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新版.pdf

合集下载

2023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结局: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契约目标设定

2023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结局: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契约目标设定

2023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结局: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契约目标设定A、生刀J I,口糖尿病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为真患病率高且不断上升,并导致广泛的并发症,影响到个人、卫生系统和国民经济【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10th edn.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21 ; Lancet 2021; 396: 2019-82】。

最近的全球估计表明,再5.37亿成年人患高糖尿病其中8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 ICs)【Lan cet2016; 387: 1513-30】。

此外,糖尿病的全球影响和费用预计将大幅增加,对最弱势人群的影响将更大【D 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0; 162: 108072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5: 423-30 ·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5:622-67】。

尽管糖尿病患病情况无情地增长,但真不良结局在宫的发病机理的宽泛连续谱中是高度可改变的,并且许多干预是高性价比并且是可实施的。

对于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f是供基本药物、管理血糖和心脏代谢风险因素,以及通过精心组织的诊治评估进行并发症阜期筛查,可减少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并延长寿命。

此外,通过对高危个体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以及在全人群范围内改变饮食质量、身体活动水平、和肥胖症的流行,可以延续或预防2型糖尿病。

但是,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资源充足的卫生系统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循证护理的状况也是不佳的。

许多国家的人口中有很高比例的糖尿病患者来得到诊断,且来得到长期及时的诊治。

在高收入国家,达到并发症风险因素建议目标的人口比例,例如糟化血红蛋白(H b A1c)�血压控制率在50%至70%之间,只再约20%的高收入国家达到所高建议的目标【N Engl J Med 2021; 384: 2219-28 ;N Engl J Med 2013; 368: 1613-24.】。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糖尿病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糖尿病数据
术和程序
初级保健设施中的药品
胰岛素

二甲双胍

磺脲类

程序
视网膜光凝术

通过透析进行肾脏替换治疗

通过移植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该国的死亡率估计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没有以国家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据 为基础 (见解释性说明).
● 〇 = 并非普遍有 = 普遍有
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糖尿病国家概况
总人口: 1 376 000 000 收入组: 中高收入
高血糖导致的死亡人数
30–69岁 70岁以上
糖尿病年龄标化流行趋势
男性 139 100 198 800
女性 130 900 268 400
%人 口
35%
30%
25%
20%
15%
没有可用数据
10%
5%
0%
男性
女性
男性 10.5% 37.2% 6.2% 22.2%
女性 8.3% 33.6% 8.5% 25.4%
合计 9.4% 35.4% 7.3% 23.8%
是 否 是 有,已充分实施 有,仅部分实施 是 是
初级保健设施中的基本技术
检测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检测HbA1c

散瞳眼底检查

通过音叉检测足部震动感觉

多普勒足部血管功能检查

用于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和酮的试纸条
糖尿病流行率以及相关风险因素的流行情况
糖尿病 超重 肥胖症 缺乏身体活动
国家应对糖尿病
政策、指南和监测 已实施糖尿病防治政策、战略或行动计划 已实施减少超重/肥胖的政策、战略或行动计划 已实施旨在减少身体活动不足的政策、战略或行动计划 国家糖尿病循证准则、规程或标准 将病人从初级保健机构向更高级保健机构转诊的标准 糖尿病登记 国家最近开展的包括检测血糖水平的风险因素调查

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深度解析】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对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和医疗系统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诊断标准对于预防、管理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该标准的重要意义。

一、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内容概括根据2019年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可分为以下几点要点: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 (200 mg/dL)。

3. 血红蛋白A1c(HbA1c):HbA1c≥6.5%。

4. 确定诊断: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200 mg/dL)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

以上是2019年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核心内容,这些标准的变化和细化对于糖尿病的确诊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对临床实践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科学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往往基于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2019年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也不例外。

针对不同族群、不同芳龄段以及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WHO的诊断标准能够提供统一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准确地判断个体是否患有糖尿病,为医生的诊断和患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这些科学依据,我们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到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201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影响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发布,不仅仅是为了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早期发现糖尿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世卫组织呼吁采取全球行动-WorldHealthOrganization

世卫组织呼吁采取全球行动-WorldHealthOrganization

2016年世界卫生日:世卫组织呼吁采取全球行动,遏制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并改善对其的护理第一份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4.22亿成年人患糖尿病,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2016年4月6日/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在世界卫生日之前称,1980年以来,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了三倍,达4.22亿人,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导致这一激增的因素包括超重和肥胖症。

世卫组织将在纪念本组织1948年创立的年度世界卫生日(4月7日)之际,呼吁就糖尿病采取行动。

世卫组织在其第一份《全球糖尿病报告》中强调,需要加强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展有助于健康的环境,以减少糖尿病风险因素,例如身体活动不足和不健康的饮食等,同时加强国家能力,帮助糖尿病患者获得管理其身体状况的必要治疗和护理。

“要想在遏制糖尿病增加方面取得进展,就需要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注意健康进食,积极活动,避免体重增加过多,”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说。

“即使在最贫穷的环境下,政府也必须确保民众能够作出这些健康的选择,卫生系统也能够对糖尿病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是慢性的、渐进性的非传染性疾病,以血液内葡萄糖(血糖)水平不断升高为特征,其发生或是因为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整血糖,或是因为身体不能有效使用其所分泌的胰岛素。

《全球糖尿病报告》的主要结论是:–在世界各个地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都在不断增加,流行程度也不断加剧。

2014年,有4.22亿人(或人口的8.5%)患有糖尿病,相形之下,1980年则为1.08亿人(4.7%)。

–糖尿病的流行产生了重大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2014年,18岁以上成年人,每三人即有一人以上超重,每十人即有一人以上肥胖。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失明、肾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

例如,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为正常人的10到20倍。

–2012年,糖尿病导致150万例死亡。

血糖超出理想值,因为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造成了另外220万例死亡。

世界糖尿病的现状

世界糖尿病的现状

世界糖尿病的现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其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居民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之一。

本文将针对世界范围内的糖尿病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以增加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

第一章: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糖尿病是指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无法起到正常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水平过高的一种慢性疾病。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数据,全球有4.65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达到6.32亿人。

第二章: 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类型1糖尿病和类型2糖尿病。

类型1糖尿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攻击身体的胰腺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约为10%。

另一方面,类型2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的,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约为90%。

第三章: 全球糖尿病患者增长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 营养习惯不当: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日益倾向于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品,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

2. 生活方式改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因素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 高龄化人口增加: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

然而,老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随着高龄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会增加。

第四章: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不仅给患者个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挑战,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糖尿病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据WHO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是全球第7大致死原因,每年消耗了全球约850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

1999年世卫组织诊断糖尿病标准

1999年世卫组织诊断糖尿病标准

1999年世卫组织诊断糖尿病标准202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经过更新的世界糖尿病诊断标准,从而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这一世界性的标准发布,是对1999年世卫组织诊断糖尿病标准的一种延续和完善。

为了更全面地探讨这一话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1999年世卫组织诊断糖尿病标准,以及它对于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诊断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1999年世卫组织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在当时,这一标准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值来界定糖尿病,包括空腹血糖值≥7.0 mmol/L (126 mg/dL)。

这一标准逐渐被全球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所采纳,成为了糖尿病诊断的国际性标准。

然而,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标准的局限性。

空腹血糖值作为唯一的诊断指标,忽略了糖耐量减低的情况,也就是说,在餐后血糖值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水平。

这种情况在某些人群中尤为常见,例如老年人、肥胖者和某些种族人群。

因此,1999年的世卫组织诊断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糖尿病患病率,导致了一些潜在的糖尿病患者被忽视。

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该如何确定,才能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真实病情呢?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们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并最终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

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在诊断标准上加入了糖耐量减低的判断,即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水平(空腹血糖值<7.0 mmol/L (126 mg/dL),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 mmol/L (200 mg/dL))。

这一标准的更新和完善,使得糖尿病的诊断更加严谨和全面。

它更好地反映了患者的血糖控制状态,避免了对糖尿病患病率的低估,也更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这一新标准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此外,这一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防控工作。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糖尿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20岁以上成人中,近10%患有糖尿病,其中一半未得到诊断;每13人中就有1人出现糖耐量异常;每6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在孕期受到高血糖症的影响;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这组惊人的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对全球糖尿病的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预测。

我们看看里面还说了什么。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63亿最新地图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在20岁~79岁人群中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相当于每11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者。

对全球20岁~79岁糖尿病患病率的估计(百万)(2019年)到2030年与2045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5.78亿(10.2%)与7亿(10.9%)。

全球一半成年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更为恐怖的是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中,50.1%竟不知道自己患病。

成人未诊糖尿病人数和比例(2019年)由于缺乏医疗服务机会,低收入国家未确诊的患者比例最高,达66.8%,但在高收入国家,也有38.3%的患者未得到确诊。

IDF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中有32%患有心血管疾病;超过80%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压或两者同时引起;糖尿病足和下肢并发症影响4000万~6000万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间接代价”巨大2型糖尿病和高体重指数还会增加许多常见癌症的风险,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球全因死亡率中,大约11.3%与糖尿病相关,20岁~79岁年龄段糖尿病相关死亡人群中大约一半(46.2%)为60岁以下人群。

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和残疾已经对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被称为糖尿病“间接代价”。

全球1/4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中国作为糖尿病负担突出的国家之一,在最新地图中多次被点名。

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以下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满足即可确认诊断:
1. 空腹血糖(FPG)≥ 7.0 mmol/L(126 mg/dL):在至少8小时的禁食状态下测量血糖水平。

或者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后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 11.1 mmol/L(200 mg/dL):在75克葡萄糖负荷下,进行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水平。

在进行血糖测试时,应注意使用标准化方法和实验室测试设备,以确保准确性。

同时,糖尿病的诊断需要在两次独立的测试中满足以上任一条件,以排除偶然性高血糖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诊断应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如症状、家族史、体重、腰围、血压等。

个体情况会有差异,建议在咨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

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认:
1.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或等于7.0mmol/L
(126mg/dL)。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口服75g葡萄糖后两小时
的血糖水平高于或等于11.1mmol/L(200mg/dL)。

3. 随机血糖,在任何时间点测得血糖水平高于或等于
11.1mmol/L(200mg/dL),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和
体重减轻。

除了这些诊断标准外,WHO还强调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
重要性。

在2011年,WHO更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HbA1c纳入
了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

根据2011年的标准,HbA1c水平高于或
等于6.5%可以被确认为糖尿病。

这些诊断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从而及
时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检测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人们也应该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慢病管理: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

慢病管理: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
1.有糖尿病典型症状,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

2.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3.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则:
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口服葡萄糖75克)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可确诊为糖尿病;
进行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7.8~11.1mmol/L(140~200mg/dl)之间,为糖耐量减退(IGT),应每半年至一年重复调查和测试;
进行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但空腹血糖6.1~7.0mmol/L(110~126mg/dl)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若伴有其它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应每年复查。

注:空腹,指至少8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随机血糖,指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有认为餐后1h较妥。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实况报道

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的实况报道

重要事实∙全世界逾2.2亿人患有糖尿病。

∙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高血糖引起的后果。

∙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据世卫组织预测,2005至2030年期间糖尿病死亡数将增加一倍。

∙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使用烟草,可预防或推迟二型糖尿病发病。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

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时间一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

∙一型糖尿病(过去称为胰岛素依赖型,青少年或儿童期发病型糖尿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现有的知识也无法预防。

o症状包括尿液分泌过多(多尿)、口渴(烦渴)、常有饥饿感、体重减轻、视力减退和疲乏。

这些症状可突然出现。

∙二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由于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造成。

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身体活动所致。

o症状可能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状不明显。

结果,可能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

o直到最近,这类糖尿病还只见于成人,但目前也有儿童发病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最早在妊娠期间发病或被确诊。

o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类似于二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过产前筛查而不是报告症状后被诊断出来的。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过渡阶段的一种中间状态。

糖耐量受损患者或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面临发展为二型糖尿病的高度风险,虽然这并非不可避免。

糖尿病的常见后果是什么?糖尿病发展下去,可能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

∙糖尿病增加了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

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摘要:1.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背景和意义2.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3.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4.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5.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正文:1.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在于慢性高血糖。

糖尿病分为1 型和2 型,其中1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公共卫生带来很大负担。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管理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 年提出了一套糖尿病诊断标准。

2.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的定义是:在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126mg/dL) 或空腹血糖≥7.0mmol/L (126mg/dL) 或餐后血糖≥11.1mmol/L (200mg/dL) 的情况下,有糖尿病症状;或者,在无糖尿病症状的情况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mmol/L (126mg/dL) 或空腹血糖≥7.0mmol/L (126mg/dL) 或餐后血糖≥11.1mmol/L (200mg/dL),并在另一天再次确认。

糖尿病主要分为1 型和2 型,其中1 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表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

3.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具体内容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如下:- 糖尿病症状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OGTT 时,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4.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是测量血糖浓度,包括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和毛细血管血浆葡萄糖浓度。

2019年IDF全球糖尿病概览(第九版)发布│附简单糖尿病风险测试量表

2019年IDF全球糖尿病概览(第九版)发布│附简单糖尿病风险测试量表

2019年IDF全球糖尿病概览(第九版)发布│附简单糖尿病风险测试量表转自:运动科学论坛2019年11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了《全球糖尿病概览(第九版)》,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9次发布。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是由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个国家级糖尿病协会组成的联盟组织。

其主编的《IDF全球糖尿病概览》由IDF与世界各地专家合作定期更新,报告包括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关于糖尿病患病率、死亡率和费用支出的调查数据,旨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关注度及其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第九版概览中指出,截止到2019年,在20岁到79岁的人群中,共有约4.63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数排名第一,总人数约为1.164亿人,第二为印度,约有7700万糖尿病患者,第三为美国,有3100万糖尿病患者。

根据联盟估算,中美两国花费在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支出分别为2946亿美元与1090亿美元,而每年在中国因糖尿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83.4万。

了解一堆数据容易,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预防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而言,目前尚未出现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治愈1型糖尿病目前还无法实现,但延迟其发生发展已经成为可能。

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在中低收入国家,对于2型糖尿病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针对2型糖尿病,同时也能降低其他慢性非传染病的风险。

IDF 建立了一个在线糖尿病风险评估,旨在预测个人在未来十年内患2 型糖尿病的风险。

此测验是根据由芬兰赫尔辛基国家卫生和福利研究所兼职教授Jaana Lindström 及 Jaakko Tuomilehto 教授所设计和开发的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 (FINDRISC)。

测验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是了解您患2型糖尿病之风险的一种快速、简便和保密的方式。

下面开始测试:根据IDF的估计,目前全球有多达2.12亿糖尿病患者并没有被确诊,相当于所有成人糖尿病患者的一半,其中大多数人患有2型糖尿病。

全球糖尿病患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1.144亿排名第一(附图表)

全球糖尿病患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1.144亿排名第一(附图表)

全球糖尿病患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1.144亿排名第一(附图表)如果蜜饯、水果罐头、汽水、巧克力、冰淇淋、糖制糕点等高糖分食物突然宣告永远弃你而去,你再也无法在心情沉闷时体会它们带给你的满足和欢愉,而与之交换的,是一副健康的身体。

你怎么选?这可不是对减肥人士的日常心灵拷问,对于全球4.25亿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只能是后者。

近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了第八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结果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从2000年的1.51亿,到2017年已达到4.25亿,增加近2倍。

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

网易新闻出品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基本为“富贵病”,但数据显示,在发展迅速但保健意识相对欠缺的地区,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往往更快。

据预测,到2045年时,非洲、中东与北非地区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倍不止。

尽管顶着“慢性病”的头衔,但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常人闻之色变的癌症,有着较高的直接致死率。

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糖尿病直接致死率超过百分之一,紧跟其后的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

在对各个国家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的调查中,中国、印度、美国霸占三甲,分别为1.144亿、729万和3020万,而数量前十的国家中,仅有美国和德国两个经济发达国家。

在国民具备更高的生活保健意识,政府提供相对完备的医疗保障系统的情况下,美国和德国未确诊糖尿病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8.2%、34.2%,情形已不容乐观,反观其余各国,绝大多数国家未确诊比例甚至超过一半,这意味着全球有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错失了应对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带来许多本可避免的折磨。

网易新闻出品糖尿病在中国诚然已经风行。

处于20-79岁年龄段的中国人,每十一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你认识的亲友中应该至少有一位正受其煎熬。

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大多罹患2型糖尿病,患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肥胖、精神因素、饮食结构、病毒感染,但几乎所有的青幼年(0-19岁)糖尿病患者都属于1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对成人较低。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糖尿病报告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asure and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Blindness
Periodic eye examinations and timely laser photocoagulation
Lower limb amputation
School-based approach
Preventing type 2 diabetes in people at high risk
Diabetes can be delayed or prevented
in people who are overweight and have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End-stage renal disease
Measurement of urine protein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progression to kidney failure can be slowed by essential drugs
Preventing type 2 diabetes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Multisectoral approaches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modifiable diabetes risk factors
A combination of
Mortality from diabetes
Deaths due to high blood glucose

202X年糖尿病与血脂

202X年糖尿病与血脂
第八页,共六十五页。
患有或没有心肌梗塞(xīn jī ɡěnɡ sè)史的2型糖尿 病患者相对非糖尿病患者的CHD死亡率
比较
P <0.001
50
有心肌梗塞(xīn jī ɡěnɡ sè)史
42%
无心肌梗塞史
40
患者(huànzhě) 百分比 %
30
P <0.001
20
16%
10
2%
0
n=69
n=1304
– 美国IFG的患者有1,910万 • 全球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达72.3%
摘自: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21(9):1414-1431; Amos AF et al Diabet Med 1997;14(15):S1-S85; 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3;16(1):157-177.
非糖尿病
15%
n=169
n=890
II型糖尿病
摘自: Haffner SM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14):229-234.
第九页,共六十五页。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jíbìng) (伴
有或不伴有心梗病史)
无糖尿病,无心梗 (n=1304) 2型糖尿病,无心梗(n=890) 无糖尿病, 有心梗(n=69)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UK 糖尿病前瞻性研究(yánjiū) ---
降低冠心病(CHD)危险性
1. LDL 胆固醇 2. 舒张压 3. 吸烟(xī yān) 4. HDL 胆固醇 5.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Turner RC et al. BMJ 1998; 316: 823-8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