见表1。

1.2 方法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所有抗体包括CK、EMA、CEA、CDX-2、Vimentin、CD3、CD4、CD8、CD20、CD30、SYN、CGA、EBV、HMB45及Melan-A等均购于上海罗氏诊断产品公司。

石蜡包埋组织并以4μm厚连续切片,常规脱蜡,切片浸于3%过氧化氢溶液中3min,高压抗原修复10min,冷却至室温,充分水洗,PBS浸洗,3min×3次;甩去多余液体,加入一抗4℃过夜,PBS浸洗,3min×3次;甩去多余液体,滴加通用型二抗-HRP聚合物,37℃,30 min;DAB显色2 min,在显微镜下观察显色情况,苏木素复染,0.1%盐酸酒精分化,PBS冲洗返蓝,乙醇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以正常小鼠血清代替一抗作替代对照,以PBS作空白对照。

同时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根据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百分率进行结果判读。

2.1 病理组织形态特点巨检:3例肿瘤组织均为隆起溃疡型。

肿瘤长径2.5~4.8cm,切面灰白、灰褐色,质脆,边界较清楚。

胃腺管状腺瘤并淋巴结增生误为淋巴瘤一例报告

胃腺管状腺瘤并淋巴结增生误为淋巴瘤一例报告

胃腺管状腺瘤并淋巴结增生误为淋巴瘤一例报告
郭卫华;赵素红;赵先华;崔允峰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8)003
【摘要】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疼痛饱胀1月入院,体检:上腹部饱满,剑下似及包块,边界欠清。

胃肠钡餐检查:胃体及胃窦粘膜粗乱.胃窦部见多个分叶状充盈缺损,轮廓光滑清晰,胃体壁软,蠕动可,胃窦蠕动减弱。

X线诊断:胃窦占位性病变.考虑胃淋巴瘤可能性大(图1)。

【总页数】1页(P149)
【作者】郭卫华;赵素红;赵先华;崔允峰
【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二院25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1.2
【相关文献】
1.肠系膜巨淋巴结增生误诊淋巴瘤一例 [J], 陈新龙;何平生
2.淋巴结炎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报告 [J], 罗锦红
3.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一例报告 [J], 李富骊;刘永春;陈俞宏
4.肾移植后并发淋巴细胞增生与淋巴瘤(附一例报告) [J], 陈咏莲;何长民;朱雄增
5.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多器官侵犯一例报告 [J], 胡云琴;闵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窦淋巴滤泡增生的治疗
每一个人的身体当中都有淋巴的生长,在我们的颈部和我们的小脖子部位,身上下都有淋巴,每一处生长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如果身体有了细菌的侵害,那么淋巴就会发炎,比如说很多患者患上了胃窦淋巴滤泡增生,是一种慢性的淋巴炎症,但是我们当中又该如何治疗呢?来了解一下接下来的文章。

胃窦淋巴细胞增生是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之一。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一种,是从病理角度分类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

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

意见建议: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由于现代社会高速的生活模式以及不当的饮食习惯,很多人都会出现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但该病几乎没有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消化不良,单纯的浅表性胃炎不必过度担心。

通过生活及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及适当药物的运用,浅表性胃炎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汤,
首先我们要注意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和个人习惯,平时呢也要保证好多进行预防,平时的病菌性感冒没有彻底的治疗,也有可能让病菌侵入到身体当中,对于胃窦淋巴滤泡增生我们要适当的注意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