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
(完整版)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客观题练习(一)注意事项:1、在完成客观题练习的时候,必然防范以前的很多错误方式,比方:直选(选完就完)、不仔细研究资料等等。
空白的地区可以自主总结,尔后转到笔录本上面去。
必然要把笔录取起来!!2、在现在完成选择题的时候,应该拥有和主观题相同的意识,要学会写出推导思路,甚至能拥有把主客观题互相转变的思想。
即:某个客观题若是是主观题,答案说法的详略可否能完满等。
因此要求:做客观题也要把方法和合适的推导过程写出来。
这是必定完成的。
坚持!加油!作为长江的南源,当曲流域是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平均海拔在4600 米以上,是长源地区湿地面积发育最大的地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A. 山地降水B. 冰雪融水C. 山地湖泊D. 地下水2.当曲流域多温泉,由此推断该流域多A. 背斜B. 向斜C. 断裂D. 地垒3.以部下于当曲流域湿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冻土发育B. 地势低平C. 土壤黏重D. 河流波折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相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
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
图表示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
4.以下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色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地势由南向北倾斜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整体由粗变细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D.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5.从各期冲积扇的地址和形态变化推断,引起该冲积扇发生Fl 至F4 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风力搬运、积聚作用B.变质作用C.冰川搬运、积聚作用D.地壳运动6.玛纳斯县境内的F2 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A.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北流向东南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四)(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四)(2019届高三·济南联考)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
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
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完成1~3题。
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西部水量大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A.丰水年份夏季B.枯水年份冬季C.丰水年份冬季D.枯水年份夏季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解析:1.B 2.A 3.D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B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别不大。
第2题,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材料“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测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加之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
第3题,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D正确。
如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读图完成4~6题。
4.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5.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解析:4.A 5.D 6.A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大,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小,而且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化水平较高,应为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
(全国版)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四)(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四)(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1为我国某地形区局部等高线图,图2为该地传统民居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2中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2.该民居最可能位于图1中的(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3.下列对该民居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民俗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丰沛赛龙舟 B.土层深厚二人转C.沟壑纵横信天游 D.森林广布三月街解析:1.D 2.B 3.C 第1题,图中所示传统民居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第2题,黄土高原窑洞充分利用黄土土层深厚,垂直节理稳定的特点,于黄土立面上凿洞修建,要避开流水冲刷剧烈的沟谷,需向阳背风(冬季风),冬暖夏凉。
图中丙、丁位于黄土塬面的北坡,为阴坡且迎着冬季风,C、D错;甲虽处阳坡,但位于沟谷地形,A错。
第3题,黄土高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赛龙舟为我国南方地区民俗,A错;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但二人转为我国东北地区民俗,B错;黄土高原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信天游为当地的一种民歌形式,C正确;黄土高原植被稀少,三月街为我国云南白族特有民俗,D错。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
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A.沙源、地形 B.地形、风向C.沙源、风向 D.沙源、城市5.下列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丰强于和田 B.喀什强于若羌C.敦煌强于玉门 D.若羌强于民丰6.从13日02时到13日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 )A.越来越慢 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 D.越来越快解析:4.B 5.A 6.C 第4题,由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可得,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端,从图示时间可以推出此次沙尘暴在向东移动,而该图为5月,西北地区盛行偏北风,故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风向;从移动路径偏向东方,而不是南方,结合该地地形概况,推出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因素之一为受该地南部山地阻挡的影响。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美国苹果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
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原料B.劳动力C.市场D.政策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A.减轻环境污染B.提高城市化水平C.提升产品质量D.维持产业优势解析:1.B 2.D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
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
研究发现,自198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3~5题。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4.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5.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解析:3.A 4.B 5.C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五)美国苹果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
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
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原料B.劳动力C.市场D.政策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A.减轻环境污染B.提高城市化水平C.提升产品质量D.维持产业优势解析:1.B 2.D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政策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
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
研究发现,自1980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3~5题。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A.极地东风减弱B.中纬西风减弱C.低纬信风减弱D.副热带高压减弱4.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5.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解析:3.A 4.B 5.C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两极地区与中纬度地区热量交换活动减弱,相应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弱,极地东风风力减弱,从而导致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一)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一)(2018·茂名模拟)2017年11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发布推进本市粮田季节性轮作休耕养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鼓励农民开展季节性轮作休耕,只种植一季水稻,取消冬小麦生产性补贴,拿出专项补贴补助试点区农户,补助的标准以收入不减为前提。
休耕期采取RS监测。
据此完成1~3题。
1.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A.水稻生长期较短B.水稻单产较高C.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D.水稻种植成本低2.休耕期间,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是()A.进行乳畜饲养B.深耕晒垄C.种植观赏性绿肥D.撂荒自然恢复3.上海市对休耕的实施情况进行RS监测的时间应选择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1.C 2.C 3.A第1题,种植制度不能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也改变不了其产量、成本,作物熟制或种植制度与区域的水热组合状况有关,由于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而上海夏季雨热同期,因此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种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因是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据此选C。
第2题,休耕期间,由于表土缺乏植被,区域发展以恢复地力为主,撂荒自然恢复需要时间长。
上海地价高,闲置显然是资源的浪费,这时种植观赏性绿肥不仅可以补充地力,还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是休耕时上海市耕地最适宜的措施,据此选C。
第3题,春季地表作物生长较快,此时使用RS监测可以清楚地分辨地物,检测是否休耕以及休耕地的使用情况。
(2018·芜湖模拟)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 900 m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
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
该区域年平均气温为-0.4 ℃左右,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4~6题。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二)(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二)(2019届高三·郑州月考)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下图为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总量及预测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人口线东南趋向均衡C.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D.人口线西北集聚程度提高2.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原因是()A.全国劳动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东部省区环境压力增大D.中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提高解析:1.C 2.D第1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从图中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直到2030年人口仍大量迁入,大量人口的迁入,会导致人口线东南集聚程度提高,据此选C。
第2题,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随着中西部较落后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向外迁移人口数量减少,会导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
(2018·大连二模)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
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完成3~5题。
3.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对当时的“泾浊渭清”的解释,正确的是() A.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B.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C.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4.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B.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C.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D.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5.有人认为“泾渭分明”还因时而异,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与夏季风的进退相关B.植被生长的先后相关C.与季节性积雪融水先后有关D.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有关解析:3.A 4.B 5.A第3题,当时的“泾浊渭清”是因为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河水混浊,A对。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一 含答案解析
高考冲刺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已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
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
2012年初,华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此回答1~3题:1.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发挥品牌效应C.提高产品质量D.拓展国际市场2.1997年,华为对外投资时不优先选择美国的原因,主要是美国( )A.优惠政策较少B.技术水平较高C.远离原料产地D.电信设施完善3.华为在非洲建立子公司对当地的影响有( )A.加剧资源供求矛盾B.制约本土企业发展C.增加当地就业机会D.降低环境人口容量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出山口处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
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下面图1为干旱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图2为湿润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4~6题:4.干旱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区人类活动少、开发少B.干旱区流水作用弱C.湿润区河流落差小D.湿润区冲积扇面积小5.干旱区绿洲易出现在( )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6.横断山脉冲积扇易发生( )A.渍涝B.台风灾害C.旱灾D.泥石流灾害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含答案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根据图表回答1~3题。
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 0.35 0.20武汉0.27 0.56 0.191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2.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解析:1.C 2.A 3.B第1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第2题,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降水偏差较大春季旱灾最严重。
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
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 ℃,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 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南岭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东北平原5.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A.光照热量B.降水耕地资源C.昼夜温差水源D.气候地形解析:4.B 5.A第4题,材料中提到“雪卷”必须同时满足缓坡、温度、强阵风等三个条件才能形成。
2019届全国高考地理复习选练测试(十一)(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地理复习选练测试(十一)★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2018·成都摸底)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如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 )A.红叶谷 B.香山C.栖霞山 D.五指山2.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 )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解析:1.A 2.B第1题,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A正确。
第2题,影响红叶观赏的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B正确。
(二)(2018·成都摸底)如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A.西北流向东南 B.正东流向正西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南流向东北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465 m B.455 m C.445 m D.435 m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解析:1.D 2.B 3、C第1题,河流由高向低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二)(含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二)(2018·黄冈二模)2017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
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
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2.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A.重庆B.上海C.北京D.乌鲁木齐解析:1.D 2.C 3.A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水杉属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而柳杉则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所以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D对。
公路两侧,相距不远,再调用所学知识:自然地理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一条公路的两侧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
第2题,根据题干信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落叶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常绿林)。
可知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色彩最丰富,可看到一边黄叶,一边绿叶。
在春季、夏季时树林的色彩应以绿色为主,不能看到暖黄色;在冬季时一边的水杉林应有叶落,色彩比较单一,所以本题应选C。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水杉生长在酸性土壤,柳杉是常绿乔木,所以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北京和乌鲁木齐不符合条件;而题干信息显示,植被分布在山路两侧,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海口处,是平原,所以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重庆,A对。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平均海面是指某地一定时期内每小时海面高度的算术平均值,是测量高程的起算面,又称零面或基准面。
平均海面的变化与大气环流、潮汐现象、海水密度、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的海域季风盛行,月平均海面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且月平均海面年较差自北向南呈递减分布。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十一)
“高考 11 个选择题”加速练 ( 十一 )(2018 ·茂名模拟 )2017 年 11 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公布推动本市粮田季节性轮作休耕养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鼓舞农民展开季节性轮作休耕,只栽种一季水稻,撤消冬小麦生产性补贴,取出专项补补助贴试点区田户,补贴的标准以收入不减为前提。
休耕期采纳RS监测。
据此达成1~3 题。
1.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栽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由是()A.水稻生长久较短B.水稻单产较高C.水稻生长久雨热同期 D .水稻栽种成本低2.休耕时期,上海市耕地最适合的举措是()A.进行乳畜饲养 B .深耕晒垄C.栽种赏析性绿肥 D .撂荒自然恢复( )3.上海市对休耕的实行状况进行RS监测的时间应选择在A.春天 B .夏天C.秋天 D .冬天分析:第1题,栽种制度不可以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惯,也改变不了其产量、成本,作物熟制或栽种制度与地区的水热组合状况相关,因为水稻喜爱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而上海夏天雨热同期,所以上海轮作休耕选择只栽种一季水稻的主要原由是水稻生长期雨热同期,据此选 C。
第 2 题,休耕时期,因为表土缺少植被,地区发展以恢复地力为主,撂荒自然恢复需要时间长。
上海地价高,闲置明显是资源的浪费,这时栽种赏析性绿肥不单能够增补地力,还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是休耕时上海市耕地最适合的举措,据此选C。
第 3 题,春天地表作物生长较快,此时使用 RS监测能够清楚地分辨地物,检测能否休耕以及休耕地的使用状况。
(2018 ·芜湖模拟 ) 垫状点地梅主要散布在青藏高原海拔 4 900 m邻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构造,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
拥有抗旱、抗寒和抗狂风的长处。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左右,年降水量500 mm左右,夏天开花季节最适合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 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致使垫状植物枯败,甚至死亡。
2019版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练习:第四部分“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含答案解析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
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A.围垸建村B.流水作用C.经济发展D.交通变化2.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3.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A.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B.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C.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D.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解析:1.B 2.D 3.C第1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
故该题选B。
第2题,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面积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
第3题,由图可知,天兴乡位于江心洲上,土地面积小,不利于建设钢铁工业基地,A错;该地区靠近武钢工业港,不利于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将废弃的村落建设成绿地等生态用地,部分滩涂及水体用于旅游娱乐活动,同时该地离武汉较近,利于市民休闲,可以打造休闲服务中心,C对;该沙洲面积小,不利于建设粮食生产基地,D错。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2019年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二轮专题一等值线和图表信息的判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8.(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二轮专题二自然地理主要原理——基础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BDDD C A B B 答案C CA B C14 23 18 24 19 题号22 15 20 16 25 17 21ACDACBBBACCB答案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6.(10分)(1)a:105°W(2分)b:165°E(2分)(2)(23°26′S,120°E)(2分)(3)旱季(2分)(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2分)(2)B(2分)27.(10分)(1)B(2分)(3)③(2分);与①④相比,③位于港湾内部,风平浪静,有利于船舶停靠;(2分)与②相比,等深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线密集,港阔水深,有利于大型船舶进出。
(2分)28.(1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
(2分)(2)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分)(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3分)(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三)
“高考 11 个选择题”加速练 ( 三)(2018 ·济南一模 ) 某校学生到我国一农村进行地理观察。
下车后,只见水田水渠纵横,前面高峰矗立、左边椰林成排( 如图 ) 。
他们步行进入农村,但见民居间涌泉到处。
村长率领他们观光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先人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
据此达成1~3 题。
1.该农村所处地形为 ( )A.山地B.冲积扇C.三角洲 D .高原2.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 D .热带雨林带3.村民的先人渡海来今后,对当地改造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 B .河流C.植被 D .道路分析: 1.B 2.D 3.C 第 1 题,此题主要观察地形判断,由资料可知,该处位于高峰山前地域,地势较高,且有喷泉散布,应该是上游山区的补给区,该农村所在地主要为冲积扇地形,地形平展宽阔,水源充分,应选B。
第 2 题,由资料可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海洋相隔,且岛上有椰林散布,应位于热带地域,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应选D。
第 3 题,当初先人到来以前,这里人烟稀罕,后期因为人口增添,为了获取充分的粮食供给,应该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了改造,开垦成为耕地,栽种水稻等作物,应选C。
(2018 ·青岛一模) 丛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外国的大批观察与研究所证明。
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丛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 ( 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 ) 的影响。
积雪消融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微风速相关,不一样林型内有较大差别。
下列图表示小兴安岭林区条件邻近的某地区不一样丛林种类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达成 4~6 题。
4.与落叶松人工林对比, 3 月 15 日前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内积雪薄的原由最可能是() A.风速较大 B .郁闭度大C.气温较高 D .降雪较少5. 4 月 10 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一)
天兴乡位于武汉城区东北部的江心洲上,其聚落分布受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及河道自然演变影响显著,早期天兴乡居民住宅聚落选址主要在沙洲南部,后来又向北部迁移,目前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形成多个“空心村”。
下图示意天兴乡1991~1998年沙洲形态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的因素是()
A.围垸建村B.流水作用
C.经济发展D.交通变化
2.目前天兴乡出现大面积荒废村落的根本原因是()
A.沙洲面积大幅度减小
B.生态用地大面积增加
C.受长江三峡大坝建设的影响
D.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
3.推测天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A.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吸引武汉市区人口迁入
B.大力建设高级住宅区,解决“空心村”问题
C.变废弃村落为生态用地,打造休闲服务中心
D.对原废弃村落进行复耕,建设粮食生产基地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江心洲由于南岸受侵蚀,沙洲南岸坍塌,沙洲从1991~1998年向北扩展,促使天兴乡住宅聚落由南向北迁移,B对;围垸建村、经济发展不是住
宅聚落向北迁移的原因,A、C错;图中无交通条件变化的信息,D错。
故该题选B。
第2题,根据图中沙洲边界的变化可得出,西南部沙洲减小,东北增大,面积总体变化较小,故A错误;图中没有反映出生态用地的变化,B错;长江三峡大坝建设对天兴乡出现村落荒废没有直接影响,C错;随着武汉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兴乡的年轻人多数离开村落进城,导致该地村落荒废,出现大量“空心村”,故选项D正确。
第3题,由图可知,天兴乡位于江心洲上,土地面积小,不利于建设钢铁工业基地,A错;该地区靠近武钢工业港,不利于建设高级住宅区,B错;将废弃的村落建设成绿地等生态用地,部分滩涂及水体用于旅游娱乐活动,同时该地离武汉较近,利于市民休闲,可以打造休闲服务中心,C对;该沙洲面积小,不利于建设粮食生产基地,D错。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
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据此完成4~6题。
4.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5.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6.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D.岛屿数量增加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1995~2010年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波动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所以总体来看,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和季节波动较大且呈负平衡趋势,C、D错,B正确。
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大,使得夏季呈负平衡,C对;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
故选项C正确。
第6题,读图可知,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气候变暖加速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
(2018·山东七校联合体联考)美国加州纳帕谷,以生产葡萄酒而闻名。
纳帕谷是一个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雨量较少,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
这里聚集有400多家酒庄和1 500多个葡萄园。
A V A是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的简称。
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这是它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
我国市场上的美国加州葡萄酒品牌有上千个之多,系列单品更是多达几倍。
据此完成7~9题。
7.纳帕谷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
A.气候B.土壤
C.地形D.水源
8.影响纳帕谷众多酒庄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酒需求量大B.酿酒技术先进
C.海运便利D.葡萄丰富质优
9.与法国AOC制度相比,美国A V A制度主要有利于()
A.保证葡萄酒口味的稳定B.提高葡萄酒的价格
C.丰富葡萄酒的品种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早晚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雨量较少,光照充足,可推测出该地葡萄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气候,A正确。
第8题,酒庄以葡萄为原料,由材料可知,纳帕谷葡萄丰富且质优,因此聚集众多酒庄,D正确。
第9题,由材料可知,美国A V A葡萄酒产地制度与法国AOC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对葡萄品种、种植、产量和酿造方式没有限制,有利于丰富葡萄酒的品种,C正确。
(2018·呼伦贝尔二模)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5年和2015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
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判断()
A.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集
B.图乙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
C.两图相比,二环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11.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解析:第10题,图甲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商业或工业活动集中,不一定是人口最密集,A错。
根据图乙的等温线,城区最高气温范围22~24 ℃,郊区最低气温16~18 ℃,
城郊之间温差范围是4~8 ℃,最大温差接近8 ℃,B错。
两图相比,二环内,图甲最高气温26~28 ℃,图乙二环内最低气温16~18 ℃,故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C对。
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差减小,说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减弱,D错。
第11题,城市土地中,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会导致温度的差异,比如水面、休憩与绿化用地的温度不同。
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造成,A对。
市区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错。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可能与雾霾天气无关,C错。
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减小,产值不一定减小,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