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始烧年代之谜
钧窑的由来
钧窑的由来钧瓷主要以其与众不同的釉——俗称“钧釉”而闻名于世。
这是一种不透明的乳浊釉,按釉色可分为天青、天蓝、月白或天青、天蓝、月白釉上施以紫红色斑,另有玫瑰紫、葡萄紫、海棠红等铜红窑变釉。
特别是钧窑创烧的铜红窑变釉,变化万千,绚烂至极,成为钧窑瓷器扬名海内外的最主要因素。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
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
因为在当时的官窑,追求完美,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窑工在烧造钧瓷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偶然出现的红色窑变釉的原因,逐渐能够获取纯净的以氧化铜为釉质呈色的窑变钧瓷,从而创烧出纯色的玫瑰紫、海棠红等名贵窑变钧瓷,构成一代名瓷的一个完整体系。
另外,从不同时期钧瓷施加的褐色护胎釉看,五代、宋初的早期钧瓷施加较厚的褐色护胎釉,到北宋中晚期施加薄薄的一层褐色护胎釉,及至到了元代,窑工已经完全意识到,很厚的钧瓷釉质足可以遮盖住胎体些许的旋痕及略微的凹凸痕迹,加之“元代钧窑瓷制作较粗,造型笨重,底足修整不精细”的制瓷风格,因此不再施加褐色护胎釉,成为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一条分水岭。
钧窑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奇珍瑰宝。
它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
其厚釉、分相釉等生产工艺对南北方的许多窑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多数钧釉瓷器施有凝厚而雅致的天青色乳浊状釉,明清时期则成为文人雅士们追逐、收藏的艺术品。
人们以往在论及钧窑时,必称其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都认为其是宋代用于贡御的“官窑”瓷器,近代研究者则将其列为宋代的六大瓷系之一,被赋予了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中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开始对宋元时期的制瓷手工业进行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综合研究,钧窑瓷器又以其广泛的生产地域和巨大的产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钧窑釉色之美,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的红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
历代钧瓷特征鉴别方法
历代钧瓷特征鉴别⽅法宋钧瓷的“棕房”孔论述,彼说此述,众说不⼀。
有的呼其为“针孔”、“针眼”,有的叫作“橘眼”,有的称其为“猪⽑孔”。
笔者经过对所藏宋钧瓷釉⾯进⾏细致认真的观察发现……宋代钧窑瓷器(以下简称宋钧瓷)历来存世稀少,异常珍贵,⾃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的赞誉,传世宋钧瓷⼜⼤部分深藏皇宫内苑之中。
因此,真正上⼿把玩,深⼊研究宋钧瓷的机会,对专家学者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
也正是这种难于亲⾝⼿鉴、⽬鉴、⼼鉴的原因,使⼈们对宋钧瓷的认识处于模糊之中,甚⾄学术界亦是⼈云亦云,众说不⼀,致使初涉收藏的朋友把⼀些著述理论放之实践⽽屡屡“打眼”。
笔者有幸藏得宋钧瓷两件,经长期把玩,多年探究,对⽬前学术界就宋钧瓷的相关论述、历史沿⾰等有新的认识。
现公诸业内,以请教师友。
关于宋钧瓷的“蚯蚓⾛泥纹”⼀、关于宋钧瓷的关于宋钧瓷的“蚯蚓⾛泥纹”,⽬前学界有多种不同论述。
余继明、杨寅宗主编的《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解释这⼀词⽬时说,“蚯蚓⾛泥纹……是在釉层⼲燥时或者烧成初期发⽣⼲裂,后来在⾼温阶段⼜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汁流⼊填补裂缝⽽形成的”。
⽽易帷谦⽼先⽣把宋钧瓷(看图⽚⼤概是新仿钧瓷)的釉料流动曲线认作“蚯蚓⾛泥纹”(⽂见《中国收藏》2004年5⽉号,总第41期的《镜下微观识古瓷》)。
⽬前,学术界持第⼀种观点的⼈多,⼤有盖棺定论之势。
笔者经过对各种宋钧瓷的图⽚资料进⾏对⽐,特别是对所藏宋钧瓷的仔细研究之后,对宋钧瓷的“蚯蚓⾛泥纹”形成机理的相关论述存有质疑。
实际观察研究表明,此种纹路的形成既不是釉料填充⼲燥时或烧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缝,也不是釉料交错流淌痕迹,似乎是釉料混合不均,熔点低且⾼温流动性强的釉料⽐较集中,在⾼温环境下⾃然熔融形成的。
因此,关于此种纹理的形成,笔者赞同郭葆昌著《瓷器概说》中瓷器纹⽚形成的相关论述:“‘蟹⽖纹’、‘蚯蚓⾛泥纹’,惟厚釉之器有之,盖釉料配合⼯作或有未尽精到之处,经⽕锻炼⽽纹⽣焉。
宋代钧窑历史及宋钧窑瓷器艺术特征,
宋代钧窑历史及宋钧窑瓷器艺术特征,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
钧窑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
以钧窑出产的钧瓷则是宋代大五大名瓷之一,以“雨过天晴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窑变效果,一改自汉至唐以来“南青北白”的单色釉发展脉络,自此中国瓷器开始进入出五彩斑斓的时代。
源于唐代的钧瓷艺术,于宋代成就了第一个瓷器烧造的艺术高峰。
宋代钧官窑瓷器雅致、温润的艺术效果,成为了钧瓷审美的最高标准。
【宋钧瓷的历史传承】钧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地位。
东汉开始出现的瓷器,至唐代时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
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
钧瓷则不同,它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
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
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
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
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钧瓷始于唐代。
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
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
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
钧瓷神的特点写个故事
钧瓷神的特点写个故事钧瓷始于唐,盛于宋,然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瓷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
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微妙之美。
说起窑变,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钧瓷是一种御用品,烧成一件非常不容易,所得的报酬又很微薄,加上官府常常催逼拷打,窑工们实在难以忍受,只好丢下祖业,携儿带女流落他乡。
钧瓷生产一落千丈,眼看就要绝迹。
有一个老窑工为了不使传统钧瓷工艺失传,坚持留了下来,甘愿忍辱受穷继续烧制。
就在这时候,作威作福的皇帝想要一张钧瓷龙床,限期烧成,超出期限就要砍头。
俗语说"钧不过尺",龙床那么大咋烧呀?一次次的烧制都失败了,眼看期限已到,老窑工心里明白,烧不成龙床是难活命的,但又舍不得这刚刚摸出点眉目的工艺,就放弃了逃生的打算。
直到皇上派兵来抓,他还在专心地添煤、捅火,苦心琢磨。
听到身后兵丁吆喝,他知道再也活不成了,就纵身跳进火里。
御林军走后,人们带着悲愤的心情打开窑门,意外地发现龙床已经烧成了,并且釉色分外新奇,真是清如水,明如镜,润如玉。
这样好看的颜色,人们还从没有见过呢!后来在烧制钧瓷的时候,窑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变化,人们都说是那位窑工在暗中保佑,才烧出了绝世珍品!窑工们把这种现象叫"窑变"。
窑家为了纪念这位窑工,就把他敬成窑神。
每逢一窑瓷器要烧成的时候,就点香放鞭炮来祭奠他。
钧窑的历史文化知识(图)
钧窑的历史文化知识钧窑瓷器葵花尊钧窑瓷器双龙献寿钧窑创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因宋徽宗在夏朝建都的禹州“钧台”设立官窑而闻名天下。
“钧窑”所产之瓷曰“钧瓷”。
她始烧于唐代,鼎盛于北宋,金元时期影响北方诸窑,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
为我国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之一。
遗址遍布禹州西部山区及禹州城内,现已发现窑址150多处。
保留完好的为禹州市钧瓷研究所院内“北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和神后镇瓷区。
主要游览观光的遗迹有“古钧台”、“禹王锁蛟井”、“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钧神庙”、“火龙庙”、“神后镇钧瓷文化区”等。
禹州制瓷业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陶器,商周有原始青瓷。
到了唐代,制瓷业更加繁荣,盛产一种以黑褐釉为主体,局部施以兰白色斑的“花瓷”,被识为钧瓷的前身,称之为“唐钧”。
到了北宋初年,政治稳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文化艺术得到社会需求。
钧瓷也从技术上和艺术上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风格,成功烧制出窑变兰色乳光釉和铜红釉,打破了瓷器单一颜色一统天下的历史,受到世人青睐。
到了北宋末年徽宗时期,钧窑受到宫廷重视,把“钧台钧窑”垄断为“官窑”。
集中能工巧匠按照宫廷设计,不计工本,精工制作。
其造型端庄古朴,胎质坚实,工艺严整;釉色五彩缤纷,莹光玉润,变化神奇自然;挑选严格,残次品一律砸碎深埋,禁止流入民间。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对钧窑的制作工艺、烧制技术、艺术品位起到了升华作用,从而钧瓷由一般的日用瓷上升到纯粹的艺术瓷,钧窑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金元时期,由于钧窑的独特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加之宫廷垄断的解禁,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影响遍及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地,在我国北方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钧窑体系。
明清时期,钧窑风格影响到南方,出现了各种仿钧的瓷种,如广东佛山的“广钧”、宜兴的“宜钧”、景德镇的“祭红”、“釉黑红”、“卢钧”等,以及受钧釉影响而创新出的各种高温颜色釉。
新中国成立以来,钧窑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其故乡河南禹州蓬勃发展,经过几代艺人、科技人员的不断继承和创新,钧窑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颠峰,走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前列。
唐代——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时期
工 匠们 已经掌握 了烧 制乳光斑瓷器 的技 术 ,这就为钧釉的 出现奠
定了基础 。
了 ,白亮的瓷器上第一 次出现了惊心动 魄的红色 ,这可是 自开天 辟地 以来 从未有 过的景 象! 子们惊 异非 常 ,不知 道这奇 异现象 母
是祸 是福 ,主何 凶吉 。他们 在惴惴 不安 之中 ,觉得 这红 色很美 丽 。儿子是有心人 ,苦 苦思索之后 ,猛然醒悟 :会不会{ 屑的缘 同
钧瓷始于唐代 。关于钧 瓷的诞 生 ,在钧瓷原产 地— —禹州市神厘 镇 ,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 唐贞观年间 ,神 口有一户 人家 ,只有母子二人 ,相 依为命 ,制瓷 为生 。这天 ,大街来了修 锁的匠人 ,因家 中的一把 大铜锁坏了 , 母亲就让儿子叫修锁 匠人来修 。修锁 匠来后 ,就在院中的碾盘上 摆开家什修锁 。一阵锉 、磨 、敲打之后 ,锁 修好了 ,一些细碎的 铜屑就这样留在了碾盘上 ,修 锁匠走后 ,儿子 在碾 上碾了釉料 , 铜屑就混进了釉料里 ,这 釉料又施上了瓷器 。出窑时 ,奇迹 出现
迷信恐惧 的心 态 ,将 其认为是某种灾难将 至之 前的征兆 。后来 ,
偶发的 、多次 的乳斑 现象的 出现慢慢使工 匠们 感到这种现象并没
有给他 们带 来不祥 ,逐 渐认识 到 它的美丽 ,并 开始喜 欢这种 现 象 。之后 ,由不 期而遇变为刻意探求 。经过长 时期的不懈实践和 无数次的失败 ,北方陶瓷工 匠们于唐代在 黑釉 瓷上成功地 、重复 地烧制 出大片天 蓝、乳白 、灰白乳光斑 。从此 ,唐代花釉瓷这一 品种登上了陶瓷历史舞 台。
据文物 考古界考证 , 河南 省鲁 山县段店 ,禹州市下 白峪 、郏县 黄道等地为唐代花釉瓷 的集 中产地 。
唐花 釉瓷 器的特 征是黑 釉与 白釉相 结 合 ,在黑 釉上 点涂 白釉斑
追根溯源话钧瓷-钧瓷因何得名
钧瓷之名因何而来,为什么是因古钧台而非钧州得名?对于钧瓷之名的由来,至今仍有不同的解释。
一说是因古钧台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钧州得名。
以何得名的争论,实际涉及了钧瓷产生的年代问题。
钧瓷在唐时有“花瓷”之称,宋、金、元时期被称作什么瓷,叫什么名,我们不得而知。
追根求源,最早提到其名的,当来自明宣德三年(1428年)由吕震等人奉旨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
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的记载。
内府指明代宫廷;所藏的名窑器皿,是指经历代皇宫辗转迁徙有幸得以保存下来的宫廷用瓷。
该书中第一次提到“钧”字,从这时起,始有钧窑之名。
由此可知,“钧窑”是由明人命名的,明以后都沿用此名。
钧窑所产之瓷也就理所当然地称为“钧瓷”了。
从此,钧瓷享誉天下。
自明以来,钧窑之名由何而来,说法有二。
一说因产于钧州而得名。
如明代屠隆《考磐余事》、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文震亨《长物志》均称钧窑为“钧州窑”。
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文章中沿用“钧瓷产于钧州而得名”。
二说因钧台而得名。
如曾任故宫博物院瓷器馆馆长的郭葆昌,在其第一部对国外介绍中国陶瓷的著作《瓷器概说》中就明确指出:“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因钧台得名还是因钧州得名的争论并不重要,但它却涉及了钧瓷产生的年代这一重大问题。
如果因钧州得名,那么钧瓷的历史将始于金代。
古禹州原称阳翟,金代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以后的一段时间称为钧州,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因避皇帝朱翊钧讳即改钧州为禹州。
正是按照窑以地名的推理,过去有学者认为钧窑始建于金代后期。
钧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实物佐证,也曾是国家产生的标志性遗迹。
禹州古为夏禹国,禹受封于此为夏伯,境内有钧台。
相传大禹的儿子启曾在钧台宴请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开国典礼,以此表示正式继位。
此后,钧台就成了禹州的象征。
北宋时,宋徽宗下诏在禹州城北门里钧台附近设立官窑,大规模烧造宫廷用瓷,官窑因临钧台而被后世称为钧窑,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钧瓷的黄金时代
彩 ,都表 现着 唐人 的创 造 性和 革新 的精神 ,为 由单色 釉到 缤纷 华 美的 彩瓷 开创 了先
河 。发展 到唐 代末 期 ,由于 掌 握 了窑 变技 术 ,花 釉 的流动 变化 万 千 ,神 秘 莫测 。唐 代 花 釉 瓷器这 种 新颖独 特 的装饰 手 法 ,犹如 一股 春风 ,不仅 为 当时 的瓷器 装饰 艺术 注入
极 为深 远 的影 响。钧 瓷所 展现 出的这种 独具 匠心 、与众 不 同的装 饰效 果使 之在 中国古
代 陶瓷 美术发 展史 上 大放 异彩 ,具 有举 足轻 重 的地位 。 青 瓷系 与 白瓷 系组成 中 国陶瓷 的两 大瓷 系 。其 中青 瓷的发 现 时 间最早 ,远 在商 、
周 时代 就有 初期 的瓷 器 出现 。至晋 朝 ( 6 — 1 2 5 4 9)瓷器 已相 当精 美 。继北 朝 青瓷 的发
了新 的活 力 ,而且 直接 影 响到宋 代钧 瓷窑 变釉 的产 生 ,为宋代 钧瓷 生产 的 繁荣 昌盛局 面 奠定 了坚实 的技 术基 础 ,所 以陶 瓷研究 者把 唐代 晚 期 的花釉 瓷器 称之 为 “ 唐钧 ”。 钧 瓷 “ 于唐 盛于 宋 ”之说 由此 而来 。 始
五 代十 国是 一个 短促 的 时代 ,但 陶瓷 制作 工艺 仍 有发展 ,尤其 在青 釉瓷 器 的烧 制 工 艺方 面取 得 了很 高的成 就 。后 周显 德皇 帝世 宗柴 荣 曾在 郑州 附近设 立御 窑 烧制 宫廷
仿 柴天 青之 佳 品也 ,何 必玫 瑰 紫始 为悦 哉 !今 以月 白俗 名污之 ,谬 妄甚 矣 。盖 世人 俚 语 ,不 知世 有柴 窑者也 。”又 云 : “ 窑有 紫 、青 两种 ,青者 俗谓 之 月 白 ,实 渊源 于 柴 钧
周 之雨过 天 青。 ” 民国许 之衡 《 流斋 说瓷 》中说 : “ 窑 之天 青色 者 ,肆人 呼之 为 月 钦 钧 白 ,盖仿 柴之 雨过 天青 也 。” 中国 历史博 物馆 傅振 伦 先生 在 《 陶说 注释 》中也 谈到 : “ 明已 有 ‘ 片柴值 千金 ’之 谚 。传 世 品除见 于高 澹人 《 钧窑 瓶歌 注 》、王渔 洋 《香祖 宋 笔记 》外 ,还有 《阅微 草 堂笔记 如 是我 闻 》、 《七颂 堂识 小录 》 ,但 窑址 迄今 尚 未发 现 。” 河南 省文物 研究 所赵 青 云 、许 天 申在 《 窑 的兴起 及其 工 艺特 征 》一文 中也 说 : 钧 “ 窑这 种精 良的瓷片 ,也 为北 宋 瓷业 的发展 ,准备 了有 利条 件 。” 上述 史料 说 明 ,柴 柴
钧瓷真伪辨析(组图)
钧瓷真伪辨析(组图)作者:王健丽钧窑与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共同组成了北方四大窑系。
直至今日,钧窑的故乡河南禹州及登封等地仍呈现诸窑竞市的繁荣景象。
由于宋钧瓷的稀少珍贵,元钧瓷也不多见,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是仿宋、元钧瓷,给收藏爱好者带来很大困惑。
现代仿钧瓷的制作工艺达不到宋钧的工艺精湛和釉色的肥厚莹润,大多仿品只是比较接近金、元时期风格。
钧瓷的仿品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X一、旧仿钧瓷钧瓷在北宋臻于繁盛,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
明代成化年间有较精致的仿钧红釉瓷器,但不久便断烧。
相传万历年间“钧”字因触犯了神宗朱翊钧的名讳,钧瓷窑厂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
清代景德镇仿制钧瓷,雍正、嘉庆、光绪年间均有烧制,但主要集中在雍正年间,雍正七年(1729年)唐英曾派吴尧圃至河南调查钧窑釉料的配制方法,恢复了钧瓷的制作。
这时期的仿钧瓷,一是仿北宋的钧红釉,底部无釉,器型有小花尊、圆式洗、花盆、缸,各式瓶、碗、盘及鼓钉洗等,其中以仿北宋钧红鼓钉洗最为近似。
二是仿以天蓝、月白釉为主,兼有涂以红斑的器物。
雍正仿钧瓷,其造型和釉色极其逼真,但雍正官窑仿钧瓷大多有篆书刻款,较易识别。
没有落款的雍正仿钧瓷,通过仔细观察鉴别,可看出还是带有清代的特征,其釉色浅淡而且较薄,底部大多涂有黑色釉汁,胎骨为白色,有的红釉偶尔出现绿色小苔点,其釉面较宋钧滑润光亮。
清代后期的仿钧瓷普遍演变成窑变釉,釉面变化丰富,色彩光亮鲜艳。
光绪时,在河南禹州钧瓷世家中有卢氏兄弟开始恢复了钧瓷的生产,至19世纪初,卢氏烧制的钧瓷精品,形象逼真,釉质莹润,达到乱真的效果,因而有“卢钧”之称。
但卢钧与宋钧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其釉面没有“蚯蚓走泥纹”,窑变红斑发暗,不及宋钧自然。
清末民国时的仿钧大多较为粗糙,器形不够规整,胎釉粗糙,呈色较差,与宋元钧瓷有较大差距。
二、不同窑口的仿钧瓷明清仿钧瓷主要有广东石湾窑仿的“广钧”,宜兴窑仿的“宜钧”,雍正年间景德镇仿烧的“炉钧”,还有河南禹州的仿钧瓷等。
钧瓷烧制,十窑九不成
钧瓷烧制,十窑九不成钧瓷烧制,十窑九不成唐代是我国制瓷历史上发展的兴盛时期之一。
钧瓷的创烧是和唐代的黑花瓷的烧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鲁山的段店,禹县神镇的下白峪、郏县黄道窑址中捡到的拍鼓、葫芦瓶、花边盘、执壶、小口瓶等黑花釉瓷残片上可以看出:黑花釉瓷是在黑釉、黄褐釉、黑蓝釉或者茶叶沫釉上饰以天兰或月白彩斑,有些排列规则,有的则在器型上随意加上几点。
即在黑釉上漂浮着蓝斑或灰白色斑纹,斑纹随着黑釉的流动变化莫测,呈现出“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后世称之为“唐钧”,这种斑彩对钧瓷铜红釉红紫相映的窑变有一定影响。
钧瓷发端于东汉,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烧制上的难度造成的。
古代是柴烧,气温很难控制,十窑九不成,就是说烧十窑的钧瓷,未必出一窑的好货,所以名贵。
钧瓷从在宋代时名列五大瓷系之首(钧,定,哥,汝,官),当时钧瓷是专供皇宫使用,个人是不能拥有的。
宋徽宗一生虽然治国无方,但是在艺术上有很大的造诣,从书画到瓷器鉴藏颇深,特别是钧瓷官窖作品,每年只准进贡36件,作为传世国宝遮藏,其余的一律杂碎深埋,并且钧瓷不允许随葬,更不准民间私自收藏,只有王公大臣、战功显赫者才赐予钧瓷,所以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出自于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
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
五大名窑:钧窑瓷器鉴赏
五⼤名窑:钧窑瓷器鉴赏故宫博物院,河南省⽂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开封市博物馆天津博物馆。
钧窑是宋、⾦、元时期北⽅地区规模庞⼤的重要窑场之⼀,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位于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卦洞附近。
传说钧台是⼤禹传位予其⼦的地⽅,故⼀般认为钧窑得名于钧台。
钧窑瓷器素以瑰丽的釉⾊⽽著称于世,特别是所创以氧化铜为着⾊剂、在还原⽓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更使其名声⼤振。
这种釉⾃然天成、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按变化的程度及⾊彩不同被赋以玫瑰紫、茄花紫、丁⾹紫、海棠红等美誉。
⾦、元时期,河南、河北、⼭西、浙江的许多窑场都曾烧造钧釉器物,形成庞⼤的钧窑体系。
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东⽯湾等地也都曾烧造仿钧釉瓷器。
由此可见钧窑影响之⼤。
本展览以展⽰故宫博物院所藏钧窑及仿钧窑(釉)瓷器为主,辅以禹州市钧台窑址历年考古发现所得标本及兄弟博物馆所藏具有代表性的钧窑完整器,⼒求较为全⾯反映传世和出⼟钧窑瓷器的风貌,供观众朋友们研究、欣赏。
钧窑是宋、⾦、元时期北⽅地区规模庞⼤的重要窑场之⼀,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
钧窑是宋代“五⼤名窑”之⼀,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著称于世。
除了常见的天蓝釉之外,最为世所珍的是铜红窑变釉,按变化的程度及⾊彩不同被赋予玫瑰紫、茄花紫、丁⾹紫、海棠红等美誉。
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玫瑰紫釉长⽅四⾜花盆、天蓝釉双⽿三⾜⾹炉等不同釉⾊的藏品,让观众⼀饱眼福。
为便于观众观赏,展览按“民钧——器⽫类钧瓷”、“官钧——陈设类钧瓷”、“仿钧——钧瓷仿制品”三个单元予以展⽰,全⽅位反映历史上钧窑瓷器所取得的⾼度艺术成就,及钧窑名列宋代“五⼤名窑”的原因。
第⼀部分:“民钧”器⽫类钧瓷(上) 乳光幽兰宋、⾦、元时期钧窑产量最⼤的是碗、盘、洗、罐、瓶、炉、枕等⽣活⽤品,釉⾊以带乳光的天蓝居多,部分饰有红或紫红⾊斑块,少见通体玫瑰紫和海棠红器物。
孔相卿 千年钧瓷的解谜人
孔相卿千年钧瓷的解谜人王晶晶崔宗劢孔相卿:1963年生于钧瓷世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钧瓷烧制技艺),1978年参加工作,从事钧瓷艺术研究40年。
《丰尊》《伟人尊》《国泰鼎》等作品多次入选国礼,或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孔相卿在制作《伟人尊》。
“画山画水难画云,制青制花难制钧。
”一句俗语,点出了中国陶瓷中钧瓷的独特和神秘。
独特在其色。
宋代以前,中国陶瓷都是单一釉色,到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以其独有的窑变现象横空出世;神秘在其难,“十窑九不成”,无法捉摸的颜色仿佛上苍赐予的机缘,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人探寻其奥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就是探秘者之一。
他身上有“艺”的雅致,待客以茶,落座前先燃炉中香,指着桌瓶中的花和墙上嵌的瓷作笑言:“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我们也享受下宋人‘四雅。
”他身上又有“工”的实在,会客间的装饰材料全来自田间地头、厂里院里,烧坏的瓷杯、古窑留下的废料、精制的瓷作拼合成墙,古朴中不失现代的时尚。
左图:孔家钧窑烧造的《祥和尊》,2013年入选为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被赠送给东盟十国领导人。
作品如其人,孔相卿打造的孔家钧窑,也承载着沧桑的历史与厘革的现实。
两代人的实验室会客厅所在地,是河南禹州神垕古镇的孔家钧窑老厂。
“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商贾遍地走,日进斗金钱。
”钧瓷烧造始于唐,兴于宋,明清渐衰。
孔家最迟从明代开始,就在当地边耕读边制瓷。
清末民初,神垕灾荒频仍,瓷窑鲜有人烧,孔家渐渐家道中落。
孔相卿的父亲孔铁山,算起来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后裔,神垕孔家的第十代。
他1933年出生,在战乱岁月里吃了很多苦,为养活自己11岁就到窑厂当学徒。
神垕解放时,孔铁山参加革命,后来还当上民兵连长,加入共产党,成为国营瓷厂里的技术骨干。
1955年,神垕镇着手恢复钧瓷实验,请来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孔铁山参与了恢复研烧的全过程。
勤勉好学的他很快脱颖而出,从1958年开始长期担任国营瓷厂实验组组长一职。
各朝代钧瓷的底足特征
各朝代钧瓷的底足特征钧瓷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名瓷之一,其制作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今仍备受珍视。
钧瓷的特点是采用青釉,并在釉面上呈现出独特的“云纹”效果,因此也被称为“钧云瓷”。
除了釉面的特殊效果,钧瓷的底足特征也是研究钧瓷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朝代的钧瓷底足特征入手,探讨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唐代钧瓷的底足特征唐代钧瓷的底足特征表现为“平底、宽足、内撇、外撇、矮圈、浅凹”。
这种底足的设计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唐代钧瓷的底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底部有一圈“烧痕”,这是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三极烧制法”所致。
唐代钧瓷的底足设计精美,制作工艺高超,成为后世钧瓷底足设计的经典之一。
宋代钧瓷的底足特征宋代是钧瓷的鼎盛时期,此时的钧瓷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代钧瓷的底足特征表现为“平底、细足、内撇、外撇、高圈、深凹”。
相比于唐代的钧瓷,宋代钧瓷的底足更加纤细,线条更为流畅,整体感觉更加优美。
此外,宋代钧瓷的底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底部的烧痕比唐代的钧瓷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宋代采用了更高的温度进行烧制所致。
宋代钧瓷的底足设计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更加注重稳定性和实用性,为后世钧瓷的制作提供了借鉴。
元代钧瓷的底足特征元代钧瓷的底足特征表现为“平底、宽足、内撇、外撇、矮圈、浅凹”。
与唐代钧瓷类似,元代钧瓷的底足设计也比较简洁,但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
元代钧瓷的底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倒圈”设计,即外撇的圈比内撇的圈更加宽大。
这种设计能够使钧瓷更加稳定,不易倾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明代钧瓷的底足特征明代钧瓷的底足特征表现为“平底、细足、内撇、外撇、高圈、深凹”。
明代钧瓷的底足设计与宋代钧瓷类似,但是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和装饰效果。
明代钧瓷的底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烧字”设计,即在底部刻上“大明宣德年制”等字样,这是为了标明制作年代和制作人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万彩堂里“平民钧”
FIGURES 人物GURE collection刘俊杰LIU JUN JIE“钧瓷一旦走向大众,就会沦落风尘”的观点,长期制约着钧瓷的发展。
钧都河南禹州,甚至于小小的神垕镇,钧艺大师云集。
刘俊杰不是大师,没有省市级钧瓷大师的称号,但却与大师交从甚密,因为饱读钧瓷书籍,并亲身实践,常有惊人之语,神来之思,大师们也对其刮目相看。
迷上钧瓷时光倒退到十几年前,刘俊杰对钧瓷的认知还仅限于一知半解。
虽然生长在禹州这个远近闻名的瓷都,眼见耳闻的都是钧瓷,但他硬是没能开化,就他当时对钧瓷的那点认知,充其量算是个边缘人。
1983年从开封医专毕业后,刘俊杰一直沉浸在医疗行业,从医生做到院长,又从院长的职位上辞去公职做医药代理,再后来干起了药厂,医药行业最为耀眼的黄金20年都让他赶上了,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刘俊杰一直认为钧瓷是别人的事业,与自己好比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会发生什么交集,更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与它深度融合。
做医药生意,天南海北的客户很多,外地的客户一听说刘俊杰是土生土长万彩堂里“平民钧”张正良FIGURES 人物的禹州人,第一反应就说,你们那儿钧瓷好啊!至于好在哪儿,不清楚的,就请他介绍介绍,清楚的,还真能自己说出个道道来,有时候,把刘俊杰也说得一愣一愣的。
这样的事经历多了,刘俊杰心里就犯嘀咕:“怎么回事,钧瓷真有那么大的魔力让那么多人喜欢它、谈它、品它,而且还有人把它视为神物?”这么一琢磨,刘俊杰就开始对钧瓷的事上心了。
别人聊钧瓷,他凑过去听;窑口出钧瓷,他跑过去看;没事的时候不是跑到窑口找人侃钧瓷,就是自个儿找一些与钧瓷相关的书来读,越侃越带劲,越读越痴迷,一日不说瓷,嘴痒,一日不见瓷,心慌,最后连睡觉梦见的都是钧瓷,钧瓷在不知不觉中摄住了他的心魂,想动弹一下都难。
2000年年初,刘俊杰在一家已经停烧的窑口上发现了70多个虎形钧瓷坯子,虎形做工细致,雄浑大气,惟妙惟肖,生肖属虎的刘俊杰一看就喜欢上了,赶紧出手全部拿下。
教你一招:北宋钧瓷的鉴定方法
教你一招:北宋钧瓷的鉴定方法1,刚刚烧造成器的新器,釉面矿物质分子和水分子处于活跃期。
活跃分子活动产生的能量,聚集在釉面会发出一种很刺眼的光。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贼光”或“浮光”。
常听人说某件器物火气太重。
这个“火气”指的就是这种“贼光”。
2,小小的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3,古瓷微观结晶鉴别经过高倍放大镜或许显微镜,可以明白看到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里,一定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和呈晶亮半透状的银白色、灰白色或许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
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矩纤细斑斓或许斑块。
有些釉面上会发生半透明微细晶粒构成的烟雾状、流云状、圆圈状等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结晶斑,釉层内部也生成有乳白色或黄白色的絮花状粉化斑,或许是透明的聚生水晶状、雪花状、玻璃碴状等各种形状的结晶体。
有些结晶体表现为极细极短的“毫毛”状或短纤维状,类似于磁铁吸附的细毫状铁末。
这些有着独立表现形状的结晶体,便是化学成分在漫长的结构调整进程中按照“物以类聚”的天然规律进行有序摆放的效果。
这种瓷器本质改动天然表现出来的胎釉老化特征,与人为的编造结晶有着明显的不一样。
4,新老瓷器最简单鉴定法、观察胎质是否滋润.老瓷器制作用的胎泥都经过陈腐,加上露胎部分长期与外界物质和空气接触,经过风化和吸取营养,胎质有滋润的感觉;仿品瓷器的胎质一般则较为干涩。
5,先看釉面光泽:光芒内敛,有如薄雾覆盖其上,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才具有的“如雾状膜皮”,若是一般状态的老化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6,对于识别伪品,有时仅凭器足便可论定。
因而,研究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到其继承发展的演变规律,对于历代古陶瓷的鉴别更是极其重要的。
钧瓷款识底款全面解析
钧瓷款识底款全面解析钧瓷款识底款全面解析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
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
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
犹以冰裂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以大器开小片,小器开大片为佳。
钧瓷的款识在宋代就开始出现,随着钧瓷的发展,款识内容和表现形式不断增多。
钧瓷款识,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表明同类器型的大小、年代和钧瓷存放的地点。
在宋代钧官窑出土的花盆、出戟尊、鼓钉洗等器皿中,不少在底部刻有一至十的汉字号码,尤以花盆居多。
不同的汉字号码代表器皿不同的规格,一号最大,十号最小。
北京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均收藏有出戟尊,最大者底部标号为三,高32.6厘米,最小者标号为八,高22厘米。
钧官窑器物除底部刻有数码外,清代在花盆底部加刻有楷书“重华宫”,在盆奁底部加刻有“瀛台”、“养生殿”等字样。
钧瓷有关纪年的款识出现相对较晚。
20世纪80年代发现一件钧瓷残圈足,底部阴刻有“钧州西吴镇周家造至元七年”的款识,这是已知最早的有关纪年的款识。
某收藏家藏有“天启年制”款识的明代钧瓷。
总的来说,带有纪年的款识十分鲜见。
钧台窑的胎、釉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揭示了钧瓷窑变的本质,找出了窑变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为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在科技方面找到了正确途径。
钧窑匠师在钧台窑出土的实物中学习到了很鑫的高超技艺和宝贵经验,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特别是钧台窑的造型技艺、帛作工艺、釉料配制、烧造技巧,已成为钧窑匠师长期追仿的榜样。
二是表明制瓷的艺人和烧造的窑口。
钧瓷艺人以自己的姓名做款识出现的年代较晚。
神垕的刘庄窑、下白峪窑曾发现过釉色和制作工艺与传世宋钧相似的器物残片,上有墨书“郗”和线刻阳文“朱”字样的铭文,这可能就是已发现的最早有姓氏的款识。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禹州知州曹广权在神垕建立钧窑瓷业公司,在公司做瓷的郗杰曾留下“钧兴郗造”的底款。
神垕古镇传说
神垕镇是河南省许昌市的一个千年古镇,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就起源于这里,其遗址的发掘被评为2001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神垕镇以钧瓷为依托,大力发展陶瓷产业,素有“钧都”美誉,它是自唐宋以来驰名世界、独步天下的钧瓷艺术发祥地。
据了解,钧瓷是神垕镇的支柱产业,仅此一项每年产值高达20亿元以上。
今年春节,记者来到了神垕这个千年古镇,拜访了徐克宁先生,听这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钧瓷制作者讲述钧瓷的前世今生。
钧瓷被誉为“中华之魂”腊月二十七,春寒料峭,北方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记者驱车半小时来到神垕镇,采访徐克宁。
记者来到徐克宁家时,他还在工作,见到记者,他没停下手中的活,一边制作,一边就聊了起来。
徐克宁介绍说,去年电视剧《大河儿女》在央视热播后,让全国观众更加了解了钧瓷,电视剧里的故事就发生在神垕镇。
神垕镇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国之瑰宝”,它是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
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在许昌市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每年选36件入宫,其余全部打碎深埋,目的就是不让这种技术流于民间。
“那时候民间是不能私自烧制钧瓷的,不然有杀头之罪啊!”徐克宁说。
徐克宁告诉记者,由于官窑设置在夏启建都的古钧台附近,所以窑名为“钧窑”,瓷名为“钧瓷”,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的盛誉。
徐克宁介绍说,钧瓷造型端庄典雅,胎骨坚实,雕工严整,线条明快,是一种理想的陈列品,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注浆、旋坯等共需70多道工序。
钧瓷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徐克宁是土生土长的神垕人,爷爷徐金铎上世纪70年代是当时国营钧瓷厂的领导,他从5岁起就跟着爷爷玩,耳濡目染了钧瓷的制作过程,钧瓷在他幼小的记忆中印象深刻。
改革开放后,徐克宁家里也建起了钧窑,他潜心研制钧瓷艺术的制作,近年来更是痴迷于研制养生壶活瓷的研制和制作。
他说,养生壶制作工艺复杂,先手工拉坯,坯体经过素烧稍冷后上釉正烧。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
“国之瑰宝”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故事钧瓷是我国宋代名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
钧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窑”名称的由来,与古代钧台之名有关。
禹州早在四千年前,曾是大禹的封地,大禹的儿子夏启在钧台宴会天下诸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钧台也因此而为世代所传。
宋徽宗时在钧台附近建立官窑,烧造御用瓷器,此窑即被称之为钧台窑,简称钧窑,钧窑之瓷即谓钧瓷。
钧瓷兴起于唐代,到宋代达到鼎盛。
据文献记载,唐宋以来,曾出现“遍地窑烟起,到处放光辉”的繁荣景象。
据考古调查发掘,禹州古窑遗址星罗棋布。
在它149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一百四十处窑场在增光添彩。
特别是在民窑集中的禹州西部山区的神垕一带,更是“七里长街,烟火柱天万”,至今当地尚流传着“进入西南山,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的谚语,足见当时盛产钧瓷的壮观景象。
但到了公元1120年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宋室由汴梁南迁临安,钧瓷艺人也弃窑逃生,在战乱中,民间为了生活,不少地方仍借钧瓷盛名和依靠逃生的钧瓷艺人,恢复钧窑生产,但质量却远赶不上宋钧。
金代钧瓷釉面虽然润泽,但造型制作不规整。
元代钧瓷器更是胎粗釉差,釉面气孔棕眼很多,与宋钧之窑变有明显差异。
到了明万历三年,因钧瓷忌“圣讳”被勒令停产,钧州改为禹州,钧瓷也只能转入深山老林于民间烧制。
清代康、雍、乾三朝,虽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高峰,钧瓷也被几个瓷区仿制生产,但由于仿钧不似钧,只是彩花釉,所以钧瓷艺术在这个时期并无建树。
与汝瓷、官瓷、哥瓷、定瓷相比,钧瓷的特色显然更为突出,其在烧制过程之中发生的神奇无比的窑变现象,令其与所有其他的瓷器区别开来,让这一隶属于青瓷系列的瓷器,嬗变为名副其实的彩瓷。
窑变导致的千变万化而又出人意料的釉面色彩、纹理、图案,成就了钧瓷独一无二的美质,这种特有的美堪称举世无双。
窑变的神奇之处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在烧制过程中瓷器釉面上显现的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从过程还是从结果上看,皆具有不可控制、不可预测、不可限定的特征,一旦瓷器入窑,人们便只能听天由命,静候烧成的结果。
钧瓷始烧年代研究述评
有 人质 疑 北宋说 尤其是 “ 官钧 ” 宋说 , 出钧 瓷始烧年 代 的金代 说 、 北 提 元代 说和 明代说 。
[ 键词 ]钧 瓷 ; 关 始烧年 代 ; 述评
[ 中图分类号 ]K 0 T 96 [ 23一 S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84 20 )4— 05— 7 6 1 92 (09 0 04 0 般 都 认 为 钧 瓷 始 烧 于 北 宋 , 外 还 有 唐 代 此 种意 见 。可 以把 北 宋说 、 唐代 说和 隋代说 都归 之 于
②见 李 民举 《 陈设 类钧 窑 瓷 器 考辨 — — 兼论 钧 台 窑 的 年代 问题 》 北 京 大 学 考 古 系编 《 古 学 研 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学 出 版 社 19 , 考 三 》科 97
年 版 , 1 8—1 5页 。 第 3 4
・
45 ・
( 4 8 , 德皇 帝决定铸 造 鼎 彝 , “ 目多 寡 , 12 ) 宣 令 数 款 式巨细, 悉仿 宣和 博 古 图 录及 考古 诸 书 , 内库 所 并 藏柴汝 官哥均 定各 窑器皿 , 款式 典雅 者 , 图进呈 , 写 开始鼓 铸”, 部 尚书 吕震 等 “ 酌 遵 旨于 博 古 图 工 参
研 究成 果 , 表探 讨钧 瓷业发 展 方向及 其产 业化 问题 的 学术论 文和调研 报 告 , 发 旨在 为钧 瓷业 的再度 繁 荣增 色添彩 , 为地 方政 府的 相 关决策和 规3 、 当地企 业 的生产 经 营提 供 参考 , t 为 , 】 以此促进钧 瓷文化 艺 术的发展 , 推 动钧 瓷业 的产 业化进 程 , 同时也 试 图为本刊 的发展 开辟 一片新 天地 , 并且 希 望对许 昌学 院的特 色专业 建
钧瓷小故事
钧瓷,起源于我国宋代,是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被誉为国宝和瑰宝。
钧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窑变艺术,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是一个关于钧瓷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神垕的地方,有一位老妇人带着几个儿子以烧窑为生。
有一天,他们在出窑时发现了几件带红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
这种色彩在以往烧制的彩瓷中从未出现过。
老妇人和儿子们兴奋不已,连烧数窑,希望再次烧出这样的颜色,但可惜再也没有出现带红紫色斑的瓷品。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纷纷尝试研究这种独特的窑变釉色,进而发展出了钧瓷技艺。
钧瓷的名贵在于其釉色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件作品的色彩都独一无二。
如今,钧瓷已成为我国外交史上重要的国礼,代表着国家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水平。
另一个关于钧瓷的故事发生在济南城。
当时,城里的小偷猖獗,许多店铺连连被盗。
有一天,古玩店“百宝斋”也被盗贼光顾,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卷走。
官府多次派人破案,却始终无果。
这时,有一位身形干瘦的老人在趵突泉北沟晒太阳。
他听说此事后,便主动来到百宝斋,表示愿意帮助寻找被盗物品。
经过一番调查,老人发现了盗贼的行踪,并成功将盗贼捉拿归案。
原来,盗贼竟然是店里的一名伙计。
为了感谢老人的帮助,百宝斋的主人将一件珍贵的钧瓷香炉赠予他。
这件钧瓷香炉成为了老人一生的宝贝,他也因此与钧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两个小故事展示了钧瓷的魅力和其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钧瓷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钧瓷始烧年代之谜钧窑是以禹州钧台窑址而得名的宋元时期瓷窑系。
禹州,位于河南省,是钧瓷的故乡,也是钧窑的集中发现地区。
钧窑的典型遗址,也在禹州,即钧台窑。
据目前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禹州境内已有上百处钧窑遗址,其中多数位于禹州的西部或西南部山区。
钧窑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钧瓷系瓷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赢得了人们的长期喜爱;同时,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一个直到明代的文献中才直接出现记载的瓷系,其身世受到了广大陶瓷考古专家们的热烈讨论和研究。
二、始烧年代对于钧瓷的始烧年代,目前在学术界有多种认识:一般都认为钧瓷始烧于北宋,此外还有唐代说、金代说、元代说和明代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陈万里等专家曾提出了钧窑创烧于金代的观点。
后来冯先铭先生又认为钧窑创烧于北宋,而不始于金代。
20世纪70年代初的发掘主持者赵青云先生,根据发现的大量钧瓷残片堆积和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范分析认为:钧台窑创烧于北宋初期,盛烧于北宋中、晚期。
这一观点被考古界诸多专家所认同。
秦大树先生依据神重镇刘家门窑址的发掘资料,认为钧窑是北宋末期兴起的一个以生产高档瓷器为主的窑场。
2005年在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有些专家再次提出了金代说的观点。
亦有部分专家提出了元末明初,甚至很可能在明洪武至永乐时期或其前后不远阶段的新观点。
郭培育先生在钧台窑址西区发掘后,对不同时期地层的出土文物进行了分析和初步研究,认为这批钧瓷与70年代发现的钧瓷有所不同,并进而提出了元代说的观点。
(一)北宋有钧说1、北宋说关于钧瓷的始烧年代,主流意见认为是北宋,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钧瓷始烧于唐朝甚至隋朝两种意见。
可以把北宋说、唐代说和隋代说都归之于“北宋有钧说”一类,其核心是北宋说。
关于钧瓷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朝文献《宣德鼎彝谱》。
明朝文献没有明确指出钧窑的烧制年代,只是《宣德鼎彝谱》把钧窑与宋代的柴、汝、官、哥、定诸名窑并列,并且放在定窑之前,会让人产生钧窑也是宋代名窑的猜想。
清朝文献开始明确指出钧窑始烧年代是北宋,有的还指出是北宋初年。
清初孙承泽《砚山斋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册872)首次提出“宋钧”概念。
约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也说钧窑是“北宋钧州所造”。
嘉庆年间的《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云:“钧窑,亦宋初所烧,出钧台,钧台宋亦称钧州,即今河南之禹州也。
”晚清和民国著录钧窑的文献,都沿袭此说。
晚清陈浏《陶雅》卷上云:“古窑之存于今世者,在宋曰钧、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龙泉、曰建。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概说第一云:“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其余各窑则统名之曰小窑”,其说窑第二云:钧窑系“宋初禹州所造。
禹州昔号钧台。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两部重要的陶瓷专著《瓷器概说》和《中国陶瓷史》,这两本书都继续阐扬钧瓷北宋说。
1935年郭葆昌《瓷器概说·历代名窑》云:“北宋名窑最多。
定、钧、东、汝、官、龙泉、哥弟诸窑南北互峙,后先辉映。
”1936年刊出的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说:“当时(宋代)瓷艺,即精进如斯,故官窑辈出,私窑蜂起,其间出群拔萃最著名者,有定、汝、官、哥、弟、钧等名窑。
”解放后,钧瓷研究开始走出书斋,进入田野考古阶段。
以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河南省考古研究所赵青云、禹州市钧瓷研究者晋佩章等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大力提倡钧瓷北宋说。
1964年,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叶喆民、杜乃松到河南临汝、郏县、禹县进行为期三周的考察。
叶喆民在1964年第8期《文物》杂志发表《河南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说此行“证知钧窑始烧于宋”。
冯先铭在1964年第8期《文物》杂志发表《河南省临汝县宋代汝窑遗址调查》,说“神垕镇钧窑的始烧年代应在北宋,而不始于金”。
2、唐代说在北宋说的基础上还发展出唐代说。
20世纪60、70年代在鲁山、郏县、禹州发现了唐代花瓷,这种花瓷釉色为黑色釉底上带着蓝色和灰色斑块,与钧瓷的天青月白乳浊釉颇为相似。
于是,有人断定唐代花瓷与钧瓷有传承关系,甚至称之为“唐钧”。
叶喆民在《河南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文中说,从唐钧花瓷残片中,“进一步看到钧窑的前身”。
冯先铭说唐朝花瓷“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声”。
安廷瑞在《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发表的《禹州唐代古瓷窑群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说,唐花釉瓷“为研究钧瓷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窑群实例”。
河南省和禹州市的专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钧瓷形成于唐朝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钧瓷专著,如晋佩章《钧窑史话》(紫禁城出版社, 1987)、苗锡锦《钧瓷志》、赵青云《钧窑》(文汇出版社, 2001)、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阎夫立《中国钧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等,都力倡此说。
《钧瓷志》指出:“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唐代花瓷与宋代钧窑有渊源关系,是钧窑的前身。
钧瓷始于唐,已经得到陶瓷史学界的公认,并载入史册。
”有人用化学分析论证了唐代花瓷和钧瓷的继承关系。
张义《唐代花瓷釉的实验和形成机理分析》一文,论证分析了唐代花瓷釉的形成机理,以及对宋元时期钧瓷的影响、传承和渊源关系。
(二)北宋无钧说尽管北宋说有诸多“证据”,而且,此种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可是,针对北宋说,有些人仍存在质疑,他们就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一,北宋文献对当时的许多窑口如汝窑、定窑、龙泉窑、耀州窑、邢窑、磁州窑都有记载,但是对被认为名窑、官窑的钧窑却只字不提。
直到几百年后的明朝文献才说起钧瓷。
北宋建立到清朝建立有六百年,清朝人说钧瓷烧于北宋,根据究竟是什么?在清朝和民国的文献中找不到答案,这令人有主观臆测之感。
解放后,叶哲民、冯先铭、赵青云等人以认定故宫所谓“传世宋钧”就是宋钧为前提,根据禹州出土钧瓷与故宫钧瓷器物特征相同,推断禹州出土钧瓷也是宋钧,由此进一步肯定钧瓷是北宋烧制,其逻辑前提受人怀疑,其结论当然也受人怀疑。
其二,古代窑口得名的惯例是以窑址所在州名称呼窑名。
明清和民国文献中,也有多处沿此惯例称“钧州窑”,如明代张应文《清秘藏》卷二《论窑器》、明代高谦《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等,《南窑笔记》说钧窑“北宋钧州所造”,清代朱琰《陶说》卷二也说“钧州窑今河南禹州”。
这种称呼表明钧窑、钧瓷就是钧州窑、钧州瓷的简称,钧瓷因钧州的政区名而得名。
但是北宋并无钧州,禹州在宋代是京西路颍昌府阳翟县,金朝大定二十四年改设钧州,万历三年避万历皇帝朱翊钧名讳改称禹州。
宋无钧州,何来钧州窑?有人似乎发现了这个漏洞,为了解决宋无钧州与窑以地(州)名的矛盾,有些文献如《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瓷器概说》等就说钧窑之名得之于钧台,《瓷器概说》说:“钧窑建于宋初,在河南禹县,其地有钧台,因名钧瓷,至今尚存。
”建国以来主张钧瓷北宋说者,也都继续坚持钧台说。
以窑址附近古迹命名窑口,此为唯一例外,于理不通。
其三,号称北宋名窑的钧瓷,至今未在北宋墓葬、窖藏出土,最早的能明确纪年的出土钧瓷的墓葬和窖藏都是金代的,而更多的是在元朝。
有人解释说“历代帝王均把官窑瓷器视为宫中珍宝,世代相传,不做明器陪葬,因而,在大量考古发掘中不见出土。
”但是官窑不随葬,民窑也不随葬吗?怎么也不见宋代墓葬出土民窑钧瓷?为什么金朝以后又随葬了呢?其四,唐代花瓷与钧瓷的继承关系也受到怀疑。
秦大树指出:“2002年初,笔者在禹州市神垕镇调查古窑址,在于沟村大白堰窑址发现了唐花瓷和早期钧窑的地层叠压剖面,两地层间竟间隔近两米厚的自然土层,可见二者有相当长时间的间隔。
从唐花瓷发展到早期钧窑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刘涛《钧窑瓷器源流及其年代》指出:“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唐钧与钧瓷在烧造年代上存在缺环,二者之间并无必然关系。
”对“唐钧说”持否定意见的,还有李辉柄、余佩瑾等。
其五,“奉华”铭文、“宣和元宝”钱模受怀疑。
刘涛认为“奉华”铭文是清代所刻,“宣和元宝”钱模是伪造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藏瓷大系:钧窑之部》也认为“宣和元宝”钱模为盗铸钱模,不能用来佐证宋代官窑。
其六,将宋徽宗花石纲与钧瓷相联系,全是作者个人猜测,“国内一些人在并无实证根据的情况下,将陈设类钧瓷与宋徽宗时期花石纲和艮岳的兴建相联系,几成为笑柄。
”其七,考古地层存在问题。
赵会军《河南禹州钧窑相关问题探索》透露,“1974年在钧台窑中心区的发掘……有的窑址已被破坏,仅余一米多深,文化堆积很可能已经遭到破坏。
”另据1964年第8期《文物》杂志发表的叶喆民《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早在1964年他到禹州调查时,刘家门窑址“据当地老人们讲,即已深翻过四次,深至七尺方圆数丈。
”根据已经破坏的地层所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果然, 2004年的发掘,钧台窑址西区地层没受破坏,研究者却提出了元朝乃至明朝的意见。
鉴于上述对北宋说的怀疑,所以有人提出“宋无钧瓷”的意见。
至于钧瓷出现于何时,这一类意见中又有金代说、元代说和明代说。
1、金代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久志卓真和大谷光瑞就提出了钧窑始于金代之说。
20世纪50年代,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关松房《金代瓷器和钧窑问题》等也提出过钧窑始于金代的观点。
童书业、史学通也主张“钧瓷是金代所建”。
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的《中国的瓷器》进一步综合了这一观点说:“钧窑就是金瓷的代表,钧窑是北宋以后继汝窑而起的北方最有名的窑。
钧州之名是始于金大定二十四年,窑以钧州名。
也当在金统治时期”。
台湾余佩瑾将钧瓷陈设类和器皿类器物作为两类器物分别进行排比,认为陈设瓷生产于14世纪前半叶,而器皿类器物则始烧于金代后期。
刘涛认为钧窑始烧于金代前期,盛于金后期,并考证北宋说的“奉华”铭为清代所刻。
他说“它最初可能是作为‘民汝’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支,在对汝瓷的仿烧中经历了‘亦汝亦钧’的演变过程,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品种。
其大量烧造并形成气候而成为北方地区有影响的瓷器品种,当在金、元时期。
”刘涛还分析了钧瓷兴起于金朝晚期的的原因,是金迁都开封府后,大量军民迁人河南,刺激了陶瓷等基本生活用品的生产,并带来品种和工艺上的变化。
这样,在金代中后期特殊的社会条件下钧窑得以迅速崛起。
2、元代说英国学者布拉西尔·格雷认为,钧瓷可能是15世纪的产品。
20世纪70年代初,著名学者、英国伦敦大学大维德基金会馆长玛格丽特·梅德利女士根据这类钧窑与元代钧窑相比,胎釉相似而制作技术更为复杂的特点,认为其时代当在元末明初。
北京大学秦大树在《钧窑始烧年代考》论文中介绍:“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和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是世界上收藏陈设类钧瓷较多的两座美术馆,笔者在检视他们的器物纪录时看到, 20世纪前半叶他们无不遵照中国学者的观点,将这些器物定为宋代,但已不断地有学者对其提出时代可能稍晚的异议,到20世纪60、70年代,弗利尔美术馆就将所有的陈设类钧瓷的时代都从宋代改为元代,哈佛大学现在也将其定为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