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经过的时间》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4-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4-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经过的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上课、下课、放学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概念。

2. 学习新知(1)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展示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钟面情况,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

2. 设计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了时间管理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关注的细节: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核心内容,而如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计算经过的时间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计算经过的时间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计算经过的时间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计算经过的时间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计算经过的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

因此,我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章的第5节,主要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学会如何应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能够应用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 method,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个 method 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我将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例,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例如:小明上午8点开始画画,画了30分钟后开始读书,问小明读书的时刻是几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讲解: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实例,讲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引导学生理解,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出题,运用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算经过的时间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七、作业设计a. 小明下午2点开始踢足球,踢了45分钟后回家,问小明回家的时刻是几点?b. 小红上午8点开始写作业,写了1小时后去吃早餐,问小红吃早餐的时刻是几点?小华晚上7点开始看电视,看了30分钟后去洗澡,问小华洗澡的时刻是几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不太会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
3.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讨论解题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总结归纳
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2.强调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知识讲解:讲解时间的概念、钟表的构造和读取方法,让学生掌握时、分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3.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经过时间的规律,学会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b.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展示钟表的运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c.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步骤:
a.创设情境:通过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出时间计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发现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c.知识讲解: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系统讲解,强调重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d.练习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
e.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思考题:请你思考一下,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时间?将你的思考写在作业本上,不少于100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经过的时间 名师教学教案 (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经过的时间 名师教学教案 (4)

《计算经过的时间》敎學设计敎學目标:能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敎學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

敎學难点:能用不同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敎學过程:一、揭示目标1、导入新课师:同學们,我们有时会说写作业用了半个小时,课间休息了10分钟,今天我从家到學校用了20分钟等等,像这样的时间,都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过渡):目标是我们學习的方向和动力,那么这节课我们的學习目标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一遍。

2、出示學习目标能根据1时=60分,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二、自主探索(过渡):明确了學习目标,我们就来试着实践一下,该怎样做呢?请看本节课的自學指导。

1、出示自學指导根据以下问题,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2,比比今天谁最棒!(1)、你从主题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7:30是小明的上學这件事(),7:45是小明的上學这件事()。

(提示: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3)、你是怎样算出“小明从家到學校用了多长时间”?小组间相互讨论。

2、自學自學开始,老师巡视关注他们的讨论。

三、合作提升1、回答自學指导中的问题。

汇报你是怎样计算出“小明从家走到學校用了多长的时间?”预设:生1:我用的是数分针走了多少格。

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所以小明从家到學校用了15分钟。

再提问一位同學,用课件动画展示學生的回答。

提问:你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课件出示预设生2:还可以用算式来计算。

用7时45分-7时30分,等于15分,所以小明从家到學校用了15分钟。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生2继续回答:7:45小明已经到达學校,我们就把它理解成“结束的时间”;7:30小明才从家出发,我们同样把它看出是“开始的时间”,用“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小明从家到學校用的时间”。

师:你的回答实在是太精彩了,你们小组的同學真是位善于思考的好孩子!请坐!再次强调“小明从家到學校用的15分钟就是经过的时间”想算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你们學懂了吗?好,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记忆一下计算的公式。

1.3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3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3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3 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27页例2以及第28页的练习题。

主要学习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学生将掌握通过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来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学会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计算10时30分到11时之间经过了多少时间吗?”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7页的例2,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课堂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28页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教师讲解答案,并引导学生理解解题过程。

4. 巩固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小明上午8时出发去学校,路上用了20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到达学校?”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计算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 经过时间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28页的练习题2. 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小明下午3时从家里出发去图书馆,路上用了15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到达图书馆?答案:下午3时15分到达图书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

计算经过的时间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计算时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观察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时钟问题和时间间隔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时钟模型、计时器、小黑板、白板笔。

2. 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不同钟面上的时间。

2. 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时钟面并设置不同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间。

3. 教师提问:“9点过去了20分钟,现在是几点?”引导学生回答。

步骤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时刻表,让学生看一分钟、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有多少分钟。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利用自己的时钟模型计算表格中其他的时间。

3.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时钟问题和时间间隔问题。

步骤三:归纳(10分钟)1. 学生将所得到的结果在小黑板上记录下来,并进行汇总。

2.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步骤四: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较复杂的时钟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解答,并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

2.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并互相协助解决问题。

3. 教师扩大时间范围,让学生解决时间间隔问题。

步骤五:练习(20分钟)1. 学生打开课本,完成与计算经过的时间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相互检查答案,教师进行答疑。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时间计算经过的时间。

2.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并复习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探究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中。

在拓展环节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2021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2020—2021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计算经过的时间》参考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

2、会计算所经过的时间。

3、使学生学会倾听并能够和同学进行有效交流。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准备:较大的钟表,每人准备一个小钟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赛。

给学生出示几个时刻,让学生抢答。

偶尔问学生,在这个时刻,你通常在做什么?师:先来个热身赛,抢答钟面上的时刻好吗?准备好了,请看。

生:10时10分。

…教师再出示几个时刻,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为了活跃班级的气氛,采用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力。

二、情境教学引入。

师:不错。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认识几时几分,聪聪的星期天过得很充实,你还能记得他几时几分做了什么吗?学生回答出6幅图的时间和事情。

【设计意图】和同学们在聊天的过程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1、提出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及解答问题的时间。

师:聪聪从9时10分进公园,到10时30分离开公园。

你们知道聪聪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吗?请大家拿出自己表拨一拨,算一算,想好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算法的机会,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我们就应给予中肯的肯定和鼓励。

下面请把你的想法和伙伴说一说,我们互相学习,好吗?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方法:方法1:从9:10到10:10是1小时,从10:10到10:30分是20分钟,和起来是1小时20分。

方法2:从9:10到9:30是20分,从9:30到10:30是1小时,和起来是1小时20分。

方法3:从9:10到10时整是50分,从10:00到10:30是30分,50分和30分合起来是80分。

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学前准备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板书:分析与解答)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板书:回顾与反思)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8.你喜欢哪种方法 Nhomakorabea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
竞赛游戏:教师口头报时刻,例如:3时至3时3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表扬。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教学板书
计算经过的时间
1.解答问题的三步走: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板书: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板书:阅读与理解)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生:熊大和熊二用时一样。
师:比较完经过的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11-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11-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11人教版教案:计算经过的时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主要包括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知道经过时间是指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段。

2. 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2. 重点: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上午8点开始做作业,用了30分钟做完,他想知道他做作业经过了多长时间,你能帮他计算一下吗?”2. 讲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经过时间的概念,解释经过时间是指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段。

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加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题目,如:“小明上午8点开始做作业,用了30分钟做完,问他做作业经过了多长时间?”4. 讲解与练习: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纠正他们的错误,并通过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步骤。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经过时间的概念2.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上午8点开始做作业,用了30分钟做完,问他做作业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1小时2. 题目:小红下午3点开始看电影,电影时长1小时30分钟,问她看电影经过了多长时间?答案:2小时30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经过的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学会用小时、分钟、秒来表示经过的时间,并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小时、分钟、秒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计算经过时间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如对时间单位的转换、进位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学会用小时、分钟、秒来表示经过的时间,并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学会用小时、分钟、秒来表示经过的时间,并能够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2.难点: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转换、进位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实践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卡片、计时器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下午2点开始踢足球,踢了30分钟后,他的朋友小华加入,他们一共踢了多久?”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共同解决一些难题。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

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5.《计算经过的时间》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扬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 5.《计算经过的时间》。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认识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时、分、秒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他们在计算经过的时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 method,能够正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涉及到小时、分钟、秒的转换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让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计算经过的时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起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得到结束时间。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教案标题: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2. 学生能够计算经过的时间。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3. 计时器4. 实物钟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已经学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例如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

2. 让学生观察实物钟,并请他们描述指针的运动方式以及指针所指示的时间。

知识讲解:1.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展示一个时间表,包含不同事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 解释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即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3. 强调小时和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将分钟转换为小时和分钟。

4. 通过示例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步骤和技巧。

示范演练:1.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并让他们尝试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问题。

2. 监督学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更复杂的经过时间问题。

2. 鼓励学生共享他们的思考和解决方法,以促进合作和互相学习。

巩固练习:1. 给学生一些独立完成的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让他们交换答案并进行互相讨论和纠正。

总结回顾: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步骤和技巧。

2. 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并强调实际应用中计算经过时间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经过时间问题,并让他们尝试解决。

2. 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例如火车到站时间、做作业所需时间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上的完成情况。

3.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引入更复杂的时间单位,如天、周、月等,扩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引导学生应用计算经过时间的技巧解决更实际的问题,如旅行时间、活动安排等。

《计算经过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时间》教案
-时间换算: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举例: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分钟转换为小时,或将小时转换为分钟。
-计算经过时间:学会通过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经过的时间段。
-举例:给出具体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
-时间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难以形成清晰的时间线。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计算经过时间》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出与学生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效果不错,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进来,对时间计算产生了好奇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讨时间计算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时间计算问题时,提出不同的方法和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读取时钟:重点掌握读取时钟上的时、分,理解时钟的指针运动规律。
-举例:通过实际操作的时钟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动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这说明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注意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3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3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3 计算经过的时间(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7页例1以及第1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题。

主要学习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学生将掌握通过钟面来认识时间,并能够计算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间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钟面认识时间,理解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钟面上的数字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钟、电子钟、钟面模型。

2. 学具:学生手表、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挂钟,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并提出问题:“请大家看看这个钟面,谁能告诉我现在是几点几分?”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关注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2. 讲解:我会通过挂钟和电子钟,向学生讲解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演示如何通过钟面上的数字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如,如果现在是3点15分,起始时间是3点,结束时间是3点30分,那么经过的时间就是30分钟减去15分钟,等于15分钟。

3. 练习:我会让学生做第18页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4. 应用:我会让学生分组,互相计时,例如,一组学生在起点等待,另一组学生在终点计时,看看一组学生从起点走到终点需要多长时间。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起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的时间:3点 3点30分 15分钟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5分钟,他从家出发的时间是7点45分,请问他到达学校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案:8点(15分钟+7点45分)2. 题目:爸爸从公司下班的时间是5点,他回家需要30分钟,请问他什么时候回到家?答案:5点30分(30分钟+5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3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情境导入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2.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3.教师随意拨动教具钟表指针,让学生准确读出对应的时间。

4. 若经过前面练习发现学生掌握不牢固,建议【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时、分、秒的掌握程度,以及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做铺垫。

】学习任务二:进过时间的计算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对应的画面)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及计算能力。

明确时间算理之间的关系。

;理解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

】一.学生分组自学,教师观察指导1.学生:每组有4人组成。

先进行讨论,再有一人做记录。

2.师:巡视指导。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预设:可以直接1大格1大格的从6数到9,分针共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2.预设:可以直接1小格1小格的从7:30数到7:45,分针走了15小格,是15分钟。

3.预设:用到校的时间减去出门的时间:45-30=15,就是15分。

4.还可以用到校的时间减去出门的时间:7:45-7:30-15分。

5.小结:小明7:30出门,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叫做”开始时刻“;7:45到学校,我们把这个时间叫做“结束的时刻”;在路上走了多长的时间,我们叫做“经过时间”。

要求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学习任务三:公式的正反灵活应用师:1.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用什么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计算经过的时间》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经过的时间》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感受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天文馆,学习了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来看看天文馆的开馆时间有多长吧!师: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开馆时间:8:30~16:30。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尝试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找到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

二、合作探索师:你知道这里的开馆时间指的是什么吗?生:“时间”是指从某一个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师:到底怎么计算开馆时间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并跟同桌交流分下一下吧!生1:我画一画。

生2:我拨一拨。

生:我算一算。

16:30 –8:30 = 8(小时)师: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说一说。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师:你们发现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了吗?生: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师:在计算经过时间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吗?生:统一用一种计时法来算。

生2:如果是普通计时法要注意看是否加12.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找到计算开馆时间的方法,并能从中发现计算法如何来算。

三、巩固练习1.“金喇叭”播音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初步训练学生会求一段时间,推算一段时间后的时刻,倒推一段时间前的时刻。

2.西安世博园每天展馆11个小时,那么晚上闭馆时间是几时几分?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掌握。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掌握,并能解决与时间有关的稍复杂问题。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生: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掌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概况能力。

第一单元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第一单元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

第一单元计算经过的时间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经历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并会做简单推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认识时间课件出示,让学生填一填。

师:你会认吗?是几时?(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让学生读一读题目,回答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师:知道了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小明离开家是8:05,到学校是8:20,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学生:小明8:05离家,8:20到校。

师:你们知道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这里面的“多长时间”指的是什么吗?与“8:05”和“8:20”的意义一样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明白8:05到8:20是时间段,8:05和8:20是时刻,“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分析与解答。

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方法一: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钟,3个大格就是15分钟。

方法二: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20-5=15(分)2.回顾与反思。

师:解答的对不对呢?学生: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了吗?引导学生小结:(1)借助钟面数格子;(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3.小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方法和思路。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7页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P53《年月日》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自主尝试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完成某件事情经过的时间。

2)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初步体会“时刻”和“时间”的不同。

3)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经过的时间的含义,知道“时刻”和“时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
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具准备:时钟、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出示客车时间运行表或者若干张火车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这是一张火车票。

这上面的印着6:40——8:40,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表示6点40分出发,8点40分到达。

)
对啊,那么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呢? (2个小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8点40分与6点40分的40分都一样,所以可以抵消,8点减去6点等于2个小时)
对,6:40——8:40中间经过了2个小时。

这个2小时就是经过的时间。

师:火车在下午2时到达,火车经过了2小时到达,这里的2时和2小时意思一样吗?(生:火车在下午2时到达,这里的2是表示到达的具体时间,火车经过了2小时到达,这里的2小时是指经过的时间的长短。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过时间。

二.新授:
探究一
媒体出示P53主题图(火车上的场景)
1、师:这是一张火车上的图片。

你们看懂了什么?(广播里在播报时间:列车17时45
分正点到达石家庄,旁边的旅客在说:我们是下午2点40分从北京出发的。

最后,问我们: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
2、出示2个时间的钟面图。

你是怎么想的?(这两个时间表示得不一样。


那么,怎么可以让他们一样呢?
(A、把17时45分转化成下午5时45分,从下午2点40分到下午5时45分。

B、把下午2点40分转化成14点40分,14点40分到17时45分。

)。

师:那么,现在让我们动手在钟面上拨一下,看看到底经过了多少时间?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并进行交流)
汇报:从下午2点40分到5点40分经过了3个小时,5点40分再过5分钟就是5点45分了,所以经过了3个小时零5分。

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学生有可能会说:从下午下午2点40分到2点45分经过了5分钟,再从下午2点45分到下午5点45分又经过了3个小时,一共经过了3个小时零5分。


3、出示线段图:书上53页
(学生观察)
师:假如我们把时钟从1这个地方切断,慢慢的拉直,拉成一条直线,表面形状有点像我们的哪种学习用具,(直尺)但是他们是有区别的每个格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现在在线段图上来计算经过的时间。

(学生讨论)
师:从线段图上你看出经过多少时间了吗?
(除了上述2种方法,学生还有可能会说出第3种方法:从15点到17点是完整的2个小时,15点前还有20分钟,17点后还有45分钟,加起来是65分钟,相当于1小时05分,加上前面的2个小时,一共是3小时05分。


探究二
1、师:出示课件(玩耍情境),看,秋游,这个情境熟悉吗?
师:看看我们是什么时候从学校出发的?(课件:出发8:30)
师:什么时候回到学校的?(课件出示到达15:30)
师:我们从钟面上来认一认这两个时刻
出示媒体图片:两个钟面,
请生说出钟面表示的时刻:第一个钟面表示哪个时刻?(出发8:30)
第二个钟面表示哪个时刻?(到达15:30)
师:你知道我们从出发到到达用了多少时间吗?
师:用你掌握的好方法写出答案。

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如:(1) 看钟面数格子;
(2) 找中间时刻分段计算;(从8:30到9:00经过30分钟,再从9:00到15:30经过
6小时30分,共用7小时)
(3) 找整时(先找相差整时的时间,再加或减相差的分钟数) (从8:00到15:00
经过了7小时,加上15:00到15:30的30分钟,再减去8:00到8:30的30分钟,正好是7小时。


(4) 借助线段图,把钟面拉成直线。

3、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经历了计算经过时间的一个全过程,计算经过的时间方法
有不少,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把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就是经过
的时间,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如分钟不够减,
我们可以把一小时化作60分,和分钟合起来再减。

也可以用加法,先加整时,
再加分钟,满60分了,就多一个小时。

三、练习:
1、 填空(媒体出示题目,学生汇报,再点击分别出示答案)
从9:45到10:25,经过了( )。

从6:30到7:15,经过了( )。

从9:05到9:50,经过了( )。

2、媒体出示博物馆的图片以及开放时间:
提问:这个博物馆每日开放的时间有多长?
(生回答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

点击媒体出示答案。

11时-9时=2小时
16时30分-14时=2小时30分
2小时+2小时30分=4小时30分)
师:计算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我们用分段计时的方法,先算上午开放的时间,再算下午
开放的时间,然后在合起来。

3、媒体出示:一场电影从13:40开始,放映了105分钟。

这场电影什么时候结束? (学生可能会回答:105分钟是2个小时不到5分钟,13:40分经过2个小时是15:
40分,再减掉5分钟就是15:35分。

也有可能会回答:13:40加上60分钟是14:40,再加上20分钟就是15:00,最后
再加上35分钟,是15:35分结束。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结果。

媒体出示一场电影从13:40开始,放映了105分钟。

这场电
影15:35结束。

4、 媒体出示:一辆从广州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8:21从郑州火车站开出,
火车站规定
开车前10分钟停止检票。

小明要乘这趟车从郑州到北京,从住处到火车站要走20分钟。

他最迟要在什么时候从住处出发才不会误火车?
媒体出示答案:8时21分-10分-20分=7时51分
师:这里的7时51分是指经过了7小时51分还是指7时51分?
(生:是指具体的出发时间,而不是经过的时间)
师: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具体表示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之间的不同意思。

(这道题目是从最终的时间从后往前推算经过时间,学生可以用前面学过的几种方法尝试一下。


四、课堂总结
师出示时钟,现在时间,我们从()时上课,那我们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35分钟)一节课我们学了许多新本领,所以我们要珍惜以后的每一个课堂35分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五、作业:算一算,我们从早上上课到下午放学,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