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合集下载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一个作家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从农村、工厂基层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在政治运动的打击下被迫分散到全国各地,此后有的回到原籍东北,有的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昆明等城市,其间虽然也有过往来,但总体上没有聚合过。

由知青文学发展而来的城市作家群(如舒乙、韩映山等),始终游离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既不像北京的“伤痕文学”群那样全部隐匿,也没有出现省际、地域性作家的大团聚。

所以这一作家群与“先锋文学”或“寻根文学”具有明显的差别,具有比较稳定的面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这些“先锋派”们纷纷回归文学本体,而且出现了全国性的小型文学流派。

他们将现实题材的写作作为主攻方向,开始探索人性的真谛,并进而关注历史、思考现实,使得东北作家群文学创作在新世纪有了新的拓展。

主要成员代表作品三大名旦:指长篇小说《改革者》、《春天的道路》、《海南纪事》在创作时期受到省内评论界和出版界较高评价。

曾被列入文学史。

陈荒煤的《不沉的湖》、刘绍棠的《人到中年》、王松的《阴阳沟》、何申的《那五》等小说也颇负盛名。

沙汀、柳青的长篇小说已具规模,柳青《创业史》成为经典;罗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马加的《罗霄山脉的回声》,张光年的《重整河山》等,都可列入优秀长篇小说行列。

许多作家的创作活跃期已超过30年。

作品多带有半自传色彩。

沈阳: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辽东省委、辽宁省委、辽东军区、辽东省军区等党政机关,及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央电影局、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央戏剧学院、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等,曾设在沈阳。

在1949年之前,沈阳就已出现著名作家李满天、张恨水、老舍、萧军、萧红、王统照、端木蕻良、艾芜、金剑啸、马加等。

建国后沈阳更出现白桦、杜晚、李辉英、于德翔等享誉全国的名家。

现代派小说:指以刘绍棠、王松、李存葆、刘心武等人为主要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复出作家:艾青、汪曾祺、蔡其娇、牛汉、王蒙、张贤亮、高晓声、陆文夫、邓友梅、流沙河、公刘。

知青作家: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贾平凹、王安忆、郑义、梁晓声、孔捷生、陈建功、张抗抗、阿城、铁凝、芒克、江河、舒婷等等。

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4期·党史资料·01234156781569):;<=>?@A文 世 芳 〔摘要〕1978年6月,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三个出国考察报告,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但是,对外经济考察,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而目前研究中却存在简单化、符号化的倾向。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经济考察的系统梳理,可以展现出中国兼收并蓄,汲取世界各国各地区先进经验,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径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面貌。

这是探求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因密码”和“中国奇迹”何以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对外经济考察;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D232;F125;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04-0088-14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Activitie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WenShifangAbstract:InJune1978,thecentralPoliticalBureaulistenedtoanddiscussedthreereportsaboutstudyabroad,whichactivelypromotedthereformandopening updecision.Theeconomicinvestigationsabroadandlearningfromforeignexperiencesrepresentedhuge,complex,andcomprehensiveundertakings,buttheexistingstudiestendedtobesimplisticandsymbolic.Byfocusingon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weshowthatChinaeclecticallylearnedfromtheadvancedexperiencesofvariousregionsintheworld,andwerevealthecomplexfeaturesofChinesemodernizationanditssocialistroad.Thiswasthe“geneticcode”ofthereformandopening uppolicyandanimportantfactorinthesuccessoftheChinesemiracle.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新浪潮时期香港电影的审美风格探讨

新浪潮时期香港电影的审美风格探讨

新浪潮时期香港电影的审美风格探讨发布时间:2021-10-29T02:48:03.447Z 来源:文化时代2021年3期作者:邬旭辉[导读]本文主要探讨新浪潮运动时期(20世纪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香港电影,通过对其产生背景以及对后期香港电影审美风格的转变和启示、意义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新浪潮电影独特的魅力和风格。

1、香港新浪潮趋势的命名背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新浪潮电影是香港电影行业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尽管产生于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时期,新浪潮电影在艺术上的成就是突出,对当时乃至新世纪的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亚洲电影新运动”的奠基石。

在这一时期涌现的年轻导演们以独特的理解和观点对电影主题及镜头语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香港电影运动成为最具深远意义的电影运动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从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趁着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香港借助繁荣的生产制造业、进出口贸易以及先进的服务行业从资源依赖性城市跃变为国际金融中心,成为相当现代化的城市。

韩国、新家坡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是世界经济的一大奇迹。

繁荣的经济往往伴随着蓬勃发展的文化,就在这个时期香港的大众免费娱乐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电视几乎为观众提供了包括肥皂剧、综艺乃至全民参与的教堂慈善筹款直播在内的一切。

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及多样化,人们具有不同的需求、信息、娱乐活动以及文化。

现有的电影行业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

因此,那些曾经在某些广播电台工作过的年轻导演们意识到繁荣社会里观众们的新需求,促成了香港的新浪潮运动。

香港新浪潮运动的发展要归功于一批出生于1950年前后、大部分在欧美接受电影教育的杰出年轻导演。

在完成学业且在一些电视台工作几年后,他们在拍摄电影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掌握了良好的镜头语言。

随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将焦点从电视行业转移至电影行业,努力打造具有深刻内涵、真情实感及独特风格的电影,为低迷的电影行业注入了活力,同时为电影行业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分析马克思主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关于剥削和生产方式的理论
1、两种不同的剥削类型 非市场的剥削指剥削过程是在直接的、超经济的 强制状态下发生的,这是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 市场的剥削指剥削过程是在市场的、非强制状态 下发生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形式 2、剥削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权力通过国家权力加强所有权、垄断权的存在、 对生产过程的支配三种方式强化了剥削关系 3、生产方式理论 生产方式按照满足生产者的生存需要、不同共同 体间的贸易、贸易成为规则性的现象、商品生产 普遍化 、生产中出现剩余价值五个阶段演进
埃尔斯特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 “合理选择的理论”与“分配正义理论”——研究 方向 1978《逻辑与社会》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 1989年《马克思主义和个体主义》 1985年《理解马克思》——代表作 “西方探索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读者最好能进一步 地参考埃尔斯特的《理解马克思》一书。这不百科 全书式的著作出版于1985年,他运用分析的方法来 研究马克思的这学人类学、经济学、伦理理论、历 史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 ——罗默
罗默
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研究方向——分析和重构剥削和阶级理论 1981年《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 1982年《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 1986年《分析马克思主义》 1993年《市场社会主义》 1994年《社会主义的未来》 罗默热衷于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运用古 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和博弈论,对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和阶级理论进行大 量修正,构建了独立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剥削理 论。
“分析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现象而非一个流派,或者最 多只能说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研究途径” ——(加)韦尔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起源于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是一种 以广义语言分析(逻辑分析、概念分:把语言分析和逻辑分析作为哲学研究方法, 提出摹状词理论和类型理论 摩尔:运用概念分析法,强调常识和日常语言的 作用 维特根斯坦:逻辑原子论、图像论、工具论、意 义论

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公共管理运动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

在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改革措施:发起反对浪费和低效益的运动,成立了一个效率工作组;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包括英国石油、英国电讯、英国钢铁、英国航空等著名公司在内的4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开竞标。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根据效率小组1988年提出的《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报告,英国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部门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来承担这些职能。

到1996年,英国成立了126个这样的执行局,将近75%的公共服务由这些局承担。

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着两国工党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上台执政,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公共行政改革。

其中,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富于系统性而受到举世瞩目,并被学术界称为“新西兰模式”。

新西兰几乎废弃了所有的公务条例,对核心公共部门进行重组,建立了几十个按绩效预算运行的小型部门,并将价值50亿美元的公有工业私有化,将其他公共行业变为完全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

在美国,克林顿政府也提出把建立一个“工作得更好而花费得更少”的政府作为其优先目标之一,并于1993年提出了国家绩效检评。

随后,各项行政改革措施在州、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大范围地悄然展开。

到90年代中期,有39个州实施了公共服务质量计划,29个州开展了政府部门绩效测评,30多个州简化了人事制度,28个州就公共服务向作为“顾客”的公众征求反馈意见。

与此同时,加拿大、荷兰、法国、德国、瑞典等经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都采取了类似的改革措施。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一、历史制度主义的兴起与制度的内涵历史制度主义是西方政治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一个新制度主义流派,它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对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和宏大理论的反动。

历史制度主义主要批判地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一些观点,吸收了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冠之以“历史”,因为这一学派认为历史是克服人类理性局限性的一个主要途径;之所以又是“制度主义”,因为他们注重以制度为核心来考察历史,以国家、政治制度为中心来分析历史。

在历史制度主义那里,制度是扎根于政体的组织结构或政治经济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惯例、规范等,它们包括宪法规则、官僚标准的执行程序等。

根据彼得·豪尔的观点,历史制度主义被认为是产生于对只关注个体行为选择的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直接批判,因而其核心是重新强调政治变迁中国家政府和其他组织之于人的行为的影响。

也即强调的是历史本身和制度对于政治过程的作用。

行为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两种范式的共同缺陷都在于它们力图实现政治科学的科学化而忽视了政治科学的政治性。

而作为一种新范式的历史制度主义,既继承了某些旧制度主义传统,也承接了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的新方法,同时又克服了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的某些缺陷,从而以一种中层理论的方式,在中观的意义上化解了作为一项事业的政治科学和作为一门学科的政治科学之间的内在矛盾,完善了政治科学的理论层次,实现了对政治科学的重构。

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研究视角上,历史制度主义通过对国家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批判而形成了自己的制度中心论;在研究对象上,历史制度主义强调对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解;在研究方法上,历史制度主义主张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达到对复杂问题的深刻理解,从而达到在比较历史分析之中满足“叙事”、“建模”和“检验”的多重功能。

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又分为三个层次:宏大的国家结构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质及具体的政府制度安排。

朦胧诗歌i

朦胧诗歌i

中国古典美学历来讲究力与美的交融,柔与刚的统一, 雄奇与婀娜的互相渗透,正所谓“淡语要有味,壮语要 有韵,秀语要有骨。”(《艺概 · 词曲概》刘熙载) 如果说以抒情女主人公寻求理想爱情的内心独白作 为诗料,天然就具备了美的素质,那么诗作的力度首先 就体现在抒情主体从女性视角,运用一系列迭沓纷呈的 否定性意象来表现对甘为男人附庸的爱情观的鄙弃,及 对现代青年女性独立、自强的人格意志,和以平等、自 由为基础的情爱观的肯定。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第三节
舒婷诗歌
关于舒婷
舒婷(1952-),福建晋江人。1973年开始 写诗,1979年正式发表作品,著有诗集 〈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 歌的 尾花〉〈始祖鸟〉等。舒婷70年代 初“插队”时, 到“流 ”于闽北山区的 蔡其矫的指导,开始写诗和散文。“文革” 结束后,结识了北岛等北方诗人,成为 《今天》的撰稿者,在“朦胧诗”争议的 诗人中,她的诗较早得到“各方面”的认 可,她的写于“文革”期间和80年代初的 作品,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对那种混合着迷 惘,忧伤,期待的青春期心态的表达。
她的诗风格细腻而沉静,哀婉而坚强。语言清 新不落俗套,在意象的运用上趋于明朗,贴近 自然而很少刻意为之的痕迹。多用第一人称方 式抒情,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都通过 “我”这一抒情形象表现出来,诗行中充满了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偏爱修饰性词语,经 常运用假设、让步、转折等句式,使诗情显得 曲折、婉转。 同时她也在抒情方式中自觉地融入了一些现代 主义的技巧,比如她经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 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以隐喻的言辞来

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
6
4.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将文学置于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两种作用 力发生交汇的场所,认为文学不是反映作为背景和对象的历史 现实,而是在“文本间性”基础上,通过“商讨”、“交换” 和“流通”等富有平等对话色彩的手段,与历史现实的各种力 量相互塑造。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通过强化政治批判性来体现自身的意识形 态性,认为阐释者对历史的批判必然包含对当代的批判。其通 用策略是边缘化:关注边缘人物,撷取边缘史料,采用边缘立 场,得出边缘理论。边缘化本身所具有的“非中心”潜能,常 常使得处于中心的各种话语露出破绽,使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 基础显出裂隙。
新历史小说
一、新历史主义 二、新历史小说 三、新历史小说的类型 四、创作特征 五、作品解析 六、缺陷或不足
1
“新历史小说”还是“新历史主义小说”?
石恢:《“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小说评 论》)
2
一、新历史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和文学界兴起的一种
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兴起于1970年代的美国,1980年代到 达鼎盛期)。新历史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 代表人物有蒙特洛斯、海登·怀特、多利莫尔等。 理论基础: •尼采的历史健忘论和超人重构历史学说 •福柯的瓦解与重构历史文本学说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学说 内容:借鉴解构主义方法,颠覆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心思想, 反对文本的模式化,认为写作文学史文本是一种精神生产活 动,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否定、超越、创造性的生产,反 对结构主义叙事学。
10
新历史主义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对比
• 新历史主义小说作为与传统历史小说对立设置的一种文体, 既是对传统历史小说的反叛,也是对传统历史小说的超越。
• 传统历史小说的历史观:追问历史的本质、本原和基本动力 的一些哲学性见解。

朦胧诗中的表达手法

朦胧诗中的表达手法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赏析结课论文朦胧诗中的表达手法姓名:陈曦学号:1366155109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班级:轻化2013朦胧诗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诗歌艺术流派,虽然它有很多缺陷遭到人们的批判,但作为时代的产物,仍然有它的强大生命力。

它的艺术表现手法,继承诗歌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这些手法对于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内容、思想内涵有重要作用。

朦胧诗人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至高境界,当今的诗歌创作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本文主要介绍了朦胧诗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惊人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朦胧诗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朦胧诗;象征;意象;通感;艺术变形;.引言朦胧诗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由于它的晦涩难懂,曾遭到很多人的批判。

但它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非常巧妙,对表达诗人的情感主旨,有很好的作用。

这些手法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当今的诗歌创作中,仍然值得借鉴。

象征象征是用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增大文章的内涵,使诗人的情思得到充分地展现。

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黑夜”象征着那场浩劫;“黑色的眼睛”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熏染,但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一种觉悟和洞察力。

“光明”象征着希望、憧憬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诗人仅用了“黑夜”“黑色的眼睛”“光明”这样几个词,就揭示出了“一代人”的追求。

诗人要表达的就是一代人努力寻找希望这样一个主题,就通过几个具有鲜明对比的词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顿时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这种表达是含蓄的,但比用几个抒情性的叹词或句子,实际上要强烈得多。

诗人的心态往往是复杂的,是难于言说的。

在一个物象上充分赋予了人的情思,借助于一个具象来表达抽象。

读者通过品味具象,来体会情思,品味得越深入,体会得就越全面。

在诗人创作与读者品读过程中,诗人的情思始终都没有言明,但读者却能深刻领会,与诗人同喜同悲,这就是象征物的作用,和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时代精神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时代精神解读

这个时期活跃的作曲家既有“文革”前期及中 期已蜚声乐坛的唐诃、吕远等,又有“文革”中崭 露头角的王酩、王立平、施光南等。其中,王酩 的歌曲创作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电影《小花》 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到以后的《知音》,都 显现了处理抒情题材的能力。他的旋律委婉动人、 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王立平在《太阳 岛上》的创作中已带上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因素, 此曲的演唱也使郑绪岚一举成名。张丕基在《三 峡传说》电视风光片中创作的《乡恋》,吸收了 探戈舞曲节奏,由李谷一用“气声”演唱,在大受 欢迎的同时也招致尖锐的批评。嗣后,由苏小明 演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的《军港之夜》 也受到同样的非议。
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新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徘徊,从90年代起,由于著作权法的实施,国家对引进港台 音带的数量作了限制,这就影响了那些靠做引进版生意的音像公司的生计。客 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内地各音像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各自的生产流程,开始重 视创作、重视培养自己的歌手和制作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 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如广州的杨钰莹、周艳泓、高林生、林依轮,北 京的陈红、陈琳、潘劲东、谢东、孙悦,上海的王焱、甄凌、石云岚等。尽管 这些歌手的包装方式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所演唱的歌曲在开掘的深入、 描摹的精细上还未达到港台歌坛鼎盛时期同类作品的水准,但已经在国内青少 年歌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多年来由港台青春偶像独占青少年音带消 费市场的局面。毛阿敏、李玲玉、那英、艾敬、朱桦、田震、屠洪刚等一批在 80年代非常活跃的歌星经过海内外音像公司的重新包装后,又以新的面貌重登 歌坛。歌坛的繁荣,也吸引了许多影视明星、节目主持人、时装模特等各界知 名人士跻入其间。
一、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 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分别总结我国20世纪70 80 90年代的主要环境管理制度

分别总结我国20世纪70 80 90年代的主要环境管理制度

分别总结我国20世纪70 80 90年代的主要环境管理制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保护环境被写入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

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等“八项管理制度”。

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

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启动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滇池、太湖、巢湖)等重大污染治理工程,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创新。

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着力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市井风情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市井风情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市井风情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主要内容':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从而宣泄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这恰恰契合了文学最原始的功能:'宣泄'。

历史意义: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2新写实小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这类人物的出现表征着“文学造神时代”的终结,平常人、平常事成为新写实文学的主角,适应了大众的文学口味。

作家从容不迫地叙述着中国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并将其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并提升至本体性地位,对于文学的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3新辞赋体又称“郭小川体”,是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的一个独特创造。

新辞赋体,实质是诗人郭小川创造的新的诗歌体式。

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郭小川不拘一格,对诗歌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曾被誉为“革新能手”。

由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

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

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样板戏”又称作“革命现代京剧”。

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

它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八个样板戏”。

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

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

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

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5、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理论和现实根源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因此,自其产生以来,它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切都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20世纪末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理论和现实根源传统公共行政模式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因此,自其产生以来,它逐步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切都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20世纪末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1、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日益凸现的内在理论缺陷。

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与先前的政府管理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建立在两个全新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个是由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并由古德诺系统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另一个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

建构在这两大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可以分开的,在“二分”的情况下,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执行既定政策或达成既定目标。

有关政治、政策的问题,属于政治学范畴,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是科学的问题,可以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

公务员应保持政治中立,他们的任务仅仅是忠实和有效地执行被政治官员制定的政策。

据此,便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最佳的行政管理原则。

公共员系统依据这些组织原则运作,剔除任何个人感情因素,像驴一样受赏罚的支配,行政管理便可以达到高度的“理性化”,政府管理也就可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末汇总

20世纪70年代末汇总

第一、二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一些高校率先开设了称之为“数学实验”的一门新课,其后,美国一些重点大学及至90年代末国内几所重点院校亦相继开设了同类课程,但模式不尽相同.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国内外同行逐渐形成的共识是:讲授数学知识不能再局限于几个世纪形成的经典理论,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技能,特别是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的本领,在强调抽象思维的同时,亦应强调形象思维与几何方法. 借助计算机的图示功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强调能较好理解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正是由于上述教育观念的转变,铺垫了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内因,而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则为开设此类课程提供了相应硬件支持.本门课程的开设,应以培养学生应用教学知识的能力为主线,借助计算机的计算与图示功能,使学生在用数学中学数学,更深层的体会所学数学知识的内涵,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启迪创新意识.此类课程的开设模式,按国内外我们所见教材形式,认为可大体分为三类.(1)以计算方法(包括传统计算方法,优化问题,概率统计中的计算问题等)为主要教学内容,配置大量的实际相关背景,使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手段的重要辅助成份包括建模,上机,验证并分析结果等。

但总的说,仍以学习新知识和方法为主,只是教学手段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教学与上机时数比约为2:1.(2)以建立数学模型为主线,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培养加强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与能力. 适当引入一些新的数学方法是必要的,但所占比例不大,其教学过程仍以教师为主,重点讲解经典数学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并转化为数学问题(建模);上机并分析数据,验证结果并与实际问题相比较;修改模型(如有必要);再重复上机,最后,如可能,应依据模型给出更深刻的结论性理论分析结果,教学与上机时数比约为1:1.(3)以加深理解已学数学知识为主,通过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接触,增加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的意识与兴趣. 其主要精力放至对所布置实验在计算机上产生的数据及图像的分析与理解中. 例如在线性变换实验中,针对线性方程1212x x A y y ⎡⎤⎡⎤=⎢⎥⎢⎥⎣⎦⎣⎦(1) 其中a b A c d ⎡⎤=⎢⎥⎣⎦式(1)给出了一个平面点到平面点的线性变换f :1122(,)(,)x y x y →,那么,nf 作用于11(,)x y 即11111()n n x x A A A y y -⎡⎤⎡⎤=⎢⎥⎢⎥⎣⎦⎣⎦时,问11(,)x y 的轨迹是怎样的,或问点列112121121,,,,n x x x x A A A A y y y y ⎡⎤⎡⎤⎡⎤⎡⎤=⎢⎥⎢⎥⎢⎥⎢⎥⎣⎦⎣⎦⎣⎦⎣⎦其发展趋势如何?讨论的主要方式是对A 的4个参数选择不同值,计算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并观察理解相应点列的变化规律. 之后要求学生对平面一个图形作线性变换,要求在指定方向将图形拉长,而在另一方向将图形压缩,以体会计算机动化生成过程中的基本数学原理,更深入的结论性内容在实验中亦有说明.因涉及数学内容基本为已学知识,而提出的应用背景又很直观,本着留下更多时间给学生的原则,课堂教学与上机时数比为1:2或1:3。

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小编整理了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希望能帮助到您。

建成小康社会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才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在于解决极端贫困人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和目标是什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关于提出小康社会的场景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

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对于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

新七应用
新七工具的应用范围
1 方针目标管理、计划实施 2 新品开发、成本管理、安全生产 3质量设计、保证、改进,QC活动等
关联图 关联图
对具有原因—结果,或手段—目的等逻辑 关系的一系列有关问题的要素用箭线连接起 来并找出主要因素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整 理各种复杂因素交织一起的多目的情形。
主要用途: 1 制订企业方针计划和实施措施; 2 制订生产过程不良品对策; 3 制订工序管理故障对策; 4 制订QC小组目标规划; 5 改善各部门质量工作; 6 改善企业各项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的新七工新具 七种工具
关联图 亲和图 系统图 矩阵图 矩阵数据分析法 过程决策图 箭条图
新七工新七具概述 概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质量管理研 究会”根据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经过多年 研究和实践,提出“质量管理新七种方法”,简 称“新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结合统计方法和思考过程,充 分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完善了质量管理理论。
“老七种工具”偏重统计分析,而“新七种工 具”偏重思考分析。
新七特点
新七工具的特点
1 从复杂事物中运用图表形式整理出语言 和数据等信息,用于质量管理。
2 使用新七工具,可以深入全面分析研究, 抓住实质和预测结果,提出改进新计划、新 方案,以防止遗漏和差错,减少失误。
新七作用
新七工具的作用
1 整理语言资料 2 开拓思路 3 系统完整性 4 通俗表达语言和数据信息
示意图
PDPC图
PDPC案例
矩阵图 矩阵图
矩阵图是针对复杂问题找出 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成行和列, 在其交点上表示成对因素间相关 程度的定性分析图形。
主要类型有: 1 L型矩阵图; 2 T型矩阵图; 3 Y型矩阵图; 4 X型矩阵图; 5 C型矩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背景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

类型反思内容: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

反思对象: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命运。

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

反思主体:复出作家、知青作家、女性作家可与“伤痕文学”相比较。

特征1.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文革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

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

2.反思历史,同时文学反思,作家主体、文体意识觉醒。

“反思”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

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可以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哲学思考的介入。

所谓反思,从哲学角度理解,就是人类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

反思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

伤痕暴露了,那么是谁造成了民族与个人的创伤?又是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历史传统、现实因素及人性根源,导致了长达几十年的摧残伤害竟然能以合法而崇高的名义进行?综观"反思文学"的创作,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

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关于建国后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对农村问题的反思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重点。

其中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

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国后的左倾灾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记忆》则以某地宣传部长秦慕平对曾经被自己错判为"现行反革命"的少女方丽茹的忏悔,反省了一个时期内不正常的"现代迷信"及自己在这种现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对文革中种种事件表现的深刻程度显然远远超过"伤痕小说",但它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

这种情况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

这些作品或张扬被左倾思潮压制多年的"人道主义",甚至歌颂某种"永恒的、超阶级的人性",如表现"同情"的《离离原上草》、表现"母子亲情"的《女俘》、表现"友情"的《驼铃》和表现"爱情"的《如意》等;或探讨"爱情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如《爱,是不能忘记的》、《春天的童话》、《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等;或讴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价值,如"知青小说"中对往日做写实性却富于诗意的回忆与描述、"右派小说"中立足政治历史之上对自己的心理历程的解剖。

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

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

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

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

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描写以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的“苦难故事”,这类作品的主人公本身不具备反思能力,因而理性“反思”色彩较淡薄,故事成为小说的中心,作家的反思主要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来展开,这些苦难故事揭示了历史事实的某些真相。

以知识分子和干部为主角的落难故事,体现了知识分子和干部在受难中依然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表现出无法克服的矛盾性。

从人性的角度,冯骥才的《啊!》。

从个人的角度,王蒙的《杂色》、张贤亮的《绿化树》等,人物的故事往往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有着某种相关性。

为了维护个人的形象,为了证明自身遭难的价值,作违心之论。

矛盾主要表现在对“两个母亲”的态度上。

结构、情节依然存在模式化现象。

落难→发配→拯救→归来,是这类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反思主要落实在“拯救”或者“归来”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上。

主要原因并不是作家不高明,或对人性认识不足,而是创作受限制,对历史的反思只允许在“苦难是财富”、“坏事变好事”、“母亲错打孩子,孩子不该责怪”、“一切向前看”等总的基调下进行。

以“红卫兵-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反思作品。

两个反思角度:其一,与“右派”反思小说有某种相似,比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其二,着力于表现下乡知青的真实心理与苦难处境,对知青运动作出否定。

如叶辛的《蹉跎岁月》,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知青下乡是浪费生命、蹉跎岁月的举动。

具体可分为:1、个人化反思个人化反思使反思角度各异:历史文化、人性根源、社会制度、政治运动及个人经历等;相应的,得出的反思结论也各不相同,有批判政治运动的,有暴露人性阴暗的,有挖掘自身不足的,也有“拒绝忏悔”的。

2、个性化特征在文学作品的风格上也参差多态,作品的个性化特征毕现。

既有王小波那种戏谑调侃式的,又有崇高神圣狂热如张承志式的,也有余华、王安忆带有先锋色彩的(《一九八六》、《叔叔的故事》),还有客观冷静表面上忠实于写实的尤凤伟式的。

3、纪实与虚构80年代非常写实的反思,即使写的是作家个人的“真事”,也会因为要迎合社会舆论而对事实进行扭曲加工,至少在对“事实”的理解上会与作家真实的想法不尽相同。

虚构需要逻辑圆满,容不得假。

事实也许是虚构的,但内在的逻辑却是真实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

作家王蒙(一)王蒙右派后经历及复出后创作情况“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

创作从纯色到杂色。

思想内涵复杂化:革命理想主义激情中融入历史理性精神;在革命信念底色上认识到现实的力量从而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戏谑与嘲弄。

艺术上锐意求新,借鉴西方现代派手法,解构传统现实主义。

(二)王蒙“反思小说”的特征1、淡化创伤记忆,着意揭示深刻哲理和教训2、自觉以历史、民族、国家代言人的身份出现3、认同历史发展,以规范个体心理情感体验,显示宏大崇高的革命理想主义色彩4、叙事特征:置于40年代末到7、80年代的时间框架中,让时代动乱由心灵嬗变折射而出。

反思主体:大多干部身份,往往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革命信仰理想激情,遭遇运动,虽迷惘痛苦,但始终怀有革命信念对理想忠诚。

(三)作品1、《布礼》,理解“钟亦诚”形象2、《蝴蝶》,张思远。

确立人民上帝的主题。

同样倾向: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3、《活动变人形》——标志作家从历史反思进入文化反思。

(1)具有“反思”与“文化寻根”两个层面,双向文化批判(2)三种不同时态的时间流,叙事时间,增强作品立体感,设置多向座标体系,以便从现实变革、文化承传、世界文化走向方面透视主人公心灵历程和文化人格。

(3)倪吾诚形象塑造及其典型意义具有认知价值:A、从文化认知意义上B、从畸形人格历史遗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